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范例6篇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范文1

关键词:现实主义;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史

一、“现实主义”的概念

“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术语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运动中,得到了最为直接的迸发。它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通俗来讲,“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或“浪漫主义”相对。它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意义。它提倡客观地观察自然、生活和社会,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精确地进行描写,真实地再现生活的本质,从而自然地表现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来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称应合为一种艺术的认真心理,“如果艺术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它不仅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构成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以局部的真实,体现出整体的真实,而且要求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现实生活典型化。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

纵观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现实主义”艺术无不伴随左右。在经过长时间的文化洗礼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为这一文化概念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包括法国、苏联、意大利等,这些国家所孕育出来的现实主义思潮,为世界各国的现实主义发展做出了榜样。其中,二战结束之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思潮最受人关注,它一经出现就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效果,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一学派异军突起于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面临全面崩溃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更重要的是它以崭新的独特的表现风貌,突破了以往西方艺术的陈规。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电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且对现实主义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无论在文学方面还是电影方面,艺术创作的源泉都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充斥着浓厚的社会气息:它反对战争;反对饥饿;反对贫困和失业;也反对家庭的解体和堕落。艺术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新现实主义”正是在这样一个受尽法西斯暴政折磨的国家孕育而生,真实再现了当时意大利人民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出现,并不做作,是一种精神被压迫到极限的迸发,艺术家们无法抗拒地选择了身边唾手可得的题材,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反抗与批判。以电影为例,“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对照中国当今社会现实主义流派的发展趋势,虽不再充满战争与鲜血,却又何尝不是无法抗拒地选择了身边最为现实的灵感呢?

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史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人文精神,须臾不得违背。它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任何时候都应成为“百花齐放”苑囿中重要的一枝。研究者们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有不同的归纳方式,通过笔者自己的总结,认为应把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归结为6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20年代以教化性、戏剧性、情节性为主要特点的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是第1代导演最为活跃的时期。代表人物张石川、郑正秋。

2、30—40年代,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兴盛的时期。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电影从默片走向了有声电影;在表现内容上,中国电影开始触及社会生活现状。由于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贫穷落后以及被日本侵略的最艰苦的日子,中国第2代导演不得不面对现实,采取批判与积极的态度,更勇于为社会上受压迫的阶层呐喊。这个时期是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时候,左翼电影人第一次在电影界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他们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和革命文艺倾向性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电影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这一点正好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相符合。代表作有《马路天使》。也不能不提《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当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其中蔡楚生,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

3、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现实主义、英雄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成为电影的主流。这个时期的现实主义却更多的添加了虚构的成分。在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硬秆子下,第3代导演拍摄了许多以革命和劳动为题材的电影,这个时段的电影是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蒙太奇和戏剧式的叙事结构都没有被排除在外,被后来的评论家称作“假大空”。不过,《白毛女》、《李双双》等,也因为其鲜明深刻的现实主义品格,成为时代的真实缩写代表人物有谢晋等。

4、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第4代导演选择了巴赞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为他们的同路人。反虚假、反矫情、反粗糙地实实在在地体现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完全是平民化的视觉,比起前几个时代以政治标准为主,这个时代开始转向艺术的视角,对人伦情感和生命意义的反思等。是纪实主义电影发展的高峰时期。代表作有《人到中年》、《邻居》等。代表人物:黄健中、谢飞。

5、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是第5代导演活跃的时期。这一阶段除了秉承上述提到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的探析之外,更增添了对艺术的追求。在揭示时代生活矛盾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十分大胆的突破。通过生动鲜明的典型化形象,使广大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在思想感情上息息相通,进而爱憎、思考、同情或批判。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

6、90年代至今,是第5代及第6代导演“百花齐放”的年代。第6代导演是带着无数的怀疑进入社会的,相比第5代导演,他们身上明显缺少了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对生活的思考与现实结合得更紧密,具有个性和都市气息。代表人物:贾樟柯、张元等。

在漫长的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史中,我们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总结与分析,渐渐迎来了电影的新时代。从第5代导演开始在荧幕上活跃时起,也就是80年代后期,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也渐渐步入了转型期。(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红丽.浅析主旋律电影的娱乐化趋向[J].电影评介.2011(09)

现实主义范文2

在写实主义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小说的审美价值主要是由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决定的。通常说来,对这些作品,我们最关注的阅读焦点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不仅仅中学语文教学如此,用写实主义的眼光来解读一切文学作品几乎成了我们的心理惯性,成了一种弥散在我们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常态。与之相对,我们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一般显得较为隔膜。这也难怪,从中学到大学的文学教育,我们所接受的一整套的文学教育,几乎就是写实主义旗帜下的文学阅读。在那里,现实主义的反映论文学观被当做惟一正确的文学理论,以强劲的意识形态力量规范和影响了整个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历史。而“文学史又具有语文示范的任务,文学教育同国语教育相掺杂,这使得人们通过文学史接触到的那一部分写实的文学作品,具有了更加典范的意味,同时也使文学史对经典的写实主义式的诠释,非常自然地变成一种‘通用的语言’”①。影响所及,20世纪的文学阅读,差不多由此全部变成写实主义下的阅读。写实主义的文学阅读模式便成就了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成了一种简直无法抗拒的文化存在。

这种阅读模式认为小说可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展示的是现实世界波澜壮阔的图景,优秀的小说是某一社会形态的百科全书。但是在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小说不是对现实和历史的本质反映。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叙事相对完整,但是,从根本上说,仍是“寓言”,且这种“寓言”也完全是“卡夫卡式”的,因为它与旨在进行道德评判和德行说教的经典性寓言是大异其趣的。因此若有意无意地用写实主义的阅读方式去“套”像《变形记》这样的作品,发生“误读”的现象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对卡夫卡的《变形记》这样的作品,到底该怎样解读?这就要弄明白西方现代派作品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我们在教学这些作品时最适合从什么角度切入。

“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②从审美倾向来看,这种“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的作品在艺术上呈现着很明显的荒诞性、内倾性和反向性等等特征。

先看荒诞性。卡夫卡的不同寻常之处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谬性,他揭示了现实的背谬和存在的尴尬,试图用另一种叙述来展示蕴藏于人性底部的黑暗王国。我们看《变形记》的开篇:“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没有写明任何显在的原因,便祸从天降,一个饱受生活重压的小人物,一个偶在的生命个体,就这样偶然地、荒谬地被改变了命运,悲剧的降临就是如此地不可预料、不可逃避而又不可逆转。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要素所构成的生存环境里,你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远离自身,忽然发现已不再是你自己了,你却无能为力!荒诞的气息正是从这样波澜不惊的描写中溢出,飘散,它使人想起达利的画中那瘫软的钟表,故事就是在一个荒诞的情境中拉开序幕。这个故事的框架――人畸变为虫,其本身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的,但是它寄寓了人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面对神秘的外在世界和不期而至的人生悲剧,作为小人物,充满了无助、孤独和无奈,具有超越现实的深刻。

这种荒诞性还可以从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去感受。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前,拼命地为家人工作,其结果是父亲“发胖了,且因此而变得动作相当迟钝”。他变为甲虫后,悲哀地意识到由于变形,所有的亲人都渐渐视他为负担,希望他早一点主动地离世。其间,当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因上班将要迟到而恳求秘书主任谅解时,亲人们不仅不理解他,反而敌视他,阻止他。最后,格里高尔还要自觉地以死来使亲人获得解脱。这种彻底的自我牺牲,换来的结果又是如何呢?试想,当一切真诚的付出都成为虚妄,当爱心的呼唤没有一点回应,人作为生命个体,在其成为无用的存在时,哪怕是血肉相连的同胞手足,哪怕你的存在曾是他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和精神源泉,都无法逃脱现实利益原则的支配。你又何以自处呢?你难道不感到找不到归路的迷惘和惶惑么?这是怎样的一场“梦魇”啊!

我们再来看看内倾性。在传统小说中,有起伏跌宕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但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向内转”。《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甚而有些繁冗拖沓生活的细节,故事和情节都得到了淡化。毫不奇怪,对现代派作家来说,小说越来越成为小说家个人的精神漫游和形式历险,强调表现那些“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他们将小说看成是一种虚构,一种人工制作,是小说家想像和叙述的产物。他们不重视环境的写实,也不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按照卡夫卡的文学观,文学要素,诸如时间、地点、环境、因果等等实在是多余的,只有文学内在的寓意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因为他们认为价值中心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在人本身。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可视的内心生活”。因此《变形记》就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没有看到有哪些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我们被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让我们窥探隐藏在那“变”了“形”的背后的深奥的东西,展示了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极力控制自己的发音,企图以人的声音与人交流,可是失败了。他只有在他所倾心疼爱的妹妹的琴声中心灵才有一点点亮色,但这如豆的光亮恰如回光返照,照见的是走向虚无的不归之路。作家用平淡的口气叙述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悲剧,体现冷漠的叙述和零度风格的描写。他并非没有激情,而他以抽身旁观的冷静姿态,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使得故事背后的苍凉人生更其触目心惊,给人以透入骨髓的悲凉。“从杀人者的行列中跳出去,观察作案的现场。”③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派小说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反向性也是一个重要特征。就《变形记》而论,我们要注意“以丑为美”的“反向诗学”。为什么卡夫卡把格里高尔变形为甲虫而不是其他的动物?甲虫粗笨丑陋,令人难堪,无法唤起人们对一般小动物那样的怜爱之情,以此来喻示格里高尔的渺小无用,非常恰当。它无法隐身遁形,不能奔跑飞翔,也不能躲入缝隙,如此丑陋的东西,除了被人嫌弃,走向死亡,真是别无他途!须知,这只无助的甲虫是由一个堂堂的男人变成。不仅如此,甲虫肚子硕大,细脚乱舞,腿上白色斑点及腐烂的伤口,头发蓬乱的母亲,狂人般的父亲,冷漠刻薄的妹妹,令人窒息的腐烂与恶臭的气息……这里,丑就是丑,充斥了平庸卑琐病态畸形。“在现代世界,丑陋无处不在,它被习惯地用仁慈遮掩着,但却在所有不幸的时刻突然出现。”(昆德拉语)此处再也找不到传统小说中的英雄了,虽然甲虫并不缺少英雄气概,但他荒诞孤独卑微,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的深深的失落!卡夫卡用这种手法把小说变成了一种思想方式,更增添了小说的观念容量,有力地显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隐而不彰的意蕴。

一般认为,《变形记》深刻而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带本质性的问题,如“异化”现象,并由此探寻到作品的主旨:旨在控诉人生的不平,意在揭露和批判。应该说这是这篇小说所可能蕴涵的不可忽视的一种内涵。不过,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我们也应充分尊重现代派作品的自身特点,恐怕仅用“异化”等字眼来对《变形记》的主题作终结式的结论,似乎难以穷尽这部小说的全部意蕴。

众所周知,卡夫卡寓言式的作品具有多义性。他的“寓言”通过“诡奇的想像、违反理性的思维、不可捉摸的象征、非逻辑的描述有了丰富的神秘的内涵,从而有了多义性和接受上的多样性甚至歧义性”;这样,我们去做单一的解释是显然有违于这些作品的特质的。“卡夫卡不是去复制、去摹写、去映照现实,而是独辟蹊径用非传统、反传统的方式,构建了一个背谬的、荒诞的非理性的现实;而这个现实从某种角度上看,比自然现实更为真实,能使读者更为悚然更为惊醒,使人对自身和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更为深化和更为强烈。”④怪不得1915年在给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的信中,当猜测到版画家有可能在出版物画出甲虫的具体形象时,卡夫卡不无焦急地说:“千万别画,请别画那只甲虫!・・・・・・那只甲虫本身是画不出来的,连远远地给人看一下都办不到。”⑤

退一步说,就算从哲学的角度看,“异化”似乎是人类的痼疾,但从文学艺术和精神生活的角度看,它却是人类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的重要一环。不进入异化和经历异化,人的精神便难以拥有深度,也难以体验到人本真的存在状态;而且理性地看,这种存在状态是人类的普遍处境,而非为某一社会阶段所特有。

似乎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像卡夫卡这样的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差别只在于艺术手法上,前者怪诞不经,后者真实地展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如果从写实主义的眼光来看,批判现实的调子在解读之始就为《变形记》的主题一锤定音了,阅读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卡夫卡批判了什么,控诉了什么,又是如何批判、如何控诉的,而不是去细细研究作品潜藏着什么,或能从中发现什么。其实,在我看来,鲁迅所说的“换心自食,欲知本味”的精神炼狱历程,也可以喻指卡夫卡的全部作品,《变形记》更是这种追问内心痛苦和表现自我折磨的作品。它或许并非意在批判和控诉,而是让我们发现,让我们“看到”――“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龙应台语)。

与此相关,我们在寻找小说主题的时候,为了增加说服力量,往往借用经典作家的话来比附和证明。在论述卡夫卡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深刻犀利时,我们往往从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一路地说过来,试图让人相信,卡夫卡的作品跟这些哲学思想有怎样的直接关系。试想一下,如果卡夫卡的作品仅用来作为经典作家所作论述的旁证,或作为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具体诠释,那么作为文学作品独特的认识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正如林毓生先生所说:“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只能得自文学,是文学的重要部分。有许多思想与感受不是能够从哲学的著作中,用论述的方式,以直接的语言说出来的。文学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与戏剧),因为能够呈现不同人文现象的特殊性与具体性,使它能够蕴涵哲学、史学与宗教著作中所不能或不易展现的思想。”⑥其实,卡夫卡始终站得比政治更高,他的批判超越了政治而直抵人生思考的意义,他看到了现代人甚至人类一般的生存状态中最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用一些哲学的、社会的、文化的相关知识来拓展文学审美的背景,而是认为这些比附绝对不能代替对文学本身的审美阅读。不要把阅读文学作品仅仅看做是认识历史的一种手段,它更是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读者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深化读者对生命、存在的认知。这样,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不再是一只单纯的甲虫,也不是某一个遥远的西方国度的旅行推销员,他与我们的心灵发生了某种联系,使我们感受到生命律动。

①戴燕《“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

②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第5页

③⑤《卡夫卡文集》(第四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第125、48页

④高中甫《卡夫卡,应作如是观》,《世界文学》,2000.5

现实主义范文3

长久以来,对于现实主义的器重,一直是文学最重要的品质要求之一。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叙述方法能够比现实主义更能表达我们对现实的关注,甚至也只有现实主义才能最好地表达现实本身。读罢许春樵的《男人立正》,我更加清晰地发现了现实主义的巨大魅力。

小说通过陈道生一家生活遭际的前后变化,用一种人道主义的基调,叙写了陈道生在现实中的努力,并给予他一个有效的通道和途径,讲述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选择的一条复兴之路,为什么说是复兴之路呢?许春樵在这部小说的起始处便给予了现实处境一个案例,并将现实残酷的悖论直接公诸于众。女儿陈小莉的被捕,并不仅仅是生活现实化的阴影,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陈道生无从避免的一个现实,因为处于社会底层的陈道生在经营生意时,无从规避地沉入到这桩似乎并非有什么特别内涵的遭遇中。然而正是这种有些过于简单的事实,却将其逼入了现实的一个绝境,这是一种经典的现实主义叙写起点。人只有在绝对化的处境中,才能开始被人道主义光芒所完整地照亮,从此陈道生和妻子钱家珍踏上了一条艰难的还债之旅。

这条线索的单一性,真实地保证了现实叙写的强大的、单独的、前进性的推动力。纵然与此同时,于文英、刘思昌等人,也从不同侧面在拉动或顺应故事,但小说是在直线纵深往前,通过许春樵的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最好的现实主义,其实是和经典主义的人文关怀相一致。从陈道生选择的卖冰糖葫芦、做护工、卖血、背尸等情节来看,底层处境,被一条钢索般的粗线,逐渐加重地向着现实的深处开掘,许春樵为陈道生安排的几个往前的职业,实际上在另一方面象征或暗示了现实盲井般的深处,所有可能激起的某种残酷的悲苦的乐观力量。直至最后,作者让陈道生和于文英是通过养猪还了钱,从而也从另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狂欢化的叙事节点上,使他的还债之旅,被逼到了一个非常戏剧化的乡土情境中。这是许春樵小说的魅力所在。

在妻子钱家珍身上,许春樵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现实主义手法,描叙了她的不慎和道德松弛,并在最后走入了人生真正的低谷。这几乎是一个对于古典现实主义的致敬,虽然这一点更加重了现实主义的残酷光环。也许,事实就是这样,《白鹿原》对于几十年历史的书写,没有放开经典人物命运的合理性,归宿有经典性的认知。而许春樵的《男人立正》也是如此,他让人物的命运最终在现实的天平上趋向合理,他的象征性在文本上是次要的,而在道德的天平上,却是轻重有别的。刘思昌之死,许春樵最后说,对于这本小说,它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的告白,道出了小说深处的一点玄机,更透露了他的那一点普世的情怀,更是小说对于现实主义的发现、复兴和回归。

现实主义范文4

进入新时期以来,主旋律文艺作品在文艺舞台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主旋律文艺作品,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人认为,主旋律文艺作品:比较形式化、模式化、距离现实较远。甚至片面地认为:主旋律作品不是党委的政治行为;就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且寓教并不于乐,缺乏观赏性和市场效益。而《鲜儿》剧展示的生动故事情节,精神价值和现实主义意义,使我们感到主旋律作品很好看。并且有广阔的经济前景和市场价值。真真切切地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鲜儿”的现实主义意义,有“生存”、“发展”几个方面。

“鲜儿”剧由一个家族迫于生存,求生的挣扎,自强不息闯江湖、拼搏奋斗的传奇经历,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兴衰变革,一段苦难而又波澜壮阔悲壮的历史。鲜儿,是一个经历生离死别、从山东到东北,苦苦挣扎、拼搏《闯关东》的弱女子,因其善良、勇敢、智慧、能吃苦、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大义;最终成长为女中豪杰抗日女英雄。

传奇的故事情节,向我们展示了一段中华儿女多奇志:经历磨难而百折不挠、可歌可泣又可贵而伟大的民族精神。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她们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不畏牺牲。在日本侵略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令人震撼和钦佩。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关东作为满清王朝的龙脉之地,严禁汉人私闯乱进。就是在这种高压政策下,仍有大批山东人闯入禁地。上个世纪初年的中国历史一个侧面:军阀混战、外敌入侵、饿殍遍地、流民成群,而关东,相对稳定。相对富饶,相对开阔的关东成了移民们的流亡目的地,歇脚定居的桃花源。白山黑水,深山老林,退可守,进可攻。理想的栖息地。

鲜儿,和剧中主要人物身上的“闯劲”,最初源于生存的压力和磨难,演化为一种何等无畏的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几百年的时间里,3 000万山东人,上至六旬的老人,下有挑在筐里的幼儿,开始“闯关东”。他们经历虎狼出没的地带、经过爬山涉水,沿途遭遇土匪恶霸天灾人祸、长途远征、九死一生、背井离乡、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永不放弃。从耕种、放牛、淘金、再到哈尔滨经商。一路“闯”一路拼过来。永不言败。这正是这部剧的现实主义意义所在。由于为了本能的生存:天性勤劳、积极、一往无前,往前奔,不服输,压不夸、摧不毁,在磨炼中,演化为一种无畏的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

有着崇高的人格品位不服输的人格和勇于抗争的精神,就是闯关东精神的实质。“鲜儿”的现实主义意义是“生存”。

上面我们剖析了“鲜儿”的现实主义意义是为了“生存”,而“鲜儿”更深层的现实主义意义是“发展”。鲜儿,身上所体现的“闯劲”,刚强、豪迈、民族大义,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节。饥荒、动荡、裂变艰险、劫掠、悲情,超乎极限的磨难。这种传奇的经历使她散发着独特的女性魅力和民族忠魂。其精神内涵价值与当今的创业精神、开拓精神,爱国情怀,一脉相承。

敢为人先、不甘落后、不靠天、不靠地,不服输,去拼,去闯,去创业。向幸福的地方去闯,向有希望的地方闯。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拓创业,建立自己的美好家园。“闯关东”的价值取向就是“创业”,就是谋“发展”。闯关东精神说到底就是创业精神。没有“闯”的精神,就没有今天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就没有今天日渐强盛的中国。30年前,经济落后的中国,正是靠着这种“闯劲”,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1979年开始,一大批天南地北的中国人,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迈开步伐,由小城市向大城市闯、由落后的城市向发达的城市闯、由内地向特区闯,还有的人越洋跨出国门去闯。“闯”是一种顽强,也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智慧。只有敢为人先,才能抢占发展的机遇,占领发展的制高点,缩手缩脚,只能坐以待毙,只能落后挨打。“闯”带来了发展、“带来了希望。所以说,“鲜儿”剧的现实主义意义是“发展”。

“鲜儿"的爱国情怀,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的民族精神,是在历尽磨难、颠沛流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下、超越了小的儿女情怀,经过痛苦的磨砺,逐渐转化的。这种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着吃苦、要强、刚毅、豪迈,民族主义根基的。在3 000万闯关东的大军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成为了“鲜儿”。成为民族英雄。当人们历尽灾荒、磨难、痛苦、欺压、生离死别,甚至日寇侵略时。有的人反抗,有的人沉默、有的人迂回、有的人逃避。 而有着爱国情怀,大义凛然的人,选择斗争,斗争就要流血牺牲。所以他们是令我们钦佩的民族英雄。

在当今文艺舞台上,古装宫廷剧、感情纠葛剧、武打剧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而主旋律仍然是我们文艺舞台上的主力军。这不在于主旋律作品戏多戏少。而在于主旋律作品所传播的精神价值。对人民的影响和鼓舞。

现实主义范文5

关键词:苏拭;现实主义;词风

前言

文章开头从苏拭的生平谈起,提出问题——论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主体部分从四方面详细论述:(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分析诗人的思想根源。(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北宋苏拭是继柳永之后的著名词人,然而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青年时期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二名,雄心勃勃,要求变法;中年时期出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主张温和改革,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中老年时期返京任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出任杭州、扬州等地方官;晚年时期被贬惠州、儋州等地,生活十分艰苦。苏拭这起伏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深入到各阶层,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在当时享有盛名:“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①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普列汉诺夫说:“一个艺术家如果看不到当代最主要的社会思潮,那么,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的内在价值就会大大的降低。”②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拭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

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刘”地界‘辽”,“凡东西失地七百里”。③这年冬天,苏拭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岳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情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又如《阳关曲?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群郎,戎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这也是一首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壮歌。作者通过对汉唐盛世不受外族欺侮的羡慕,表现了对宋朝衰败国事的深深失望。这里说“恨君”,实际上是表达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在北宋词中,这样与当时边境事件有直接联系;’并且反映杀敌靖边的爱国感情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在这以前,范仲淹在西北边上写的《渔家傲》词,抒发了“燕然未勒遇无计”的苍凉悲壮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国事的关心;但是,苏词所表现的爱国感情却强烈得多,深厚得多,风格也更为道劲豪放。“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④苏拭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此强烈,除受当时历史条件影响之外,还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有关,其父苏洵《六国论》一类文章,旨在对付西北二边的侵犯,不为空言,切中时弊,关系到宋朝立国之根本,给当时的执政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教训。苏拭在其父的影响下,对边防大计也有过不少积极的建议,可惜只起到了科举考试中敲门砖的作用,对消洱边防大患竟丝毫无补。

苏拭被贬时,仍常关心边事。在《与滕达道书》中他问:“西事得其祥乎?虽废弃,未忘国家虑也。”可见,苏拭无论穷达都关心着国家安危,他在《浣溪沙?送梅庭老赴潞州学官》中说:“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原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潞州地区地势高,又北临辽国,是个边防重镇,而梅庭老“原是古之儒”,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惜“时平不用鲁连书”,这“时平”是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用屈辱投降政策换来的,“奉之旨有限,而求之者无厌”。⑤这怎能不激起作者的愤慨呢?苏拭看到统治者只知道宴安享乐,而忘记了大片边地,他遥望边关,不胜感叹;“歌翻杨柳金尊佛,饮散凭栏无限意,云深不见玉送遥,草细山

重残照星”。⑥元丰四年十月,苏拭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但不到一个月,战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万,宋朝军事上的腐朽完全暴露了。自此,西夏更加猖撅。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拭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苏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鼻矾,写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拭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词中也流露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这里虽有政治上无可奈何的一丝哀怨,但向往英雄业绩的豪迈气魄,仍是苏拭全词的主旋律。在“乌台诗案”中,被“锻炼几致于死”⑦之后,苏拭处于逆境,而抱负依然藏于胸中,洋溢于字里行间。这种执着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多数论者只注意这首诗的豪放词风,殊不知,通过其豪放所表现出来的现实反映,在词史上亦是绝无仅有的。

二、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

苏拭出身中小地主家庭,他凭自己的才能,二十二岁就名震京师,得到欧阳修等老臣的赏识,不到二十三岁即已登馆阁清要之阶,得直史馆。可是熙宁二年,他遇到了一场来势迅猛的暴风雨袭击——王安石变法,因与王安石“议论素异”而屡遭排挤、打击。从此,他带着伤痛顽强搏击,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伟大

抱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着。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是下片,回忆他们初到汗京时的情况,少年锐气,自负才学,真有不可一世之慨。而回忆之中隐含着仕途坎坷的愤懑。似乎在倾吐满腹的块垄不平。苏拭还常借吊古、赏月、咏物来抒发胸中的愤慨,如《满江红,寄鄂州宋使君奉品》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州对鹦朗,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

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滴仙诗,追黄鹤!”这首词者凭吊古人联想现实的深沉感慨,表现了对三国时弥衡空持才气的可惜,傲物狂放的不可取;更否定了曹操、黄祖这样迫害人才不能容人的偏狭当权者。这里不能说作者没有交织进个人身世之感,但是苏拭认为才士的狂放和当权者的偏狭,只应让它成为历史。从现实出发,自己有过弃冠冕而归隐的念头,可又怎能忘情于朝政?结句是说尽管李白这个切盼朝政清明自已得以进用的希望成为泡影,但总要胜于崔颢只知思念故乡的个人愁苦。苏拭把自己在被贬滴中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地,从而解脱矛盾与苦闷。

正因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行香子?清夜无尘》中,作者“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怀才不遇,继而又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天真”是指不受礼教影响的性格,此词流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困扰的意愿,基调是开朗

的。但毕竟理想越来越飘渺,对这个封建文人来说,恐怕只好“何辞更一醉”⒃了。

苏拭在理想抱负没有得到实现的时候,借佛老思想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虽有消极的一面,但能使苏拭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他不管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定风波》词形象地体现了这种旷达胸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突然而来的风雨袭击下,苏拭追遥自得,安之若泰,果然微寒驱散了醉意,前时迎来了日光。他在旅途上如此,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也是这样坦然自处的吗?这种旷达胸怀,简直可以傲视一切磨难艰危,而达到谈笑生死、履险如夷的境地。苏拭善于把儒家“仁者不忧”的精神同禅宗“看穿忧患”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这正是他所以能处处坦然,无往而不乐的重要原因。正因为苏拭具有这么一股不畏“风雨”的精神,所以他不甘受困厄摆布。他见到黄州的兰溪竟是从东向西的,便高兴地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体将白发唱黄鸡”。它否定了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戏》诗中所表现的黄鸡催晓,白日催年,徒自伤老的悲叹,抒发了他对所谓命运发出的抗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苏拭经过仕途奔波以后,思想感情逐渐接近了陶渊明。《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就把他的东坡雪堂比作陶渊明的斜川,认为只有他和陶潜能做到梦中清楚,醉中清醒。但他毕竟没有陶潜清醒,归田只是说说而已。《菩萨蛮》说: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有书仍嫩著,且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这首词说明了苏拭欲退而不忍的矛盾心情:一方面要远离人世的纷扰,“聊从物外游”;另一方面又要用文学揭示社会斗争。这样看来,他的理想抱负始终没有磨灭,只是在他踏上坎坷道路时,这个理想抱负便离他越来越远了。因此,苏拭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色彩:他开始放浪形骸,日饮无数。征歌逐舞,填词纳妾,然而又并非真正地沉沦于醇酒美女之中,最终也没有归隐,其雄心壮志,牢骚不满,竟在艳科小词中“爆发”出来,振起一代豪放词风,增强了词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不能不说是对词史的一大贡献。

三、关心民生疾苦,对穷

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苏拭在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他考进士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心就是“仁政”治国,但苏拭比较重视客观实际。因此,他能够关心国家命运投身政治斗争,写下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

苏拭认为,朝迁应体察民情,《望江南?超然台作》就反映了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磋。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春。词中“却咨磋”为全词脉络,“试上超然台上看”关心春,关心民,“半壕春水一城花”,风景不殊,可惜“烟雨暗千家”。细雨霏霏,贫困居民烟火不举,更加凄暗。苏拭被排挤出朝,身为地方官,“政虽无术,心则在民”,⑧但仍不能使百姓摆脱贫困的境地,不禁感慨万端,借酒销愁,酒后仍是咨磋,不能忘情于国计民生,不是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事业,实现“上益圣德,下济苍生”的伟大抱负,而是用诗酒消磨,更觉不堪了。

元丰元年春大旱。时苏拭任徐州,城东有一石潭,苏拭曾来这里祷雨,后来旱象缓和。初夏,他又到石潭去谢雨,沿途所见已是一派丰收景象,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唱道:“惭愧今年二麦丰,干歧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天红”。⑨他更在《皖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一组词中描绘了旱灾解除后农村欣欣向荣的气象,表现

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府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即使在这丰收在望的时节,苏拭也忘不了青黄不接时处于饥寒中的人民。还不禁使人想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6天下寒士俱欢颜”⑩的高尚精神境界,而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⑾的情怀亦于此可见。

苏拭在词中不仅写了对劳苦民众的同情和关怀,还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的歌女,表现了对荒淫的统治者的不满。苏拭家有歌妓,朝云就是他从歌妓中所收的爱妄。他确有随俗浮沉的一面,但主要还是像白居易那样,由于政治升沉、生活遭遇等各种因素,使苏拭产生对歌女的同情与关怀。白居易发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⑿的慨叹,苏拭也发过“天涯同是伤沦落”⒀的感叹;他更把殷勤留别的佳人引为比旧交新贵更为难得的知己。在与歌女惜别时,竭力安慰她们,要她们痛痛快快哭一场,索性泪珠也不用擦掉,就把它弹在征衫上,好让将来有缘再见时,重话旧情,“泪珠不用罗巾混,弹在征衫,图得见时说。”⒁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情意啊!

有爱必有恨,苏拭对玩弄歌妓的荒淫的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瑟琶》:“瑟琶绝艺,年纪都来十一二。拨弄么弦,未解将心指下传。主人滇小,欲向春风先醉倒。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那个才十一二岁的瑟琶女,技艺超群,但还是不解风情,还不能满足“主人”对她所抱的“欲向春风先醉倒”的非分之求,因而在她献技的过程中,百般责怪。东坡对此实在是忍无可忍,即席作了这首词,交给小瑟琶手弹奏,对那位“主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要是“主人”还有点人心,当他听到小瑟琶手高唱“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的时候,定会惭愧难堪,无地自容。这正像棉花里包针,直刺“主人”心窝。

苏拭还把针尖刺向最高统治者,如《华清引?感旧》上片写杨氏盛时华清宫的繁盛热闹,暗斥唐明皇宠爱贵纪,天宝年间生活的荒淫奢侈。“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下片写安史之乱后华清官的凄凉寂寞。“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苏拭曾指责宋仁宗“后宫之费不减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⒂词中所写并非单纯的吟古,而是针对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也含有以往呈为鉴的意思。苏拭这类关心民生疾苦以及对统治者不满的词作,深深地体现了作者社会实践的体验和创作激情。词中所表达的这种思想,也正是苏拭词的现实反映。

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苏拭一方面关心着国计民生,抒发自己的身世感慨;另一方面,又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他以诗人的敏感和热情去诗人接物,使人感到他的词作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更深更广地领略生活的意味。如他在《阮郎归初夏》中写道:“绿槐高柳烟新蝉,董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人圆。”作者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初夏家庭生活图景:院子里绿槐高柳上小蝉不唱了,有人奏起了歌咏承平的南风曲子。碧纱窗下沉香烟袅条飘散。净净棋声把人从午睡中惊醒。一陈小雨过后,轻风翻转着新出的碧荷,榴花开得红艳艳。娇妻在瓷盆里洗着菱藕之类的消暑生食,激起白玉般的水珠子,一会儿碎了,一会儿又聚拢。’又如《瑞鹧鸪?观潮》描写了中秋节水乡弄潮的欢腾场面:“碧山影里小红旗,依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苏拭还有一组《渔父》词,以洗炼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渔家生活场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这首词里,苏拭着重写渔民的豪爽和民风的淳厚,“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也写渔父形象的萧闲之乐:“渔父笑,轻鸥举。汉汉一江风雨。”渔父形象中也有作者的影子:“渔父醉,春江早。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还有通过在风浪中操舟老渔翁形象的描绘,借以抒写自己胸襟的。“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⒄”在浪起掀舞舟中渔翁的画?面上,作者深有寄托:宋玉的《风赋》虽有讽于楚王,硬说风也有雌雄之分,其实,无论谁,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正气,就可以当此千里快哉之风。苏拭把胸中的浩然正气借助于风浪中操舟渔翁的形象表现出来,灌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苏拭自幼受故乡山水的陶冶,峨眉天下秀,培养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歌颂祖国山河是苏词一个重要主题。如《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播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扬花似雪花。

这是苏拭晚年被流放到海南儋州所作的春词。通过对春祭和海南风光的描绘,写出了儋耳的淳朴古风与盎然春意。作者虽然也被勾起对中州的怀念,但是飞起的杨花漫天似雪,觉得这里的春光与中原同样美,并不像荒远的天涯海角。词里洋溢着健朗开阔的情怀,风格明快清新,毫无衰迈颓丧之感。可见苏拭对生活

的热爱,健旺的进取精神,不论遭遇如何而始终如一,至老不衰。

苏拭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还表现在对亲友的深厚情感上。前人曾有苏拭之词短于情之说,这种把情的内容局限于脂粉之间,理解得过于狭隘,且全然不符合苏词的实际。其实,东坡是笃于情的。如他把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推而广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⒅成为千古绝唱。又如抒发真挚爱情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为悼念亡妻所作。虽然生死正相别十年,孤坟又相隔千里,但苏拭还是那样哀思深切,结想成梦。结句谈想亡妻在地下为怀念自己而不胜痛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加强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怀念,显得情意更为深切。苏拭对朋友,也怀着深厚的情谊。“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⒆他的友情词就是这样发自肺腑的,贯注着充沛的真情实感。如《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真切体现出远离友人的眷恋。“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创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上片借歌女的情态、歌声和心情,写山居者对行者的无限依恋;下片写当地好景虚设,春光阑珊的旧迹难寻,来刻画故人去后环境氛围的寂寞冷清,把惜别之情写得深至精微,反映出作者对友情的深笃。新晨

清人刘熙载《艺概》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苦其豪放之致,则与太白为近”。这对苏词的现实反映是一个很好的评价。

注释:

①李绍序《东坡全集》。

②转引自《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选讲》第87页。

③《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七。

④《列宁选集《第三卷》第608页。

⑤苏拭《教战宋策》。

⑧苏拭《玉楼春?高平四起并雄垒》。

⑦《宋史?本传》。

⑧《东坡集》卷三十四《谢雨祝文》。

⑨《中国文学史纲要》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3页。

⑩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范仲淹《岳阳楼记》。

12白居易《瑟琶行》。

13苏拭《醇落魄?席上呈现杨元素》。

14苏拭《醉落魄?苏州间门留别》。

15苏拭《进策》。

16苏拭《浣溪沙?山L兰芽短侵溪》。

现实主义范文6

《爱情公寓》五的热播其实并不一定说明什么,但是透过这样的现象我们却可以看到身边的这群人到底在做着什么,也许现在的生活对于他们个人而言确实是很无聊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没有底线的去做任何事情。

有时候感情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一潭春水。在平静晴朗的天气里无波无澜甚至泛不起一层涟漪,可是当遇到暴风雨的时候就开始乱了阵脚。

即便是在最初的那个时候,我们也作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在这里指手画脚,也能够看出来这样的现象究竟有多么混乱。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吵闹。也许从一开始我们的初心就不在这里,我们有其他的愿望有其他的梦想,我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双手的奋斗去实现一个更高的领域。

是拼搏和努力带给我们的梦想。

就好像在无数个瞬间,你根本就想不到的频繁的某一刻,突然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传进了你的耳朵里,即便是你根本就不愿意相信。他们也从来都不会去关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