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表达论文范例

情感表达论文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1

(1)公益广告的基本特征。

公益广告可以营造社会氛围,改良社会的风气,但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公益性和义务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广告主在其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商业利益的前提下仍然投资制作,体现出投资者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感。公益广告的内容贴近大众的生活,面向的是整个社会热点问题,对象是社会普遍大众,所以内容语言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通俗性。

(2)前期的公益广告与现在公益广告的区别。

公益广告的情感表达在发展阶段也经历了由偏向口号的形式到如今情感丰富引人深思的过程。在早期,公益广告更像是一种说教,“禁止”“打击”等这样苍白的词汇在公益广告中频频出现,态度生硬且语言单调,这就将广告的号召变成了一种强制的灌输。而随着近几年广告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公益广告的创意理念开始形成,如今公益广告的语言变得委婉,情感表达更加贴近生活,从最初的理性诉求逐渐变为了感性诉求,在不知不觉中将广告理念传达给观众,使广告深入人心。如福建电视台就曾播出过一则宣传祖国统一的公益广告,广告中说“两岸情依依,骨肉盼团圆”,这两句话并没有直接说出广告意图,却委婉地表达出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声,成功地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2情感表达在公益广告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爱、憎、喜、怒等等。公益广告中巧妙的情感表达能够引发出观众的参与意识。公益广告的情感冲击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公益广告本身的信息,制作者传达广告中的信息时最讲究的就是以情动人;另一方面广告的投放要抓准时机,当信息在适当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传达给观众时,其效果就有可能大大增强。例如,这一则戒烟的公益广告,就走了感性的情感路线,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时间的条件。这则平面广告左半部分是“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字样,右边则是“6月1日儿童节”,在左边的日期下用孩子的笔记歪歪斜斜地写了一行字,“请您现在就戒烟,为了明天。”这则公益广告一改戒烟广告中吸烟危害健康的说教,抛弃了恐怖的画面,让人们从对孩子的关爱着眼,去打动烟民,不得不说选了一个很巧妙的角度。巧妙的文案与巧妙的时间相结合,就可以给观众较强的情感冲击。公益广告同时也是一件艺术作品,不能只是像新闻一样将没有任何情感的资料简单地展示给观众,而声嘶力竭地喊口号也太空洞,完全不能给观众以触动。以关注贫困山区教育这一冷峻话题为例,一则公益广告从众广告中脱颖而出,打动了无数观众。这则广告用了和教育息息相关的黑板,黑板上写着一份课程表。但课程表里却是“砍柴;割稻;喂猪;做饭……”这幅平面公益广告含蓄地抛出了最严肃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将贫困山区中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困难展现给观众,给人一种无法遏制的心灵震撼。

3公益广告设计常用方法

中央电视台播出过一则公益广告,主题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广告中成龙与姚明的形象使人印象深刻。在其他广告中,也多次利用明星或名人的光环效应来达到其提高公众素质,规范大众的目的,公众心里的认同感被激活,公益广告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益广告的情感表达同样分直接的表达与婉转地表达。例如,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创作者引用了柳宗元的诗,在前半句“千山鸟飞绝”后面加了两个字“今天”,在后半句“万径人踪灭”后加了“明天”。并写着:“这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句预言。”这两句古诗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但作者加了四个字,就让我们觉得胆战心惊。这样直接的表达方式带来的就是直接的震撼。婉转的公益广告常用耐人寻味的幽默来表达本应深刻严峻的情感。例如下面这则广告就在众多以惩戒为主的交通安全广告中脱颖而出,文案分别是“你的债主不小心撞了头,竟成了永久失忆症———又一个系安全带的理由”“将要搬来的舍友,是个22岁的美眉,刚和男朋友分手———又一个系安全带的理由”,这样的文案不再拘泥于说教而是增加了一些调侃与幽默,这样婉转的情感表达让人们看过后不禁莞尔,但也会不忘思考系安全带的重要性。

4对公益广告未来的展望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2

歌唱是人们用来抒发、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即是演唱者对歌曲所表达感情的认知和反映,通过歌唱将这种情感体现出来。如果在歌唱中,只有纯美的音色和技巧,但缺乏感情的投入,那么将是无法表达歌曲的内涵的。优秀的演唱家通过塑造真挚、生动的情感去引起听众的共鸣,让人们随着旋律能够感受演唱者所抒发的情怀和激情,或悲伤或喜悦、或情绪激昂或平静深沉。演唱时通过感情的流露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感染听众,从而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因此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情感表达的培养方法

(一)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的表达是歌曲的生命,是演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每一首歌曲的创作,其中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好的音乐作品常常是“乐随情起,情由心生”的外化。作为歌曲的演唱者,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领悟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在演唱中通过歌唱和旋律,表达出歌曲中的真情实感,从而感染听众,给听众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让听众在获得心情愉悦的同时,得到感情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这就是评价歌唱艺术的基本标准———声情并茂。例如,我国著名歌唱家关牧村老师在演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质朴豁达的演唱风格,在充分了解歌曲背景和情感的前提下,通过歌声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传递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情。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和喜爱。声乐教学其实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演唱者与作曲者之间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声乐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演唱声乐作品,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逐步提高声乐的演唱技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教育,更好地理解每一首作品中的情感,才能在演唱中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二)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歌曲的情感和内涵是一首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演唱中若要充分表达这种内涵和情感,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去对话,深刻领会其中蕴藏的含义。在选择好所要演唱的歌曲后,要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歌词到旋律,从感性到理性,全方位了解歌曲创作的社会背景和背后的故事。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应该通过演唱实践,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基调和演唱方式。例如老师在演唱《父老乡亲》这一歌曲时,感情流露自然、亲切,情感真挚、细腻,拨动人的心弦。这不仅得益与老师深厚的演唱功底,更重要的是彭老师在革命老区、贫困山区、雪域高原和海防边疆的都有过生活体验。能充分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无限深情。尤其第三段中以呼唤的方式,发自肺腑的喊出“父老乡亲”,深刻地表现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出色的演唱,真情的流露也让这首歌也成为人民群众和舞台上最受喜欢的歌曲之一。

(三)于生活中感悟,提高艺术修养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声乐的创作和演唱也离不开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演唱者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将直接影响对音乐作品内涵与感情的表达。假如演唱者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对普通人民群众的关怀,在演唱中单纯的采用声乐技巧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无疑是失败的一种方式。因此具备了演唱的技巧和方法,没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是无法声情并茂的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我们要在生活中去体会人生,增加自己的阅历和情感。将个人的生活感悟和情感融入到演唱作品的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诠释歌曲中的思想和内容,才能表达出歌曲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例如我国红色歌曲的演唱者往往是一些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演唱家,因为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并且有着很深的感悟,因此每一句歌唱、每一个旋律都会勾起他们的情感记忆,将这种情感与歌曲结合起来,才能将歌曲的魅力展现出来。

三、结语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3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身份研究,教师身份也成为研究热点(徐敏、陈新仁2015)。但纵观相关研究,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初高中教师身份领域,特别是二语教师身份研究(如李茂森2008;兰良平、韩刚2013),大学教师身份研究相对较少;更多局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身份建构层面(如耿菲2014;徐敏、陈新仁2015)。教师身份建构受到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及教授对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的主观情感遭到忽视。与国内学者相似,国际学者主要基于个案研究探讨新手教师的职业身份建构(如Salinas,D.&Ayala,M.2018;Teng,M.F.2017)。教师个人情感虽然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受到关注,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初高中英语新手教师的职业身份建构与认同,大学英语教师及专家型教师的身份建构遭到忽视。尽管教师课堂身份受到学者关注,但是关于教师写作身份的研究遭到忽视。伊万尼(Ivanic1998)提出写作不仅仅是表达内容,还涉及自我表现,这体现了学术写作与身份建构关系密切。首先,学术写作的篇章结构和用词都体现了作者建构身份的不同方式和建构的不同身份。其次,作者身份会影响学术写作。因此,学术写作的过程就是身份建构的过程。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的工作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学术写作。学术写作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英语教师在学术写作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客观的研究成果,还有主观情感态度的投入,建构了除教师身份之外的学术身份。而学术论文摘要是论文精髓的浓缩,涵盖了客观研究成果和作者的主观情感,能够体现作者身份建构的差异。国内学者对学术写作、论文摘要和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中自我指称与作者身份建构,如吴格奇(2013)对比英汉学术论文作者自称的特点,指出作者自称是建构身份的语言策略,并从语言、语类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跨文化写作教学。唐建萍(2012)基于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英学术论文中的身份建构,强调指称和态度标记语是中英学者建构身份的重要语言资源,指出中国学者主要通过隐性语言资源(即态度标记语)建构身份。英国学者则主要通过显性语言资源(即指称)建构身份。由此可见,国内研究重点关注中英学术论文中的指称与身份建构的关系,其他的身份建构方式及中英身份建构差异的原因遭到忽视。国际学者的研究焦点则比较集中,都侧重学术写作中自称与身份建构的关系(如Ivanic1998;Fl?ttum,Kinn,etal.2006;Hyland2014),且主要探讨的是作者身份建构,教师身份研究较少,学者们普遍忽略了身份的多样性及自称建构身份之外的建构方式。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中英大学教师期刊论文摘要的身份建构及原因分析尚显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对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的样本进行分析,从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和情感语气两个层面进行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中的身份建构研究,以期对教师身份建构及学术写作有所助益。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英语教师如何在论文摘要中建构身份?(2)英国英语教师如何在论文摘要中建构身份?(3)中英英语教师论文摘要中出现身份建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二)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基于弗洛图姆(Fl?ttum)等对作者身份的分类(研究者、话语建构者、观点持有者和评价者),以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中国英语教师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25篇论文和英国英语教师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25篇论文为样本,选取其中的摘要部分,从语篇结构和情感态度分析期刊论文摘要中教师的身份建构差异。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选取的期刊论文主题均为英语教学,且作者均为拥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英语教师。

二、结果分析

(一)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中的语篇结构差异反映的身份建构方式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具有不同的语篇结构。中国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的结构模式主要为:现状陈述+文章简述+意义论述。其中,现状陈述部分主要陈述该课题的重要性和关注度。重要性方面,中国英语教师通常分析前人研究的不足以突出该课题的重要性。关注度方面,中国英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国家政策及国际学术话题上,突出论文主题的必要性。文章简述部分,中国英语教师重点强调研究结果和意义,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表述通常比较简洁。意义论述部分则更为简洁,主要从宏观层面论述对该领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英国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的结构则相对简单,模式主要为:文章简述+建议。文章简述部分,通常以研究目的开头,依次为研究方法和对象、研究过程和结果,以研究目的和结果为重点,但是研究对象和过程介绍会比较详细。建议部分,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从微观层面提出建议,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分析发现,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差异反映了中英英语教师的身份建构方式差异。海兰德(Hyland2000)指出,写作与作者身份的紧密关系,认为学术论文是作者高度参与的社会性活动,作者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建构了自己的身份。根据弗洛图姆等人(Fl?ttum,Kinnetal.2006)的研究,作者身份可以划分为研究者(researcher)、话语建构者(discourseconstructor)、观点持有者(arguer)和评价者(evaluator)。一方面,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体现了中英教师身份建构的相同点,即研究者身份的建构。无论是中国英语教师还是英国英语教师,都是在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之后撰写并的。吴格奇(2013)也指出,学术论文作者作为一名研究者,研究者形象是其专业身份的核心。中英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中都通过“分析”、“研究”、analyze、examine等建构研究者身份,这说明研究者身份是中英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中建构的首要身份。另一方面,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语篇结构的差异也造成了其身份建构方式的差异。评价者身份方面,中国英语教师通常在起始部分分析、评价前人研究的不足(如示例1),并引入国家政策,以此突出自己所研究课题的意义,同时建构评价者这一身份。英国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部分则很少涉及评价(在选取的样本中仅有一篇有提到前人研究的不足),这表明英国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较少建构评价者身份。话语构建者指作者的写作形象(吴格奇2013)。话语构建者身份方面,通过样本分析发现,中国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更多的是陈述研究结果和意义,很少提出具体的建议。英国英语教师则更像是与读者面对面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这表明中国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建构的话语构建者身份比英国英语教师的话语构建者身份要弱。观点持有者方面,中英英语教师都主要使用第三人称陈述研究结果和意义(如“本研究”、“本文”、thispaper、thisstudy等),以此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但是二者表述观点的语言策略存在明显不同。中国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中通过国际学术话题和国家政策的介绍建构自己的权威写作形象(如示例2),加强论文观点的权威性。英国英语教师则主要遵循研究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的话语顺序,通过详尽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提高观点的可信度,不刻意强调权威性。

(二)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中的情感态度差异反映的身份建构方式差异

中英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并以此凸显自己的不同身份。学术写作不仅是科研创作,还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情感变化和身份建构息息相关(Teng2017)。通过样本分析发现,中英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中都以表示情感态度的词汇(如“应该”、hope等)建构不同的作者身份,但其情感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反映了教师身份建构方式的差异。中国英语教师特别关注自己在读者面前的专业学者形象,期刊论文摘要中的话语建构体现了其强烈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他们在学术写作时将自己想象成谦逊的学习者,而非拥有较多话语权的专家(杨欣然2015),因此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陈述研究成果时,一方面借助外部客观因素(如国家政策、前人研究和国际话题)避免主观情感的流露,另一方面大量运用概数词(如“基本”“几乎”等)避免绝对性,体现不确定性,甚至含有自贬态度(如示例4),这种不确定性和自谦态度虽强化了研究者身份和评价者身份,但削弱了观点持有者身份。英国英语教师则不同,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他们运用较多确定性色彩词汇(如examine,indicate,assure等)来强调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提出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较高的作者显现度和权威性来建构专业研究者身份,这反映了英国英语教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充分自信和肯定,更愿意呈现自我(示例5、示例6)。他们在强调了研究者身份的同时,也强化了话语构建者身份和观点持有者身份,而评价者身份在此过程中的体现并不明显。

(三)中英英语教师身份建构方式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中英英语教师期刊论文摘要存在不同的身份建构方式,其差异可以用霍夫斯塔德(Hofstede2001)的文化价值观来解释。肖华芝(2018)分析了本籍教师与外籍教师受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差异,发现文化价值观差异并非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中英英语教师在写作方面的差异,即学术写作的身份建构差异。首先,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国家,强调团体及国家的发展。受此影响,中国英语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会关注国家团体发展的需求,研究主题会涉及国家发展现状及政策(如“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等),并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呈现。而英国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人责任与自我表达。受此影响,英国英语教师在撰写期刊论文摘要时,主要关注自己的研究,强调个人在研究中的贡献,并依靠详尽的过程介绍和结果陈述(如各种数据)建立研究者身份。其次,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的国家,强调尊重权威,因此常常运用“含糊”的评价方式避免冒犯权威,建构评价者身份,同时借助国家政策强调研究意义,支撑研究成果,凸显研究者身份。与中国相比,英国属于低权力距的国家,强调自由、平等,通常鼓励对权威的质疑和思考,突出个人成就。在这一环境下,教师话语建构相对轻松,观点表达要求也相对宽松,因此英国英语教师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不会刻意使用“模糊”手法来弱化研究成果,反而在质疑和思考的过程中强调自己的成果,建构了突出的观点持有者身份。最后,中国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比英国高。作者进行学术写作时不可避免地要为研究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具有潜在的风险。因此在期刊论文摘要部分,中国英语教师以较低的自我呈现来减少对其研究结果承担的风险。英国英语教师通常不会刻意运用书面语言规避不确定性因素,反而运用详尽的研究过程陈述和数据呈现来降低风险,因而自我参与度高,建构的话语建构者身份、观点持有者身份突出。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写作教学;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

朱自清称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1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情操。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训练。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情操。

一、中学写作中的共性问题及写作类型、要求

写作教学,分为口头作文教学和书面作文教学。这里所说的口头作文,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口头表达。这种高级的口头表达是在学生一般说话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构思成文的能力。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且可以与所学课文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书面作文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作文”,是中小学阶段训练写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写作教学是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大事,所以我们常说语文教师教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目前在中学生写作上存在着基础差、实践能力差、找不到新颖题材,作文思路不清晰、布局谋篇能力不高等共性问题。一般来说,中学语文写作类型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简单的应用文;要求有正确的观点、具体的内容,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无错别字。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充实的内容,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优美。

二、中学语文各类写作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中学语文写作类型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在中学的不同阶段,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也不同。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具体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密不可分,是通过各类文章的写作实践锻炼出来的。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

记叙文是通过记人、叙事、描景、状物来表达思想的文体。中学生写作的弊病就是内容空泛或者“套话连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加强对“中学生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方面的指导。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有用的记叙方法,比如:侧重法、类概法、鸟瞰法、移进法。侧重法是说记叙的内容有多方面时,应选择最贴近题目重点的部分详细记叙。类概法是说如果你要记叙的内容不能有所侧重的时候,就应该分类记叙。分类记叙时应包括事物所有的部分,分类的性质应平等、不排斥。鸟瞰法,就像鸟在天空中俯视下面的事物一样,去记叙事物的全貌和事情的全部经过。移进法,就是说随着时间或空间的推进去记叙。叙述不清也是中学生作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要使学生作文做到叙述清楚,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叙述人称的训练、叙述顺序的训练、叙述线索的训练、叙述详略的训练。这里重点讲讲叙述顺序的训练,就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学会用顺序、倒叙和插叙等方法安排选择的写作材料(或素材)。我在实习课堂上结合中学生熟悉的数学中的数轴知识,制作如下“叙述顺序图”,起到了一目了然、印象清晰的教学效果:

(二)说明文写作教学生文体的比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写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区分说明与记叙、议论的不同。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一篇典型的说明文章、一篇典型的记叙文章和一篇典型的议论文章,用“兴趣引导法”让学生放在一起去读去感受去比较,然后使学生明确:就写事物来说,记叙主要是通过具体叙述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反映某种现象;议论则是说理论事,直接抒发自己的见解;而说明,则需要解说该事物的形状、大小、性质、结构、用处等,并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深层原因、原理或本质。只有区分清了说明与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区别,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进行写作训练。

(三)议论文写作教学重在说理

议论文是一种说理论事、直接表达自己观点与主张的说理性文体。许多中学生不喜欢写议论文,他们普遍认为议论文写作枯燥无味,说理论事既抽象又不好把握。面对现实,我认识到:议论文写作教学,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即“兴趣激发法”。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比如设计“有些同学认为追星没有好处,所以中学生不应追星”,“有些同学认为追星有好处,所以中学生追星不应该打压”,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讨论交流。在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能激发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在格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应用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文写作也愈发受到“教”“学”“研究”多方面多视角的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和注意事项上。应用文与其它一般文章有很多共同之处,写作内容上并不难,重点是各类应用文的格式问题。

三、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综合

四种中学语文常见的作文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是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应当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比如说明、议论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说明、记叙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的综合运用在教师是写作教学方法,在学生则是习作训练方法。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或准备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师范学生,无论是在实习或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各种写作方法在不断的练习中运用并形成技能,进而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本人也在熟练运用中发现新的“教与学”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恰恰在这一过程中也提高了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能力和写作教学教研的能力。另外,写作教学也要和阅读与鉴赏、口语交际的教学相结合,并且要跨学科交流,不能只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思维开阔、积累丰富的素材,从而更好地为写作服务。从一个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的角度,运用前人的学术成果和成熟的写作教学经验,并结合很短的实习教学实践谈“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虽然有些许自己思考所得,也必定是粗线条和浅显直白的,但我深信把自己的认知写出来,经过导师修正点拔,在论文写与改的过程中我一定能把个人的“认知”和“觉悟”提升一点点高度,从而使自己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232-256.

[2]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85-320.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5

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任务的时候,对学生知识结构及生活实际情况缺乏有效的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命题的时候,要考虑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到底够不够,要在包容学生主体差异性的前提下,选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命题,或者教师可以选择布置自由命题的作文,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论文写作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自由发挥。教师有针对性地做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流露情感,也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建议。第二,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营造写作的氛围。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更真切地置身于情景之中;也可以带着学生投身到自然环境或者实际生活中去,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三,教师要注重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朋友知己。这样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布置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满足学生表达的兴趣与欲望。

2注重作文形式多样化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偏重于形式上的章法指导和技巧上训练,而忽略了这些形式对学生情感表达的限制及影响,使得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破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不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作文教学及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也要做一定的更新。提倡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由发挥,不限文体。比如对于写事论文来说,不一定非要写“开头、经过、结尾”这样的模式。不要告诉学生必须怎么写,而是要引导学生尽量把自己的情感及体验表达出来。值得强调的是注重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完全不写自己觉得不好写的东西,那样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进步。学生碰到难的主题,或者觉得自己不怎么会写的题目就不写,这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作写作,也就是同学之间组成一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写作,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也能够满足学生自由发挥的要求。

3提高作文语言的驾驭能力

对于作文来说,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够。这种能力的缺乏,一方面是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另一方面是语言的运用及创新能力不够。所以,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好积累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语言创新能力。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引导。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增加语言积累,而且可以增强语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要关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做生活的主人,多听多记,多积累一些生活新鲜词,并在写作的时候多运用。尤其是现在很多网络流行语,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可以灵活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不要局限于课本。也不要局限于课文,要越出课文,适当地做一些加工。比如可以将课文改成课本剧、小说或者将诗词改成故事。这样都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4结束语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6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概念,其既满足素质教育下的教育整体性要求,又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写作教学备受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和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具有密切关联。其中: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要求学生充分理解与应用语言,经过分析、概括、总结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透彻地了解与掌握语言,并将其熟练应用;思维发展的核心素养则要求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以促使学生成为有独特思想的人才;审美素养的核心素养则要求学生积极发现美,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促进美育素材的积累,在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视野,让学生通过写作发现不同美;文化传承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语文教师给予学生恰当地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对自身、对社会、对家庭都有正确的看法,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首先,语文学科的语言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写作的语言能力。就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角度看,由于语言能划分成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而作文就属于书面语言,且和学生自身的口头语言具有密切的联系,将口头语言通过严密思维进行整理,就成了写作的重要素材。学生会说,不代表会写,想要会写,就需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有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有效理解。如此,写作活动才可以实现顺利开展。因此,语言素养对写作水平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写作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审题与构思都与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学生只有充分掌握相关写作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应用语言进行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1]。经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既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素养,又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次,语文学科的思维素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的思维水平。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素养也和高中的语文写作有着密切的关联。思维作为写作的核心与基础,如果离开思维,即便是学生有充足语言材料,其写的作文也是一盘散沙,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就高中生来说,思维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品质,任何的学科都需有缜密的思维。在语文写作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提升,如学生的逻辑分析、发散性思维,这都对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影响[2]。总的来说,思维贯穿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进行审题立意,或是作文的整体构思,都需有清晰且缜密的逻辑思维,因此,思维和写作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教师在写作教学时,需注重写作思路与构思,关注学生所发表的理解与看法,以促使学生提高写作思维水平。再次,语文学科的审美素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的审美水平。高中生自身写作能力想要得到显著提升,需要语文教师增强审美训练,只有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审美水平,才可以写出具备美感的作文。因此,语文教师需指导学生积极发现实际生活及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以此为写作增添充足的鲜活素材。同时,教师需指导学生积极地发现美,不仅有具体的、能看见的自然美,而且还有人物精神以及人格等抽象美。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抽象或者特定的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以促使学生在写作的时,能呈现出自身对美的看法与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促进学生提高审美素养。最后,语文学科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充实写作的文化底蕴。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的学科素养,通常要求学生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以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才能让学生对社会、国家、自然及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思考,从而使学生写出有积极态度且文化内涵丰富的作文,以促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切实提高[3]。例如,在对《屈原列传》(节选)开展教学时,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而且还需感受屈原身上发生的事件及屈原的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珍贵的写作素材,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屈原的性格,感受到相应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语言积累与建构

写作属于书面表达,而书面表达则是语言组合,注重语言积累以及建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在写作教学中,其教学目标就是需融入语言知识的积累与建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需教师给予正确地引导,以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收集相关语言材料。同时,语文教师需树立“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仔细地体会、观察与记录现实生活。例如,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会被忽略的广告牌、多媒体中的新颖用语、社区宣传用到的标语等。需注意的是,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但是,高中生自身的辨别力尚且不足,当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学会通过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到语言材料后,语文教师需给予正确的方向引导,避免遇到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价值观[4]。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能通过阅读获得更为直接的语言材料,阅读通常可分成课内与课外两种阅读,课内阅读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优秀的课文,这都是学生学习的语言范本,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其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通过恰当的表现手法、丰富的修辞、优美的语言,对月光下的荷塘静态美以及动态美进行了细腻的描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优美片段的讲解,教师就能指导学生积极摘抄与积累,或者模仿写作,并给予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还能实现写作目标的达成,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维发展和提升

高中生书面语言表达力的提高通常需训练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从语文教材的编写结构可知,高中时期主要通过议论文、记叙文两种文体开展写作教学。因为议论文与记叙文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记叙文关注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形象思维,而议论文则是培养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形象思维通常更依赖于感官对外界的事物的感受,将外界的印象作为想象材料,其通常具有形象概括性、表达情感性、具体可感性等特点。通过对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为主的文本进行阅读,通常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诗歌是作者自身丰富情感的浓缩,经过一个一个的意象塑造,形成意境,让读者从意境的创设当中,通过联想、想象等,体会作者自身的情感世界,并成为鲜活的诗人。例如,在学习《登高》时,诗歌前两联描写的景物,呈现一幅凄凉、悲凉的画面,以表现出被疾病缠身的一个花甲老人在重阳时节登高的凄凉、孤独的形象。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就能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孤独情感,并依据诗歌,展开想象的翅膀,扩写诗歌,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在晚年的孤苦无依,并实施再创造。议论文通过客观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的判断论证观点,便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明显不同,形象思维是直接获取事物表象,有着信息的情感色彩,而抽象的思维则是通过表面现象,找到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具有客观且理性的思维特点。在议论文的写作当中,通常会用到理性且客观的语言,而严密的逻辑思维与真实的论据,则能更好地支撑相关观点的表达。例如,在开展议论文写作的模板教学时,递进式议论文的写作模式,是由浅至深、从表及里的一个思维过程,而并列式议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还能通过总分总的写作格式,训练学生自身的分析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审美情趣培养

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当中,将文学作品当作载体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影响,也呈现出语文学科具备的育人特色。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主要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发现与创造美的主体,创造美的基础就是学会审美,以促使学生显著提高审美情趣。第一,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呈现的语言美。在文学作品中,其语言美通常表现在作者应用的独特表达技巧,学生通过相应的表达技巧体会到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并学会鉴赏语言美。例如,在对《荷塘月色》开展教学时,文本第二自然段细致地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且用到了许多修辞手法,读起来更加优美动人且生动形象,让人闭上眼睛就好像是置身于荷塘之中。为了使学生在阅读时主动体会到语言创造出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将描写荷塘用到的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给学生详细讲解,如果将这些修辞手法删掉,再读起来就味同嚼蜡,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本段内容实施再创作,并与原文对照,让学生体会运用修辞手法带来的语言美。第二,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呈现形象美。在文学作品中,会塑造出多样化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叙事等体裁的学习中,分析与体会人物形象,其中,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美感则是依据人物自带或作者赋予的情感反映,属于学习文体的难点与重点。高中时期正是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文学作品当中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能给予高中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离骚》的鉴赏中,体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的诗人形象;在《赤壁赋》的鉴赏中,则体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心胸;在《纪念刘和珍君》的鉴赏中,则能展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的形象。经过对相关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写作属于情感与语言的碰撞,学会体会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并通过相应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学会欣赏美与创造美,并学会通过语言传递美与创造美。

(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文化传承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文明生生不息且源远流长,这与通过语言文明进行文化传承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当中,需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感受并继承传统文化,这通常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和阅读相同,写作也需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引导学生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获得文化的认同感,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知识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文化的教育与传承通常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经过仔细观察语文教材,主要包含了文言文、古诗词、戏剧、现代诗歌、散文等。其中,文言文、古诗词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化的文化。除此之外,现代文的阅读中,也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通过吸收文化,就能使文化传承有效落实在语文写作的教学当中。同时,在写作教学时,还需关注文化传承属于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并在写作教学当中予以重视。例如,2017年的高考中,全国的新课标一卷中,作文题将“中国关键字”作为材料,相关关键词都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如大熊猫、一带一路、京剧、长城、中华美食等,作文的要求则是选择2~3个关键词开展写作。因此,高考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极其重视,并通过该指挥棒,明确了在写作教学时,应注重传承文化。

三、结语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7

注重基础训练

语文是从事学习、工作、生活的信息载体,其基础表现在“听、说、读、写”4个方面。“听、读”是信息输入,“说、写”是信息输出,4者有机结合、平衡互补,组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职校医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缺陷主要有:(1)对字的书写和运用能力差;(2)对知识的灵活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差;(3)写作能力差;(4)社会应用能力差。这些现象决定了职校医学生的语文学习仍要注重基础训练,并且要全面训练。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解决学生“听、说、读、写”中的薄弱环节,纠正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在字、词、句、篇上对医学生加强训练,督促、指导医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注重“实用”即“医用”

“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和交流;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反映了社会发展要求职校医学生语文教学应与医学职业人才的工作与生活相结合———“医用”。“医用”对医学生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为职校医学生大都是在“为将来工作”的动机支配下进行学习的,这容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将来工作有用的知识上。以往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的是绅士式的文学熏陶和道德教育,这种脱离实际的学习在职业医学学校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当然,打基础的国学名篇、经典名篇还要继续加强学习,这样既可与初、高中语文教学保持衔接,还可培养医学生对经典名篇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提高职校医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除了使医学生能恰当运用一般应用文以外,还要加强其对医学相关文章的学习,以尽快让医学生热爱以后的工作,熟悉以后工作中用得上的医用语文知识和能力,从而顺利通过医用语文关。这包括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明确表达规范和准确的显性医用语文,还包括如态度、作风、品格等隐形医用语文。通过医学应用文的学习,诸如医学科普、医学演讲与口才、医卫情报、医护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医学论文、医护文书等,在掌握好基本文体的读写要领前提下,从记叙、议论、说明这3种基本文体入手,引导医学生将所学的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表达方式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医用文的学习和写作中来,由基础到专业应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对其进行学习、了解、掌握。运用医用文的语言、语体和文种,逐步形成有医用特色的语文知识应用体系。加强情感教育也是“医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医术乃仁术,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与大爱之心。医学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人,而非物件,因此,医学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应强调对医学生情感的培养。针对现在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先天情感教育缺失的情况,我们对医学生的情感教育既要以医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又要以对医学生的情感培养为归宿,尊重他们情感发展的规律。医学生语文教育在选文时应注重选取培养仁爱之心和优秀品德的文章,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的尊重、对患者的理解同情,为其将来在工作中成为精诚、仁爱的医务工作者打好基础。

加强语文实践教学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作文学习是唤醒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过程,如果能够为学生营造乐学爱学的氛围,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的闪光点。其实给予这些写作技能和写作领域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就能够与学生之间达成良好的互动。初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教师只要通过教学方法给予其正常的指导,就能鼓励学生运用词汇和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使得学生逐渐进入到乐学和爱学的氛围之中,对于写作本身的期盼化作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

一、创新写作体裁,提升写作效果

中国拥有着丰富灿烂的传统文明,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大力提倡对于各方面的创新,对于学生的写作题材拓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鼓励创新,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把写作的内容作为个人魅力的展示。创新写作题材使写作的内容更加具有新颖的效果,使得学生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能够被串联在写作过程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通过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回忆在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在写作中加强对于写作题材的创新能够写出具有思想性的作文,也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快速地提升。创新写作题材,提升写作效果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不断高涨,初中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很多初中生跟随父母出外旅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将这些写作内容加入写作的环节之内,就能创设出具有思想性的新作文,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如虎添翼。比如,在学习《不忘初心,红心向党》写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三思而后行、立意深透的写作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努力发掘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使得学习党史和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作文如虎添翼。整个文章的脉络应用心设计,提炼文章的中心,并展现出较高的思想境界,利用特殊的构词技巧表达深邃的情感,反映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创新写作题材,在向党学习的文章核心中加入平时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内容,从而能够使文章颇具新意,并能够更贴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的要求。

二、提升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使作文更切题

由于以往的初中生在写作时思维时间较少,只要一看到题目就想到怎么写,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立即解决,而写作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写作在考试中占很大比例。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使其能够不犯错误,围绕正确的中心思想写出更具立体性的文章。在审题过程中,教师指导初中生实际操作,先不要出错,不要跑题,了解审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教授写作技巧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水平,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既能审题,同时也能在审题时有一定的技巧。在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戒骄戒躁,让学生明白审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真正明白作文写作环节需要考查的具体内容,才能够注重对于文体的审查,加深对于作文题目的思考,围绕正确的中心思想进行写作,在审题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错误深化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并且能够明确题目规定的范畴。初中生阶段的作文题目并不是很难,只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就能让学生学会审题时的基本技巧和要求,避免审题过程中的错误,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行动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也能够明白在写作时具体环节的重要意义。作文写作切题,领会题目的要求和思想,避免出现审题过程中的致命错误,避免跑题,使学生的写作能够更加具有优势。比如,在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写作内容时,专门按照提炼主旨的要求,将其作为具体的文章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对于文章进行深度思考,学会一点一滴地学习,主动积极地思考,将这一思考和立意的要义直接作为作文题目,提出要求学生们能够在平实之中出奇制胜,提炼作文的新意。因此学生在平时要注重审题,三思而下笔,切记不能随意偏题或不遵循文章本意。

三、借鉴和模仿优秀的同类作文

借鉴和模仿同类作文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写作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模仿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应该本着细致和耐心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创新,不再有拘束感,对于优秀的作文进行模仿和借鉴时能够思考更多的内容。很多学生特别喜欢借鉴名家和大师的写作技巧及写作脉络,观察名家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从而能够从中学会一些基本的技巧,应用到个人的写作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借鉴和模仿并不是抄袭和直接复制,让学生利用同类作品的方式写出好词、好句,然后进一步完善写作过程,才能够体现对于范文借鉴和模仿的意义,也能体现出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视。借鉴和模仿优秀的同类文章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写作可能性,学生利用模仿的方法写出作文,教师可以品评不同方法之间的对比关系,针对学生写作方面的不足予以指导和改进。教师在教导学生模仿优秀作文时,一定要树立一个典型的成功方向,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有章可循,有努力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改进这些问题。倡导在模仿时还要注重个性化,不应单纯地模仿和仿写,而是应该在模仿的过程中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印记,使其不但能够模仿,而且还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写作之中,使得写作内容更加具有活力和时代性的特点,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喜好,也能够使得其模仿的文章更容易被理解。比如,在学习《记录一次印象深刻的出游》作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详细记录记叙文的各个要素,抓住记叙的线索,对于景观、景物、人文、世界、思想、情感等的论述,都应该符合文章的主题材料和文章中心之间的联系,应该更紧密,从而能够以多种方式揭示文章主旨,使整篇文章如画龙点睛般鲜活活脱。将主旨蕴含在文章之中,以话题式的作文为主要的依据,把人们的思维引到更深入的角度,这才是作文写作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平时应有意教会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对于一些小的现象也能“以小见大”,并利用记叙文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作文学习效果。

四、加强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拓展学生的博弈思维

议论文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视的一种写作问题,议论文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严密的语言使得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变得更加清晰,教师明确地表达教育教学的意愿,使得学生学会这种逻辑性较强的文学语言,并且使用议论文这种特殊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层次地理出思维的脉络。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学会用议论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张,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且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能很好地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有助于其智慧水平的进步。教师和学生在写作前可能会有所交流,而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应该长期坚持,初中语文教师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之后,鼓励学生积累丰富的课内外知识,把控对于议论文的写作,以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之后,教师给予其小范围、小段落的议论文训练任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发现写作议论文得心应手。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习惯,要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掌握语文课堂写作的训练过程,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必要的生活常识。只有初中生能够重视作文写作,激发自身的写作热情,才能够让教师看到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并且愿意帮助学生改变目前的写作困境,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够教学相长,应对作文教学这一庞大而繁杂的任务。比如,在学习《环境保护之初衷》议论文过程中考虑到中考作文在中心点方面的具体要求,应该引导学生着重在阅文中分析作文中心点失分的原因,把握其中心点,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引导学生格外注重这种强调文章中心点的方法。议论文,针砭时弊,需要精准审题和切合题意,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平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作文水平,才能够使得议论文本身立意深远、题目新颖,议论的过程和落脚点富有新意。在文章的书写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的固定用法应有一定的了解,明确题意,并且依据题意凸显中心。因此,教师在引导作文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理性思辨达到题目和论述之间相互连接、彼此呼应。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教育确实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教师应突破学生学习的瓶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普通语言表达能力升华到写作表达能力的过程,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所突破并有所成效,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探索提高整个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教育指导。对于初中语文的写作教育和交流而言,教育教学和写作契机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领域,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意见,而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帮助之下,逐渐提升作文的写作技巧,并且能够创新写作体裁,获得新的写作体验。

[参考文献]

[1]方小鸿.浅议合作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辞赋,2018(12):152.

[2]蒋娇菊.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8(33):127-128.

[3]王丽霞.浅议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8(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