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问题

现行的课程体系缺乏对该专业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在互联网时代的旅游行业就业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急需有能够立足于整个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价值链乃至对整个旅游市场的互联网生态进行深度考察的思维模式,而学校当前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无法为学生提供信息数据获取、处理、运营和管理等技能性较强的相关课程教学。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合作,通过顶岗实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学生、学校、酒店的多赢。就新媒体营销这一互联网新时代的热点而言,在其所对应的旅游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教学中,还是以书面讲授为主,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没有囊括新媒体营销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最新热点内容,在案例分析研究中也没有对新媒体营销这个模块给予重点关注。对于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接受能力强的现代青年学生来说,新媒体营销并不陌生,甚至能够运用自如,但是学生缺少对旅游新媒体营销的整体认知,及其系统的运营管理知识体系。从对新媒体的整体功能属性认知到如何找准目标定位、怎样展现旅游产品或品牌的魅力、如何策划与用户的互动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再到如何利用新媒体公众账号或官方内置数据应用进行监控和分析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都是现有的课程中所没有涵盖的。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覆盖范围,将互联网元素充分融入专业课程知识系统

教师构建新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应构建新的专业知识体系,将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旅游企业最新动态知识、技能内容及时纳入到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当中,例如,把旅游消费者消费的智能化及其消费习惯的变迁、旅游企业商务经营的数字化、旅游行业管理的信息化等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知识模块合理地嵌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现行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模块可以创建互联网第二课堂,在相应的课程基础上对其相对应的互联网新动态开展专题探讨,或者进行课外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将专业理论切实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体系中重点加入互联网、移动通讯的新一代信息科技对旅游业的支撑下所带来的新业态,实行“专业课程+互联网业态”的模块教学模式,在旅游业课程中将智慧旅游纳入知识范畴,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中关注研讨旅游智慧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在旅游企业文化课程中对智慧型企业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学中对新媒体营销的运营和管理进行重点教学与实操演练,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咨询获取和信息结构化分析技能的培养等。

(二)适当提高实践操作课程的比重,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平台,突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

目前,本科人才培养方向已向应用型人才培育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更加突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训练,另外,这也是实操技能突出的互联网时代旅游企业职业岗位职能的现实要求。因此,教师要切实调整实践操作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培养方案的整体课时规划中应明确实践操作和课外活动课程的学时分配,为对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学校应加快构建具有稳定性和时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应同时涵括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要互相衔接配合。学校应加大实践教育经费的支持,在校内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室,使实践教学科技化、立体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旅游与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融合,并学会基本实践操作,提高实践效能。学校在校外层面应开拓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依托校内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资源促成与现代旅游企业的合作,鼓励旅游企业通过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开展多样的合作活动,长期共同参与到旅游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中。一方面,旅游企业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实习、见习岗位,促进互联网时代下旅游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然后学校将这些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回馈给企业,形成一个多方互惠的闭环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企业人士为学生讲学互联网+旅游方面的业内动态,同时也可以派遣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前往旅游企业进行观摩学习,提高专业教师对互联网时代下旅游企业的认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共赢。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的用人需求,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在探索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高职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希望本文的初步探索,能够帮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慧 单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