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改善思考

经营管理改善思考

摘要:本文依据对相关企业的调研情况,从发挥经营管理在经营管控、参与决策的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资借鉴。

关键词:改善;经营管理

一、充分发挥财务创效作用

(一)降本创效

根据对某企业的调查情况,该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预算只做了个大概,没有做到细化管理,缺乏成本控制环节,特别是缺乏项目预算管理,各工程施工项目没有分门别类独立核算,导致不能单独计算每个项目的盈亏情况;未做好业财融合,工程预算与工程进度由项目管理人员做,财务人员不参与,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距较大,财务不好控制,导致签订合同时看来是盈利项目结果做下来却亏损。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必须抓预算管理,下达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兑现,做到闭环管理。

1.抓预算管理

做好事前谋划,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整个生产经营工作的前提,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会为企业管理打开一扇门,调动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抓成本指标分解与考核

预算指标分解要全面,要进行纵向、横向分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将成本指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由总部逐级下达给子(分)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组直至个人;横向指按照部室职能进行水平分解,形成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分目标成本。

3.动态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适时召

开经济分析会,使项目成本处于受控状态一是成本控制必须坚持事前、事中控制为主,动态监控指标完成情况,视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调整,可以采取倒逼机制,对前面未完成的指标倒挤在后几个月完成,重新下达考核指标。二要抓预算执行分析,抓项目过程管理,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找出差距与成本费用管理短板,分析超支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使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最终完成各项指标。

4.强化技术降本的重要职责

控制成本的关键点在设计成本方面,有资料显示,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的,且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有鉴于此,在成本管控工作中,要将技术部门作为成本管理的牵头部门。

(二)资产创效

资产创效就是利用现有资产资源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主要方式:一是开展“以资抵债”业务,对外欠款,要与供应商协调,尽量用资产去偿还债务,特别是用闲置物资抵债,取得债务重组收益,建议按1:2付款手段进行抵账处理,这项工作做好了,既可以避免债务纠纷,还能带来效益;二是盘活资产,处理废旧材料,进行闲置资产处置。

(三)政策创效

1.科学税收筹划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税务筹划已经成为企业效益增加、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结合该单位实际情况,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筹划并实施。(1)集团内资金统借统还利息由使用单位承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第00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贷款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3号)规定,统借统还资金母公司收取子公司的利息不需要营业税;按照《关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借款利息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2﹞837号)规定,子公司支付给母公司的利息不超过母公司贷款利率,子公司支付的利息可以在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统借统还企业之间不用开具发票,可以使用收据。根据以上规定,该单位子公司欠母公司往来款2000万元,可以按贷款利率向其收取资金使用费,每年大约90万元,减少企业所得税23万元。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集团内相互拆借资金的情况会大幅增加,均可按以上办法执行。(2)注重方案选择。方案选择的不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也会不同。比如合同签订方面,项目的业务模式不同,带来的税负不同,从而导致项目的净利也不同,所以要关注合同的报价决策,签出一份高质量,适合企业利益的合同。应关注以下几点:①如果材料与设备所占比重较大,尽量与业主签订包工包料合同;②如果材料及设备所占比重较小,则采用简易计税方法,选择清包工模式,即全部或部分设备、材料、动力由发包方自行采购,这种模式下,仅向业主开具3%税率的发票,税负相对较轻。

2.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

国家政策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充分有效地利用政策,把政策用活用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研究用好国家政策,比如申请各种财政补助、贴息贷款等。

(四)资金创效

要筹集好资金,管理好资金,运用好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筹资,确保资金来源。探索多渠道融资,在保证需求量的前提下尽量争取融资费用最小化。主要运作方式:利用总局融资平台,降低贷款利率节约财务费用;最大限度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减少货币资金支出节约财务费用;通过商业信誉利用无息负债融资降低资金占用,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商磋,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另外还可以通过应收账款保理、发债等。二是建立资金预算管理,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的观念;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优化配置资金,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顺序,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三是挖掘资金深层潜力,如:应收账款清欠,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处理超储积压物资,研究存货最佳订货点等,逐步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新型资金管理模式。

二、实行大型物资集中采购

实行大型物资集中采购,一是可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由于采购数量相对较大,在与供应商谈判时,必将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整体采购成本,从而提高效益。二是有利于加强供应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实行集中采购后,可以选择大型、优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将有利于保证供应产品的质量,提高效率。三是可以真正做到阳光采购,统一提供的产品采购需得到使用单位的认可,可以互相监督,堵塞管理漏洞。

三、增加政策研究职能力量

将国家或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运用充分,可使企业得到一笔无本的效益,但是需要企业加强政策研究,深挖政策红利。为实现政策创效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助力企业发展,建议总局增加政策研究职能力量,可单独设置机构,也可分散到各相应部室办理,但要对职能部室提出要求,甚至下达考核指标。政策研究围绕财税、科技环保、党群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

四、提高执行力

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足够的执行力做保障,笔者认为,高强度的执行力来源于“教育成心理,心理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教育养成规律,建议出现工作纰漏时一定要追究责任予以处罚,必要时可由纪检部门监督落实,真正做到“边界清、职责明、横到边、竖到底、零缝隙、无压茬”,形成“明责聚力,主动作为”的实施习惯。

作者:陈昱 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