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专业范例

海洋经济专业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1

一、国内海洋经济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国内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良好

据统计,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7%,创造就业岗位3350多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12.8%。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4%。创造就业岗位3420万个,比上年增加70万个。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6508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9062亿元。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海洋产业增长态势良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加快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战略转型。自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后,沿海各省纷纷开始规划“海洋梦想”。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国务院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自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等沿海经济区域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业已基本形成。

(二)三大沿海经济区涉海人才培养基本特征

同样是海洋经济区,但三个省份的称呼各有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洋经济的发展侧重点也不同,面临的海洋人才培养问题也各不相同。

1.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半岛蓝色经济区的7座城市共有高校54所,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环境、船舶制造、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港口海岸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7所院校。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有12个相关专业,占了较大比例。高职专业主要面向水产养殖、水上运输、港口运输、港口水利工程等,与海洋高端产业有关的专科专业几乎空白。可见,山东海洋人才培养面临着海洋高端产业相关的专业空白点较多、涉海学科专业单一,分布点少且过于集中、人才培养层次搭配不合理及高校定位有待调整等问题。

2.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基本形成了一支汇集海洋管理、海洋执法与海洋科技人才的生力军,很多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湛江海洋大学等,在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海洋地质、海洋工程和造船等领域都有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但是对于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海洋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海洋人才分布和专业结构不太合理等方面的不足。

3.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在近十年中发展迅速,海洋科技教育力量已初具规模,涉海学科和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涉海高等学校19所,省部级涉海重点学科9个,海洋本科、专科专业点数居全国第二位,拥有海洋类专业在校生4200多人。总的来说,海洋教育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涉海专业布局也日趋合理。但是,与山东、广东等地相比,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如缺少学科优势鲜明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缺少涉海国家重点学科、涉海专业种类分布较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海洋新兴专业缺乏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现状

(一)加强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处沿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2.6倍,海岸线长6500多千米,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总数分别约占全国的1/5和2/5,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4500亿元。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意味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浙江省综合实力和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重要举措。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省的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不相适应,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海洋人才的培养来推动,只有加大海洋教育的投入,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海洋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海洋高职教育,加快涉海工程类、涉海开发类和涉海管理类等涉海专业建设,为海洋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科研支持,实现大海、大地、大桥、大岛一体化,海洋风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旅游、港口物流、港口贸易等蓬勃兴起,对早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和海上浙江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特点

1.涉海专业设置面相对狭窄。浙江省内涉海专业涉及面较广的高职院校主要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涉及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船舶机械制造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船机制造与维修、港口业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海洋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等。其他高职院校往往只涉及一两个涉海专业,尤其是对应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要求的涉海专业明显偏少。

2.契合海洋经济的新专业缺乏。海洋产业一般包括海洋新材料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洋纺织业、海洋地矿业、海洋药物业、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等12类。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海洋渔业等4大产业。从图1中不难看出,与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涉海类专业设置对比,契合海洋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利用业与海洋勘探开发业等新兴海洋产业的涉海类专业严重缺乏。与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工程建设类专业明显偏少。

3.涉海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对涉海人才的需要,必须根据不同的涉海学科、专业要求,用多维视角创新涉海人才培养模式。涉海学科、专业对高技能应用型的高职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接受涉海专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接受传承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和注重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教育。#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经济示范区背景下的高职涉海人才培养思考

1.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契合海洋新兴产业的专业。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浙江省涉海专业人才培养就要围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要求,对高职院校涉海专业进行合理设置、优化布局、整体提升。《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在涉海专业建设上取得突破”,“增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群,建成一批涉海特色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试点———舟山,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舟山市近期可围垦滩涂面积为12308.09平方千米。因此,科学合理推进围海造地是促进舟山新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要提高港口航运能力,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日益完善,构建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积极开发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的舟山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海洋新能源“富矿”。涉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相关产业还有与民生相关的海水淡化处理、海岛旅游等方面,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涉海类人才。因此,有关高职院校要以海洋经济建设为导向,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涉海专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适时增设契合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专业,加快涉海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涉海专业群。海洋知识领域的多学科性和交叉性也十分明显,单一海洋学科的高校已不能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还要把涉海学科专业通过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衍生新的涉海学科或专业方向,满足海洋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扩大涉海专业、涉海行业的人才培养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涉海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根据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契合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涉海学科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积极发展海洋开发专业群建设。学校涉海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是开设海洋工程类、海洋开发类、海洋管理类专业。其中,海洋工程类包括港口工程技术、海岸工程技术、海水淡化、近海测量等方向;海洋开发类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海洋风力发电方向)、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海洋动力等方向或模块;海洋管理类包括港口物流、滨海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或模块等。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海洋经济融入教学。海洋知识领域涉及的学科面多而广,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而丰富的海洋开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通晓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现代海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中融入海洋经济的相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海洋文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涉海专业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海洋经济领域涉及的知识充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开展校企合作,为涉海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紧贴市场需求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一批涉海类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形成开放性、专业性的技术服务平台。要以涉海企业为主体,以海洋经济发展为导向,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人才培养平台。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大与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对接力度,与涉海类企业开展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的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建设海洋科研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拟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为港口物流)和海洋开发技术两个学科;拟新建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团队,海岸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岸防灾减灾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海洋动力研究所等6个科研团队。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何开发、利用、管理好海洋是一项很重大的工程。学校积极与国内一流的海洋教育资源、海洋科研基地合作,拟在海岸工程、海洋测绘、港口物流、海水处理、海洋防震减灾、滨海旅游、海洋动力、港口自动化等方面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

4.加强涉海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保障。《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学科建设、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打造形成海洋科技人才高效汇聚、快速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启动海洋类师资与科技人才提升计划。”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由于涉海类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对师资的要求更有其特有的高要求、高标准。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就要通过聘用、外引和内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重视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派出去”是把教师送到国内外知名的涉海企事业单位和同类院校学习、进修;派教师去沿海水利、港航、交通等单位挂职锻炼,从事管理、施工、勘测等,获取最新的海洋开发技术和实践经验来指导教学。“请进来”是把海洋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请到学校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提高涉海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涉海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为培养高素质的涉海人才提供了智力保障。

5.政府积极引导,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在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特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积极引导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重点发展自身优势涉海专业或方向;整合教育资源,错位发展,避免省内高校涉海专业重复设置。#p#分页标题#e#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2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3

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对商业保险服务的新机遇

(一)保险业是服务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条件

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灾害风险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浙江地处西北太平洋沿岸,海洋灾害形势复杂多样,是我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风暴潮是对浙江省威胁最大的海洋灾害。据统计,60余年间浙江省有44年发生较明显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因灾死亡7000余人。此外,根据省防办的灾情数据统计,1985年以来,台风及引起的海洋灾害造成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344亿元。事实上,保险的起源与海洋密不可分。基于浙江省可能面临的海洋灾害威胁,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势必将伴生大量的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都离不开保险的积极参与。这是保险业服务浙江海洋经济的首要前提。此外,保险业意欲在浙江海洋经济大发展的趋势下有所建树,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伴随着浙江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催生的两点新情况:一是海洋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勘探开发业等新兴产业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其中有部分新型产业甚至将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二是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渔业、港航物流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新情况,特别是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在“十二五”期间,其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都将大幅度地提升。这些因素构成了保险业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的基础条件。

(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下的保险业新机遇

保险是现代金融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市场经济中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海洋风险的不可抗力性使得保险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而在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进程中,保险业又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浙江省正处于海洋经济大发展阶段,对保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正是保险业大有可为的时期。同时,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港口物流、旅游、现代海洋产业等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无疑增加了全方位的保险需求,必将给浙江保险业带来转型发展的契机。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海水利用、海洋勘探开发等产业的崛起,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这对于保险企业发挥融资服务功能,将会产生新机遇。此外,传统产业,特别是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保险业来说也同样是新机遇。

二、主要涉海商业险种的国内外比较

(一)船舶货运保险我国船舶货运保险产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险产品的覆盖率低。英国的保险产品齐全、覆盖率广,基本上客户能想到的,都有对应的条款;而我国海上保险品种较少,客户的要求有时无法满足,或者依据国外的条款提供保障,但由于法律环境不同而存在一定风险。此外,国内条款采用报备制,一些名称不同的保险产品却具有同样的承保责任和差不多的承保风险,这不利于承保人依据条款来辨认和投保。

2.产品创新力度不同,且保险条款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近二十年来,不论是国际海事法律方面还是船舶营运管理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而我国现行使用的船舶险条款主要还是以《远洋船舶保险条款》(1986年)为基础修订的(或直接使用),和国外同类条款相比,内容陈旧,未能适应远洋运输业的变化,客观上束缚了远洋船舶保险业务的发展。由于产权保险等原因,国内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投入大精力进行产品开发,而只是拿其它公司的产品换个名称。导致产品同质性严重,各家公司产品雷同,差异化、个性化东西太少。

3.从法律和监管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法制环境尚不能满足航运保险发展的要求。在英国、美国等国际航运强国,都拥有完善的海上保险法律,并借助航运的强势,将其规则推行到全世界。以英国为例,伦敦拥有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与其健全的法律体系密不可分。它有《1906英国海上保险法》和大量的判例作支撑,其海上保险法和海上保险条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国际上关于海运、海上保险、贸易的很多纠纷都选择在伦敦仲裁或者诉讼。相比而言,我国航运保险在法律政策、司法环境等方面都有待完善。此外,在司法的同一性上,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不同的法院,或同一法院不同的法官对同样的事实的认识和判断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虽然有法律细则和司法解释,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有时还会发生。

(二)海洋渔业保险

1.日韩渔业保险制度

日本的渔业保险包括渔船保险、渔协共济(生命、火灾等保险)、渔业共济(包括渔获物保险、养殖保险、特定养殖保险和渔业设施保险等)三大部分。韩国渔业保险制度主要以渔船和船员保险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水产养殖保险,主要有船体共济和船体共济和船东责任共济等9种共济险种,由水协中央会负责承办。日韩渔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大致相同:一是依法建立;二是互助和政府补贴保险机制;三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中国大陆渔业保险制度

中国渔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农业部主导。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受农业部领导,农业部近年来每年从中央政府支农补贴中拿出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渔业互保保费补贴,带动地方政府补贴每年约1.5亿,推动了渔业保险的发展。二是覆盖面不够宽,运行模式不统一。目前全国渔船的承保率在30%左右,渔民承保率在40%左右,还没有100%的覆盖。三是水产养殖保险还处于探索阶段。水产养殖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发生灾害后勘验损失难度较大,巨额风险很难控制,目前没有很好的再保险支持,没有中央财政的补贴,商业保险公司不敢涉足水产养殖保险,渔业互保协会开展了一些探索但也因无法承担巨额风险而尚未全面推开。

(三)涉海财产保险

与国外相比,国内财产及工程保险的产品种类及保障范围方面均无大的区别,均可根据业主需要在主险条款下附加各种附加险。但在工程风险项目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有较大差距。在西方国家保险公司、业主、承包商、政府等各个职能部门在整个风险项目管理中,普遍能做到各司其职,形成了严密有效、相互制约的体系,整个风险管理流程清晰,工程担保保证制度完整。而国内则由于缺乏针对工程建设特点的具体法律规定,在项目风险管理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依据,或者虽有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在细节上漏洞较多,并且国内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和风险处理的手段相对落后。#p#分页标题#e#

三、浙江涉海商业保险现状

(一)保险资金方面

近几年来,浙江保险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加快建设“三大保险”,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过去5年,浙江保险业加速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保费规模和行业总资产均翻了一番。2010年,浙江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690.3亿元,居全国第9位。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66.2亿元,居全国第3位;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424.1亿元,居全国第9位。保险总资产达到1237亿元。保险密度154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00元;保险深度3.1%,比2005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到2010年末),浙江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提供了18.9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其中,提供财产险保障12.7万亿元,平均每6个企业拥有1张企财险保单;为近1亿人次提供人身险保障6.2万亿元,平均每个家庭拥有1.2张人身险保单;累积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760亿元,缴纳各项税金近5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充分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从这一组数据中,不难看出伴随着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还有浙江保险业。目前,浙江海洋经济正处于借力发展阶段,保险同样在服务、保障、促进海洋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就各层面比较关注的保险资金助力海洋经济方面而言,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调控政策影响,间接金融占绝对优势,银行独大,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保险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保险资金运用不足、收益不高,与资本市场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态势。因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保险资金还是保险服务海洋经济中的一块短板,就省域范围内而言,辖区内各保险公司对于其保费收入和行业资产是在一套较为严格的监管体制下运营的,保险业和保险公司在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中受到严格的监管,保险资本投资权限、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监管等制度方面短时间还无法全面满足省域内经济建设层面对资金的渴求。

(二)保险产品方面

“十一五”期间,浙江保险业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活动,丰富保险产品体系,融入地方建设。目前,浙江省内保险公司涉海保险主要包括海洋货物运输保险、船舶建造保险、沿海船舶保险、海洋公众责任险、船员的雇主责任险、涉水工程保险、海洋养殖业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买方违约保险、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等。近几年,浙江保险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聚焦保险产品来看,虽然目前保险产品的各类险种已涵盖了海洋产业的13个大类,但现有的保险产品都是普通保险产品,除了沿海船舶险、进出口货运险、港口及码头财产险外,专门为海洋经济提供风险保障的涉海保险产品仍有待进一步开发。而就这些涉海的普通保险产品而言,保险产品在条款设计、产品推广、产品营销、理赔程序、保险的附加产品等方面都属于粗放发展,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服务粗糙、价格竞争非理性等问题较为突出。保险产品的严重同质化没有竞争优势,对客户来说就价格成为最敏感的因素。各保险公司大打价格战,展开恶性竞争。而且,在保险产品创新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怪圈,削弱整个行业的发展能力。有的一些保险公司耗费巨资和人力开发出的新产品,结果很快就被竞争对手模仿,信奉“拿来主义”的保险公司坐享其成,将一些条款稍作变动和调整,就作为新产品上市,甚至以更低的价格和承保条件向顾客推销,导致很多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在新产品研发上做高投入。另外,我国现实国情是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权集中在保险总公司。由于20世纪90年代,许多省级保险公司自办险种引起了公司经营风险急剧上升,总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而收回省公司的产品开发权。至今多数的保险公司仍严格控制着产品的开发、创新权利。开发全新的产品是保险产品创新的核心内容。省域内省级保险公司对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权力失落,将严重影响保险产品的市场。但事实上,省级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公司的重要分支机构,比控制保险产品开发权的总公司离市场、客户更近,更了解市场需求。特别是浙江经济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独特性,这就决定了省域内的保险市场具有别具一格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保险需求与兄弟省域的保险市场有所不同。对此,浙江省域内的保险总公司、省级保险分公司需要引起南非特别重视。

四、商业保险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推进政府主导保险服务政策,加强政保合作

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时间较长,相关的金融服务手段较为丰富。总体而言,目前世界各国在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主要执行的是政府主导型金融服务政策,涉及项目大多集中于渔业发展和船舶建造、风险责任,旨在通过分担风险和诱导利益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选择,其主要措施包括发展政策性保险、创新投融资机制及开展金融合作等。省域内的商业保险如何服务海洋经济,可以适当地借鉴这些成熟的经验,在推进政府主导保险服务政策方面,加强政保合作。第一是涉海保险的发展和支持,不仅要促进保险机构提供更多适应海洋经济需要的保险产品,而且也要考虑建设专业性的海洋保险机构。第二是担保业的支持,尤其要发展各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业务,为市场主体提供融资信用增级和外在保障;扩大信保融资规模,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帮助海洋经济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第三是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需求,通过推出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或结构性产品,有效实现风险的分离、分散和转化。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难以规避成本收益不对称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发展政策性保险,通过政府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能有效动员全社会分散海洋产业风险,改变生产经营者在风险面前孤立无援的窘境,这是完善海洋产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洋产业政策性保险的主要形式包括:1.渔船保险补贴计划,即按照渔船马力的不同实行“高马力高保额、低马力低保额”的动力补贴方案,由政府出资补贴保险费的30%。2.渔业保险补贴计划,即政府成立专项准备基金对从事渔业生产和渔业相关链条产品开发产业的保险费给予20%至30%的补贴。3.普惠制引导性保险计划,即不设定具体行业和受益主体,只要是与海洋经济建设相关并愿意投保的,政府均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性保费补贴,从而引导更多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二)提升海洋经济保险服务水平#p#分页标题#e#

一是提高涉海保险产品的适应性,完善保险产品格式条款,增加保险条款的弹性,满足涉海经济的个性化保险需求,提升格式条款的市场适应性。推动保单格式、条款的标准化、国际化,深入推进政保、银保、企保合作。二是提高服务附加值。加强保险行业信息的共享平台建设,推进保险信息化。发挥保险公司在信息的获得和分析方面具有积累性的专长和经验优势,以及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的专业化的优势和克服信息不对称障碍的特殊功能,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动政保合作的项目,为政府投资主体和社会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提供高效的决策服务。

(三)培养涉海保险专业人才,引进外部人才

目前,浙江省内相对缺乏对涉海商业保险人才的培养和认证机制。因而,就保险业内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升保险业的吸引力,以便将优秀的、学习能力、行动能力、执行能力强的人才吸引到保险行业内,并在保险业内良好的培训、实践中快速成长,快速适应涉海保险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一切都有赖于保险业内优化的人才培养、引进环境。作为保险公司来讲,应在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机制上着手强调储备、培养、引进涉海保险业务方面的人才,为未来5到10年内保险业务的发展积淀人力资本。其次,保险监管部门应考虑设置涉海保险业务单列机构,制定和完善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保险公司落实、跟进涉海保险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和引进。再次,涉海保险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路径是高校教育,我国保险高等教育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保险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涉海保险专业人才需要英文、贸易、保险、海商海事、船舶、法律公约和惯例等多方面融会贯通,此类复合型人才从理论知识学习到与实践的磨合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练。这就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保险人才既要全面、扎实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够很好地承担保险市场开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营销、保险核保核赔。从涉海人才长期、稳定的培养来看,海洋保险单列于财产保险,将有助于海洋保险人才培养链的健康发展。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4

关键词: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经验借鉴;海洋产业;投资

党的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以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持续向好、海洋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迎来发展机遇,增长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产业支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其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都离不开金融支持。由于海洋产业具有周期长、风险高、资金规模大等特点,传统金融信贷支持举措无法有力支持海洋产业的长足发展。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在金融体系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研究海洋经济发展强国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有利于推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1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国际经验

1.1美国

美国在发展海洋产业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和分析制定适合美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指导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美国是开展海洋循环经济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制定《海洋法》,成立海洋政策委员会,为海洋产业及海洋金融发展提供支撑。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制定美国海洋政策及实施战略备忘录中提出,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框架。美国实施以财政拨款为主、风险投资及海洋信托基金等为辅的资金来源架构。美国较早时间即明确政府专项资金对促进海洋政策制定实施的稳定支持,《海洋法》提出实施新国家海洋政策的关键是经费保障,而财政拨款占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每年政府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约500亿美元。为引导和促进资金流入风险资本市场,美国还设立了风险投资基金,在生物工程、海洋医药等高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海洋法》建议成立海洋信托基金,以联邦政府收取的海洋使用费以及未来期间在联邦水域从事商业活动所缴纳的各项费用为资金来源。美国完善了国际经贸和海洋投资法律保障,维护了本国企业海洋投资及经营合法权益,形成了民间资本承担海洋经济的商业性运作,国有企业承担海洋经济的战略性运作的合作模式。

1.2日本

日本的海洋产业开发逐步向各经济领域渗透,呈现出分工精细、领域扩大、传统与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构筑起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政府的调控作用,产业规划先行,海洋政策较为完善。为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日本政府相继出台《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方案》《第九次港口建设七年计划》等政策性文件,积极引导银行、银团给予对应企业信贷支持。2000年通过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政府应加大海洋资源发展的经费投入,保证金融对海洋产业的支持;2007年4月《日本海洋基本法》明确了金融支持;2018年5月通过了作为2018—2022年海洋政策指导方针的《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日本制定完善的财税政策,以促进本国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环境,日本政策性投资银行向海洋环保事业、海洋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等相关项目提供融资,可得到14%~20%的税收优惠。日本政府积极组织商业银行向对应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需求进行银团贷款,强化银行合作,分散融资风险。此外,重视政策性银行对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作用。例如,在造船业资金匮乏制约产业发展的情况下,由政策性银行向造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支持该产业的顺利发展。同时,为发展传统海洋渔业产业,由政策性金融体系中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海洋渔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日本的野村证券世界首次设立以海洋渔业为投资对象的信托基金。

1.3欧洲国家:英国和挪威

英国政府重视海洋能源创新,先后资助了一系列项目,包括政府技术项目等。英国政府还对向海洋产业提供融资等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英国海洋能源产业发展中,风险资本在海洋能源技术的创新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类风险资本主要与政府资金结合,共同对海洋能源产业进行投资。健全的法律体系同样与英国发达的海洋产业密不可分,设有专门的管辖机构,海事仲裁协会负责处理全球各类新兴海洋产业金融纠纷事件。挪威海事经济金融以海洋经济产业完全集聚为发展方向,提高资本获得便利性,其中金融机构为海洋产业的出口信贷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国有银行DNB、Nordea及出口信贷担保公司GIEK均为出口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提供信贷支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是当前全球最大的航运类股票证券交易所,海外资金不断流入,推动了挪威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此外,为紧密政府与海洋企业的金融联系,在政府的引导下,设立专门机构向海洋产业提供服务。例如,挪威建立的海洋协会商会,促进了海洋产业领域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融合。

1.4新加坡

新加坡海洋经济的政策金融支持模式较为明确。新加坡成立裕廊工业区管理局作为海洋产业发展的主管机构,先后颁布《新兴工业(裕廊豁免所得税)法案》《经济扩展奖励法令》以鼓励金融支持海洋产业的发展。此外,新加坡还专门设立了海洋集聚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设立1亿美元的海事革新技术基金和8000万美元的海事基金,用于涉海中小企业融资和海洋创新研发。针对涉海金融体系的巨大风险,新加坡建立了严格的海洋金融监管体系,例如,在航运、化工领域,银行的出口信贷需调查客户长期的信贷记录,所有的信贷均需提供担保,并且要求银行严格内部与外部审计。2004年新加坡根据商业信托法设立了海运信托基金,其运作由主投资人发起并入股成立,通过信托公司在股票市场进行公开发售来招募公众基金单位持有人。该信托基金以所购买船舶及其长期运营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作为收益,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其与其他船舶融资方式相比更具有成本优势。

1.5韩国

韩国政府同样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其支持模式是以政策推动海洋经济区发展。韩国制定“西部开发计划”,计划投资223.13亿韩元建设西海岸沿海经济区,涵盖工业基地建设、通讯及发电站建设等126个开发项目。2013年韩国政府提出促进港湾建设的课题,该课题在《21世纪的海洋水产发展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强调加大政府对船舶金融系统资金投入,以促进海洋航运快速发展。韩国通过制定优惠投资政策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部投资。如经济区内实行自由化的外汇制度,并最大限度消除外国投资的不便因素,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和便捷的投资服务。

2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同比增长6.2%,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引擎。“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结构深度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区域海洋经济不断壮大,对改善民生的作用日益增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强国”的建设,都对中国海洋金融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综合分析发达国家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经验,能够为我国海洋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2.1政府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并重视海洋金融政策保障

由于海洋经济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公益性和专业性强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且普遍重视政策法规的制定。美国颁布《海洋法》,提出加大对海洋产业的资金投入,日本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支持金融服务海洋产业。我国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正处于完善发展阶段,政府应确定发展目标并进行长期规划,将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海洋资源经费保障,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以规范资金投入,加大对海洋信贷监管的力度。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税收优惠,对公共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海洋产业。

2.2以财政投资作为金融支持主导

从美国、日本等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因海洋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公益性,财政拨款应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支持与激励,需要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各级财政支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整科研投入结构,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在海洋产业升级和海洋工程科技方面,不仅需要企业的投入,还需要政府多项政策工具的运用来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建议采用以政府采购、政府风险投资等方式来降低研发成本。还可借鉴美国间接刺激投资的措施,利用税额优惠(如减免高技术产业投资税、高技术公司的公司税等)来降低海洋产业创新成本。

2.3多元化且有力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截至目前,全球海洋产业的融资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海洋产业的营运资金规模庞大,建议成立专业性海洋金融银行,专门扶植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金融业务创新。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鼓励现有商业银行开展海洋资产抵押、租赁等海洋金融业务,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海洋领域发展,配合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私人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海洋金融领域,加之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使商业银行海洋经济业务更规范,更具规模,从而进一步降低业务交易成本和风险,最终构建服务主体多样的银行信贷支持体系,增强金融辐射的广度,扩大海洋产业金融业务的覆盖面,提高效率。

2.4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开拓外源性融资

外资在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世界银行资助的科莫多国家公园是世界上著名的海洋保护区,韩国西海岸沿海经济区涉及海洋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外资;挪威的奥斯陆海洋金融中心以其专业性著称,在航运和油气设备开发融资方面颇受关注。沿海发达国家普遍注重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优化本国及其他国家的外部投资环境。我国应健全税收、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措施,创造良好的海洋经济外部金融环境。我国海洋城市与奥斯陆、新加坡和伦敦等全球海洋金融中心还存在较大差距,建议设立我国的海洋金融产业聚集区,以推动我国海洋金融快速发展。

2.5鼓励风险资本进入海洋产业投资领域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美国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旧金山湾区是全球高技术园区硅谷的中心,该园区中的中小海洋企业成为吸引风险资本流入的主体,此类企业以高新技术发展为主且处于成长期。风险资本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较传统的公司研发投资更为高效。海洋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比较大,尤其在发展初期,需要风险资本的支持。建议我国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政策规范、引导、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由于海洋能源产业周期长、风险大,部分资本不敢轻易进行投资。建议鼓励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引入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者与政府资金合作,可减少一部分风险。

2.6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信托基金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5

【关键词】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广西

科技创新是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重要举措。学术界关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增多,包括对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李彬,2014;王静,2016;张彤彤,2018;许鲁秦,2017;王泽宇,2011),对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李彩霞,2018),分析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揭晓蒙,2020)。“十三五”以来,广西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科技进步取得较大进展,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广西海洋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广西海洋产业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广西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从研发主体、研发投入、研发产出、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对广西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由于数据可获得性,最新数据为2016年数据,本文采用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一)海洋科技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

广西海洋科技研发机构数量增加,从2006年的6家增加为2016年的8家。通过与区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北部湾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不断壮大,科研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160人增加为2016年的460人。研发投入逐步增加。海洋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内部投入从2011年的2666.9万元上升为2016年的3258.7万元。海洋科研机构R&D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拥有量从2011年的155.95千元/人上升为2016年的195.13千元。

(二)科研机构研究以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为主

广西海洋科研机构承担的课题以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类课题为主。2016年,在52项课题中,试验发展课题20项,占38.46%;应用研究类课题12项,占23.08%;成果应用类、科技服务类、基础研究类课题少。这表明广西海洋科研机构在试验发展类、应用类研究较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方面更具优势。

(三)发明专利逐步增加

海洋科研创新产出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广西海洋科研机构科研专利申请受理数仅1项,2011年为33项,2016年为26项,近6年来专利数量有较大增加。广西海洋科技专利授权数量在2011年至2015年有较大增加,拥有发明专利数量从2011年的2项增加为2016年的78项。

(四)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广西加大投入,建立涉海高校,健全海洋专业体系,海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广西北部湾大学的涉海本科专业体系逐步完善,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先后设立海洋学院,广西大学设立海洋科学本科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博士点,广西中医药大学建立涉海学科。

二、广西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储备不足

海洋科研机构少,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2016年广西仅有8家研究机构,占全国海洋研究机构的5%。在367个科研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07人,仅占29.61%,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2016年,广西海洋科研人员367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分别只有20人和79人,比重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科研投入经费偏少

海洋科研机构经费少,与沿海省份研发投入差距大。2016年,广西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仅为1.4亿元(仅占全国比重的0.6%),在沿海省市居于末位。2016年,广西海洋科研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3258.7万元,仅占全国比重0.2%,在全国10个沿海省市中居于第9位,仅高于海南。

(三)海洋科技人才培养能力发展滞后

广西海洋科教发展先天不足,海洋人才教育与培养能力发展滞后。广西开设海洋专业的学校、研究机构数只有20个,占全国的3.7%;海洋专业博士、硕士点人数分别只有1个和4个。无论是从涉海专业学校数还是士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等方面看,广西的教育数量质量与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差距大,海洋科技创新团队缺乏,科研和教学力量不能满足培养高层次人才需要。

三、提升广西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加大面向海洋科技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向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杠杆作用,科技专项资金向海洋产业适度倾斜,支持其重大技术攻关和涉海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强金融支持,加大对海洋产业和涉海企业技术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的支持。创新海洋特色产业保险产品,降低涉海企业创新创业风险。

(二)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主体培育

加大投入培育科研机构和海洋科技企业。建立海洋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园区建设海洋科技孵化器、涉海龙头企业创业苗圃、预孵化等前孵化平台。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海洋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重大技术开展攻关,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市场机制,搭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渠道。

(三)创新海洋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强化海洋经济的人才支撑。加强本地高校、海洋研究机构和区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飞地,联合培养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强化广西高校和科研机构涉海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建设能力,夯实广西培育高层次研发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彬,戴桂林.基于组合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

[2]王静,李志,王祎.天津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6(10).

[3]张彤彤.基于因子分析的广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2).

[4]许鲁秦,张锡宝.基于聚类分析的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探究[J].海洋经济,2017(5).

[5]李彩霞,管红.海洋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DEA评价——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管理科,2018(10).

[6]张振举.生态文明背景下湛江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及实践探索研究[J].时代经贸,2020(1).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6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部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结语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7

海洋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交织而成的海洋文化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据统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多提供453.3万人就业。拥有广泛的文化资源,并且极具生态效应的海洋文化产业,凭借其产品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教育等功能,在我国实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必然能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及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所以,认真审视滨海旅游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涉海休闲体育业和涉海艺术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有利于我国长期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战略的实现。

(一)滨海旅游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滨海旅游业是利用海岸带、海岛及海洋景观资源为依托、以滨海文化和沿海民俗传统为资源而开展的旅游经营和服务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2年,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中海洋旅游经济规模增速最快。在许多沿海国家,海洋旅游产业占据着沿海地区经济总值的80%以上。国际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每1元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动相关行业8元的增收;每创造一个旅游业就业岗位,相应会产生5倍的就业拉动效果。据世界旅游贸易组织统计,在经济环境恶劣的2009年,全球旅游业就业人数超过了2.35亿,占总就业人数的8.2%,其经济产值占全球GDP的9.4%,并预计2020年将带来超过3亿的就业岗位。而国际相关研究表明,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就会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隶属于海洋旅游业的滨海旅游业不同于一般的海洋旅游产业,它以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为核心。滨海旅游产业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极强的经济和就业带动作用、创造经济利润、吸纳闲置劳动力的同时,还具有宣传传统海洋文化、提升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效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滨海文化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广西滨海旅游业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滨海旅游集群雏形,形成了5种滨海旅游模式,即滨海城市游、海岛休闲游、渔村体验游、跨国边境游和民族风情游。2011年,广西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依托本地特色旅游资源的滨海旅游业增加值为32.61亿元,同期增长了29%,明显高于产业平均增速。另一方面,通过对1995-2008年广西从业人数统计分析发现,在2008年,其旅游部门从业人数比1995年增长172.81%,年平均增长13.29%。其就业水平迅猛发展的原因在于,首先,广西滨海旅游业就业拉动弹性水平较高。1997至2008年,滨海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弹性达到0.4%,1%的经济增长可以提供大约3.27万个旅游部门就业机会。其次,根据统计分析广西滨海旅游综合就业乘数为2.98,表明广西滨海旅游业每增加100个就业岗位会给全区的旅游行业及相关经济行业带来298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广西旅游业几乎对所有产业部门的就业都能够产生影响,其滨海旅游产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的综合就业系数为2.0015,对全社会的就业综合系数为9.5281,即旅游产业每获得1万元的增加值,便可为社会增加9.5281个就业机会,其中2.0015个就业属于住宿和餐饮业。可见,广西滨海旅游业具有极高的就业拉动效应,在充分利用滨海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传统资源的基础上,一定能推动广西沿海地区以及内陆地区的就业增长。

(二)海洋节庆会展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对涉海节庆会展业国内外还没有明确概念,总体上的界定是,它是一个通过举办节庆文化活动、展览、集会吸引游客观光消费的产业,是高收益、无污染、连带性极强的新经济增长点。节庆文化活动的兴起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节庆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发又能推动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海洋节庆会展业能扩大举办地的知名度,通过吸引游客拉动当地消费;能促进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为今后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新观念的引入,通过创新寻找更先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增大广告业、通讯产业等延伸产品的市场容量,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此高效的产业推动效果,使会展业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据国际学者预测,会展业的产业带动乘数为9,即每1元的会展业直接收入会带来9倍的额外经济效益。在创造产值、推动关联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节庆会展业的发展自然能够创造大规模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以象山“1+3+n”模式为例。象山县节庆业始于1998年,自首次“开渔节”成功举办后,象山县加大自身海洋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创造,结合不同时节的景色,推出了沙滩踏浪、国际游钓、海鲜品鉴的“1+3”模式,突破了季节与气候对海洋文化旅游业的限制;之后又通过深入开发与整合民间原创艺术、人文景观、民情风俗、象山特产等资源,开创了象山特色节庆的“n”维经济发展格局,也成功的提高了当地的就业水平。首先,象山县大力加强节庆会展游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渔观光、农渔文化体验、农渔特色餐饮、农渔休闲度假等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系,为专业素质较低、技术能力较弱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创业和就业空间,较高的收益甚至吸引了城镇失业人员返乡从事旅游业;其次,象山县的节庆旅游业与服务业发展积极融合。以渔业文化和其他非物质遗产为基础,象山县举办了大型国际会展和体育赛事等节庆活动,并借此平台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和游艇旅游,有序发展渔文化主题公园游、大型影视主题公园游和高尔夫旅游等,并且积极探索海洋邮轮和海上飞行等旅游模式。由节庆会展业引发的一系列创新文化游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泛的从业选择,伴随着节庆会展业的壮大,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即便在全国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当地就业水平依然高速增长。同时,象山县海洋文化产业经济收入对全县GDP贡献不断提升,2008年以来,象山县游客人均消费已突破千元,游客重游率明显提高。这些消费直接带动了零售、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化格局已然确立。

(三)涉海休闲体育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无垠的海洋能充分地满足人们对于娱乐、体育刺激的追求,所以滨海休闲体育在世界很多沿海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特色产业,并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发展滨海休闲体育业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体育旅游不需要消耗能源和资源,成本投入要求相对较低。同时,滨海休闲体育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联动作用,其经济乘数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它可以带动交通、住房、餐饮、商业等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优化城市建设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在丰富人们文娱生活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使沿海城市走上可持续的高速发展道路。另外,隶属于第三产业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可以提供大量的服务岗位,并且大幅度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就业吸纳倍数,有关部门研究表明,休闲体育业每吸纳一个从业人员,能够向社会间接提供5个岗位。体育旅游业在不断满足大众身心消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在缓解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潜力。滨海休闲渔业是滨海休闲体育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横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所以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长达8至9个月的海上休闲垂钓期。如今,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就业拉动效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其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提出了“垂钓搭台,经贸唱戏”的滨海休闲渔业发展口号,连续三年举办钓鱼节活动,并且凭借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多彩的娱乐模式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消费者。长海县还凭借举办钓鱼比赛、提供观光游览的契机,组织经贸洽谈,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商贸活动的进行,也拉动了酒店和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其就业容量日益扩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四)涉海艺术业的就业拉动效应

涉海艺术业是基于海洋文化资源,通过产业化运作,提供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产品的新兴产业,它包括传媒、影视、广告以及涉海手工艺品等行业。尤其是涉海工艺品在我国沿海地区比较普遍。涉海工艺品,是指手工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能够代表当地风俗和文化的艺术品。各沿海地区推出的艺术品均来源于当地居民的历史传承和日常生活,它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我国的工艺品也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由于其成本低廉、独具特色且制作精美,在欧美一直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工艺品虽然对手工技艺要求高,但是对文化水平等其他方面要求较低,并且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密切相关,所以涉海工艺品是当地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同时更多的缺乏专业技能的待业人员和中年退休群体通过简短培训,在此领域实现了二次就业和创业。以我国舟山为例,它依托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工业观光旅游、针织服饰加工企业和涉海工艺品加工制造业,形成了一批成本低廉、产业链长、联动效应好的工业旅游观光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同时,积极改善其加工工艺、创造新的工艺品种,不断加强其农渔特色产品、服饰纪念品等旅游休闲实物产品的开发,极大地提升了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扩大了当地的就业规模。我国的涉海文艺业近年来也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全国沿海各地区不定期举办各类文艺公演。涉海文艺业中的出色代表即是宣传山东威海海洋文化的大型情景剧《海梦》,它集合了多种表演形式,凭借其极高艺术价值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也极好地宣传了威海的海洋文化及城市形象。对于推动今后山东威海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品牌基础。

二、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实现就业面临的困境

虽然在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海洋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开发,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由于宏观扶持性政策体系不健全,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海洋文化实体企业粗放单一,人才培养机制缺失等问题均未得到有效重视,其就业拉动效应并未得到全面发挥。

(一)扶持性政策体系不健全,从业者利益难以保障

海洋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一方面,完整配套的政策鼓励和扶持体系匮乏。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信贷、税收、外贸等方面的问题还未得到合理的规划,产业发展难以维持,就业渠道难以拓展。另一方面,现行的政策法规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难以落实。有些地方性政府部门套用文化娱乐产业的管理办法,针对性和适用性差。有关企业准入、竞争和退出程序未成定式,导致企业未能在公平的基础上有序竞争,极大地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缺乏管制的环境下,我国滨海旅游业重复投资、竞争过度等问题严重,企业多存在违规问题,导致从业者难以得到合理保障,收益低,且随时面临失业危险。

(二)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不足,就业吸纳效果未能充分发挥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海陆发展史,海陆文明历史悠久。但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集中于海陆自然风光和最低端的工艺品产业,海洋民俗文化资源、文化节庆资源等开发程度极低。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既不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产业长期处于待开发状态,其就业吸纳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海洋文化实体企业多属于粗放型,劳动附加值低

我国现有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多处于简单、粗放、雷同的状态,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海洋文化的企业多处于初创期,低端同质化明显,多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业,如海洋饮食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等。即使在海洋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的大连、秦皇岛、烟台、上海、以及广西北部湾等地区,也少有专营海洋文化产业的成熟企业。整体产业发展落后、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形成精品化经营模式,缺乏规范的可起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同时,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多以资源外延性扩张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使用为基础,产业的科技文化含量低,劳动附加值低、经营业态类似,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业吸纳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就业拉动效果差。

(四)人才培养机制缺乏,无法获得人才优势

我国目前仍未形成海洋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产业发展与教育体制、培训机制分离。教育体制下的高水平人才不能及时认识到海洋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发展意义,却只拥挤在其他就业饱和的产业之中。形成了一方面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而海洋文化一类的产业缺乏高端人才的矛盾局面。这不仅使既成的知识、技术成果难以及时转化为经济价值,阻碍着海洋文化产业的进步,更加不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

三、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就业拉动效应的路径探讨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文化产业、海洋经济列为今后经济改革重要举措,沿海地区可以借助这一良好的契机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海洋文化政策扶持体系,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加大科技和创新投入力度,建立人才培养系统等措施,将有利于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高效益、高就业吸纳性的发挥,并且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建立海洋文化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构建产业就业宏观导向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极具就业吸纳力的第三产业,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难题有着重要作用。有必要加大对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建立相应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完善海洋的空间规划,对海洋产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地治理,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就业战略的实现。首先,要建立企业的市场导向价值观,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循序渐进,进行有选择性、高效、可持续开发,切实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只有有效地引导企业健康、合理的发展,才能充分调动产业内、外部劳动力集聚,并且伴随产业进步不断扩充就业吸纳规模。其次,要使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与餐饮服务业发展相结合,科学布局,在发挥消费者集聚效果的同时,也推动相关产业的就业水平的提升,形成劳动力就业聚集。

(二)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培养多元化就业人才

海洋文化资源必定在改造利用海洋环境、维系自身发展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海洋文化产业不仅依赖资金、技术等其他产业所需的共性资源,更需要的是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在维护海洋资源的同时,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海洋蕴含着多元化的文化资源,譬如海洋精神、海洋文化习俗、海洋生态文明和海洋文化遗产等。各地不同的发展沿革与地理环境塑造了各地沿海居民不同的海洋文化精神和民俗传统,这都为各地区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各地具备不同乡土背景的劳动力的就业,避免了恶性竞争,培养出多元化的海洋文化就业人才。

(三)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海洋文化产业创新水平

要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基础科研投入力度、创新团队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海洋文化科技创新中心、试验试点、研讨会为节点的多级科研网络。开展海洋文化理论与学术的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确立功能完善、有机衔接的海洋科技、文化创新体系、推动海洋文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海洋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海洋文化就业人才,调整海洋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通过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形成“协作、竞争、高效”的良性运行机制,为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后盾。

(四)建立人才培养系统,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海洋文化产业是科技与文化密集型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同时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勇于创新的精神、较强的经济管理能力。但在全国就业压力倍增的环境下,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出现在各行各业。为满足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解决就业问题,要尽早建立海洋文化人才培养系统。首先,应推出“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对当前的从业人员进行海洋文化知识、海洋技术的培训;其次,要发挥地区优势发现、培养当地文化人才,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寻求更适宜并且有意向从事海洋文化产业的储备劳动力;最后,要吸引高校大学毕业生进行海洋文化创业。通过改善创业的环境,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有志于从事海洋文化产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为海洋文化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海洋经济专业范文8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台州市位于规划中的南翼,台州湾循环经济集聚区成为规划中九大集聚区之一,台州诸多岛屿开发和保护也纳入了规划。本文在海洋经济成为热点、科技兴海成为共识的宏观背景下,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明晰台州市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现状,剖析台州市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台州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对策建议。

一、台州海洋经济与科技发展现状

(一)海洋资源比较丰富

从海洋经济发展视角来看,台州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水岸线和港湾资源丰富,蕴藏着健跳港、头门岛、大陈岛、龙门港、大麦屿等深水良港选址。二是渔业资源相对充裕,台州近海海域是全国最佳的海水养殖场所之一。三是可开发海洋能源储量较大,潮汐能、风能储量丰富。四是旅游景点较多[1]。

(二)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海洋经济是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利用海洋空间而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在实际使用中,人们更多采用海洋产业这个概念。按照我国国家海洋局的标准(GB/T20794-2006)[2],海洋产业划分为两类三个层次,即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类,海洋产业又分为主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1、海洋经济初具规模,发展较快经过多年发展,台州市海洋经济已有一定规模。2008、2009和2010年台州市海洋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8亿元、260亿元和296亿元,增加值年增长率分别为15.8%、17.5%和13.9%,可见,台州海洋经济绝对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2008、2009和2010年台州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8%、0.81%和0.77%,而台州市国民经济地区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为0.65%、0.61%和0.61%,可见,近几年台州市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都超过其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地位。2、主要海洋产业拥有一定规模按国家海洋局的分类标准,近几年台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73%,这一比重相当于台州市国民经济在全国占比的2.8倍,超过台州海洋经济在全国占比的2倍,台州主要海洋产业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其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行业规模较大。台州制造业发达,在滨海地带更是集中分布了一批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3],主要有:三门核电,华能火电,台州医化园区,台州大石化项目,沿海汽摩配产业集聚区,路桥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集聚区,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经济分类,这些行业都不在海洋产业统计范围内。

(三)科技兴海成果显著

1、海洋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健全了科技兴海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科技兴海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推动各有关涉海部门加强对科技兴海工作的领导,促进科技兴海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编制科技兴海中长期规划,加大科技三项基金向海洋科研和推广方面倾斜。

2、海洋科技研发和推广取得重大进展企业积极承担省、市、县三级海洋产业重点课题,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名优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洋捕捞渔具渔法调查等项目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研究和产业化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青蟹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技术在全省获奖;推广“大型船舶数字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了很好的效益[4]。

3、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展加快积极争取与全国海洋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姻,建设了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比如:玉环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大院名校与区内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设立产学研基地和硕士生工作站,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通过这一系列平台促进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在台州设立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为台州船舶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中国国际(台州)船舶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台州船舶产业与世界的联系,提升了台州船舶产业的科技水平。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合作,组建实验室,开发新型高端产品30多个,申请10项发明专利并授权5项[5]。

二、台州海洋经济与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1、海洋经济相对规模较小从海洋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看,台州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沿海省份平均水平,这说明台州市海洋经济总体相对规模不大,海洋经济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来看,台州市海洋经济的第三产业相对规模最小,2010年仅占全国的0.53%,甚至低于当年台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0.61%这一比重。第二产业相对规模也不大。2、海洋经济生产效率低下台州市主要海洋产业生产率普遍不高,从表2可见,2008、2009两年其人均增加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台州海洋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粗放型特征明显,包括规模上占优势地位的主要海洋产业也不例外。3、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从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10年台州市的比例关系为22.4:44.8:32.8,而全国的比例关系是5.4:47.1:47.5,台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国家海洋局的两类三个层次产业划分来看,2010年台州市的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732%、0.003%和0.167%,可见台州市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最为滞后,海洋相关产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这反映出台州海洋经济发展尚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支撑体系,尚未建立与海洋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平台、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从产业结构比较中可以发现,台州市海洋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尚处于较低层次,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一方面造成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二)海洋科技实力不强1、海洋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0》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共有海洋科研机构186个,其从业人员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7888人,浙江省的数据分别为18个和1171人。相比之下,台州市海洋科研力量相当薄弱,按国家海洋局统计标准台州市没有一个专门的海洋科研机构。台州市海洋科技专业技术人员零散在各涉海机构,缺乏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技人员。台州市海洋教育几乎是空白,目前还没有一所专门的海洋教育机构,也没有与海洋产业直接对接的专业。2、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台州海洋科技的创业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科技成果推广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完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机制和体制尚待完善[6],海洋高新技术超前创新研发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有待加强,信息技术在科技兴海中应用程度较低,海洋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对船舶、海洋生物药物、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与保健食品等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研发、实验和检测等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创新急待加强,科技资源需要重新整合调整。3、海洋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台州海洋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具有“低、小、散”的特征,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究部门和研发人员,缺乏研发能力、缺少自主技术。部分企业规模较大,拥有独立研发能力,但同样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科技人才缺乏,投入能力有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科技要素保障不足

1、海洋人才开发机制需要完善

台州区位优势不明显,对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吸引力,这更需要好的吸引人才机制,但当前台州在吸引海洋科技人才方面政策不够优惠,子女教育、住房等各项配套措施不到位,对人才的考核奖励机制乏力,在收入分配上也没有明显的倾斜政策。

2、海洋科研投入亟需加大

与宁波、舟山、温州等地市相比,台州对海洋科技的财政资金投入偏少,这直接影响到海洋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的实施和海洋科技人才的留用。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这在台州海洋企业中同样表现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海洋科技投入。

(四)海洋环境压力较大

台州沿海工业发达,位于沿海的台州市医化园区、路桥废旧金属回收产业集聚区、已立项的台州大石化炼油项目都对台州海域环境产生不可低估的环境影响。台州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三、提升台州海洋经济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

(一)构建台州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与浙江其他沿海地市相比,台州的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最为薄弱,但公共服务平台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一体化和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建设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兴海的基础性工作,台州应当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优先发展。

1、设立公共研究机构,整合台州海洋科技资源建议由台州市政府牵头成立台州海洋研究院,以研究院为核心,整合台州市海洋科技资源,加强和密切台州市各涉海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台州海洋研究院可采取会员制,台州市涉海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涉海中介服务机构和涉海管理机构可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台州市涉海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可以个人会员身份加入。由政府筹措资金为研究院建设高水平涉海实验室,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添置完善实验设备。研究院职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通过公开招聘课题负责人,有偿借用会员科技资源,着重解决台州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开展海洋产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产品质量检测,培训海洋技术人才;三是建立海洋科技信息库,紧密跟踪国际国内具有先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研发动态,实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研发项目、研发成果,重点关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行性高的科研成果,并将所获取的科技信息及时向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推介;四是联络国内外大院名所,为台州企业与大院名所联系牵线搭桥。

2、举办台州海洋科技活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议由政府出面组织台州海洋科技活动,如:海洋科技活动周、海洋科技论坛、海洋科技人才洽谈会、海洋科技产品展等,通过综合报告、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以及专家与企业的对接洽淡等方式,在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官员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加深台州涉海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台州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3、发展台州海洋教育,培养涉海技术人才一是在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台州高等院校设置直接为海洋产业服务的专业,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台州海洋科研实力,并为台州涉海企业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二是鼓励国内外著名高校与台州高校联合办学,为台州培养海洋高级技术人才;鼓励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台州开展在职培训业务,提高台州涉海企业员工素质。

(二)培育壮大台州海洋技术创新主体

企业和企业性中介服务机构理应成为海洋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台州海洋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应是引导海洋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提升涉海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一是通过财政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提高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涉海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引导企业从国内外积极引进各类涉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建各类海洋科技创新载体。二是注重海洋科技项目向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任务,力争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涉海创新型企业。三是积极扶持涉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涉海高技术人才进入企业工作。

2、大力发展台州海洋技术服务中介创造条件引导国内外著名海洋研究机构、院校、涉海著名企业,以及台州本地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台州创办海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为台州优势海洋产业服务的中介企业,如:专利技术成果数据库、科技信息网站、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质量检测中心、科技咨询机构、科技评估机构、专利机构等,构建台州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台州涉海企业研发海洋技术,培养培训技术人才。

3、利用优惠政策凝聚海洋科技投入要素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海洋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扶持力度,台州市、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确保一定比例的科技专项经费用于海洋的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培育、创新载体建设、新兴产业培育等;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贴、绩效奖励和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参与实施海洋科技重大专项;引导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加大对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支持台州涉海企业上市融资或进入股权转让平台交易。二是重视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在所为”的引才理念,吸引国内外高层次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到台州工作,积极鼓励更多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以讲学、短期聘用、咨询服务、技术合作等形式为台州服务;设立海洋科技创新载体人才专项基金,引进和培养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海洋科技骨干和海洋高技能人才,重奖在源头创新、高新项目引进并使之产业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培养一批科技型企业家,加强培育、吸引、凝聚高素质创新和创业人才;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入股,采取技术股份、技术分成、技术奖励等办法,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在职进修培训、专业院校定期培养等方式,提高现有海洋科技人才水平。

(三)提升台州优势

海洋产业科技实力根据台州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把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船舶业作为台州海洋科技工作的突破口,重点发展。#p#分页标题#e#

1、突破优势海洋产业技术瓶颈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海洋造船业、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技术创新,增强台州优势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海洋船舶制造方面,要强化自主开发设计,着力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开发能力,积极发展油船、化学品船、工程船、工作船等特种船舶及船用设备。在海洋渔业方面,重点开展海洋生物资源、滩涂与湿地资源的协调与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物修复控制理论的研究、减少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与海岸带生态修复研究,良种选育,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试验推广,水产养殖重大病害防治与控制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养殖、加工和食用安全,近海及远洋渔业信息,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和装备。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上,加快高活性、高特异性海洋药用物质开发,进行化学修饰改性,发展具有确切疗效的海洋药物,建立药源—药用物质—海洋药物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药物产业链。重点开发甲壳素等活性物质提取技术以及天然海洋生物多糖、海洋生物毒素及其衍生物的提取与精制等技术,争取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