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信用管理制度下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海关信用管理制度下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海关不断整合优化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实施,海关一方面在给予企业通关便利的同时提高通关效率,另一方面海关将监管重心后移加大了后续监管的力度。作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类企业在享受制度带来的查验率降低级、稽查次数减少等优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重视及控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信用管理;AEO;风险防范

1AEO认证的政策背景

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海关总署于2014年9月审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8年5月正式实施修订后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用管理办理》),即海关总署第237号令,这是继2008年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修订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信用管理办法中对新的通关制度下,海关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守规及贸易安全四大类的评估,海关将企业分为高级认证企业即AEO类企业、一般认证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及失信企业4类,在中国海关制度与世界日益接轨的今天,“AEO认证”正成为关乎企业安全及信誉度的一个国际性品牌,AEO类企业能享受制度带来的一系列通关便利优惠,而失信企业将寸步难行。不难看出,海关信用管理制度改革的本质是逐步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将进出口的风险点进行后移,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和自律管理,促进企业良性、有序、健康发展。AEO类企业在享受制度带来的查验率降低级、稽查次数减少等优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重视及控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2信用管理制度的特点

《信用管理办理》于2018年5月正式施行,这是继2008年,《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分类管理办法》)修订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信用管理办法》跟《分类管理办法》的本质都是对企业实行信用管理,但是《信用管理办法》相较于《分类管理办法》更加强调以信用作为企业的管理标准,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立法目的上增加了“为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制度”的表述,《分类管理办法》将企业的分类管理分为AA、A、B、C、D五类,新办法下原AA类企业适用为AEO认证企业,原A类企业适用为一般认证企业,原B类企业适用为一般信用企业,而C、D类将重新评定信用等级。第二,加大对企业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信用管理办法》中对AEO类企业实行的便利管理增加至8项,具体包括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在一般信用企业平均查验率的20%以下;减少对企业稽查、核查频次;海关为企业设立协调员等,而对失信企业采取严密监管,比如失信企业货物查验率提至80%以上、不适用汇总征税制度、提高对企业稽查、核查频次等。第三,《管理办法》引入了海关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合激励和惩戒制度,将对AEO类企业及失信企业的管理措施由海关业务领域拓展至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格局,一方面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为其失信行为付出其他关联代价;另一方面对诚实守信主体联合予以激励,共同给予褒奖,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实现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第四,建立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企业未按照海关规定提交信用信息年度报告及失联企业将纳入异常企业名录,海关会将“信用信息异常企业名录”公之于众,向社会公开,借助市场主体的力量,一方面对信息异常企业加强管理及防范,另一方面督促信息异常企业及时整改,消除信用信息异常情形。综上可以看出,《信用管理办法》在给予AEO类企业更多与其信用状况相适应的优惠便利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充分体现了“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的信用管理原则和理念,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海关监管体制。

3目前AEO类企业面临的主要通关风险

目前我国与3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海关AEO互认,旨在通过海关对守法程度、信用状况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给予企业通关便利,据了解,我国AEO企业货物出口到已实施互认国家和地区时,查验率可降低60%~80%,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可降低50%,因此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将AEO认证纳为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实际运行中,很多进出口企业对AEO制度建设及管理把握尺度不一,良莠不齐,海关+互联网中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高级认证企业3321家,失信企业4315家,而截至2019年3月底,全国高级认证企业降至3121家,数量减少了6%,而失信企业上升至5743家,同比上升33%。从通关环节考虑,AEO类企业主要风险归为以下三种情形。

3.1AEO企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经营者参与度不高

因AEO认证及管理涉及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守规及贸易安全四大类,共计17项31条,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协作努力,很多企业在管理中有些部门不熟知AEO制度,没有将AEO认证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参与度不高。

3.2AEO企业进出口通关环节风险

AEO认证要求企业需连续2个季度规范申报超过90%,但是很多企业的具体制单人员专业知识不够,经常犯常识性错误。此外,金额也是一个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各自的目的,把金额报高或是报低,忽视海关系统有预警功能,一旦超出海关系统数据库价格范畴,系统马上会弹出对话框告知价格有问题。

3.3AEO企业后续管理及稽查风险

根据《信用管理办法》规定,海关对AEO企业会定期(3年)进行重新认证,很多企业因未对进出口货物及单证采取有效的后续管理,导致认证失败,海关稽查时,很多环节不合规,比如单证管理混乱、单证未按照海关规定的保存年限进行归档、减免税货物移做他用或者进行抵押、保税材料外发未及时向海关进行备案等类似情形,据统计,重新认证的高级认证企业通过率不到40%。

4AEO企业通关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进行AEO认证并非一劳永逸,新的认证制度下,海关加大了后期核查力度,因此,企业若想保持AEO的信用等级,持续获得通关便利优惠,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做好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按照AEO信用管理办理规定,规范企业管理。

4.1AEO企业加强政策学习与宣传培训,提高参与度

外贸政策日新月异,新的法规、制度、措施出台,如果企业不了解,就容易犯错,企业作为AEO制度的积极参与者,必须充分学习AEO制度及相关的配套文件(如认证指引及实施指南),才能将AEO制度的效益发挥到极致,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参与海关培训并且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AEO制度对企业的好处,引起企业相关部门对其重视及参与,鼓励和引导各协作部门进行规范管理。

4.2AEO企业优化进出口通关流程

AEO认证使海关稽查这一“后移”的监管方式逐步向“前推”,AEO认证是企业先提出申请,海关根据AEO条件与要求对其进行逐一认证,是一种准入式的稽查,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能否享受贸易安全与便利的基础及本质是企业本身,企业要熟悉通关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设计最佳通关流程。第一,出货前要确认好货物是否符合规定的检验检疫要求及货量情况。第二,货到港后,确保申报单证制作符合单单、单货、单证“三个一致”原则,了解港口情况并熟悉各个口岸海关操作流程及需求事项,科学合理安排报关时间。第三,如有可能,定期邀请各分公司或者资深关务人员定期检查企业通关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据此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

4.3AEO企业加强管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管理的引入是AEO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很多企业都是在通关异常产生之后去采取补救措施,出现意外风险的外在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是如果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那么许多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或者可以将风险消除于萌芽状态。另外,企业定期自查及邀请海关稽查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通过自查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纰漏并予以及时纠正。加强及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通关风险就能大大降低,企业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4.4AEO企业应及时与海关沟通,积极配合海关作业

海关为AEO类企业设立专门的协调员,一方面企业要充分了解《海关稽查条例》中“主动纰漏”的相关内容,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有违反海关监管的行为,或者在自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并及时、主动向海关如实报告,可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以降低处罚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对海关作出的行政裁定、行政处罚可能存在质疑,可及时与海关沟通,通过行政复议等措施维护企业利益,降低企业风险。在遇到海关核查、调查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配合海关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海关需要的账簿、报表等资料,如实回答海关的疑问,切记胡编乱造、弄巧成拙。

5结论

AEO认证是海关信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目的是旨在构建海关与企业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进出口企业在享受政策改革带来的红利时,要更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的主要方向及重心,对新的政策下企业存在潜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提升企业通关业务水平及加强后续管理等方式,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在贸易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郑俊田,郜媛莹.我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政策的演变与分析[J].中国经贸,2015(5).

[2]刘晓伟.全国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如何防范通关风险[J].对外经贸,2017(11).

[3]陈苏明.AEO认证对海关稽查的影响———基于风险管理基础稽查的AEO认证[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8(1).

[4]朱佳妮,邢硕.浅析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5(10).

作者:房丽敏 单位: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