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例6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文1

中心校 高莹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把自然知识蕴含在文字当中,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容易被吸引。在备课、试讲、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以“如何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人本位思想,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真正促使学生的发展”为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自我,以生为本调动课堂,寻求高效的教学之法。下面我就本课的部分教学环节谈谈我的几点反思感悟:

首先,结合我校的“1+X”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理念,我在教学前设中,主要想抓住诗歌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结合图片与想像引导学生在多读且读出语气上下功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多读中一定会深刻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形象美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文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1 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我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不解与反思。反思之一:课堂教学流行的用语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主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就会发现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如:“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场面热烈感人。“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你真棒!”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孰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反思之二:课堂的学习方式:①“自主”与“自流”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②合作学习主观随意“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

2 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①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鲸》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②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首先抛论文格式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口,学生自由朗读。b,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c,教师指导两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d,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③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从而熏陶、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有如体会:a,因势利导,善于点拨。所谓“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b,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作者的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饱含丰富的情感。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推行自己的“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取得良好的成效。当然,课堂教学策略将是我们永远讨论的话题。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文3

一、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在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评价制度的特色又从何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的教学策略, 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 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兴趣教学中,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 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 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 精心设置,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鲸》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 然后叫学生议论, 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 “鲸字有鱼旁, 但鲸不是鱼。”有的说: “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 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 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 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 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 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 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首先抛论文格式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 1)学生自由朗读。2)自读自说, 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3)教师指导两读: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 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 ( 关心、喜爱) 4)大家练习, 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 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 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发散与迁移: 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 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 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文4

学校阅读资源丰富,尤其是图书馆里包含大量的阅读资源。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极其丰富,这些课程资源为学校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具体地说,图书馆课程资源主要体现在常规的纸质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读物等,还有一部分101远程教育提供的视频资料等。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整合课程资源,优化阅读教学结构,直观生动地展示典型教学资源,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1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图书推荐,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阅读量远远超过教材上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进行推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图书,让学生主动完成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和接受事物的规律的特点,教师可以选用电子图书,尤其是电子书包——学生部分,让学生随时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由于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绝大多数家庭拥有电脑或者是平板电脑,在那里可以读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通过拓展阅读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图文并茂的图书推荐手册,通过视觉感觉刺激,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学生通过阅读后,对作品有个深入的了解时,让学生进行自我推荐,展示所读书目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思想,通过学生自己的介绍,更能有效刺激学生的阅读冲动。如师生推荐给学生系列励志丛书和科普读物,包括《小学生必读》《列那狐的故事》《三字经》《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麻辣阅读》《新人文读本》《图说天下》系列丛书等。教师在精选推荐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让学生学会阅读、自主阅读,从而发挥出阅读资源的价值。

2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质量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这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好的方法。阅读也是一样,好的方法会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科学整合教育技术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其中略读、跳读、精读都是很常见的阅读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详细论述阅读方法的指导。

2.1 利用电子白板列举优质阅读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常规阅读方法中,精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感悟能力很重要,精读是学好语文课程的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精读教材,对所学知识可以进行总结归纳,提炼知识结构,提出系列思考问题等。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相关信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深刻理解教材本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例如,在进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精读文章,自己总结出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种种妙招,写在读书笔记上。之后,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动画视频,视频中各种植物妈妈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播种使命,动画效果形象生动,效果逼真,有效激发学生灵感,进一步促进学生精读,深刻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理解植物妈妈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2.2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播种一个动作,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命运。这就是说习惯能决定人的终身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主动承担时展的重任,努力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赵州桥》和《参观人民大会堂》这类文章的教学时,笔者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授课,当文章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时,笔者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勾画出来。由于新型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很强,学生可以到白板前用手指在白板上进行勾画、备注或者是圈点等,或者指出答案,或者提出疑问,或者写出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能主动地投入自主阅读之中,从而增强阅读效果,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深刻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等理论常识,对今后的学习和运用大有益处。

2.3 运用电子白板拓展语文阅读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积淀

学生的阅读积淀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很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感悟能力。课程资源很庞杂,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教给学生科学选择课程资源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

例如,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网页的搜素,通过分类搜索,了解自己想要阅读的资源。如励志类,包括《思维与智慧》《名人名言》《意林》等;文学类,包括《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科普类,包括《海底两万里》《奇妙的沙漠》《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或者几个学生同时选择,通过用手直接在电子白板上勾选,告诉学生如何选择所要读的书目,或者是把电子图书拷贝到自己家里的电脑上,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这样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图书搜索效率,提高阅读有效性,避免了盲目性阅读。

当然,大量的阅读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安排自主阅读的时间,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积淀。

“授人以鱼利有限,授人以渔益终身。”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受益无限,使学生的阅读能够随心所欲,畅所欲言。通过阅读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以收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3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人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灵活运用电子白板的功能,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形象直观、人机交互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学生通过深入细致的阅读感悟之后,笔者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人机互动,让学生结合课上所学所悟画出自己认识的桂林山水。学生利用手指在白板上绘画,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提高阅读实践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文5

受访妈妈:曹秀华

职业: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总裁/CEO

宝贝:大女儿11岁,小女儿8岁

门派:努力工作,享受生活

育儿秘籍:用自己做榜样去影响孩子

曹秀华是个经历很丰富的人。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先后在中国文化部、澳大利亚AWA集团公司任职。赴美获得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EMBA后,回国担任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总裁。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是她的原则,也是她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受用一生的生活态度。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氛围

秀华的两个女儿读的是较为严格的寄宿制学校。每个周末回家,她们总是会快速冲到鱼缸前,研究研究淘气的小丑鱼怎么样了?“霸王”鱼乖了没?接着,要和一直跟在她们身后的两只泰迪熊狗狗玩一会,再看看小乌龟、仓鼠爸妈和它们新出生的小宝宝、小兔子、龙猫、蛐蛐、螳螂。等把家里的小动物看个遍,就会回到各自房间查看自己亲手种的植物,绿箩爬满了架子,石榴花正开得火红,黄瓜在架子上挥动着嫩芽……秀华的家既像个快乐的动物园,又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曹秀华最开心的事,她们为她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有了孩子以后,做手工变成了与孩子的亲子游戏,一条条用色大胆、形状夸张的项链就这样诞生了。她更把自己用花籽种植物的经验一并传授给女儿,让她们兴致勃勃地在自己的屋里实验。

曹秀华认为童年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快乐的生长环境。虽然自己的工作很忙碌,但是对女儿们的陪伴,她却能平衡得不留痕迹。当然,在这背后她付出的是一份惊人的毅力与坚持。女儿们从小就不太喜欢毛茸玩具和洋娃娃,她们喜欢动、植物。于是,曹秀华便常常带她们去宠物市场,几年下来,家里已经养了十几种小动物。小仓鼠繁殖最多的时候有六十多只仓鼠宝宝,她和女儿们忙着买来笼子,备好食物给身边朋友们挨家挨户送去。虽然打理这些动植物的重担全部落在曹秀华身上,但她很乐意做这件事。

许多妈妈都认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美妙而短暂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教育也如此,家长的“身教”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修养。

CEO妈妈的教子观

传播公司的总裁,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两个身份让曹秀华的生活充实而忙碌。接待客户、与团队讨论方案、去大学演讲、在传媒比赛中担任评委……曹秀华说:“除了工作,自己全部的时间都会用来陪孩子。”在她看来,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的影响不仅在于陪伴时间的长短,而且还要灌输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一直给予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么他的人格也会变得明朗。因为职业的关系,她和员工们经常会遇到很大的工作压力,曹秀华了解这种情况下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一天,小女儿撅着嘴对曹秀华说:“妈妈,今天好讨厌,又下雨,我没办法去外面玩了。”秀华告诉女儿:“下雨天可以趴在窗户上看外面呀,下雨时外面有与晴天不同的景色,天空是灰色的,灰色是最包容的颜色,你可以加任何的色彩在上面,它会呈现给你不同的效果。”女儿开心了,开始在玻璃窗上用彩笔画画。

在家里,父母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对待家里的钟点阿姨,你很尊重她,孩子们也会尊重她。某天,女儿回到家兴奋地告诉曹秀华:“妈妈,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说你很漂亮。”因为曹秀华平时很注重仪表,所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设计的,淡雅的花色,再配上自己制作的饰品,既雍容华贵又不失自己的风格。老师们这样欣赏妈妈,让两个女儿觉得很自豪。

在学习上,曹秀华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她始终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任务,她用自己的行动作表率:不管多忙,都会保持着不断学习充电的习惯。为此,她去清华参加品牌管理课程,去北大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在她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并保持着各自不同的兴趣点。

现在两个女儿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她们在家时家中总是笑声不断。热爱生活,努力工作,尊重他人,这是曹秀华希望自己能影响孩子,并让她们一生都拥有的品质。

无论事业上你成功与否,在孩子的心中,妈妈永远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虽然相比全职妈妈,许多上班族妈妈都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请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时光,时间不多,也可以高效地陪伴。无论你有多忙,无论你在外面遭受了怎样的不快,都请不要把它们带给自己的孩子。

TIPS 职场妈妈小贴士:

作为一个公司的CEO,曹秀华陪孩子的时间可能比其他妈妈更少一些,于是,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则成了关键的问题。但曹秀华说,少有少的好处:

1.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少,孩子会很留意听你的每一句话,往往一句话能让她牢记在心里。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范文6

[内容摘要]课堂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根据其真实体验来引导,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多种形式,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去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一是情景化的课堂,诗意中丰富情感;二是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引导认知;三是趣味化的课堂,活动中自主感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升童年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回归生活珍视童心提升认知

[本文转载自“再简单的生命筵席,也会因为爱而倍感丰盛。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彻寒冷的心房时,我们会发现,爱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颤,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感动是一种积极、奇妙的心灵体验。在品德教育中,若让学生收获一份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情感的升华,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升童年生活的质量。

《父母关爱我成长》是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家庭”单元中的第三课。我在执教本课教学中本着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调整话题,根据其真实体验和反馈,来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道德认知。本人经过几次试教磨合,有很大改观,使整个课堂在有弹性的预设下“动态生成”、精彩纷呈。现摘录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来品味一下“动态生成,感动心灵”的精彩和反思探索。

一、情景化的课堂,诗意中丰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体验的最佳契机。

教学片段:读父母的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坐在家庭树下聊聊天,拉拉家常(课件演示“家庭树”,背景音乐为《可爱的家》)。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演示课件:点击家庭树上的树叶,弹跳出“父母”二字)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在老师启发下,生动笔计算),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生甲:3285天(属鼠的)。

生乙:3650天(属猪的)。

师:三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呢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演示课件,出现字幕:读父母的故事。背景音乐为《世上只有妈妈好》)。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这些故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你们说是什么呢?(请若干名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家庭树,从树叶上弹跳出一个个“爱”字,学生的脸上激荡着一阵爱的热浪)

思考:“读父母的故事”这一环节按照带入情境,引导启发,把学生带入了回忆中。加上背景音乐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富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这样情真意切理寓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创设好情景,才能引发心灵共振。

1、准备性——活动情景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心理准备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信息的准备,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诉说有内容,诉说有深情,课堂气氛活跃。

2、真实性——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本文源于文秘城:)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针都没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赶紧把我抱在怀中,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我感觉他的手在微微地发抖……”“有一次,我顶撞妈妈,一句道理也听不进去,妈妈气得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跑到房间里,哭着哭着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用手摸着我的脸,还哭呢?”这样就使学生能真正从细微处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萌发“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少深的情感。

3、针对性——活动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本教学片段始终围绕一个“爱”字,让学生观察父母,从生活入手,后来诉说“关爱”的事例,再加课件的演示和温馨的音乐,一份真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当前,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活动情景”为什么而设还缺乏思考和研究,许多课堂活动由此成为无效劳动。只有观察并研究学生的生活,寻找到教育的契机,架设起学生生活与品德教育的桥梁,教育的作用才能实现。

二、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引导认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恬中去观查感受、体验、反思,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恬,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

教学片段: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

师: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想把它叫作“亲情树”,喜欢这个名字吗?

师(课件演示)瞧,“亲情树”上结出了许多“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上台,点击“亲情果”。每点击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并弹跳出一个问题。

生甲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

生甲:算不出来。

师:为什么?

生甲:从没计算过。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

师:谁能计算出来吗?

生乙:不能,我们长这么大,得吃多少东西才行呀!

师:对呀,把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抚养成今天的你们,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让你们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费多少心思啊。生丙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送我,下午是妈妈接我,有时我忘了带书本,爷爷还会给我送来。所以我一时计算不出来,但我想,加起来一定很长很长。师:我发现,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生乙:父母的爱没法计算。

生丙:因为平时我们从末想过这些问题。……

师:是啊,不仅爸妈关心着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关心着你们,你们多幸福啊!这条长长的路上,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生甲:很重很重。

生乙:很沉很沉。

生丙: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思考:“以我为主,漠视他人”是现在少年的普遍心理缺陷。引导他们关注身边最寻常的事、最普遍的人,并让他们从中体悟出心灵的感动,也许是填补那份缺陷的好办法。课件与问题的独具匠心设计,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出现,巧妙地带着学生们进入生活的回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对父母之爱的体验。举一反三,这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比出皆是。以课堂为基点辐射生话,这才是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1、化静为动,巧妙穿插操作性活动由于受到教室这个特定环境的制约,教师所能选择的课堂活动形式十分有限。于是,一些品德课又陷入了“说说”、“议议”、“评一评”、“演演”的新俗套。为帮助学生感受到成长道理上家人浓浓的关爱,设计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叮嘱你说了多少遍?”“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等你放学时间有多长?”“爱有几斤”?让学生动动笔先做一个书面调查和统计,就可以让“静态”的课堂动起来,做到静中有动,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做”,尽可能让学生开展最具动感的、全身的活动。

2、以虚促实,为抽象概念赋予具体内容作为人文性学科,品德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对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具体话动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本文“父母的爱无法计算。”“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爱很重很重。很沉很沉。”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却最能反映父母的爱的“厚实”,使学生对父母的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3、以小见大,根植生活琐事深入情感“回归生活世界”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活处处是小事,从小事最能见真情。小事也往往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引导他们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父母接送你上学回家”,根植于这些亲历亲为的生活琐事,学生从“随便说说”到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这种真爱深入孩子的心灵时,我们就无需担心,他们现在以及将来是否会对父母、对同伴、对社会、对祖国乃至世界充满着爱。

三、趣味化的课堂,活动中自主感悟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游戏、扮演、各种竞赛……在这些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话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

教学片段:让爱做主

师:请大家根据课前调查记录来说说,爸爸妈妈每天都在为你做些什么呢?

生1:早晨上学,妈妈为我背书包;晚上,妈妈还教我做作业。

生2:星期天,我还在睡懒觉呢,妈妈已经为我烧好了热腾腾的鸡蛋面,后来又陪我去商店买鞋,下午还陪我上公园玩。

师:这些同学观察得真细致,可是,我也发现有些同学的调查表填得很筒单。是不是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认真呢?

生3:不是的,我妈妈平时上班挺忙,很多事情都让我自己做。

生4:我妈妈也是。她说我都快十岁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师:那么,是不是父母为我们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他们越疼爱自己呢?(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看来观点不一样哦,不如我们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吧。

学生按不同的观点调整了座位,分成正反两方进行预备讨论,并进行正反讨论。

师: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不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朗诵一首小诗《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吗?(背景音乐《感谢你》响起,课堂上鸦雀无声。十几秒过后,终于有一位女生举起了手)

女生甲:我想说:“妈妈,谢谢你!(说完便哽咽起来。教室里依然沉默,教师环顾四周,用眼神鼓励一名男生发言)

男生乙说:妈妈,我爱你!

(教室里特别安静,同学们谁都不愿说话,眼睛里都含者泪水)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好吗?

(所有的同学都点点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师(声音微微颤抖):同学们,你们的真情很让老师感动。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这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来表达,可是,爱却需要行动(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需要行动”)你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在此,我想把两张贺卡转送给你们的父母,能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

老师画贺卡,请学生读贺卡上关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简介。

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惟有一生心存感激。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小小举动,每天都让爸爸妈妈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感到骄傲,让她们觉得天天都是母亲节,天天都是父亲节,大家说好吗?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好好想想,在脑海里放一次电影:从今天开始,你回家以后会怎么做?想象一下,父母会有怎样的心情?想好了,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交流。接下来的时间,老师都想把它留给你们……

(继续播放《感谢你》音乐,学生都沉浸在想象中,不时露出微笑)

思考:思品教学内容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要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调查表所体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师便巧妙安排了“心里说”的环节。教师确实要有一双慧眼,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善于及时进行精辟恰当的处理并及时抓住了这一生成性资源,以此为切入口进行引导,会收到双倍的效果。

1、要把金针度与人——价值引导作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一门课程,品德教学更要注重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儿童健康、安全地成长。有些教学上的把握不当,也许反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在现实中造成负面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是一个孩子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后的情况如何,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怎么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真正的对话不仅需要彼此的真诚,更需要一种“合乎人性的触动”。当教师观察到部分孩子存在对父母爱孩子认识偏差时,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思考与分析。不是片面地去否定学生,也没有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并进行了学生喜爱的形式“正反辩论赛”,在此基础上加以巧妙点拨,帮助他们在不断的价值冲突中学会自主选择。如正方:“那些事情我们现在做不好,所以爸爸妈妈要多帮我们做一点,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做了。”反方:“我不那么认为。以前,我也是什么事都让妈妈帮我做。直到有一次.爸爸妈妈有事不能按时回家,结果我饿得眼睛都花了。妈妈很心疼,她开始教我下面条、用微波炉做简单的饭菜。现在.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外出也放心了。”通过一场生动活泼的辩论,观点越辩越明,思考逐渐深入,‘疼爱”与“溺爱”的不同在此有了鲜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