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例6篇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1

一、引言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闻传播的客观环境发生极大改变,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更好地融合,助推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新闻传播研究的客观环境更为复杂。为促进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探寻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融的重要意义

作为研究新闻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新闻传播研究对促进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传播研究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需要在正确、全面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可认为是新闻传播客观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受不同政治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将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理论。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新闻传播研究理论遵循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就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播过程而言,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催生了不同的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即资本主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均较为落后,自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传播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累累硕果,我国也逐步形成了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建设仍然与新闻传播研究实践的发展节奏“有所脱节”,为此,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建设,推动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知

(一)新闻传播实践“孕育”新闻传播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脱胎于”实践,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同样具有这样的包含关系。应当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始终跟随新闻传播实践不断嬗变、完善和发展。新闻传播实践是无止境的过程,新闻传播实践更是促进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完善的“源头活水”。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领域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竞争”成为各国在国际舞台上“角力”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可谓迎来了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的历程便是中国新闻传播实践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直接印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有力、稳健领导下,新闻工作者们不断发挥自身的力量,新闻传播成功扮演了各地区、各民族联系的“纽带”角色,为促进中国内部稳定、繁荣发展作出不容忽视的历史性贡献;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慎言慎行”“握好笔杆子”,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真实历程客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为推动中外信息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峥嵘”的实践历程之中,新闻工作者逐渐摸索、总结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共同之处,二者均起源和发展于新闻传播实践[2]。

(二)新闻传播理论反作用于新闻传播实践新闻传播理论支撑新闻传播实践有效应对深刻、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实践面临更加深刻、复杂而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传播实践所面临问题的难度。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化环境之中,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加速传统传媒格局的转变和推动传播秩序重建。最为典型的是,以“双微一自”(微博、微信、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组分正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3]。新闻传播实践正逐渐由传统的专业化媒体机构传播转变为公众参与的大众传播,传播机制逐渐由“党政主导传播”转变为“社会多向传播”,传播范围也由“单一、局部地区传播”向“跨地区、跨时空”转变。新闻传播理论是对于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是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而出的宝贵经验,新闻传播理论如同坚定的旗帜,它能够从新闻传播制度构建、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渠道优化等角度有效加强新闻传播实践对复杂多变新闻传播环境的应对,提高新闻传播实践技巧性、艺术性,增强新闻传播实践之成效,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需求。

四、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思考

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新闻传播实践孕育新闻传播研究理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指导和支撑新闻传播实践取得良好成效。笔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具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关于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个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以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均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胜利的必然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为此,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应充分尊重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具体而言,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应当体现阶级意志、权利,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时,首先在思想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将党的政策、方针融于新闻传播实践中,正确、全面地展示党的纲领、方略。其次,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应当体现群众性,亦即人民性,这要求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充分考虑人民的权益,为民解忧。回顾历史经验可知,只有充分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妥善报道特殊性事件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任务是系统性地传递客观的新闻现象和信息,促进新闻传播业进步。当前正值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时常见诸报端。特殊事件的报道是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均关注重点问题,例如,中外新闻工作者都热衷于跟进热点事件,同时,在事件报道中探索、总结出值得推广的报道经验(也可称之为研究所取得的理论)。天津塘沽爆炸事件是一起轰动中外的重大安全事件,当时有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对此事件进行了跟进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传播了事件的客观信息。针对该事件中网上所流传的谣言、虚假信息,有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快速地进行辟谣,有效消除了虚假信息传播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注重妥善报道特殊性事件。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有必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特殊性事件妥善报道的事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新闻传播实践经验,为推动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铺垫良好基础。

(三)加强本土化研究上文提到,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任务是传播执政党的新闻信息。从更深层次地角度分析,新闻传播的意义在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较之于西方国家还有所不足,新闻传播学研究理论诞于西方,服务于中国发展。为实现新闻传播学的“洋为中用”,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加强本土化研究。一是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围绕“新闻传播为公、为民”的核心原则,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系的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二是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养分,它对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提出了系列的观点和理论,这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备许多有益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发展的元素,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例如,“民本思想”“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研究的文化底蕴[4]。四是积极借鉴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本土化研究并非是“闭关锁国”,一方面,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研究要围绕中国新闻传播的客观环境和诉求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中国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又应当以高度开放的态度,保持国际化视野,积极借鉴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成果[5],同时,反思其研究的局限性,以本土化研究为核心,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体系。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2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采写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25-04

2009年3月笔者主持的课题“财经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获得立项。自此,课题组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尝试,开展了一些教学实践活动,经历了许多研究的困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日益提高,它们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未来事业需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人才。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解决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有新闻采写的教学中学生目的性不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够,实践与实验脱节,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结合不密切。因此,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试图改进现有的教学体系,明确财经院校非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的定位,探索出新闻学在财经院校中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通过教改锻炼教师队伍,使其适应整合型新闻学教育的发展。

一、构建课程实践的情况

明确目标,以课程实践改革为核心,构建财经院校非新闻类专业尤其是文秘教育、经济文秘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训体系,提高学生经济新闻采写能力,满足社会对经济文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研究思路,以课程实践改革为契机,调查企业等社会组织对经济文秘等专业的人才需求和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能力。

组建教学实践研究团队,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集中力量办好事情;组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教学团队,团队中以教授、副教授为教学骨干,他们科研成绩突出、教学水平较高,老师们还定期到媒体单位进行调研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实战经验。成果中的《新闻采写编实训教程》讲义稿已为课堂教学采用,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课程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一)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本课题组成员对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理论和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成果显著,包括:部级、省区级、校级课题共6项,学术论文6篇、教改论文6篇、教材1部。

新闻采访实践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模拟人物访谈类节目中,各小组充分准备,演示成功,互动良好,能抓住关键问题提问,联系社会实践强,讨论问题有深度和广度。新闻写作实践是本次实践的重点,学生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料来源和多种采写方式,尤其在人物通讯的写作练习中,能抓住新闻写作的原则,把握写人物通讯的基本要领,从情节和细节等方面来凸显新闻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其中,曾任广西财经学院院报学生编辑的何春浇同学和杨柳慧同学的新闻稿件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在有限的几周实训课程训练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内充分利用时间,集中精力听练写,尤其在练习过程中能主动提问,边练习边解决问题,提高较快。有些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练习和资料收集,主动性高。

(二)实践与实验结合,取得较为突出的教学成果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校期间上机实验时间得到保证,设备利用率超过80%。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能充分发挥这些技能优势,制作出大量的作品。

项目研究的实践成果:近三年来,为理论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开设了《新闻采写编实训》实验课,安排近500名文秘教育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训。从目前反映来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性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之后,我们将继续有序地推进该实验项目的开展。

经过多层次、多体系培养,广西财经学院2010级第一届文秘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0%。

部分学生担任《广西财经学院院报》编辑,得到了锻炼。学生在校期间活跃在各个媒体(广西财经学院院报、南国早报、南宁晚报等)并有多篇文章和作品在各种媒体和重点刊物上发表。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实践体系

(一)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注意尝试实现多方面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变院系理论讲授的独立进行为媒体积极参与,在培养主体上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在培养重点上变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经验和能力的获取。

新闻采写编能力培养的质量如何,关键要看其综合素质能否适应媒体的需求,其所学知识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实操能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学内容与媒介实践、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经常出现脱节的现象,未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媒体参与的有效互动。新闻采写编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面向媒体,更要有媒体的实质性参与。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把着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媒体资源开发的有效互动作为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一方面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把课内理论学习和课外实务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强化学生在新闻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一方面主动征求媒体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实习管理,并会同媒体建立实习生培养管理机制,以检验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的效果。

(二)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

跳出传统的刻板的教学大纲、教案和内容体系,代之以贴近媒体实践、贴近现实生活的创新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以及新闻报道领域能对媒体实践保持新鲜的感知,并成为引导与激发其职业理想的内在动力。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新闻经典作品、注意及时定期收集最新“好新闻”,引导学生不断明确新闻采写能力在未来职业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改变了新闻院系长期形成的“ 理论+案例”的程序化教学模式,让来自媒体一线的记者和编辑现身说法,以实实在在的“案例+经验”的方法,带给学生报道理念新、技术含量高、现场感染力强的教学效果。

在媒体和学生看来,新闻专业教育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大脑,更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举办“模拟采访训练”和举办媒体记者的讲座,就是要实现培养目标,把记者请进来,把学生送出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接受一线新闻采编实务的培训和训练,在贴近媒介实践、关注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长见识、学本领。具体可采取以下集中方式:

1.开展以强化新闻理念和思维方式为重点的专题培训。具体做法是:精选师资,主要由南宁电视台、广西日报社等媒体选派擅长各自报道领域的采编精英;创新方法,由记者编辑结合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凝炼内容,尽可能体现出课程内容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如对当代中国社会特点及人价值观的剖析,对新闻理想和新闻思维方法的感悟,对时政报道中平视社会权力的度量,对大的事件如何进行报道,对方法论的变革以及对新闻调查技巧的解析,等等。这些讲座看似不够系统,但都是记者身临一线的亲身体验,内容真实、生动、新颖,很有针对性。通过演讲过程中记者与学生问题探讨式的现场互动,学生扩展了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视野,对新闻工作的专业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的新闻理想和持续学习的激情,明确了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学习型素质和创新性能力。

2.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采写训练――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让学生熟悉社会,了解国情。如组织学生考察银行等金融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市民经济生活调查、我校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食品安全情况调查等。通过这些调查,学生对国情有了了解,结合理论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3.采用案例教学法。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理论课,坚持任课教师每年讲前一年的好新闻、十大假新闻等时效性较强的典型案例。随时发生的新闻事件都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教学。

4.进行实践总结。学生从事实践活动之后,及时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如进行模拟采访训练后,教师及时点评和总结。人物通讯的采写练习,教师尽量做到面对面地悉心辅导,找出新闻作品的不足,要求学生不断修改,写出更像新闻的新闻作品。

该课程实践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而进行的必要探索,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培养适应于当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未来意义。从目前所取得的结果来看,这些创新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锻炼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实力方面都有明显效果。

四、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本教学实践项目在新闻采写编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财经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授课对象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新闻采写编能力提高对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项目研究与实践联系还不够密切。建议从以下方面来完善:

(一)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

本校文化传播学院已建立了文秘专业综合实验室,但适合新闻传播、新闻采写类课程的实验条件不足。为了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快实验基地建立,与相关媒体共建实训基地,使师生的新闻采写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在遵守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真正领会新闻写作的真谛。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校、学院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一是学校教学督导小组对实践教学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指出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二是成立院系实践教学听课小组,组织有经验的教授听本专业教师的上课,检查教学改革内容的落实情况;三是成立学生信息小组,及时收集学生中的信息,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加强成果的应用推广

课题组针对财经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编写了《采写编实训教程》,并应用于教学中,效果很好。但由于没有足够经费支持,课题研究的推广研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加强对项目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更大范围提高项目研究与实践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信良.新闻专业采写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2] 蔡军剑,张晋升.准记者培训教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 张波.新闻业务课实践教学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3

[关键词]传媒环境;传媒人才;创新培养;“三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96 — 02

齐齐哈尔市举全市之力推进“三化”建设步伐,凝聚各方智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统领的思路下,各行业重新定位,加强自身建设,明确目标,全力完成具体工作。作为当地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承担着向当地提供新闻宣传后备人才、承担舆情调控重大课题和加强市域文化融合能力等重要任务。如何统筹各项任务,在与地方政府开展有效沟通的前提下,改变与强化新闻人才培养思路,扎扎实实出成效,稳扎稳打出成果,突破传统出人才,使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成为齐齐哈尔市大刀阔斧搞建设,深入基层为民生,真刀真枪抓三农的总体建设部署下的舆论调控中心和宣传阵地。与此同时,活跃的地域传媒环境同样给新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战平台与机会。以解决问题,并能够在活动中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合理化组织和管理是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要面对的新挑战。

一、变革中的传媒环境需要创新型新闻人才

近年来,中国传媒面对社会和媒体自身的转型,尽心竭力求突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也要随之转变。培养更加适应传媒环境变化和社会变革的新型传媒人才,不仅要关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新闻人才培养与时代对接,重要的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原有的新闻实习实践思路,完善一条更加有效的,能够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接的培养思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尝试。新的传媒时代需要有信心、有能力、有胆识、有担当的创新型新闻人才。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新闻人才除了要有综合完善的知识体系之外,还要有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有服务人民的反哺情怀,有综合全面的国际视野,更要有不畏艰险的执着精神。这些新闻人的优良素质应该纳入新闻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学生参与地方建设,打开门来办学,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提升社会人意识,不局限于校园环境和学生身份,这种人才培养思路更有利于新闻人才的成长。

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思路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要接地气。要和时展、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因此从当地传媒环境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寻找自我价值,在服务于地方建设的行动中获得检验和提高。这种走出校门、反哺社会的探索是一种“双赢”的期许。我国政府2013年工作报告中对本年度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三化”建设同样是我市立足市情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统领,凝聚共识,发挥各领域优势,才能汇聚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除了大刀阔斧搞建设、抓改革,不能忽略文化发展和对人民精神需求的关注。伟大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城市的信心来自全民的信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科研力量的集中地,要进一步思考履职尽责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高校新闻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力量与后备人力资源可以在这个背景下发挥优长,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集中精力探索“双赢”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从课堂走向社会是很多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以往的实践平台大多是与相关媒体直接对接,由带队老师负责联络与日常管理。实习与实践内容基本限制在所实习媒体的总体策划之中。这种实习模式对刚刚参与新闻实践工作的学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尽快熟悉新闻工作流程和规范。但是在大多数媒体实习过程中存在着实习生无法独立参与的情况。实际上,为了高效完成新闻任务,很多记者都不愿意带着一个基本没有实践经验的新手学生去完成采访任务,学生在实习阶段没有亲身参与新闻工作,无法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就很难在职业理想建构中有更多的突破。这实际上成为影响新闻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瓶颈。探索校地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使新闻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包容性,并能够适当承担本市新闻环境建设的相关工作,增强新闻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因此获得“双赢”。

(一)校地结合模式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一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同年级水平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各有特色。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参与一定的调研与信息采集的工作。同时可以针对高校特殊的文化影响力与文化氛围,结合地区规划的具体思路,开展多样式的实践活动,扩大宣传,增加辐射力。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有许多创新培养理念,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赛事的组织和外地实习实践。学生的实践参与过程也是一次城市文化的对外公关活动。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满载城市所特有的可识别符号,展示城市的青春力量,提高了城市的识别力。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也相对灵活。拥有校地合作模式下实习经历的学生会对大学所在城市的市政建设和文化环境有更全面的认知,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往往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这种最初的认知释放出来。一方面无形中促进了城市文化符号的传播范畴,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的对外宣传拓展了渠道。

(二)校地结合模式激活新闻人才培养新思路

立足地域传媒环境开展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科优势,为地域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拓宽了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思路,参照地域发展的总体纲要,结合学科特征开展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有实效,增强学科实践基地建设的社会融入。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统领是站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等多个维度思考作出的审慎决策,是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作出的全面安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准确的舆情控制、文化软实力的挖掘等方面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有效地开展校地结合,共谋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文化兴则人才旺,人才旺则经济活”。立足地域发展总体规划,建设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创新实践基地的研究是发挥大学精神的一种有效尝试。进一步推进大学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将充满活力的大学精神与凝聚希望的城市愿景相结合,提升全民参与意识,建立健全学生实践基地的培养制度,使实践基地的建设完成从思路到运作再到收效的转变。伴随着校地共建模式的逐渐成熟将新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进一步强化,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期许。

三、立足本市传媒环境制定具体可行的人才培养思路

齐齐哈尔市是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品格特质,地域性文化特色非常突出。但是局限于较为封闭的社会地理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与技术支持,地方文化综合能力薄弱,很多特色文化形式也鲜为人知。在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统领的指导下,发挥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优势,立足地域发展的机遇,不拘一格、开拓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制定合理的规划与制度,扎扎实实地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在合作中实现发展与共赢。

(一)创新实践基地的搭建与常规管理

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党的十路线指引下,“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是新闻传媒业的奋斗方向。如何把新闻传媒业做好做强,传媒人才培养是关键。充分利用当地信息、文化与社会资源,使新闻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打开门求发展,这不仅是思路上的创新,更是一种管理体制的转变。

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长久以来一直秉持着开门办学的思想,在实际操作中也有相应的尝试。然而,局限于办学力量、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实践的开展大多停留在常规的毕业实习安排上,很少与媒体之外的其他地方社会组织的合作。创新思路就要实现共赢,转变传统模式,使学生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到市政建设、文化传播或者媒体活动当中。以自身素质提高与思路转变,促进实践基地的搭建与常规运转。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地合作也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它的良性运转与收效的最大化。日常管理和师资配置要与常规教学相协调,保障制度建立的合法化、合理化。

(二)校地合作模式下的具体操作问题

基于新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校地合作共建的思路是非常关阔的。在城镇化进程中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品位。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辐射源和濡化源的特征,来提高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体操作既有阶段性特点,也可以形成常规机制。

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数字设备使用、信息采集、文化活动参与、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政策解读、传播规律把握和社会心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较为突出。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挖掘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播潜力。地方政府、地方媒体与其他社会组织是主要合作主体。搭建合作共建的平台,加强新闻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和实用性,一定是在共赢的前提下开展才能够实现。

新闻及相关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对于人文历史,文化心理,地域风俗和传播理论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可以融会贯通。通过实地考察、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等方式对具体建议进行科学论证。教师的参与会带动专业建设的整体氛围,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更加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参与。高校与地区开展合作,可以结合本市建设的具体部署而设定专题性实践工作。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调研、采访、拍摄、信息采集等工作。学生能够感知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的价值,也会提升加强自我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三)创新模式和创新结合点的探索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4

1.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合理科学展开新闻活动的应当选择。②

在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全面转型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国家发展宏观的总的指导战略和思想,落实、贯彻和实践这样的总观念,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合理需要出发,追求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实现理论观念与实践观念的统一。科学发展,前提当然是“尊重科学”。而尊重科学,首先“表现为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实际”,③也就是尊重事物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具体到新闻活动领域,就是要回归新闻本位,按照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依据中国的实际和需要,革新观念、创设制度,实现新闻传播的功能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闻改革之路。

事实上,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业走过的和正在行进的正是一条不断回归新闻本位、尊重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的道路。我们的新闻观念,从计划经济时代几乎纯粹的“宣传本位观念”,转变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宣传新闻观念”(宣传为主,新闻为辅,新闻是宣传的工具)。如今,正在向“新闻宣传观念”转变(新闻与宣传共同本位,新闻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观念”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新闻由无地位到有地位,由有地位到回本位,越来越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和功能,按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服务,为人民大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2.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尊重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的根本要求。

我们知道,尽管人是生产力系统构成中的根本要素,但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智力、体力、感知和反应系统等的物化延伸,直接表现为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其创造发明、更新升级过程中,不断以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物质交往方式和精神交往方式,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

在传播领域、新闻领域,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变革,都为人类创造出了新的媒介时代,创造出了新的传播景象和新闻图景。而新的媒介时代,又往往促成新的政治时代、经济时代、思想时代、文化时代……。每一次传收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革新和进步,都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脚手架”或新的“云梯”。当无线技术、卫星技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建构起强大的“技术丛”或技术系统时,人类真实地进入了虚拟世界,虚拟地进入了真实世界。这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有着无限可能的世界等待着人类的开掘和创造。因此,“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适应新的技术时代的要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新闻活动,包括新闻教育、新闻研究和新闻传播实践,只有积极应对新的技术挑战,充分发挥技术的正面功能效应,防止技术的滥用和对人的异化,才能真正实现新闻规律的内在要求。

3.尊重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新的环境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新结合。

新闻活动,作为人类认识把握世界、认识把握自我的一种特有活动方式,有其自身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但是,这样的特点和规律,是在人类历史的、具体的新闻活动中显现的,是在人类历史的、具体的新闻活动中形成的,属于人类的主体性认识活动、实践活动规律。因此,尽管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等特点,但它也必然会伴随历史环境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变化、各种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的更新,表现出新的特征、新的实现方式和实现机制。

如今,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融合新闻时代已经到来,多元化新闻传收模式已经形成,⑤新闻“产消者”已经出现,整合或融合或立体化符号系统形式传播,特别是图像化传播的兴盛局面已经呈现……面对这样的景象,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新闻业时代——“后新闻业时代”。⑥它从传统新闻业时代走来,它的源头是“前新闻业时代”。⑦这是一个职业新闻与非职业新闻(民间新闻)共舞的时代,是一个“民间新闻”开始狂欢的时代;⑧这是一个新媒介张扬的时代,是一个融合传播、传播融合到来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新观念、呼唤新理论的时代,是一个追求新实践、梦想新境界的时代。

显然,传统时代和后传统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是有差异的,新闻业时代和“后新闻业时代”的新闻再现、新闻建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相对独立的单一媒介形态时代和全媒体时代、融合媒介时代的新闻活动规律也会有相当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闻学习者、研究者、教育者和新闻传收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要紧跟时代步伐,立在潮头观察变化,站在前沿研究问题,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在新的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探索新条件下的新闻传播规律,以更好地发展新闻传播业。

其实,尊重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展开新闻活动,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的一贯思想。早在2002年他就讲过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2008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明确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⑨在2009年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在致辞中说,媒体(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⑩可以说,尊重新闻传播的特点,“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适应新技术时代的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总的思想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新闻传媒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传媒、新闻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渗透越来越深的当今时代,科学合理的传媒观念、新闻观念,对新闻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认真学习领会、探索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尊重新闻传播特点与规律等思想,对新闻实践、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导。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新时期新闻观念变革与新闻业发展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09jjd860007)

注释:

①参见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10/c_12537278.htm。另据当时在现场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回忆,胡锦涛对学生说,你们要适应新闻的特点和规律做好新闻工作,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方便了。本文作者当时也在现场,但因空间距离较远,没有听清楚总书记的话。

②本文所说的新闻活动,是广义的新闻活动概念,包括新闻传播、新闻管理、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活动等。

③杨保军:《“尊重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前提》,《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

④关于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我曾作过专门探讨和总结,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在《新闻价值论》《新闻理论教程》(第一版或第二版)《新闻活动论》中的相关论述。这几本著作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也可参阅杨保军:《试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今传媒》2008年第8期

⑤所谓多元模式是指:点对点的传收模式,点对面的传收模式、面对面的传收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各种整合、融合样式。可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相关章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关于后新闻业时代的相关论述,可参阅杨保军:《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

⑦关于前新闻业时代、新闻业时代和后新闻业时代之间承继关系的论述,可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相关章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⑧关于民间新闻,可参阅杨保军:《简论网络语境下的民间新闻》,《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5

一、新闻编辑的知识储备及其重要性

新闻编辑是以他人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服务。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什么样的编辑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

1、地位之重――新闻编辑是稿件的最终决定者。新闻编辑是一家媒体新闻策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决定者,媒体的定位决定着编辑的策划,但是编辑的品位体现了媒体的定位,而媒体的定位决定着媒体的成败,足见编辑在媒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编辑规划着记者新闻采写的开始,决定着记者新闻稿件的最终命运。记者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必须符合编辑的策划,所写的稿件必须为策划而服务,另有,记者的新闻稿件须由编辑层层把关,在确定没有政治、真实、道德、逻辑、言语等方面的问题时,记者的稿件才算是通过,否则稿件无法见诸报端。

2、要求之高――新闻编辑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因为新闻编辑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媒体单位对编辑的要求相当高。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首先得有崇高的职业追求,我们应该把新闻编辑看作是职业理想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旦一些虚假、低俗、媚俗、道德沦丧的信息或者稿件在市场上流通,对社会生产、当事人、社会群体甚至是青少年等弱势群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作为新闻编辑应该自觉肩负社会责任,不辜负媒体和社会对自己的信任,要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利为媒体、为社会造福。其次,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有职业素养,其中职业素养最主要的是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挑选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稿件、设计版面以及布局版面时所运用到的知识。对于稿件的挑选笔者认为有四个标准:政治倾向、新闻价值、社会价值、法律规范。在挑选稿件时首先得有政治敏感,什么样的稿件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稿件不能使用,要求编辑一眼就能够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积月累的编辑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对稿件政治倾向的把握问题除了与编辑的长期实践有密切的关系,还与社会发展的民主程度有关系,这就要求编辑不断的学习,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免被时代淘汰,在稿件的挑选问题上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

新闻价值是指能够引起社会人阅读的兴趣,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社会价值是指新闻稿件传播以后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的负面的。有的新闻稿件有新闻价值却没有社会价值,编辑也要放弃这样的稿件,因为一则社会价值不高的新闻稿件传播出去,不仅会浪费版面,挤占有社会价值的新闻稿件,另外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新闻稿件经过以上三个标准的层层筛选之后,还要判断稿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可见,挑选稿件是新闻编辑工作中的第一步,第一步走正确了,以后的每一步才有正确的可能,第一步走错了,那么无论以后的工作多么出色,也无济于事。

二、新闻编辑实践能力现状

新闻编辑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储备,理论性的知识必须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但是,在实际中,新闻编辑不但知识储备不够,实践能力更令人担忧。关于新闻编辑的实践能力包括是鉴别能力、创新能力等。

鉴别能力指的是新闻编辑迅速判断出有价值的新闻稿件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挑选稿件时非常重要,新闻编辑的鉴别能力包括对政治倾向、新闻价值、社会价值的鉴别与判断,如果新闻编辑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直感,是自己能够从万千稿件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策划、主题、媒体定位、且没有任何政治、法律问题的稿件。

创新能力是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创新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对度的把握,媒体既要求编辑有创新能力,但是其创意又要符合媒体的定位。但在现实生活中,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编辑新闻策划缺乏新意,不敢大胆向前,思维僵化生硬,无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的编辑虽然满脑新意,但是却不顾事实,任意发挥,结果往往离题万里。

1、匪夷所思――新闻编辑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关于新闻编辑实践能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上文讲的那样,“的得地”不分,别字滥用,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天马行空等,除此之外,编辑们缺乏对稿件的组织、整合能力,有的编辑将毫无关系的稿件排列组合在一起,有的编辑无法写出代表媒体的评论,有的编辑无法将记者集中起来,挖掘各个记者的优势,无法正确的安排记者从事新闻的采写,还有的编辑不能协调记者之间的合作,以至于是记者们之间搭配不当,耽误新闻的采写。还有的编辑不仅文稿功底差,心理素质更差,在媒体单位遇到所谓的“麻烦”时,如遭遇官司、打击报复、舆论质疑等等,编辑却无法提出解决之道。有的编辑不敢面对,便推卸责任,以至于使得媒体生名俱损。

2、尴尬之行――新闻编辑面临的义利抉择。在当前社会中,新闻编辑这一行业的尴尬之事就是正义与利益的角逐。在我国,媒体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媒体不仅肩负着社会责任,还要自负盈亏,这就使得媒体从业人员包括编辑会为了媒体或者是个人的私立而失去原则、立场。现如今,很多编辑为了金钱撤销一些设计社会强势利益团体的稿件,比如与黑煤矿、黑心商贩相关的新闻,还有的编辑为了一己私利,将版面卖给广告商或企业,甚至不惜牺牲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采集而来的新闻。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与编辑自身的职业操守有直接的关系。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6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院校;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较之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单位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越来越受到新闻传播界的欢迎和青睐。

全媒体时代为什么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全媒体,它不指代任何具体的媒体,而是指全部媒体的总称。从传播载体看,全媒体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网络等;从传播内容形式看,它满足视、听、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多种感官需求;从所倚重的技术支持平台看,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也都为全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1]可见,全媒体时代,打破了各种媒体之间的壁垒,同一新闻、信息,采用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等多种媒体相融合的渠道,及时、快速地传播出去,满足不同层次受众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信息需求。所以,在传统的、各自为战的媒介时代,那种编辑确定报道主旨,记者们以单一的或是采写,或是摄像,或是摄影的工作形态,已经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工作状态。媒体竞争不再是同类型媒体间的竞争,而是多媒体的融合竞争。所以,“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更适合新闻传播业的工作。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传媒环境比较复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代,传媒渠道比较单一,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传播环境比较纯净。而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成为全媒体时代比较重要的媒介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参与到信息传播中,他们既是信息接收者,又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由于这些新媒体技术管理和控制手段还比较滞后,垃圾新闻、虚假新闻,甚至一些偏激、错误的观点频频在互联网、手机上出现。有些媒体不做调查核实就进行转载、传播,舆论导向混乱,受众是非难辨,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杜绝这种现象,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控制管理力度外,新闻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人人都有杜绝制止假新闻、垃圾新闻,偏激、错误的观点传播的自觉意识,把真实、公正、客观的新闻传播给受众,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也给培养未来新闻人才的新闻院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在做好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外,在全媒体时代,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过专。长期以来,国内传媒教育的专业设置建立在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传统媒体划分的基础上,如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社、通讯社培养人才,广电专业专门面向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编辑出版则针对杂志和出版社。[2]这种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去向过于狭窄。如果上述某一机构人才饱和,有一些毕业生就只能去应聘其他单位,学无所用,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还有,目前一些新闻院校新闻课程设置过专,仍然是以新闻史、新闻理论、采编写、评论、摄影等专业课程为主,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课程的设置,对于新媒体技术和现代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和技巧运用培养不足。

全媒体时代,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过专,就会产生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所说的那样,“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3]因此,新闻院校要顺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整合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走出学科设置过细和课程设置过专的现状。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强。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新闻院校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新闻理论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远远多于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有的新闻院校虽然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时间短,形式单一。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两次实践锻炼机会;或者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一两周的实习活动。有的在校园模拟实习,有的到一些新闻媒体单位参观学习。学生得不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锻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高。这就导致如社会上所说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说得多练得少的情况。这些学生毕业走向新闻传媒单位后,被业界认为眼高手低不好用,缺乏后劲。全媒体时代,新闻院校要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和途径。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院校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传统媒体时代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在全媒体时代更是重中之重的一项任务。面对新媒体,如手机、网络上的一些负面新闻给受众、社会造成的影响,新闻院校要探索各种途径,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可以从以下途径做起: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新闻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先做人、后做新闻人;三是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调查采访,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愿望和呼声,增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适当整合专业、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至于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新闻院校可以到新闻媒体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界用人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增、减,或者整合一些专业;还可以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或者读双学位。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适当增设一些美学、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另外,在对学生强化传统的采编写文字能力和照相机、摄像机的使用能力培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新媒体技术和现代设备方面的知识和运用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在某个专业方向上选择一个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强化优势,使自己发展成为一名符合全媒体时代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推出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闻院校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是要把课堂实践与独立实践相融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次课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课堂实践锻炼。如课堂讨论、模拟实践、课堂练笔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另外,在阶段教学结束后,结合这一阶段的专业理论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中进行独立采写实践活动。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采写能力。

二是注重综合实训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即在每学期结束后,集中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训锻炼,如编辑一份电子报。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几门相关联的课程理论知识,如《文学写作》、《色彩学》、《新闻摄影》、《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以及电脑方面的一些知识,完成这项综合实训任务。在实训活动中,学生们要认真完成策划、采访、撰稿、摄影、版面设计等一系列实践环节。通过综合实训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采编写的文字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摄影技能、电脑软件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是根据岗位实际需要,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一般在毕业实习期间,很多学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为了让学生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要支持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让学生根据岗位实际需要进行毕业设计,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学以致用,这样,可以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环境,短时间内即可担当起工作任务。

积极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为了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闻院校要积极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构建实践锻炼平台。

一是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校内实验场所。二是充分利用校园一切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等,鼓励学生到那里担任编辑、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摄像、摄影、录音等。这既可锻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三是除了利用好校内实践场所和媒介外,还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如社会上的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新闻传媒单位。这也是学生全面锻炼自己不可多得的平台。

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强化教师实践能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可是,目前我国新闻院校从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有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岗位上工作的经验。如果教师实践能力和经验欠缺,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美国新闻从业人员实践能力强,和美国新闻传播院校教师整体实践经验丰富分不开。据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纽约州立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更是以有经验的新闻记者为主[4]。我国新闻院校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的做法,既可以把新闻院校的教师选送到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践培训,或者做兼职锻炼;也可以聘请新闻媒体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作为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任教,或者进行专题讲座;如果能够引进一些有丰富新闻传播工作经验的编辑、记者,改行充实到新闻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更是最佳途径。总之,新闻院校要积极探索各种锻炼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践能力。

另外,从事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坚持对专业前沿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尽一份努力。

结 论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新闻院校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向和途径,肩负起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重任,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全媒体时代需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凡辉.全媒体:势不可挡的媒体发展趋势[N/OL].报,省略.2010-05-11.

[2]蔡雯.罗雪蕾.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由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谈话引发的思考[J].新闻记者,2010(9).

[3]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21世纪新闻学教育思考[J].新闻记者,2001(1).

[4]潘志贤,朱世欣,袁瑞清.热点关注: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N].中国青年报,200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