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超载范例6篇

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范文1

一、知识与学科专家

当前,是知识迅速膨胀的时期,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专家来对待。他们应该帮助使用者查找信息,解决图书馆信息超载的问题。为此,对于图书馆员来说,重点工作应包括如何获取与组织信息、发展信息以及呈现信息等,提高信息的有用性以及信息的价值。图书馆员不应仅仅将自己作为信息的守门人,更应积极的扮演着信息的训练者以及知识专家,更好的帮助使用者。

长期以来,传统图书馆员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馆员,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将印刷资料得以有效传递[1]。然而,当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员对文献的了解,不仅仅限于自己所在图书馆的资料,而且还应在于本地域与本国,甚至全世界相关文献知识,成为专业学科专家。对于图书馆藏书以及网络资源进行详细了解,尤其对其中图书馆藏的一两种文献专业了解,进而能够对使用者进行信息导航。另外,图书馆员应根据自身特点,在社会上传播知识,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超载现象。

二、信息组织与分析者

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应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与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使用者与图书馆实现更好的服务。尤其当前是信息网络时代,许多领域都相继投入到信息的组织以及分析中,导致很多图书馆员的地位失去了优势,很大一部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图书馆员重视个别资料的分类以及搜集,忽视了图书馆资源的整体分类,缺乏全面信息的组织以及分析[2]。为此,今后图书馆员应着重放在资料库信息的组织以及分析上,建立各种权威文献索引,方便使用者进行搜索。探索使用者的需求,建立使用者方便的自动索引以及检索引擎。

三、信息过滤与中介者

搜集、整理文献信息是传统图书馆的功能[3],而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图书馆的使用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无从下手,同时也无法找到自己需求的有效信息。为此,为了避免使用者信息超载现象的发生,同时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扮演信息过滤者的角色[4],最大限度避免无用以及重复信息的出现。

尽管图书馆要求使用者自行检索所需要的信息,但是,使用者由于对图书馆信息不够了解,将时间浪费在了检索上。为此,减少检索时间,还应提倡图书馆员代替使用者对信息进行检索,能够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充分扮演信息中介者的角色。

四、信息收集与提供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人们关注资源量不断增多,致使没有大量时间花费在信息检索中,当这些使用者到图书馆时,将希望寄托在图书馆员身上,希望能够快速的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5]。为此,图书馆员应充分扮演好信息收集与提供的角色。而实现这一前提,需要图书馆员详细掌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这样一来,就能够为使用者快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满足使用者信息需求。

五、信息教育与传播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加上网络传播速度快,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使用者在图书馆所花费的精力以及时间越来越少。当自己需要查找相关信息时,希望图书馆员帮助自己快速检索,为此,图书馆员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技能以及学科知识背景[6],进而能够为庞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筛选以及评价。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制学科网络信息系统,在编制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还有利于使用者检索相关信息。

无论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还是对于当前网络图书馆,图书馆员都应具有利用指导、书目指导以及数据库检索的能力,向使用者传授各种复杂的检索方法,帮助用户制定多种数据库检索策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馆员的行为与教师相似,扮演着教育以及传授的角色。

信息超载范文2

关键词:车辆超载 动态监测 单片机

1.引言

对于车辆的超载称重,传统的方法是静态称重,整车静态测量方法准确度虽然很高,但是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如价格较高、不能分别测出轴重等。另外,实际应用中停止汽车运行进行重量测量也是不方便的。最近一些年来,各个国家都发展了动态称重技术,这种技术让车辆缓慢运行通过称重站,不需要车辆停车检测。然而,这种动态称重技术仍然需要依靠执法人员设置拦截点进行检测 ,这就造成了许多问题。超载卸货造成卸货区不堪重负而引发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强制过秤造成车辆通行效率奇低、道路堵塞严重,执法成本过大,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大;最重要的是无法形成全覆盖车辆超载监控网,造成了司机的侥幸心理,演化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设计了基于AT89C51的车辆超载监测系统。

信息超载范文3

关键词:车载终端;车联网;校车;校车安全监管平台;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035-03

Internet of Vehicle Technology in School Bus Safety Supervision

WANG Xun

(Str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Nanchang 360096,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design concepts to explore the use of car networking technology to build the school bus safety regulatory system consistent with China. Based on vehicle intelligent networking technology school bus safety control platform, can provide a reliable system to protect the safety supervision of the school bus.

Key words: vehicle terminal; Internet of Vehicle; school bus; school bus safety control platform; safety supervision

我国现有28.5万多辆校车,《校车安全条例》的出台,使校车的安全管理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得到了保障。基于车载终端[1]的车联网[2]技术适用于学校、校车管理部门,从制度、措施以及落实监管的层面上,对校车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管,为校车的安全预警、紧急救援、调度提供了可靠保障。

基于3G技术的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主要由安装在校车上的3G智能车载终端和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组成,在车联网技术和智能化应用的设计理念的支持下,校车安全监管系统可以在校车、校车运营实体、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长之间建立起可靠、稳定、高速的信息采集和传递的数据链,从而实现对运营校车的载生数量、学生的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车速车况等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基于3G技术的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校车安全监管系统,可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管理提供一整套可靠的系统解决方案。

1校车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国内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日益拥堵,校车的行车安全问题愈发突出。近年来校车事故不断,已经成为学生安全事故意外伤亡中的主要“杀手”之一。究其产生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隐患:校车安全系数不达标;司机安全意识薄弱;超载、超速现象严重。其中大部分因素均涉及到管理部门对司机、随车管理员、车况、车辆运行线路、超载、超速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同时,家长对校车安全监管不信任,也造成了现有校车的运营困难。

2 3G智能车载终端、车联网、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

基于3G的智能车载终端技术构建的车联网,主要由安装在校车上的3G智能车载终端和以及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2.1 3G智能车载终端

3G智能车载终端,是一个集成了CRM/Telematics/GIS/3G等最前沿IT技术的智能车载终端。终端和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结合,具有强大的业务调度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可实现校车的实时定位、通信、校车行驶记录等多项功能。智能车载终端支持直接电话呼叫、文字信息语音播报;具有安防报警、剪线报警等功能,终端预留多个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可外接计价器、摄像头、麦克风、耳机、TTS语音合成盒子。提供各种条形码数据采集、IC卡、RFID标签和各类传感数据等构成的校车实时管理数据,包括车辆位置数据、视频信息、温度、湿度等各种传感器数据、实时语音系统构成的中小型敏捷式呼叫中心、快速的学生及家长管理系统(CRM)、校车管理和报告系统、调度管理、跟踪管理、KPI管控等功能。

2.2车联网

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2.3高速移动物体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平台

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与校车上的3G智能车载终端共同构成了校车安全监管的车联网系统。其中,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3G智能车载终端和应用软件平台间实现语音数据、网络数据、图形数据、GPS定位数据以及其它必要数据的双向推送和数据综合处理。同时,还可根据需要提供程序的自动更新等服务。

3校车安全监管系统设计

校车安全监管平台,是在3G智能车载终端与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基础上搭建的车联网应用平台。3G智能车载终端通过北斗星/GPS的定位信息获得校车位置;通过RFID系统获得学生的上、下车信息;通过定位信息与时间的绑定,实现对学生上下车时间、地点的确认;通过安装在车内的摄像机获得车内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ODB数据接口[3]自动采集校车车况。所有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4]传输至管理后台的服务器端。服务器在获得运营中所有校车的实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将结果通过WEB服务分别展现在PC、智能手机上,供管理部门、运营公司、学校和家长有选择的查看。

平台逻辑架构如图所示:

图1校车安全监管平台拓扑图

4校车安全监管主要内容

4.1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包含了超载、超速等行车安全预警、限速、限载、车内安全防护措施、车辆安全隐患诊断、紧急报知等内容。

采用集3G和GPS于一体的智能车载终端,结合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可为校车管理者和家长提供车内视频、车载人数、乘车人的安全防护、车况诊断(通过ODB数据接口获得)、车速监管、限速、超载的监管、限载、紧急救援等内容。

4.2运营效率

在运营效率方面,包含了校车运营公司的车辆管理、行车路线的最佳途径选择、路费的合理缴纳等方面的内容。

4.3便捷性

在便捷性方面,包含了校车的北斗星/GPS位置信息、数据服务、智能终端展示等内容。

平台可将学生的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等实时信息,通过PC机和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及时提供给管理者和学生家长。

5校车数据的采集与安全监管

3G智能车载终端采集校车安全监管中所需的各类信息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至后台的服务器端,数据经平台内的智能分析中心处理,从而实现对区域内运行的校车所载学生的数量、上下车情况、位置、车速、周边路况、车况等进行实时预警和监管。在校车、校车公司、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可靠、稳定、高速的数据链。

5.1车内实况视频的采集与监管

通过安装在车内的摄像机获取车内实况,管理后台具有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当车内的学生人数超载或发生异动状况时,系统将自动报警。

5.2车辆ODB数据的采集与车速限制

ODB接口为国际标准汽车通讯接口,是汽车电脑与外部通讯的标准接口。通过车载终端与车辆内部数据总线的连接,可获取校车车况的实时数据,包括车速、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机油、水温等数据。

当车速达到预警值时,监管平台将会自动给司机提示或预警;当校车超速时,监控平台可根据需要设定,对该车辆发出断油断电指令(配装断油断电继电器)。当设备接到指令后,自动开启断油断电继电器切断车辆的油电供应,以避免超速驾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对某个区域内所有校车的OBD数据的获取,可对该区域内的校车车况做分析和预警,对车况不好的校车可提前排除其安全隐患,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控。

5.3上下车学生数据的采集与超载限制

平台通过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结合,可对车内学生的实时状况进行智能监控。通过学生配戴的RFID卡,自动采集学生数据。在学生上、下车时,由车载RFID读写设备,自动识别学生信息。每采集到一位学生数据,系统便将该生的上、下车情况立即经3G无线网络传输到监管平台,同时可根据需要推送给该生家长的智能手机。如该车出现超载现象,监管平台将自动给予司机警告,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制止校车继续行驶,杜绝超载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5.4校车位置信息的采集

安装在车载终端上的GPS、GIS系统,可对校车进行位置信息的采集。系统通过GIS地图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实现对校车的精准位置和行车路径等信息的采集,为后台管理者和学生家长提供校车位置信息。

6数据的传输

平台采用3G无线传输技术(传输速度可达7.2Mbps),保障了车辆现场的图片、语音、视频等数据的传输速度;

第三代的移动通信技术3G无线网络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校车内车载视频的监控图像、学生上下车数据、车辆位置、实时车速等监控数据,皆可经3G无线传输到达监控平台进行智能分析。

H.264压缩[5]编码可应用于语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压缩后的传输速度可明显得到提升。为提高视频传输速度,校车内的车载视频现场数据,均采用H.264进行编码压缩,以提高传输速度。

7智能分析

服务器端的智能分析中心,通过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和预警分析模型,对车载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校车的车速、超载等现象进行自动预警、限制;对校车的车况进行诊断、提醒,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可根据需要,对学生的上下车信息自动推送至家长的智能手机上,以免家长牵挂;可协助校车公司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校车的调度、紧急救援等问题的处理。

安全管理和预警分析模型可以多维度、多级别的展现车载终端获取的各类信息数据,为校车、校车公司、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提供实时数据和统计,并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

8讨论

我们通过安装在校车上的智能车载终端和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可实现对高速移动环境下校车内的各类传感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包括车内监控视频图像、车辆状态、校车的行驶速度、上下车的学生人数、校车位置等数据。实现对运营校车的载生数量、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车速车况等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校车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校车的安全预警、紧急救援、调度提供了可靠的系统保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车载终端[DB]..

[3]百度百科.ODB数据[DB].baike.省略/view/2171808.htm#3.

信息超载范文4

【关键词】动态汽车衡称重;具体算法;应用

动态汽车衡称重是指对行驶状态中的车辆进行称重,与过去的静态称重相比,其具有效率高、节省时间,有效减少对道路交通影响等优点,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干扰因素多、汽车行驶冲击力大、称重时间过短等影响,使得称重精度大幅度下降,所以积极研究动态汽车衡称重精度算法设计,以准确对车辆进行称重,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1.动态汽车衡称重具体工作原理

CW动态汽车衡主要有称重控制仪表、上位机、车辆分离器、数轴识别器及动态轴重衡等组成。整个称重过程中,动态轴重衡通过对轴载进行称量的方式以对车辆实际轴组及各轴称量,进而计算出车辆总重量;而轮轴识别器则由几个压力传感器共同构成,当车辆轮胎行驶过来时,车辆分离器利用同步扫描来对车辆经过开始与结束信号收集;而压力传感器则收集压力信号与轮胎数量,通过计算机确定车辆与称重数据一一对应;上位机则对智能路闸、音频、视频、声光报警及显示器等涉笔进行管理,此时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判定车辆是否超载超限,并自动生成、打印报表和控制中心完成通讯。

当车辆行驶过称重车道时,实际车辆称重分为以下几步完成:

(1)车辆分离器对车辆进行识别,并启动称重程序,动态轴重衡对该轴轴载信息做收集,(2)对轴载信息做分析,获得该车车轴是双轮或单轮信息,然后利用称重控制仪表做处理;此时车辆分离器对车辆尾部通过信息做检测,并给出收尾信息;(3)系统将称重时间、速度、速度变化、超限标志、轴数、每轴轴载、轴型、相邻轴轴距等数据信息做合成,进而对这些数据传输。(4)上位机对收集到的数据根据特定的程序做处理,并对整车重量进行计算;(5)控制视频设备对通过车辆做拍照,然后结合控制中心指定的收费标准进行对应收费计算,并且通过相应屏幕对车辆车型、车重、收费金额、是否超载等信息做显示;(6)打印报表,出示给司机查看,如果发现车辆超载超限,此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7)交费结束之后,控制中心控制挡车栏杆开启,允许车辆通行[1]。

2.动态汽车衡称重精度分析

由于整个汽车称重过程是运动过程较为复杂,但是不难发现汽车通过称重区域,传感器接收到的作用力主要包括两类,其一为车辆的本身静态荷载,也就是车辆当前轮轴上本身所承担的车辆重量而产生的荷载;其二是车辆行驶过程引起的一些动态荷载,也可以将其称为瞬态荷载。产生动态荷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经过研究及长期实践发现,动态荷载主要包括如下三类:

(1)车辆本身情况而引起的一些振动导致的动态荷载;(2)由于称重所在区域路面不平,导致的一些动态荷载;(3)车辆和称重区域耦合而导致的一些振动造成的动态荷载。对于动态荷载来说,其是影响动态汽车衡称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要想更加精确的测得汽车真实静态轴载,必须要最大限度的消除实际称重过程中的汽车动态荷载。有关实验表明,动态称重信号实际信噪比较低,并且干扰噪声幅值常常在真实轴重的五分之一或者更多[2]。并且其成分也较为复杂,不但有串模干扰,而且有共模干扰,其频率分布范围也是极广,从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不等。而使用差动放大器则能够很好消除该过程中出现共模干扰,通过模拟RC低通滤波器可很好消除该过程中出现串模干扰,但是整个过程必须对滤波参数大小做折中考虑。参数越大,干扰消除效果越好,但是过大的参数必然会使得信号出现较大的延迟,并且该延迟还是与参数值成正比,因此实际车辆动态称重可用性较小。参数越小,实时性越好,但是干扰消除效果必然变得很差,因此一定要使用一定的数字滤波方法对该干扰消除。因此实际上动态汽车衡称重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对数字信号的实际处理方法,高效优质的数字滤波算法能够很好的实现动态汽车衡称重精度提高的目的。

3.动态汽车衡称重精度算法优化设计

动态汽车衡因为在户外安装,外界环境较为恶劣,各种电磁干干、冲击、振动及温度影响均会使得称重基本算法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对FIR滤波基本算法做一定优化改进,以提高滤波性能,保证动态汽车衡技术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1)在进行FIR滤波前,首先对采样数据过滤一次,将其中的异常点处理掉,具体实施过程中,先随机采样两个点,并对其是否异常进行比较,如果异常,则重新采样。经过反复试验及理论推导发现,对异常的判定应该这样进行,如果两个数值之差的绝对值比第一个数绝对值的10%还要大,该数值必然异常。这样就有效消除了一些汽车高速通过检测区颠簸而导致的尖峰信号数据。(2)得到两个正常的数值之后,后续采样均将该数值和上次数值进行比较,如第三次所得数值和第一步中正常数值的第二个数值进行比较,而仍然沿用第一步中的检测方法,一则将异常数值消除,其二是保证了数据数量及采样频率不会受到影响[3]。(3)经过前两个步骤的处理之后,此时发现称重信号曲线,必然会变得更加平滑,测量准确度必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波精度,此时使用FIR二次滤波,实际操作中将滤波所得结果再次作为信号输入,进而完成二次FIR滤波。(4)为了进一步降低其中的一些尖峰脉冲信息对称重精度的影响,提高测量信号的平滑性,将二次滤波结束之后所得的数据,每12个数据中去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这个10个数值信号求平均值,然后进行车辆重量计算。

4.优化后的动态汽车衡称重具体应用

为了对使用优化算法之后的动态汽车衡技术性能做检验,特别根据《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中的国家规程要求对CW动态汽车衡做了检定,检定过程中三轴车辆使用了一两前轴为单轴单轮、后轴为双轴双轮的汽车,该车加载了10t标准,在静态环境下对该车称重,前后轴重量分别为5620kg、18340kg,为适应优化算法之后的动态汽车衡在汽车时速为20km/h对该车整车称重数据,通过数据对比,整车称重误差小于±1%,实现了很高的称重精度要求。

5.结语

动态汽车衡作为公路计重收费与车辆超载超限检测过程中重要技术设备,其稳定性和称重精度一直制约着其广泛的应用,而本文对动态汽车衡称重通过FIR滤波优化设计算法,对称重信号做一定处理,除去了其中的噪声干扰,而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CW动态汽车衡在称重稳定性和精度均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会,韩冰源,马振江.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误差产生机理[J].森林工程,2007,(25):25-26.

信息超载范文5

【关键词】 超宽带 城域网 架构设计 关键技术

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对于流量汇聚及用户接入等功能的实现意义重大,是我国进行信息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宽带城域网要想充分满足国家对于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就应当具备平滑扩展、绿色节能、融合承载、超宽带接入等多方面的特点。

一、超宽带城域网架构设计分析

1.1 架构设计思路

超宽带局域网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网络、业务及用户之间的协同,在充分保障并有效提升网络用户的体验的过程中,实现绿色节能,有效降低比特能耗,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超宽带城域网体系不但要囊括业务及用户承载平台,还应当包括策略控制等多个层面。

1.1.1 超宽带城域承载层

利用不同的接入方式,在光纤网络设计的基础上应用All-IP架构,能够满足大规模终端/用户以任意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接入、承载。就承载的角度来分析,超宽带城域网应当解决承载效率提升、覆盖范围延伸及网络容量扩展等多个问题。

1.1.2 超宽带策略控制层

策略控制层是能够实现业务、网络及用户之间有效协同的一个重要功能载体,其具备了流量管理、资源管理、策略控制及融合AAA等多方面功能,利用系统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及综合分析,从而实现了业务、网络及用户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及沟通。[1]

1.1.3 运营支撑系统

运营支撑系统是实现业务、网络及用户有效协同的一项必要条件,其覆盖着业务层、策略控制层、承载层等多个层面,具备客户服务、营业以及计费等功能。利用资源与信息的共享特征,能够实现业务、网络及用户之间有关功能的部署及信息的及时流转。[2]超宽带城域网的支撑系统能够在原有的系统之上进行完善与升级,以此来满足超宽带城域网体系的运行需求。

1.1.4 超宽带城域安全体系

安全体系包括策略控制层、承载层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利用全网分布式的安全感知及管控、内容安全管控及终端安全防护等方式,实现超宽带城域网体系下的业务、网络及用户安全保障。

1.2 承载网络设计思路

为了充分满足大规模超宽带承载与接入的需求,超宽带城域网应当是建立在架构扁平化及全光网络之上的网络-平台协同及IP-传输协同的融合承载架构。每一类网元都能够依据角色定位从而具有拓扑感知、资源感知、内容感知及认证授权等能力,方便实现与策略控制层之间的交互。

1.2.1 架构扁平化基础上的网络优化

网络边缘能够提供容量很大的接入能力,而网络核心能够提供高效能的转发能力,这是扁平化基础之上的城域网络架构优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网络架构优化实现的主要手段就是优化网元布局及减少网络层次。其中,优化网元布局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本着“少局所、大容量”的原则,在光缆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对接入控制网关部署进行全面优化,在不影响接入控制点扩展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网络建设的成本;[3]减少网络层次指的是宽带接入网通过长距离、大容量PON来实现超宽带用户在多个场景下接入的需求,并且能利用OLT与网关BRAS/SR直接连接并实现控制,最终对网络接入层次进行简化。

1.2.2 基于IP-传输协同之上的承载效率的提高

城域范围内的IP-传输协同设计思路主要是OTN的引入,并且实现光层与IP层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IP层高效报文处理及业务感知的能力,能够实现优先传送小流量的目的;通过OTN的超长距离、低成本、大容量的传输能力,能够使其优先传送大流量。不仅如此,OTN端口汇聚及支线路分离等特征,能够在城域IP层宽带能力及光纤不足时,将OTN引入,最终优化网络结构。

1.3 策略控制层设计思路

在设计超宽带策略控制层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与计算的理念与相关技术,在原有的承载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优化整合,构建云化承载控制平台。云计算基础上的相关技术,通过规范化结构可以实现子系统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及综合分析,使得独立的子系统变得更加标准化、模块化,最终实现同一环境中不同系统的共同运作。[4]

二、超宽带城域网关键技术分析

2.1 IP及OTN协同技术

IP及OTN协同是在OTN上引入VLAN子接口或在路由器上引入通道化OTN技术,从而实现OTN设备与路由器在物理接口方面的相互接通。为了满足超宽带城域网架构及承载方面的需求,将PID技术与EOO技术作为基础,逐步提升OTN灵活组网及资源调度的能力。其中,EOO技术能够将以太网帧映射至OTN帧,发挥出集成二层交换的功能,从而实现WDM系统数据信息分组基础之上的二层传送、汇聚及交换,构建出与数据业务处理相关的二层直达通道,进而提高网络效率。PID技术能够将光放、分波/合波单元、传统收发端激光器及波分波长转换单元OUT等功能统一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大大提高了设备单卡的集成能力。

2.2 业务可靠性保障技术

业务可靠性的最终保障就是承载的可靠性,IP网络可靠性是通过拓扑/设备冗余及快速故障检测实现的。依据网络层次的不同,可以将IP城域网可靠性划分为城域骨干层可靠性及接入层可靠性。[5]在IP城域网中,接入控制设备不但承载着流量控制及转发的功能,还负责管理部门用户,是保障业务可靠性的关键网元。[6]所以,接入控制设备可靠性是保证城域网业务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利用跨机箱无缝热备技术来实现。

2.3 视频承载优化技术

由于视频业务具有用户体验敏感、高宽带及长连接等特征,开展大规模视频业务对于城域网的承载能力和容量都是极大的考验。超宽带城域网视频承载优化主要应解决故障快速定位、视频体验提升以及视频直播业务承载等问题。

三、结语

综合IP-传输协同、视频承载优化及高速通道等技术的应用,在科学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形成可扩展、高效能的超宽带城域网络体系,不仅能大大提升我国整体的产业水平,更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带动社会化发展的进程。超宽带城域网设计与运行应当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使超宽带城域网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姜全泽,来志远,陈方荣.超宽带CMNet城域网优化组网策略[J].电信科学,2013,04:131-136+140.

[2]刘国荣,刘东鑫,沈军,金华敏.超宽带网络异常流量检测与防治技术探析[J].电信科学,2012,01:22-25.[3]张明,耿友林.具有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01:167-170.

信息超载范文6

【关键词】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作业;船舶作业流程

0 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和一体化,集装箱全球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快速、高效的营运要求使得船公司必须考虑减少运输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受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3E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应运而生。3E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具有载箱量大、航行速度快、配置人员少、节约能源、环保性能高、运营成本低等优势,备受业界青睐。

笔者在码头工作多年,见证了集装箱船型的更迭,也亲眼目睹超大型船舶在码头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笔者对船舶大型化趋势持乐观态度,毕竟航运联盟的运营、重复航线的合并、运力的增加,都需要高舱位利用率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来帮助实现。本文对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码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应对措施供同行参考。

1 超大型集装箱船运营现状

1.1 航运市场超大型集装箱船投入情况

2015年3月,商船三井(MOL)宣布签订了6艘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2015年4月,东方海外(OOCL)确认在三星重工订造6艘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2016年2月, TEU的集装箱船“地中海奥斯卡”号下水。

据统计,2015年全球共有209艘集装箱船下水,运力新增170万TEU,平均每艘船 TEU,其中不乏超大型集装箱船。船舶的大型化,向港口码头提出了硬件升级的要求。

1.2 超大型集装箱船参数

本文以中远海运集团19 100 TEU船为例,其设计参数和装载特点如下:

(1)设计参数 船长399.67 m,型宽58.6 m,型深30.5 m,满载排水 t,总吨 t,夏季吃水16 m,最大载箱量 TEU,最大航速24.6 kn,甲板11层23列,舱内11层21列,驾驶台(与机舱分离)设在船中部靠前位置。

(2)装载特点 甲板装载集装箱8层(偶尔有9层),吃水大于12 m时,起升高度为41 m、外伸距为65 m的岸桥可候潮作业;如果驾驶台、机舱两侧贝位都装载有集装箱,则不能同时作业;因甲板集装箱层数多,绑扎要求相对高,对甲板堆重限制也更为严格。

2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境箱信息不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前,应依据船上过境箱的装载情况,合理安排岸桥和作业时间;但是,目前船公司提供的船载集装箱信息与实际装载不符的情况较为普遍,给码头作业带来了风险。例如:码头管理人员根据过境信息数据提前测算甲板能作业的安全高度,但在实际作业中却发现高度不够而不能作业,造成问题的原因是过境箱信息不准确,结果是装卸计划被打乱,船期受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2.2 船型和潮位的变化影响岸桥司机操作

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尺度和结构与普通集装箱船有很大不同,岸桥司机原先在普通集装箱船上作业时的参照物或经验,在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时不能适用,需重新摸索适应。

2.3 作业受码头水工条件限制

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需要良好的水深条件,一些建造较早的码头水深条件达不到靠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要求。有的码头公司对码头前沿水域进行挖深,并定期测量水深、清理淤泥,以此来提升码头的靠泊能力,但是这种局部的挖深,影响了港池自然流速及流向,进而影响船舶靠离泊安全,而码头前沿频繁清淤也会使码头岸线泊位利用率下降。

2.4 码头操作流程亟待改进

每个码头都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流程及规范,这些流程和规范来自无数次操作实践的经验和事故教训总结。超大型集装箱船运营初始,港口管理部门就针对超大型船舶安全靠离泊提出了相关要求,但由于码头公司缺少超大型船舶作业经验,还是难免出现新问题;因此,码头公司在码头硬件设施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管理水平,采取优化现有工艺流程、重新制定一套专门应对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业的操作规范等措施,来保证码头安全作业。

3 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安全作业要点

3.1 靠泊前

(1)掌握船舶准确的进出口箱量及空重箱比例,安排合适的设备,准确预计作业时间。

(2)掌握船舶抵港、离港吃水数据,根据不同泊位水深条件,安排合适的靠泊位置和靠泊时间。

(3)充分了解船舶甲板集装箱层高及箱型,合理安排岸桥,根据潮位变化调整靠离泊时间点,保证船舶安全靠离泊。

(4)充分了解靠泊船舶的实际载重吨,根据码头靠泊等级要求,合理安排泊位并向口岸管理部门报备。

3.2 作业中

(1)现场人员要实时掌握船舶吃水变化,提供准确信息,以便管理部门及时修正计划。

(2)关注岸桥司机作业状态,杜绝疲劳作业,禁止为赶时间而违反操作规章制度。

(3)关注天气预报,如果评估结果为大风、大雨、夜间照明条件等因素对作业影响较大,则应暂停作业;跨高贝位作业时,司机必须规范作业,严禁自行判断,抢做箱量;岸桥跨越驾驶台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收起岸桥大梁。

(4)安排专人定时巡查船舶前后缆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船舶在大潮汛期间靠泊,须安排拖船值守。

(6)码头现场工作人员应与船上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3.3 离泊前

(1)船舶离泊前必须关注实际吃水,结合潮位、流速变化,评估离泊的安全性。

(2)检查船图,核对装船箱数和过境箱信息,确保本地装船箱和过境倒箱都准确无误地装上船。

(3)所有岸桥必须移到安全位置,大梁全部收起。

(4)合理安排其他泊位船舶靠离泊时间点,确保超大型船离泊时相邻泊位无船靠离泊。

4 提升超大型集装箱船码头安全作业的措施建议

4.1 事先收集信息,掌握关键数据

船公司不能及时向码头提供信息时,码头各岗位人员要主动联系船公司,尽可能早地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制订泊位计划前要了解靠泊船前甲板积载情况、船舶吃水情况,根据潮位变化确定靠泊时间;制订配载计划前要获取过境船图,将需要跨高作业贝位的箱子信息提前录入系统,必要时进行倒箱作业,减少跨高作业风险;制订作业计划时要根据码头结构、海平面基准、船舶参数、岸桥参数等进行精确计算,合理安排作业计划、作业时间,在低潮点时作业困难贝位,降低风险;生产经理汇总信息,召开生产会,根据已知信息布置统一的靠泊作业计划。

4.2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现代码头作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是高效运作的关键。码头信息数据交互非常复杂:数据在码头、货代、船公司、海关、海事等单位间传递,要求数据快速刷新。码头须加大科技创新,引入先进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减少失误,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不同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船型参数各不相同,码头水域环境也是实时变化的,如果靠人工测算相关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码头公司应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装载特点及码头水域情况开发测算系统,每次作业前只需修改相关变量,就能快速计算出靠泊期间有哪些时间点能安全作业。

4.3 制定大型船舶作业流程及人员安排

与常规尺度船舶匹配的作业流程并不适合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无论是靠泊安全上,还是作业安全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码头公司必须为超大型集装箱船制定一套专门的作业流程,如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靠离泊流程、跨高作业流程、现场安全管理规范、作业策划控制等。这些规范措施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确保作业安全。

4.4 升级改造设施设备

船舶大型化是大势所趋,新造码头都已按照超大型船舶的要求来设计,老码头如果不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就会面临业务量下滑、最终被淘汰的局面。福州港针对船长360 m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舱面层数高、吃水浅的特点,将原有岸桥起升高度加高了10 m,达到可接卸1.8万TEU船舶的标准;盐田港为了适应船舶大型化的步伐,对现有12台岸桥进行了移位,对3台岸桥进行了加高,增强了对超大型船的作业能力。

上一篇篮球过人技术

下一篇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