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训总结范例

情感培训总结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排舞;中学生;身心健康;情绪情感;德育工作

1.问题提出

排舞运动是以音乐或歌曲为基础,编者按照一定规律编好具有重复性的完整动作,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起到健美、增强体质的作用,是集舞蹈、艺术和体育为一体的运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于学校体育中排舞开展现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泛泛的宏观探讨和对于高校排舞开展的研究,其中研究对象高校多于中小学,女性多于男性。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对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甚至是学前阶段(幼儿园阶段)的排舞开展的研究,这些阶段更需要专门的理论研究来指导排舞实践的开展,故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德育工作研究多数都是用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做出结论归纳与建议,缺少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德育工作渗透研究较多,而学生在排舞中的道德情感研究较少,且学校实际教育教学推广工作中的案例或方法匮乏。

2.研究过程与方法

2.1文献法

从排舞进校园和身心健康及德育教育工作三方面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2.2调查法

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排舞运动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调查校园文化氛围变化、班级体建设变化、学生自身情绪、情感变化等,为分析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德育工作影响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校本课程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

2.3行动研究法

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探索开展排舞校本课程的方法和策略。筛选和研究开展排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研究的即时应用价值。

2.4个案研究法

研究对象中的特定个人和团体,调查其在参与排舞运动前后的身体素质、情绪情感、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幸福感等变化,为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3.研究内容

3.1构建校本课程,促进排舞运动在校园的实施过程

3.1.1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排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编排能力;在排舞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

3.1.2课程内容

开设排舞选修课程,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我校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级别和实施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排舞的基本步伐,基本技术和素养。

3.1.3实施方法

我校在排舞进校园推广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活动内容:每学期学习一首排舞推广中心发行的新曲目;举办排舞教练员与领操员培训班;开设排舞选修课;依托校内祥和俱乐部,举办全区中小幼、街道办事处等事业单位排舞裁判员与教练员培训活动,利用我校教学环境优势承接北京市排舞培训活动或比赛;在不改变音乐与舞步风格的前提下把身体素质练习融入排舞曲目中,成为我校独有特色的花样课间操;参加全国或市区及排舞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1.4课程评价

①以激励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展现学习成果。学校特色社团展示时,排舞社团承担授课任务;学校特色课程拍摄时,排舞课程入选,我们能从北京教育台搜索到孩子们舞动的身影;学校大型活动展示时,排舞队员们是领舞;区级、市级比赛时他们就是参赛队员,多种活动促使孩子们自信心、表现力迅速提升,这些也成为老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考量工具。③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文字和影视资料留下活动参与感想,帮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

3.2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3.2.1排舞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①排舞对身体机能影响。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率测量,并下发问卷进行调查。排舞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在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下,排舞舞步有许多跑和跳的动作。在我校花样课间操模式下,我们给学生进行脉搏测量。②排舞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跳排舞大部分动作要求练习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的姿势,收紧腰腹部,有助于纠正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持续快节奏的跑跳运动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来说,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脂含量,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喜欢排舞是因为它节奏感与动感强,符合学生年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训练塑造身体形态和提升了自我形象气质。对自己的舞姿一天比一天有自信,很容易完成许多身体动作,站姿更加挺拔,使得学生对自己言谈举止越发感到满意。③排舞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在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质的作用,练习排舞后节奏韵律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身体素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柔韧和灵敏素质变化最大。综上所述,首先,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跳4分钟排舞和学生中速跑4分钟大概800米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几乎相同。但学生更喜欢跟随音乐欢快的跳排舞,比耐久跑的兴趣要浓厚得多,主体参与更加积极和踊跃。其次,跳完排舞的平均心率达到130次/分,为后面长距离的耐久跑做好热身活动,也为减少运动损伤做好铺垫。最后,舞蹈练习是中学生仪态变化的重要手段,而排舞包含多种舞蹈风格,如拉丁舞、街舞、爵士舞、踢踏舞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增强节奏感。

3.2.2排舞对学生心理健康中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

①帮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动机。①动机使学生可以持续、稳定的保持乐观和愉快的心境及自信心,从学习、锻炼中获得乐趣,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②通过排舞训练,有助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学生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②排舞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中学生对自我形象非常在乎,在他人尤其异性面前,都想展现完美自信的一面,所以跳得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部分同学由于性格内向放不开或身体不协调做动作不好看,我们帮助他们改变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体育课或课余休息时间让班级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效果显著。③排舞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学生在排舞训练和比赛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团队的关系,能和同伴齐心协力取得集体成功。可以将排舞活动和比赛中培养的团队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排舞为班级带来团结相凝,奋勇拼搏的优秀品质,能设身处地为集体荣誉付出,努力获得集体认同。案例:学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自己活动感受和收获,在梳理这些文字时发现很多词汇大家都有提到,成为热词。下表就是近三年来搜索热词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17年学生活动后的感悟越来越有深度,思想越来越成熟,这也是学校坚持把排舞推广工作做到持续化、精细化的成果。团结、热情、健康、快乐这四个热词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开展排舞进校园活动的精神主旨和终极目标。

3.2.3排舞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排舞运动在我校不断深入推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悄然发生变化。在访谈学校主管德育校长时谈到,课间操的排舞展示和校园排舞大赛学生们表现非常棒,让人激动和震撼!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有集体荣誉感的激励,各个班级都在认真准备比赛,校园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班干部组织同学自觉练习。排舞大赛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提高了班集体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更有助于学校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排舞活动的过程中深有感触,教师和学生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尊重信任,感情更加浓烈,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班级日常管理变得相对简单而且得心应手。

4.研究结论和成果

4.1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间操的特色活动、校园排舞大赛、市区及的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4.2学生每天接触排舞、学习排舞、跳动排舞,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3师生共同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练习和比赛中处处渗透着德育管理和教育,为我校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增光添彩。

4.4带动各校区共同推广和发展排舞运动,小学部和分校正在推广排舞《街舞少年》、《三字经》等舞曲;带动集团校和区域内排舞运动发展。让更多的中小学了解排舞、普及排舞、喜欢排舞,形成区域特色。

5.反思与讨论

5.1体质测试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着重研究选课学生与普通学生、男生和女生、高中与初中生等研究对象的显著性差异或变化。

5.2排舞不同于广场舞,也不是只属于女生的运动。本研究还要提高课程的受众面,增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口碑。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更贴近生活时尚的学习内容,营造更多展示平台。挖掘、整理、创新出排舞动作教授方法、课堂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5.3本研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能胜任常规课堂教学,又要带领学生和研究团队开展学科和跨学科的实践研究.但目前对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较少,这也是依托学校俱乐部以后可以发展的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2010,20:211-214.

[2]范晓.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唐晓义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

[4]刘勇.关于将排舞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J].阴山学刊.2012(6).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吹奏乐器;基本功

在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环节中,吹奏乐器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强化演奏者对吹奏乐器的基本功练习,让其音乐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一、常见的呼吸方法

吹奏乐器常见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胸式呼吸法是在呼吸的过程中采用肋骨侧向扩张来吸气,用肋间外上举肋骨,从而扩大胸廓,采用这种吸气方法时气息比较浅,甚至不能发声,演奏者也会出现全身紧张的问题,不推荐用这种方法。其二,腹式呼吸法是将膈肌的运动作为呼吸的主要方式,吸气时胸廓上下径增大,横膈肌会下降,腹压增大,感觉好像是气息全部都进入到腹部,手轻轻放在小腹上,还可以感受到呼吸的频率。其三是胸腹式呼吸法,与前两种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点,其结合了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优势,扩大胸廓的同时,又可以下降横膈膜使吸气量增大,有效地防止胸部、颈部出现紧张的问题,全面调动了吹奏环节中呼吸器官的运动功能,可以保持良好的灵活性。掌握这种方法后,可以使人们在演奏中对每一个音符都掌握自如,避免在演奏环节中出现气息急促的问题。练习胸腹式呼吸法,在吹奏环节中应该自然站立,两脚距离与肩齐宽,弯下腰,双手掐住丹田后深呼吸。胸腹部会感觉到气息饱满,随之均匀地把气息呼出。弯腰是为了让吹奏者更加容易地感受吸进来的气息位置所在,加以反复的练习,吹奏者的气息慢慢会增多,使用自如,在吹奏环节中就不会感觉紧张。

二、群众文化培训中吹奏乐器发音练习的有效途径

(一)长音

长音是所有吹奏乐器的基本功之一,对正确的演奏姿势的养成和嘴型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演奏者可能已经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但是对于长音的练习还不够,总觉得长音练习非常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吹奏技术不佳,因此建议长音练习环节中应该坚持长期的练习,才可以使气息更加的饱满,音色更加的圆润,吹奏起来也会更加自然。在吹奏环节中,同时也应该注重长音的演奏效果。演奏时,应该让初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的环境中掌握一定的吹奏原理,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吹奏的乐趣和自身的技能。吹奏乐器的长音练习,应该尽可能地保持一定的趣味性,很多演奏者在练习的环节中遇到困难后,就选择逃避,但其实可以让自己找到练习中的兴趣从而指引自己的发展。准备就绪之后,不要快速跳转到快节奏中,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并尝试每天练习,找到一天中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不断练习且坚持下去。在练习的环节中应该集中精力,不要去做其他的事情,长音的练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练习者需要一定的耐心,可以每天练习30分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热身。在练习时务必要考虑到自己的心态,想象自己在舞台上演奏,使其形成练习的积极性。

(二)连音

连音是一种完全依靠自己气息支撑的发音方法,跟舌头没有任何的关系,主要是考验吹奏者的耐力和音色的圆润度。连音的练习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采用降音的方式进行练习。在演奏中要把握连音练习的基本要素,每天应该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在对嘴型练习的基础上,应该确保连音吹奏出圆润的音色,如果无法将嘴唇正确地对准吹奏乐器,那么吹奏出的音色就不会非常的婉转和优美。在连音的练习环节中,也应该做好基本功的练习,比如每周坚持练习2-3个小时,只练习连音吹奏,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首先是练习呼吸的方式,这是最基本的元素。在连音的练习中,演奏者应确保自己的气息非常饱满。第二个元素是嘴型,在连音的练习环节中应该确保嘴型是正确的并且保持不变。通过各类练习增强嘴唇的柔韧性,确保嘴唇可以控制空气的进出。第三个元素就是空气和嘴型之间的平衡,确保气压的平稳性。在连音的演奏环节中,舌头的位置、人们的坐立姿势都会对音色产生影响。在吹奏乐器的练习环节中,连音的练习非常的重要,应该从简单的练习方式开始,然后进行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可以确保练习者从这三种元素中找到关联性,并且强化结合三种元素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这三种元素是演奏的基本要素,在练习的环节中应该打好基础,使演奏更加具有连贯性,在连音练习的环节中,应该享受练习的时间,练习者可以通过照镜子的方式观看自己的嘴型,并且寻找最佳的吹奏方式演奏出最优美的声音,要善于聆听自己发出的声音,然后与其他的优美声音进行对照,从而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在练习中收放自如,才能以最高的标准有效地约束自己。嘴唇在演奏的环节中不能移动,良好的气流支撑是吹奏乐器演奏的基础,因此,在连音演奏的环节中,要确保演奏者的唇部具有一定的强度。为了提升嘴唇的平滑控制,确保嘴唇发挥积极的动态效果,嘴唇必须进行大量的运动,应该尽量避免只进行简单而单一的吹奏练习,导致嘴唇非常的僵硬。在练习的环节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来对气息加以控制,比如使用颤音可以使音乐具有表现力,从而进行更加个性化的表达。再者,利用节拍在控制环节中的作用,在振动计算的基础上,演奏者很快可以进入到自由的演奏中,在聆听自己演奏的基础上找到不足之处。在连音的演奏中,演奏者要树立信心。演奏中技术和声音来说都非常重要,然而很多培训中忽视了对演奏者演奏信心的塑造,因此,当演奏者在舞台上演奏时,由于信心不足,使得嘴唇的强度和柔韧性不能充分表现出来,演奏表现平平,因此,在演奏环节中我们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技术,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吹奏自信心,才能使吹奏乐器的基本功练习效果更加显著。

(三)吐音

吹奏乐器的演奏中基本上都会应用到吐音,舌头是用来发音的,有些初学者的舌头在运动的环节中非常僵硬,在声音的展示中会出现刺耳的爆破音,因此,在吐音的练习环节中应该控制好力度。当吹奏者找到正确的位置和感觉时,应先放下舌头,用连音的方法吹奏,找到良好的气息位置后,再进行吐音的练习。在同一练习环节中,应该确保吹奏的乐曲具有连贯性,从而提升音乐的连贯度。在练习环节中,应该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演奏者应该客观的思考并加以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在自己坚实的努力中提升自身的演奏技能。在吐音练习的环节中,演奏者应该善于倾听自己的声音,在指导下反复听录音,才能使自己的音乐素养更加完善。在吐音练习环节中,演奏者应该逐步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演奏中提升自身的演奏素养。吐音的练习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此,在练习时容易缺乏动力,较难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刚开始练习时,应该树立良好的态度,做好长期练习的准备,在勤奋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总结,提升练习者对音色和节奏的敏感性,从而在练习中更好地把握乐曲的节奏。很多吐音的练习方法并不实用,被束之高阁,但是练习者应该在练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逐渐形成练习的动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注重演奏中情感的表达

在群众文化培训环节中,吹奏乐器的基本功练习应该融入情感,通过吹奏练习传达各类微妙的含义。由于是非语言交流,要通过演奏者的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与听众进行交流,分享情感。许多演奏家除了具有卓越的演奏技巧之外,还非常专注整体形象,注重在演奏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吹奏乐器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因此,在吹奏乐器基本功练习的环节中,要融入听众的体验,并且在演奏中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更好地传递情感。音乐这类艺术语言非常强大,通过情感的交流才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不论人们是否存在语言障碍,在音乐中都可以平等地与每一个灵魂沟通。因此,在群众文化培训环节中吹奏乐器的基本功练习,应该融入情感,让练习者了解如何影响观众的情感,在音乐的演奏中又如何将情感融入其中。演奏中,欢快的曲目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快乐,忧伤的曲目也可以将人们带入到悲伤的情境中,这时演奏者应该与听众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情感是内部产生的,然后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在吹奏乐器的演奏环节中,人们的姿势和表情的变化都会对听众的情感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演奏中应该增强情感传达的能力,让听众获得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并与听众建立直接的联系。在演奏练习的环节中,演奏者应该不断提醒自己管理好潜意识中的表情,有效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从而在演奏中潜移默化去影响听众的情感,让听众更好地产生共鸣。听众们可以通过识别演奏者的情绪和肢体语言,更好地去了解演奏曲目的内涵。

四、结语

在群众文化培训中,吹奏乐器的基本功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初学者对基本功的练习不够重视,入门不久后便忍耐不了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要求高级曲目的练习,导致自己的基础不够扎实,在表演中出现各类问题。因此,演奏者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好基本功的练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

参考文献:

[1]周晓萌.借鉴民族吹奏乐器演奏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吹奏乐器演奏技能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6,(01):132-134,148.

[2]刘东明.浅谈管乐器的有效练习[J].音乐生活,2006,(06):62.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3

一、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一)更新教学模式

我们审视过去的教育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它,而是要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总结不足,进而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工艺美术专业的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快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和力度,有效建立起创新型的设计教育新模式。

(二)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鼓励师生进行有效的创新

中职学校中,有很多学生都是在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条件下应试考入的,他们的美术功底有的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不能打好专业知识的基本功,势必会影响本专业的正常教学,同时也会阻碍他们自己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如书法、绘画、文学、雕塑、音乐和舞蹈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其他艺术领域中吸取艺术养分,进而有效地获得创作灵感。

(三)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工艺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实用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这一点落实到位。比如,可以以电脑美术课为中心,以工艺美术的专业基础课为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为核心课程群,来培养市场型人才,让我们的学生都赢在起跑线上。

(四)不断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仅靠教师的课内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借助课外实践活动。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增加信息、拓宽视野、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他们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

(五)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

要改变教学现状,企业和学校都责无旁贷。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进而有效地迎合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企业与学校之间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以及改革创新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作,培养实用型人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也是工艺美术教学与市场接轨的重要标志。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对于学生走向社会,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中职工艺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保持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既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拓宽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所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工艺美术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得不到有效保证;同时,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也不可能顺利地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比如,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现有师资的整体素质。此外,学校还要选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到有关的院校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效率。此外,还要积极鼓励本专业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具体的实践学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技术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实践性教学的具体需要,提高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质量。

三、总结

总之,在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的今天,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才能让中职生更快更好地迎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是每一位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都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去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寻找本专业的教学规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教学这个宏伟的目标。

作者:郭慧琴 单位:山西省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

一、拓宽教学思路,重视情感教育

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离不开情感的支撑,同时情感也影响着教学活动,若离开情感教育,教学活动则会显得苍白空洞,犹如一潭死水。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无论是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还是进行创作,都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创作。有些学生由于美术基础知识较差,生活阅历简单,缺乏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因此在创作中时常遇到阻碍和问题。对此教师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情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懂得如何将自身的情感运用到创作中,同时懂得如何在分析美术作品时看到创作者对作品投入的情感,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中职美术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以教为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都是由教师掌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很难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若想提高中职美术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美术课堂。对于中职美术教学而言,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不变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如,在上色彩写生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花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进行构思,并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植物画得更加生动形象。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描绘,如有的学生喜爱牡丹,教师便建议学生通过花的外形与空间产生色彩对比,并着重在画板上只突出几朵花,同时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精神,从而完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心态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富有上进心和自信心,有的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紧张感,这些情绪都明显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若要使学生轻松投入学习活动,放下心理包袱,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经常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授课过程中多一些微笑,对学生的错误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少一些否定和批评,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自卑感,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使之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

四、结语

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是中职美术教学永恒的课题,教师要懂得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习惯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中职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周海缨 单位:江苏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

一、针对问题应采取的策略

(一)结合当前市场需要,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电脑美术作为一门结合了技术与艺术的新兴专业,应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这就要求学校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进而根据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合理选择教材

鉴于当前市场上各类教材教辅种类繁多,在确立了适当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应根据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以选择更适合当前教学目标的教材进行教学。只有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教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三)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鉴于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电脑美术专业教师综合素质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再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引进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团队,为我国中职院校的电脑美术教学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其心理状态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如在教学开始阶段,为避免学生因对本专业较为陌生而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适当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展开阶段,则可以选用项目教学法,通过适当的项目设置展开教学,并组织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针对不同学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性格差异较大,对电脑的掌握水平以及美术功底也参差不齐。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随时了解当前学生的状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多种角度入手,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案例演示,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较难的操作技巧与设计意图。这种方式可帮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方向,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更好的理解,在保持学生对本学科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促进他们掌握相关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将学生的通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进行结合,来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来强化对学生通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培养。

(四)科学的评价

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积极的教学评价。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就,进行及时的表扬与充分的肯定。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扬个性,对学生获得的新认识、新收获给予积极的评价,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学结果的统一,轻易否定学生的认识,而应在肯定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意见。最后,教师要重视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运用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肯定与支持,以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确立学生的自信;通过持续的积极肯定,不断加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从而让学生更乐于进行电脑美术专业的学习。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鼓励。

三、结论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4

(一)精神激励模式

精神激励模式是指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让他感到自己对企业的重要性,自己的付出和才能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让员工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除了生存需求外,还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如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管理者就是要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的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

(二)情感激励模式

情感激励模式就是要在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员工的心理想法可以得到有效表达,在沟通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思想,使员工感觉自己和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上,让他们保持极大的热情去为企业做好工作。在这样良好的心境之下和融洽的企业文化之间,企业员工往往会思路敏捷,能够高效的解决问题。因此,情绪也具有激励的正能量作用,而企业良好融洽的工作环境恰恰是情感激励最佳的一种模式。但是,在应用激励模式时,也要注意激励的负面作用,它是一柄双刃剑。企业需要给予员工一定的激励,但要把握好度,不然可能会造成人员的过分流动,产生短期的投机行为,使企业的发展失去了后劲。

二、企业管理中激励策略的实现

(一)收入

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企业提供的薪水多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员工的薪水高,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更是对自己价值的一种心理肯定。企业在制定工资时,不能不分轻重,让所有员工的工资都是一样的,而是要在制定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档次划分,用来体现员工的能力和价值,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否则,干多干少一个样,同样的报酬,没人会去尽心尽力的为企业工作的,施行这样机制的企业也会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可言。为了达到激励管理的目的,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而得到不同额度的福利,享受不同级别的待遇。

(二)提高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即员工对所做工作的满意程度。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为员工安排一个有吸引力的工作,也是一种激励其努力工作的手段。比如,为员工创造一个温馨的办公环境,舒适的就餐环境和丰富的健身环境。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员工会感到各个方面都很舒适,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其工作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还有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充分尊重员工的办公室氛围,不能因为员工一时的犯错,而对员工大吵大骂,这样的环境只会造成员工唯唯诺诺,不敢拿出全力工作,唯恐担责。

(三)提供个人发展空间

企业可以给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和更多的培训机会,提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使员工能够不断的充实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员工进修期间,除了基本工资照发外,待其毕业回到工作岗位之后,企业还负责为其报销各种费用,如学费等,在升职方面也可以多多考虑,让员工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还可以安排员工去更大的企业参观和学习,增长自己的视野,扩大交际面;企业也可以建立集中的培训基地,分批次的为员工做出培训,加强内部各个部门的交流。

三、总结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PBL教学法;精神科护理学

标准化病人(SP)是指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后,能表演患者临床体征,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同时可以进行评估的正常人或病人。简易标准化病人(SSP)是由医学院校教师或医护生充当标准化病人[1-2]。提倡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学习[3]是PBL教学的核心。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疾病的症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传统教学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护生感到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故试图探索SSP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普通高中毕业,年龄17~19岁,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抽签法将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人,对照组63人。两组护生年龄、入学成绩及其他相关医学基础课程成绩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授课内容为第六章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和第七章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总结和完成作业。1.2.2实验组。采用SSP结合PBL教学法,包括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1)准备阶段。①SSP准备阶段。在其他班级以自愿报名方式招募7名SSP,要求性格积极开朗乐观、心理素质好、沟通表演能力强。组织其去精神科病房见习2次,然后观看教学视频并对其进行讲解,最后运用PBL案例进行现场演练。培训结束,由2名教授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师和1名精神科护理专家组成评委组,对SSP进行考核,最终选取4名合格的SSP。②PBL准备阶段。深入临床,精选临床案例,组织教师进行优化,然后根据临床医护人员的反馈进行再次优化。案例一般分为两幕,第一幕为病人刚入院时的表现,第二幕为病人接受医生治疗后的反应。案例选自临床,真实有趣,同时根据需要加入人际沟通、人文关怀等内容。如双向情感障碍中第一幕:某患者因“兴奋与心烦交替24年余再发兴奋话多3天余”入院,家人诉近3天出现兴奋话多、发脾气、打人、夜间唱歌、吹牛、睡眠欠佳。2014年曾因抑郁发作出现跳井的自杀行为。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对周围环境无陌生感,兴奋话多,思维奔逸,存有冲动行为,意志行为减退,无自知力。第二幕: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在卫生间自缢。③护生准备阶段。教师向护生发放教学微视频,讲解PBL教学法的相关知识、上课流程等。把实验组61人分成7组,每组8~9人,每组选出1名主持人、1名记录员,同时明确小组名称、规则及奖惩措施。(2)实施阶段。第一次课:每组由SSP表演一个特定案例的第一幕,护生对SSP进行护理查体和观察,但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根据SSP表现确立研究问题,如症状、疾病、沟通方式、人文关怀等,同时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需要检索的问题,教师只承担指导和组织,不参与讨论。第二次课:各组成员汇报自己的查询结果,小组讨论做出总结,时间不超过30分钟。SSP表演第二幕,护生可以对SSP进行对症护理和观察,但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根据SSP表现确立研究问题,如症状、处理措施、沟通方式等,同时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需要检索的问题。第三次课:每组成员汇报自己的检索结果,小组讨论做出总结,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组进行角色扮演的现场演练,SSP与小组成员一起表现某种疾病的发病、治疗及护理。教师对护生的参与度、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本次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要求护生课后写反思日记,包括所思、所学、所感。1.2.3教学效果评价。(1)课程结束,对两组同时进行理论考核(试卷相同),满分100分,病例分析占30%。(2)组织实验组填写由祖雅琼[4]设计的“PBL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包括基本信息、教学质量调查、学习过程调查、课程满意度调查、开放性问题5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在问卷星平台发放,采用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1.2.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成绩

实验组理论成绩(77.47±12.55)分,对照组(71.24±9.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教学质量评价

向实验组发放问卷6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44%。问卷得分从高到低前3位是协作能力、思维方式改善、人际沟通能力,得分从低到高前3位是知识体系构建、学习兴趣、知识运用能力,见表1。

3讨论

3.1SSP结合PBL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中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实验组护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较为认可,可以提高理论成绩,同时也提高协作能力,改善思维方式,与祖雅琼[4]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如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法,虽然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但是缺乏师生互动,面对抽象的精神疾病,护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5]。另外,此教学模式中SSP给护生真实场景的代入感,使护生获得实际体验,转变了学习方式,从死记硬背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6],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7-8]。与SSP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使教学过程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9]、职业情感[10]和人文关怀能力[11-12]。

3.2SSP身心健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SSP的身心健康问题应重点关注,同时贯穿教学始终。精神疾病的发生多与心理因素有关,SSP长期大量接触精神疾病案例,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13],尤其是抑郁症等疾病,故而在使用SSP表演此类案例后需要对表演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负面影响。此外,在充当SSP的过程中,有些护生会表现出玩笑和不屑,也会对SSP造成负面影响。

3.3SSP结合PBL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中应用的不足与对策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6

一、名师引领,提升素养

这一年来,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时刻以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进步,拥护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业务上刻苦钻研,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了能在名师培训中尽快成长,我比较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参加自己工作室活动,市教研室及各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积极参与网上学习,继续教育,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和外出听课的机会。

今年十二月份,工作室启动仪式上,每位成员都收到了很多书籍。我为此制定了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多学习别人的思想,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理论基础,充实自己,并努力做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二、踏实工作,积极进取

认真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并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塑造、引导、教育他们。倾注爱心,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廉洁从教。继续帮扶特困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学业;积极感悟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免费补课辅导,多次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鼓励,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他们真正学习生活在一起,解决他们生活上、思想上各种实际困难。奖励优秀学生,每次考试拿出200多元用于奖励资金,本年度共计千元以上。关爱每一位学生,培养真实的师生情感。尊重同事、家长、学生,团结协作,和谐育人。

三、融入团队,分享智慧

无论是学校所在的团队,还是工作室的团队,都是充满学术氛围,教师们各有所长,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集体。工作室启动仪式上,我们交流谈心、畅所欲言。通过互动听课、演讲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本学期参与学校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并已经出版。同时参与学校导学案的编写工作,将本学期自己的教案输入电脑设计学案供年级使用,资料共享。

四、反思提高,明确方向

反思是前进的必然结果,不断反思,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促进成长,明确方向,将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是我努力的目标:

1.在实现高效课堂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更大的收获。

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积累经验与价值,记录精华,有价值的思考,记下成长的每一天,使提高水平成为必然。

3.继续学习理论,加强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业务水平,研究高考考纲,考点,为明天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7

一、积极争取参加多样化的校长培训及二次培训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校长培训、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是提升校长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校长培训直接影响校长队伍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我们积极争取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多样化的校长培训活动。近几年来,我们的校长先后参加了《中英项目》、《中欧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十多项,20余次的培训活动。提高了校长的理论素质,让校长学习到了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理论和信息。回校后对骨干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工作,其培训模式为:通过分析确立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核心课程———校长授课———研讨交流———提交学习体会———实践操作运用———教学实践反思。

二、坚持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上级培训及二次培训活动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实践,由他们组成的培训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原则,既能锻炼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大胆科学地实践,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广大教师受训得到实惠,同时又为学校节省了经费。这种培训模式,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学员的参与性,着眼于骨干教师及教研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学校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回校后,组织他们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的主要模式为:围绕培训目标精选培训案例———小组合作现场分析研讨———全体教师选小组代表交流———指导教师总结反馈。

三、抓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规律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进措施和策略。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并开展实质性的研讨,具体地说就是引导教师研究,为教师服务,对教师的研究进行指导。“研究”就是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分析研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其前提是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服务”就是教研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行政决策服务。“指导”就是对学校教学和教研的指导。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一般都采用问题式教研,主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问题式教研一般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的、来自教学实践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的主题和研究专题。研究过程主要围绕问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进行学习研讨。通过研讨,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基本程序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相关教研人员及教师进行诊断界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搜集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其次,我们积极鼓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学校现有省级课题11项,4项已通过鉴定。

四、同行观课、搭建专业人才成长“平台”

1.新调入教师“入格”培养。加强对新调入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长久工程。我们的做法一是对新调入教师加强教育法制观念,工作责任心和爱心教育,传授班主任工作艺术,培养组织能力;二是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怎样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辅导等方面进行专业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要求每位新调入的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听一节示范课,评一节研讨课,写一份教后反思。

情感培训总结范文8

一、打破原有观念,勇于创新,因地制宜

美术课兴趣是关键,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技能技法,还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山区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少,家长的知识素养相对传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相结合,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

(1)课堂开放。利用本地资源,把山区的美术教育本土化、实践化,使其具有更高的审美性和创造性。南部山区风景如画、环境优美,有“城市肺叶”之称,有着进行美术教学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完全可以进行生态教学。以初一的《画家笔下的色彩》为例,课堂设置在山中,让学生去观察和尝试各种颜色的树、花、山石,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启发引导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从而推出各种颜色的色相以及给人的视觉感受与嗅觉感受。《花圃》这节课可以去红叶谷,或者是在校园中观察每一朵花的样子,对不同花瓣可以展开联想,再适时启发学生如何置换他们,学习设计图案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创作的作品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主动的探索,开拓视野,启发想象空间。

(2)充分利用现有物品。山区学生配备美术用品普遍不齐,教师应作出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变换材质”的观念。以八年级《触摸美丽》为例,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随处可见的材料,如蔬菜、粮食、蛋类、麻绳以及上学的路上捡到的各种树叶、山路上奇怪的山石等,教师则可在课件制作上找相关主题的图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色彩、质感、肌理、疏密等,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宜的材料,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大胆的表达。八年级下册《方寸之间》,学生可从家里带来各种萝卜代替,或者教师组织得力助手在山中寻找适合学生刻章用的石料进行加工制作。通过各种变通的办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创作途径,更直观地接触美术教育。在面对困难的同时,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挖掘乡土文化,将本地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二、张扬个性,寓教于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进入角色,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以此带动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可以设置情境教学,如七年级《星空》这一课,设置一条太空遨游的主线,教师可以假设成太空站的导游,带着学生在太空遨游的过程中,了解星云的色彩、造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在教授各种技法的同时,再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把隐形情感展现出来,大胆地发散思维,让他们感知世界的美,人与人真心的情感美。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注意学习过程中正确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做到言传身教。在课的教授中给学生灌输良好的价值观,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积极地追求美好事物。

三、多元化评价,二次评价

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的评价可以使课堂知识再一次的巩固、升华。如何去评价对学生学习美术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关系到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多数美术教师的评价仍是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层面,忽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注重一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在教学中采取“二次评价”,可以达到学生水平的再次提高。一次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述,学生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在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的措施时,应该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二次评价,要让学生根据评价建议课下再次创作,在二次评价的中,可以在作业上写下中肯的评语,可以是一句鼓励、一句赞扬或者是一句更好的建议。例如,七年级《远古的呼唤》,第二课时学生做了各种各样的面具、服饰,在采取了一次评价后,课下进行了再次的创作,第三课时情境课,要让学生结合音乐课中《非洲的灵感》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排练的小组话剧《火种》,把道具运用在话剧中,二次评价内容可以看哪一组表演更精彩,哪一组表演更有创意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在游戏的快乐中学到知识。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不断地设计新颖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自信,充满兴趣。

四、总结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一次次的教学探索中感到还有许多的不足与遗憾,希望美育能够实现师生心与心的交流,希望社会、学校、老师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让山区学生在简陋的条件中开拓自己的视野,拥有更好的实践创造力。

作者:郭萍 单位: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中心中学

第二篇

一、“智能式”教育的名称界定

“智能式”主要指智和能,强调智慧和能力。智能教育包括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科学素养的教育。“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通过美术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来。美术教育的“智能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力、创造力、竞争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智能式”教育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顺应学生成长规律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意象美术教学,以意取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提高学生设计动手的能力。因此,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开设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体验,最终可以获得美术学习的快乐。

二、发展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

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发展要以国家教育政策为首,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主要任务,达到美育与智育同步发展,进而使农村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有质的提升。

1.更新教育理念,落实教育政策

传授知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今天的教育是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和前提下开展,因此,改变旧有的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观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农村美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为标准,采取开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活动课程,让学生以全新的知识结构进入美术课堂;同时还应贯彻落实教育部签发的《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与其他学科同样要求,切不可把艺术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对立;农村美术教育应扩大政府资金的投入,政府在投入教育经费时,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更应该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

2.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因地制宜培养师资。增强美术教师的责任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不仅具备绘画功底,还应具有良好的美术理论素养以及授课能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展示教学成果,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农村美术教师处在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中,更应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教学用激励和正面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以美启真、乐中开智,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学校应该通过美术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唤起美术教师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通过量化评估打分评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带给教师自身教学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改革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为弘扬民族优秀美术文化,体现各地区美术教学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辅助教学,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乡土文化对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发展农村美术教育要以丰富的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为资源,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将其在美术教材中渗透。例如,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剪纸、刺绣、编织、泥塑、木版年画等,将这些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对学生在文化传承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课程,不仅可以成就美术知识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4.以美育人,和谐发展

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智能式”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将思想品德作为“智能式”教育的基础,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劳动创造一切的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应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美育之中渗透行为美与心灵美同步,集体荣誉和协作同行。这样,美术教学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向以审美情感为目标的方向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在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实施的。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通过新型教育模式的开展,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高度融合,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使其心灵得到美化,精神得到升华,使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的落后状况治根、治本。

作者:潘伟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第三篇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人为性学科地位失衡的状况有待调整

其一,美术课时无法保障。按照规定,美术课程为每周两课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学条件不足、师资不够或者教育观念的误导等,本来就少的两课时也无法得以保证。尤其是在期末阶段,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会安排语、数、外课程挤占美术课程的课时进行突击补课。这种不合理的安排,无形中降低了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使学生心目中形成了美术课程不重要的观念,进而有可能导致学生排斥美术课程,失去对美术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失去了兴趣就意味着被动学习,被动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其二,美术教师的待遇无法保障。此点主要体现为职称晋升不合理、课时工作量计算的不合理等。我国教育行业实行的是职称制度,达到一定的工作业绩和工作年限可以晋升高一级职称,教师的薪金和职称级别挂钩。但是农村中小学往往为了提高语、数、外等主干学科教师的职称以满足应试教育所需,人为压制美术学科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农村中小学中,美术学科是公认的小学科,美术教师职称的晋升要比其他科目教师难很多。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是人为因素促使了美术学科的地位低下,使教师在心目中也形成了美术学科不重要的观念,进而有可能导致美术教师失去信心,放任自流。此外,工作量计算的不合理也严重挫伤了美术教师的积极性。

多数学校实行本校认可的工作量计算方法,部分学校的计算方法把美术课程的计算系数定位在0.7以下,即上一节其他课程相当于上一节以上美术课。2011年6月在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专项培训”中,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37.5%的学校对美术课的计算系数是0.7以下,12.5%的学校对美术课的计算系数是0.8以下。这种人为的计算方式严重打击美术教师的积极性,有美术教师明确反对学校的计算方法,甚至有部分美术教师开始放任自己,导致美术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面对此种状况,我们必须扭转现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应试教育观念,只有主管部门真正认识到了艺术学科的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美术教育人为性学科地位失衡的现状。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有待加强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以“您所在学校有专职美术教师多少名”以及“您所在的学校有兼职美术教师多少名”为题进行调研。显示的结果为接近60%的学校只有三位以下专职美术教师,其中一所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67%的学校没有兼职美术教师,有兼职美术教师的学校也最多有两名。从中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不足。一个学校两三位美术教师就是比较好的师资情况了。但是这仅能满足常规美术课的上课要求。而众所周知,美术课程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是一种趋势,一个学校两三位美术教师大范围地开展第二课堂基本不现实。因此,我们呼吁加强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建设。具体来说,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建设有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其一,政府要强制增加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数量。政府对农村中小师资在人事名额分配上只有全局名额限制,而没有具体学科的名额控制,也就是说全校设置岗位基本固定,但是学校内部各个学科之间的名额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学校领导基本是注重语、数、外等常规主干学科师资的建设,忽视美术等小学科的师资建设。因此,有必要以适当的行政手段加以调控,增加美术学科师资数量。

其二,强化现有师资质量,完善现有教师培训方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60%的教师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迫切期望。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工作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不足。如各种培训多是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地展开,有时会与一线教师的真正需求相背离。以近三年的农村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为例。多数一线教师在培训中主要想了解的是美术学科的发展前沿、新的观念等,而在培训中高校教师却往往以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要培训内容。试想,农村一线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就是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高校教师只是从理论上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怎么肯能将适合中小学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呢?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与高等院校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让高等院校教师去教中小学教师如何上课,而是去开阔中小学教师的学科视野。因此,建议培训的方式采取多样化培训,适当增加教师的自主培训,让一线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方式和内容。

其三,有效提高现有师资资源的合理运用。如何留住现有师资,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师资的效用,应该是提高师资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遗憾的是,多数农村中小学现有美术师资利用不合理。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5.3%的美术教师除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外,还担任学校中的其他教学或行政工作。比如,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师还要担任语文、数学、自然、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任务,或者承担学校教务部门的一些琐碎杂事。这种兼职工作应该是充分发挥美术现有师资的途径之一,但是盲目的、不合理的兼职,导致在农村中小学中美术教师成为了教师中的“万金油”。先不论美术教师能否胜任其他科目的教学,仅仅从美术教学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教师绝对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美术教学上。因此,在美术师资力量本来就弱的农村中小学中,学校领导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发挥现有师资的最佳效用,充分调动现有师资的积极性,这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最直接的途径。

三、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软硬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这里所指的软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领导的办学观念问题。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优秀领头人的方向指引,而优秀的领头人能营造舒适、合理的教育软环境。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农村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部分学校一味强调语、数、外等学科的重要性,忽视美术、音乐等学科的作用。2008年河南省高中学分制转变,相应加入了6个学分的艺术学分。政策初衷是提高艺术教育的作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却事与愿违,基本上流于形式。而以6学分的艺术学分来约束学生,其实质也是应试教育的体现,以学分束缚学生,只能在学生思想中加重分数的意义。反观之,个别学校以美术为特色专业,集中学校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美术教育。这种学校的美术学科相对较强,师资力量充足。但学校的目的也比较明确,立足艺术学科提高升学率。这种学校美术课程的教授内容多是围绕专业训练开展,某种意义上说,此种美术教育仅仅是技能教育,有悖于美术是一种文化的课程性质。

总而言之,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学校领头人的智慧选择,不能片面强调某一学科忽视其他学科,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平衡发展才是优秀教育的体现。其次,硬环境是指学校教学开展所依赖的硬件设备等问题。美术课程有其视觉直观感受的特点,在教学中展示作品图片需要多媒体设备等相关硬件。我们在问卷中以“您所在学校有无多媒体设备及专用教室,能否满足教学需要”为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60.08%的学校多媒体等硬件设备无法满足正常美术教学需求。另外,美术教学的硬件环境中,还包括美术材料。众所周知,美术教学开展必须准备价格不菲的多种专业材料,比如常用的毛笔、宣纸、颜料等等。我们以“您所在学校是否提供美术课程所必须的美术材料”为题调研。结果显示,54%的学校不提供美术材料。美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基本美术材料也无法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