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范例6篇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范文1

【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父母的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对抽样中的这些父母对儿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和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儿童保健项目。结论 只有父母能够对儿童保健知识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儿童的健康。所以,要对流动儿童父母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使其能够更好的指导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父母;儿童保健知识;探讨

【中图分类号】R27.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5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有病治病"逐渐向现在的"无病防病"而过度,随着这一改变,家长对于儿童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传统常规的一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如何探讨出一种更为科学更为理想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健服务,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能有更好的发育,已经成为摆在所有妇幼保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对流动儿童父母的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为今后该类人群对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儿童保健的知识的普及程度更强,使儿童的发育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在探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对抽样中的这些父母对儿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和统计[1]。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其年龄在21至34岁之间,平均年龄26.4岁;这些人群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等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1、抽样调查方法: 例用的是多阶段抽样的方法, 统一用0-6岁的流动儿童的卫生服务现在所处的状况及问卷调查, 现场对目标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2]。2、调查内容: 包含有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儿童的自然情况、儿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状况以及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需求。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儿童保健项目[4]。

表1 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

自表中可知,对儿童各种保健知识有所了解的的父母不到20%,而40%左右的人对这些知识还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 这就给在流动的人群中展开儿童各种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流动儿童的父母对于儿童接种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的需要性相对较高, 而对育儿的咨询以及对新生儿进行访视的要求却比较低,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该人群的流动性很大及父母儿童的保健知识十分贫乏、宣传教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 大多数仍保留着母乳喂养的优良习惯。针对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并且利用这类人群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指导,以便更好的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在对儿童实施保工作的过程中,监测以及指导是其服务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服务的整体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以此为基础,针对个体儿童的疾病干预和健康促进,既要强调个体化还需要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的保健服务,这就对儿童保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相关的调查显示,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首位,而这方面的治疗和干预在传统儿童保健中尚属空白。儿童保健服务由单纯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延伸为集生长发育监测、膳食营养指导、心智发育筛查与咨询、常见病防治、预防保健、早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不仅给社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服务,满足了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信息反馈,掌握了更多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6]。

针对流动人口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 有关部门应加强并采用该人群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 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 积极配合或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对来源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 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了解,对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其了解和探讨,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对其现状进行改变,并且通过在工作中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提高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使每一个家长都能够通过其指导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张德英,刘英涛,张立. 管理者与提供者对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12(09):716-717

[2] 史晓浩,杰.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 南方人口, 2010,14(02):528-529

[3] 王丽杰,赵鹏,徐志浩.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31(03):378-379

[4] 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刘钢. 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16(05):283-284

流动儿童范文2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体育课堂 公平教育

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的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等诸问题随之产生。他们的子女被留在农村,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的经济原因,租住在城市郊区,无法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有名气的城里重点学校,只好把子女借读于附近的或其他郊区的一般普通学校,我所从教的小学就是其中之一。从教学过程中,感觉这些学生和别的学生有明显的隔阂和差异,甚至受到别的学生的排挤。这让我感觉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刻不容缓。我结合体育教学从“流动儿童”体育课堂融入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流动儿童”的数据调查

本校的“流动儿童”高年级比低年级人数要多(如下表),比例大,大多是因为流动人口的父母在孩子小时,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去上学,留在老家里让爷爷奶奶看养,便形成对应的一种特殊的“留守儿童”。待这种“留守儿童”年龄大一些,便把子女带出来,成为“流动儿童”。由于长期在爷爷奶奶身边作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过度溺爱,疏于管教,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因此这样的孩子“流动”起来,问题就进一步暴露。

本校“流动儿童”的人数与比例

在这里并没有六年级学生,这是因为六年级因为升学缘故,体育课一般都由班主任,我并没有过多参与,也就不甚了解。

二、“流动儿童”的现状问题

在对班主任的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均处于中下游,只有个别的处于上游,而且,成绩大多排最后几名,一般也都是“流动儿童”。由于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上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自信心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容易自暴自弃。这种自我放弃的心态往往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上课不注意听讲,喜欢讲话,做小动作,等等。

“流动儿童”的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需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有句话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流动儿童”的这些不良条件已经使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学习成绩低下,使多数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久而久之,心理就会产生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偏差。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体育课上,“流动儿童”要么沉默不语,不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要么就是行为很夸张急于表现以获得别人的关注,这就很明显地透露出了他们的不自信[1]。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学校的“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当“流动儿童”学习方面出现困难时,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真正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因居住空间狭小,多数流动儿童写作业时,用的是矮小的饭桌和窄小的椅子,或是把一块木板放在床上临时当成桌子用。家里做饭时,孩子只能搬到屋外写作业,有的甚至只能一直蹲着。“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都要帮父母做家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全身心地去外面挣钱[2]。

三、小学体育课的作用及对“流动儿童”的影响

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我与多数“流动儿童”交流得知,他们并不是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而是其他孩子不愿和他们玩,嫌他们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长此以往,致使他们与其他孩子有了一定隔阂。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他们大多数都有打电子游戏和上网的不良习惯,父母给了钱,就去游戏厅甚至不守法的网吧玩,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自我进而迷失自我。

无论如何,确保“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所谓健康就是要让孩子们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要健康,而在校园环境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体育锻炼,而鉴于这些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体育课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让“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

在前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每个年级“流动儿童”的人数各不相同,对于人数较多的年级可以在安排体育课时,老师统筹兼顾,让学生不认为老师存在偏向,老师可以先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殊照顾。面对沉默寡言的孩子,教师可以在做游戏或者训练的时候,选择简单容易完成的项目,让他们在所有孩子们面前完成,并指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得与其他孩子分享,并进一步协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完成对其他孩子的教学。慢慢培养他们开口说话的勇气,让他们体会到和别人交流是那么简单和快乐。面对性格孤立的孩子,我们在体育课堂上有太多项目是培养和锻炼合作精神的,教师可以安排多一些机会给这些孩子,还可以恰当制造机会让这些弱势的孩子赢得胜利,让他们轻松地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我们要充分利用“流动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强的优势,并告诉其他同学这些流动儿童的优点所在,体育委员优先让“流动儿童”担任且轮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有强于他人的一面,那么渐渐地,这让“流动儿童”慢慢把他们的信心释放出来,自信、快乐、阳光也就回到他们身上。

对于“流动儿童”人数少的年级,在与其他孩子一块上体育课时,老师要多对这些孩子关心些,但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否则将会让他们更自闭。如教他们做一些技巧动作或成绩要求,多对“流动儿童”鼓励和赞赏,并告诉他们若能达到要求,则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自信心。

帮助这些孩子,我们不缺方法,我们缺的是爱心和耐心。我们只要真心付出,他们的脸上也就会出现纯真灿烂的笑容,从而幸福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流动儿童范文3

(一)自身方面

农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的不适应是暂时的,面对陌生的环境,要积极主动地融入,而不是选择逃避。城市的生活和农村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就是规则和制度繁多。因此,学习和掌握这些是作为一个城市人所必需的。同时,流动儿童要加强自身修养,摒除在农村习得的陋习,做一个文明的人。在与同学交往时不卑不亢,不因自己的身世和家庭情况就看低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家庭方面

1.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养方式教育子女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流动儿童父母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是必要的。中国自古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这些是应当继承发扬的。同时,了解现代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同样重要,使家庭教育与时俱进,适应子女身心发展。2.父母应多关注子女,保证沟通时间首先,父母要主动与流动儿童沟通,可以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这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在儿童说出问题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探讨,找出应对困难的办法,这样大大避免了流动儿童在遇到挫折后孤立无助心态的产生。因此,如果流动儿童父母都要工作,就要积极协调工作与照顾孩子之间的冲突,夫妻双方应约定好轮流抽出时间陪伴子女,保证每天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时间。

(三)学校层面

1.提升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素养学生时代,正是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他们思想品德和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过着以学校学习活动为主的生活,学校中各因素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而教师对他们的发展起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素质至关重要。2.改善同学关系同学间关系的和谐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和谐的关系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首先,农村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要克服自卑心理,主动与其他儿童交往。农村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发现与城市儿童的巨大差距后,容易自我封闭,处处避免与人交往,从而造成自己的孤立境地。因此,主动与人交往是促进同学关系和谐的基本所在。其次,要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农村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人有贫富贵贱,但是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格上的差别,这是营造人人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之关键。最后,要真诚对待他人,包容他人。他们与其他儿童在交往时难免会遇到误会和摩擦,如果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则可以很好解决此类问题。

(四)社会层面

1.完善户籍制度,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村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痼疾,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的。因此,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国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实行的,是以限制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自由迁徙为出发点的,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人口管理工作也做出过积极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实行和深入,巨大的用工需求吸引中西部的农民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南部迁徙,但现行的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部分人进入城市辛勤工作而不能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造成了实际的不平等。因此,我国要依据当前的具体形势,尽快颁布新的户籍制度的法律法规,放宽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标准,破除户籍隔离制度,规定农村人口只要在城市中居住满一定的年限,有长期稳定工作即可获得申请流入地的户口,享受与流入地当地居民的同等待遇,保障每一位为城市做贡献的流动人口的权利,进而保障农村流动儿童的一系列权利。2.发挥传媒舆论的作用,引导人们关注农村流动儿童在当今社会,电视新闻等媒体在反映和形成、引导舆论过程中有很大作用,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只有经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的广泛传播,唤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当前,农村流动儿童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也取得了一些社会回应,但是,对于解决农村流动儿童问题还远远不够。因此,应加强电视新闻媒体对农村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弘扬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减少或消除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的农村流动儿童,媒体应予以关注,呼吁社会力量,建立类似于“希望工程”等组织对他们进行帮助,可以填补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不足。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环境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大对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支持,鼓励更多的城市学校接收农村流动儿童入学,建立有效的财政投入制度、进行教育财政的体制改革是必要的。当前财政向教育的支出大都流向公立学校,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并没有此种资格。但事实情况是,同公立学校一样,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同样也承担着整个社会的教育责任,理应获得相应的财政支持。笔者认为,教育经费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根据农村流动儿童的流向和各个学校的学生接收情况予以拨款。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以暂住证为依据,每个流动儿童据此申请财政补贴,由财政部门直接拔付。此种措施将大大改变打工子弟学校资金匮乏的局面,促进此类学校的发展。同时,这一制度也引进了竞争体制,获得生源即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也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多的入学机会,这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结论

流动儿童范文4

单位,以及第一所省一级学校。

关爱流动儿童,保障落实受教育权益。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流动儿童的教育权益保护一直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黄埔同仁小学作为一所招收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始终以社会效益为先,以“关爱流动儿童,共创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办特色学校、创同仁品牌”为办学宗旨,遵循“高标准、高质量、低收费”的办学方针,切实为流动儿童提供优质学位,让流动儿童享受优质教育。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弟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主动降低收费标准。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是每学期1800元/生,学校主动降为低年级1250元,中高年级1400元。在此基础上,董事会每年还拨款8万元减免贫困学生部分书杂费,特困生享受全免书杂费待遇。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对品行兼优的学生每学年给予200―500元奖励。为解决困难家庭的孩子入学问题,在区有关部门的积极争取下,同仁小学获得了“金龙鱼资助贫困学生”项目的支持,每年为50名学生申请“金龙鱼助学金”,每人每学期300元。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学校还通过爱心捐款、特别资助等方式为学生家庭排忧解难。如特困生阿拓,曾因家庭原因面临流浪街头失学的困境,集团董事长通过媒体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接他来同仁小学就读,除免去他9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书杂费外,连食宿费用都全免,并收留阿拓无家可归的母亲在学校住宿,还承诺赞助其上高中、大学的学费。学校这一善举不仅解决了阿拓母子的实际困难,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树立质量意识,让流动儿童读好书。长期以来,学校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差异,针对流动人口子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一是认真落实学生考勤制度,合理设置班级。每班配备了考勤簿,要求每天如实记录考勤,由班主任及时跟进,对未按时来校的学生,班主任通过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等方式了解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动儿童的非正常辍学率。同时,为了使从外地新转入学校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尽快适应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班额设置上部分采用小班制教学。二是课堂教学互动性强,新课标理念深入课堂。教师队伍业务精良,素质过硬,教科研活动落到实处。每周每科组至少有一次教研活动,包括新课标培训、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课题研讨、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三是计算机教育得到普及,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运用良好。各班教室、各功能室均配有电脑,实物投影仪。计算机室配有电脑50台,全校158台电脑均能上网,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覆盖率高,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应广大家长的要求,学校十分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扶优补差的工作,对有需要的学生,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学校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兴趣活动和课外辅导。对从内地新转入的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们会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特别是英语学科,学校特设了英语启蒙班,做到因材施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有24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英语学科期末检测平均成绩各年级均达良好标准以上。

优化育人环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为了让流动儿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共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教学楼、科技楼、师生宿舍楼及塑胶环形跑道、塑胶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配有千兆三合一校园宽带网、网络电脑室、多功能舞蹈室、语音室、电子琴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有线电视演播室、课件制作室等24间专用场室,各教室均配有电视、实物投影机等教学平台。

为方便相对分散的流动人口子女及时来校上学,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设置了配餐、校车接送和住宿服务。建有比较标准的厨房和通风采光的饭堂,设备齐全。为加强学生营养,学校食堂坚持“每周食谱”公布制度,让学生吃上美味可口、营养均衡的饭菜。学校投入100多万元配备了9辆校车,每辆校车安排2名教师跟车,确保学生安全。学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100多名师生提供了住宿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打造教育品牌,以省一级学校标准严格治校。建校8年来,学校实现了从一所普通民办学校到区一级、市一级、省一级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课程设置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开齐、开足课时,同时还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兴趣活动课程,充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新课程的设置上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地方课程的建设上,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科学课、劳动课、第二课堂兴趣课均能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并在工作中得到实施。坚持每周召开行政例会和教师例会,有规范的会议记录制度,档案资料齐全、内容真实。在规范化、高标准的管理下,学校已形成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良好校风,爱生、乐教、严谨、活泼的教风和好学、博学、乐学、活学的优良学风。学校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以及艺术教育、环境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先后有30多人次被评为区级以上先进,有300多名师生获区级以上奖励。

流动儿童范文5

今天,市妇联、教育局、移动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邮政局共同在这里举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爱心贺卡传递亲情”启动仪式,这是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一次实际行动。移动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各倾情捐赠30万元用于整个活动,体现了你们浓浓的爱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次活动不仅搭建留守流动儿童和外出务工父母亲情沟通的桥梁,同时对于进一步向全社会倡导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促进和谐*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委、市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儿童工作,把促进儿童事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颁布实施了《*市儿童发展规划(*1-2010)》,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着力为儿童服务,我市儿童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数量在不断增加,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中家庭教育缺位、亲情缺位的现象凸显。据统计,我市有13多万留守儿童。近年来,在市妇联的牵头下,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指导县市(区)在留守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建立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示范性家长学校,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等亲情关爱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留守流动儿童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生存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我们要深刻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把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放到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中体会和把握。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新生的和潜在的生产力,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者。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加大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帮扶力度,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村家庭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改善民生、体现民意、凝聚民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只有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在外干事创业,才能有力地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希望各有关单位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妇联组织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协调做好相关工作。教育部门要制定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公安部门要把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管理与保护纳入工作职责;民政部门要切实保障有特殊困难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司法局、财政局、农委、计生委、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关工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关爱活动。要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抓出新的更大成效。

流动儿童范文6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适应 研究现状 研究趋势

分类号B849

流动人口呈“家庭化”迁移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移居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二代移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将面临诸多问题,社会适应即为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与城市在风俗习惯、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儿童进入完全陌生的城市社会后,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显然,在流动儿童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形下,了解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是我国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成长发展有关,也与整个城乡和谐稳定发展有关。然而,早期国内心理学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不过,可喜的是,近几年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实证研究不断涌现。研究者就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尝试对当前这一主题的研究进行梳理、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及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

1.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

已有不少研究通过比较流动儿童与流入地儿童(一般是城市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水平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困难与问题。如,胡韬从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等八个方面比较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结果发现,除了生活独立外,流动儿童在其他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孙晓莉调查了南京两所学校三年级和五年级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

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郭良春等对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个案调查,认为流动儿童很快适应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体谅父母的家庭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适应只是局部适应。刘杨等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个案访谈,发现从总体适应状况看,17名达到适应状态,表明受访儿童对城市适应的状况较好。不过可以看到。这两项研究均采用个案方法,这可能是造成结果与前文所述研究结果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1.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人口统计变量差异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年级,年龄、进城时间等变量上存在差异。性别方面,多数研究显示,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好于男生。例如,袁晓娇等研究发现,男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差,孤独感更高,自尊更低。谭千保的研究显示,女生在课堂、常规、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都好于男生。在年级,年龄方面,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呈现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年龄对社会文化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年龄越大的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越好。此外,进城时间不同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也不同。刘杨等的研究发现,受访的21名流动儿童中3名不适应的儿童进京时间都较短。李思霓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进城年限组别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城4年以下的社会融入得分显著低于4年以上的得分。这提示人们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帮助中,尤其应关注男性的、年龄较小的及进城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

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

社会适应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了个体进入新环境后理解和学习新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较好地完成自身社会职责和发展任务,同时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心理反应。对于处于成长中的流动儿童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能在保持心理健康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就可以说达到了良好社会适应。目前有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即主要集中在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文化生活适应三方面。

2.1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上一篇免疫力

下一篇楚庄王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