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与技术范例

海洋科学与技术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1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海洋科学;课程体系;实验教学

海洋科学是一门研究海洋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对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海洋科学专业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及地质学的背景下,融合形成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等专业方向。海洋科学是一个多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体系,需要我们培养参与海洋科学发展研究的各类复合型人才[1]。“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近年来各高校实施“通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基于这种模式,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海洋与气象学院在海洋科学专业大类招生本科生三个班,二年级开始分别按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三个方向培养。构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系统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早有学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讨论了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野外实习等环节,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3-5]。然而,不同专业对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教学体系中应当考虑专业特色的要求[6]。在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方向上,构造地质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手段上与传统的地学专业有明显差异,传统的构造地质学教学模式在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方向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相吻合,培养出具有海洋科学研究思路的专业人才,同时,这也可以凸显出我校海洋特色的办学思路。

一、构造地质学课程特征

构造地质学是以地球上部圈层,即岩石圈为研究对象,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等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具有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越长等特征。海洋科学专业中的构造地质学应该是传统构造地质学在海洋中的应用,不同的是研究对象是限于海水覆盖下的海底部分。海水的存在,使得海洋领域的构造地质的研究内容、方法具有自身的特征。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一方面,从尺度上说,海洋地质构造主要研究区域尺度的大型构造和全球规模的巨型构造,传统的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手标本尺度、小尺度构造;另一方面,传统的构造地质学在海洋地球物理方面涉及很少,而海洋地质构造研究手段主要有海洋地球物理等方法,研究海洋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大多数都是利用OBS、多道等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为基础。

二、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1.重视绪论

绪论是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兴趣程度,以及地质思维能力的培养。构造地质学绪论要向学生介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发展历史与最新的前沿进展,让学生了解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能力和思维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和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涉及构造地质学的实用性,比如在油气、工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此外,作为海洋科学的理科生,据笔者的认识经验,大多数学生对考研科目比较关注。因此,可以适当分享历年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程度。绪论课除了讲述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结构与框架外,关键还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激励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应重视第一课,在提出课程重要性的同时,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做到从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

2.理论教学环节

传统的构造地质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形成条件、组合方式、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和演化历史等[7],其主要偏向于露头等陆地构造地质现象,与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方向锲合度较低(见表1)。在保证构造地质学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条件下,海洋科学专业下的构造地质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与结构,尽量补充海洋地质构造分析与研究的知识与内容。例如:除继续将褶皱、断层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之外,还应该偏向转换断层、底劈构造、花状构造、同沉积断层等海洋地壳结构地震剖面中常见的构造现象;增加圈闭、反转构造等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等相关的内容;补充单剪与纯剪作用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同时对某些与岩石露头构造相关的例如劈理、线理(节理)等在海洋地质研究与分析中不常见的内容进行弱化[8]。PPT相关知识点尽量都以海洋地震剖面为例,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逐渐从地壳-岩石圈-软流圈、从大陆-大洋扩展,向海洋地质构造融合过渡。在课程内容上,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一些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同时,课程内容中应尝试半英文教学,多媒体课件使用英文标注专业名称和定义,以帮助学生随时了解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述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化视野,同时这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理论科学,构造地质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科研能力主要是培养一种发现问题的路径、思维和习惯;同时通过科研文献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9]。构造地质学实践性较强,又比较抽象,实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中,以阅读、分析和编制各种构造地质剖面图、玫瑰花图、极射赤平投影等为主要内容(见表2)。编制各种地质图件,是帮助学生培养地质时空思维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简单地质模型,直观地展示三维地质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种层面、剪切面及走向线、倾向线等之间的空间关系。如《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实验中求两平面的夹角及其等分面,利用简单材料做出多个层面与线之间的三维空间几何关系,便于学生理解作图过程。构造地质学中多种地质构造现象的形成具有时间跨度长、物理化学条件苛刻等特征而无法在实验室环境中重现,利用构造模型或者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在安全的环境下达到直观的实验体验。在实验教学内容上,结合海洋地质方向特征,我们不仅仅要理解传统构造地质学实验中的各种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与读图技巧,更要加强对各类海洋地球物理地质剖面图的构造解析,来培养解译深部构造演化过程的能力。这需要补充实验:比如,以南海某一地震剖面为例,分析剖面中海底地形特征、断层性质、类型、组合方式及形成时代,判断底辟构造、盐丘、火山作用等影响,最后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简单讨论其动力来源及其演化过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方式

我院构造地质学理论课时32学时,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方式就要有所改变。首先,要培养学生前预期的习惯。预习的方式可以是阅读教材或者是观看部级精品课程视频。课堂上鼓励学生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展开课中讨论,以增进学生的互动式学习。其次,对课程中断层与褶皱形成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这类扩展开放性知识点,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从机理上分析褶皱控制断层还是断层控制褶皱等,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鉴于二年级本科生知识体系和专业水准还很有限,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不单纯地从知识结构的正确与否来评判学生的想法,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为学生提供他们最容易接受的解释方式。部分较为容易的实验,可以安排学生自己讲授。如在“间接方法求取岩层产状”实验中,指导教师只需提示走向线的性质及其不同高程走向线之间的关系,结合原理图,让学生自己推导及演示求取岩层产状过程,增加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乐趣。不同的学生会利用不同的求解方法或者利用不同的等高线与地质界线交点,通过师生互动,可以让每位学生意识到多种求解方法,及在不同方法、不同交点下求取同一结果之间的异同。

(三)完善考核和考评方式

我校构造地质学课程48课时,其中实验课时16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不分开的,作为一门课程,可以保证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进程及相互配合,但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将其分开。理论与实验教学虽然相辅相成,但侧重点稍有不同。分开考核一方面可以凸显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多数学生一般都忽略实验教学,实验报告具有明显雷同和应付的现象,因为实验效果对课程成绩影响不大而未能显示出实验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分开考核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分析褶皱和断层地区地质图”实验中分析金山镇地区构造发展演化过程,这种构造解析过程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不在理论考核试卷中出现,但在海洋地球物理地震剖面解释中却非常重要。这种考核方式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海洋科学是国家战略科学,部分高校的海洋科学专业开始涉及海洋地质方向。构造地质学是地学三大核心课程之一,在这些涉及海洋地质方向的海洋科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如何调整和设置构造地质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与重点,更好地配合今后的海洋地质研究工作,这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秀丽,刘宝林,方芳.“海洋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9(1):50-52.

[2]李明明,谢玲玲,陈法锦,等.海洋科学专业大类培养的改革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7):80-81.

[3]夏玉成.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10-112.

[4]张长厚,王根厚.“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拓展性学习[J].中国地质教育,2015(4):13-16.

[5]杨成杰,孙大鹏.三维可视化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6(2):49-51.

[6]谢焱石,涂彩蓉,谭凯旋,等.立足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建“构造地质学”课程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0-33.

[7]黄昕霞.浅析高职院校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方法[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85-88.

[8]于一欣,陈建宇.“构造地质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3):58-59.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海洋化学;创新教育

21世纪,海洋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海洋科学教育对于新时代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1]。为了加强海洋科学教育,实现涉海高校涉海专业中海洋化学方向学生具备海洋科学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坚实基础,突出涉海高校海洋特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定位,近年来,我们学校在海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2]。由于海洋科学是兼具开放性、融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不少认识和理论会随着海洋调查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更新,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对于海洋化学教学,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3],从而最终实现创新教育。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互动开放的平台,为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提供了良好机会。然而,目前在高校社会实践中不仅有“走形式”“拍照片”等只停留在表面,并未引起广大学生深入思考的现象存在,甚至还有个别学校存在“假实践”“乱调研”的现象[4]。同时,我国自2007年1月开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以来,尽管不少大学宣称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然而在创新教育实施的主战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中,沿用传统的教育培养方式、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忽视教育内容更新、仍然使用旧的人才评价方式等现象依然很突出[5]。这不仅导致学校社会实践教育资源的浪费,制约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也无法使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好地丰富和提高,进而影响大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海洋化学学科教学特点,优化设计海洋化学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创新教育在涉海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涉海类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水平、促进海洋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海洋化学学科特征分析

首先,海洋化学在海洋科学中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海水及海洋环境中的化学问题。学习该课程能使学生了解海洋化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使学生掌握运用化学基本定律及其分析手段在海洋科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的基本认识和方法解决海洋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6]。同时,海洋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将海洋科学与化学相结合,利用化学中的各种方法与手段去研究海洋中的相关内容[7]。一方面,从海洋科学角度分析,它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实验来获取研究对象(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等);另一方面,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它是基于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性教学去验证和解决海洋学科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它既需要现场观测,也需要实验室分析检测。海水分析化学实验是海洋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海水中各种组分的分析方法的科学,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客观掌握海洋化学主要基础调查项目的样品采集、处理、贮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8],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习和就业打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础。然而,目前海洋化学的实验存在教学内容设置过于老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教育等问题[9],难以实现海洋化学的教学目标。在众多的国际海洋研究项目中,海洋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0]。围绕当前海洋环境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聚焦海洋科学中的化学问题,结合学生专业实践是海洋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全力建设美丽中国,海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贴近我国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现实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通过社会实践将海洋化学主要学习内容合理贯穿创新教育教学过程。在海洋化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协同育人的重中之重,其野外综合实验在协同育人平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科学综合实验要把握新时代精神和现实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进行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与完善。通过野外综合实践的训练,激发学生对海洋化学的学习热情,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他们对海洋科学专业的理解与热爱,也能够开阔其视野,增强其应对困难与挑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更为其今后适应社会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11]。因此,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短期教学,激发学生对海洋化学兴趣,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海洋化学实验内容,选择区域海洋实际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进行实践探讨,是海洋化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向。

二、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独特的教育角色,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素质的主阵地,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走向社会的过渡,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12]。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或校外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明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同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13]。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14]。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的兴趣,调动潜在的创造力,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主动积累相关实践经验,转变就业期望和观念,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15]。然而,有研究证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实施体系尚不健全[16],从而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偏离了社会实践目的,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变质”。一些大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实践活动是学校强加于学生的“负担”,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积极,甚至消极应对学校布置的实践活动任务[17]。目前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广阔的校外资源为依托,以校外调查性实践活动、服务性实践活动、生产性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社会”互动为主要互动关系,以学生的社会化实践为主导,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社会平台的基本类型[18]。但如何更好地优化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2012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因此,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合理、协同创新育人、尊重大学生实践主体地位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当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协同学校特色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激发特色专业知识学习热情,并能使其初步认识以后就业去向和岗位,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融入社会,提高就业能力。

三、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海洋化学创新教育模式

综合考虑社会实践面临的上述实际问题、海洋化学学科特点与热点和学校自身海洋特色教育,优化设计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海洋化学创新教育模式(图1)。图中,在海洋特色教育中,主要包括海水水质实地调查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市民调查问卷;在专业社会教育中,以环境保护局为实践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专业实验教育中,主要包括实验室水质实验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三个模块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广东海洋大学“美丽湛江实践团”以海水水质实地调查与市民问卷、环保部门实地调研与专业学习、实验室水质实验与数据分析三种形式,坚持务实实践,彰显海洋特色,助力湛江市近海浴场水质环境保护,分别到渔港公园、金沙湾、东海岛、湛江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湛江市环保局进行广东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模块一模块一:海洋特色教育——海洋水质实地调查与市民调查问卷

在海洋特色教育中,我们以湛江湾海水浴场水质调查和调查湛江市民的海洋环保意识为主要内容,不仅使公众增长了海洋环保知识,也便于学生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海洋环保活动。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1.市民对于海洋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2.市民的海洋环保意识程度;3.市民对附近海域环境卫生的看法;4.市民对改善当前海洋环境,认为较为重要的一些措施;5.市民对提高海洋环保意识的建议。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海洋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的认知有待提高,绝大部分人具有较高的海洋环保意识,认为海洋保护活动非常重要,保护海洋人人有责。但是,参加过相关海洋环保公益活动的人很少,对此学生团队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海洋环保公益活动的宣传,增加相关活动,为想要参加这种活动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平台。大部分人表示所在城市的海水水质和海滩卫生情况一般,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大海洋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污染治理的监督、提高海洋环保技术水平、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模块二模块二:专业社会教育——环保部门实地调研与专业学习

为了充分了解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在相关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将知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思想,社会调查实践团在2018年7月17日、20日分别走访了湛江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和湛江市环境保护局。在参观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环保部门负责人以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污水处理工艺原理及流程,指出了污水处理工艺、湛江市污水来源以及污水处理厂对近海海洋环境改善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与环保局进行座谈会的过程中,团队不仅与环保局的领导、专家进行了交流,而且成员们积极地根据在渔港公园浴场、金沙湾浴场、东海岛浴场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提出问题,并向专家、领导们如实反映了问卷调查中湛江市民们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期望和建议。领导、专家们耐心地为学生们解答,并纠正了学生们的些许错误,学生也收获了课堂外的新知识。通过此次座谈会,学生们不仅了解到湛江市污染来源和构成,还深刻地意识到环境保护不能只靠政府,必须政民携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模块三模块三:专业实验教育——实验室水质实验与数据分析

应用化学专业设置了海洋化学方向的多门专业课程及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为了深化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们对广东省和湛江市近十几年的环境概况进行了整理,掌握了科学整理与分析文献的方法,丰富了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式。在海水样品的检测中,运用到所学的分光光度法,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巩固了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并掌握了更多的专业实验知识。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中,学生做实验部分最能考验其在课堂中所学知识是否扎实,当然也巩固了其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根据教师所给比例计算出所用药品的实际用量然后自己动手配备试剂,这要求学生们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做实验过程中,学生深刻意识到将科研与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只有日积月累地锻炼自己动手能力,使其变成本能,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四、结语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3

深海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战略区域。深海研究不仅支撑着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还同时孕育着地球系统科学新的理论革命。20世纪后半叶,深海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气候变化周期的发现与古海洋学的建立、深海热液活动和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洋环流理论的提出等,都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21世纪深海研究继续保持着海洋科学的前沿地位,并有可能在海洋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与过程机理、海洋极端环境与深部生物圈、地球深部动力过程与岩石圈演化等方面孕育着新的重大理论突破。

我国濒临西太平洋,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是我国国家需求极为迫切的关键区域。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大陆的构造活动和矿产资源分布、边缘海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盆地的形成、地震的发生等都与西太平洋海底板块俯冲密切相关;西太平洋活跃的构造和流体活动对地球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并塑造了特殊的深海生态系统,这些弧后盆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与广泛发育的海山系,使我国科学家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将其作为取得海洋科学理论突破和国家探寻海洋战略资源的天然实验场。

可见,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不但与我国海洋权益和资源开发等国家需求密切相关,也是我国实施由浅海向深海发展战略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经之地。在该区典型海域进行系统的深海科学探索与研究,将在我国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并带动相关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2 西太平洋存在重大国家需求

2.1 西太平洋是海底资源的宝库

西太平洋是现今地球上超巨型俯冲带发育区,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沟,向南过西太平洋的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并一直延伸到南太平洋新西兰南部的普伊斯哥(Puysegur)海沟,贯穿南北。由于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作用,在西太平洋边缘向陆一侧发育了占全球70%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沟弧盆)系统,向洋一侧发育广阔的深海盆地和密集分布的海山群。西太平洋这种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和地理环境孕育着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海底资源。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中国东海及南海等蕴藏着大量的含油气盆地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冲绳海槽、马里亚纳海槽、马努斯海盆及北斐济海盆等发现正在活动的海底热液系统和巨型热液硫化物矿床,堆积了巨量的多金属沉积;浩瀚的菲律宾海盆和西太平洋星罗棋布的海山发育了丰富的铁锰结核和富钴结壳资源。这些海底资源是我国国家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储备资源。此外,西太平洋海区极为发育的热液系统和海山系统中还培育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可提供独特的深海基因和酶资源,在医疗、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 西太平洋是维护国家权益的焦点

西太平洋丰富的海底资源使海域内、外大陆架之争成为维护国家根本权益的迫切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1994年生效以来,我国在管辖海域划界和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我国主张的300万km2管辖海域中,有120万km2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在东海,我国与日本在海域划界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争议海域面积达30万km2;在南海,我国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在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主权归属问题上有严重争端,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70%存在争议。在菲律宾海,冲之鸟礁的中日之争烽烟再起。日本2008年11月以冲之鸟礁为由,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太平洋大陆架延伸申请。一旦申请获准,日本将获得冲之鸟礁周边超过40万km2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其海底大陆架面积可增至相当于其陆地面积2倍的74万km2进而享有海洋资源的开采权。中国则认为冲之鸟礁是“礁”,而非日本辩称的“岛”,不能供人类居住,也无法维持经济生活,日本设定大陆架没有任何根据。在这些争议中,相关国家须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供科学资料,其精度、可靠性和科学释义以及是否符合《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成为维护国家权益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才能使我国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国际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

2.3 西太平洋是国防安全的屏障

位于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海域之间的西太平洋海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全球军事活动最敏感的区域之一。有的国家已将60%的弹道导弹核潜艇、60%的攻击性潜艇、超过一半的航空母舰编队都转移到了亚太地区,其军舰、战机长期在临近我国的西太平洋海域、空域飞行侦察,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已成为捍卫国家海洋安全最重要的战略布局。详细的海底地形地貌特征、重力场、磁力场、水声声学环境参数及海底声学物理参数等是舰艇巡戈、潜伏、进攻、通讯、对抗、反击时必需了解的海洋背景参数,尤其是作为水与沉积物界面的海底浅表层,对于声传播过程中反射、散射和损失具有直接影响。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著名军事专家、海军少将尹卓认为,局部战争最大可能发生的区域就在海上。在未来的海战中,要确保我军能够正确评估作战态势、制定作战方案、发挥武器装备的最佳效能、进而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须及时开展未来作战海区海底综合参数的调查研究,这已成为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

3 西太平洋蕴藏着重大地球系统科学问题

3.1 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在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中占有独特地位

西太平洋是全球最著名的汇聚板块边缘之一,发育着全球最老的洋壳(1.8亿年)和地球上最年轻、最壮观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体系,是全球唯一可以同时观察到板块消减与增生的区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球科学问题集中在汇聚板块边缘[11],如板块构造动力学、地震的孕震机制、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大陆增生模式和海底流体活动等。许多大型研究计划,如国际大陆边缘计划、俯冲带构造细节计划、地震带实验以及大洋钻探计划等均将西太平洋作为最重要的研究靶区[12]。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是56Ma以来菲律宾板块俯冲方向和残留洋脊俯冲的过程和机制问题。解决了这些科学问题就像拿到一把钥匙,不但可以打开西太平洋岩石圈演化史的大门,还可以为中国东部新生代的矿床分布规律和岩浆活动、岩石圈减薄、郯庐断裂带的活动、中国边缘海和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等提供新的视角。#p#分页标题#e#

3.2 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热液系统—独具特色的海底热液活动

海底热液活动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海洋地质领域的重大发现,与其相关的重大资源问题、环境效应问题和非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等生命过程已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海洋科学研究的焦点。作为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的结合点,海底热液系统与其系统内存在的极端生命现象是研究地圈、生物圈、水圈等各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相互作用的最佳对象。许多科学家预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的研究将是继板块理论之后又一全新的重大理论突破。因此,海底热液活动研究是国际许多重大研究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成为极富挑战性且前景诱人的科学研究领域,是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未来十年、十五年海洋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际上对深海热液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洋中脊区域,如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等,对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热液系统研究的广度相对薄弱。然而,不论是从地质构造背景和岩浆活动等深部过程的角度,还是从环境效应和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热液系统与大洋中脊的热液系统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的特殊性[13]。因此,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热液系统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就是回答它们与大洋中脊相比其典型特征在哪里?演化机制如何?不同区位的弧后热液系统之间有什么关联?

3.3 西太平洋海山系—海底板块运动的遗迹和深海大洋中“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

广袤的深海平原上分布着雄伟的海山,由于绝大多数的海山是地幔柱和板块运动的产物,因此往往形成一个由老到新的火山链(如夏威夷—帝王海岭),成为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理论的有力证据[14]。受海山地形的影响,在海山上方形成一个特殊的环流系统—泰勒柱[15],泰勒柱将大洋深部的营养物质带入透光带,使这里成为一个高生产力区域,是远洋渔场探索的重点靶区。受流场和地形的制约,海山区域形成了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元素环境并发育着独特的海山生物物种。因此,对海山系统的研究成为海洋科学又一热点[16],并形成了系统的国际海山研究计划。尽管如此,人类对海山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在全球洋底分布的30000多座相对高度超过1000m的海山中,人类探索过的海山仅有324座。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分布着夏威夷—帝王海岭、麦泽伦海岭、卡罗林海岭、翁通—爪哇海台等著名的海底山脉。这些海山系统记录了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演化重大历史事件,承载着丰富的轨道尺度及亚轨道尺度古海洋环境演化信息,孕育着特殊的海山生态环境。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基底的结构构造、形成年代和漂移轨迹、海山沉积物和环流系统、生物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是其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这些科学问题全方位的深入探求,将为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及其边缘海重大地质事件提供新的线索,同时为我国深海生物和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通道。

3.4 西太平洋洋流—“大洋传送带”冷、暖水系的转换区

全球大洋90%的水体受温盐环流影响,其经向热输送对局地和全球气候变化有明显影响,有关研究成果也被西方舆论界称为20世纪的科技新发现之一。而作为经向倒转环流的一部分,深水环流是各洋盆间热量、营养和溶解气体分布的一个关键控制因素,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约占全球海水体积30%的深层水团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缓冲器”,海底藏冷效应使得大洋底层水成为一个巨大“冷源”,且大洋底层的化学组成控制着大气CO2的含量变化。近期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与大洋底部温度的增加准确对应,深而冷的海水可能对调解全球气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此外,现代气象与海洋学家也已确认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海洋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时间尺度为2~7年,而对10年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因素应到深海去寻找。西南太平洋是南大洋底层冷水进入太平洋的关键区域,而中北太平洋却是“大洋传送带”底层深水环流的终极点和南极深层冷水上翻转为上层暖水的枢纽区。因此,第四纪大洋上层与深部水体古温度变化的耦合关系及其相关的同位素示踪成为西太平洋区域古海洋环境研究的核心。

4 结语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4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部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结语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5

1、海洋社会组织内涵及特征

本研究所定义的海洋社会组织,是在社会组织自身的内涵范围内加以限定,将研究锁定在围绕海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依法建立的,以促进我国海洋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以实现服务国家海洋政策制度完善、提高公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行业发展、保护海洋资源生态等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这里界定的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与海洋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正式组织,既包括与海事、渔业生产相关的行业协会组织,也包括以海洋科研为中心的各类研究学会,还包括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的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和以海洋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保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特征相似,海洋社会组织也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和组织性等特征。

2、海洋社会组织分类

社会组织分类问题是一个充满任意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对中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根据组织的形成特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府主导的海洋社会组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形成的,如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等;第二类是社会主导的海洋社会组织,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的,如海南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等。

(2)根据组织与海洋的作用关系可以分为资源开发类、学术传播类和维权运动类三种主要类型。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海藻工业协会等立足于开发海洋相关资源,属于第一类组织;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属于学术传播类,或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或以海洋博物馆为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公众海洋意识,以此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以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和中华保钓协会为代表的海洋社会组织是维权运动类,或维护居民海洋环境健康权益,或主张国家海权,对保护我国海洋权益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组织自身的大小将其分为全国性的海洋社会组织和地区性的海洋社会组织。

二、海洋社会组织角色分析

1、海洋决策影响者

在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建设性提议,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咨询、政策建议来影响政策;二是利益表达,起到表达政府外的公众利益的作用,对话的目的是督促政府的某些决策要吸收不同的利益取向。海洋社会组织深入到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开发领域之中,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了解公众的实际海洋环境及开发需求,对比政府实际的政策,通过舆论力量,利用科学论证、智囊咨询、游说等具体行为对政策的偏差进行分析,最终促成社会的变迁或者是与需求相符的价值体系的建立。这种对决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决策发生之后对其偏差进行的纠正,更包括决策之前的相关数据分析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也即这种海洋社会组织对政府海洋政策的影响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符合公众利益的。海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不仅拓宽了公民参与海洋政策制定的途径,加强了民主监督作用,促进海洋政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还使得海洋政策向着更加符合公民多元需求的方向发展,增加了政策实施的顺畅程度,也增强了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海洋知识教育者

拉尔夫•M•克莱默认为,社会组织应当是社会教育者,它们向人们介绍新的知识,满足人们对问题的关注需求,带动整个社会认知的进步。诚然,海洋社会组织也应具有海洋知识教育者的身份,提高认知和扩大影响是海洋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职责之一。首先,海洋社会组织应通过举办科普展览、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网站宣传建设等活动来普及海洋科学技术知识,弥补学校教育系统的不足。其次,海洋社会组织还应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学术交流在知识创新、传播、扩散、转移、应用中的作用,带动整个社会对海洋相关的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深刻认识,促进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最重要的,社会组织还应动员公众参与海洋环保实践,提供新的海洋保护的观念和方法,使公众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海洋、学习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变公众漠然的心态,调动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社会治理的热情。

3、海洋利益维护者

作为海洋利益的维护者,海洋社会组织扮演着两个方向的角色,其中之一便是作为海洋环保代言人维护微观群体的海洋利益。海洋社会组织之所以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中取得政府和市场都无法取得的成就,根源就在于它们的精神内核,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共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在海洋相关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海洋公民拥有一致的公共价值和公共目标,对共同的生活环境负责,自觉维护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义务,在海洋环境经验、海洋环境感知、海洋环境情感和海洋环境意向上达成较高共识,在行动上体现为积极主动地维护海洋的健康环境,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海洋社会组织正是这种公共精神的倡导者,也即海洋环保的代言人。在扩大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宣传的基础上,海洋社会组织还应不断增强人们的海洋环境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公众参与到海洋环境质量监督和海洋污染治理之中,弥补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缺位,积极成为公众心目中理想的海洋环保代言人。海洋社会组织维权角色另外一个方向体现在对宏观层面的国家海权的维护和支持。这一类组织的典型代表便是世界华人保钓联盟、中华保钓协会、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和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等保钓组织,这些海洋社会组织通过登岛和宣传等活动表达国民意志,在维护祖国主权方面有重要作用。对国家海权的宣示不仅可以通过国家主体进行正式的表达,也可以通过海洋社会组织动员海洋公民通过非正式手段表达,社会组织在软化国际纷争、明确表明国家公民意志、获得国际认可等方面具有更为有效的作用。

三、海洋社会组织功能定位

1、规范行业发展

海洋行业协会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社会组织形式,兼具海洋行业管理和行业服务职能。海洋行业管理职能是除了贯彻政府的政策之外,还作为海洋企事业单位的利益代表,制订行业规范以规范市场,并促进企业间的健康有序竞争,这是行业协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如,制定海洋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监督会员单位执业行为,对违反协会章程和行业法律法规、达不到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参与不正当竞争、影响行业形象的会员采取警告、业内批评、通告、开除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对会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行业评定,维护行业信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海洋行业服务职能是指在一些海洋行业范畴内的公共事务并不是单个企业或个人可以解决的,必须依靠行业协会来提供互益性的公共服务。如行业协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咨询、员工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向企业提供或行业发展研究、行业统计分析和行业政策规范等方面的资料,组织或举办会展招商、商务考察、产品推介等活动;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从产、供、销各个环节为行业开拓市场服务。

2、推动海洋科学进步

对海洋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海洋社会组织学术和科研能力的体现。众所周知,海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许多组织都利用其学术特长对现阶段前沿性的海洋类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努力将提炼出的科学技术或者科研论断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不断促进海洋科学知识的成果转化。社会组织自身具有有效提供准公共物品的优势:首先,在实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相对政府组织而言,海洋社会组织由于根植于公众,拥有更加直接的群众基础,往往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海洋科学技术的宣传;其次,在市场体制中,受利益导向的影响,成果不明朗的尖端科技的转化效率并不高,而海洋社会组织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可以避免这种积极性缺失的问题;最后,海洋社会组织可以利用一定的国家扶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协调供需,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并且解决了市场所不能解决的资金筹措问题。

3、协助海洋危机管理

近年来,海洋危机事件逐步走入公众视野,最近常见的浒苔危机便是海洋危机管理事件之一。在危机管理之中,海洋社会组织在资源动员和服务传递两个方面具有其特有的效能。所谓资源动员,主要指海洋社会组织在危机管理资源(人、财、物等)的筹集、吸纳、整合和分配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而所谓服务传递,是指海洋社会组织将所动员到的危机管理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化过程转化为一定的服务,并且传送到特定的人员身上。我国应把基层自治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之中,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力量。海洋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可以以非官方的方式动员社会群众参与海洋危机治理,在宣传海洋保护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公众海洋保护意识,引导公众海洋环保认知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和事态控制,监督政府行为,推动舆论宣传,对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具有保障作用。

4、动员公众参与海洋治理

海洋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动员社会资源,其中就包括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海洋治理的过程中来,这不仅代表着促进公众就业,更意味着公众参与海洋治理意识的提高,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益的。一方面,海洋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慈善捐款活动动员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基金,从各种公益性、慈善性募款活动中筹集所需资金,从而形成社会捐赠资源;另一方面,海洋社会组织凭借各种媒介招募热爱海洋事业的志愿者加入到组织中来,承担组织的各项任务,从而形成公众志愿服务资源。通常情况下,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并不是企业和政府所能动员的社会资源,企业的营利性活动能够创造财富并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大规模吸纳就业,政府的科层体制能够强制纳税并形成庞大的公务员体系;而社会组织则依靠其富于公益、志愿、博爱、慈善的宗旨和理念感动社会,通过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影响社会和人类,因而能够动员巨大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3?5 促进国际海洋开发合作海洋作为一种国际共享的资源,其开发离不开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海洋社会组织应该重视国际海洋开发与合作工作,积极与国外有经验的组织进行交流、沟通、合作,从而努力提升自身的海洋开发保护能力。目前社会组织的组织间合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同类型的组织间合作,如海洋社会组织的相互合作;另一种是跨领域的组织间合作。在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这样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使组织在应对不确定的复杂环境时,通过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平台,凭借能力的互补,以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在组织间创造双赢的结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海洋社会组织应借助这种互助的交流模式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四、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角色和功能现状分析

1、 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角色现状分析

(1) 决策影响角色重事后而轻事前

我国海洋社会组织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很小,只有少数组织能够有效发挥决策影响者角色作用,自下而上形成的组织影响较弱。虽然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海洋学会等海洋社会组织能够组织海洋咨询单位、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海洋事业和海洋社会经济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承担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建议等工作,并为国家和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但更多的社会组织只能在政府已经制定相关政策之后,举办签名活动等来动员人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期望能够通过舆论的力量改变某些不适宜海洋保护的政策,这类活动只在政策制定之后才开始发挥作用,而忽视了事前影响所能带来的资源的节省以及效率的提高。事实上,海洋社会组织应该在一个海洋政策出台以前就做好社会大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及时地将政府发展意愿传达给公众,再充分地将公众的保护意愿反馈给政府;同时发挥学术科研智库作用,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和可行性评估,透明公开地将政策全面展示给相关群体,以增加政策的执行顺利程度。这不仅能够避免后期的争端,还能促进公众的参与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2) 教育角色重“理论”而轻“实践”

作为海洋知识的传播者,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总体来说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虽丰富多彩,但是作为科学理论传播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展示、科普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占宣教活动的大多数,而动员成员参与的实践性活动较少。以中国海洋学会为例,学会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当前形势,以主办、协办形式组织开展的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成果展览和专题交流会等已经达到近千次,而相对的公众参与活动却少之又少。我国海洋社会组织大多依靠理论宣传手段来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知,而提倡公众参与的实践类宣传教育手段不多。一般而言,单纯的理论教导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深刻,因此在对海洋知识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应该把重心放在提高公众参与度上来,将理论宣传作为辅助来发挥作用。

(3) 维权者角色软弱无力

对于专注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海洋社会组织而言,“环保代言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角色,该角色发挥的程度决定了组织的知名度等一系列因素。当前我国海洋社会组织虽然积极带动了公众海洋保护意识的觉醒,但是程度远远不够。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说起,“蓝丝带”源于海南三亚,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以海南作为地标进行的,影响范围具有区域性和局限性,走向全国的进程相当缓慢;大海环保公社的号召能力和影响能力都有限,通过网络签名的途径很难形成正式的调查报告等文件,无法有力、全面、科学地提供群众的意见,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效果十分有限;保钓组织在普通公众中的参与程度不高,活动的内容仅局限于登岛行动,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不高,认可程度和影响力都亟待提升。影响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维权者角色的因素是多样的,既包括组织自身影响力薄弱的限制以及社会组织扶植条件的缺乏,还有国家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总而言之,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要想在海洋维权领域更进一步还有很多路要走。

2、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功能分析

(1) 危机管理参与有待发展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的参与意识还不高,如上文提到的我国代表性的海洋社会组织,在整个的服务产出中很少有提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二是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程度有待提高,危机管理不仅体现在事件发生之后的灾难处理,还包括事件发生前的公共危机化解和一段时间后的恢复重建阶段。要想将危机止于萌芽,社会组织积极建立的预警机制非常关键,唯有在危机前提高人们的危机意识,做好危机应对的人员、物力资源的安排计划,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

(2) 组织动员能力不强

海洋社会组织所策划的活动大多有活动属性和地域的限制,像中国海洋学会那样的科研学术型组织,其活动大多体现于海洋科学家们定期开展的学术交流、政策探讨等内容,对专业性要求过高的科研报告为大众的参与设立了门槛。其他的海洋环保类社会组织所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会局限于一定的条件,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举办的“长江校友•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活动,涉及我国海岸线西端广西东兴至东端辽宁丹东,沿途经14个城市,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3.2万“海洋卫士”,但活动结束之后仅召集2000余人,与活动策划的需求相差甚远;这可能是因地域的限制,也可能是组织宣传力度不够的影响,但也确实体现出我国公众对该类活动参与热情不高的事实。因而,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聚合,成为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组织动员功能发挥的关键。

五、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角色改进与功能完善

1、 角色改进对策

首先,我国海洋社会组织对海洋政策影响的增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变政府和社会对海洋社会组织的认识。对政府来说,应该视海洋社会组织为促进政策执行、完善海洋开发管理制度的重要参与者。从总体上说,既不要敌视它,也不要忽视它;既不要惧怕它,也不要溺爱它;既不要放任它,也不要封堵它,对它们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使其更好地与政府合作,协力建设一个民主、公平、善治、宽容的和谐社会。对社会来说,应该将海洋社会组织看做是维护个人海洋权益、表达个人海洋相关需求的一个平台,根据个人的实际意愿积极参与组织服务和运作,实现志愿精神和监督权利。二是完善法律法规,让海洋社会组织独立起来,在健康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发展。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用以支持、鼓励、促进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成长。其中,要对公民自由参与海洋相关的社会团体的权利予以保护,还要对海洋社会组织参与海洋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的权利进行规定,从制度法律层面、组织层面和政策运行机制层面主动支持、鼓励海洋社会组织的参与,以实现其在整个参与过程的积极影响。其次,对于海洋知识教育者这一角色,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应该在继续当前的理论科学知识普及的同时,加大公众实践活动的安排力度。具体来说,一方面,组织应更广泛地开展亲身体验为主的活动,将已有的如蓝丝带“中国行”活动那样的群众徒步调研形式继续发扬下去,运用各种媒介增强对活动的推广宣传,切实让相关人群提起对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关注热情,从而开展更广泛、更深刻的群众参与活动,进而推动海洋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积极对组织活动和组织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改革,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来吸引分类群体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应的海洋基础知识和专业化的海洋科学知识等内容,从而扩大组织的教育影响,进而促进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提升。最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强调代表性,逐步扩大海洋社会组织的影响和号召力。一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公共形象,要拥有积极的组织公众代表,建立正面的组织形象,保证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让组织发挥正常的社会动员功能。二是着力强调组织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的代表性,要尽快取缔现存的一些过于偏激的组织活动方式,避免为了在社会大众引起广泛的影响而在网络媒介中采取激烈的言辞进行宣传,这样做非但不能有效动员公众,还破坏了组织海洋环保代言形象。三是组织立足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还要不断争取向其他沿海城市甚至是内陆城市扩展,不断扩大组织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运用大众传媒扩大影响的受众范围,这也更加有利于组织对社会资源的动员。总而言之,海洋社会组织维护着海洋相关群体生活生产的切身利益,代表着公众良好的愿景,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扩大组织影响,有利于推动公共精神的实现。

2、 功能完善对策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6

一、主办单位转型升级创建江苏海洋大学情况

淮海工学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连云港位于我国万里海疆的中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交汇点,不仅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国家沿海港口城市,对沟通中西部的发展和促进整个国家西部大开发、江苏沿海大开发,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下,淮海工学院从江苏省省情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海洋品牌,提升办学层次,致力于建成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海洋强省建设工作,积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大力推进海洋高新产业。2016年“依托淮海工学院建设江苏海洋大学”正式列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江苏海洋高等教育,加快在淮海工学院基础上建设江苏海洋大学的步伐。积极引进与培养各类海洋专业人才”。这标志着淮海工学院跨越发展的目标设计和路径选择,已上升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部署和战略决策[6]。“打造海洋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在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中推进转型升级”成为淮海工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调整学科方向,搭建平台,增设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涉海专业,或在现有专业上增设涉海方向,通过多年重点建设,海洋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开设涉海专业最多最全的高校,涉海专业(方向)几乎覆盖江苏全部海洋产业。2010年获批为全国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验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又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二、抓住主办单位发展机遇促进学术期刊质量提升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淮海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学术水平和重点学科优势,发表自然科学各技术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努力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传统优势学科为机械工程及化学工程等。近几年,本刊抓住学校转型升级带来的良好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质量,扩大影响力。

(一)加强编辑队伍及刊社文化建设,保障期刊发展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期刊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刊社文化能够促进编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即信仰。彭桃英等人以河海大学期刊编辑部为例,从凝聚力建设、制度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期刊编辑部文化建设的路径[7]。学术期刊队伍建设及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期刊编辑部是一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部门,为了保证刊物的健康有序发展,本刊不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强化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到对待作者、读者、编者、审者,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在编辑工作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来稿,杜绝人情稿。通过学报这个平台,提高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学校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本刊重视:1)编委会建设。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每年定期召开编委会,讨论研究学报的提高、发展等问题。2)审稿专家库建设。审稿专家帮助编辑部对稿件学术质量进行把关,是学术期刊办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3)编辑队伍建设。编辑人员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及各种学术活动,把握舆论导向及学科方向,掌握最新的标准与规范,不断钻研编辑业务,以丰富的编辑经验,确保刊物的质量和水平。

(二)发挥平台优势,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

高校学术期刊是科研人员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和学术交流的纽带,此外,更要做好为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服务工作[8]。本刊利用学报平台,积极支持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连续几年为以本校测绘工程学院担任组长单位的连云港市测绘学会编辑出版《淮海工学院学报(测绘学术研究论文专辑)》。2015年在《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上发表由本校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江苏省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六届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70余篇。依托“海洋科学与技术”栏目参加学校各种学术活动,发挥编辑优势,合作出版各类文集。如:为民盟连云港市委编辑出版《拥抱海洋———民盟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江苏)研讨会论文集》,该论文集是沿海11个省市区民盟组织、盟员会议期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为由中国海洋学会、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淮海工学院主办的“第五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编辑出版《聚焦海洋———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等。通过上述服务活动,扩大了本刊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展示了编辑力量,也从中挖掘并吸引了大量优质稿源。

(三)提高编校质量,追求良好效益

对于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学术期刊来说,质量是其生命线,学术质量是核心,审稿人及编辑要把好第一关[9]。编校质量则主要反映了编辑的工作质量,学术期刊编辑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好编校质量第二关。本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不断提升质量与品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强化科学规范管理,重视编校质量管理。每期学报各栏目责任编辑之间校样互查互校、轮校换校,全部审看一遍,最大程度降低差错率。近几年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利用与文学院共建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做兼职编辑,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报的编校工作,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成长提供锻炼机会和能力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本刊的编校质量。本刊下大力气提高编校质量,执行“5+2”编审工作流程(即“5校”,责任编辑、实习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2会”,统稿会和定稿会)[10]。结果证明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期刊年度核验时编校质量多次被评为优秀,曾多次获得江苏期刊质量评估编校质量奖以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编校质量奖项,并首批参加了全国期刊编校质量无差错承诺活动。2017年在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第二批项目认定中,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认定并获得发展经费资助。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能在更大的范围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稿源。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界大力推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倡导出版业面向市场产业化发展。本刊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确保办刊特色与学术质量不滑坡的前提下,迈出了办刊经费改革的第一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学校没有投入运行经费,本刊基本上实现了收支平衡,维持了出版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了学校提出的“以刊养刊”目标的实现。

(四)办好特色栏目,助力大学创建

优质稿源是学术期刊生存发展的保障[11],组约优质稿源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竞争力的首选捷径[12]。淮海工学院不断凝练学科优势,海洋特色明显,这也为本刊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作者。为了配合学校创建海洋大学的工作目标,借势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等涉海二级学院,以及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本刊从2009年第1期起设立“海洋资源开发”特色栏目,后来改为“海洋科学与技术”栏目。该栏目稿件涵盖所有涉海专业,加大了对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生物技术、水产科学等方面的组约稿力度。该特色栏目自设立以来,已刊发海洋科学与技术方面相关高质量稿件上百篇,绝大多数论文都是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稿件。此外,还不定期策划设立专题研究,以专家主持人的形式约请相近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帮忙组稿,专题发表热点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这个平台,不但提高了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而且扩大了学报影响力。该栏目策划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能引导海洋学科发展,为学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4年在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组织的“金马奖”科技期刊评选中,本刊荣获“特色期刊奖”和“选题策划奖”。

(五)共建“海洋出版社江苏分社”,拓展业务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要发展壮大,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要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本刊社充分利用编辑优势,探索与出版社的业务合作。比如前几年曾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合作,为本校教师出版著作提供了很大方便。2016年,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决策,推进我国海洋教育、科研和文化发展,整合有效力量和出版资源,扩大海洋类图书的影响,促进江苏海洋文化的繁荣,淮海工学院与海洋出版社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依托各自优势,合作共建。该分社的成立就是依托本刊社编辑力量,代表海洋出版社从事选题策划和组稿活动,主要出版方向是立足本校资源,辐射全省海洋系统,重点组织出版海洋类学术著作、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普及读物等具有海洋特色的史志类著作等。“海洋出版社江苏分社”的成立既扩大了本刊的影响力,也为广大师生出版海洋类著作提供了平台。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7

关键词:OBE;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1],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其核心理念可总结为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2]。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海洋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讲述海洋环境(主要指水体、底质、气体和生物)监测的步骤和方法,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监测的目的对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实验技术在海洋基础调查、养殖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对实际海洋环境监测问题可以有效分析和解决能力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而现有的实验课并未单独设立,课时较少,教学模式单一,考核制度不完善,对其开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以OBE理念为指引,在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过程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期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升,以科学的教学过程及科学的考核方式开展实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僵化。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实验员准备材料和试剂,老师按照讲义材料的内容并结合理论课上的背景知识按部就班的讲解实验流程,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只需要简单模仿完成实验即可。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也不会多动脑筋进行思考而是希望老师给予解决,主动参与实验的想法很少,甚至有的同学完全依赖于同组其他同学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缺乏数据分析的延伸,做实验变成了单一的数据记录,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应变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

(二)实验教材缺乏,实验内容单一、相对独立。由于海洋学科的特殊性,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属于小众课程,并没有专业配套的教材,实验内容设计主要参照其他环境专业的教材并结合《海洋监测规范》,实验项目大多是时间短、设备简单、容易操作且危险性较小的常规测定,使用的方法均为国家标准方法,整个实验流程的各个环节介绍详细,学生没有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新方法、新仪器或者研究性方法很少采用,进而阻碍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学习能力。目前教学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多是单个指标的监测,相互独立,与实际工作相差较远[5]。海洋环境监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资料收集、监测对象的确定、监测方案的制定、优化布点、采样时间和频率确定、采样工具和用品准备、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和测定、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等方面,单个实验很难让学生把这些环节连接到一起,达不到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监测方案的目的;另外对于成分复杂的样品,让学生学会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有效的实验设计,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并没有提高。

(三)实验考核标准单一。目前,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期末考核中理论课成绩在最终考核成绩中占主要比例,实验成绩只占20%比例,而且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成绩,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验课上缺乏主观能动性,让实验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虽然要求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原始数据页都必须有教师的签字,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积极性欠缺,不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实验过程有跟着同组同学一起做的侥幸心理,最终只是为了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甚至出现修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缺乏与理论教学的结合,缺乏独立思考造成了评价结果的不科学和学生不严谨的科研态度[6]。

二、基于OBE理念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一)改进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7]。实验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固定小组成员,每一组推荐一名负责人,负责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以及与教师沟通事务;每一次实验前根据测定项目小组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并向老师提交方案,教师制定一定的标准要求组间不可完全一致,防止抄袭,然后老师集中讲解各组方案的优缺点,根据老师的讲解,每小组需进一步完善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执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关注每一组的实验进程,如有问题出现,采用启发式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迫使学生学会自己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8]。实验结果部分除了浓度等简单数据计算之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如绘制标准曲线和计算回归方程、线性系数以及污染物之间相关性分析等,不仅提高实验的精度,而且提高学生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9]。

(二)实验教材新编制方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针对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将“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实验”作为一个综合性实验来开展,采用“少而精”的选择思路,精选经典的常规监测实验项目。以学校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课知识制订监测方案,设计实验路线,根据水深等指标确定采样点个数并用GPS做好定位,准备采样工具,根据实验学时数分配采集对象和测定指标,争取在有限的课时量内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测定方案,让学生对不同监测点每个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差异性原因、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和水文气象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对水质、底质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每一个具体指标测定时对实验项目中所列出的具体内容以表格或提纲的形式列出,其中重点内容以黑体标出[4],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完整补充,对于同种或同类污染物的其他测定方法尤其是新型测定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助查阅文献然后写出读书报告,一同作为作业上交,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查阅文献以及归纳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对学生增加开设一些研究性的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当前科学研究动态,为大四毕业论文和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做铺垫[10]。

(三)优化考核方式。采用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评分考核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采用方案设计(包括预习报告、ppt汇报)、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提问、操作、小组分工合作配合等)、实验报告(包括书写、数据记录、结果处理、全面分析等)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这三部分所占比例依次为30%、30%、40%,同时对有创新表现的学生给予额外加分,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验课整个进行过程中,利用雨课堂和学习通等工具,预习资料、文献等,学生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结果也需在其中提交,教师随时可以进行批改,及时给学生反馈,结束后还可以下载结果分析,为以后的课程进一步优化提供可靠数据。

(四)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实验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强酸、强氧化剂或者高温加热灭菌操作,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实验课的关键,就需要要求学生可以熟练操作喷淋装置、消防器材和医药箱等,通过学生自己查询资料结合教师讲解,建立危险操作指导书和危险设备操作守则,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他救能力。对于实验中产生的“三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收集或排放,不能造成人为的二次污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询资料然后选取污染较小或者较安全的测定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对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做到资源回收利用和减少污染的效果。

三、结束语

海洋科学与技术范文8

[关键词]学分制;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管理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的学分制改革热潮,高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积极响应国家和广东省的教学改革号召下,我校于2017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这是我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和教育改革的新征程。学分制是高校教学中一项非常复杂的教学管理系统工程。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选课”,而选修课程体系中最能体现学生自主选课的就是通识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热点。在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通识教育课一般分为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也称作公共必修课程,它主要强调对学生基础课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技能教育的培养,教学内容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价值。通识教育选修课具有基础性、多元性、综合性和特色性等特点,是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健全学生心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研究对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分制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没有专门设立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缺失,导致在课程开设、学生选课、教师授课、考试考核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等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审批不严格,只追求课程数量,忽视课程质量,课程开设随意性很强,教师仅根据自己专业特长或爱好申请开课,对于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拓展需求方面的考虑较少;二是考试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不能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课程多数安排在必修课和专业课较少的晚上或周六,教学质量监控力度相对薄弱,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监管不到位,难以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一些地方高校由于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受限,对开课数量和课程归属缺乏合理调配,经常出现文理科课程比例失衡,导致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课程资源开发不受重视,鲜见优质和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一些紧密联系社会发展或是反映学科发展水平的课程建设较为薄弱。很多高校没有思考国家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的发展问题,没有将办学特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导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过于简单、陈旧,缺乏品牌特色。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以及现在风靡全国的外部优质慕课(MOOC)资源的建设热潮,均对教师运用网络来构建完善且与时俱进的课程资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校开设基于网络的优质课程资源数量还较少,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展教学的能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开课师资力量不够,缺乏优秀名师

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都是由教师自愿申报开设的,不但师资组成人员复杂,而且师资队伍稳定性相对较差。学校虽鼓励教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但授课教师主要是一些教学经历尚浅的年轻教师,大多是因为专业课授课学时少难以完成年度教学工作量考核,而把通识教育选修课作为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的补充课程。其开课目的和功利性较为明显,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授课热情也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同时,一旦教师科研任务加大或是专业课增多时,就会放弃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授课,导致课程的连续性和传承性难以保障。而且部分教师所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与专业课程类似,照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通识性和可接受性,教学方法也缺少创新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此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名师一般承担的专业教学任务多,科研任务重,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热情不高,导致优秀师资匮乏,无法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整体教师的授课水平。

(四)学生盲目选课,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缺乏正确认识

学分制教学赋予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虽然学生从入学后就开始经历选课过程,但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对通识教育选修课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选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的选课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只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学分的要求,修够学分能够毕业即可,以“混学分”为主要目的,而没有将个人兴趣爱好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选课学习的首要目的。有些学生会盲目跟风选那些比较受欢迎的热门课程;若是没选到,就会随意选只要能给学分的课程就行,没有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另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会选择那些学习比较简单容易、考核通过率高的课程。还有一些学生根本就不重视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习,经常逃课,上课和考试应付了事,导致挂科、缺考或是取消考试资格。个别学生甚至还存在马虎大意的情况,直到大四才发现没有修够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

二、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的探索

(一)完善制度管理建设,促进选课规范化管理

1.规范课程开设,制定严格的审核管理制度。为了科学、严谨的遴选通识教育选修课,需要制定严格的审核管理制度。首先,强化教师授课资格的认定工作,只有具备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才能申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其次,严格把关新增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新开课先要通过课程认定和课程试讲合格后才能申请开设。最后,建立严格的两级审核管理制度,二级学院协助学校组织教师网上申报课程,学院分管教学领导审批后,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结合学科结构、任课教师资格、开设课程内容进行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证。对于满足学生知识多样化拓展需要,符合学校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才准许面向全校开设。2.严格课程考核制度,改革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整个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严肃考风考纪,健全考核机制。同时也鼓励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更好地对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评。首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平时表现,加强日常课堂考核。任课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采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随堂测试、课下作业等方式测验学生学习状况,并将学生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分依据。其次,推进期末考由单一的考试形式向考核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转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以深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选择灵活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设计、成果展示、学术论文、案例分析报告、现场实验等方式,以加大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3.加强教学监督,严把教学质量关。为了更好地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需加强对教风和学风的教学质量监控。首先,教务处组织安排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每周的日常教学检查和期中教学检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督。其次,安排教学督导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随时评估教师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与任课教师及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最后,组织学生对教师网上评教。所有上课学生都可以对所选课程和任课教师进行综合教学评价,教务处将学生评教信息汇总并及时反馈到教师所在学院,针对评教意见,提出教学改进建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校教务处、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监督和有效管理,促使课程建设得到良性发展。

(二)完善和优化课程资源建设

1.优化课程模块,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2017年我校坚持“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特色与实用”相结合、“新颖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重新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认真梳理,将原来的4个课程模块细化为7个课程模块:文学艺术与社会科学类、科技文明与海洋科学发展类、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类、道德法律与经济管理类、外语拓展类、信息技术及应用类、科研与创新教育类。通过此次划分,建立了能反映出我校学科发展水平的课程体系,使我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覆盖更齐全、课程类型更加多样化,更能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求,有力促进了学分制改革后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建设。同时,所建立的选修课课程体系不仅扩展了不同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面,而且也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分制改革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2.开设海洋科学发展类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广东海洋大学是涉海高校,开设海洋科学发展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适应我国“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是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学校海洋特色课程建设的需要。[2]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紧密对接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海洋科学发展类课程体系。重点突出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食品、海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如开设《海洋地质学概论》、《海洋资源与利用》、《海洋生物鉴赏》、《中国海洋文学》、《海洋经济学》、《海洋食品保健》、《海洋与环境》、《涉外海事法律与案例》等30多门涉海学科类课程,其目标是让大学生通过对课程丰富的海洋特色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重视海洋,提高大学生海洋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生海洋强国意识,培养海洋强国建设所需的人才。3.引进外部优质慕课(MOOC)资源,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自2013年以来,我校结合实际,采用学分互认机制,通过超星尔雅、智慧树、UOOC联盟等基于网络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慕课资源,丰富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网络课程资源,让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课程教学。[3]目前我校已开设慕课300多门次,修读学生近6万人次,覆盖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全部课程模块。每门慕课配备相关学科专业辅导教师,通过“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分享+网络平台互动答疑测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慕课”不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学习者全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推进混合式学习方式教学改革,也为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师带来了竞争和挑战,同时,利用慕课的在线资源共享功能,可有效解决我校优秀教师资源不足而在短期内无法同时开出众多能满足学生兴趣与需求的课程的矛盾。

(三)鼓励高水平教师多开课,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学校应扩大主动开课教师群体,鼓励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高级职称教师等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参与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建设。[4]将各学科最前沿的科学成果、热点问题、学术动态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增强教学感染力,可全面提升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培训,引导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也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奖励方面,学校对开设三轮以上、教学效果优良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将择优立项建设通识教育优质(品牌)课程,激励和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建设。

(四)加强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正确认识,指导学生科学选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重要模块,它与专业必修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正确认识,使学生转变观念,走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凑学分”的认识误区。为避免学生盲目选课,需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宣传介绍力度,使通识教育选修课相关信息公开化、透明化。[5]我校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举办通识教育选修课专题讲座、印发选课手册和选课指南等手段,将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相关信息广泛而有效地传递给全校学生,帮助学生对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有全面、细致地了解,从而使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课。同时,我校建立选课导师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本科生的导师,本科生导师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行选课指导。通过导师对选课的科学指导,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选课,从而达到期望的选课结果。

[参考文献]

[1]盛颖,吕梦一,何章红,孙越霞,邓娜.大学公共选修课调查与课程优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6):29-32.

[2]吴小玲.涉海类地方院校海洋类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5(8):59-63.

[3]乔玉香,张光亚,安立龙.“慕课”视域下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路径设计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6(3):62-65.

[4]林同.大学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7):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