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论文

1.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

其一,开展教育型社会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教育型社会实践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充分、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等,让大学生从中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观看和倾听革命阶段的历史故事,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组织大学生开展“续家谱、写家史、传家训”活动,让大学生在家庭故事中诠释幸福内涵,感受、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其二,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意识,渴望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出贡献。通过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弘扬,就必须熟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大学生巩固知识、理解创新奠定基础。例如,组织大学生宣讲团,利用假期或节假日深入基层、社区、农村、民族地区,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基础上,结合地区、民族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宣讲路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其三,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辨别主流和支流,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例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开展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等。

2.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

其一,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求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实际,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信仰。例如,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停等实践活动,培育公正、法治等精神;环境保护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监测与评估、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等实践活动,培育文明、和谐等精神,既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又在检验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二,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实践活动必须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组织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针对区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实践,切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其三,与新媒体相结合。当前,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可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发微信、转微博等方式,沟通实践动态,交流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及时处理各种难题,可以分享知识、引发思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现互动性和即时性。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记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3.完善社会实践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范化。

其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形成统一领导、目标明确、各方参与、权责分明的组织保障体系,是社会实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高校要组建由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专业教师、两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实践基地业务骨干组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并亲自带队参与社会实践;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专项课题,鼓励广大师生开展调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形成社会实践活动选题指南,供社会实践参与者结合实际选择,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性、连续性、统一性。其二,创建科学的考评机制。科学的考评机制,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建立由相关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共同组成的测评小组,对社会实践活动成效进行综合评价;考评标准突破传统的以“调研报告”、“总结”等为主要考量依据评价方式,注重定性与定量测评相结合,静态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体系,将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绑定,对优秀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创新给予表彰和奖励,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其三,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系统化、经常化、制度化。高校要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建立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指导和管理体系,实现大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和服务社会的三者的有机统一;建立高校教师到实践基地顶岗实训和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到高校进修培训的双向协同和沟通机制,发挥各自优势,确保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作者:焦敏 黄德林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