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管理体系的革新

乡镇行政管理体系的革新

一、列为市级中心镇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该镇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产业,积极编制昆仑中心镇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链条延伸、产业配套、集群发展。一是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科学编制机械制造、陶瓷文化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不断壮大提升特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且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三大主导产业。目前,三大聚集区年产值已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90%以上。二是集聚平台逐步完善。全面推进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集陶瓷展示营销、仓储物流、加工生产为一体的国瓷文化城,建筑面积32916平方米,营业店铺300多户,年营业额5000多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已有35家陶瓷商家、5名部级和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入驻,二期工程即将竣工。三是人口集聚步伐加快。在“扩权强镇”政策带动下,昆仑中心镇人口加快集聚,特别是2010年实现原来的昆仑镇、磁村镇和城南镇的5村1居的合并,中心镇人口迅速集聚,形成现有48个村居,总人口达9万人的规模,加上外来务工人口,昆仑镇现有人口将超过10万。

注重特色,城镇品味与风格不断提升。该镇以抓好城市景观带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丰富文化广场内涵,重点实施主次干道“绿化、净化、亮化、功能化、秩序化”五化工程,按照“提升品位,体现特色,品味与风格并重”的总体要求,精心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成为该镇特色风貌建设的新亮点。

民生为先,公共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统筹抓好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完善医疗、养老、救助、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基础设施向中心社区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所辖区域覆盖的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扩大与完善。

二、中心镇建设中的难点和问题

(一)管理权限逐步下放,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

下放部分管理权限,是中心镇试点的重要举措。为推进中心镇建设,淄川区委、区政府初步确定区直部门、派出机构、派驻机构共下放管理权限43项,在昆仑镇设立双管单位7个,其中新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3个分(支)局,局长兼任镇相应部门机构副职。目前,三个分(支)局机构已经成立,人员已全部到位并正常开展工作。但在具体工作对接上,派出(驻)机构与镇政府的关系上,管理权限下放的衔接上,各项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程序、办理权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各项扶持政策也需要进一步落实。

(二)建设资金不足。

可支配资金相对较少,对基础设施、城镇配套、产业扶持、重点项目投入力度不足。虽然淄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扶持昆仑试点中心镇发展的财政措施,但远远满足不了中心镇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土地、环境资源的要素制约比较突出。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加大,各级对土地、环保、能耗等容量指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设项目与土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调控的手段日益严格。虽然,上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试点中心镇建设的扶持政策,但短期内还不能有效显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心镇空间布局调整和集聚区优化,制约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

(四)建筑特色得不到体现,城镇自身魅力展示不足。

对生态环境、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筑元素、人文环境等问题的研究仍显缺乏,长期建设结果容易导致“千城一面”,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会逐渐被湮没。

三、推进特色昆仑中心镇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规划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龙头和灵魂,只有超前的思维、完善的规划,才能指导城镇建设健康发展。一要进一步突出抓好近期建设规划、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环保、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镇区五年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城镇重要地段、重要节点要做好城市设计,做到细微处见精致,以有效控制其平面布局、建设容量和风貌特色,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二要强化规划管理与实施。要做好规划管理与协调,认真编制落实中心镇辐射区域范围内全覆盖的发展规划,努力做到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

(二)注重城镇特色,提升中心镇的档次和品位。

一个城市要有优势,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动力,加强文化对特色中心镇建设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智力支撑。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四个突出做好”,努力编制有特色的规划,挖掘和保护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实现文化内涵的延伸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打造与中心镇发展相协调的区域文化。一是突出做好“山、水、林”文章,使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协调,构筑起伏有致,环抱自然的城镇形态和空间景观;二是突出做好生态文章,以“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作为城市建设的追求目标,使有机景观和无机景观相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系统,努力创造和谐宜人的城镇环境;三是突出做好人文文章,使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景观相协调;四是突出做好标志性建筑文章,在编制规划时要特别注意对建筑风貌的研究和人文习惯、当地建筑元素的提取等,确定好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使重要地段、重点空间的艺术性建筑和一般的实用性建筑相结合。

(三)做优做强产业支柱,增强中心镇发展后劲。

中心镇建设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进而全面促进各类发展要素集聚。一要继续抓好工业经济。注重产业引导,对已入区企业,要着力扶持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培育行业龙头。要严格准入制度,对生态影响严重,不符合镇级主导产业发展的必须从严控制。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贸、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对于加速人口集聚,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专业产品市场的培育发展,加快文化娱乐公司项目建设,不断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三要培育提升特色产业。依托特有资源、人文、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打响中心镇产业品牌。

(四)积极广开渠道,缓解土地供求矛盾。

土地是推进中心镇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土地指标紧张、存量土地少、发展空间受限的实际,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要立足自身,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建设空间。一是要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变“废”为“宝”;二是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势推进工业功能区块建设、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增强土地综合利用率;三是要用好用足上级对中心镇建设的各类土地优惠政策;四是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城区内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开发。

(五)转变思路,拓宽中心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

针对中心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结合投入量大、建设任务重的实际,必须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争取各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扶持资金。比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二是通过财政“挤”一点、土地“生”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群众自愿“投”一点的原则,组建投融资公司,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搞投入、搞建设。三是制定出台房屋拆迁、城镇管理、投资优惠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在供水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上,可吸纳民间资本或综合运作的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环境共保。四是对城镇建设中所产生的冠名权、广告权、道路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相关收益,可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合理定位、有偿出让的方式来筹集建设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中心镇建设的积极性。

(六)切实下放管理权限,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中心镇建设涉及各个领域、方方面面,仅靠一个镇的力量很难取得实效,需要上级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必须要坚持科学统筹,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的原则,切实抓好管理权限下放,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放弃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形成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营造良好地建设环境和浓厚的发展氛围,切实推进特色昆仑中心镇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淄博市淄川区编办 单位:中共淄博市淄川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