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好文章范例6篇

情感好文章

情感好文章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德育价值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认知技能水平,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在平常的教学中,大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对于情感教育,基本处于忽略的状态,导致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得不到重视和关注,最终造成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出现问题。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本文将对此进行重点探究。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理论基础,学好语文就是以另一种形式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情感教育至关重要。语文教育并不是要死读书,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是学生正面临着选择人生方向的重要时期,做好高中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方向指明道路。比如在学习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虽然文章本身的语言并不丰富,但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文章朗诵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进文章,学生跟着教师的情感,文章的意境就会立马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由此展开对文章的讲解,分析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阐明时代主题。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诵读文章,让学生自己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参悟文章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更能指引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高中学生对人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能够快速接受新奇事物。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集诗歌、散文、小说等为一体,教材设定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例如,《诗经》《我有一个梦想》等文本使得学生对各种文化都有深刻了解,而这些内容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与作品中透露的情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给自身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身的情感世界,既提升学习效率,又在自身情感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价值,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价值,对高中的语文教育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文章本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师可以在阅读文章并理解以及品鉴文章等方面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阅读文章后写出读后感,是品鉴文章的重要方面。通过品鉴课文,可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例如,教师在讲解《项链》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何评价马蒂尔德这个人物?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爱慕虚荣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的,诚实守信才是最美的人格。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引出诚实的重要性,列举名人名言或讲述诚实故事,向学生阐述诚实的含义。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熏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自然而然地渗入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就是将文字读出来

通过朗读可以体会文章的细节,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心要跳耳要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教师将文章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能引发学生对文章激情澎湃思想的想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正能量,实现跟作者的共鸣。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语言色彩丰富的文章,对于语言生动的文章,教师应适时地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将文章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停顿、重音、语调、句调等方面直接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这样在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素材,最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结构,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元素,具有绝对人格导向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与熏陶,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作者:徐文玲 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宁师中学

参考文献:

[1]来文玲.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杨丽君.新形势下的学校情感教育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情感好文章范文2

一、注重数量,莫忽视质量

在语文课上,大多数老师都会让学生们朗读课文,上课前朗读一遍,讲完课文后再读一遍。但这样并不能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只是流于形式,不能使学生把握到文章的情感,以至于不能更好地朗读文章,理解文章。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要注重朗读的质量,摆脱像“复读机”一样的教学方法,走出忽视质量的教学误区。

例如,在学习课文《狼和小羊》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放映了一段关于这个小故事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配音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这个小故事,学生们也渐渐地融进了这个故事,走进了文本。接着我让学生们尝试着读课文,并把不会的字词标注起来,等他们初步感知文本后,我再开始范读课文,然后给他们讲解文章,我让学生站在“狼”或者“小羊”这两种动物的角度,想一想当时他们分别是怎么想的,然后融入自身的情感,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文中动物的心理想法。可以让学生们相互搭组,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真正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在课堂上,除了要注重质量,让学生们用心去阅读文章之外,一定要做出相应的指导。对于学生朗读的错别字要注意提醒,在断句方面的问题也要作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文章的整体感情,一定要符合文章的主题。这些问题在学生们朗读完之后,一定要给出相应的指导和鼓励。在经过这个环节之后,再让学生们共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文章。遍数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并不是读的遍数越多,就能读得越好,只有掌握到朗读文章的方法,理解文章,才能够更好地读好文章,提高语文能力,从而达到感情朗读的目的。

二、注重指令,莫忽视方法

当前的语文课堂中,有许多老师注重给学生们制定一些生硬死板的题目,没有一些具有趣味,引发兴趣的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要开创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阅读文章,让感情朗读发挥最大的功效。

例如,学习《沉香救母》课文时,让他们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表演,文章的主旨、情感都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表演之后,我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遍带音乐的感情朗读,让他们认真去听,用心去感悟之后,我再放上轻音乐,让学生们伴着音乐朗读。学生们通过演课本剧,能够将自己融入文章中的角色,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除了让学生融入角色之外,我们还可以试着采用一些别的方法。例如,可以找一些主题相似,情感相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以朗读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这些文章实质上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似的文章让学生们逐渐领悟到其中的真谛。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上讲台上复述整个故事,这样并不是让他们一字不差地将文章重复出来,而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想法去解释这篇文章,去阐述这篇文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总结自己感悟的同时,吸取别人的想法,丰富自己的思想。

三、注重老师,莫忽视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多半会根据自己心中所想去上课、去教学,不能很好地考虑学生自身要求。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还会拉远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可以通过私下跟学生聊天,进行一个小调查,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才能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恐龙》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寻找了恐龙们的一些资料。通过这些视频资料的展示,学生们详细地了解这些已经消失的生物。因为有学生们好奇的内容,所以这堂课每个学生都听得特别认真,达到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学生们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了恐龙的性格。更加助力了他们的感情朗读功力。

情感好文章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

一、高中语文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正如白居易在古诗《庭槐》中道:“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情感的定义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情感教育像是一个纽带,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情感教育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互动,让学生的学生情绪能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积极地学习文章有关的知识与内涵。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的语文教学要求中指出,必须注重将情感教育贯彻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由此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探讨。深刻了解作者隐含在文章中的深刻意思,使得学生能够借此陶冶情操,达到老师教学授业解惑的目的,也让学生从中学习一些人生感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自身。

二、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现状

在对以前的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比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前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教学。当然,造成郑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追求分数为教学目标,强调教学效率,而忽略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消化。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就是一个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与学生的关系较为疏远,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开展情感教育。

第三,缺少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教育的理解的媒介,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课堂下听课,过程较枯燥,没有类似多媒体投影仪这类的媒介将学生的感官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作为培养学生情商与智商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21世纪时展的大潮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去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教学目的。将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不但对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会提高学生的个性品德和道德修养。正因为如此,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三、语文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与学生保持和谐关系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反馈沟通过程,在现当代教学中,教师扮演者一个主导的角色,起着主动地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构造和学生的和谐关系。第一,在丰富与学生的互动,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所想所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第二,学生群体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矛盾的思维方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的情景要不断转换自己的处理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新颖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二)以教材为基础,发掘相关情感因素

福楼拜曾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拥有。”高中语文课本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文章,但都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正能量的文章。从优雅的诗歌到脍炙人口的小说,从情景丰富的戏剧到简短深刻的随笔,这些文章都是进过深刻筛选的老师课堂教学的素材。高中语文课本对学生的培养更加的注重思想教育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发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诠释文章中心,促进学生对于该类文章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朗读,引起学生共情

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读者和课文本身。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朗读课文这以教学手段。通过朗读,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这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他们既能从课文的内容上感受文章情感,又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体会作者的意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以情发声,以情代语,在朗读时注重感情的输入,在语调上要做到抑扬顿挫,时而饱满激情,时而低沉忧戚。教师在朗读时还要注重对自身肢体语言的运用,利用神态表情和手势等身体动作来吸引学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文章。当然,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也应该加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一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感官的共同作用,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细致品析

了解文章的主题对于把握文章的情感至关重要。语文文字在表达文意中起到了一座沟通桥梁的作用。教师要在分析文章重点词句上下功夫,抓住文章中心,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将之罗列出来,然后在结合对文章文意的把握之上,充分把握文章的主题情感。语文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明理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激发他们的感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健全他们的人格,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

四、结语

总之,情感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教师都充当着一个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更能符合时展的大潮流。因此,语文教学将会在情感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机遇和前景。作为祖国园丁的一份子,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将情感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学知识、明道理、懂人生!

参考文献:

[1]杜云师.浅谈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24).

情感好文章范文4

关键词:写作现状 生活真实 表达方式 细节描写 潜在意识

全面分析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这几方面:一、文体“四不像”[1]。说是记叙文,文章没有具体的人和事,说是议论文,文章缺乏说服力。二、文章平铺直叙,没有悬念。最大问题在于以叙代描[2],情感失真。文章全篇没有一个具体详细的故事,通篇往往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事件的概括叙述,没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学生往往把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干巴巴的文字直接告诉读者,而不是通过故事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这样的文章缺乏再现当时人、事的魅力,也就是缺少让人感动的大环境,较少能以情感人[3],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尤其是记叙文的生命。《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认为“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离骚》、《庄子》、《史记》、《红楼梦》莫不如是。那么,考场记叙文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

一、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写别人的故事,自己不能融入其中,感情体验不深,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所以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

二、遵生活真实

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或者说自己真正经历过的事情不足以表现文章的主旨。真实固然好,但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

文学并不是现实生活的拷贝,文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却高于现实生活[4]。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加工,允许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或别人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糅合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

那虚构的故事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大多数作家笔下的主人公都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存在,但我们总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他们的影子。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

作文是真实思想的负载,真实情感的沉淀,真实自我的释放。真实是作文的灵魂[5]。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写故事,明人事要素

记叙文必须写好人事要素,有具体可感的故事,文中作者感情的抒发,情感的宣泄必须借助故事这一载体[6]。化虚为实显真情,记叙文不能只有空洞的口号,必须选取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展开描写,才能让文章血肉丰满。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连缀成篇以体现文章的中心。这里重点强调记叙,有的同学写起文章来只是一味地抒情却忽略了具体的记叙,所写情感也就无所依托。须知感情的来龙去脉需要通过记叙来交代。

写好人物是根本,写好典型事件是关键。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要使文章感情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而受到感染,必须有真实可感的故事。

四、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7],起码必须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和描写相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叙述,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 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在考场上,切忌以叙代描,要想使自己的记叙文获得高分,就要善于通过生动的描写揭示出鲜明的主题。

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五、增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8],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曹文轩说“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 、充分地 、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当我们的文字个性化了细节化了的时候, 我们笔下的作文就一定会打动人心。”

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表现出来的。而最能撩动我们心弦的也往往是一些小事。我们要善于选取一些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一些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六、表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有真情实感固然好,但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我们有的同学喜欢罗曼蒂克情调喜欢写“泪”“愁”“无端的烦恼”或超脱现实的自由,这些情感往往缺乏积极意义是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昂扬奋发的思想情感。

脱去浮华的外衣,化绚丽为平淡,让作文走向本色,走向生活,走向心灵,在生活中感悟,在细节中蕴涵丰富,在心灵中展现个性。就让我们用我手写我心[9],用我心抒我情,情满人间花自开!

参考文献:

[1]曹如民等著.《学会写文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2]李启明编著.《学会写作真本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

[3]张中行著.《作文杂谈》[M].中华书局,2012(4).

[4]王士雄编著.《写作学门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

[5]夏D尊,刘薰宇著.《文章作法》[M].中华书局出版,2007(10).

[6]陈果安,高静著.《小说的欣赏与写作》[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1).

[7]张文质著.《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

情感好文章范文5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46-0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与学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及其不符,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针对此问题,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有助于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个性的目的。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能够深化学生的文章的感知理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1]。以学习《燕子》为例,燕子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燕子的外形与燕子的特性,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出对燕子的喜爱,在讲解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研究燕子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燕子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活动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小组学生讨论燕子的外形特点,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对燕子的情感并阐述理由,请学生选择出本课中最喜欢的话,并有感情的朗读与同学分享。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多媒体上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燕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具有较深的感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创设情感教学情境

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十分重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措施,通过创设情感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以学习《要下雨了》为例,本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白兔遇到了燕子,小鱼以及蚂蚁知道了要下雨了的消息,通过燕子低飞,小鱼露头,蚂蚁搬家等现象体现出了要下雨的可能性,为小学生阐明了生活中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教授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教师在讲授这节课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感教育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在要下雨了这篇课文中主要有四个动物,兔子,燕子,小鱼,蚂蚁,教师可以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这四个角色,以情景剧的方式情景再现,将文章中的内容演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实现情感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3.加强师生交流

加强师生交流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师生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发展学生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加强师生交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3-4]。以学习《幸福是什么》为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找出文章中医生,农民,劳动者感悟到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幸福是什么,如学生取得好成绩,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并鼓励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如可以放假出去玩就是幸福,妈妈爸爸可以多陪陪我就是幸福,有零花钱买喜欢的玩具就是幸福,有喜欢吃的零食就是幸福,考试考个好成绩就是幸福等等,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应给予鼓励或表示赞同,给予小学生信心,肯定,如此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以文章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答案,不能对小学生与课文表达不符的答案进行否定,小学生年纪较小,无法思考到伟大的事业,巨大的贡献等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的事情,教师不能依据文章内容规范学生的答案,需要通过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幸福是为人类做有益的事情,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情感教育。

4.结语

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情感,还能够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情感体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情感教学是一种需要提倡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探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振环.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措施[J]. 学周刊. 2016(21)

[2] 胡春蓉.基于语文课情感教育的小学生道德素质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0)

情感好文章范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87-02

教育日新月异,改革不断深入,高中阶段的教育在历经十几年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均发生了许多变化。赏识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导学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各类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于教师来说,在诸多教学法当中选择一个适合课堂的方法尤为重要。

语文课本的内容大多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往往都有一个特定的语境或情境,情景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必须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仅能真切地还原课本内容,正本溯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悟文章,达到情感的共鸣,还能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一、音乐渲染,把握基调

语文课文中呈现的情感丰富多样,或激昂,或喜悦,或忧伤。音乐拥有高低起伏的旋律与多变的节奏,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情达意和传递情感,可是说音乐是传达情感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中的特定情境,适当利用音乐来渲染,把文章的情感与音乐的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上课时播放陈百强的《念亲恩》歌曲,让学生在诵唱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的那份拳拳之心,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可让学生学习吟唱歌曲《虞美人》,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也可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在教学诗词时,可鼓励学生搭配着背景音乐进行有感情的吟诵,通过音乐引起学生对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住诗词的内涵。

二、剧本引领,还原情境

教师可将课文剧本化,引导学生扮演文中人物,根据剧情进行表演,这一方式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发现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动地发现知识和学习知识,从而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文中人物进行分析和解读,学生理解更深刻,课堂效果更佳。

如在教授高中语文第四册的戏剧单元时,让学生根据课文里的人物台词,自己准备好一些简单的道具,把课文节选的片断还原出来,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在表演戏剧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了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到戏剧当中的矛盾冲突,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言解读,描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语言解读文章来描绘情境,可增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特别是带一些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可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更有兴致进入文本,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语文中,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情感,就需要利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解读,把情境描绘出来,把内涵领悟到位,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充分认知语言的美、文章的美、生活的美,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如在讲解《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曲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先让学生反复吟读成诵后,再引导学生把这段曲词的意境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段曲词主要点染了一幅空?g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语言描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其中的意境。用语言描绘情景,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四、图画呈现,诗意情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句描写画面表达感情,我们也可用画面来理解诗句和感受作者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画面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有利于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和具体化,使学生可知可感。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图说文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

在教学《登泰山记》这篇文章时,我准备了与文章描述相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看到五彩斑斓的泰山景象,学生们还不由得发出阵阵的赞叹声,有了画面的直观引导,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的情景中。在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图片的描写,认真对照图画,感悟文中精彩的描写。

教学小说单元时,我会找一些相关的影片播放给学生,如《红楼梦》中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三国演义》中节选的《失街亭》、《水浒传》中节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用画面、影片等较直观的方式将课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加深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的理解。

五、回归生活,解读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的实际,适当地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感受文章和理解文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将感悟引申到生活中,不断思考生活、认知社会、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