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范例6篇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十七大报告将公民意识教育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公民意识教育宣传活动虽然开展过,但目前仍然还属比较前沿的内容。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要做好这方面的报道,首先应对公民教育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从十七大报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教育分为三大部分,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自由平等就是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实施公民意识教育,要践行“三贴近”,体现人文关怀

公民意识的培养,在今天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是多元化的;二是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还在滑坡;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因此,谈到公民意识,首先要关注公民道德建设。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其道德素质应包含基本的社会公德素养、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这些都有赖于大众传媒契而不舍地进行传播和熏陶。这种传播和熏陶不能强行灌输,而是需要我们记者、编辑使其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新闻媒体和群众血肉联系的角度把握新闻宣传活动。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报道注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今年我国抗御五十年一遇的特大雪灾之中,各级和各地新闻媒体就抓住这个机遇,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的公民意识教育。报道没有用悲观、绝望的心态夸大、渲染灾难,而是真实再现了各地干群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讴歌了无私无畏、至诚至真的人性美。

三、加强交流沟通,实现互动双赢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要让民主法治切实得到发扬,自由平等能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可以实现,新闻媒体这个党和人民的喉舌,就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成为上下联动的“纽带”和“桥梁”。要打造这个“纽带”和“桥梁”,媒体就必须和受众加强沟通和交流,在传递国家意志的同时,更应反映民众心声,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构建渠道畅通的信息通道,搭建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受众确立公民意识,做出理性的公民行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活动,真正成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主流网络媒体就充分运用其互动性强的独特优势,经常邀请各界嘉宾走进聊天室,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嘉宾为网民答疑解惑,网民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也应避免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要避免大局意识的缺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还存在许多矛盾,如城乡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矛盾、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等等,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很容易使矛盾得到激化。因此,新闻媒体一方面要搭建好上传下达的平台,另一方面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二是要避免低俗化倾向。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素养,遵守公共秩序,敬业奉献,和睦礼让,作为媒体,应引导公民树立高尚的情趣,不能只注重收视率或收听率,更应讲究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新闻从业人员需提高自身素质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媒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做好这项工作,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至少要树立五种意识。

第一,要有民主意识。公民不是封建时代的“臣民”、“子民”,因而,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大力弘扬主人翁精神,鼓励每个公民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

第二,要有平等意识。追求平等是公民意识中很突出的特征。现在的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平等的东西,我们要通过典型报道,引导公民追求平等、享受平等,从而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有权利意识。权利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它是对权力的一种制约和规范,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将侵害大众权利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制止权力的越轨和滥用。

第四,要有公共意识。公民生活在社会之中,对于公共生活十分关心。要通过新闻报道,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事物告知公众,树立媒体的公信力。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2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78-03

一、公民意识内涵及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历程

民主政治,本质上讲也就是公民的政治。没有公民的政治,也就不存在民主政治,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民主政治质量如何,根本上取决于公民的素质。有高素质的公民,便有高素质的民主政治。反之,公民素质不高,要建设高素质的民主政治也只能是空想。

(一)公民意识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公民资格及其价值的体认,对国家主体地位的确认,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其中,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公民意识内容极为丰富,作为政治法律范畴,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五种意识。一是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在民,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二是权利义务意识,指公民对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认同。三是公平正义意识,包含所有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分配公平。四是规则意识,即公民对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的遵从。五是民主参与意识,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但这里的“人民”还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实体,人民当家作主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一个个人民个体身上。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既坚持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又在开拓进取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随着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十三大以后,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逐渐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十四大以后,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围绕于此,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道路不断探索,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十五大以后,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史经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逐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此后的十六大加以确认。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件大事,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范畴,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只有当广大国民普遍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法治充分发展的公民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我们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言,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补充,也就是说,我们发展民主法治,必须靠高度的公民意识来弥补法律制度所不能覆盖的空白。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说,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有效提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扎实推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

(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与公民社会等一起构成治理体系。公民社会所对应的政治,应当是一种公共政治,一种公民们的政治。缺少公民意识,公民社会不过是私人利益的卑微集合体,国家不过是依赖私人利益结成的空洞的法人团体。所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公民精神是建立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的必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也是一种持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状况有了较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公民还比较缺乏一种独立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风貌。从长远来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塑造良风美俗,提升我们国家的民族素质和软实力;从当下的需求看,有利于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公民意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塑造现代公民,既是建设法治国家、提高民族素质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培育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我国自近代启蒙以来就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1898年中,由新式知识分子主导的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他们从理论上重新界说“君权”与“民权”的关系,提出君权尊则国威损。有的知识分子还进一步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有一种更深厚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比如,梁启超石破天惊地提出要造就“新民”。他认为,奴性、愚昧、虚伪、为我、怯懦等千百年来的“臣民”观念造成了中国人的人格缺欠,启蒙的任务就是要培养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在法制健全和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应该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这样的人,不仅具有爱国、忠诚及服从国家的品质,而且有能力对国家的事务评头论足,并愿意参与对其的改进和完善,因为“正是在公民这一层次上,而非精英层次决定着民主自治政府的最终潜能是否存在。”也就是说,公民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现代化的水平。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开放的基本要求

20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从自我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国门打开,从政要到民众立即感受到了反差。这种反差既形成了一种动力,让我们感到了差距,让我们奋起直追; 又催生了一个思维定势,了解外部世界,才能与外部世界牵手。对外部世界了解的越多,我们才会越了解自己。更为重要的一个价值是,正是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公民意识得以成长,并成为我们进步强劲的推力。对外开放一个重要成绩就是,从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中,公众对权利的认知,对权利的维护意识得到了提升。如果说,财富涌流是一个国家硬实力增长,那么,公民意识的养成无疑是软实力的增进。进一步的开放,进一步的改革,将促进公民精神的提升,而这正是中国崛起所必需的。

三、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政治发展的主体是全体国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全体公民。因此,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政治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十七大报告充分阐述了这一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主张,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国民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强化宪法的神圣性

“国家意识”是一种体现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统一意志,指导行动的新的社会意识。它派生于宪法和法律的原则、规范。在我国,它既有合理继承工人阶级意识,使之适应时代要求,成为人民当家作主、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向导和思想保障的一面,又具有国家意志的法律性一面;它要求“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它以国家力量为后盾,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树立自己是国家主人的高度自觉意识及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自主精神。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国家和社会角度而言,我们现在最迫切的也许并不是建立更多的法律,而重点应是挖掘现有宪法资源,实现现有宪法规定的内容。要树立任何道德的和政治的规范都必须服从于宪法的观念,无论是伸张正义还是惩处罪恶,无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无论是任何一级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今天,虽然我们已经实施的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已使公民的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还需进一步从全方位加快公民意识教育的步伐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

我们现在所处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使所有社会生活都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整个社会成为由法律和制度构成的既有活力又管理严密的网络系统。每个公民一切民利的实现,都应该在有序有效的状态下进行。公民既是权利的实施主体,也是义务的履行者,这是一个成熟公民应具有的特征。从国家角度来讲,需要构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这既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村民(居民)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同时也包括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下一步要突出重点保障人权。一是应当把宪法宣示的各项基本权利法律化,全面完善人权保障的各项法律规定和制度;二是抓紧修改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使之能够适应尊重保障人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三是从制度保障上进一步加强对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老大难问题,着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总之,无公民则无法治之国。完善制度,培养良好公民权利义务与责任意识,也是我们建设民主法治国家之必需。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概念

1、公民意识的含义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是对自己作为公民身份的认识。公民身份的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公民身份是指公民在法律上的角色,特指在公民社会中,个人作为参与和监督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独立体的一种身份。事实上,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之间相互转化,不可以截然分开。墨菲曾说:“同个人与公民的区分一样,私人(个人自由)与公共(共和主义)之间的区分也仍然保持着,但他们并不是两个完全分立的领域。”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我作为公民履行完自己的义务,作为个人的我的自由随之就开始了。“这两种身份存在于一种永远也不会被调节的永恒张力之中”,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公民应具备的意识,“这种意识可能是多次实践形成的,也可能是多种身份角色交织在一起的”。“但判断一个公民是否具有公民意识,必须考虑到他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自己是国家与公民模式中的权利义务主体,而不是其他角色身份。”①只有在认识公民身份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公民主体意识。“如果没有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就不可能认识国家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足够完整准确的认识,也就无法充分享受和负担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同样,没有对公民身份的充分认识,相应的公民意识也不可能产生,同时还会将公民身份与其他身份相混淆,最终导致公民意识迷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有时的身份是公民,有时是市民,有时是百姓”,尽管合适的公民文化并不是单纯的始终的公民身份意识,而只是公民意识占主导的混杂文化。“但是在一个缺乏公民意识过渡的国家里,容许混杂的意识无异于使公民意识淹没在其他强势意识领域内。”②

2、公民意识教育的含义

我国公民意识的核心理念,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些核心理念规定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体意识教育。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主体意识,即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一方面,权利意识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责任意识又可分为主动责任意识和被动责任意识。衡量一个公民国家主人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就在于其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因此,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权利意识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只有把强烈的权利意识教育与自觉的责任意识教育统一起来才能达到主体意识教育的目的。

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民是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中生存的人,国家与民族意识是萌发和养成公民意识的基础,两者之间应该是统一的。

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是制度文明视角上的公民意识教育。平等是公正首要的、基本的含义,而公正则是实现平等的制度和环境保障。

法治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方面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另一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同时,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要求法律制度的保障。这些都要求社会活动的主体――公民,要具有必要的法律常识和法治意识,是国家和社会对每个公民提出的要求。

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个体公民”向“社会公民”转化的教育,应包含公民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与社会整体文明意识教育。目前,道德与文明教育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公民个体道德意识与自身文明行为存在不同步性,往往“有观念、无行动”;公民个体道德与社会文明程度有时显现二律背反现象,也就是在社会文明程度发达的社会中出现了道德与文明的“现代病”,有时甚至出现“群体道德缺失”现象,如在人际关系、公德公心、社会责任、环保意识等方面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等。这些都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的课题。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应体现在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教育公民如何积极配合国家的防控工作,切实担负起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避免疫情扩散,就是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将公民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与社会整体文明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公民意识教育之中。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大学生公民意识内涵

大学生作为社会角色群落里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公民意识与普通公民意识不同。大学生公民意识是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这一范畴之下的,与此同时,这种共性的普遍的公民意识又是通过社会角色群落的特殊的公民意识体现出来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具体表现之一。③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使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做出一系列的探讨:如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统一”的观点;[4]还有学者则提出公民意识教育应包含道德意识教育、纪律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政治意识教育“四方面说”等。⑤但笔者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较为全面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国家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主体意识教育等。

2、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较广,指的是高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大德育,它不仅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还包括劳动观念教育、美育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则统一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个别学者认为:“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根本意义上的一致性。”⑥毫无疑问,他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将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对其起到统帅的作用,有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这一现实基础,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对此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执政党的政治倾向、主张和价值取向,公民教育则以公民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取向……”。⑦在指导思想上,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坚定马列主义信仰,而公民意识教育则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高,以培育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道德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为基本诉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包容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交融合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他们公民意识的提升与否将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两者的根本任务都是培育“四有”新人,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结合点,实现了水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用任何一方取代另一方,要在这个统一的目标的指导下,把公民意识教育目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使之具体化,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有用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1、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下,素质是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志。高等学校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而不是单纯传授某种具体的技能。而公民意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四有新人:即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

2、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当代社会,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清形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兴旺发达。

社会主义德育体制的建立,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基本的社会公德和社会生活准则教育还存在空缺。学校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实然道德”与“应然道德”之间的跨度把握的不够清晰,虽然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缺乏循序渐进的层次性。特别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臼,过高的统一德育目标和单一的、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导致学校德育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而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多元价值观通过大众传媒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方法和途径,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因此,必须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公共精神和公民性的发展,塑造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3、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公民意识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教育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现代社会中,一切人才培养最终都要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为前提,不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民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必须系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高校是祖国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培养青年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了解个人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在享受个人权利的同时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在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特别是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国家意识、主体意识、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等社会意识形成的最佳时期,顺利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有助于青年学生责任义务意识的定向。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成效上看,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及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

[2]康立群.公民身份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J].河北法学,1989(2).

[3]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J].中国公法评论网,2006(12).

[4]杨涛.大学生公民意识内涵研究.中国成人教育[J],2007.

[5]黄春.谈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J],1998,(1):77.

[6]陈晓斌.略论公民意识教育.湖南教育[J],1998,(4):22.

[7]李昆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1996,(9):28.

[8]涂B.从传统学校德育到现代公民教育的历史性转型.江西行政学院学报[J],2004,(4):75-76.

注释:

①康立群.公民身份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J].河北法学,1989(2).

②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J].中国公法评论网,2006(12).

③杨涛.大学生公民意识内涵研究.中国成人教育[J],2007.

④黄春.谈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J],1998,(1):77.

⑤陈晓斌.略论公民意识教育.湖南教育[J],1998,(4):22.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 公民意识 教育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许多方面,但一个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保障,也是文化建设的导向。因此,新时代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公民意识。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一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公民,以及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中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社会化是个人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活环境中,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个人认同并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在个人心里完成内化,成为个人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的过程。因此,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使中小学生认同、接受社会规范,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责任、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学习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角色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内涵,为成为一名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是中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2004年3月和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两个《意见》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关系国家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意见》自始至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公民,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

3.是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公民意识中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是相符合的。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与公民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的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保障。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公民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基础,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二、公民意识及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身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基本规范的认知、信念、观点、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体验。公民意识首先表现为自主自律、自由自觉的主体价值取向;其次表现为平等、开放、个性、参与的行为模式;最后表现为高度的角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简言之,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是现代民主法制中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觉认识。

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的关键在于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的教育活动等,藉以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以求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即“社会人”、“政治人”;从法学的意义上讲,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自觉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于国情不同,历史任务不同,各个国家实施的公民教育各有侧重点。鉴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当前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权责意识教育。权责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权利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利益和自由的认识、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同样的认识、主张和要求的社会评价。权利意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要知晓自己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这是公民实现自己权利的认知前提;二是公民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行使,并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是公民实现个人权利、自由的关键;三是公民尊重他人的一切合法权利、认同并履行自己依法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承担的各项义务。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作为主人而应该对国家、社会、他人所尽的基本义务的认可与担当,包括交纳赋税、服从法律法规等。责任意识要求公民自觉调整、处理自己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相互关系,要求公民个人走出一己之狭隘的局限,切实担负起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因此,现代社会公民既要有权利意识,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履行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中彰显其作为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权责意识教育时,首先要告诉他们自己拥有哪些权利,要承担哪些责任,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怎样履行责任等。

2.法律规则意识教育。一个社会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制定一整套全体成员都遵守的游戏规则,它表现为法律、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公民迫于法律的威严而不得不遵守法律,而且还应从内心敬畏法律以及道德规范,认识到各种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无形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心的信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要特别强调规则意识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规则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

3.生态意识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生态危机问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高度责任感和珍惜态度,是公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在当今学校中,却只有初二上学期的《法律常识》中有《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章,这显然是不够的。

4.公德意识教育。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底线道德。社会公德虽然是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但它却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公民的公德水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要把公德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体系中,把是否遵守公德看成衡量一个合格公民的标准。

三、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市场经济的保障。如果公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就有利于民主体制的健全,有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一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公民、以及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经验,构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注重未成年人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学校都增加了社会、政治学科的教学量,引进了《文明公民概论》、《法制》等新学科,以培养学生各种必要的道德品性。

在我国,学校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和课程系统,公民意识培养多渗透在学校的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尤其是德育工作中来进行。学校德育与公民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不能将学校德育等同于公民教育,更不能涵盖公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学校教育和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应把公民教育摆在基础和独立地位,并处理好公民教育与学校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独立或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使公民意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而在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构建现代公民教育体系和进行学校公民教育的制度化和课程化建设。

2.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水平。实施者是公民意识教育成败的关键,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用人格塑造人格,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此外,还必须强化公民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教学业务培训,而且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队伍在人生价值观、公民意识素养、师德、师范等方面总体上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真正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健康心理的任务。

3.改善和改进增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增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工作上更应体现主体精神,在教育观念上,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主体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选择和鉴别能力。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以知识掌握为导向,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从而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养成。一些在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在生活中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社会公德。因此,在如今这个开放的、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里,公民意识教育必须拒斥灌输,注重开放性。

第二,增强教育活动的实践性。人的认识过程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我们要组织和引导中小学生在实践中促进道德认知的提高和道德情操的升华,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亲身经历体验,鼓励引导中小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学校可以组织有意义的合作活动。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亲身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奉献的快乐。学校还可以利用重要节日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情商。

4.创设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是提高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主阵地,中小学生公民知识的获得、公民意识的养成主要来源于学校。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学校领导要积极倡导和支持,教师要身体力行,教书育人,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管理育人。

第一,建设良好的校风。校风表现为教风、学风和良好的民主作风。教风是基础,是中心。一个学校的教风与其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教风对学生的学习风气的形成起促进和推动作用。优良的学风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品格。同时,学校良好的民主作风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

第二,健全、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表现为学校的校纪和校规,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调节、约束、规范和导向等作用。中小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学校照章办事的风气是中小学生规则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学校要寓教育于管理中,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奖惩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纪律观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立、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季.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J].教育研究,1997,(7).

[2]龚燕泉.关于加强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3,(2).

[3]刘和福.试论我国公民意识现状及提升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殷兴杰,宋西军,张文杰.公民意识的培养要从未成年人开始[J].精神文明导刊,2005,(1).

[5]章舜钦.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岭南学刊,2008,(4).

[6]丁莉,曾令辉,吕丹.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J].高教论坛,2008,8(4).

[7]梁文化.公民意识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J].百色学报,2007,(8).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5

关键词:公民意识;高中地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

高中地理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积极主动的、负责任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公民意识”。所以,在地理学中,教师要将公民意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一、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逐渐培养参与意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其发生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我依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增强环保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并且让学生自主发言,提出治理荒漠的一些措施,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交流讨论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将防治措施实施到实际的生活

实践中。

二、借助热点时事,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是不可靠的,一个组织没有责任心是注定

要失败的,责任心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

识。然而,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责任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地理时事,让学生感受到紧张局势,使学生在面临真实的记录和真实的情况下,增强责任意识,使学生承担起一个学生,一个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一节时,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上这节课,才能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又能调动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经过思考,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酮酸水渗漏事故;2012年广州钟落潭水污染事件;2012年贵州都柳江水污染事件。作为高中时期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的图片

的时候,他们的心被触动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也被调动了起来。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时事的过程中提高了责任意识,调动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创设有关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基本具备爱国主义情感,能正确处理集

体和个人的关系。但是结果并不是令人很满意,生活在现在社会的孩子们,对于爱国之情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已,在他们的意识里面有爱国之情,但都是肤浅的,没有深入的情感在里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借助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需要,增加学生对国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爱国之情。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列举了一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使学生在了解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可续发展的认

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

四、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方法的指导

者,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思想、品德、能力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爱好等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要想真正地将公民意识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给学生以榜样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不能一味地寻求极端个人主义,要做到言行一致,要注意保护资源,不能滥砍滥伐,要学会保护野生动物等等。教师要让学生有效仿的对象,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公德意识,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完“地球上的水”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节水意识,为了真正地给学生树立起榜样的作用,我特别注意了我自己平时对水的使用。在没有注意之前,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原来好多地方的用水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比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冲厕所,随手将水龙头关紧等等,时间一长,学生被我不经意的小举动所感染,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将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关好,不用水进行打闹等,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教授中,提高公共道德意识,进而使他们的公民意识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若想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适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意识的涵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素质高低是决定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塑造成熟现代公民的道路上必须加强国民的公民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头脑里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①公民意识涵盖了公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丰富内容,主要包括主体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群体,其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说举足轻重。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基,关系到社会民主秩序、社会活力和社会风尚。塑造成熟公民是国家实现民主法治的一项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发展,良好的公民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可见,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作为民主政治主体的战略性要求,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其公民意识教育的强弱不但直接关系到他们进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甚至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成功培养。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集体主义、自由平等、权利义务、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将他们塑造成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成熟现代公民,才能让这个社会建设主力军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发挥更强的个人能力并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还是以积极向上为思想主流,绝大部分学生高度关注国家政治时事,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和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有较强的敏感性。但是,这批新生代大多向往个性自由发展,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大部分缺少社会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加上种种观念误导,很多大学生在刚刚踏入高校时很难有自己的定位。因此,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缺失的,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公民意识教育在当前很多高校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挑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认识水平不高。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理念支持,也缺乏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专项教育规划。学生们对公民意识的认识较为淡薄,教师对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往往大而空。此外,认识水平不高还体现在普遍缺乏互动和主动思考。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普遍缺乏师生互动,还是停留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缺失敢于质疑和自主探索精神。

2.内容传统老套,没有与时俱进。当前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没有及时更新,面对当前时代进步和社会形势的转变没有做出相应的内容调整。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往往都在强调幼儿园和小学时代需要注重的礼貌、卫生、纪律等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国家、政党、国体、政体、民主、参与等有关公民意识教育常识方面的教育篇幅不多,分量不重。

3.形式枯燥单一,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公民意识教育往往抽象单薄,被灌输后印象不深,大多为了考试而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很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单一的形式,容易形成大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期望值很高,社会实践能力却极其缺乏,谈不上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很多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不爱遵守学校校规,逃课、旷课等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大学生尽管具有较强的公共道德意识却没有相应的行为,遇到乱丢垃圾、公共噪音等大多冷眼旁观,无实际的价值判断和也容易人云亦云、跟风行动。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而塑造合格成熟的一代现代公民,才能为社会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最优秀人才。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严重不足,我们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任务迫在眉睫。

1.提高师生关注度并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师生对公民意识教育认识的欠缺和误区,应该加大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②以公民意识培养为目标,加快制定科学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规划,开设专门的系列课程和实践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打造一个较好的平台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2.内容充实形象并与注重时俱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主动性,力求内容充实形象。在基础教育资源中,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设计以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从他们身边关心亟需解决的事情入手深入浅出,对大学生主体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等方面做基础教育。对如今比较欠缺的国家和主体意识、法治意识、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应加重教育力度。首先是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性质,党和国家政策有更实质的认识,对党和国家有较深的感情,对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治意识,只有法律法规观念强烈才能对违法乱纪的事情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再次,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并付诸于行动。面临当前网络时代要求,“要教育他们抵制网络的消极影响,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这也是提高公民意识的要求。” ③ 除了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外,能够力求做到自己发展与社会贡献的统一,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也不忘公民义务。

3.借助实践载体并力求形式多样。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容易流于形式。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借助实践活动为载体,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效果显著。相比当前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和被动式学习,实践活动逐渐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让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营造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情绪,培养民主平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等。在活动中,更真切有力地促使他们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由“学校人”成功成长为良好的“社会人”,成功塑造合格公民角色,在为自身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构建贡献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星炜.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J].理论与改革,199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