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例6篇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1

Abstract: Recently the business incubators of China obtained quick development, and now ranked No.1 in the world from quantity aspect, but the unbalance situation appeared,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area of China. The factors that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cubators in these areas, such as Yunnan province, are not only the funds put in, especially relevant with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atus quo, the paper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deeply, and delivered a systemic, constructive mechanism innovation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cubators in Yunnan province.

关键词: 云南省;企业孵化器;机制创新

Key words: Yunnan;business incubator;mechanis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31-04

1 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与特点

自1992年11月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云南建立了第一个科技孵化器——昆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来,云南省科技孵化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呈现了三大特点。

1.1 科技孵化器初具规模,但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衡同时并存 目前,云南省已成立了昆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云南省大学科技园、云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云南省软件园、云南生产力促进中心。此后相继成立了昆明生产力促进中心、五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昆明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昆明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孵化器、云南海归创业园、云南新材料专业科技孵化器、云南铜业新材料专业科技孵化器、昆明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西山区海口工业园孵化器、玉溪高新区孵化器、安宁市工业园区孵化器等17个科技孵化器。其中昆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10个孵化器经科技部认定为部级。

但是,全省孵化器共有孵化场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仅为1.76万平方米①,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0年)》计算,全国每个部级孵化器平均孵化场地面积为3.75万平方米,全国每个非部级孵化器平均孵化场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云南省孵化器孵化场地平均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7%、55%。

而且,全省17个科技孵化器中,昆明地区有16个,占全省孵化器总数的94.0%,地区分布极其不均衡。

1.2 初步形成“企-校-政”共建的局面,但投资主体仍显单一 通过20年的发展,云南省已经建成17个科技孵化器中,有11个由政府组织兴办;云南铜业新材料专业科技孵化器由企业兴办;云南新材料专业科技孵化器、昆明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孵化器、云南海归创业园3个孵化器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昆明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由大学独立兴办,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由五华区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共建。

但已经建成17个科技孵化器中,有11个由政府直接组织兴办,民营企业投资的孵化器仅有3家,其余为大型国有企业或高校支持建立。孵化器建设投资、营运费用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没有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与格局。资金结构单一。

1.3 综合性孵化器为主,专业性孵化器严重不足 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实状况是,“发展全面但专业化滞后”。目前,全省17个科技孵化器,仅有云南省软件园等3个专业孵化器,占全省总数的17.6%。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了孵化机构的重复建设、社会资源浪费、孵化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使云南省科技孵化器很难向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孵化器方向发展。

2 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云南省孵化器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前期所取得的业绩,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的一种计划,要走上一条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

2.1 孵化器服务层次和管理水平低下 经调查,目前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3类:场地租赁、物业管理和项目申报的政策咨询②。还维持在低层次服务内容,尚没有能力提供更高层次的专业咨询、上市辅导、风险投资等服务。整个孵化器的内部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基本停留在物管公司的水平,难以为在孵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2.2 企业“进入-毕业”机制缺失 经调查,云南省绝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没有按照科技主管部门关于 “进入-毕业”的规定来运作管理,既没有进入标准,也没有毕业标准,更没有淘汰标准。由于孵化器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房租比较低廉,因此在孵企业就只有进的,没有出的,无法促进企业流动,造成孵化器很快饱和,孵化器内就出现既有初创企业,也有年销售额数千万企业同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这实际上是把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样一种创新基地变相转化成了工业房地产项目的商业行为。

2.3 政府激励机制不充分 从云南省相关政策来看,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激励的不足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对孵化器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具备可操作性。云南省目前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制度,只有省科技厅下发的《云南省科技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为唯一的制度依据,各州市均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规定。《办法》基本上只能算作一份指导意见,其中很多条款的规定是模糊的,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例如:第十五条规定“省级相关科技计划对通过认定的科技孵化器孵化能力建设、创新服务等方面的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以及第十八条规定“对在科技孵化器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等等,在现实中都无法进行明确的操作。

二是激励对象不够全面。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比较有效的激励制度,其激励对象应该包括:孵化器、孵化器管理团队、风险投资者、入孵企业等。但《办法》中仅只对孵化器和风险投资者提出了激励,并且还只是国家政策的简单传达。而对于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孵化器管理团队和入孵企业,则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激励措施。

三是相关激励措施不够系统。就目前制定的《云南省科技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激励措施来看,除了国家层面的激励措施外,云南省并未结合地区情况制定明确的省级激励办法,更加缺失州市乃至县区一级的具体鼓励制度。此外,系统性的缺乏还表现在《办法》中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孵化器和风险投资者的激励均是税收减免的方式,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应该是,建设配套资金、运作扶持资金、绩效奖励基金和税收减免相结合,包括了孵化器前期建设、建成运营和效果评价三个阶段的系统性激励③。

2.4 政府监控机制不到位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省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对认定的科技孵化器进行考核。对一次考核未合格的,责令其进行整改;对连续两次考核未合格的,取消其‘云南省科技孵化器’资格。被取消资格的科技孵化器,两年内不得申请科技孵化器认定。”但就操作层面来看,云南省并没有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以及考评的具体办法。因此,云南省建立的17个孵化器,究竟运作状况如何,效果怎样?迄今没法实施准确的评价。

综上所述,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导致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孵化器内部运作机制不科学、不合理;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到位,这两方面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完善和创新。

3 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是单纯的物业管理部门,出租场地仅仅是孵化器服务手段之一。孵化器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是“加工企业的机构”,担负着协助孵化企业从科技成果商品化向产业化过渡的催化服务作用,有着自己独特的运作机制④。在建设发展初期应以政府指导为主,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逐步由非盈利单位向微盈利或盈利单位过渡,使其实现“自愿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从外部发展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建立健全六大机制,并进行一定的创新。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3.1 孵化器外部发展机制

3.1.1 政府激励机制 孵化器有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及改善就业状况的社会公益作用,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进行建设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因此,从创建之日起就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这样,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来说才有获利的空间。对政府投入来说,将在今后长远的社会综合发展中获益,从而形成政府、孵化器和创业企业“多赢”的局面。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①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协同工作机制。横向协同工作机制是指:孵化器的建设和运作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立项、土地、规划、建设、资金、科技政策、税收政策等等。不可能仅通过科技部门就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需要一个多部门,包括发改委、规划局、科技厅、税局等,以科技厅牵头,形成孵化器发展的部门间横向协同机制。纵向协同机制是指:关于孵化器的发展,应该形成“国家—省级—市级—县区”从政策制定到具体措施的落实,形成层层衔接、层层细化的纵向协同机制,避免工作脱节及政策的空心化。

②硬件供给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土地、建筑物、装修、网络设备等,但更加需要政府部门给与相关政策的配套。如果只有硬件,缺乏政策支持,则容易使孵化器沦落为物管公司的角色。可以说硬件设施是孵化器的躯体,代表了既定的孵化条件;而配套政策是孵化器的灵魂,真正体现了孵化器的价值所在。二者缺一不可。

③实施组合式的激励机制。促进孵化器发展的组合式的激励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励手段的组合,即通过建设补贴、资格奖励、税收减免、绩效奖励和政府采购等激励手段,对孵化器的建设、运作及运作后三个阶段实施全面系统地支持与激励。二是激励对象的组合,孵化器要想迅速发展,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包括孵化器、管理团队、入孵企业、风险投资者等,仅针对其中某一对象进行激励,并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只有通过组合激励的方式,比如:对风险投资者、孵化器、入孵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对管理团队实施业绩奖励,对孵化器进行建设补贴,对入孵企业进行毕业奖励等,将全面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做好孵化器发展工作。

3.1.2 评价考核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孵化器的发展,除了系统的激励机制外,还需要实施严格的约束机制,其中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套针对孵化器的,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以民间组织为主导的定期评价机制。改变目前孵化器评价中政府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成立更加专业的孵化器协会,实行会员制,由政府委托协会根据本地区各类孵化器的特征,在政府部门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指导和监督下,对会员孵化器进行定期评价,对孵化器的建设、经营和发展状况进行观察和监测,并定期报告。

②建立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国内外对孵化器绩效评价的共同点都是要考察孵化器的孵化效率,从产出的角度衡量孵化效率的高低。但孵化器的内部条件对孵化器绩效的影响也很重要。科技部火炬中心在2007年12月就发文指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绩效评价要体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原则,既在评价机制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孵化器的产出方面,又要考虑孵化器的孵化能力方面,即:孵化器的自身规模、管理水平等。本论文认为,如果仅从产出角度衡量孵化器绩效,而忽视评价对象自身客观的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则难以反映孵化器主观努力程度;同样,孵化器的绩效也直接依赖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因此,对我省孵化器绩效进行评价也要体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结果导向的绩效性指标作评价,也对反映孵化器的经营管理效率和孵化能力等过程性指标进行评价。

③建立孵化器降级和淘汰机制。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考核指标和评价结果,对孵化绩效优秀的孵化器予以奖励,对于那些连续数年均表现不佳,甚至已经达不到孵化器要求的,必须制定严格的降级制度,从部级降为省级,从省级降为一般级,直至淘汰,即取消孵化器资格、称号及相关的优惠政策。

3.1.3 联盟机制:资源共享 单个分散的孵化器不足以支撑起孵化器产业,只有将各个城市、各个区域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孵化器组成孵化器网络,谋求大范围的孵化器资源的共享,才能形成孵化器产业的整体性。在国内,孵化器网络已在科技较强的中心城市构建,如上海,已经形成了由13个孵化器参加的孵化网络;在北京,也已建立了由10个孵化器参加的孵化网络。从纵向看,全国大学科技园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等民间组织纷纷成立。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孵化器已经初步形成网络化趋势,而且正在产生网络化的整体优势。对于云南这样欠发达地区,孵化器网络联盟是聚集力量、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最为有利的工具。首先应该建立省内孵化器联盟,初步形成信息、资金、市场、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其次,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两个联盟:一是和国内其它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形成“梯级”联盟;二是和东盟、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孵化器形成国际化联盟。最终充分利用云南独特的地域优势,实现内引外联的孵化器联盟中枢的目的。

3.2 孵化器内部管理机制

3.2.1 决策机制:两权分离 就云南省的具体情况来看,在国有孵化器中,很早就提出了“事业化体制、企业化管理”的口号,但均未予以落实,在运作过程中仍然是传统的、僵化的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即使在民营孵化器中,也要打破投资者兼管理者的局面,应该让更加专业、更加有经验、更具创新能力的管理者、管理团队来经营孵化器。云南省各类科技孵化器要想获得重大发展,在内部管理方面,首先必须解决和落实的就是最根本的“两权分离”问题。

3.2.2 入孵企业 “毕业-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目前云南省科技孵化器,营运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毕业—淘汰”方面。企业的 “毕业标准”仅仅用某孵化企业“固定资产超过50万元和销售收入超过200万元”这样简单划一的指标来规定,是非常不具有可操作性的。一方面从标准的制定来说,要有一套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具体情况对进入和毕业离开孵化器都要严格评价。另一方面,存在着“指标毕业”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孵企业在其固定资产达到50万元,销售收入达到200万元的指标后,名义上已经算作“毕业企业”,但大部分这种企业并未搬出孵化器,而是形成“名义毕业、实际在孵”的尴尬局面,这使得社会上很多等待进入孵化器的项目因场地问题无法接受孵化,有时迫使孵化器重新圈地建设新的孵化基地,这导致孵化器的“地域非效率性”扩张,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制定严格的“进入-毕业”制度才能有助于孵化器长远发展,有利于孵化器和入孵企业建立市场竞争意识,有利于孵化器最大化配置资源,建立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3.2.3 长短期结合的盈利机制 孵化器尽管肩负着孵化企业,促进就业,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扮演一定的公益角色,但仅依靠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不能充分满足投资者对回报的要求,特别对于民营孵化器来说,投资的盈利性是一个重要决策因素。如果不能建立良性的盈利机制,在现实中就很难实现民间资本投向孵化器的建设,以及随后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个有效的孵化器盈利机制应该包括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的结合:短期盈利机制包括孵化器为入孵企业提供的场地、物业、安全、专业化咨询、项目辅导等服务所获得的利润。但仅有短期盈利手段是不够的,如果孵化器把眼光紧盯在这些短期利益方面,那就和普通服务企业一样,丧失了其公益性的功能。所以,孵化器应该更加看重的是长期盈利机制,具体包括两个途径:其一是IPO上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为发展规模较大、运作状况优异、社会效应良好的孵化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指标,推动其上市,以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会支持,从而对孵化器事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其二是地产增值,孵化器事业实质上是工业房地产的一种类型,如果能够不断孵化出优质的企业,在品牌效应的拉动下,该孵化器的场地将会获得极大的增值,具体可以体现在租金和地产价值的上涨,以及银行授信额度的提高等方面。因此,只有实现了长短期盈利机制的有效结合,才能使孵化器成为一个对投资者(尤其是非政府资金)具有吸引力的领域,也才能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孵化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2.4 创建虚拟孵化机制 云南省的特征是山地多、平地少,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集中度过高。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特征导致孵化器的发展也非常不均衡,云南省的孵化器几乎全部都集中在昆明地区,尽管滇中地区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但其它地州仍然有大量的初创企业需要孵化和辅导。并且,只有其它地州中小企业得到了发展壮大,才能缓解我省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但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地州上不仅缺乏支撑孵化器发展的各种资源,例如高等院校、专业化服务组织、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就连建设孵化器的意识和概念,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的头脑中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想通过建立实体孵化器的模式来促进地方小企业的初创和发展,在目前很难实现。

因此,应该打破地域的界限,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大力支持下,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远程虚拟孵化机制,充分发挥昆明地区孵化器在资金、人才、技术支持、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其孵化功能进行广泛延伸,实现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虚拟注册、虚拟入孵,结合现代信息通讯的先进技术,使这些企业也能够享受先进地区同等的孵化服务,从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4 结论

孵化器从诞生至今已历时半个多世纪,目前的发展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既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扶持,也不能一味的唯利是图,必须要在多类主体密切协调,多种关系有机组合,多种资源共同投入的新型机制下,才能获得健康发展。尤其在国内欠发达地区,创业条件较差,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对孵化器有着极大的需求,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越是贫困的地区,需求越难以满足。为了不造成恶性循环,积极促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动,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努力开展机制创新,克服资源约束,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云南省科技厅统计数据.

②余泳.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发展研究.生态经济,2007,(6).

③COLOMBO M,DELMASTRO M.How effective are technology incubators? Evidence from Italy[J]. Research Policy,2002,31(7):1103-1122.

④殷群著.企业孵化器与自主创新.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

参考文献:

[1]殷群著.企业孵化器与自主创新.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罗公利等著.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施勇峰.企业孵化器的政府激励和政策创新—以杭州市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7月.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中央1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F303.2;G35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48-04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alysis

SUN Su-fen,GONG 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tech Information,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research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 of it were summarized. Several major area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research which serviced for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were combined with in 2012 the No. 1 document in Central Committe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lligence;service;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 No. 1 document in Central Committee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既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情报研究是以农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情报学的方法,通常对反映一定时期某一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文献情报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情报研究的服务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主要领域,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 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生产者等。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按各类参与主体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情报服务,对支撑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指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都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支持政策,也就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以大量准确、及时的情报为基础,这就需要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2]。如北京市正在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支撑作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需要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农业科技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突出特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总部研发机构在城内聚集。作为现代服务的一种,面向农业科技城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既有利于各类总部机构科学地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符合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要求。

1.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更是如此。只有牢牢把握住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单位,对某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负有重要责任。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需要及时准确的科技情报[3]。另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各类创新主体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类主体对有限的科研资源竞争日趋激励。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实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同样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寻找新的创新点。

1.3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农技推广创造条件

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农业。要满足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仅靠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远远不够,还需做好相应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说,需要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离不开系统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

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离不开情报服务。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规模效益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科技推广普及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研究的作用,把握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确定适宜的科技推广途径,并了解科技推广普及的进展和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离不开情报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现代科技和装备才能得到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以北京为例,虽然近几年京郊农村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爱农驿站、文化共享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但是,仅仅能获取大量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帮助农民甄别、处理这些信息,并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和利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就要依靠进一步的情报研究来加以解决。

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是专业化情报研究的一种,在职能、内容和领域方面既具有情报研究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2.1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功能具有复杂性

一般来说,情报研究主要具有三项功能:①综合功能,即情报研究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综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度概括性、系统化的情报资料,以节省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②预测功能,即情报研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在过去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③决策功能,即指以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除具备上述三项功能外,还具备引导和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跟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能让国内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科研动态和重大科研进展,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教育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还需要把专业化、抽象的科技知识加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提供给基层的农业生产者,从而为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2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

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其中,对政府主要发挥决策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撑,对企业主要发挥预测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竞争情报和市场预测分析支持[4]。相比之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更加多样,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发挥综合功能。而且,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多,对不同的主体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发挥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2.3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目标具有单一性

虽然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需求不同,但是,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政府而言,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战略目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支撑其做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其主要职责,也是发展需要,而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样,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为此提供支撑;对企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商机;对农业生产者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其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3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情况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采取如下几种形式来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3.1 农业科技前沿追踪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科研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

3.2 农业科技专题调研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3 农业科技定题跟踪

选择国内农业科技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定题推送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该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协助完成关于项目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在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3.4 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平台,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和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海量文献中的特定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与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文献质量、趋势、分布、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多角度地展现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形成详细的全景分析报告,提供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以达到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摸清机构科研水平,辅助科学研究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目的。

3.5 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3.6 农业发展宏观形势研究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农业发展宏观研究,包括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形势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4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

围绕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下文简称“1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建议主要在如下领域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4.1 重点做好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

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这无疑为从事种业科研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创造了条件[5]。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可以进行国外种业科技前沿追踪、特定品种推广应用效果专题调研、重大子种科研课题定题跟踪、种业科技创新文献计量分析、种业科技发展政策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分析等研究,为新型种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

4.2 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分析研究

针对1号文件中提到的“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内容,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等内容,面向政府开展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服务,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4.3 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专题调研

1号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一直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政府对此采取多项措施,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要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只能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真实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此外,文件还提出要实现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这同样需要通过专题调研来摸清两者工资收入之间的真实差距。

4.4 加强国外农业科技前沿的追踪

据测算,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3.5%,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低于国外。要想在农业科技方面赶超发达国家,首先应当了解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学习他们的先进成果,紧跟他们的科研步伐。为此,1号文件强调“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在这方面,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大有可为。通过追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先进技术成果,可为下一步的引进消化吸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林官.浅谈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作用[J].天津农业科学,1997, 3(4):43-46.

[2] 张克英.谈农业科技情报的管理[J].农村科技,2009(5):119.

[3] 刘敏惠.农业科技创新中竞争情报的需求分析[J].云南图书馆,2002(2):22-24.

[4] 郑彦宁,杨 阳,赵筱媛.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情报研究业务发展现状调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63-66.

[5] 强国柱.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思考[J].种子科技,2011,29(10):3-5.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香港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香港回归后,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董建华在回归后第一年的政府报告中就指出,要使香港成为一个产品发明中心,而且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本地,还要面向中国华南和整个亚太区域。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香港成为在发展及应用信息科技方面的全球重要城市(尤其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并指出要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大学研究人员、工商界和顾客三方面有更多思想上的交流,以激发创新,以及把科技发展成果转化成商品,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内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因此,香港政府在回归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政策。

一、香港回归后的科技政策

香港政府在回归后的多次政府施政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问题,坚持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健全的科技政策,以配合香港高科技的发展,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继续激发创新、鼓励发明,并明确指出“创新与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香港要再创繁荣,必须有更广阔的经济基础,更多利用科技和创新,提高本港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香港工商界创新的能力,促进香港的科技发展,以及鼓励科研成果商品化和科技的应用,确保科技研究工作能为经济活动带来最大的附加价值,推动学术机构与工业界合作研究和发展科技。批出等额补助金,让高等教育院校和其它机构与工业界合力进行研究,加强工业界与内地科研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内地的科技实力和香港本身的长处,将内地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此外,为了汇聚科技专才,让企业可以从内地甚至世界各地招聘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并通过不同形式,促进科技上的合作。政府会尽力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创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1.创新及科技基金政策

创新及科技基金由立法会于1999年6月30日决议通过成立,以资助能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创新及提升科技水平的项目。创新及科技基金由创新科技署管理,旨在提升本地经济活动的增值力、生产力及竞争力。政府希望透过基金,鼓励和协助香港的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并为其业务注入更多创新观念。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就是由该基金支持,本计划主要支援由大学、产业支援组织、专业团体及商会所进行的中下游研究发展项目。凡大学、产业支援组织、工商协会、专业团体、研究机关及本地公司,不论是在本地注册成立或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规成立的公司或机构,均可提出申请。

政府于2005年初为创新及科技基金辖下的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采用新的三层拨款模式。第一层拨款模式包括成立研究及发展中心;第二层拨款模式包括资助不同核心主题的研发项目;第三层拨款模式则包括资助创新的应用研发项目。其中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是在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下新设的资助计划,此计划的目的是加强香港与广东省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设有三个不同的资助计划:平台研究计划、合作研究计划和公司研究计划。

2.有关科技创新的公营机构

香港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在回归后成立了一些与科技有关的机构,以扶助香港的创新产业。为了便于比较,下列表中列举了回归前后成立的所有的与科技有关的机构。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前不存在与科技研发直接相关的机构。回归后,香港政府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了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

3.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

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旨在鼓励私营公司充分善用各大学的知识及资源,以便推行更多研究发展工作。计划的重点在于加强本地大学与私营公司的合作关系。此计划由下列三个计划所组成:

(1)厂校合作研究计划

此计划旨在透过资助本地公司聘用大学毕业生协助专利研究发展工作,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将会派驻参与公司,就指定的事项从事为期不超过两年的研究工作。大学会为从事项目工作的研究生提供指导。计划会承担研究生补助金的一半费用。研究生每月最多可获创新及科技基金提供7,500元补助金。由于项目为期不可超过两年,因此创新及科技基金为每位研究生所提供的最高补助金额为180,000元。

(2)合作研究等额补助金计划

此计划旨在推动私营公司与大学合作推行专利研究发展项目。此计划不会资助纯粹探讨现有科技的日常应用事宜或搜集和分析资料的项目。此计划的目的是使大学能在项目的研究发展工作中担当重任,所以大学的研究员必须是项目工作小组的核心成员,并且负责进行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发展工作。参与公司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承担不少于50%的项目成本。

(3)客席研究员产业研究计划

此计划旨在协助大学及产业,就香港政府还没有发展但具长远发展潜力的自然科学或工程项目进行研究,以适应产业的需要。大学的一名杰出研究员将在一段特定限期内获邀担任客席研究员,带领进行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合作研究等额补助金计划相同,大学研究员须负责进行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发展工作。

二、回归后香港科技创新投资状况

董建华在首任期间,大大增加了科技研究和发展的财政投入,其方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在此后的几年中,政府一直稳步发展与科技有关的行业,香港的大学每年动用约30亿元以上进行研究。1997年下半年拨款33亿兴建科学园第一期工程;政府每年向生产力促进局拨款1.8亿,改善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咨询和向中小型企业推广科技应用的条件;为协助工业界推动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此外,政府也向应用研究基金注资7.5亿,作为营运资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l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用科技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扮演着在香港推动高科技发展的桥梁角色。当前,香港各大学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上游领域,而有关科研成果商业化存在一定的困难。应用科技研究院的成立,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为香港的大学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应用科技研究的平台,推动实用产品研发,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1.香港政府研发拨款分布概览

注释:由于四舍五入关系,表内个别项目的数字加起来可能与总数略有出入,数据截至2006年6月30日。

不同行业及不同支持计划的拨款分布对比图

从表2和上图上整体看来,创新及科技支持计划是主要的拨款来源,占据了总拨款的79%,而电气及电子、基础工业和信息科技三个行业占据了政府拨款的大部分,超过了75%。这也充分说明了香港政府近年来对科技创新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对信息科技的重视。

2.应用研究局支持的投资项目

从1998年开始,政府委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项目的管理,拨款主要偏重于信息科技和电讯。回归后(从1998年到2005年8月底),信息科技和电讯分别得到了2.3566亿元和1.1087亿元的拨款。在这种资助下,香港的信息科技有了快速的发展。而生物科技和电子方面在回归前后得到的拨款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生物科技的拨款在回归前后分别是0.1657亿元和0.117亿元,电子方面的拨款回归前后分别是0.3566亿元和0.3352亿元。

3.研究开支与人员数目

回归后研究与发展的开支与人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政府统计处科技统计组2006年6月2日的统计资料可知,研究及发展开支的费用从1998年的56.02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052亿元,分别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比的0.43%和0.74%;研究及发展人员数目也从1998年的9022人到2004年的18846人。

三、最新科技合作情况

香港在本地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与内地有关机构合作,包括科技资源共享和进行研发项目合作。目前,香港与国家科技部、泛珠三角省区、广东省和深圳市均建立了良好和有效的科技合作机制,汇聚各方的优势资源,达到整体的最大效益。新成立的五所研发中心为香港和大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和合作。香港的科研人员拥有国际研究经验,也熟识内地的科技需要,因此研发中心可以促进香港政府、内地和海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广泛的研究合作网络,提供宝贵的合作机会。双方同意安排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作为内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加强香港参与内地科技发展计划,包括“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香港地区政府回归8年来制定与落实的一系列的科技政策,香港政府在这几年中尽最大努力给科技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应用,成立了由创新科技署管理的创新及科技基金。当前,香港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本身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和机会、劣势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利用自己的资本、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大陆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的战略,与大陆的一些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董建华:一九九七年政府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2]董建华:一九九八年施政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3]创新及科技基金概览创新科技署的网站 itc.gov.hk/gb/welcome.htm

[4]董建华:一九九九年施政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 模式 比较

高等学校是现代科技创新的大本营,同时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为此很多国家都制订了优惠政策和措施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瑞典和印度等国家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特点,获得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

1、美国模式——以内容广泛、稳定持久、经费保障、应用性强为特点

美国的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是美国从事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由于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和倾斜,使美国大学的科研能够面向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但与企业合作紧密,而且内容广泛。为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美国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创造活动;建立各种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用于学生搞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提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场所,用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在政府的积极资助下,建立实验室、科研中心、工业中心,用于学生创新实践。为保证科技创新的稳定持久和有较强的应用性,美国大学积极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美国企业界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重视与大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使美国大学的科研工作能与生产紧密相连。这种“产—学”合作的科技创新模式,不但使大学直接接触到生产领域中存在的各类科学技术问题,从而使科技创新更有针对性,而且大学可借此机会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加快科研进程。

2.日本模式——强调政府行为,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日本大学的科技创新主要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开展也较早。早在1933年,日本就成立了全国性的按重要课题划分的“产学合作研究委员会”,1956年日本产业合理化审议会向通产省提交了《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1960年底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要特别重视产学合作”,“加强教育、研究、生产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推进高校的科技创新,日本不断采取新举措,并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推进其发展。政府1996年7月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把产学研合作进而高校科技创新当作一项基本国策,要求高校与企业认真加以实施。1997年1月,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其中包含了日本政府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实现了大学的教育、学术研究与产业界生产密切的结合。目前日本要求高校必须与产业界相结合,开展密切合作,双方都承担重要的教育责任,都应对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在日本研究生由大学招收,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后,进入合作企业,企业提供经费、场所和课题,使高校科技创新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回报,企业有优先用人的权利。日本许多大学都建立了科学园,其中最富盛名的是筑波大学的高技术科学城。这些科学园以高校为中心,与专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技术密集区,既培养新的科技人才,促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更源源不断地开发了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

3.瑞典模式——以国家创新局,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

瑞士国家创新局创建于2003年,主要职责是进行国家创新体系的规划与建设,资助对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重点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激励开展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促进研发与转化之间的合作。一是鼓励高校积极承接国家和欧共体的重大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二是要求高校和企业联合承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学校应为第一单位,政府的投入只能作为高校研发经费;为刺激科技成果转化,国家规定成果和专利原则上归个人所有。

4.印度模式——重视产业界发展与大学研究基础结构及国家实验室的牢固关系,实现高校的科技创新

印度大力鼓励国家实验室、企业和学术界合作,尤其重视产业界发展与大学研究基础结构及国家实验室的牢固关系。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控制着40个国家实验室,并负责这些实验室成果在印度工业开发中的应用。该委员会负责人强调:“研究与开发是一种提高利润的商业”,因此号召其下属的各个国家研究实验室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使研究与开发活动更为有效,政府还定期组织召开全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大会。这个由科技部下属的科技和工业研究署召集的大会自1987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提供对话场所,加强企业机构与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以及金融和其他机构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印度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以印度的软件业

为例,到2004年,400所大专院校中设有电脑软件专业及世界最大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不仅促进了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培养了大量it人才,而且促进了印度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之成为印度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部门。

二、国外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特点和启示

从上述国外高校科技创新几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其共同的特点及启示。

首先,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和倾斜在促使大学的科技创新面向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为大学的科技创新活动、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都提供了优惠政策和大量基金。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国家将资助重点由基础研究逐步转向了有应用前景的科研课题,成为其大学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根据时代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目标的主要社会原因。

其次,大学对开展科技创新非常重视。强调大学的教育、学术研究必须和产业界的生产密切结合,为此,各国不断采取新举措。因为它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直接接触到生产领域中存在的各类科学技术问题,从而使科研教学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大学也可借此机会获得充足的办学经费从而有利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

第三,这些国家的企业界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重视与大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使大学的科研工作能与生产紧密相连。

最后,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保证高校科技创新顺利进行。例如澳大利亚的“行业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和印度的“国家实验室”,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运作、实施,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共办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推进高校的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技与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如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试点工作站等机构;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组建产学研联合促进会,加强地区与校所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注重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组织高层科技人员对企业进行技术协助等。与之相适应,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校科技创新形式:

一是政府推动型高校科技创新。即由政府搭台,财政出资、引资,经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初始经费,由高校承担或参与合作攻关,主要支持高风险、高投入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科研项目。如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校能更好更快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促进学校主动进行市场定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二是自我主导型高校科技创新。高校利用校内自身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自己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创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将经营实体与自主科技创新合二为一,以期达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与经营效益并举的目的。大学作为社会教育的主体部门,基本职能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各种高级专业人才。但随着世界性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密切结合,r&d(研究与发展)对经济活动的作用越来越直接,高科技创新活动己经纳入到了大学,并成为其一个重要职能,形成了所谓的大学“第三功能”。一是建立了高校技术创新基地,我国高校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高校建设了一批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全国高校2008年共有r&d机构5159个,建在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到2009年已有165个。此外,高校与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了大批产学研合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研究开发院等科技基地,据2008年统计,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大部分省市都与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二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设立。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设立部级大学科技园50所,累计吸引各类资本投资126.3亿元,进驻企业6075家,转化各类成果5716项,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1.9亿元,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和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强化了孵化服务功能,建立了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

三是企业需求型高校科技创新。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科技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明显不足,大量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仍在企业之外,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关键。企业里r&d研究人员比较少,企业r&d的投资相对较少,直接造成了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全国约2/3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研究开发机构,近一半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

动。但是大多数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由此产生了企业需求型高校科技创新模式:即企业将技术难题投入到学校,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共同攻关,使高校和企业结成紧密的联合体,这种科技创新模式使大学可直接了解实际问题,把在与企业的相互合作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思想融进教学中去,促使教学的不断改革;企业部门在解决其重大科研难题上得到了大学优秀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帮助,使科研成果很快得益。

通过对国外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合作,缺少或弱化任何一方,其实施价值与意义就大打折扣。而我国现行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合作各方均为独立的主体,由于各自主体受制约与驱动的因素不同,就产生出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高校科技创新常常被人为地孤立起来,影响了整合效应。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不突出,缺乏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法规和相应配套措施以及专门协调各方的功能完善的中介机构,政府在多渠道筹集资金方面努力还不够,制约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开展;另一方面是高校缺乏自主性社会适应性,办学模式相对封闭,与社会及产业界相互疏离,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加之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不愿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大学生的培训基地,使得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四、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在新形势下,我国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导向等途径,解决高校科技创新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呢?应该如何选择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呢?可以肯定,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高等学校或单靠企业都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高度,站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自利益之上的战略角度,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激励三方的合作,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做出切实努力。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应该选择一条“政府组织推动、国家示范带动、高校主导主动、企业重视联动”的道路,具体而言:

政府组织推动、国家示范带动,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三方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高校科技创新。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除了必要的宏观调控外,各级政府还必须牵头设立适当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以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实。在高校科技创新的推行过程中,国家应起示范带动作用,比如鼓励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大学的密切联系。

高校主导主动,就是高等学校应走出自我封闭状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与整个社会及产业界展开广泛的合作,更准确有效地选择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克服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使高校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高校中科技人才众多,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而且科研设备条件优良,信息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可以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要。

企业重视联动,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与大学联系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的科技创新得到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企结合”的热情与主动都高于企业,而企业方面则较消极、被动,缺乏主动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热情,极少见到企业或产业组织就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系统的建议、要求。从工厂内部看,基本上没有能够独立运用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或大学实验室中的技术所提供的、可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力量。我国的企业不能不追求技术进步,否则,只有产品卖不掉、企业最终倒闭一条路。但是,我国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力量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需要的增长。我国大学与产业界的关系,在目前阶段,仍不得不维持以大学为主进行技术开发,把一项一项成熟得可以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技术转交给企业的状况。因此,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除了政府推动、高校主动,还必须有企业的重视联动。

国外高校科技创新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高校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更源源不断地为企业、为社会开发出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微等.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4(3)

[2]张恩栋等.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6(5)

[3]黎海波.印度鼓励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经验[j].云南科技管理,2006(1)

[4]白阁.印度现代高等教育的成绩和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郑州大学2007

>

[5]中国统计年鉴(2009)[db/ol]/tjsj/ndsj/2009/indexch.htm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5

    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深入剖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农业创新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地揭示农业创新过程中的规律,针对农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国际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内涵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高布权[4]认为农业科技创新表述为将农业科技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吴林海[5]认为农业科技创新实质就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及向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转化;王丰等[6]从农业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创新来解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刘春香等[7]则从技术研发、品种改良、资源配置、市场设备、综合效益等角度认识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本质基本上趋于一致,也就是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达到农业效用的最大化。有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刘爱群等[8]从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角度来认识,朱玉春等[9]则强调农村公共服务功能,段莉[10]则认为是网络关系系统。以上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认识有独到见解,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吴敬学研究员则认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跨学科、跨地区的系统工程,以中央政府统筹为主,主攻方向明确、核心支撑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资源优势互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研究开发一体的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种见解更为全面和深刻,说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复杂和系统工程,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活动,更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事。

    2SWOT分析

    SWOT分析框架是1979年由Steiner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分析框架,这种框架是对被分析主体处于内、外部环境下的竞争力态势分析[11]。SWOT分析是一种较客观的态势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的形式挖掘与研究对象发展相关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从而根据找出有利因素以及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12]。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就是要对农业产业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比较客观清晰的认识,做到知彼知已、趋利避害,进而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和外部发展机遇,时刻警惕并化解外部威胁,以便及早发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农业创新问题的研究都是偏重于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没有对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优势、机遇及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运用SWOT分析方法,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化解威胁,做到扬长避短,从而提出合理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2.1优势

    2.1.1经济优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创新又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农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耕地面积12172万hm2,林地面积30590万hm2,水资源总量30906.4亿m3,森林覆盖率20.36%,内陆水域面积1747万hm2,草地面积39283万hm2,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hm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987万hm2,粮食产量达54641万t,棉花产量达596.1万t,油料产量达3230.1万t。木材总产量8089.6万m3,饲养牲畜12238.5万头,水产品总产量5373.0万t,农用机械总动力达92780.5万kW,农村用电量6632.3亿kWh,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5924万kW。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2.1.2科研优势一个国家要想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业科研人员及农业科研机构是主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44个,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约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7万人,科研管理1万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近70万,在农业主管部门注册的种业公司8700家[13]。其中,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研究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龙头的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棉花研究所、草地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及省市地方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等,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和创新提供了支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农业昆虫学家邱式邦院士、畜牧学专家张子仪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核农学家徐冠仁院士、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院士、农业工程学家陈秉聪院士、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家陈文新院士、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曾德超院士、昆虫生理学家钦俊德院士等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以及大批在各自农业科研及农业推广应用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他们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者,是新生产力的推进者,是农业科学知识的拥有者,是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正是他们在农业科技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掀起了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新篇章。

    2.2劣势

    2.2.1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SchumpeterA.J)最早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以来,缪尔塞(MueserR)、格温(GerwinD)、库姆斯(CoombsR)、施穆克勒(SchmooklerJ)、莫厄里(MoweryD)等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创新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介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到论述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等。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理论研究则相对较晚。1993年《上海改革》刊登了“让农业健步进入市场———各地加快农业走向市场的做法”,这是较早对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推广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启杰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理论与实验探索研究,从介绍澳大利亚[15]、德国农业技术[16]创新及推广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17]等,为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周波(2004)、纪绍勤(2005)邢广智等(2006)、李圣军等(2007)、李哲敏等(2008)、张正卓(2009)、陈燕娟等(2010)、吕姗等(2011)、张世煌(2011)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总体来说,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模式相对成果较少,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缺少量化分析研究。理论研究是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再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2.2农业基层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农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从事科学理论探索创新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农业基层从业人员,即从事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广大农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调节,特别是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部分年富力强的年青人在城市、城镇打工创业。多年来由于劳务输出力度加大、不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的往往是老人和妇女,只有农忙时年轻人才回家帮一下农活。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2012年乡村人口达67113万人,而全国文盲人数达5466万人,文盲人群基本在广大乡村。广大农村人口中,除了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外,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使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无从谈起,这势必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大部分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3机遇

    2.3.1政策机遇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央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十分重视,2007年、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业科技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凸显了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重要支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要努力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进一步保障,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2.3.2战略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七篇第二十七章明确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有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农业行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则强调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如分子生物学、生物组学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创新孕育新的战略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财政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凸显了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地位。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11-03

先进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中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如何整合资源,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大课题,其中,搭建平台,校企、校际合作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正以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为目标,探索实践“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随着开放性办学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和思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创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产品的研发带动课程开发,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基地,培养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以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试点研究,进行项目孵化、人才孵化和小微企业孵化,提高本区域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持续革新作贡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建设思路:联合实施校企、校际合作的名高职内涵建设亮点工程,搭建一个平台、发挥两种功能、设置三个岗位、开发四门课程,推动五种创新――科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学习模式创新和基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分三步走:第一步,苦练内功,建立校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二步,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第三步,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发挥“敢为人先,力争第一”的南职精神,组建精干队伍,苦练内功,走出去,请进来,依靠组织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用3到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服务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以高新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及其实践成效

(一)在校内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整合现有实训基地与资源,充分挖掘教师队伍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潜力,更好发挥我校实训基地和设备的优势,推动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探索,培育与整合创新项目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主要职能如下:

一是提供综合实践资源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室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技能培训。各类实习实训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全面而有序地对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勤于参与专项技能强化、拓展技能训练,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勇于探索与创新。

二是培育创新项目,储备创新成果。工作室针对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面临的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在技术突破、技术集成、技能强化等方面选择可行性项目进行培育。通过若干年的持续、递进式累积,配置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组建一批在多个专业领域中具有娴熟技能、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团队,储备一批创新性成果,支撑学校在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的项目遴选。

三是整合教师资源,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工作室充分整合教师队伍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并在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运作方案及成效如下:

一是“筑巢引凤”,学校提供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教室,专门配备了20台全新的电脑和办公设备,挂牌成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学校专门的先进制造项目综合化设计与工程实践的项目研究场所,工作室可以利用本校机电工程学院闲置的办公设备、机电设备或调用学院相关仪器设备,此外还购置一批研究专用工具设备和专用材料、资料,开展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企业产品试制、专项测试等工作,为分门别类申报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项目打基础。

二是“养鸡下蛋”,创新工作室专门聘请两名有专长的机械产品研发工程师和机械产品制造工程师作为专职研发和制造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与院内科研型教师组成团队(突击队),承担企业项目研究、课程开发和相关实践教学工作,在一年内把他们培养成双师型人才,薪资水平达到在校骨干教师水平。

三是“放水养鱼”,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师生共用专用工作室,依照学校制定的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课程管理;工作室起到“信息、项目推介、项目管理、学习管理,进度通报、成果展示”的作用;承担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模具专业、机制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公共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工作;组建与科研项目研究、特色选修课开发实施密切联系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队,并定期给予技术业务指导;利用技术开发和课程开发等科研、教研项目对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团队进行专项基础训练和专项竞赛演练工作。工作室团队(创新突击队)在完成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学习、研究、实践”和“改革、开拓、创新”,以申报各种类型的科研、教研、研发项目的形式主动完成院校下达的各项任务,争创一流业绩,在短时间内提升我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科研水平。

我校先进技术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为北海双赢洋弓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铝弓箭本体的成型工艺研究和数控制造工装的研发及塑料弓箭手柄的模具研制;与南宁燎旺车灯公司联合研发并申报了《LED车灯监控系统》1项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车灯控制电路》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可扩展的加工机械手》1项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切削工具》《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换刀机构》《一种机械加工定心装置》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高速切削工具》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与广西锦新科技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金属丝的制备方法》1项发明专利、《一种慢走丝线切割走丝头》1项实用新型专利等。

(二)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

为进一步拓展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走出去,通过校企、校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寻找到行业领军精英、企业技术能手、精干的管理人员,并在科技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校企、校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校外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按行业、企业标准营造真实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开展项目开发、产品研发、人才孵化和课程开发等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企业化运作,承接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教研项目外包,承担院校两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实行灵活的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学分管理。计划以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形式建立公益性NGO组织,提升南职院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是完善功能。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依托,根据我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科研、教研以及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需要进行项目开发和立项建设,整合资源,开展高新技术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专门技术的应用研究,协助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把科研、教研成果转化为专业内涵建设;开发3-5门高新技术应用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筹建竞赛训练基地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全力支持各二级学院为开设新专业进行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提升相关专业招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学校整体办学综合实力。

三是项目孵化。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搭建校企、校际合作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和项目孵化,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申报市级、区级、部级科技创新项目打基础。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等院校,玉柴工程研究院 、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联合申报各类部级、区级教研及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协助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公司拟申报2014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三)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通过自身的苦练内功,并走出去进行了校企、校际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制造,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与合作单位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共享、校企设备资源共享及组织保障等的路径,因此,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的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高水平建设“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工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引进知名制造类企业,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一大批主动学习者,在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建立共同体文化,在基于学习科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嵌入式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力争在“改革、开拓、创新”实践中,成长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是共享型区级、部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训练基地。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开发、集成工程所形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代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作为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西创新大赛的竞赛项目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应主动介入部级、区级比赛的竞赛项目设计和相关竞赛组织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引进企业深度参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竞赛训练项目的策划和竞赛团队的选拔考核工作,在力争取得佳绩,减轻学校投入负担的同时,真正发挥大赛对专业内涵建设和学校综合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是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利用政府支持,依靠社会力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应用为载体的共享型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表明,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培养这些人才的人才,即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缺。一般而言,即使是高新企业也养不起这类科研人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和现有产品的仿造而已,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多。缺乏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体制,留不住。养不起高水平的研发人才,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乏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原因所在。因此,创新机制和体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聘请有丰富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经验的企业人才与校内专职科研人员组成专兼结合的科研型教学团队,以立项建设的方式进行项目孵化和人才孵化,在立足于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才能造就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引进广西知名机械企业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 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模具、焊具、检具、大型数控加工、精密塑料模具等产品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鼓励类投资和广西重点扶持类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拥有《叉车外门架下横梁焊具》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主要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公司、柳工集团叉车股份公司等企业配套产品。奋达公司带着科技项目、真实产品进校,校企双方合作成立董事会,组建产品研制团队,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为区内多家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在营造数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时,还引入了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兼职教师及企业文化,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又能使学校减少纯消耗性实习,降低培养培训成本,提高基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校内工厂每年实现产值达300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过有效运营实训工厂,校企双方都扩大了知名度,创立了校企合作典范。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部门应积极努力、广泛参与,相互协作、大力配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对照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我校的科技创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2]于兆吉.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术[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基金项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2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ZJJX12ZY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