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

【摘要】虽然城乡关系、城乡差别问题长期存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城镇和乡村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繁荣和支撑,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乡村发展不充分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最大的不平衡。未来几年,我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任务同样艰巨,科学认识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下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乡村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不充分,城乡失衡是最大的不平衡。基于这样的国情,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诺瑟姆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30%~70%的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任务尚未完成,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学认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乡差别,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阶段性产物。城镇和乡村本质上是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准确认识、科学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从而为城乡协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乡村繁荣振兴形成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支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繁荣始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城镇化最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乡村不仅是城镇所需大量劳动力的重要来源,而且承担着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为工业生产提供所需原材料的重任。如果没有农业生产提供的大量农产品作为生活资料,城镇人口就无法维持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也无法进行生产活动,城乡居民的生活所需就难以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将陷入低水平的循环。没有乡村的振兴,城镇化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乡村如果不发展,农业人口转移不出来,新型城镇化质量就很难提高,进而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繁荣的主要障碍。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条件,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方面,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城镇化,才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农业劳动人口才会越来越少,原来的小块农田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农业的生产效率就可以得到提升,农业的现代化也能得到有效推进,乡村的繁荣也才具备动力。另一方面,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具备了对乡村地区进行反哺的条件。此外,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可以将获得的收入带回乡村,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进而影响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无论是从城镇化理论上,还是从各国城镇化发展实践上都可以看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始终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来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生,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承载,而工业化反过来又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岗位。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人口,这就诞生了城市和最初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生产力实现快速提升、社会财富迅速累积,又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到党的十六大后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十七大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城乡失衡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不平衡

受长期以来二元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是不争的事实,乡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矛盾之一,如何处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城镇化质量提升遇到瓶颈

长期以来,重城镇、轻乡村的发展政策,虽然实现了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但是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却未能跟上城镇化率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8年的8.31亿,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8年的59.58%。单从数据上看,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步入了“城市型社会”,但实际上,2018年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3.37%,比常住人口低了16.21%,这种情况导致我国“账面”上的城市化水平与真实的城市化水平不一致,中国城镇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快速膨胀,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集中爆发,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移而未转”,“半城镇化”现象严重。无论从城镇化规律还是从城镇化实践上来看,我国城镇化都已进入下半场,提升城镇化质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二)乡村振兴的步伐沉重而滞后

相较于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在长期的城镇化过程中,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呈现明显的单向性特征,源源不断地从乡村流入城市、从农业转入工业。从“人”的方面看,城镇化吸引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流入城镇,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乡村振兴事业“后继乏人”。从“地”的方面看,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不统一,同样的一块地,在农村流转几万块钱一亩,如果能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就可以卖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一亩,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城市倾向明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土地就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城镇。从“钱”的方面看,我国长期以来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大量的财政资金被优先用于城镇化建设;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金融机构将从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源源不断输入城镇。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对农村的吸附效应与资源单向汲取格局,使农村失去了现代生产要素的有力支撑,导致农村经济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城镇化。

(三)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距不断扩大

受传统二元体制的影响,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要滞后于工业化,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城镇建设。“要致富先修路”,这一具有时代印记的标语在一定程度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的客观反映。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农村建设则严重滞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镇在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城镇居民得以享受到各种便捷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但是在广大乡村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严重滞后。城乡面貌之间的巨大差距,驱使大量的农业人口过度涌向大中城市,造成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城镇和乡村从根本上来说是齿唇相依、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受长期以来二元体制的影响,城镇和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割裂状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因此必须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积极重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推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

(一)重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党的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从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来看,二元化的体制机制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首先就要打破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重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给予乡村与城镇、农民和市民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重新构建城乡产业互补链接、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空间布局统筹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平等均等、社会文明与社会治理协同建设等“一体化”发展,赋予实施乡村振兴的更多更新更具操作性内容,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内生动力,必须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强乡村地区的“造血”功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打通城镇和乡村之间的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表现形式上,城乡产业融合分为三类:一是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在生产模式上的融合;二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高新技术的融合;三是小农户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有机结合,催生了多种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首先,树立大产业发展理念,把乡村产业纳入到城乡产业体系的大格局中,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的管理手段管理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其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乡村产业布局,围绕市场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后,推动农业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传统农业与精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教育科普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流和均衡配置。必须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此,一是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大力引导工商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加快资本下乡步伐;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发展的资金保障。二是打通城乡土地要素市场,积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权益和收益。三是加大对农民的现代化职业化培训,积极鼓励农村人才回流,支持农村青年和妇女创业以及大学生回乡创业。

(四)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一切事业的初心和使命,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过去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配置策略,将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布局在城镇地区,乡村地区公共资源建设却长期被忽视,成为阻碍农民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权利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按照“乡村优先、强弱项、补短板”的要求,加大公共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的力度,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抓重点主要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短板主要是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强弱项主要是加强乡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增强农民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蔡继明.乡村振兴战略应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J].人民论坛,2018(6).

[2]李忠鹏.乡村振兴与城镇化需相互增进[J].当代县域经济,2019(01).

[3]邹德慈,王凯,谭静,马克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村镇发展规划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9年第21卷.

[4]卓玛草.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19(01).

[5]郭志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城市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师,2017(10).

作者:郭志远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