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公共管理教育探索

国际化公共管理教育探索

一、前言

研究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推动下,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要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国内对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工科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过程,而针对文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文科专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与理工科专业相比,在学术思想以及文字表达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对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包括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以及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由此,可以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理解为:多元主体参与,并整合全球各种教育信息与资源,最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当前国内外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从国际视野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各国互相交流与借鉴经验的重要领域之一;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改革攻坚期,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潮流下,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日益成为主流趋势,也成为各高校的必然选择。

三、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众多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培养研究生、派研究生出国交流等,但在研究生教育系统的构成、运行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大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实践进程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行分析与研究。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意识较为薄弱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仍以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者认识到该问题却没有付诸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易进易出”、“重学生数量、轻培养质量”等问题。而研究生大多局限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只关注考试成绩与论文,缺乏国际视野与进取意识,在学术研究方面缺乏积极性,学术成果不显著,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较低

虽然部分高校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较高,在科研力量、学术水平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础,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来看,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表现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法、资金投入等方面。以培养模式为例,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从微观层面来说,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教材的选择、教学课程设置、国际交流以及导师队伍结构等方面。

(三)缺乏较为持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具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理念,以国际化视野进行定位,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教育资金和科研水平的限制,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规模较小、质量较低,主要以师资访学交流、与国外学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为主,诸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留学访问等。综合来看,并没有确立具体的长期目标和发展路径,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模仿性,缺乏一定的持续性,国际化层次较低。

(四)缺乏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仅在理念上明确其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提供资金予以扶持,以保证其发展的持续性。目前来看,我国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缺乏制度体系的有效保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培养目标不明确,也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政策评估方面也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因此,要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强化政策指导,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四、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国际化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2006年,我校便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坚持创新的全球性,要求对外开放”,主张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至今,我校已经成为一所理科基础扎实、工科实力雄厚的教育部直属大学。相对来说,我校理工科专业起步较早,依托化工资源、学科特色、师资力量等发展优势,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尤其是在化学、材料工程、信息等领域内,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富有特色的阶段性成果。在师资方面,成立了专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项目,诸如:“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海外名师项目”等,增加了科研、教学团队的先进性、前沿性。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与国外著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化学工程专业、材料专业等,已同爱尔兰、法国、捷克、韩国、日本等国开展了海外学习项目,包括校级交换项目、校级交流项目、出国深造项目以及博士培养项目等。在学术交流方面,坚持“长期、实质、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模式,建立合作基地,积极引进国际优秀人才。2012年,我校提出要加快制定《北京化工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学生全球视野工程、留学北化工程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京化工大学提出了实现国际化的“2111”计划,即:未来5年学校在美洲和欧洲建设“2”个国际化基地;每个学院与“1”所国际知名大学(院、系)建立起实质性合作关系;每位教授拥有“1”个学术合作的国外伙伴教授;每届比上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要求各学院主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在这一战略目标指引下,我校文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公共管理专业于2011年招收第一届研究生,截至目前,已有两届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顺利毕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公共管理专业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研究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响应学校国际化号召,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开设专业双语课程,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对于国外文献的阅读,需要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与素质,而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得益于双语课程的开设以及授课方式的创新。双语授课一方面可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包括专业术语、阅读以及翻译能力等;另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双语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借助外语这一工具,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从而领悟到学科精髓。以双语课程《美国福利政策》为例,具体的授课方式为:个人或小组合作查阅教师推荐的专题内容,进行翻译、总结与整理。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展开讨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总结,从而加深研究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思考,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双语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尤其是英语专业术语)的积累,从而提高专业英语水平,长期的学习之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在英文著作以及文献阅读过程中,效率均有所提高。

2.使用原版教材,了解国际研究成果

国内与国外教材在编写方式、内容以及研究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相对来说,国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更倾向于内容的逻辑性与联系性,更为丰富与充实,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我们使用的原版教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MarkJ.Stern和JuneAxinn撰写的《SocialWelfare》(AHistoryoftheAmericanResponsetoNeed)。该教材从殖民时代讲起,将美国历史划分为8个时期,来论述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与变化,强调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本书在每一章结尾都附有MySocialWorkLab以及Documents环节,前者标注了核心知识点,并提供案例分析,以便提供一些问题供学生课下思考与研究;而后者强调了相关技能。用原版教材进行授课,学生受益匪浅,反响较好。原版教材的引进让我们了解了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学术研究思维,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相关论文,可以说,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带来了全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视角。

3.介绍国外优秀研究成果,扩大阅读范围

在教材使用方面,除了原版教材的引进之外,还翻译了大量的专著作为研究生的课外阅读书籍,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学科的前沿问题,提高科研水平。英语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北京化工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骨干教师组成了优秀科研团队,对国外著作进行翻译与校对。在著作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风险大转移:新经济不安全和美国梦的幻灭》和《改变贫困,改变反贫困政策》丛书。该套丛书的作者有的来自于美国著名的贫困研究中心,有的身为美国总统智囊团成员,有的为贫困领域的著名学者。丛书介绍了美国社会保障领域内关于贫困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创新的视角来分析与研究美国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填补了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国内研究机构著名学者的高度肯定。

(二)增加师生国际交流机会,开阔学生视野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创造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一方面,“引进来”,积极邀请国外优秀学者、专家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也会有所启发,研究视角有所创新。另一方面,“走出去”,我们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并为其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创造访学机会。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邀请国外著名专家举办讲座、讲学

我们邀请到了国外高校著名学者来我院进行访学与授课、聘请客座教授。2014年暑假小学期,我系学生聆听了美国爱荷华大学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斯坦利华夏主任唐文方教授关于实证性研究的授课,对于研究方法、数据的搜集与使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到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华民研究中心主任黄建忠教授、美国纽约大学韩文瑞教授分别举办了主题为“美国反贫政策效果”、“美国贫穷与不平等”的学术讲座,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于贫困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说,国外教授的短期讲座与讲学,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窗口与平台,了解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2.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探讨前沿动态问题

为了活跃学术研究氛围,我们于2013年筹划并举办了“民生与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并有幸邀请到美国社会政策专家罗杰斯教授、道格拉斯博士、日本同志社大学埋桥孝文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共中央编译局等机构的著名学者举行了学术讲座,每位专家对于自己的研究现状都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分析。

3.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以及国际重大学术论坛

近两年来,社会保障研究方向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加了国内、国际近20场大型学术论坛与讲座。国际性的学术论坛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福利学院联手举办的“中亚社会政策研讨会”(2013年);德国劳动与社会事务部主办、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澳洲的超级年金是如何运行的”讲座(2013年);德国驻华使馆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德社会保障发展研讨会(2014年)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韩国成均馆大学参与的“第十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2014年)等等。而国内也不乏像“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2014)———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诸如此类的优秀学术论坛。参加这些讲座的学生通过聆听该领域专家对于前沿问题的阐述,加深了对于该学科的理解,能够拓宽思路,把握前沿动态,对于学生自身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也是一种启发。从宏观层面来看,学院积极同国外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借此契机达成合作事宜,包括联合培养、选修课程等;而对于学生来说,为其创造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拓宽了学术视野,最终实现共赢。

4.鼓励研究生导师出国访学、研修

迄今为止,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已有9人(学术带头人4名,学术骨干5名)曾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留学访问。访问学者的经历能够让教师了解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学习最新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引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使研究生受益匪浅。此外,教师在访学过程中,积极同国外著名高校进行洽谈交流,开展相关合作事宜。目前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已与美国罗格斯大学成功开展了本科生“2+2”项目,学生可以拥有更多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每年暑假公共管理专业会开设“小学期”课程,时长为2个星期,邀请国外著名高校的优秀学者到我校讲学,目前已开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概论》等相关课程。

五、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我国高校必须紧跟的发展趋势。在此形势下,我国高校应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增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意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稳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我校一直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优势学科,相关学院已同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了密切、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而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展望未来,在已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积极学习优势学科国际化进程中的优秀经验,进一步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具体方式与方法。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注重研究方法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探索与国外高校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建立专项基金,积极组织队伍进行外派考察,选择优秀国际院校开展合作事宜,为学生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最终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共赢。

作者:刘杰 张欣欣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