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素描范例6篇

乡村素描

乡村素描范文1

ぃ酃丶词] 再现;再现主义;表现;表现主义

一、基本定义

“表现主义”这一术语1901年首次出现于法国,是针对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而提出的美术流派名称,印象主义绘画强调事物处于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一刹那所呈现的视觉感受,强调光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视觉触动,是以客观物体的写实描绘为基础的;而表现主义绘画则强调抛弃对客体的直观表达,转而强调艺术家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以自己内心观念为基础的情绪表达,用观念化的艺术来触及人们的思想世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表现主义才成为戏剧表现的重要形式,表现主义戏剧拒绝传统规则,不是去再现事物外部的逻辑关系和细节特征,而是表现由客观事物激起的内心观念和情感。表现主义戏剧以极度夸张的动作和近乎机械式的朗诵来反复重申人物的精神世界,这种表演寻求与内心世界的直接共鸣,放弃角色外部的特征,直接针对角色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专注于表现现实的深层本质的戏剧,与戏剧精神无关的东西全被抛弃。

所谓“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和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论认为艺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求艺术忠实于现实,对现实做真实的摹写;戏剧中的再现主要指戏剧从形式到内容、从剧情到表演、从各个角度描绘实际生活的具体真实,都忠实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强调用真实的呈现手段来映射人们的内心情感,不强调把戏剧本身作为说明人生哲理或者单纯表现普遍人生观念的工具。

二、引 言

电视剧《乡村爱情》已经有相互承接的三部剧集和观众见面了。它是农村题材的生活喜剧片,该剧并没有以深奥的生活哲理来拷问观众的心灵,而是以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元素和朴实的再现主义表现手法给观众以轻松愉快的享受。而该剧采用的再现主义表现手法也正是其鲜明的艺术特点之一。

三、“再现主义”情结的具体体现

从结构看,有人说《乡村爱情》是小品的简单堆砌,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影视艺术中的小品泛指较短的戏剧艺术作品,是专业演员的一种训练手段,是戏剧艺术的衍生物,直到近些年才成为独立的舞台表演形式,它的基本要求是用简短的艺术表演表现出各种角色的性格和语言特征,并反映一定的现实意义。小品的最大特点是简短、凝练和表现性,可以说小品在本质上是舞台剧,它是以舞台表演为第一要素的,舞台形式是小品这一艺术种类的核心要素,人造的舞台环境是小品的存在基础。但《乡村爱情》是脱离舞台的表演形式,以电视拍摄的手法,以真实的农村生活背景为表演基础的,故事情节虽然有众多的转换但故事的转换之间有明显的承接关系,只是剧情没有一味地围绕某一重要事件深入剖析、描写和展开。剧集之间更没有跌宕起伏、婉转曲折的人为夸张与安排,而是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再现,让人物在朴实的农村生活和乡村小事中串联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把本该夸张表现的人物特点和感情转变融入到他们最普通、最真实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是对众多的短剧进行简单的拼凑和堆砌,而是用看似平淡的再现结构使得众多事件和剧情平稳承接,剧中事件多而不乱,人物情感复杂而又真实,剧情转变曲折而又具有鲜明的朴实气息。所以,《乡村爱情》利用对农村小事件的再现主义表现手法细腻地描绘出东北农村田园生活的风情。

从剧情看,《乡村爱情》的主旨不是夸张表现农村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没有着力描写农村人在改革中付出的艰辛努力;村中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老人的保守意识之间的小冲突也不是为了渲染剧情的曲折婉转,而是利用这些小矛盾来展现每个人物的性格、语言和行为特点。剧中的招商引资、开发果园、办豆制品厂等改革事件都是为了铺垫出农村的改革背景,并在这种背景下突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形象和性格特征,生动地描绘了普通农村人物的真实生活。比如,剧中王大拿这个角色,他要投资象牙山,是因为他和长贵是老同学关系,又对谢大脚情有独钟,所以这个人物的设定完全是为了在投资过程中体现出这个人物的内心、性格、形象、语言、行为等特点,勾勒出一个有进步意识的农村暴发户的艺术形象。剧情中大胆地舍弃了投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投资历程多么艰辛,投资事件要表现出王大拿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念化、符号化的表现主义传统;爱情故事贯穿了三部剧集的始终,但剧中的爱情故事不是为了强调正确或者错误、高尚或是平庸的爱情观念,更不是为了引导人们深入地思考现代农村爱情与城市爱情之间的差异,这里的爱情只是描绘各个人物生活特点的一个手段,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出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爱情生活状态和爱情生活情趣。

从喜剧元素看,《乡村爱情》中每个角色的表演都是朴实中带有幽默,在幽默中真实再现出形形的农村人物。这种幽默不是来源于戏剧需要,而是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有过农村实际生活体会的人都知道,农村人因为文化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耿直、很少受到严格的约束,加上天生的朴实民风,使得农村人在行为、言谈举止和生活中表现出形形、特点鲜明、相对通俗的个性化特征,尤其是东北人特有的豪迈、幽默、憨实更是使得农村人在日常的行为和言谈举止中包含了众多的喜剧元素,这种喜剧情节也是农村人自娱自乐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之真实反映。而乡村爱情中的喜剧元素正是对东北农村喜剧化生活的真实再现,例如在乡村爱情第三部中刘能为了当村长就指使赵四去镇上告长贵,被长贵识破后,长贵对刘能和赵四说,“太不是东西了,不是,刘能我问问你,我啥地方对不起你,哪一块对不起你?没事上镇上还告我去了,不是你以为你是秦香莲啊,还是杨三姐呀,没照镜子看看是那块料么你!一天的你。”这种事件和对白完全是对东北农村生活的真实再现,所以观众笑过之后感觉不到人为设定、夸张、艺术加工的痕迹。整部电视剧的喜剧风格让人感觉真实、轻松、自然、清新。所以说《乡村爱情》的喜剧手法是几乎原封不动地摆出最能引起观众共鸣、最能代表新农村生活气息和最适合人物身份的真实生活事件,配合东北农村特有的方言特点,用再现手法来达到戏剧效果,这样的幽默方式才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艺术地反映真实生活。

从语言特点上看,《乡村爱情》没有屈服于普通话才是“硬道理”的行规,也没有对东北方言进行所谓的艺术加工,而是大胆地采用东北农村原生态语言作为全剧的对白,人物对白口语化和生活化,这种再现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全剧的对白因为真实而显得张力十足,因为贴切而显得与观众那么亲近,朴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不但突出了剧中人物的鲜明特点,而且让该剧的乡土风情更加令人向往。比如:“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这是村长长贵的一句口头禅,其实在东北农村,几乎所有的干部在开会和处理事情的时候都要用到这句话,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处理事情、缓解村民之间小矛盾的一个有利的语言武器,在剧中把它拿来不经过艺术加工直接用到长贵这个特定的角色上就显得那么贴切、生动,体现出长贵质朴、冷静、幽默的特点。这句话也因此成为时尚流行语,而且在大街小巷传得绘声绘色,让人回味无穷。再比如剧中谢广坤说,“看看,你生的好儿子!”广坤媳妇说,“我生的咋了,我生的我就该死啊。”在东北农村的真实生活中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这种语言对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就是因为它的普通和真实才使得这样的对白最具有代表性,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反映东北农村的男人那种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只有这样朴实的语言才能反映东北农村妇女勤劳、朴实、憨厚、直爽的真实性格,所以这种原始语言的直接使用不但没有冲淡角色的形象性,反而使得角色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返璞归真的再现性语言在该剧中成了最贴切、最有代表性、最高超的戏剧表演手法。

从演员的表演特点上看,《乡村爱情》中的演员大多都是来自于农村,从小都生长在农村,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地离开农村,所以他们有长期的、真实而渗入骨髓的农村生活体验。他们最初的表演经验积累是在农村的小戏台上,他们的表演题材来自农村生活,表演内容贴近农村生活,表演对象是普通的农村群众。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所谓“科班”的系统培训,所以《乡村爱情》里每个人的表演在举手投足间都有真实农村生活的影子,每个演员似乎都在利用角色来回忆着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这不是后天的艺术培训能达到的表演水平,这是一种真实生活的荧屏再现。所以,《乡村爱情》让人感觉所有的戏剧内容都像每个农村人自己的生活经历,都像每个城里人到过、见过和想象过的农村,也都是有生活压力的上班族向往的田园生活。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再现比空洞的表现更具有感染力。

从该剧的主题音乐看,一部电视剧的主题音乐往往是该剧的主要内容、中心观念和主体风格的体现,《乡村爱情》的主题音乐延续了东北二人转的曲调风格,旋律优美、自然流畅、语言质朴、感情率直,给人轻松、明快、爽朗、俏皮的感觉。该剧的主题歌《谁是我的新郎》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歌曲,其中的歌词写道:“别再让我东张西望,别再让我天天猜想,你是我的新O,我是你的新娘,哎嗨嗨,快快去见咱的爹娘。”这些语言没有进行太多的诗歌化的编排,而是直接地采用东北农村最常用的生活用语,这种直接的挪用却真实地捕捉到了东北农村年轻男女在对待爱情时那种略带羞怯却憨厚直接的自然表现。让人听来那么真实、那么贴近生活、贴近真实的农村爱情,因为真实而让人向往。单纯朴实的农村爱情,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动。可以说《乡村爱情》的主题音乐用朴实再现给人真实的美感享受,

四、结 语

乡村爱情的再现主义情结表露无遗,用再现主义手法把农村生活描绘得如此生动,如此激发观众的热情,愉悦观众的心情,使得观众嬉笑过后又能感受到农村生活那种朴实可爱和亲切的氛围,加之其内容的雅俗共赏,艺术表现的大巧若拙,毫无疑问该剧是被观众认可,同时又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优秀电视剧。

[参考文献]

[1] 郑国良.表现主义舞台美术[J].戏剧艺术,1998(02).

乡村素描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社会化 城乡二元结构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rural undergraduate study wit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key wordsrural undergraduatesocialization city-rural duality frame

大学生群体在

大部分研究在分析造成这些心理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农村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15中指出建立必要的心理救援机制,包括心理疾病 治疗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教育 等。《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指出高校思想 政治 教育工作者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16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是对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通过访谈的方式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校园中的亚文化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9 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 电子 邮件访谈, 全面描述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涉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Www.133229.COM《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不适应方面进行描述。《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中对于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 发展 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 经济 拮据、心理脆弱等)的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小规模座谈,单独访谈,及小范围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人格、人际交往、压力状况和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描述。17

3. 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之外,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征做了详细描述,指出农村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理性健康向上的。18就业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者尤其重视的一方面。首先作为从农村流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生活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中完成的,而毕业之后的就业就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甚至拥有城市户口,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或者回归农村,重新熟悉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从就业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因素,如果要保证农村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因素。《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对农村大学生即将离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体视角从学校教育出发,做出与城镇大学生的比较。目的是协调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与城市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压力。19《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中也指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在国家和个人方面存在积极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消极心理,比如自卑、功利、怨恨、攀比、听天由命等。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20

4.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视角有所转化,不再仅仅专注于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农村大学生的被动适应和社会化,而是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并且把社会背景纯化为农村,研究角度转向了农村大学生流动的源头。《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就以人际关系 网络 以及社会资本功能理论对农民巴结农村大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由巴结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异质性,成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转化的权利。所以农民试图分享资源,转化资本。农村大学生具有这种吸引力的原因是在城市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从乡村流入城市甚至流入上层社会,具有自由流动和改变社会身份的条件。21

当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所以在城市校园中与所处城市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中就指出个人因素诸如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生活环境差异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城乡环境差异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22《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中则指出农村大学生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害怕交往挫折。23

六、对于“农村大学生”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在《农业教育传播》一书中有关于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研究。对于不同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类研究,普通,各类农业培训以及涉农经济组织。提出农业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包括政治精英乡村干部,经济精英:经济能人,文化精英。没有进行细分,更没有关注于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作用。24但因为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属性有两点,一为其户籍身份属于农村户口,二为进入城市的原因考取大学,社会身份转变为大学生。相关的著作中对农村大学生的不同属性有所涉猎,比如《农村社会学》和《大学生社会学》分别涉及了农村大学生概念中的两个属性,但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均未发现对于农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农村社会学中的农村社会流动研究中只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大学生社会学中有关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关注农村大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对作为乡村传播中肩负着主要的传递信息作用的农村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大多情况下,采用的是不平等的视角,始终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适应的特殊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对象。而农村大学生身上所特有的带有乡土特色的群体特征在研究中没有明显体现,甚至是被忽略。研究中的小部分参与了乡村传播视角的研究,主要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原因和农民与回乡农村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研究为主,对于农村大学生在城乡信息流动中所起的作用和位置,以及农村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担负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的相关研究基本缺席。

而事实上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互动的乡村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值得探讨的,作为隐性传播者,在城市大学校园以及城市社会的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回乡之后的他们处于乡村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地位,又是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播心理是怎样的?作为文化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又是否加强和改变了乡村中现有的传播效果呢?作为双重传授者,农村大学生的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转换身份,也许就会产生问题,引起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变化,信息传播过程的异化,他们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城乡互动中乡村传播的过程及效果产生影响。

从事关于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把农村大学生摆在研究的主体位置,从他们的视角和体验出发,深入到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当中,首先真正的认识这个群体,予以群体客观的特征描述。进而研究他们在城乡互动传播中的作用,这样研究本身才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注释

杨金平,熊辉,毛成耀:《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黑河学刊》,2007年第3 期。

张亿全,王毅杰:《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徐新林:《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河南社会 科学 》,2003年第2期。

刘朝阳,杜彩云:《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乡村素描范文3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社会化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Role of Rural Undergraduate in Rural Communication

Cai jingLi Hongy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rural undergraduate study wit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Key wordsrural undergraduatesocialization city-rural duality frame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城乡社会互动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这也缘于他们独有的群体特征。农村大学生作为流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特殊群体,与城市大学生相比,他们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为频繁,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对立以及城乡社会的文化差异心理感受深刻,生活状况的改变十分明显,毕业之后的就业也会涉及如城乡身份转换,再一次城乡流动等与个人和社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于以城乡二元结构作为视角进行的有关于乡村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地位如何认识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反思,认为在城乡传播互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农村大学生的作用,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发展思路。

一、对于“农村大学生”概念的界定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有明确界定的仅有两篇论文即《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文章中明确提出“农村大学生”这一概念是特指那些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 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有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 大学毕业后其家庭主要成员仍然在农村生活的大学生。①其划分依据以我国仍然存在的户籍制度为标准,以户籍这一社会属性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中农村大学生流动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的划分。因此本文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综述也采取上文中提到的概念,在此做出界定。

二、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的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在传播学方面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只是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中对于某些有关于乡村传播和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有少量论述。

由于研究方向的限制,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为定性研究以及质的研究。比如在《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和《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中明确指出所采用研究方法为“质的研究”,不同于国内目前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 它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②其具体研究工具是通过电子邮件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另一方面为通过实证研究进行实践调查,从而进行定量数据分析,其中涉及到农村大学生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还使用心理学中的量表进行统计,比如《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城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差异的初步研究》中采用20 世纪80 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过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 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行了调查研究。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为研究论述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论证依据,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更为全面,研究成果较有科学性和说服性。

三、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具体内容分类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现有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1.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从描述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分析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中访谈描述了因城乡文化差异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上,农村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困惑。《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则提出了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心理素质不高,价值观念转变,行为方式适应等。③《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以城市视角,将农村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并没有与城市相比较,单方面承认不足,指出农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济状况(农村客观环境)、人格完整(心理适应)、自身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④

研究中大部分都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指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本质上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妥协、融合,并在被城市文化的改造过程中,艰难地,痛苦的接受现代城市文化的过程。⑤《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中提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性的消解与现代性的生成之间的冲突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使他们在依据社会规范指导自己行为时容易陷入困境。⑥《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⑦指出农村大学生的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引起的。

《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一文还提出了网络社会化虚拟问题也是原因之一。⑧《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文则提到了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⑨《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一文中提到校园隐形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应该充分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中的经济援助制度、心理辅导、社团、实践活动、校园网络等来帮助解决农村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在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⑩

2.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社会学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指出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和对于社会学校生活适应的过程中首先是不适应的,确实存在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失衡,出现社交焦虑,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体验,自卑与自负以及逆反的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中指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两极结构的存在以及农村素质教育落后等,会使农村大学生感到巨大的生活反差,加之本身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很容易形成片面的自我认识、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调控的无助感,整个“自我意识”显现不良趋势。11《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心理卫生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隐患。12《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中指出自卑与自负,逆反,心理调试与焦虑。13合肥工业大学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4指出我国高校中农村大学生由于城市与乡村的差异造成心理的移位,由于心理适应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大学生心理偏差,甚至是出现心理问题。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为三个等级:健康型一一自强自立农村大学生,亚健康型― “问题”农村大学生,疾患型― 心理疾病的农村大学生。

大部分研究在分析造成这些心理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15中指出建立必要的心理救援机制,包括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16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是对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通过访谈的方式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校园中的亚文化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9 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电子邮件访谈, 全面描述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涉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不适应方面进行描述。《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中对于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发展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经济拮据、心理脆弱等)的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小规模座谈,单独访谈,及小范围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人格、人际交往、压力状况和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描述。17

3. 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之外,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征做了详细描述,指出农村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理性健康向上的。18就业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者尤其重视的一方面。首先作为从农村流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生活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中完成的,而毕业之后的就业就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甚至拥有城市户口,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或者回归农村,重新熟悉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从就业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因素,如果要保证农村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因素。《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对农村大学生即将离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体视角从学校教育出发,做出与城镇大学生的比较。目的是协调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与城市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压力。19《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中也指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在国家和个人方面存在积极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消极心理,比如自卑、功利、怨恨、攀比、听天由命等。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20

4.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视角有所转化,不再仅仅专注于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农村大学生的被动适应和社会化,而是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并且把社会背景纯化为农村,研究角度转向了农村大学生流动的源头。《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就以人际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资本功能理论对农民巴结农村大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由巴结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异质性,成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转化的权利。所以农民试图分享资源,转化资本。农村大学生具有这种吸引力的原因是在城市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从乡村流入城市甚至流入上层社会,具有自由流动和改变社会身份的条件。21

当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所以在城市校园中与所处城市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中就指出个人因素诸如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生活环境差异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城乡环境差异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22《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中则指出农村大学生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害怕交往挫折。23

六、对于“农村大学生”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在《农业教育传播》一书中有关于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研究。对于不同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类研究,普通,各类农业培训以及涉农经济组织。提出农业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包括政治精英乡村干部,经济精英:经济能人,文化精英。没有进行细分,更没有关注于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作用。24但因为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属性有两点,一为其户籍身份属于农村户口,二为进入城市的原因考取大学,社会身份转变为大学生。相关的著作中对农村大学生的不同属性有所涉猎,比如《农村社会学》和《大学生社会学》分别涉及了农村大学生概念中的两个属性,但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均未发现对于农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农村社会学中的农村社会流动研究中只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大学生社会学中有关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关注农村大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对作为乡村传播中肩负着主要的传递信息作用的农村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大多情况下,采用的是不平等的视角,始终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适应的特殊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对象。而农村大学生身上所特有的带有乡土特色的群体特征在研究中没有明显体现,甚至是被忽略。研究中的小部分参与了乡村传播视角的研究,主要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原因和农民与回乡农村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研究为主,对于农村大学生在城乡信息流动中所起的作用和位置,以及农村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担负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的相关研究基本缺席。

而事实上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互动的乡村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值得探讨的,作为隐性传播者,在城市大学校园以及城市社会的人际传播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回乡之后的他们处于乡村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地位,又是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播心理是怎样的?作为文化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又是否加强和改变了乡村中现有的传播效果呢?作为双重传授者,农村大学生的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转换身份,也许就会产生问题,引起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变化,信息传播过程的异化,他们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城乡互动中乡村传播的过程及效果产生影响。

从事关于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把农村大学生摆在研究的主置,从他们的视角和体验出发,深入到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当中,首先真正的认识这个群体,予以群体客观的特征描述。进而研究他们在城乡互动传播中的作用,这样研究本身才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注释

杨金平,熊辉,毛成耀:《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黑河学刊》,2007年第3 期。

张亿全,杰:《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徐新林:《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刘朝阳,杜彩云:《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周明侠:《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

赖黎明,王增扩:《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中国农业教育》,2002年第6期。

白海燕:《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5期

周海谦:《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青年探索》,2004年第5期

刘在学:《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合肥工业大学

李耀、余华凌:《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农业考古》,2005年第6期

秦希军:《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韩龙,赵海龙,毛一峰,刘纯明:《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张炜,芦爱江,潘秀山:《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第3期。

雷腾:《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国人才》,2005年第5期

刘礻韦:《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胡巧蓉:《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社会》,2004年第3期。

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山东电大学报》,2002 年第2期。

乡村素描范文4

写作分析

乡村童年:童年是每个人心灵的故乡,在每个人的心底,藏着永远也抹不掉的童年回忆。在当下,城市人口依然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即使世代在城里生活的人,最喜欢回味的童年镜像,也常常是在乡下奶奶、外婆家度假的情景,那一间老屋,那一棵大树,那一汪池塘,那一丛芦苇,那一座土坡……每每让人魂牵梦萦。某种意义上,乡村童年,比城市童年,更温暖,更具诗意,更有一种文字的亲和力。

乡土家园:乡村人的家园自然在乡村,即使城里人,只要向上推个一代、两代、三代人,谁的故乡不是在乡下呢?而且,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乡村意味着大地和母亲,象征着我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家园。与城市的喧嚣、浮躁、功利相比,乡村的朴素、宁静、恬淡、优美,实在是精神的皈依之所。无论你漂泊到何处,也不管你是沉湎于现在还是回溯过去,它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敞开胸怀,让你回归。

乡村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淳朴的社会风尚,有和蔼可亲的祖母和外婆,有温暖诗意的童年回忆,而最近这二三十年,整个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规模宏大的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所以,乡村题材,至少可对应四类中考热门作文命题,一是“童年”,一是“亲情”,一是“自然”,一是“城市与乡村”(或者“传统与现代”)。

以陕西省作文命题“在这里”为例,“这里”是一个方位词,我们可以把它定位在乡村,“外婆的澎湖湾”、“那遥远的小山村”,然后写那里“鲜活的生命”、“动人的故事”、“多彩的生活”。

再看安徽省的作文命题:“不会变的是______”。回到我们的生活,抓住乡村童年记忆里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村容村貌,不变的是淳朴风尚,变的是四季美景,不变的是浓浓思念……

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自述说:“我得承认我是个乡下孩子,然而七错八错,不知怎么,却总呼吸着城市的烟气。身子落在柏油马路上,眼睛触着光怪陆离的现代,我那盛满星星的心,每当夜阑人静,不由向往绿的草、绿的树和绿的茅舍。”

乡村题材,确实是能小能大,能浅能深。它生活气息文化气息兼具,物象层面、精神层面共有的好题材。

佳作展示

在这里 陕西一考生

老家的房子要搬迁。节假日,我终于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老家。

山坡・洋槐

远远地,我就看见那个清秀的身影伫立在半山坡。仿佛它几十年来就一直在这里守望,在等待归乡的人。还是那股熟悉的清香,瞬间就在我的心中荡漾开来。白色的碎花如春日的泡沫,虽然短暂,但在阳光下却绚丽异常。树下仿佛有孩童时踩过的脚印,还留着当初银铃般的欢笑。我呆呆地伫立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去。在这里,我寻到了记忆的原点。

炊烟・人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幼时的玩伴不知还在不在。夕阳下,几位老婆婆倚立在门头絮絮叨叨。看我走过来,眼神忽然多了几分迷惘,却又忽然闪着明亮的光。“哎呀,这不是阿狗嘛!”“嗯,奶奶好。”“好,好。几年不见了,都长这么高了,奶奶都不认识了。”眼前的光景陌生又熟悉,踩过崎岖的黄土地,从'人家屋中飘出饭菜的香气,弥漫在黄昏温暖的空气中,祥和而又宁静,叫人不忍也不想去打破它。在这里我寻旧了一种最原始最最淳朴的生活。

夜色・犬吠

正如朱自清在《春》中所说“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和平的夜。”今夜月圆,门前是潺潺的流水,乡村早已沉浸在一个个温馨的梦中。我发现自己似乎也沉浸在梦里,很不真实,好像一层轻纱笼罩,但却贴心、温暖。偶尔传来一阵犬吠,更烘托出这里夜的宁静、祥和。融入这宁静的夜里,我久久无法入睡。我陶醉在了家乡这宁静的夜色中。在这里,我寻回了期待已久的幽深和寂静。

这里,是我流连忘返的童年;这里,是我生命的起点;这里,是我欢乐与记忆的珍藏地。在这里,我寻到了我的根。

还记得爷爷说过:“做人,生在哪里,就要将自己的清香奉献给哪里;长在哪里,就要将心投入在哪里。”生我养我的土地啊,在这里,我将我的爱奉献给你!

[点评]

本文写“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老家”的感触,作者精心拟写了三个小标题,抓住一些典型物象,以时间为序,描绘了小山村幸福、安宁、祥和的生活情景。从童年记忆,淳朴生活,生命之根等角度,揭示了这次回乡的精神意义。作者善于景物描写和情景渲染,山坡上的洋槐、夕阳下的老婆婆、黄昏中的饭菜香气、潺潺的流水、夜色中的犬吠等,全文以饱满的诗情和浓郁的画意,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温馨的山村风景风情画。

[点拨]

如果从童年、自然的角度写乡村,一是要过滤题材,乡村是传统与落后并存,优美与封闭同在,这几平是一体两面的,选材的时候,就要着意突出乡村自然风光优美,社会风俗淳朴的一面,剪辑掉落后、迷信、封闭的一面。二是要营造意境,单纯的自然美景,没有人的参与,缺少情感的注入,并不美。唯有满蕴感情,不仅写景,也写人、物、事、情,将乡村生活凝聚成一幅幅流动的画,一首首隽永的诗,乡村题材,才能获得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感,才更有一种让人心灵沉醉、回归的力量。

佳作展示2

不会变的是思念 安徽一考生

生我养我的村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民风纯朴,景物随着四季、早晚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我心中却是“欲把村庄比西子,早晚浓淡总是美,”永远不变的是我对村庄的思念。

村庄中的树林别有一番情趣,阳光光透过密密的丛林,落在片片油绿的树叶上。微风拂过,绿影婆娑,那几束阳光在树冠上跳跃、舞动。树下,绿影被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和着微风,犹如一场绝妙的皮影戏。

地面上,静静地躺着不知何时落下的树叶。原来生命勃发的夏季,也有落叶的凋零,多少夹杂着几丝秋的哀怨。弯下腰,俯身拾起落叶,细细观察叶片上的纹路,上面记载着生长的风风雨雨。飘逸的云朵像童年遗失的童话,静静地躺在梦幻般的蓝色梦境里,暖暖的阳光在这里显得格外温柔,仿佛厌倦了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中的奢华,眷恋着村庄中淳朴的乡民和大地。田埂被划分得整齐俨然,田垄上,零星地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花儿,让原本静穆的田野变得活泼起来。

清晨。村庄是一幅素描,只寥寥几笑。便勾勒出它的美妙神韵。天际刚刚露出一片鱼肚白,村民们就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去田间劳作了。几缕晨雾中袅袅上升的炊烟,绕着房顶,绕着大树,慢慢消失在天际中――

中午,村庄是一幅油画。色彩鲜明。热闹非凡。麦田里,暖风催熟了沉甸甸的麦穗,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树荫下,有高谈阔论的叔叔伯伯,有闲话家常的三姑六婆,也有谈论柴米油盐的阿婆大娘,就连年过古稀的

老人们也兴致勃勃地“杀”起象棋来。棋子落定,志在必胜,露出胸有成竹的神态。他们有时也会孩童般争得面红耳赤。

傍晚,村庄是一幅水墨画,太阳慢慢被天际的晚霞淹没,黄昏的呼吸渐渐降低了声调。暮色中渐次亮起来的灯火犹如空中繁星,让回家的路人升腾出无限温馨。墨绿的山,安静地进入了梦乡。

夜里。我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在一片无际的田野里,我伴着缕缕微风,朝着村庄的方向走去……

[点评]

本文是从城市的对立面角度抒写乡村的,作者先以优美感性的笔触,描绘了村庄中的树林,纷飞的落叶,飘逸的云朵,暖暖的阳光,活泼的田野。然后从时间角度,勾勒了清晨、中午、傍晚的三幅画面。“素描”、“油画”、“水墨画”的比喻,确切传神地表现了三个时间点景物的特点、色彩的特点,光线的特点。作者又不是单纯写景,还写了乡村生活,这就从更深层面回答了“我对村庄的思念”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村庄”,而且代表了一种“宁静、淳朴”的生活理想,难怪结尾作者会“做了一个甜蜜的梦”、“朝着村庄的方向走去……”

[点拨]

从“城市与乡村”的角度写乡村题材,有两个层面可以做文章。一是精神层面,乡村的宁静、悠闲、淳朴、自然,与城市的浮躁、忙碌、钢筋水泥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你对城市生活厌倦,对城市化进程的缺陷有反思,乡村正好是你的精神皈依之所。本文就是从这个层面抒写乡村的。还有一个是现实层面,大量的乡村人迁居城市,或者奔赴城市打工,乡村成了空巢,乡村人在城市的遭遇,乡村里留守的老人与儿童,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话题,也是很多同学的切身际遇,可写的内容很多。

[素材片段]

喜欢那种自然的村落,就像奶奶家的那座临湖的村庄,独门小院,粉墙黛瓦,繁花缀满篱笆。桑树、梓树、棠梨的浓荫里檐脊翼然。院子里,常年堆放的麦秸、豆秸和稻草,散发着一阵阵成熟植物的馨香;衣服在竹竿上漫不经心地飘荡;谷物在竹匾里静静地享受着阳光;“三寸金莲”的奶奶戴着花镜,端坐在门前的竹椅上一边驱赶麻雀,一边纳着鞋底;鸡们在草丛里静静地觅食,尖利的爪扒拉得尘土四溅;猪披着一身乌黑油亮的毛,总是躺在树影里打着呼噜;三三两两的狗不是趴在门前的石阶上吐着长长的舌头,就是满村庄穿梭游荡,偶遇生人,会警惕地盯着你,嘴里不断地拉响“呜呜”的警报。风吹过湖面,吹过村庄,软软的。湿湿的,有绿叶的青涩,谷穗的芬芳,还有阳光下乡土气息的淡淡味道……

(史良高《乡村啊乡村》)

[模拟考题]

请揣摩下面的作文题目,从自己的乡村生活积累与回忆里撷取题材,参考思路一,拟写思路二。

乡间的( )

思路一:乡间的小路。在乡村的罗盘上,小路是一条条指针。沿着草边装饰的小路,可以抵达多个乡村的部位:庄稼的纵深处。树林的腹地。房侧的牛棚,溪边的小屋,甚至荒草丛中的坟地。小路日复一日地收集多种型号的脚印:人,牲畜,老鼠、虫子的甜言蜜语,路边落下的牙齿和一些无人看管的种子。

思路二:________________

(1)一生,一路,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害怕,因为有你――我亲爱的妈妈。

――题记

(2)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您的一生便注定要为劳。您就是上天派来的呵护我的天使,我在您的温暖的羽翼下成长。我的一生尽管漫长,但有您陪我一同走过,我不会害怕。

(3)可曾记得,夏天的夜晚为何多了一分清凉?记得,当然会记得,那是母亲轻轻地摇着蒲扇,为我驱赶着蚊虫,送来阵阵清凉。一下,一下,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而母亲却总是汗流满面也顾不上擦一把。因为在她的心里我永远比她更重要。

(4)可曾记得,寒冷的冬夜多了几许温暖?记得,当然会记得,那是白天已十分疲倦的母亲一次次地将睡觉不老实的我的被子盖好。可您怎么可能安心地睡觉?第二天,您又拖着您那疲倦的身体去工作,年年如此。

(5)可曾记得,噩梦过后又是怎样忘记恐惧?记得,当然记得,那是母亲一边轻轻拍打着吓得泪流满面的我,一边轻声说:“宝贝不怕,有妈妈在……”每逢我做噩梦时,妈妈总是这样抱着我,一直到天亮。醒来时就会看到妈妈背靠着床头,坐着睡得正熟。

乡村素描范文5

一、辛弃疾其人其词概述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卒于宋宁宗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他生当南宋中叶,下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中原人民搞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

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起义南归时期(1岁―23岁);辗转任职时期(24岁―42岁);被贬家居和反复起用时期(43岁―68岁)。

青少年时代的辛弃疾,受祖父辛赞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的影响,具有为民族复仇、收复失地的宏大志向。他二十二岁聚众两千人起义抗金,入济南人耿金的抗金部队。次年,义军中的判徒张安国杀害耿金投降金兵。辛弃疾遂率五十骑突入金营,生擒张安国于马上,将其押回南宋建康斩首。他的这一英雄行为。得到了高宗的称赞。这年,也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渡江南归,从此成为南宋朝廷一抗战将领。南归后的辛弃疾,有近二十年一直辗转于江淮和两湖一带做地方官,并未得到重用。四十二岁那年,辛弃疾被免职,投闲置散。其后的二十几年中,几乎闲居农村。期间也曾反复起用过,但终“不为众人所容”,受压抑排斥,不被朝廷重用,报国之心无处施展,满腹经论无用武之地。直至天禧二年(公元1206年)宋金战局迅速逆转,金兵已侵入淮南时,宁宗正式下诏北伐,宋朝廷加封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他到任后不久,因身体有病,于次年获准回家休养。这一年天禧北伐失败,辛弃疾也含愤支世。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是奋发激昂、抗战爱国的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但他是个伟大的爱国志士,他的热爱国家的扶倾持危的责任感,他的当仁不让勇于献身的政治热情,他的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鼓舞和激励了后世的许多民族斗争战士。

二、辛弃疾的闲居生涯

从四十三岁至六十八岁二十五年之间,辛弃疾投闲置散数次,家居农村达二十年,其仕途道路坎坷不平。

第一次闲居(从四十二岁任江西安抚使时落职至五十三岁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淳熙七年(公元1181年)至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共十年。这闲居的十年,辛弃疾生活在江西上饶带湖。这期间,他与陈亮交往,有一次重要的鹅湖之会,二人都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作词酬答,彼此推重,忧国忧民,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二次闲居(从五十五岁在福建路安抚使任上又被弹劾罢官至六十四岁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共九年。这次退居刚开始依旧生活在带湖。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因房屋失火,携家移居铅山瓢泉。此次退隐,辛弃疾不断参究佛理道书,以求精神解脱,同时寄情于山水,逍遥自适的思想浓了,但依然壮心不已。

第三次闲居(从六十六岁在镇江知府任上再遭弹劾罢官至六十七岁加封枢密院都承旨)天禧元年(公元1605年)至天禧二年(公元1606年)共一年。这次闲置,辛弃疾重回铅山故居。

三、辛弃疾农村词的思想内容

近二十年的贬谪家居,使辛弃疾长期生活在江西带湖与瓢泉庄园。期间,由于他对山村风光有较为细致的观察,又加之被贬谪的心中积愤,创作了一些啸傲溪山、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为赋闲生活中的稼轩词别调。

辛弃疾农村词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英雄闲置,作品中有不平之气。辛弃疾被投闲置之际,虽曾信得过“躬耕”的打算,但要他把雄心收敛起来,化为悠然忧自得的恬淡风趣,也非易事。如《鹧鸪天?鹅湖归旧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此词前片写景,下片言情。“书咄咄”,显有牢骚,“且休休”又无可如何,“也风流”是自我安慰。后两句虽写病后体弱,也寓着沉重的叹息。

其二,写稳居生活的无寄托,只是表现留连风景的闲适心情。如《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表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人以清新的笔调,描写农村柔桑、细草、纵横的小路。远处的山峦,在自然景物的画面上点缀黄犊、青旗。静中有动,富有农村生活气息,表达出词人对于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其三,由热爱田园村舍,蕴蓄着词人和农民的诚挚情感,表达了对和平的寄托和对家国的热爱。爱国主义这种感情是很具体的,它既可以表现为跃马沙场的豪情,也可以表现为对竹林茅舍的挚爱。在辛弃疾的农村词中,寄托着爱国爱乡的感情,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总之,辛弃疾的农村词,以抒写啸傲溪山情趣和描绘田园风光为主,反映的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寻觅的闲适乐趣,表达了对农民的挚爱、对和平的寄托和对家国的热爱。

四、辛弃疾农村的艺术特色

辛弃疾的农村词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在描写农村生活题材的词作当中,是确乎少见的。

(一)对词境的别种开拓。辛弃疾写乡村景致的词作较多,对词境也是一种开拓。如《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词简直就是一幅农村人物和图景的素描,具有生动逼真的乡土气息。这种带有乡村生活牧歌情调、朴素真淳的词,在此前的文人词里是很少出现过的,而在辛词中却较为多见。这种开拓,是辛词内容更加广泛,所写题材更加丰富,为两宋词人不能比拟。

(二)对词的风格的新突破。辛弃疾作词多以豪放格调出之,又不失温婉的本色。豪放风格与旖旖情韵各极其能事。

长期的农村生活,使辛弃疾思想上渐渐接近自然,因而形成另一种清新朴素的词格,在词风的变革中开出一个新的突破口。如《鹧鸪天?代人赋》中,淳朴的乡村生活景致,构成了词作恬淡风味,表露出清新纡徐、真淳朴素的独特风格。

(三)白描手法的运用。辛弃疾词在描法上,不用浓笔艳墨,只用白描手法,就能使农村生活画面真切动人,活灵活现。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者在一个夏夜行走在黄沙道中的见闻和感受,仿佛是一幅江南农村夏夜景物的素描,意境优美。词的上片写晴。明月、清风、稻花,一片恬静;鹊惊、蝉鸣,蛙鼓,又是一片热闹。动静交融,写出了江南农村夏夜的特色,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以疏星承明月,视野高旷。“两三点雨山前”,阵雨就要到来。于是词人心中一阵焦急,想去避雨。当他转过溪桥,社林边的那间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现。一个“忽”字透露出焦急中的喜悦。

五、辛弃疾农村词的不足

乡村素描范文6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

中图分类号:H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于是一种生命现象。乡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社会生命延续的写照。乡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根基,乡土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城乡差异如何巨大,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今作家们以其敏锐的眼光、作家的责任关注到了时代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工。

一、自给自足经济下

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鸦片战争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殖民地大多在城市,而乡村还保留封建社会的剩余势力,两者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外国人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中国被迫放弃原先的自然经济。加之中国的一些实业家创办的民用企业,都在加速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革。此时,城乡出现二元化经济,这是直接导致了农民大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很多进城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在城里以其他方式谋生。从此,城乡的单向流动的状况鲜有变过。

三、建国后

在“五四新文学”诞生后,文学作品量日益丰富。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并创作出许多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文人对于这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似乎有着强烈而执着的兴趣,几乎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中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分析下不难看出关注“农民工进城”的意义:(一)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关注他们的生活有社会意义;(二)他们是传统的剩余,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研究他们在社会巨变下,思想轨迹的转变很有价值;(三)他们中的大多人的结局都以失败而终,究其原因将引发社会深思。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较早的描写“农民工进城”的小说。有如潘训的《乡心》,小说讲述了在农村衰败后,主人公阿贵成为较早一批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代表。原本以为从此幸福生活降临,没料到来到城市后,人生地不熟,勉强维持生计都还算困难,阿贵最后灰心意冷。还有王任叔的《阿贵流浪记》也有类似的描写。处于由殖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势下,农村的自然经济必然破产。而多年处于传统安逸下的这些农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在身心上都难以接受。即使他们许多渴望着“城里人的生活”,但没有意识到在“城里生活”所需的转变,这必然导致失败。20世纪30年代,作家吴组缃、王统照、老舍等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写。在长篇小说《山雨》里,主人公奚大也是被逼进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很有名,祥子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拥有着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但最终还是以幻灭结尾。这种结局的实质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不好。而来到城市打工的人,全部都因家乡经济破产来到城市寻求谋生。但城市的环境又不能适应,个人本身素质就有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能让生活牵着走,失败是必然的。看着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可爱之处,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际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由于没有过渡和引导,对乡村和农民来说,被迫转变没有准备,无法消化,只能不断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困苦。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流趋于稳定甚至停滞。其原因很复杂,大致有:城市的户籍制度的建立,阻挡了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村为题材的描写不再像原先那样对农村的破败突出描写。此时,“农民工”在文学视野中的形象是欠缺的。

21世纪初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更大。农村的建设走入瓶颈。户籍制的略有松动,造成大批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现状的变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期作品有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以写农民陈奂生的视角,来看城市生活的变化。小说《哦,香雪》写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成果对一位乡村少女的吸引程度,借乡村少女形象,来写出无数的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后,社会由于过多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问题,使得一部分不得不弃城返乡。这时的文学作品描写的重点仍是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想方设法进城的故事。如中篇小说《到城里去》,还有小说《城市里的一颗庄稼》讲述的是名叫崔喜的农村姑娘,为了进城,不惜嫁给死了老婆的30多岁的城里人宝东。小说《富萍》讲了农村姑娘富萍来到城市后,对城市生活产生了留恋,为了留在城市,她婚变后选择了嫁给城里的一个残疾人。有些小说从另外的角度来写农村人进城,它们以进城后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展开描写。农村人来到城市生活,需要适应城市的环境,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都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不容易,小说《北京候鸟》讲述的是来北京谋生的外地人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虽然来到了北京,却不能及时适应都市环境、文化。还有的一直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工重返家乡,城市生活的岁月成为了一段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返乡者形象,如小说《归去》、《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一夜》、《异乡》、《紫蔷薇影楼》等等。看似他们的重返是原地踏步,其实不然。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他们将造成一生的影响,城市的生活资料丰富,生活水平很高,生活节奏很快。这些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亦有可能影响是负面的。

如果说在“农民工”小说中,中国乡村女性与乡村男性一样在时代大潮下抛别乡村走人都市,成为等值的城市民工和城市文明的创造者,这显示出历史之手在善恶纠缠中对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推动力和助力作用,因为大批乡村妇女进人城市,对广大农村妇女的社会化和现代文明化具有值得肯定的意义。当下小说在城市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对乡村女性在城市的被工具化、欲望化和客体化存在的揭示,以及她们依然被压抑的性别地位和由此造成的心理与情感的焦虑,展现了作为农民工的乡村女性复杂的命运图景,其价值意义远非一般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所能涵盖。

参考文献:

[1]逢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8,(1).

[2]樊星.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性”问题[J].文史哲,2009.

[3]熊峰.谈谈我国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变化的“轨迹”[J].九江师专学报,1989.

上一篇请听我说

下一篇选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