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绪管理浅析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绪管理浅析

摘要:情绪的实质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征。而员工情绪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力组成日趋复杂和多元化,当下如何保持整个组织内部成员良好和稳定的情绪理应得到管理者们的重视。

关键词:情绪;管理;人力资源

1概述

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逐渐增大,许多员工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单调且高压的工作状态,会使员工产生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如何降低人事风险,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确保员工思想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为员工经济性与创造性的充分调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还是新形势下推动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

2现状和存在问题

2.1企业员工情绪化的现状。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种种挑战,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浪潮下,无论是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员工之间,竞争无处不在。在此背景下员工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诸如:焦虑、烦躁等。因此,常会听到一些员工说:“我好烦啊,真的不想工作了。”这些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导致企业缺勤率、事故率上升,人际冲突增加。这些员工还可能会把负面情绪传染给整个工作团队,并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状态。

2.2企业员工情绪化的后果。2.2.1限制自身能力,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心情愉快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当我们陷于消极情绪,我们就会变得冲动,失去耐心,这时候我们采取的行动不仅达不到预期,甚至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损害。2.2.2阻碍团队的默契与合作。共享经济下,社会越来越强化分工与合作。而企业的每个项目无疑都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设想团队中人人都存在消极情绪,团队的执行力就会被分散,从而影响整个团队能力的发挥。2.2.3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形象最直接的代言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一线员工的负面情绪更是会直接被客户接收到。试想如果所有一线员工都给客户甩脸色、发脾气、不答不理,即使产品服务再好,也不会得到顾客的青睐。

3产生原因

3.1社会文化背景。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发展对西方先进科技进行了有效地借鉴,拜金主义思想盛行且社会心态较为浮躁,对企业内部员工带来了直接影响,使得员工与员工之间更加疏离并产生隔阂,个体心理愈加孤立,丧失了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依附感。

3.2企业管理环境。一方面,企业领导人情绪会影响员工情绪。如果领导人员情绪不理想,一定会对员工情绪造成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方式也会影响员工情绪。如果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性,不会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不能够深入到基层了解员工建议与需求,就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增加了员工消极情绪产生的几率。

3.3个人道德修养。企业员工个人道德修养水平不一,差异性明显,这会影响其性格与情绪。所以实际工作中,员工如果不能合理调整个人情绪,将直接引发负面情绪,使其心理与生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制约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4情绪管理的作用

4.1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提高管理工作绩效。重视情绪管理,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使员工提升自我消化能力,更好地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解决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增强对于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全方面地提高管理工作绩效。

4.2有利于形成高效团队和超强战斗力。情感管理使员工在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环境中发挥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一支情商较高的团队。情感管理就是要努力开发情感的巨大潜力,赢得员工的“心”和“脑”,让每一位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与企业同舟共济。

5情绪管理途径

5.1主动察觉员工情绪波动状况。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应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员工情绪管理工作力度。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深入到基层与一线岗位,对员工情绪变化给予关注,借助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员工负面情绪加以引导,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5.2对员工情绪变化内外部因素加以剖析。企业员工情绪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原因,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准确把握职工的心理态势,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即便是社会新闻或者是突发事件,都很容易使员工的情绪出现波动,甚至还会形成冲动情绪。

5.3积极构建员工情绪表达通道。管理者需对沟通体系加以完善,形成必要的沟通渠道,积极创设沟通环境,使员工有地方可以倾诉。沟通渠道的畅通性,能够使企业员工情绪及时地宣泄和表达。在此基础上,需要积极践行双向沟通的机制,对员工进行有效地鼓励,以保证员工与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多元化路径实现交流与沟通。

5.4建立健全干预机制,加强疏导管理。企业要建立员工情绪问题的干预机制,如开设心理咨询中心、成立心理咨询部、构建多种释放员工不良情绪的平台和渠道,使员工的负面情绪得到处理和化解。并定期与员工沟通,收集反馈意见。

6结论

综上所述,员工情绪对企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同步采取多项措施,保证软硬兼施,提升员工情绪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员工绩效波动幅度不断下降,并对优秀的人才进行吸引,进而为企业培养更为专业的管理人才,进一步推动其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葛俊.企业体制改革条件下员工情绪管理及激励工作研究[J].中国商论,2017(34):178-179.

[2]郭鹏.如何加强企业员工情绪管理的思考[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12):84.

[3]章大庆.企业员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5):105-108.

[4]杨琛,李建标.情绪和谐还是情绪失调更有利于员工提高绩效?-基于领导者情绪劳动的实验研究[J].管理评论,2017,(5):64-74.

作者:钟玥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