情景交融的作文范例6篇

情景交融的作文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1

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之道”。散文写作教学则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教学中悟得的“情景交融之道”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活动。散文中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散文中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风物。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如何化合为“情景交融”的散文呢?即是说“情”与“景”是经由什么心理活动中介,才能化合成物态化的散文作品呢?这个中介就是“移情”现象。何谓“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共鸣。”正是这种移情作用,人们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才会睹物生情,“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然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作品来。可见散文的情景交融是经历了“情感、景物、作品”的不同阶段。因此,我们的散文教学,就应该揭示作品情景交融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奥妙。

情感来源于作者。散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的主观情感源自于社会的影响。个人的际遇和生活的感受。尽管情感有时表现为某种超然的心境,或某种微妙的情绪,但其中必然积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因素。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的这种“感情比、背景”。

且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流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淡淡的哀愁。他想超脱尘世的喧嚣,又超脱不了;他想摆脱烦恼,又摆脱不了。这种矛盾的心绪从何而来呢?首先是由于作家对于生活的深刻感受,家庭矛盾的激化,生活的贫穷,加上社会环境带来的许多烦恼,使作者很累,那种精神苦闷和人生感伤催动着作者的感情,这种感情越浓,他就越想摆脱,但现实带给他的烦恼,是不可能摆脱的,那么作者只好发而为文宣泄心中的积郁。《荷塘月色》正是这种矛盾心境的曲折反应。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表达的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史铁生二十多岁时下肢瘫痪,青春年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内精神几乎崩溃,整天悲痛欲绝,感到前途渺茫黯淡,以至于一次又一次的在死亡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冷落的园子。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也使作者受到生命的启示,引发他对生命的长久思考,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可见情感背景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情感附着景。情感虽由景物触发。但情感又具有能动性,他能给景物以巨大反作用,是景物幻化变形。孙犁在文中说:“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士兵吧。”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孙犁笔下的荷花英姿勃发,而杨万里描述的荷花绚烂热烈。为什么会有这样见仁见智的分别呢?这是因为诸位作家“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作品中的景物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特色。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2

摘 要:“文史长河贯古今,两座高山立唐宋”。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诗词中所运用的关于“情”与“景”的写作手法更是其中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这种描写了唐诗中各种“情”“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诗词 情景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040-01

所谓“景”,就是作者眼睛所看见的客观事物;所谓情,则是作者内心所表达的主观情感。“景”与“情”的相互交融,使得发掘出更深的情感,同时渗透更深的景物,这样就会让整个诗歌变得生动而深刻。

一、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在诗词中,王昌龄的《闺怨》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全诗的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在春日里换上新衣,盘上发髻,像孩提时那样高高兴兴的登上翠楼,去欣赏那万物的美景。跃然纸上的是闺中少女的天真憨厚乐观开朗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在看到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忽见表明所见景色的突兀,感触陡然而生,那一抹来自内心的情愁突然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然而是怎样的景色呢?是陌头的杨柳。我想:是那一丝绿意让她想起曾经的他们携手在此游玩抑或是想起为丈夫送别时亲手折下的柳枝。而今,满眼的春色却只有她一人欣赏,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惆怅孤寂愁苦感觉。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有喜到愁,有愁到悔,又有悔见怨,层层加深,句句真切。全因为这陌头的杨柳,这让人生情的景啊。所以在这世间万物之中,总有一件景物符合作者内心的真实的声音的,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懂得关注景物自身的特点,在联系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就能很好的掌握全诗的意境了。

二、情景交融

有人说: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应该既做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又做到虚实相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短短的二十字,作者就把天寒地冻的景与孤独高傲的情融为一体,确实做到了情景交融。但是从字面上看,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却只是这样一幅图画:在大雪纷飞时节,宽广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渔翁,独自在江上垂钓,周围的连绵起伏的山林里没有了鸟的踪迹,江岸上的无数条小径上没有一个人的影子。这就是作者看到的景,这是现“实”的描绘,在这“实”的后面,却“虚”掩着这样一些更深刻的内容:天地之间单纯而美好,空灵而寂静,这样的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凸显出渔翁的生活又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又是如此孤傲。渔翁渔翁,他就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而渔翁的生活和性情就是作者所向往已久的吧。

正因为它把情景虚实处理得如此妥帖,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二者交相辉映才使这首诗形成一种绝妙的意境,给人一种无尽的遐想。这就符合中国诗学特重情景交融的说法,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也就是说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

三、融情于景

陈匪石云:“词固言情之作,然但以情言,薄矣。必须融情入景,由景见情。”(《旧时月色斋词谭》)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融情于景,能使诗歌收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之功效。《诗经》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熙载曾评它的好处“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有人评说这首诗句句写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再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入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衬人的伤痛,表达了作者感叹物事人非的苍凉。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3

描绘景物,情景交融,其文就会美不胜收,意趣无穷。情景交融之佳作好似浑然天成,仿佛“妙手偶得”,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读者喜爱向往之情,读之情韵悠长,回味无穷!

【学・习作技巧】

本文以“向日葵”为线,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向日葵的热烈似火和勃勃生机,具有一种积极向上、顽强生长的伟力,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量,读之让人充满敬畏之情,拥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定位准确,情以景现。写景就是要根据写作的意图和表达的需要而定,做到情以景现。即把主观情感的抒发寄托在景物上,让“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如《向日葵》一文中,为了凸显父亲充满愉悦的情绪,开篇就借灼灼燃烧的向日葵来烘托――“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它们这么高兴干吗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在结尾处为了衬托“我”的惊诧、敬畏的心情,就以“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霜,在阳光下闪着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苍茫”来渲染。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4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意境构思神似情景交融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意境品评绘画作品,画作的意境体现了作品的深邃精神内涵,在风景写生中营造意境是教学的重要要求。

意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它以各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浓烈的画面气氛和超脱自然的客观物象,表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贯通,无比广阔的艺术的化境。

意境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是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①这指明了绘画的意境。然而不同的艺术家对意境的理解不一,如:北宋郭熙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李可染说“意境”是绘画的灵魂;唐代刘禹锡的“象外之象”“境生于象外”;有的艺术家重“实景”,有的重“真景”,有的重“梦景”,有的重“神景”。在今天的色彩风景写生中,笔者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以景表情,以独特的构思达到画面有序,气氛浓烈,物象神似,感人至深。色彩风景写生时要求充分的投入,完善画面元素优化,增强画面的意境表达。

写生时营造意境,要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要做到这种境界,就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必须在色彩写生时从多方面进行创造。

第一,格调高雅,深思周密的构思。一幅色彩风景写生作品的格调优雅,耐人寻味,它直接体现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因此加强自我修养必不可少。面对自然景物在营造意境时首先是选景,选择你感兴趣的景,由景生情,以情观景,从而把看到的繁杂的景物在大脑中加工成艺术形象,确定立意和表现形式。立意或是明快的、简朴的,或是秀美的、苍劲的……不同立意应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笔触的运用、色彩的薄厚、调子明度高低……通过点、线、面、色有机变化组合的视觉造型语言营造意境中的具体形象。立意与形式确定后采取相应的构图方式,如边角构图,三角构图,S形构图等。从构图的规律和法则净化画面中的各种构成元素,如区分物象均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主次、虚实、前后、藏露等巧妙的经营位置,以虚求实,以真求神,以有求无,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象外之境。在这个过程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妙境。

第二,画面的色调营造一种气氛,就是说要有境。色彩的不同倾向可传达不同的情境,如倾向大红色调让人感到热烈、兴奋,充满激情,使人联想到中午或夏天等;倾向黄的色调让人感觉成熟,使人联想到秋天;冷色调让人感觉凄凉、阴冷,使人联想到雨天或早晨。不同的色调让人感受和联想到不同情境。色调对于作者更能表现当时的感受和情绪,更能使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画作的整体魅力。第三,建造画面秩序和情景。提炼所画物象的各种关系,一幅画中所有表现对象的主宾、空间、透视、轻重等各种对比关系突出体现了其思想内容。反之画面对象平均、秩序混乱、思想模糊不清,让人看不清、没启迪,更谈不上美,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因而我们画画时要从大小、前后、虚实、远近、高低、冷暖等对比关系;视角变化,画幅大小长短等构图的形式,语言表达形式,材料运用及笔触变化等方面,通过概括、加减、聚散、夸张、重叠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给画面建造秩序和情景,清楚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情感,使画面有更深的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神似”。神似是中国画的理念,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强调山水画的“畅神”概念,强调主观作用,抒发胸怀,发挥以形似传神的写意功能。在风景写生中自然物的繁杂不可能都画出,这时我们为解决此问题,应简洁地概括追求形似,以画印象,画感觉取代客观对象。在风景画中忽略或放弃具体的自然景物的细节描绘,取而代之的是意象描绘,注重抒发主观情绪,强调“意”的表达,不拘泥于“形”似和“笔”到,但有时意到,笔不到,形不似,则减弱意境成分。对于“神似”要恰当地把握,才能加强意境。总之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如北宋范宽的《蹊山行旅图》,树丛掩映之下的小人及驴马,人与自然的比例充分表现了人对自然崇敬的高远意境。西方画家也不例外,如法国画家彼爱尔·波纳尔风景油画《棕榈之枝》的空间意境表现独具匠心,他画中光线强烈,色彩纯度很高,画面中间色彩略有变化的红房子,画面上方棕榈叶从头到尾画出许多变化。远处明亮蓝色背景映衬出高高低低不同的造型,细微多样的描绘使画面层次丰富多彩,近景与远景的区分造成空间气韵,色块对比和光影效果引人入神。画中人物很“虚”,隐约的轮廓造成人物“神似”和蓝色背景相协调,中景的房子清晰可见,这种虚实对比和高纯补色对比,使整幅画处于阳光明媚人物闲逸意境中。画中虚实情境和空间韵致的高度意象化和精神化,有如闲逸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作者心里荡漾。这是巧妙地利用虚与实、藏与露的艺术处理手法造成的一种高境界;相反,则境界愈小。从中外大师物象处理中可以看出,各种物体在情境中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幻觉和相应的情趣。审美的愉悦不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于反映过程中美的再创造。在创造性的意境想象中,审美者能获得无穷之味、不尽之意。意境是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融合的结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意境的营造是绘画的灵魂,也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融情于景是构思、营造意境的绘画构成方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宋·苏轼),既达到了意境的造化,又不失构图艺术的美感内涵,借景抒情,完美契合,超以象外。色彩风景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在写生过程中需注重构思构图、情感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写生是一种绘画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家要重视结合各知识点的综合利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因素融合一体。面对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优美动人的风景,画出佳作来,顺利地完成写生课程任务。

注释: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P2026.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6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证券期货处湛龙处长精彩演讲

湛龙处长亲临现场傲精彩发言,向与会嘉宾介绍北京的金融政策和环境。盛赞FDS中国资本及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所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将会继续支持刘文献院长的商务金融事业,作为刘院长的朋发,湛龙处长现场亦表达了对刘文献院长的尊敬。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办杨京春主任做精彩发言

石景山区金融办杨京春主任回顾了石景山与北大汇车商学院数年来的紧密合作关系,尤其是自北大PE班诞生的FDS中国资本这只基金,正是经由石景山政府和北大汇丰的互动交流,促成FDS中国资本在2008年落户石景山。FDS及刘文献院长与石景山政府’渊源深厚。在2010年创建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后,更是创造性的构建了商务金融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为石景山的现代金融建设提供了很多卓著的创新模式和探索经验。这些都得到了石景山政府的认可,对于FDS中国资本二期基金发行,杨京春主任表示将给与积极支持,在合适的时机,政府引导基金将会给与不超过30%的出资。最后,杨京春主任亦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到石景山发展,投资,交流。

FDS中国资本,特交所董事长刘文献院长做主题演讲

FDS中国资本,特交所董事长刘文献院长首先感谢了长期以来给与支持的领导及朋友,对北大汇丰商学院诸多同学表达了深厚的同学之谊,同时做了关于FDS中国资本及特交所商务金融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FDS中国资本基金的团队、发展历程及二期基金募集情况。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内,FDS中国资本有多个良性投资案例,并推动一个项目实现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1年计划将有2个项目实现上市。鉴于FDS中国资本过去的工作及优质的团队,数人现场表达了人资意愿,并承诺出资不低于3000万,其中四位现场签署联席发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