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教学研究(3篇)

旅游管理教学研究(3篇)

第一篇:民办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一、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教育目的脱节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目的从长远来看,是为社会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保证社会人才结构的平衡;从短期来看,是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在实践教学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却没有完全体现出教育目的。在认知实习中,大多数学校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专业特征”为目的,实际上,从认知实习开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大致的认知并且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规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后来的学习当中目的更明确,学习效果才会更明显。此外,大多数民办高校本身不具备给学生提供模拟实训的场地,课程实训的目的性也因此较弱,很多教师将书本内容的灌输当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脱节,是实践教学的首要问题。

2.实践教学的结构性不强导致实践作用减弱

即使实践形式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但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单纯的参观教育无法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游管理专业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信念一开始就没能树立起来。其次,在课程实训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片面的,实训仅能反应单元知识,对旅游管理职业的深层意义的教育甚少。再次,很多民办高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方面都存在缺失,仅仅靠学生自身的领悟力去获得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技能是不够的,大多数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总结实习经验而得出“工作辛苦”的结论,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十分不利。究其根本原因,学校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确定一个成体系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教学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指导性作用也因此减弱。

3.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不足

丰富的实践环境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未来职业的兴趣和信心,从实践环境中获得东西的多少,决定了学生职业准备的程度。虽然大多数民办高校都致力于与当地旅游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为学生争取顶岗实习的机会,但很少有学校拥有专门的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的发展建设投入也比较少,这直接导致三个不良的后果。第一,学生在认知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获得丰富的信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导致对职业理解和职业选择只能在“片面”的角度发展下去;第二,课程实训不能在模拟真实工作情境中进行,仅靠“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想象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兴趣大大减弱;第三,提供顶岗实习的企业不愿意为学生提供轮岗和高级实习的机会,直接削弱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在这样片面、兴趣不足、缺乏期望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综合能力不足已成为定局。

4.实践教学评价缺失导致实践教学发展受限

对教学进行评价是促进教学发展,保证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主要方法,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也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去发现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实践教学,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都忽视课对实践教学的评价,这使得实践教学逐渐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整体教学过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环节,而恰恰这个环节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环境。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缺失使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发展动力,尽管学校有意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却因为无从下手或者改革不够彻底而是实践教学始终不能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撒手锏”。

二、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加强师资力量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民办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也相应缺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合适的实践指导,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是导致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目的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师资力量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改革的首要措施。首先,民办高校应该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知名的酒店、旅行社或景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丰富教师的阅历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聘请国内外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其次,民办高校应该倡导旅游专业的教师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堂实训,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视为一个整体,为学生设计结构性的实践内容,将课堂转化为工作环境,使课堂角色由“教师和学生”转化为“职场工作人员”,通过设计让学生必须通过实际考察和研究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发现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必然联系。

2.继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必经步骤,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践教学整体上的提升,除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民办高校还应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主要目的,在课堂实训教学中纳入校外实践,在业内实践中纳入业外实践,寻找各种可能的途径使教学实践结构更加完整,更符合旅游管理职业对学生能力的需要。首先,民办高校应在校内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安排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做旅游实践的模拟,校外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其次,应鼓励学生参加行业以外的实践,可以参加一些商业促销、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开阔眼界,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再次,在统一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给学生自由安排自己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实习地点和场所,会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3.利用民办高校优势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头戏,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因为资金短缺,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但是,大多数民办高校属于集团型产业中的一部分,高校本身就与企业发展相联系,这是民办高校在办学中所具有的优势,这个优势可以被利用到实践基地建设上来。首先,投入资金进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这个基地建设不仅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还能够成为区域内其他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基地以及旅游、酒店等行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在学生放假期间,实践基地可以对外开放,以此形成经济效益,不仅能够解决学校本身的实践需求,还能够帮助集团产业盈利。其次,民办高校可以利用企业间的合作优势为学生争取固定的顶岗实习企业,通过“交换实习基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习企业中轮岗实习,进行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实践,以此作为企业间互相交流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如能建立稳定的交换实习基地,则不仅学生的顶岗实习环境能够有所发展,学生就业也会更加容易,集团产业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更具优势。

4.开发全面的实践课程评价方法

进行全面的实践课程评价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也是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首先,学校应对实践教学评价确定符合教学实际的、可观测的评价指标,以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得和学生评价为指标,对教师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方面的权重评价,通过专业的、客观的评定,综合整理课程评价中关于“教师教学”方面的结果;以职业技能获得和教师评价为指标,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作为“教学效果”方面的结果。其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能够从客观方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直接获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和需要;教师评价则包括评价学生和评价自己两个方面。再次,将综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确定课程评价结果是否真实,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方面的改革。

作者:王小颍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第二篇:职院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动因

教师在对酒店用人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后,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酒店以后,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欠缺:

1.缺乏基本技能的掌握。

其实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认识实习时,就已经学习了餐饮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但是学生学完后,一年多不接触就彻底忘光,才会出现这些问题。

2.缺乏基层管理能力。

酒店业从业者中,大专学历算得上高学历,在选拔管理者时,一般会被优先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有还在实习期就被提拔成领班的先例。但是在被提拔到基层管理岗位上后,学生们就会由于缺乏基层管理能力而导致后劲不足,无法继续向上晋升。

3.缺乏沟通协调能力。

在酒店餐饮部工作,需要经常和其他部门打交道,学生在这方面表现也欠佳,一是跟他们不了解整个酒店的运作有关,二是跟他们缺乏沟通协调能力、遇事喜欢退缩有关。

4.缺乏良好的从业心态。

这一点虽然放到了最后,但确是所有酒店管理者,最为重视的一点,拥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在酒店行业才能做得久做得好,而这也恰恰是学生普遍缺乏的。大多学生抱着“随便干、凑合干”的心态对待工作,往往工作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抱怨在酒店这不好那不好,然后选择离开;而如果能保持“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在酒店业将会非常受欢迎,最后能达到的成就也将非常高。综合以上走访调研的结果,课程教学改革团队有针对性地重新梳理课程内容,通过改革将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通过改革,将原来按学科逻辑顺序排列的教学内容,改为按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前教材中类似厨房、采购等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实际工作中是用不到的,这次通过改革也将此类知识删去,更突出餐饮服务技能和餐饮创新知识方面的学习,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结合得更为紧密。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之前《餐饮服务技术训练》课程只是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很难对知识和技能做到尽快掌握。改革后为了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较大提高,课程综合了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1.四阶段教学法:

在中西餐摆台技能训练中,采用了四阶段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技能示范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巩固了实操技能。

2.角色扮演法:

在零点餐厅服务程序考核中,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扮演客人和服务、管理人员,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完成零点餐厅的服务,并掌握服务程序和服务技能。

3.情境模拟法:

在突发情况处理这个环节,采用情境模拟法,两个小组学生,一组扮演客人,另一组扮演服务、管理人员,客人要尽可能地刁难服务、管理人员,而服务、管理人员要尽力做到客人和饭店的双方满意。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养。

4.任务教学法:

本课程用的最多的就是任务教学法,在创意摆台、菜单设计制作、主题宴会设计等环节均应用此种教学方法。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疑问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三)教学形式的改革

1.增加班前会环节。

教师试图尽可能地在课上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因而增加了一个班前会的环节。在酒店餐饮部中,每次开餐前都要开班前会,基层管理者如领班第一件要学的事情就是开班前会。每次上课都开班前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当几次领班,能让学生具备初步的管理能力。

2.增加餐饮服务技能的实操训练环节。

以前本课程只是在多媒体教室里去讲,学生对于技能这方面体会不深。现在选择在旅游专业实训室上课,分出了部分学时专门用来熟悉和巩固技能。

3.增加团队项目。

本门课程增加了几个团队项目,在阶段性学习任务结束后,学生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些项目。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现在学生的团队荣誉感非常强,比刚开学时进步很多。

三、课程改革效果

进行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程中受益,所以改革效果也应该以学生为角度去衡量。

1.学生的有效听课率得到显著提高。

由于每个单元都有知识点考核,还有各种任务需要完成,所以学生上课听讲比改革前更为认真,有效听课率达到90%以上,比以前纯理论授课效果好。

2.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强化。

通过摆台、对客服务程序等的反复实训,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强化,能做到熟练使用餐饮服务用具对客服务。

3.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改革了上课形式后,发现学生也给了教师很多的惊喜。例如创意摆台环节,实训室的物品是有限的,但是学生为了有好的创意,都自己从宿舍拿东西或者干脆购买新的物品来丰富他们的摆台内容。特殊情况处理环节,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比教师预想的好得多。

4.学生的职业意识得以形成。

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生确实得到了职业意识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在做零点餐厅服务程序和特殊情况处理两个任务时,都能做到站在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改用小组教学的方法后,学生的团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从最开始分组时个别学生间的互相排斥,到最后的同舟共济,必须说,小组教学这种方式还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得到充分地培养,每个人在上课时都以小组为重,优先考虑小组利益。相信这样的思维惯性保持下去的话,将来学生走入社会工作时,也能很快很好地融入所在团队。

四、改革的深化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尤其是课程改革,应该与时俱进。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如果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改革,本课程将会更加完善,更适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

1.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对于不进行技能操作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干什么的问题,建议将技能操作结束后的教师评价改成学生互评,这样能充分调动起来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专注程度也会提高。

2.引入视频教学:

餐饮服务的工作都是跟客人打交道的,由于学生之间彼此熟悉,在实训室里很难真正模拟实际工作时与客人相处的情境,所以可以在讲授知识时加入视频片段,播放餐厅工作案例,让学生根据视频来判断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这样学生学习服务技巧技能会更快,印象也会很深刻。

3.技能的反复研磨:

既然要在本课程中对技能强化训练,那么应该再留出多点时间对技能进行反复的研磨,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学生知道了怎么做,更应该是学生知道怎么能做好。所以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技能,应该反复练习,多次演示。

4.学生作品展示环节的改进:

本课程的最后一个任务是主题宴会策划,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建议教师在学生互评环节应该有奖励措施,才能调动学生互评的积极性;在教师点评环节,应该明确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通过点评能真正有所提高。

作者:高联辉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三篇:高职旅游管理英语教学创新设计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1.覆盖的知识面较广。

在为境外游客进行景点的讲解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其中包括地理知识、人文风情、宗教信仰以及典故等,这些知识都是日常英语所不常用的,这些都是专业的英语词汇。而且国内与国外的文化差别较大,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这种问题的产生,外语导游不仅要为境外导游讲解相应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让境外游客熟悉我国的历史文化。在为境外游客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多方面多层次的词汇知识,这是其他专业英语学校中所不必具备的知识。

2.所需要了解的专用名词较多。

在某些时刻用中文讲解相应景点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所涉及到的历史典故以及故事过于复杂,那么相应的用英文来进行讲解的话就更加复杂,需要外语导游将中文词汇翻译成外文,然后尽可能保证别人能够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词汇,而且这些词汇都是专业名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的,那么这就需要外语导游储备较多的词汇知识,这样才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顺畅,让国外游客更大限度的了解中国文化。

3.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外语导游在进行导游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词汇,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口语进行表达,具备丰富的词汇只是外语导游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利用口语将景点的历史典故以及人文背景所表达出来需要导游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其他专业对于口语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另外旅游管理专业也注定了其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具备较强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所特有的。

二、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英语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够鲜明。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材制定过程中应该鲜明的体现出我国的旅游特色,要能够在教材中将各个区域的风土人情加以区别,而且在教材中专业名词较少,学生很难在英语教科书中学习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而且部分高职院校应用本科教材进行教学,这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缓慢。

2.缺乏实践过程。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更多从事的是导游,那么在学校所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就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很少进行实践,少部分院校进行实训也是走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从实训过程中有较大的收获。

3.结合其他专业文化较少。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中并没有结合其他专业知识。但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要熟悉更多的知识,因为在进行旅游讲解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相应地方的地理知识、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其相应的区域历史典故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

三、如何创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体现特色。

要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我国的旅游特色。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就可以在课本中添加具有我国特色景点的词汇,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2.重视学生实践过程。

学生的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通过增加实习点以及实习时间将能够更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导游能力,并提高其英语导游能力。

3.密切结合其他专业知识。

将英语与地理、历史等学科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外语导游的过程中也更加灵活自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将有助于我国旅游行业的更好发展,所以要积极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

作者:王欢 单位: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