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支力量,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所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育尤为重要。纵观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方式,亟待改进的地方颇多,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传播;理性

1正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家喻户晓,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凝练和高度概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正视我们在学校、国家、社会中的重要角色,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物质丰盈而精神需要丰富的时代。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多媒体广泛应用,可以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子设备,离不开网络。个人、学校、社会都应该在摸索中实践前进,以理性关怀为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视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社会角色。作为当代的知识青年,大学生不能一味地埋头只顾搞学问,有必要将自己积极投身于实践中,去关心、去思考、去诘问、去为自己所处的社会而尽一份力。只有对现在对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长盛不衰。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曲折突变中明辨是非,不作舆论的盲从者,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要理性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

2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

2.1创新传播方式,稳中求变

当高校大学生自己意识到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时,这还远远不够。学校和社会应吸取经验,对传播方式中效果显著的加以沿用,对传播方式中过于强制而毫无作用的要加以创新。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理论方面进行宏观的研究和解读较多,而对其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广度、深度,传播方式,传播效果;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理解深度、实践程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呈现出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是大相径庭的,文科专业的大学生显然对其的接受与践行是比较全面的,相对而言,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对其的接触较少一些。这就涉及传统的传播方式了。最为传统的传播方式当然是课本与教学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课程显然是传播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中小学生守则中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而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种传播具有强制性,那就是在“应试”的基础上学生被动接收,其传播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在被动接收的基础上,学生往往对其产生抗拒心理,为了分数而去刻意地理解,这样往往他们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而并没有真正将其践行到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曾有一项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堂上有几乎一半的同学在机械式地听讲,对于老师所讲内容他们只能零星地复述,而并不理解,也不能运用到实践中。转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已势在必行,传统的传播方式理念陈旧,忽视主动认知与被动接收的区别,一味地固守于教学传播、班会宣传、支部实践等。近几年,传播方式明显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校内宣传栏的条幅、社团党团知识竞赛、公寓楼横幅标语等等在校内随处可见,但还应该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认知、自主实践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在传播理念上进行转变。

2.2转变传播理念,与时俱进

目前,各大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时仍然存在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即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置之不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课堂教学,参与最多的活动依次是娱乐休闲类、社会实践类、文化艺术类等。这就需要高校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转变传播理念,将以往的传统的规规矩矩地传播变成活泼一些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微博微信以及微视频,通过这些通俗的手段借助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可感。学生也易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也十分显著。

3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需要在实践中与日俱增,这需要大学生自己、各大高校以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2]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作者:刘娟娟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