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例6篇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文1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E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27-04

一、风险管理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其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潜在的事故后果。

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主要指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管理功能的延伸,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引起美国工商企业的重视与推广,并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美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协会等专门研究机构。此后,风险管理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均设有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1]。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大大拓展。美国在国防领域的风险管理已经趋于成熟,并在《国防部弹药和爆炸品承包商安全手册》(DoD4145.26-M 2008)第11章专门提出了风险管理的要求[2]。

我国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实践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大力开展了风险管理,并于2005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推荐作法》(SY/T 6631-2005)。因石化企业大规模连续性生产,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促使石化企业十分重视风险的控制并形成一套自己特色的风险控制程序。在中石化系统内各企业对风险的控制通常采用分级控制。如镇海炼化公司(简称ZRCC)将风险分为公司级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部级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分别制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ZRCC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分两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降低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制修订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等的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2]。

二、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及主要内容

1.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风险

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固有高风险行业,其科研生产中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大多具有燃烧爆炸性,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科研生产中发生的无数事故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经历和血的教训,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因此,对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研制、生产、运输、使用、储存、销毁等全寿命周期实施风险管理,使安全管理从被动防护变为主动预防,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隐患和存在的风险。

(2)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保障武器装备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安全。一旦出现燃烧爆炸重特大事故,将严重影响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影响到国家战力保有。这是国防科技工业有别于危险化学品、矿山等一般高危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有利于武器装备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3)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寓军于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国防科技工业涉及的各种燃烧爆炸品,在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石油化工等一般工业领域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应用,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特性的具体体现。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将从本质上提高燃烧爆炸品科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水平,从而可以间接提高这些领域的安全性,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

2.国防科技工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与一般行业的风险管理过程类似,国防科技工业风险管理过程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方面。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即识别燃烧爆炸品科研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其风险性质。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根据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其科研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别有:燃烧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等。但不同的物料有不同的性质,具体分析时可以根据实际危险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

1)风险识别的要求

风险识别必须全面充分,应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就是从厂址、总图、物料、工艺、设备、建筑结构、电气、消防、暖通、作业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纵向到底”就是对于每个方面要彻底识别出所有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

2)风险识别过程中需掌握的主要技术

风险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产品的危险特性和事故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掌握产品的物化性质和灾变机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其次要对产品进行危害分级研究,为下一步风险评价打好基础。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风险严重性,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定社会对风险可接受的程度。

国防科技工业主要涉及的燃烧爆炸危险性,许多风险评价方法不完全适用。例如,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道化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毒性评价法(蒙德法)等定量评价方法适合于化工生产装置及过程,不适合军工火炸药及其产品生产过程。目前,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方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事故树分析法(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及我国自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火炸药及其制品危险源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BZA-2法)等。其中,BZA-2法综合考虑了物性、物量和工艺、设备等人、机、物、环境的众多因素对安全性的影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单位的安全现状和今后改进的方向,为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及选择安全投资的方向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3]。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价还主要停留在定性、半定量的水平上,尚不能相对准确地给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物料、产品等的基础参数,无法建立正确的模型,无法进行参数选择,因此需要大量开展火炸药及其制品基本安全参数测试、分析与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各种事故发生的原理,并以此为依据大量开展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工作,开发出更多适合国防科技工业特点的风险评价方法。

(3)风险控制

通过风险识别、评价,就可以获得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从而得到具体的风险数值。将评价出的风险数值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危险等级,进而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的原则是:

1)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对风险的实际控制程度和效果,应与工厂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配,并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的思路。

2)对于不可接受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接受程度。

3)对于可接受风险,则应继续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使之处于监控状态,防止其风险增大以至超出可接受范围。

风险控制措施的出发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降低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控制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4]。

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

1)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尽可能从源头上消除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生产中以无毒无害物质代替有毒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连续化作业、人机隔离等。

2)当消除危害因素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

3)在无法消除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应想法减弱危害的程度,如局部通风排毒、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减震装置、消声装置等。

4)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

5)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6)当事故难以避免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如消防雨淋系统、紧急疏散措施等。

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使全员得到及时合理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等。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防科技工业本质化安全技术匮乏,手工作业较多,自动化连续化水平较低,预防性措施不足,对各种危险源的控制主要以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为主,这些均导致国防科技工业风险控制手段单一、工程建设防护不当或防护过当,造成事故风险增大、大量宝贵土地资源及资金浪费,控制效果不佳。急需我们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结合差距,针对性地开展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与开发。

三、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管理的思想出现以来,在各行业各领域不断应用、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至今已经成熟,大量的实践也己证明了这种管理体系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但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应用管理上,由于科研基础落后,切实深入开展风险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在国防科技工业顺利开展风险管理,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大力开发本质安全技术,提高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程度,通过实现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遥控化及人机隔离,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其二,积极开展安全预警及在线监测技术,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关键参数的临界值并发出预警,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事故发生。

其三,积极开展军工燃烧爆炸危险品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建立全面的危险品基础数据库,建立危害分级标准、风险评价方法标准、风险控制措施评审规范等风险管理标准体系,为国防工业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其四,积极开发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风险评估手段。由于国防科技工业生产的特殊危险性,尽管目前我国兵器工业安全管理部门已创立了适合于火炸药及其制品危险源的评价方法(BZA-2法),填补了我国军工和火炸药生产和使用过程定量评价的空白,并在相关企业的危险源评估、安全技术改造等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比较复杂,操作性有待提高,使用范围还有待拓展,需要研发更多的科学性、实用性强的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风险评价方法。

其五,大量开展爆炸分析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空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手段,集中优势人才,大力开发爆炸安全分析与评估软件,为爆炸物风险识别与评估提供有效的手段。

其六,大力开展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防护技术是提高军用爆炸物安全性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国外针对军用爆炸物开发的防护技术主要包括泄爆技术、水雾抑爆技术、超高速灭火技术、防冲击波技术等。这些先进防护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危险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我国要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研发经济可行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安全防护技术,为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更加完备的风险控制措施。

其七,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使风险管理落到实处。事故的预防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其他较好的物质技术手段作保障,还需要从制度、体制上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规划,将风险管理体系化,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国防科技工业应根据自身的特性,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强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建立并积极推行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增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的科学性和预防性,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危险品全寿命周期的风险管理,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的风险,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保障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春生.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26.

[2]杨源,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全过程方法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5(6):32-36.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文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建筑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这些都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并控制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原因分析

建筑施工系统主要是由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环境与安全管理等四个要素组成,它具有工序繁多、施工技术复杂、施工环境不稳定等特点,目前施工建筑行业存在转包分包现象,这就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生产意识不高等现象。大部分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结果都表明,人、环境及物是主要原因,安全事故也受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人的原因是指因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大都是由于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高、专业技能低、缺乏专业知识、生理素质差、违规操作、违法劳动纪律、指挥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的,这些人为因素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环境不安全是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这里所说的不安全环境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噪声过大、建筑材料堆放无序等等。在这样的环境里,施工技术人员难以在工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容易因噪声而分神、引起烦躁心理,这些不良反应都存在安全隐患。

物的原因主要是指因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危险源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例如建筑材料质量较差;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防卫用品发放有缺漏;施工机械年久失修、部分零件存在磨损现象;施工机械安装存在问题;机械老化程度严重、缺乏保养等等。

因管理不当或存在管理缺陷而引起施工设备发生故障或技术人员操作失误,都会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管理不当主要表现为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组织施工不合理;技术指导有误;缺乏安全生产作业的规章制度;在检查指导安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足;安全事故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等。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高重视,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就是要能够将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列举出来,重点研究该安全隐患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确定发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程度,根据结果再进行分类。风险识别工作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工程项目管理者要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识别上述的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选择有效的防护措施,使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四大类:风险回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及风险自留。

2.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主要是指当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评估时,预测到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风险较多,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的时候,建筑施工企业会选择放弃该项目或者选择另一项工程项目,从而消除安全风险发生的条件,直接避免因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风险高的项目时要能够提高警惕,采取回避对策。风险回避就是将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彻底地断绝因其而造成的损失。风险回避具有彻底性的优势,它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其他的风险控制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回避虽然虽然能够彻底控制安全风险,避免因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这也是一种比较消极的风险控制措施。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消除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这种方式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2.2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风险发生前,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因安全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缓解的主要措施有三种: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及分散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是指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筑施工企业经常采取的控制方法三种:工程法、教育法及程序法。工程法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利用施工技术来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建筑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在下放放上安全网,以防止人员坠落造成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发放安全防护装备;及时维修施工机械等等。教育法是指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提高重视,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程序法是指建筑施工单位通过设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以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风险,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最终降低造成的损失。减少风险损失是指当安全风险发生之后,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采取措施来阻止损失范围进一步扩大或者控制风险发生的范围,以此来将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分散风险是指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增加合作人的方式,将风险承担主体进一步增多,实现风险分摊,从而减少因安全风险造成损失而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

2.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建筑施工企业采取措施将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及安全风险的权责转移给其他单位,以避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安全风险转移这种措施只能将安全风险应对的职责转移给他人,而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并消除安全风险。风险转移主要分为保险与非保险这两种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最科学的解决方法来清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存在的风险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及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通过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评价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对存在的安全风险作出科学的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2.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自己承担因安全风险而造成损失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自留措施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事先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并有足够的资金备用。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储备资金作为安全风险造成损失后的经济赔偿款。风险自留主要是作为风险发生后的解决措施,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安全风险时没有控制对策或者有控制对策,但成本太高且结果难以控制时,建筑施工企业之后选择风险自留。

参考文献:

[1]李国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2]刘林鹏.基于风险控制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性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5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文3

Summary: the article is from the concept of dangerous source, control method, started construction safe technique measure plan and a few aspects, such as implementation and safety check...etc. to a little bit in details elaborate to constuct engineering to start construction the main method of safe control.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Keyword: constuc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a method

中图分类号:U21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尤显突出和重要。

一、危险源的概念

(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共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为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②安全检查表(SCL)法:安全检查表法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其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即:R=P•f。根据计算结果,利用与风险大小分级表进行对比评估风险大小等级。方法2: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S)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S=L•E•C。根据计算出的S值判别出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②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

(3)危险源的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从事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损伤、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事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员工档案。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存在问题;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四、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1)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把自查和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查改结合;建立检查档案;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4)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的主要规定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予复查;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的方法和要求;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编写安全检查报告并上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要求我们首先应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实施,实施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整改纠偏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各种安全控制方法的使用,使施工安全得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 平,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6-7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文4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尤显突出和重要。

一、危险源的概念

(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共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为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②安全检查表(SCL)法:安全检查表法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其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即:R=P•f。根据计算结果,利用与风险大小分级表进行对比评估风险大小等级。方法2: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S)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S=L•E•C。根据计算出的S值判别出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②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

(3)危险源的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从事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损伤、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事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员工档案。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存在问题;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四、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1)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把自查和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查改结合;建立检查档案;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4)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的主要规定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予复查;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的方法和要求;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编写安全检查报告并上报。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要求我们首先应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实施,实施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整改纠偏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各种安全控制方法的使用,使施工安全得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参考资料:

[1] 刘 平,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文5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1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

1.1综合性较强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涉及到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设备及装置,并且对于安装工艺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也要应对各类不同的施工环境,专业、学科跨度较大,涉及范围广,且要接触到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1.2施工要求较高

机电安装工程规模随着工业发展与建筑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施工中所涉及的大型机电设备与装置的安装逐渐增多,对设备吊装施工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且许多大型精密设备的组装,对现场装配技术与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技术含量较高

近年来,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不断的改良与优化,更新速度较快,这也使得机电安装工程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2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风险识别资料不足

风险识别对于风险管理工作而言至关重要,要实现有效的风险识别,需要以大量的资料总结与分析作为基础,而目前我国的机电安装施工企业在对以往项目风险的总结方面缺乏重视,所形成的资料十分稀缺,难以有效支持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2.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机电安装企业大都已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但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仍存在不足,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形成,这也不利于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3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机电安装工程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与教育,安装作业凭借经验进行,安全意识与风险控制能力都存在不足,部分项目中还存在着施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企业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3加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一般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可分为五大类,分别为人员、技术、材料、设备及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性因素归纳到以上五大类中,对各类风险因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性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管理。常见风险因素包括:设备摆放与归位不规范;未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材料摆放与储存管理;施工人员无证上岗,安全培训不到位,违章操作;未对易燃易爆品进行隔离放置,带电施工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风险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种类型,其中定性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的方法、作业条件具体危险性的相关评价方法、一般综合评价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定量分析风险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概率风险评价,从而将五级风险等级确定下来。

3.2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回避风险

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某一风险因素风险系数极大,且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时,则需要采取风险回避措施,来规避风险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主动放弃项目,或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更改。回避风险措施实质上具有一定的消极性,虽然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巨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但同时由于工程项目的被迫放弃或停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较高的代价,需要慎重选择。

(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措施不同于回避风险,其对于风险的处理策略主要是将自身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因素,通过一系列合法化的手段,局部或全部转移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以此来有效的降低自身需要承担的风险量,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摊或完全转移。实际应用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风险转移措施可分为财务性保险类风险转移措施以及非财务性风险转移措施两大类。前者主要是通过保险的购买,以签订保险合约的形式,将部分或全部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保险公司承担,以有效地实现风险转移的目标,但由于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仍不够成熟,保险机制仍不健全,所售险种相对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风险转移的所有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后者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非财务性的手段,实现风险转移的目标,主要方法包括出售、发包、分包以及合同条件的有效运用等。

(3)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一种积极主动应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的策略,通常是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主动的采取各类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杜绝风险的发生,从而避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在可行的情况下,是最有利于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常见的预防风险措施可分为有形措施与无形措施两大类,有形措施包括防止风险因素增加、减少已有风险因素、隔离风险因素等方法,以规避风险发生对项目的不利影响;无形措施则主要包括教育法与程序法两种方法,即通过加强培训及加强制度化管理的方式,来预防风险的发生,并实现有效的损失控制。

(4)储备风险

这一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是在对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掌握风险的规律与特点的前提下,预先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以实现风险发生时的有效应对与处理,从而控制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并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较为常见的储备风险措施包括费用后备措施与技术后备措施两种形式。

(5)监控风险

监控风险就是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结构风险状况的监视和控制,采取一定的措施跟踪及识别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风险因素的变化,进而动态掌握各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

4结语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决定着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基于安全风险管理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自身风险识别的能力,并合理运用风险管控策略,以提高自身风险管控的能力与水平,减少企业所面临的损失,从而保障企业的效益,并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范文6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如下: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