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例6篇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文1

2005年,海关税收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税收和制度改革建设的各项任务十分繁重。今年的海关税收工作要按照关长会议确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牢牢抓住全年税收计划落实和海关税收长效机制建设两条主线,以完成全年税收计划为目标,以税收长效机制建设为动力,以提高税收质量为抓手,全面完成税收工作各项任务,确保海关税收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一是科学合理安排税收计划,认真抓好计划的组织落实。今年中央给海关确定的税收计划为5207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增加近10%。各关今年税收计划,总署不切块强制下达。原则上按照今年全国应税进口增长15%,结合本关区前4年的应税货值平均增长率综合确定。税收预测数与实际完成数的吻合度列入全年税收考核指标。

二是加强对纳税大户的跟踪分析和监控,积极探索海关纳税人管理制度建设。各关应当对关区各主要纳税企业,要作好税源调查,建立税务档案,对纳税状况作跟踪监控调查,对依法纳税状况进行评估,对不同对象实施分类管理,促进企业守法自律。

三是开展重点税源商品的监控分析,改革创新重点税源商品的估价模式。对各关区的重点税源商品,既要掌握国际行情,又要分析全国各口岸的价格水平,开展分析比对,不断提高估价能力和水平。年内将对部分规格统一、数量巨大的重点税源,分别不同成交方式和运输方式,改革创新估价模式。

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收尽收的税收质量指标体系,强化税收征管的绩效考核。税收形势越是偏紧,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越要强化税收质量意识。对已经列入考核的价格水平、归类差异率、税收增长与应税货值增长一致性、税收预测数与实际完成数的吻合度等指标,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同时要研究增列原产地管理、减免税审批及后续管理、以及其他应收尽收质量指标。税收征管质量的绩效考核力争做到更加科学、公正、公开和公平。

五是严把减免税审批关,建立减免税管理预警机制,强化后续管理责任。各关要针对投资体制改革以后出现的新情况,严格把好减免税审批关,加强对减免税后续管理的稽查和审计力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减免税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减免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六是积极参与自贸区谈判和建设,进一步做好原产地管理工作。做好中智、中新等自贸区原产地标准谈判,继续做好CEPA货物贸易第二步降税产品优惠原产地规则的执行。加强分析监控和预警。

七是深化归类工作制度改革,提高归类工作法制化水平。按照“规范申报、计算机辅助归类、深化归类监控、改革归类问答制度”的归类改革基本思路,继续深化归类制度改革,实现归类的规范、透明和统一。按照“开放办海关化验事业”的要求,不断提高海关化验的质量与效率。

八是全面建立税收担保制度,降低税收风险,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探索以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第三方海关税收担保制度的建设,使海关税收担保迈出实质性步伐。

九是大力推进网上支付,实现海关与银行的税费联网核销。

十是深入开展税政税务调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努力开展部际协调,积极参与国家进出口税收的宏观决策,努力提高驾驭海关税收工作规律的能力和水平。

海关总署监管司司长 徐道文:提高整体监管效能

2005年,海关监管工作要重点加强监管系统“6种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监管业务协调发展,促进海关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业务改革,加强通关服务能力建设。以落实《电子签名法》为契机,坚持“有效监管、高效运作”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通关改革试点,将“纸本、电子数据”双轨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无纸化的电子数据通关管理模式,深入推动通关作业改革。以规范统一海关手续为抓手,以提高转关运输效率为重点,以“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试点,稳步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以海关、企业“双赢”为衡量标准,继续推进通关作业模式整合,进一步巩固通关作业改革成果,在严密监管前提下实现高效运作。

二、推进建立物流监控体系,加强实际监管能力建设。以尊重和把握现代物流规律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深入推动创新查验机制,优化海关物流监控作业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物流监控的规章制度,稳步推进物流监控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物流监控的经常性监督制约,提高海关物流监控的整体效能。

三、加强行邮监管,强化行邮监管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以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切入点,制定行邮监管改革指导方案,积极推进各项行邮监管制度改革,推进行邮监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促进建立健全行邮监管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行邮监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现场执法能力建设。坚持统筹兼顾,在全面清理监管业务规范性文件基础上,继续加强各项监管业务法规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各项监管业务范围,包含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四个层级的完整的监管业务法规体系,确保海关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促进海关管理相对人守法进出、守法经营。

五、积极构建综合监管格局,加强现场监管的多维合作能力建设。立足通关监管工作实际,加强监管系统内部相互协调配合,加强监管部门与相关业务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强海关与其它政府管理部门及管理相对人的联系协作,以通关监管现场管理为基础、相关职能部门前期管理和后续管理为支撑,社会相关部门参与管理为助力,推动建立“海关监管、政府协管、企业自管、社会共管”的综合监管工作格局,积极配合推进“大通关”建设,切实提高口岸管理的整体效能。

六、强化监督制约,加强监管队伍整体战斗能力建设。围绕防范执法风险、化解廉政风险两大主题,坚持着眼基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探讨建立执法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加强对高风险环节、高风险岗位的业务权力制约,加强对基层业务一线的指导和监督,稳步推进监管队伍素质工程建设,促进监管队伍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

海关总署加工贸易监管司司长 何力:全面推进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

2005年,加贸司将按照全国海关关长会议的总体思路和部署,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推进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

一、深化加工贸易监管改革。一是按照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补充调整禁止类目录,完善加工贸易产业准入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力争实现联网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占总值50%以上。三是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增量进区健康快速发展。四是按照“明确职责分工,落实齐抓共管;加快申报联网,加重法律责任;推行风险管理,强化实际监管;两链始终不断,单货始终相符”的思路,建立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进、出、转、存实时申报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实物检查核查制度。

二、大力推进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建设。一是积极推动国务院批准的8个保税区的区港联动试点及验收工作,及时制订海关监管办法,加强实际监管。同时,积极研究论证建立上海洋山保税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海关特殊区域的监管模式。二是积极稳妥地扩大保税物流中心(A、B型)试点。三是继续推广应用保税仓库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保税仓库管理。四是在深圳和厦门两个出口监管仓退税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五是适应各类型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货物的保税流(结)转的发展要求,探索试点区区(中心、仓库)联动的海关监管新模式,大力推进3个层次、6种监管模式的多元化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建设,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一是综合考虑“5+1”联网监管模式的要求,在揉合电子账册、电子手册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加工贸易监管需要的信息化管理子系统,支持具有中国海关特色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二是开发深加工结转联网申报计算机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处置,实现信息链和实物链始终不断,监管始终到位。三是在分别完成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的基础上,适时将其整合提炼成一体化的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管理系统,并借助中国电子口岸强大的外网功能,探索建立与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货物保税流(结)转相适应的区区(中心、仓库)联动管理系统的可行性,逐步建立满足保税物流体系建设要求的海关信息化管理子系统。四是在H2000风险管理平台上建立加工贸易监控分析系统,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探索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四、启动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一是在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的全过程实施风险式管理,充分发挥海关有限监管资源的效能,提高加工贸易保税监管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保税法规体系建设,并将一些成功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制定切实有效的加工贸易逾期合同核销制度,以达到提高加工贸易监管质量的目的。四是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税收担保制度,降低加工贸易监管风险,防止国家税款的流失。五是研究探索加工贸易监管的内外勤分离作业改革,实现海关有限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六是建立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共同构筑加工贸易的监管链条,实现加工贸易“四管”机制。

海关总署缉私局局长 吕滨:建立反走私长效机制

2005年,海关缉私部门坚持以“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为根本要求,全面加强打击走私能力建设,高质量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打私任务。

一、统筹规划、系统组织,实现各种资源的协调配置和综合运用。推进反走私长效机制建设,完善以组织管理机制、预警监测机制、执法办案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为主体的海关反走私业务运作体系。

二、充分发挥各业务环节在发现、查缉、防范走私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与海关其他业务工作的融合,形成打私工作合力,加大对走私活动的有效打击的力度。

三、为海关其他各项职能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力保证,为海关监管时空的前伸后移,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有机统一提供保障,为高质量完成监管、税收等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支持和服务。

四、充分运用刑事执法力量,重拳打击和震慑走私犯罪,“打团伙、破大案、抓逃犯”,加大对专业性走私犯罪团伙的刑事打击力度。

五、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工作在惩治违法行为、规范教育企业守法经营、维护正常进出口秩序中的作用。通过有效打击和综合治理,运用惩罚、教育、规范、引导等手段,驾驭复杂的反走私斗争局面。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文2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态恢复的实践中。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Zedler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维护等。

Clewell等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5个阶段,并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51条指导原则。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artificial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礁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类。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因素。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3种。

2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侵扰,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增养殖中。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瓦片、混凝土构件、扇贝养殖笼、编织布、塑料构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贝类排粪物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增养殖设施,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1.1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经有约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数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根状茎),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海草床有破坏作用;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1.2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停止生长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营养化和大叶藻藻床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衰退(美洲牡蛎数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如Harding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1.3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内将有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内将面临消失。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1.4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黑木敏郎与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流的变化。Fujihara等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据紊动程度可分为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小于1,长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长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认为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等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ROV(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2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2.1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目前世界上有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个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范和细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2.2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研发了筏式贝-藻-参综合养殖、藻-鲍-参生态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ocean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韩国于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微。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1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全球海草监测计划(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的目标和恢复方式。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程及变动方向。

2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direct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轨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规划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Pickering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条件价值评估(CVM)等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ECOSP-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渔业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1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2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3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方面。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海关管理专业 相关学科 性质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26-03

从海关事业发展与一定的理论意义上说,海关学科的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与总结,致使海关学科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专业的批复,2012年又将其作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为海关学科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加强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及其与国际贸易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对于我国海关事业和海关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分析

1.海关管理本科专业的诞生背景。实事求是地讲,海关行业的岗位人才来自于众多学科背景,这不是一个海关学科所能够培养的;海关学科建设目的在于培养海关需要的人才,为支持海关发展服务,但是不能要求海关学科包纳海关所需要人才的众多学科,或者说把众多学科纳入到海关学科之中。海关岗位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学科知识,海关学科在人才培养时需要合理进行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置和优秀师资的配备,但这绝不代表也不能说海关学科可以包纳这些学科,或者能够与这些学科同等并列。就如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上海海关学院自设海关管理本科专业,明确作为公共管理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海事管理、行政管理等学科并列,应该说这给海关管理专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海关学科发展及其研究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把海关管理专业列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专业而言,海关管理是唯一得到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肯定的海关类学科、专业。如果说海关学科、专业就是海关管理学或者说只包括海关管理学,这种提法可能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但是,抓住教育部对海关管理专业批复的契机、聚力加强海关管理专业建设及其支撑理论研究是一个现实、合理、科学的选择。在海关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海关学科、专业的定位及其理论研究也必然会得到有力的推进。

2.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海关管理学而言,海关管理学是研究海关管理活动与过程并揭示海关管理规律的科学。根据海关管理活动规律和专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海关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海关管理的产生以海关的出现为前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海关所承担的职能与任务有所区别,海关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多姿多彩,有延续性的联系也有调整性的变化。海关作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海关管理活动有别于其他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活动,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独特性。从海关管理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来看,商品归类、商品估价、海关统计等技术管理活动主要需求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商品的归类等管理活动还需要化工、机械、电子等特殊的技术性专业知识,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主要需求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学、管理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海关管理学的诞生是很多学科理论在海关管理活动环境中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2)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在特定环境下,引导管理者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海关工作领域。但是,海关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海关管理的规律及如何按照规律管理好海关各项工作,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因此说,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从学科归属上看,海关管理学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门类中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2010年之前,海关作为行政机关,其自身管理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被列入行政管理学范畴,海关业务工作往往被按照业务类别划归经济学或者法学的不同分支之下。海关管理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明确了海关管理的特殊地位和工作特点,把海关管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区别开来。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更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3)海关管理学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为什么说海关管理学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呢?海关管理学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进出关境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事实意义上的中心环节就是海关通关过程管理,扩展开来说,又要涉及事前和事后的海关监管全过程管理,海关各级各类行政与业务部门均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关管理学可以列入过程科学工程与管理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同时,在理念层面上,风险管理是贯穿海关管理全过程的一条中心主线,风险管理又是管理科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结起来可以说,海关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同时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二、海关管理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海关实践告诉我们,海关管理是海关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海关资源,引导、组织各级海关及关员完成海关各项任务,实现海关进出境监督管理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海关管理活动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海关管理活动包括自身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活动及其延伸的相关业务管理活动,以及国家赋予的一定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活动等。因此可以说,海关管理主要包括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两大组成部分。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需要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海关管理学与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1.海关学科、专业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经济学学科的关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简单狭义地来看,无论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在商品货物、产业实物资本等进出关境时,就必然与海关管理联系起来,因为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是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就二者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而言,国际贸易与海关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海关管理是国际贸易涉及进出关境时的重要一环,当然海关管理还涉及对进出口企业的稽查等活动。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相对间接一些,只有产业实物资本涉及进出关境与海关管理发生联系,其他货币资本营运活动大多也转化表现为国际贸易形式。

如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视角看,一国海关执行产业等政策的透明度、政策稳定性、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产业发展规划与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环境,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投资和大量进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极为重视并需要认真考察的内容。从微观视角看,进出口通关便利程度与成本高低是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如果通关便利、程序简化而又成本低廉,则对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海关学科、专业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学科的紧密联系。当然,海关学科、专业与经济学学科的关系,不止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还表现在各项海关业务管理活动之中。海关业务管理中需要的商品归类、海关估价、海关统计及海关税收等知识都属于经济学范畴。

2.海关学科、专业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海关行政就是行政管理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的体现。海关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是包括海关管理体制、机制、观念等在内的一种组织活动系统。海关管理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还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海关行政管理是海关管理的内涵之一,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管理学的知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国际物流管理是对各国(和/或地区)之间的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管理活动,涉及到国际与国家两个层面的管理活动。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因此说一定的国际物流监控也是各国海关管理与海关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目的主要为了防范与打击走私及恐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等,进而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可以说,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都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之上的。

由上述对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活动关系的论证和前面关于专业性质的阐述进一步可见,海关管理学自身就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复杂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

3.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海关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执法意识、执法程序、执法效能都是海关历来非常强调的基础工作,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是海关工作正常推进的保证。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活动都要依据于《海关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开展海关各项业务管理活动。比如,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都需要具有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4.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的关系。海关管理具有突出的“涉外”行业性质,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经常涉猎进出关境的国际性贸易,对于拥有外语特长和海关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旺盛。海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海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外语能力,离不开外语学科的支持。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之间具有一定共同性,同时又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外语学科重点培养专门的外国语人才,而海关学科、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海关专业人才。为此,上海海关学院专门设计了“海关管理专业英语特色强化班培养方案”,这是接轨WCO(世界海关组织)、实现学院特色化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突破,也是结合我国海关事业发展和双边、多边、区域海关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结束语

海关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管理专业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现代海关管理业务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和海关管理岗位需求,科学设计了此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海关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的学科性质,形成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公共管理学五门核心课程为基础、以海关专业知识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海关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建设特色为“依据行业性质和岗位需求设计培养方向”。除了前面提到的“英语特色班”之外,业务管理特色班主要设计物流与通关监管、海关法律事务管理、海关稽查管理、海关税收管理等方向。海关相关业务管理特色班的建设还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主动与海关一线专家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联合培养学生自主性方向选择成才道路,争取为海关各业务岗位都能输送“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合格人才。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海关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牛红军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28-31

2.米洁等.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38-140

3.黄丙志,唐龙桂.海关管理与海关管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115-120

4.白雪燕.中国海关概论[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

5.高融昆.中国海关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唐龙桂.海关管理学[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文4

(一)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1.健全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统计队伍建设,强化岗位培训,提高统计质量;进一步规范减排重点工程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建立并完善“三量台帐”;进一步建立减排工作考核,落实乡镇、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制,实行问责制。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结构减排。禁止新建造纸、制革等重污染行业,严格控制医化、电镀等新扩建项目,巩固提高医化、造纸、电镀、橡胶等行业整治成果,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轻污染、低排放产业。实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与减排绩效挂钩制度,依据生态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全面落实总量替代方案,严控增量,有序推进取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3.加快减排工程速度,促进工程减排。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投运进度及配套管网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着手建设沿海工业城和健跳镇污水处理厂。继续开展重点污染源深度整治,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全面完成4蒸吨/小时及以上锅炉脱硫工程,禁止审批2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逐步淘汰1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对10蒸吨/小时及以上锅炉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4.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监管减排。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常监督检查,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安装与联网工作,建立健全在线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和达标率分别为95%、90%以上。

5.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任务,确保普查质量,为污染减排打好基础。

(二)继续重点推进水污染防治

1.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合理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坚决取缔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放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切实加快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监测和防治。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制,完善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按照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加快供水工程佃石水库、白溪地下水库的建设。逐步淘汰现有珠游溪、亭旁溪等取水点。完成全县乡镇以上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作。

2.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编制并全面实施县内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业企业达标整治规划、农业污染整治规划和生活污染整治规划。到年,主要河网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比年降低10%以上。进一步加强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沿线新建扩建增加污染物项目,严格实行河流总量替代,强化措施,加快河流沿线老污染源治理和截污步伐,有效改善河流水体、水质。

(三)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1.巩固深化化工、造纸行业的整治成果。认真组织实施《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关停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淘汰污染重的化工产品,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着手做好医药化工企业集聚搬迁工作。

2.开展重点监管区整治工作。按照重点监管区摘帽验收要求,年底前完成高枧乡方下洋工业集聚区污染整治任务,年前完成全县橡胶行业污染整治任务

3.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沿海工业城1.6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建立集中处置和排污单位自行处置相结合处理系统,力争年底建成。坚决杜绝各类工业聚集区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环境违法行为。

4.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监管力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排污单位无证排污。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单位,实施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治,责令“三同时”项目限期验收,逾期未完成任务,依法责令关闭,对超总量排污单位,依法实施限产、停产,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及时企业环境管理信息。

5.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完成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污染企业和重点耗能、耗水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实施循环经济“511行动计划”、“工业循环经济2525示范工程”,加快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乡镇和农村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6.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依据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落实各项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强化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跟踪、环境监理、试生产全过程管理,严把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关。依法开展区域规划环评。

7.加强放射源监管。加强辐射环境保护,严格放射源的使用管理,防止发生辐射伤害、污染环境、丢失盗窃等重大事故与案件。及时安全收贮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废源上缴收贮率100%。积极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消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按计划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四)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配套管网建设,切实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确保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水处理量达到设计能力的60%以上。完成健跳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控制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率85%以上。

2.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处置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全面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面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确保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着手建设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

3.加强城区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制定并实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意见。到年,建成机动车尾气监测和管理体系。继续巩固和扩大“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和“禁燃区”,重点防治交通噪声、娱乐业噪声、建筑业噪声、餐饮业油烟和燃煤小型锅炉等污染。

(五)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1.继续深化养殖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禽畜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控制密集散养区饲养量,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开展水产“千亩无公害、万户信得过”活动,推进生态养殖场(塘)建设工程,依据水体承载能力,科学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海水围塘养殖规模,探索和推行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

2.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按照平原农村“户三包、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偏远山区和海岛农村“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的要求,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加快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达到85%以上。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治理,力争25%以上行政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实施“千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3.大力开展化肥农药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网络建设,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推进秸杆综合利用和沼气、沼液、沼渣资源综合利用。

4.积极推进河沟池塘污染整治。疏浚淤积的河道,建立农村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努力恢复河道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严禁随意填埋或改变河道用途。

5、着力提高村庄绿化水平。深入开展“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加快实现村庄和村居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到年,村庄周围宜林荒山和迹地更新绿化率达95%以上,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农田林网控制率90%以上。

(六)积极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1.严格控制排海污染物总量。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因建设项目需要调整区划的,必须从严把关,符合相关条件。探索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陆污染源入海控制。全面清理入海排污口,严格执行持证排污制度,确保达标排放。新建入海排污口必须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

2.大力推进海洋生态养殖模式。统一规划近岸海域和滩涂利用,合理布局水养殖,控制养殖规模,推行规模化养殖模式。加强海洋保护区、渔业资源养殖区建设,严禁在自然产卵区和重要渔业水域布局污染项目

3.严格涉海工程环境监管。完善港口、码头、船舶排放油类、化学品、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接收和处理设施,加强造船业、修船业的环境监管。强化沿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有可能造成海域生态环境破坏的项目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估。科学控制海岸或海上作业风险,有效防止溢油、泄漏等污染事故发生。

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赤潮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建立重点入海污染源、重点港湾和生态脆弱区监测体系,实施重大沿海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完善赤潮监测系统,建立赤潮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海上环境应急体系,提高海上环境事故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七)加快推进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

1.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污染调查档案、监测和修复制度。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综合试点,确保到年全县土地退化指数小于15。科学规划土地整治、复垦和滩涂围垦,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2.进一步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认真落实矿业产业政策,加快调整矿业结构和布局,减少矿山数量,促进规模化开采。到年完成90%以上废弃矿山的治理,创建绿色矿山1座以上。

3.继续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继续对主要骨干河道、平原河网开展清淤、疏浚、清障、保洁、生态保护等综合治理,修复改善河道自然生态。全面整治城区内河水环境,新增农村河道综合治理30公里以上。

4.加快生态林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促进城镇、平原绿化和水系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重点公益林林分质量。到年基本建成25.6万亩生态公益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八)持续深入开展生态创建

1.广泛开展社会化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继续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建立多层次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不断扩大公众参与面。积极探索社会化的生态创建机制,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志愿者联合体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到年创建市级绿色企业3个,市级生态环境示范教育基地1个,市级绿色社区2个,市级绿色家庭54个,省级绿色企业1个,省级绿色学校5个。

2.深入开展区域性生态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生态村、生态镇创建活动。努力创建卫生城市、森林城市、节水型城市,力求营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到年,创建4个以上省级生态乡镇,30%以上行政村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

二、保障措施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求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深入实施“511”行动计划,制定实施重点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严格控制单位产品排污量,推动企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严格执行落后生产能力限期淘汰制度。

(二)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严格执行分区环境准入政策。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要求,全面实施生态功能区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规划确定的禁止准入区,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限制准入区,支持保护优先,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乡镇建设规模,禁止上高污染工业项目,适度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准入区,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优化布局,有序推进产业发展;优化准入区,要依据环境容量,优化调整城乡布局和产业结构。继续依法开展规划环境,推行环境工程监理制度。

(三)继续加强环境法治,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坚持依法监管环境、依法保护生态、依法治理污染,严格落实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部门联合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监督的作用,继续实行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有序监督生态环保工作。

(四)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继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切实加强运行监管。统筹规划各类环保基础建设,完善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泥等集中处理设施和代处置措施。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强运营监管,确保集中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处理率、达标率达到要求。加快建设城乡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系统。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继续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和供水体系,积极实施区域一体化污水处理工程。

(五)进一步健全环境监测监管网管。加强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完善县级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自动监测监控数据在环境执法、环境统计、总量核算等方面作用。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切实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加大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力度,扩大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面。

(六)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完善环境应急指挥体系,建立环境应急响应系统。以保护饮用源为重点,建立固定污染源排查机制,对化学品运输等流动源建立预防和应急措施。加强环保应急装备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储备。加强特殊污染因子、饮用水源有机物的分析监测装备建设,提高分析监测能力,完善核应急指挥系统和辐射污染应急监测系统,提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水平和处置能力。

(七)加强环保科技平台建设,切实强化环保科技支撑。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在环保科研中的作用,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加快实施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推广电镀废水回用、合成革和橡胶废气治理、污泥处置、生态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行污染设施专业化运营。加快培育环保咨询业市场,在建设项目决策和污染治理工程实施中推行咨询报告制度。

(八)落实完善经济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落实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和土地等经济政策,加快开展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上市企业环保信息公开、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制度,作为企业资信评价的重要依据。实施严格信贷环保要求,坚决遏制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大力探索排污权交易机制,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建立能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集中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实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经营服务性收费。对超标排污单位,严格执行加倍收费。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环境污染整治企业整治、搬迁、转产、关闭或改造。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及投资政策,进一步完善鼓励环保型产品开发、有机肥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近岸海域 环境保护 管理 问题 对策

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海洋省份,海域面积13.6万km2,比陆地面积大12.4%,岸线漫长曲折,直线长度535km,曲线长度达3324km,曲折率高达1:7.01,居全国之首。沿岸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全省共有500m2以上的岛屿1504个,仅次于浙江省,居全国第二。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发展壮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新步伐,本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上越来越凸显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内,福建省仍然处于工业化时期,特别是处在轻型产业结构优化和向重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沿海地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在不断扩大,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入海,近岸海域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水水质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总体上看,出现了过度利用海洋资源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重开发,轻管理”,“无序、无度、无偿”用海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渔业和其它生物资源受到影响。这些现象制约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从我省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近岸海域环境管理现状

1.1 机构和法制建设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先后颁布实施了《福建省“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福建省“十一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专项规划》、《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和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闽江流域水环境和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等。这些规划对我省海洋环境保护及陆域水体重点区域的水环境目标、主要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我省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福建省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了《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已由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02年9月27日通过,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促进海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海洋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规划》。后来又通过了一系列《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福建省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福建省九龙江流域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整治方案》、《福建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报告》等整治方案。

在全省近岸海域已开展赤潮监视监测,建立了三都湾、闽江口和厦门近岸海域赤潮监控区,面积2270 km2,进行高频率、高密度的定时定点监测,及时发现,有效防灾。

宁德市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于2002年5月成立,重点保护典型港湾生态、海岛生态、红树林、中华白海豚、厚壳贻贝、龟足、尖刀蛏等,这是我国由地方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厦门部级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平潭中国鲎保护区和东山珊瑚自然保护区分别开展了建区和升级调查工作。长乐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6月颁布了《长乐市漳港海蚌资源保护实施办法》。

1.2 集水区段及海域执法工作现状

为了适应我省海洋开发需要,指导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沿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实施的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基础上,2003年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把海洋环境预报通报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发改委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了《福建省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方案》,重点迁建、扩建和改造我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站)。

国家863计划“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福建示范区项目2003年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写,争取到50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成立了福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召开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和重大专项技术成果与福建示范区对接工作协调会议,开展项目选址、规划、征地等工作。先后出台《福建省环评分级管理规定》,大幅提高环境准入条件。对资源类及化工、造纸、制革等重污染项目的审批权上收到省级,有效减少了新污染源的产生;通过总量控制,统筹好行业发展与污染减排的关系;坚持清洁生产要求,将清洁生产作为环评及其专家评审、技术评估、行政审批的重要原则;并通过严格验收监管,确保达到环保标准和要求。

2009年,福建省已成立海监机构29个,其中省总队1个,市级支队6个,县级大队22个,在全省海域布点设置了2000多个监测站位,福建海监首次在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机构的框架下开展海洋行政执法工作。

1.3 主要生态保护成就

2009年我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遏制生态恶化趋势起到一定作用,特别是采取了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封岛保护管理等措施,我省局部生态环境和部分物种得到保护和初步恢复。

一是海洋环保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了福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先后颁布了《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颁布了《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管理规定》、《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规定》、《福建省闽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厦门市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厦门市中华白海豚保护规定》等管理规定30多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逐步形成了海洋环境的规范化管理。

二是基本建成海洋保护区体系。福建省建立了1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建立了20个海岛特别保护区,逐步建立了海洋保护区体系。

三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福建省政府批准实施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综合整治"五江两溪"重点流域水环境。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了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四是加强海洋环境调查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到2007年,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及沿海6个设区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已经全部成立,并在全省海域布点设置了2000多个监测站位,全面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海洋环境的基础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海洋生态环境的总体压力加大,环境保护面临形势严峻

福建沿海域接纳的污染物来自陆源、海上交通、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其中80%以上来自陆域污染源排放的污水(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面源排放),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无机磷、油类和耗氧有机物。局部海域养殖布局不合理,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养殖自身污染,加重了港湾的污染趋势,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海域环境承受能力,且污染物排放量增长速度快于治理设施的增长速度。造成污染源防治水平低,排污量大。

工业废水是福建省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产业结构与布局影响着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及对水体污染程度。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占较大份额的行业分别为:化学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这些行业是典型的高耗水、高排水的工业结构。而这些行业又以沿海6省所占比例较大,工业用水效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工业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潜力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我省海西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石油化工等行业将成为新兴的重点产业,这可能对近海域水质构成了新的安全威胁。

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没有脱磷脱氮工艺,部分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调,赤潮发生频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范围也不断扩大,给海水养殖业、捕捞业和滨海旅游业等造成危害。因此,对陆源污染物排海进行总量控制是保证近岸海域水质达标和控制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手段。

2.2 海洋面源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

由于海洋资源开发不当、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我省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继续减少,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危险。中国鲎等原来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的物种也日趋减少,大黄鱼等已经不成渔汛,刘五店文昌鱼渔场已经消失,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不足百头。

2.3 沿海岸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近些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带来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在雨水冲刷和渗透作用下,大量含有氮、磷营养物质直接排向附近的河流及近海,加重了营养物质的负荷量。同时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牲畜粪便的逐年增加,极大减少了水体由贫营养向富营养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导致近年来海洋赤潮频繁发生,已严重威胁我省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已危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2.4 重点区域、高污染产业集中的沿海海湾区域将是污染治理的重点

2008年福建省工业废水达标率达到了98.5%。但由于沿海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工艺落后,污染治理设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由于多数乡镇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设施简陋,环保治理设施不健全,再加上一些企业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或存在偷排漏排行为,造成大量污染物直排入海,导致局部区域近海污染严重。其次,陆域耕地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外其余大部分随排沥雨水进入河渠,最后入海,造成局部重要河口区氮、磷污染严重,近海有机污染较大。

2.5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海上船舶和采油平台排污环境问题更加凸显

油类污染远海高于近海,且超标严重,主要来自海上船舶和采油平台排污。特别是海上事故性溢油,更是造成油污染的重要因素,海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体系尚未形成。应加强采油平台和船舶排污监督管理,尽快组建海上油污染应急防治组织。

2.6 涉海环境科学研究投入不足,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

对于海洋环境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综合性预测性研究,投入不足,明显滞后于海洋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一批涉及全局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尚未开展深入、全面的研究。如氮污染来源的研究比较复杂,氮、磷基础调研差、数据少。

3 对策研究

3.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3.1.1 制定《福建沿海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推动和保障福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基本法律规范。

3.1.2 进一步完善涉海的有关环境标准体系。

3.1.3 尽快制定“福建省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规定”、“海水池塘养殖排水标准”、 “福建省沿海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沿海重点企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制定办法”等部门规章。

3.1.4 沿海地区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地方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保证福建碧海行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制定政策措施,强化环境管理

3.2.1 各地在制订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或计划时,应当适度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3.2.2 福建沿海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应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于2015年底前达标排放。

3.2.3 新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要采用具有较高脱氮、脱磷能力的工艺;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要创造条件提高效率。

3.2.4 福建沿海6地市应根据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在海岸带因地制宜地划定海洋生态隔离带或生态保护区,在隔离带或保护区内禁止采沙、养殖、破坏植被等活动;不得建设新的建设项目和旅游设施。

3.2.5 根据国家制定的“生态旅游管理办法”,组织生态旅游示范,推动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加强旅游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区污水、垃圾处理率,争取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人员增加,旅游污染不增加。旅游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及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上。

3.2.6 严格控制在福建沿海设立新的海洋倾废区。对已有的海洋倾废区要进行清理、评估。对海洋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的,在2015年前要全部停用、关闭。必须设立的新倾废区,要严格把关,强化监督管理。

3.3 大力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3.3.1 福建沿海污染物来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非点源、禽畜养殖、水产养殖、交通航运等多方面,只有实施综合治理进行总量控制,才能实现保护南海的目的。因此,省环保厅根据国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海洋环境功能区划,确定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地市或县级环保部门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采取严格的监测、监视、检查措施,确保主要排污单位在规定的限期内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从点源入手,逐步扩展到非点源;除控制COD外,还应扩展到氮、磷。

3.3.2 加强对工业企业、服务行业、医院排污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按照规定的权限,坚决予以取缔、关闭。

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计划范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zg3322937”为你整理了这篇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工作特色亮点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工作特色亮点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0年度工作特色亮点

一是环境质量历史最优。全市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空气优良率81.1%,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优。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22个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6个国考断面达标率、优三类比例均为100%,同比分别提高50和66.7个百分点。15条入海河流平均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且全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

二是体制改革率先推行。省内率先推行生态环境部门县区局长、执法局长轮岗交流新机制,率先设立市县(区)两级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协调增加编制30个,市执法局增设2个科室、将6个县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部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同步厘清执法权责边界、明确执法工作要求,全市环境监管能力持续增强,相关经验做法于11月19日被省委改革办《江苏改革简报》第72期刊载推广。

三是国家试点扎实开展。国内率先开展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对涉及精细化工、石化等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项目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绘制了全市范围内饮用水、土壤中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多暴露途径健康风险地图,严控环境健康风险。国内率先开展“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试点,将全市划分为5个湾段,分别制定规划目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推动美丽海湾建设。

四是问题整改力度空前。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整改,反馈我市11个问题和382个信访件全部整改完成并销号。扎实推进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察问题整改,“两灌”园区关停36家化工企业,共清理物料4.5万吨,固危废6.7万吨,废水12.0万吨。

二、2021年度工作计划

订立“硬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确保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国省考断面水质等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堵住源头“减污染增量”:严格落实“三挂钩”机制,推动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以“三线一单”成果转化经验为依托,深挖污染物减排潜力,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开展“绿岛”环境治理模式,确保顺利推进盛虹等重大项目。

上一篇泉城教案

下一篇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