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打算范例6篇

科研工作打算

科研工作打算范文1

科研、教学、育人,他始终不懈地恪守着四个字――精益求精。

他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追求卓越的学者,在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知识工程与符号推理、协议工程与移动计算、计算机辅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他更是一位献身教学、执着教改、倾心育人的大师,他把学者的敏思与严谨渗透到自己热爱的科研和教学中,20多年的潜心钻研和辛勤耕耘,摘得累累硕果、育得桃李芬芳。

他就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古天龙教授。

孜孜以求打造精品科研

1980年,在求学路上一直比较顺利的他却由于高考的失误错失进入北大、清华的机会,被调剂志愿到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当时,他只有16岁,在今天的人看来,还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表现出对自己兴趣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大二时他就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并开始进行知识的储备。4年后,他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同时,也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系,攻读(电子)机械制造学科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开发天文望远镜。当时整个控制系统的精度不够高,需要采取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对天文数据进行处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古天龙开创性地提出了广义插值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机械电子设备的误差补偿控制。与此同时,他参加了机械电子工业部预研课题“双反射面天线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在场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5篇。尤其是他的延拓有限元分析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先生的高度评价。钱先生推荐该项目研究参加了1988年在法国召开的第12届国际科学计算大会。

1991年,26岁的古天龙来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作,从此与广西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1993年9月,他如愿以偿考入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师从著名的过程自动化专家周春晖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中离散事件问题的研究。由于表现优异,他于1996年1月提前毕业,获工业自动化学科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他的研究成果被《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刊物刊载,并在IEEE SMC和IEE ICIT国际会议上宣读。

博士毕业后回到桂电的古天龙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中国的科学技术要发展,要立足于民族之林,需要及时地吸收和接纳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他默默地作着准备。此时,他已任职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主要从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由于工作业绩突出, 他于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4年后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一个学院的代表团去访问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同澳方教授交谈时,对方对他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他很快便获得了赴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MURDOCH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机会,在国外一待就是四年多。关于这次经历,他回忆道:“我已经作了准备,包括实践的准备和心理的准备,自然就抓住了机会。在国外的四年,使我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相对较完善了……”

对于当初的回国,古天龙归结于自己的桂电情结。他至今无法忘怀他读博士及出国期间,桂电领导所给予的支持。“那种真情,对人才的那种渴望的程度打动了我。我博士毕业以及每次从国外回家探亲,院领导都到机场接我。我在国外时,也经常保持联系。这些都打动了我!” 更重要的是,当时桂电计算机系需要学术带头人。于是,他从大局出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到计算机领域。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他一回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就挑起了重担,一刻不停地投入到新领域的研究中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绩。他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重点项目、国防预研基金、中澳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共计30余项,在国内首先出版了学术著作《有序二叉决策图及应用》、《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和《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等共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3篇。由于卓著的科学研究成绩,他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等荣誉。

精益求精奉献精品教学

蔡元培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古天龙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精品教学,并精益求精地为之奉献。

古天龙认为,当今时代,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时候,更要注意其健全心智的锻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启发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源头,就会有汩汩流之不竭的知识清泉。古天龙深谙此理。他总是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说是给学生一碗水,即便给他们一桶水也难以为继,必须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找泉挖泉。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古天龙在课堂上大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主动自学。他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打下科研基础,打造好“渔”的本领。

古天龙忠诚于他所挚爱的三尺讲台,近些年先后开设本科生、研究生课程8门,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38人、博士研究生12人。在担任繁重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在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大众化高等教育下教学型高校适用型人才培养、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学科形式化方法教育、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改革实践。他承担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重点项目等12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8篇,出版教材《离散数学》、《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共3部。

他遵循需求牵引、工程应用、务实求是、创新实践的培养理念,建立了双闭环、自适应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筑了“相互支撑・有机衔接・梯度发展”的应用能力发展平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倡导并推进工科院校计算机学科的形式化方法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式化方法知识体系被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纳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计划。所编写的相关方面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和《离散数学》分别获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所承担项目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学科形式化方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建立及实践分别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与教学,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者缺一不可。古天龙常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培养人才,教学与科研是一名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科知识的扩展需要科学研究来驱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从事科学研究。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跟踪学科发展动态、更新学科前沿知识、夯实理论知识;从工程研究、应用研究中把握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但是也不能惟科研,高等学校教师的科研如果不能进入到课堂、不能融合到实验、不能结合到教学、不能促进人才培养,那是不完美的、不健全的。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古天龙清楚,要培养出精品学生,自己在学术和科研方面也必须不断提升。他的精品科研为他的精品教学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天龙结合科研实践,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他主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核心基础课程《离散数学》,2006年被评为广西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离散数学》精品课程网站及其CAI课件得到同学们的广泛使用和普遍好评,荣获2007年广西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2008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为此,他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广西教学名师、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倾心育人打造精品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古天龙深知这一简单的道理: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就必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学和科研精品团队。

近年来,古天龙带领他的团队对电子信息类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他所领衔的工程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于2009年获准成为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基于“围绕一个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两大特色(校企合作、科研与教学结合),重点发展三个专业方向(嵌入式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着重培养四种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理念,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该专业被认定为部级特色专业。

科研工作打算范文2

“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作为中国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胡启恒院士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接人世界互联网所经历的艰难坎坷。

众所周知,Internet最早起源于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阿帕网),该网始建于1969年,最初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分化为军用,民用两部分网络,到1992年,互联网在欧美国家已开始普及,联机数量超过100万台。商业应用业已萌芽。而此时,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对于联入世界互联网的大门依然紧闭。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互联网蓬勃发展:web技术、浏览器相继出现,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开始显现。对于打开国门看世界的中国科研人员而言,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陌生而新奇。他们对于连入Internet的需求开始变得十分迫切――再等下去,中国的科学界就会成为信息孤岛,为世界所隔绝。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无论是按术、经费、政治、还是政策上,都有着诸多困难,更重要的是,那时的美国并不愿意让中国联入网中。面对重重阻碍,中国互联网的先驱者们毅然踏上接人世界互联网的艰辛征途。

中国互联网之缘

确切地说,中国Internet的发展是由科研学术界的需求而提出和推动的。

1983年到1984年,正是国家重点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大型粒子谱仪――北京谱仪(BES),从建造、成功运行到正式采集物理实验数据的重要历史时期。由于北京谱仪(BES)的预制研究需要大量的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而中科院高能所尚未有足够的计算机资源,因此北京谱仪的计算工作太都是借用水电科学院的M-160计算机进行,工作人员必须往返于高能所与水科院,费时又费力。有时,科研人员为了一点修改或一个输出结果,都要在路上花费两个小时。如何迅速更新和完善当时支持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的计算环境,成为迫切的需求。

当时,高能所的吴为民与肖健院士多次讨论,提出了建立远程终端的方案:即在远程终端所在地(高能所)与计算机所在地(木樨地水电科学院)之间,用特高频无线电联系起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站自1984年5月开始联通,并在同年7月正式启用。这条远程终端线极大地改善了科研人员对于M-160H机的共享和使用,也为后来的高能物理所联通ALEPH国际网络打下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互联网就是在这时候开始萌芽。

同样是在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前,两个固定的地方几乎成了科学家们的“电子邮局”,一个是高能所,一个是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由于中国无法直接连接到国际互联网,必须通过国外的科研院校进行中转,因此那时发送电子邮件的价格非常昂贵――每K字节需要5~7元人民币,用电子邮件收取一页纸的信息需要付出20~30元人民币。而在收邮件时,对方一个附件就可能几百k,科学家们为了收取邮件,花费六七百元都有可能,他们对于使用E-mail的迫切需求可见一斑。

当中国迈出了网络通讯第一步后,入网的研究工作也即时展开,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信息接入持有戒心,甚至有意无意的设置一些软硬件兼容壁垒。尽管如此,仍不乏国际友人的无私帮助。198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措恩(Wemer Zom)教授与早年留学西德的王运丰教授以及时任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澄炯建立起不错的私人关系,在1985年底,措恩凭借私人关系,说服联邦德国巴登-弗腾堡州(Baden-Wuerttemberg)的州长罗塔・施贝特(Lothar Spaeth)特批了一项专款作为此项目的经费,对中德计算机网络合作的项目提供赞助,其中包括一台至关重要的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1987年7月,他又从德国带来可兼容的系统软件,使中国的计算机具备了与国际网络互联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1987年9月14日晚,在当时承担电子邮件中转任务的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里,十几位中德两国项目组成员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试发中国发往德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黑色的屏幕,绿色的字体,措恩仔细地往计算机里敲着邮件地址以及内容――“Acrossthe Great Wall we can.reach every com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天,中国人完成了对于互联网的一次意义深远的触碰。

然而,由于一个数据交换协议的小漏洞,那封邮件并未发出去。6天后,项目组再次试发邮件。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发送键再次按下,与上次相比,这次大家都很紧张。过了一会儿,计算机屏幕出现“发送完成”字样。这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直接和欧美各国及太平洋地区的几乎所有大学和研究中心通讯和交换信息了,互联网时代悄然叩响了中国的大门。

1989年,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中国高新技术的一些项目建设,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中科院、清华、北大和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组成一个高速网络(NCFC工程)。从1989年开始立项,到1990年4月工程启动,再到1992年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家局域网基本完成,直到1993年12月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采用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将三个院校网互连。

NCFG项目顺利完成了,但这个项目却遭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这个网能有多少用户?现在来看,正因为这个质疑声的出现,而促使中国加快了接入Intentet的步伐。

实际上,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钱华林也认为,NCFC还需要联结起更多的机构,而不仅仅是国内的学术机构。眼看苦心搭建的网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科院专家们陷入了另一个局面――需要拟定出新的方案,让NCFC联到美国去。

“必须联到国际上去”,这点在钱华林看来毋庸置疑,不过联出去不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联人国际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一个互联网外交的过程,专家们凭借外交家的手腕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多年来一直为加入国际互联网而努力争取着。

1990年开始,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几次找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简称NSF)商谈,却困难重重。胡启恒的目的只有一个:谋求中国接人Internet骨干网,而NSF正是Internet核心骨干网的控制人。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钱华林约见了NSF国际联网部门负责人,正式讨论中国联人世界互联网的问题。“中国进入互联网,不是为了偷美国的技术,而是为了科学研究。”钱华林说,“平等 共享。这也正是Internet的意义所在。”

中国专家的执着和热忱打动了多国科学家,很多人都给予了超越国界的帮助。当时NSF负责互联网国际合作的斯蒂芬・沃夫曾回忆说:“(当时),我们静静地打开闸门,等待中国接入互联网。” 1994年年初,正值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召开之际,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胡启恒代表中方向NSF再次重申联入Internet的要求,并最终得到了认可,中国正式从互联网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的64K Internet信道开通了,标志着中国正式全功能联入了国际互联网。

接入国际Internet一年之后,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百所联网),由王行刚牵头做方案设计。目标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入网的30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Internet相连。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逐步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单位,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这就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络一中国科技网。

事实证明,正是中科院开启了中国的互联网时代。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视察中科院过程所和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时提出:“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实现了中国和国际互联网全功能的连接,使我们国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确实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也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科院网络中心作为中国的互联网诞生地,为我们加快信息化进程,成功的迈入互联网时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回望中关村

经过漫长的发展,计算机革命终于星火燎原。中国计算机火起来,始自中关村;中关村火起来,始自中科院。

北京“中关村”闻名于世,与中国科学院的“进驻”和随之而起的“科学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确定研究所组建方案之后,部分南方的研究所须迁进北京,在京各研究所也都要扩充实验室和办公室,摆在当时院领导们面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北京选择一个能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科研基地,时称“永久院址”。由此,也彻底改变了中关村这个当时略显荒凉的北京“大西北”的面貌。

随后,一座座科研大楼、一个个研究所、一家家IT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片土地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车轮,中关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名字,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院所林立、知识密集、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科教基地;而是成了当今中国改革历史进程中的新概念。

1984年,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提出“一院两制”的方针,中关村地区掀起一股科研人员下海的热潮。这一年,柳传志带着10名科技工作者、怀揣着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启动资金和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坚定信念,在中科院计算所一间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集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当时,计算机只能在英文环境中运行,如何让计算机识别处理汉字,是数以万计中国用户的迫切愿望和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1985年,在时任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的带头研究下,联想率先推出了业界领先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汉卡),广受用户青睐,实现了创业者“把技术变成钱”的梦想,开创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传奇。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联想已然成为中国IT企业的标杆。然而1998年,一场关于联想“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争论,却让联想面临两难。从整体来看,联想的“贸工技”道路还是符合当时的市场选择的:“只有对外开放,以市场为暂时的代价,引进先进技术,才是一国生产力迅速提高的共性之路”。

国际化战略同样成为联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12.5亿美金加5亿美元IBM微机的外债并购IBM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业务,这一并购使联想一跃成为IT业三大巨头之一。

纵观联想20多年的发展,从一间传达室到现代化的办公大厦,从11名技术人员到上万名员工,从初始资金20万元到年营业额超过百亿美元,从坐在外国产品的末排座位到亚太第一,从名不见经传到国内PC行业的龙头,联想集团创造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奇迹”。从联想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主创新与跨越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科学院敢为天下之先,为中国信息时代立下头功。

正如联想之于PC行业,曙光的意义则深深烙印在超级计算能力上。作为丰富互联网应用和运行复杂计算的承载体,超级计算能力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而且也决定了工程技术和国家安全方面的竞争力,现在已经成为大国激烈竞争的科技制高点。

1986年,国家启动的“863”高科技计划给中科院计算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计算所的科研实力和努力争取,以及当时的国家科委的论证,1990年3月,以计算所为依托的“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中心把符合国际技术主流和市场需求的高性能计算机及其应用系统作为主攻方向。

三年后,第一项成果――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开始走向市场。1995年,中心又推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它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实际运行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同年,曙光信息产业公司成立。

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重点行业,“曙光”二字,往往代表了中国高性能计算能力的最高水平。在2008年公布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强排行榜中,曙光5000A以峰值速度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的成绩再次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除此之外,中科院计算所还围绕CPu做出了大量创新性的研发工作。CPU芯片是计算机的心脏,由于当时中国缺乏自主的CPU设计和实现技术,不少与之相关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这样不仅经济上受制于人,而且对信息系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也面临着威胁。因此,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尤为必要。

计算所敏锐地观察到,研制通用高性能处理器是带动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1999年,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坚持提出研制高性能通用CPU的计划;2001年,龙芯CPU芯片的研制开始进行;2002年8月,龙芯1号处理器研制成功,成为了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同时结束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机无“芯”时代。随后研发而出的龙芯系列,更是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可以说,在中关村这片土地上,中科院是以“两弹一星”精神,打破美国计算机垄断,充分显示了中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决心,为互联网时代在中国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看那些曾经的风云

除了带动了中关村发展成为中国的“硅谷”之外,与中国互联网更为休戚相关的几件大事,都与中科院直接相关。

1999年4月9日,中科院,铁道部中铁通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网络中心和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984亿人民币成立了中国网通公司,就是今天所说的小网通。

小网通的诞生,有一个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被公认为是中国宽带IP网主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侯自强。凭借对因特网的技术特性和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时任中科院科健集团董事长的侯自强预测:通信技术正面临从电路交换到包交换的体制革命,IP技术将成为未来通信技术的主流,因此提出了宽带IP网的概念。这将使我国通信业抓住宽带IP网带来的历史机遇,实行跨越式发展和迎头赶上的战略。

侯自强的理念得到了广电部门的支持。1998年夏天,他利用北京有线电视网提供的城域光缆,在北京市内做了一次总长几十公里的小规模纯光纤IP实验,成功地传输了包括电视广播节目、IP电话、视频会议等业务。随后,他将实验报告和对IP技术的系统阐述上报给中科院领导,获得支持。

1998年10月,中科院向国务院递交报告,建议国家考虑利用广电的网络做IP网络。报告经国务院批回到信息产业部后,信息产业部下属的电信科学院软科学研究院受命研究IP技术的可行性。“他们研究的结果也得出IP是方向,但需要一个过渡期。”侯自强说。

在这期间,侯自强去了上海,并且做了一次后来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访问,即拜访了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联合投资后来成为小网通的四个股东之一,并成为宽带IP网计划强有力的推动者,侯自强的宽带IP网设想还打动了一个人,就是瀛海威创始人张树新――瀛海威的经历让她对电信体制和带宽限制深有体会。1998年,张树新离开瀛海威后为宽带IP网在铁道部门找到了“同盟军”。

1999年1月,中科院、上海联投、广电和铁道部门联合打了报告,并直接报到当时的总理朱F基手里。批复很快就有了。同年2月11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召开,四方代表都出席了会议。朱F基总理当场拍板上马,并且提出了让侯自强意外的决定――把这个试验网络的建设公司化。很快便有了建设“中国高速互联骨干网――宽带IP网示范工程”的电信公司小网通的诞生。

同年,归国创业的田溯宁受到网通董事会的热情邀请,离开亚信就任网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最初的两年,小网通由十几人发展到近三千人,分公司遍布全国138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光纤1.2万公里,在26个城市设立和开通骨干网节点,IP业务覆盖全国111个城市,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5个城市开通了城域网。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或者说,网通代表了未来。”这是当时业内专家对小网通的评价。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网通与中国电信北方十省、吉通公司组建成为新的网通集团,2004年11月,中国网通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2008年电信再次重组,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合并成立新联通。

从小网通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中科院以先进的网络生产力,带动了生产关系调整以及电信体制改革。在这之外,背靠中科院的众多企业,也为IT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

CNNIC问世

1997%6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在中科院软件园的一间办公室中正式成立。成立当天,办公室内杂乱的排放着满地的电线。尽管这个机构对外宣称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并负责运行和管理国家顶级域名,CN、中文域名系统,但是刚成立时负责运营工作的只有7人。CNNIC的成立过程虽然算不上坎坷,但却也绝非一路坦途。

钱华林回忆,在与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前,我国提前考虑到了域名的问题――域名资源的空白域名资源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瓶颈,中国必须拥有国家顶级域名“.CN”,才能真正在国际互联网上共享信息。

1990年12月,钱华林借着在美国开会的机会,想要注册“.CN”域名,让中国的网络拥有自己的身份标志。没想到的是,这一域名已经被一个叫T.B.Qian的人注册了。T.B.Qian就是钱天白。原来,在1990年11月28日,在德国教授措恩的帮助下,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顶级域名CN已经注册成功。后来,钱天白成了“.CN”域名的行政联络官,钱华林是技术联络官,这便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有名的“二钱”。

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联入国际互联网,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在其诞生的最初几个年头,只能孤悬海外,不为绝大多数国人所知道。但是,域名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互联网上的国家,中国绝不能让自己的国家域名顶级服务器长期流落在国外。在中国正式联入国际互联网后,德国、钱天白、中科院三方共同提出把服务器移回中国。1994年5月21日,第一台中国国家域名.CN根服务器终于落户中国。当时.CN域名服务器由中科院“临时托管”。当天中科院便完成了.CN服务器的设置,并负责,CN顶级域名的注册和维护工作。从此,中国改变了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翻开了互联网发展新的篇章。

据CNNIC工作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网络专家曲成义回忆,到1996年年底,中国拥有15万互联网用户。中央为了推动网络发展,发动了30多家院所和厂商加紧研究相关软件和硬件。1997年4月,第一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上提出要按照国际惯例,组建一个互联网信息中心来管理中国的顶级域,CN,于是便有了CNNIC的诞生。

在筹备成立期间,CNNIC获得了中科院和当时的国信办的大力支持。胡启恒回忆,中科院此前已经有了NCFC项目和域名管理的工作基础,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便正式授权中科院组建CNNIC来负责国家顶级,CN域名的注册管理工作,在领导架构上,既是科学院的一个部分,又在业务上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

工信部对国家域名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奚国华副部长强调,互联网的域名系统等同于电信网的信令系统,安全性尤为重要。作为国家基础网络设施之一的运行者,CNNIC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民生”为目标,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十六字方针,一定要把域名工作做好。一是要把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加强运行维护上的管理,打造出具有基础电信运营商运维水平的域名服务。

科研工作打算范文3

关键词:科研经费;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扩大,审计及时地发挥了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督作用。审计中发现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科研审计中常发现的不规范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意识不强,项目经费执行预算不严格

近年审计中查出许多问题,如项目结余经费过多;差旅费、会议费超支;预算随意调整等等,这反映了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对经费预算的意识不强。

(二)经费科目超支,报销附件不全,证据力不足

科研经费要经财务部门监管,但缺乏可操作的详细规定。实际报账中会计人员只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和有无科研负责人签字,对花销实质内容不核查。且购买实物不需要明细清单,会议费无会议通知,接待费、汽油费、交通费无从控制,造成经费科目超支,附件不全。

(三)科研经费流失,浪费严重,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经权威部门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本身的比例仅为40%,60%的科研经费流失和浪费。表现为:科研经费管理过于宽松,只要是发票,有主持人签字,个人、家庭生活开支,在科研经费中都给予了报销;部分科研人员虽然已拿了科研提成,却还不断化公为私,随意改变用途造成浪费。

二、加强科研经费报账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实行信息化管理

应引入一套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对科研经费进行核算、分析、预算控制。按项目申报的经费预算进行定期跟踪管理,确保经费开支按预算进行,若有超标现象,应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

设立科研经费管理科,对科研项目从申报、编制预算、立项、经费支出、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等进行系统管理,实现从立项到结题的“一条龙”服务,便于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调,提高效益。课题实施中确需调整经费支出预算的,课题主持人须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预算调整履行报批手续。

(二)结合各大部委文件及历次审计意见,形成一套详细的科研经费报销细则

科研项目来源不同,经费管理也应有所差别,要总结上级文件精神及审计意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报账规定,总结如下:

1、纵向经费中设备购置要注意是否有预算,且在预算中明确列示。电脑等数码产品不属于科研专用设备,一般不应报销,除非经费中已有预算。

2、测试费应包含测试内容、单价、数量,相关业务合同,结果报告等,而且应由学校科研部门审核盖章。

3、纵向经费中燃料动力为相关大型仪器运行发生的水、电、气消耗费用,不允许报销车用汽油费。

4、会议费为课题组开展学术研讨或课题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报销时应提供预算审批单、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纪要、会议通知、宾馆盖章的机打支出清单等相关资料。

5、出国的国际合作交流费应列入预算,报销时应附邀请函、批件、出国行程表、出国调研报告等。

6、劳务费应包含劳务人员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主要负责工作、银行卡号、领取签字等,并应打入该人员个人账号内。

7、纵向经费中不允许支出招待费、礼品费、旅游费等。

8、向校外课题合作单位拨付的课题合作经费,必须有已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书,经所在学院领导与科技处主管科室审核批准后,凭收款单位合法收据报销。

(三)加强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建设,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

公务卡结算提高了预算单位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对于强化财务管理、节俭经费、遏制违规支出、预防腐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实行公务卡结算办公费、差旅费、维护费、会议费、培训费、材料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印刷费邮电费、租赁费、图书资料费等,对不具备刷卡条件而又确需进行公务消费的,须严格审批手续,填写未使用公务卡结算审批单,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核实,由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报销。

(四)在会计人员报账过程中要遵从严肃性、合理性、合法性、完整性、统一性原则。

在办理业务时,不仅要按照制度,按规范处理业务,还要考虑费用所列支的科目、指标是否合理;对于虚假的票据要坚决拒绝报销,保证发票合法是会计人员必须要做到的;办理业务时,必须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保证经济业务的原始发票填写规范、完整,要素齐全,需要附加的附件、购物清单、合同一应俱全。

参考文献:

科研工作打算范文4

如果你是名计算机技术研究人员,20世纪70年代的PARC也许是你最合适的去处。

60年代后期,几乎垄断了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市场的施乐公司赚到了大笔大笔的利润,但公司居安思危,决定创办一个研究机构,重点是研究未来的计算机,以防公司主营业务――复印机、打印机受到冲击。他们请来了鲍勃・泰勒(Bob Taylor),由他来组建这个机构。

泰勒既不是计算机科学家,也不是研究人员,但他是富有远见的计算机战略家。作为一个研究机构的领导者,鲍勃・泰勒是极为出色的。他成功地网罗到了当时最优秀的计算机天才。1970年10月,在硅谷,Palo Alto ResearchCenter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简称PARC。

虽然施乐创办PARC的目的是为了给公司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但由于复印机创造的利润滚滚而来,在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之后,施乐并没有要求PARC马上就为公司研究出可以盈利的产品,对PARC,施乐并不提出具体的研究任务。科学家们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且,由于PARC在硅谷,而施乐总部远在大陆另一头的东海岸,所以,公司对PARC的日常管理很少干预,科学家们享有令人羡慕的自由空间。

另一方面,在PARC的日常管理中,领导人泰勒充分发挥了他的管理才能。他创造出了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每个工作人员,从科学家到秘书都直接向泰勒汇报没有中层管理人员。泰勒就像是中央交换机,交换所有的创新想法和工作进展,并使PARC顺利运作。在泰勒的管理之下,科学家们不必操心各种琐碎的日常事务和人事纠葛。他们只需埋头工作。一旦他们有新的研究设想,泰勒就会出面处理所有的杂事:设定预算、与公司总部商谈、争取经费以及各种配合事项。

开明的领导者、充足的经费、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课题、简单的行政管理,还有比这些更理想的科学研究环境吗?这样优越的环境自然吸引来大批的科学家。从激光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到微芯片的工程技工,再到计算机语言设计者、人工智能程序员、认知生理学家、视频设计家、音响工程师、机械师等等先后被召集到这里,组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技术王国。有人评论道:“全世界100名顶尖计算机研究人才中有58名在PARC工作。”

回顾历史其实可以看到,科学家,尤其是研究高技术的科学家是非常“娇气”的物种。他们需要许多基础性的物质和制度条件。这些环境条件哪怕稍微缺乏或者有某种缺陷,都会严重制约科学家的出现和成长。

PARC正好创造出了几乎理想的科研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下,科学家们果然不负众望,他们取得的成就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而且,这种重要研究成果密集出现于一个科研机构的情况,很可能仅此一家。事实上,时至今日,再没有哪个科研机构在计算机研究领域创造出可以与PARC比肩的成就。

PARC几乎创造出了涵盖当今计算机科技整个范围的基础技术。

1973年,施乐成功创造了Alto。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台个人计算机,与之前多人操作的大型计算机不同,Alto设计由一个人使用。而且,使用PARC的另一项创造以太网(Ethernet),Alto能与另一台Alto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连成网络这又是PARC的一项发明。它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Smalltalk,该语言有复用的自我包含的代码模块。另外,它还配有很有趣的指针装置,即三键鼠标。其他重要的技术还有个人分布计算、图形用户界面及下拉菜单、鼠标、位映射显示、客户机/服务器架构、许多互联网上的基本通信协议、信息可视化、台作工具、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专家系统、语音的压缩技术、所见即所得技术……读者看看身边的计算机世界就会发现,正是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信息革命。

有这样多的重要成果,当然意味着研究机构的伟大成功。作为一个研究机构,可以说,PARC几乎是完美的,没办法做得更好了。

但造化就是这样弄人。在创造出了这些无与伦比的成就同时,施乐和PARC却又酿成了不可思议的失败――这些伟大的技术,施乐几乎一项也没有采用。虽然施乐亲手促成了信息革命的勃发,但也同时无所事事地把自己置身于这个改变世界的进程之外。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的后续发展。

在Alto PC的基础上,IBM推出了今天遍布全球的个人计算机(BM PC),鼠标、图标和视窗的图形界面用户催生了后来苹果的Macointosh和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所见即所得”文字处理技术正是MS office的最大优势和征服市场的关键,以太网是互联网的先驱,Cisco和3Com这些行业的领导者以这项技术开始,把人类带八了互联网时代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是桌面出版系统的基础技术。

施乐与PC革命擦肩而过,被认为是商业史上最重大的失误之一。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真的很难相信有谁会面对这么多的发明和创造却无所作为。但施乐就是这样。当时,公司的领导者认为这些计算机技术都是科学家的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并不能像复印机那样带来真金白银的利润。公司领导人的眼里只有当下的利润。可以想象,只要施乐能够成功地抓住这些技术中的哪怕一项,今日计算机产业的格局一定会大不相同。

1979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得到机会来PARC参观。当时,苹果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个人计算机。那是一种绿色屏幕、字符命令行的计算机。这时的乔布斯还在以二进制的方式看待计算机。当他亲眼看到施乐的Alto计算机,看到神奇的可移动的重叠视窗、下拉菜单和鼠标时,他“几乎把鼻子贴到了屏幕上”,并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惊呼:“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个做点儿什么?”

面对这种前所未见的计算机,乔布斯深感震惊。他非常兴奋,马上意识到了这正是未来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从施乐公司返回以后,乔布斯立刻确定了下一代苹果计算机的发展方向,那就是现在广泛应用的图形界面。

除了苹果公司以外,施乐的PARC还是其他好几家行业领导企业的摇篮。

PostScript技术由两名PARC的研究人员发明。PostScript用种公式描述字母和数字,这样字体在放大缩小和打印时都能保持同样的清晰度。这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处理图形的能力。这可不是一项普通的技术发明,与80年代同期那些简单的软件相比,PostScript是非常复杂和高级的软件是这两位研究人员多年探索的结果。这是一项注定要改变世界的技术。

但在施乐公司,根本没有机会应用这项重要的技术。两名发明者后来得到了风险投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运用这项技术创造出了桌面出版这个全新的行业。这家公司的名字是Adobe。

甚至在施乐的核心业务――办公自动化设备范围内,PARC的重要发明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应用,那就是激光打印机。1977年,PARC一位年轻的研究者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但施乐轻视激光打印机市场,结果是惠普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老大。

到了80年代初期,PARC的天才们纷纷出走。他们携带着各种尖端技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发动了信息革命。施乐创办PARC本来就是为了主导这个新时代,但由于公司对新技术惊人的迟钝,PARC促成的新时代却最终导致了施乐的衰落。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景气,施乐再也无力继续维持PARC了。最终,施乐把PARC剥离出来,成为一家单独的公司。PARC也不再有往日的辉煌了。这就是PARC的失败。

科研工作打算范文5

对于缺乏财务知识的科研人员来说,根据会计核算明细账来准确填报课题结算报表不是件容易的事,会计分录对于大部分科技人员来讲有难度,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课题组成员不能安心从事科研工作。作为财务管理部门,也希望能够帮助每一课题组来完成财务报表,但随着课题数量和经费总量的不断增加,财务管理部门力不从心。为了有效解决科研经费财务结算报表填制和跟踪预算科目经费使用进度等问题,结合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不同特点和管理要求,根据国家和学校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云南农业大学财务处于2010年在原有的经费指标查询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科研经费结算管理系统①,提高了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

二、高校科研经费结算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科研经费结算管理系统的设计核心在于学校财务结算系统与各类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以及财务结算报表之间实现项目支出经费的财务数据能自动归结和匹配于各类报表,会计科目合理地归集到科研经费预(决)算科目中,从而实现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使用的实时跟踪和填报各类报表。云南农业大学科研经费结算系统会计科目归集对应规则。设备购置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和咨询费等可以直接从会计科目中提取数据,而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和管理费等无法直接从会计科目中提取,可以结合预算提取数据,生成结算报表后,再根据课题明细账支出摘要加以微调。由于各类科研经费结算报表格式、科目等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在系统开发时设计不同类型(如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基金、省基金和教育厅项目等)的经费结算报表格式供课题负责人选择使用。

三、云南农业大学科研经费决算管理系统的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科研经费结算管理系统支持从学校账务系统中根据提取规则自动提取相关科目的支出明细及汇总数据,自动填写Word或Excel格式的报表文件,可直接将支出的凭证明细数据导出至Excel,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结算报表的自动生成。该系统操作界面友好,人机互动性强,支持自定义报表格式和取数公式,支持跨年度数据汇总,可实时查询科研经费预算科目支出情况和汇总决算报表,具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功能。系统应用时课题负责人首先登录云南农业大学财务处门户网站,录入自己的登录编号和密码并登录系统,完成系统身份备案,同时可在界面上看到自己所承担的所有项目经费的代码和课题名称,选择需要的课题以及课题所属类型,如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项目、国家公益行业计划项目和省基金项目等,按照项目立项批准的预算录入经费预算明细表,完成项目预算经费的初始化数据。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查询预算明细科目经费的使用进度和填报财务结算报表时,可点击“生成决算报表”,系统就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会计科目和课题预(决)算科目的对应关系,到学校账务系统中提取相应数据并生成各类项目结算报表,在生成课题经费支出结算报表的同时还可生成各类支出(如材料费、差旅费、劳务费、燃料动力费等)对应的明细表供统计查询使用,也可导出各类支出凭证明细数据至Excel表或打印各类支出明细。三年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两大优点:一是课题主持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自动生成的科研经费结(决)算报表,实时跟踪课题经费预算科目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经费支出科目,从源头上控制经费使用与预算不一致的问题;二是课题主持人只需要花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结(决)算报表的填制、明细导出和打印,系统按照项目类型结算报表要求对支出经费归类准确,与财务账一一对应,减少了财务管理部门对各类科研经费财务报表盖章时的核实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务审核时间,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深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欢迎。

四、总结

科研工作打算范文6

我的这一份个人简历这一辈子一共只打印出3份, 也只投递给了2个公司. 得到了3份工作.

事情是这样的, 2000年春, 我在等出国的消息, 一个朋友说要去一个人才招聘会找个工作, 因为大家都研究生毕业了.

我说没有简历也没有打算找工作, 不过既然跟你去看看, 也不能白去, 我就也写一个简历吧.

30分钟内, 用文本格式写了1.5 页, 没有排版, 没有封面, 打印了3份, 就跟哥们去了.

人山人海啊, 走都走不动, 最后找到了看起来还不错的两家公司:

Lucent (朗讯科技+Bell Lab)

AsiaInfo (亚信科技)

将我两张破纸塞了进去, 就跟着哥们回来了.

这是星期六的事情.

星期天的中午, 正在呼呼大睡, 接到一个电话, 是Lucent 打过来的, 说让我星期一去牵合同.

星期一, 亚信打电话给我, 说Liu和VP要见我.

还是那一周朋友给我推荐了TurboLinux (托林斯) , VP说让我1月份上班.

我后来签了Lucent的合同, 最后5月份我毁约了.

就是这样, 3份简历,一共每份2页, 发出去2份, 三个工作的offer, 3个公司的offer合计工资是300多K 每年. (Lucent 110K, Asiainfo 90K , Turbolinux 180K )

好了, 不说这个了, 给堂弟题个醒, 简历不在于多, 花梢, 而在于如何让对方相信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

开头固定格式

====

姓名:XX

年龄: XX

现居住地址:XXXXXXXXXX

Dallas, TX 75206 USA

联络电话: XXX-XXX-XXXX

Email: XXXXX

====

学习经历

====

1990 全国物理竞赛省区1等奖, 免试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1-199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本科)

1996-199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系统管理员

1997-2000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士)

2000-2001 Texas A&M University 博士研究生

2001-2003 CERN (欧洲核子中心) & SMU (南美卫理工会大学)

====

这里写一些自己参加的项目, 这里要简炼, 重要

====

1998-2000年于CUUG(中国UNIX用户协会)担任授课教师(读研期间兼职).

主要讲解Unix 网络/Shell Script/UNIX系统安全

1997-2001 期间编写[UNIX实用大全](机械工业出版社),[UNIX网络管理](清华出版社),翻译[Linux系统管理员手册](清华出版社).

2001-2003, 为欧洲核子中心Atlas实验数据分析中心成员

学科爱好Linux/Unix, Tcl/Tk, Blog, 汉化.

===

这里呢, 要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观点, 社会活动...

===

2001-2003 SMU 中国同学会学生会主席

2002-2003 北德州学生学者联合会副理事长

=====

爱好: ....

=====

爬山, HAM, 天文,....

=====

奖励.... (不一定要很响, 关键是要表现你的个人多方面的才能)

=====

科大第9界游泳比赛蛙泳第7名.

高能所游泳青年组第二名

恭亲王奖学金.....

====

目标... 这里就说你的打算..

====

我当初没有写, 是因为我没有打算给人家打工, 现在也没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