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文章范例6篇

情感小文章

情感小文章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小学生情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不仅使语文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多样化的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从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老师还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热衷于满堂灌、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以分数论英雄;还有一些老师整天抱怨学生对语文如何不感兴趣,他们恨铁不成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语文学习也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学习情感是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对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速率和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变得高度有效”。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必须与语文教学本身相结合。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教育,积极调动情感教育的激发功能,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对语文的浓厚情趣,从而调动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的责任感,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成绩,反之,如果教师不注重情感教育,只是一味的严厉要求,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间心理隔阂与对立,结果是学生被动消极甚至可能出现拒绝接受教育的现象,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低年级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带有情感性,他们不会以理智支配情感,而是以情感支配理智。他们往往不会因为某一学科重要而去学它,却会因为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而专注于这一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注重情感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他们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要选择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深入剖析

语言的魅力是无限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除了要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以外,还要注意加强对重点语句的剖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背诵,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感受语言魅力,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极人帮助,能够为学生以后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重点语句,体会这些句子的特别之处,并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感悟,对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有很人帮助。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于段,制造优美意境,与文章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文章作者要流露的情感。

(二)教师可以借用示范性朗读使学生体会文章意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一般是通过学生朗读,然后为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之处来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对于文章的体会并不深刻,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其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形式,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用充满深情的语调为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文章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露出来的情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诵某一段文章时,可以文章作者的语气,对文章内容进行深情朗读,并鼓励学生进行真情模仿,体验意境,有利于学生准确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从作者的角度引发对文章的思考,使学生对文章要表达情感的理解正确而又深刻。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创造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情感教学的实施更加顺利。同时教师在制造教学情境时要保证所制造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还要充分注意利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山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排练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体会文章意境。这样,无论是学生中的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可以身临其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情感都有极人帮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情感教育,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改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在朗读、情境创设、解读课文、促发想象等环节上做足情感教育的文章,使情感教育之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让学生纯洁的心灵得到情感之美的熏陶,让学生的成长在正能量的滋养下更加健康与幸福。

作者简介:唐昌盛(1967-),男(汉族),湖南衡阳,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主要在r村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情感小文章范文2

刚成名时,文章在博客中自称小文,现在微博ID为文章同学,“向南”“小贝”“刘易阳”等一系列小男人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但色谱的另一端却是,脾气大、高片酬、难搞,这类词眼在坊间传闻中不时和他挂上勾。在文章的微博中,他的脾气也可见一斑,对于某些不平事件,发表意见时直接爆粗话。

直到坐到他对面,才发现之前的印象,都有失偏颇。传说中的爆脾气,会开玩笑地说:“不够写啊,来,再聊两块钱的。”但他也没有所塑造的角色那么贫,对于很多可抒发创作理念的问题,轻描淡写,甚至一句话带过,偶尔对一两个话题表示出兴奋,很快情绪又回到水平线。宣传人员解释,他腰伤复发,又感冒,采访当天的状态不好。受伤发生在《走着瞧》拍摄期间,文章说:“直接把我给摔傻了。”自那之后,一到变天,他的腰伤就发作。接受采访时,他一直双手抱胸,以蜷缩的姿势坐在椅子上。语气随和,状态防备,新导演文章以一种疏离的亲近感介绍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小爸爸》。该剧即将于9月2日在东方、浙江、深圳、陕西四家卫视联播。

赶鸭子上架

“我们拿的片酬很少,我希望把有限的投资都放在制作上,拍好戏。”

《小爸爸》的创意来自文章自己为人父的体验,女儿爱马出生,他的人生进入新阶段,照顾女儿的经历使他萌生了创作的念头。起初的创意是“辣妈正传”,后来担心变成马伊琍的育儿经,于是把关系由母子变为父子。

不靠谱青年于果突然得到了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儿子”,他各种推脱,但在不情不愿的相处过程中,他渐渐感受到父子间血脉相连的亲情,最后主动去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以上就是《小爸爸》的故事情节,讲述一个不靠谱的“小爸爸”如何成长为有担当的父亲。文章参与了剧本创作,从创意产生到剧本成型,他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但当导演是个意外,《小爸爸》原定的导演是跟文章多次合作的滕华涛,但滕华涛一门心思要去拍电影,文章“只能自己上了”。妻子马伊琍作为制片人,担任这部剧的后勤部长。文章很感谢马伊琍,因为有她的支持,新手导演的第一部戏少了很多麻烦。所以,第一次当导演的文章,遇到的最大难题竟是体力不够,又导又演让他身体吃不消。

马伊琍同时出演了女主角李三妹,文章称找马伊琍的原因是“角色合适”,自己出演男主角也是因为“合适”。夫妻俩共同出演,使得演员片酬方面的支出节省了很多。“我们拿的片酬很少,我希望把有限的投资都放在制作上,拍好戏。”《小爸爸》共花了5000多万,辗转北京、云南、美国三地拍摄,网络版权以单集100万的价格卖给了优酷。

过重的爱情戏

“我喜欢自己创造的每个角色。”

提前看过样片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男二号和女二号的爱情戏份太多。用数字来说明爱情戏在剧中所占的比重:5000万的投资中有100万花在了男二号和女二号的婚礼上。

文章认为,如果把所有的戏份都放到男主角身上,观众会厌烦,所以他自己只负责亲情的部分,爱情线剥离出来放在男二号和女二号身上。

冒着跑题的风险,文章花大篇幅架构了一条几乎和亲情主线并驾齐驱的爱情线。饰演男二号齐大圣的刘欢是文章相交11年的好友,文章评价他是一个特别不像演员的演员,女二号小艾的扮演者徐翠翠是和文章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两位故友演绎了文章心中对爱情的想象,“我喜欢爱情至上的美好,希望呈现的也是美好。”在文章看来,这两个演员值得大篇幅的戏份,也驾驭得了这样的戏份,他更断言,“这两个人会因为这部戏被大家喜欢。”

这一对的感情从欢喜冤家到生离死别,以笑开场,以泪结尾,文章很满意爱情戏的部分,他坦言自己对戏剧的把控喜欢跌宕起伏。齐大圣的死,在剧本讨论阶段就决定了,“我认为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悲壮的事。但在悲壮中还是希望给到大家温暖,让大家感受到爱情的力量。”

不只爱情,文章喜欢所有的情感释放。

写《裸婚时代》时,刘易阳和童佳倩从爱情走到亲情再走回爱情。“所有情感我都喜欢,不管是凄美的,还是壮烈的,只要是情感我都愿意去抓住,去表达。”《小爸爸》中的每个角色都表达着文章对情感的认识。小艾和大圣表达爱情至上;于果表达情感成长,发现和承担责任;孩子想和爸爸在一起的心情表达天然的亲情,“我喜欢自己创造的每个角色。”

导、演之间

“戏不好看,要骂就骂我,跟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电视剧不好,导演应该负全责。”

做过演员再做导演时,难免有指导别人演戏的冲动。文章出演《西游:降魔篇》时,周星驰会给他示范演戏。文章对这样的行为内心很是认同,“首先他是这部戏的导演,他对这部戏的理念和风格有着清楚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完成他的要求;其次,无厘头的表演方式由他创造,我们拍他的戏,拍的又是无厘头风格,肯定得他示范。”

第一次当导演,文章也给演员示范演戏。其中,大圣向小艾求婚的那一幕戏,刘欢的演绎不符合文章写剧本时的想象,现场的反应也不热烈。文章给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刘欢最初很排斥,后来勉强尝试,却迎来了现场的一片叫好声。文章说:“现场工作人员给的是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另一场伤感的戏份,刘欢按照文章要求的方式演绎,现场很多人感动到落泪,推轨道的工作人员甚至因为忍不住眼泪,跑出场外,放声大哭。

导和演的部分都烙上太多个人印记,文章说他要独自面对质疑和批评,“戏不好看,要骂就骂我,跟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电视剧不好,导演应该负全责。”

初执导筒并没有激起文章更多当导演的欲望,现阶段,他的身份还是定位于演员,尝试演绎更多角色。他笑称,经常求着张黎、赵宝刚、滕华涛等,申请在他们的戏中客串角色。最近一次的客串是在张黎导演的《四十九日·祭》中演了一个反面的日本人角色。“跟名导合作是学习,我的很多导演技巧就是偷师赵宝刚和腾华涛的。”

戏外人生

“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承诺,文章当年并不曾做过。只是在《小爸爸》的创作中,为两位好友量身定做了角色。

文章也承认,大圣和小艾的戏份那么重,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仗义”,刘欢和徐翠翠都是他的患难之交,他也希望两个人能借着《小爸爸》脱颖而出。

徐翠翠在拍《奋斗》的时候给生活拮据的文章买方便面。拍《奋斗》时,文章还没毕业,“发了薪水攒下来想请马伊琍吃饭,生活得很拮据。”徐翠翠等一众好友知道文章好面子,给钱肯定不要,就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买了几箱方便面帮助他渡过难关。

情感小文章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语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当将语感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1.有利于革新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人文学科应有的向导作用。如今,我国教育的内在发展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数小学学校并未给予学生人文素养应有的重视。毫无疑问,这种做法背离了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才能使学生贴切地感受文章内容,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语感能力培养使语文教学焕发了生机,有助于人文情怀在小学生群体的散发,使学生在感受崭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发挥出积极性,更加热爱学习。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小学生已经具备符合自身年龄智力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语文段落篇章时,语文教学目标不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读读看看,不再是被动式的接受,而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对学生进行考评。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敦促其用心体会相关文章的深刻涵义,去体会段落篇章的真正用意,去挖掘其中的美,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为自己的阅读过程呈现一个良好的效果,进而游刃有余地进行语文学习。不难看出,语感拿捏得到位,文章的主旨及文字所透出的内涵美才能被学生享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美化他们的心灵。

3.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培养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能够使学生平心静气地进行独立思考,考虑每个词语句子的作用,使自己的思维为文章的理解服务,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思想更加饱满。综合能力有所提高,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一旦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素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便会得以有效巩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二、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可行措施

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是一句空谈,而需要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小学生进行不懈的培养,使他们在快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语感能力,提升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1.从朗读训练寻找突破口,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灵敏的语感。良好的朗读训练能够使学生把握住每个字词的语音高低快慢,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通过朗读来掌握文章的基调,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所言所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

首先,教师要加强朗读示范行为。语文教师一般都具备较好的朗读能力,能够准确地掌握文章基调。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语文教师就应当提升朗读示范频率,使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去寻求语感信息,感受文章的魅力,进而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进行巴金《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喜悦并充满神秘的语气,提高轻柔缓慢的语音来进行朗读,这种融入感情的朗读,能够将学生的思维打开,让他们想象大树的样子,想象群鸟的景象特征,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优美,最终激发其朗读乐趣,逐渐实现较好地把握语感。

其次,带领学生采取多样的形式教学朗读,活跃学生的语感思维。不同的文章感情基调不同,需要运用的朗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朗读方式的合理选择。感情奔放豪迈的,应当选择全体学生齐读;感情婉约细腻的,可以要求学生跟随录音进行朗读;文章注重描绘写景的,可以播放一些契合文章主旨思想的轻音乐,再让学生朗读,使学生懂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音乐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戏剧文学作品,则应当分角色进行朗读,使学生掌握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比如,在教高鼎的古诗《村居》时,可以先让学生去聆听录音,感受“草长莺飞”的诗意,然后由教师指明一个学生进行朗读,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从而也能够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2.通过适当的背诵,积淀学生的语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经典的篇章。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联系。当然,这种背诵不是以平铺直叙的机械口述为目标,而应当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背诵,在背诵中带有应有的感情,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描写了雷锋叔叔的先进事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掌握“小溪”“细雨”“小路”等几个意象的前提下,对全文进行背诵,并制订一定的背诵标准,让学生在背诵时将对雷锋叔叔的怀念语气表现出来,从而表达出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这样,学生就能够按照这一背诵标准来进行背诵,从而注重每个字词的读法,深刻领会每个句子之间的衔接停顿等问题,继而增强自身的语感能力。

3.让学生体会具体语境,深度挖掘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不同的语感。在《买木雕的少年》一文中,“诚恳”“语无伦次”“遗憾”“洁白”等词语都有着深层的涵义,只有明确这层涵义,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阅读语感,更好地理解文章。针对这些很常用的词语,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些词语的用处,“诚恳”表明了少年真心希望把木雕卖出去的内心想法,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他的家境,他才十五六岁就出来卖东西;“语无伦次”表现出“我”喜欢木雕,却苦于行李没有地方装下木雕而不能购买的犹豫心理;“遗憾”表现了少年在看出我喜欢木雕,并希望“我”买下木雕,却得知“我”无法买下木雕的失落心理,同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失落的表情;“洁白”表面上描写的是牙齿,其实更在彰显着少年内心的纯洁。这样,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就提升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到位。

三、结语

情感小文章范文4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增强其文学素养,提供学生学习水平及其语文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许多教学研究资料显示,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朗读艺术,可有效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其联想与想象,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朗读艺术出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展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朗读艺术 展现

一般来讲,课文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主要在于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其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并使用一些巧妙、得当的语调、语气朗读,以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语文精神,增强其朗读能力,提升其朗读艺术水平等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现简要论述如下。

1.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鼓励其自读感知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自学均有种“不信任感”,单纯的知识讲解几乎用了一节课中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课文阅读时间较少,对文章整体认识不清,同样也无法进行切实的感受和思考,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语文实践课堂教学中需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指导并鼓励其进行课堂自读,以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先将课堂时间与学习自主给学生,指导其大声朗读课文并鼓励其自行梳理文章条理,使其能够初步了解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将自己难以理解或不懂的句子标示出来,并联系上下文重复朗读,若仍旧不明白可向教师请教。此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未对学生详解课文知识,完全凭借学生自主性朗读进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率。

2.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增强学生文章感悟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讲,若学生的文章朗读只处于“自悟自得”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对其进行细心的课堂引导,待学生经过课堂朗读有所感悟时,教师需对其实时感悟进行精妙的引导,鼓励探究和领悟文章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培养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可先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待学生对其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本文中小鹿的玫瑰花白栽了吗?学生会一致回答“没有,玫瑰花很美”,结合学生的课堂回答可知,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尚处于浅层阶段。此时,教师无需直接对学生进行点拨,而是让他们重新朗读一遍课文,指导其找出文中描述“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依据教材内容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增强其对文章内在所蕴含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教师也可指导班级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其进入到每个角色内部,使其理解和体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层含义,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现阶段,在我国许多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课堂讲解后,学生自身所获取的感悟仅仅表现在外部,相对缺乏真实性体验。故当前环境下,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需指导其学会新型朗读方法,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化无声为有声并加工想象,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这篇文章内在蕴含真挚感人的情感,故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推敲和朗读。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阅读并熟悉文章内容,同时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当“小熊”和“松鼠”成为彼此的好朋友时搭配轻快的音乐,当二者产生矛盾争吵时搭配忧伤的音乐,当其最后和好时搭配欢快的音乐,为学生课堂朗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可要求班级学生根据文章情感的起伏富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使其沉浸在“小熊”和“松鼠”两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当中,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课堂朗读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或渗透朗读艺术至关重要,本文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语文实践课堂教学中需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鼓励其自读感知,并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增强学生文章感悟,同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课堂朗读,使其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善发.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文学刊,2015(17)

情感小文章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因素;渗透

现代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应该重视学生情感因素的调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轻松的情感态度,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实现认知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学生启蒙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人格、情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策略。

一、立足教材,在阅读中体验情感

没有情感因素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缺乏情感的教学也是低效的教学。小学的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因此,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文章,在品味与推敲作者的遣词造句上,感知文中富含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吟诵那些情感流露的语段,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体会到了文章深层次的蕴意和内涵,让学生透过文章的字面,感知到文章的内在情感,进而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指导学生通体阅读文章,使学生通过作者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描写,体会到小兴安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在字里行间感知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在学习文章《师生情》时,通过对最后一段中“她们也许看到了王老师憔悴的脸,也许只看到输液的吊瓶,可她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的阅读,体会到了文中学生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一片深情,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形成心灵的互动、情感的共鸣。

二、设置情境,在学习中获取情感

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的重视,小学生年龄尚小、阅历尚浅,他们更倾向于从感官上获得情感的认知和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音乐、图画、视频等现代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中,感知到文章的内在情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实现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王二小》一文时,先为学生播放一遍儿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在略带忧伤的旋律中仿佛看到王二小矮小而高大的身影,在敬佩王二小英勇壮举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激发联想,在想象中发展情感

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是使学生获取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想象,能够更深的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内涵。在学习一些描述自然风光的文章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自由的情境想象中自然而然的走入课文、感知课文,从而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指导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的奇峰,“像屏障,像竹笋”的秀山等等,学生通过想象,深刻的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祖国河山的美好秀丽。在教学歌颂和赞扬革命英雄的文章时,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使教材人物鲜活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操的认识更加深刻。例如,学习《》一文时,想象在向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时的沉着、勇敢,想象他用胸膛挡住敌人枪口时的奋不顾身,使学生明白人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民族和祖国,学生借助想象不仅体会到了的光辉形象,更理解了“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深刻含义。

四、拓展思维,在思考中深化情感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充满温情的话语、饱含期待的眼神,都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者地位,用温情去启迪学生的思维,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多层次的感悟文章的语境,多角度的去解读作者的内心,体验到厚重深广的感情内涵。例如,在学习《骆驼和羊》时,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高好还是矮好?”学生学习后认真的思考,明白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道理,不能因为各自的高矮,而相互歧视,做人也是一样的,各有各的优缺点,不能因为自己能做某事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做某事而垂头丧气。通过为学生设置启迪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拓展思维中,深化了情感的体验。

五、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情感

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这些积极的教学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为学生增添了情感体验的源泉,在活动中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也娱情培智,使学生巩固了情感的体验。比如,开展“我爱读英雄事迹”、“我爱看爱国电影”等教学活动,借助形象生动的荧屏以及荡气回肠的文字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组织学生中秋节探望孤寡老人,母亲节为母亲写诗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与感恩信念的教育,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了自身的情感,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了做人。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不仅是语文课程本身的教育需求,更是培养现代优秀人才的需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各种情感渗透的有效策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不断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心灵的感动、以及灵魂的净化。

情感小文章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法 探讨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往往会创设一些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章的感受,这就是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实际运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使得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具体的东西有一个直接的感知,鉴于小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般来说其对事物的理解,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有人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对事物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小学生在对学习方法方面的总结以及具体的应用中,很难做到靠自己独立来完成。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融入到带有具体情绪色彩的情境中,很好的顺应了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因而受到小学生的喜欢。

2.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情境教学法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进而使其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更好的把握。而此种教学法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各种游戏和比赛就能够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

3.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课堂上的情境教学,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方面的需要,教师往往会在其中加入一些元素。比如说朗诵、唱歌以及跳舞等方面,将这些元素加入到具体的情境开展中,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法的具体实施

1.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来展现情境

情境的具体展现离不开丰富的联想,而想象的形成需要对事物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表达能力。所以说,教师在情境创设的具体过程中,灵感大多源于生活,都是我们平时所能感受到的,这些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情境创设的内容。大多数小学语文的教材,里面文章的内容虽然情节相对简单,但却很有故事性,刻画的现象也很生动,很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教师在对这些文章进行具体的讲解时,就要做到情和景的结合,把自身对作品的情况理解与把握带入到具体的教学中。要使得学生对文章作者的具体生活背景以及想要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等方面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具有美感的文章,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很大原因在于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真实情感,而这些情感的来源,就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这些都为情境教学的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对那些文章中触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地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联系具体的,对生活的感受,来品读这些文章。使学生真正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

2.运用实物演示来展现情境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判定,往往是由这个事物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形态形成的。所以,如果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某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以及前景的具体感知,都是靠语文教师的口头描述来实现,就很难实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来对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相关方面做一些具体的展示,使得一些文章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在具体的文章讲解中,运用实物演示的方法,给人以现象具体之感。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境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来展示文章中的形象。把教材中那些用语言描述的情境,运用图画的形式,实现情境的再现。这种方式比直接的语言描述还要显得具体、生动,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图画描述的过程,不仅仅是把语言描述的东西换个方式表现出来,在其过程中还加入了一些作画者的情感表达,由具体的行,产生相应的情,这样才能使学生也快速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