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项目中网络优化分析

通信工程项目中网络优化分析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们原有的生活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通信设备的普及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兴盛,尤其是通信工程相关产业的繁荣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及使用标准的提高促使通信工程的进程以及项目中的网络优化,为此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网络优化的探索与分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就此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网络优化;存在问题;网络技术

引言:

通信工程项目本身的知识密集科技含量较高,具有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以及实效性强的特点。不同于其它的工程项目类型,通信工程项目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一般的优化策略无法满足通信工程项目优化的需求,故此在通信工程项目的优化过程中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网络优化手段,而不是采用一般的成本和速度控制等手段。这一特点也是由通信工程项目的技术密集型和工程建设需求复杂化所决定的,注重对通信工程网络优化中的难点进行研究分析,促进网络优化技术升级,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效性和经济效益。

一、通信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

通信工程作为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通过性工程施工时效性强、不确定性较大以及项目施工需求复杂性等三方面的特征。1.通信工程施工的实效性较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通信需求的增大,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速度日益加快,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显得愈发激烈,为满足社会的通信需求,这就需要通信工程施工的工期限制在一定的可控区间内,一旦通信工程施工期限超出可控范围以内,就会倒是通信工程与市场需求无法实现完美的衔接,错过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最佳时间。这就使得通信工程施工的实效性较强。2.通信工程项目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由于通信工程的科技含量较高,知识密集型较大,这就使得影响通信工程的因素较多,在施工过程中任何细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通信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因此为保证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准确的掌握设备的具体运行以及软件系统的结合。3.通信工程项目的复杂性。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对设备的数量要求较多,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同时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这就使得工程项目施工需求的复杂性。尤其是该工程项目可预见性的缺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会出现需求表达不明以及返工的现象。

二、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通信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环节较多,设备数量较大,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难度,在建设过程中最容易遇到通信工程项目的成本、项目质量以及工程项目进度问题的影响。其中管理环节的混乱以及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建筑资源和材料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使得项目工程的成本增加;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环境以及工艺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最后,施工的成本以及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因此要注重施工项目的成本、质量与进度之间的协调关系。

三、通信工程项目中网络优化的具体优化分析

3.1优化通信工程项目中的网络设计图

当前我国的通信工程项目网络设计图采用双代号的表达形式,因此在优化过程中要做到各个节点和箭头之间必须将逻辑关系正确表达清楚、杜绝网络缺口现象,影响通信网络整体循环、在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双向箭头的出现,否则容易影响通信工程网络优化过程。

3.2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进度

在完成通信工程项目中网络设计图的优化工作后,对整体途中呈现的工程信息进行分析和参数计算,整理其中的偏差和偏差模拟处理,保证工程项目的时间和进度,这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设备的检查维护以及及时更新,压缩耗时环节保证逻辑关系不受影响,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施工效率。

3.3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资源

通信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环节较多、设备数量较大,为避免施工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在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首选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阶段划分,分阶段的对通信工程资源消耗进行监督和考察以及评估,是否超出预定计划。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则根据网络优化以及推算结果进行资源的分配与应用,严格控制资源的流向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言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通信需求量的增大,推动了通信工程项目中的网络优化,鉴于通信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成本问题、质量问题以及进度问题,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网络工程项目中的设计图优化、进度优化以及资源优化,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学伟.关于通信工程项目中网络优化的分析与探索[J].农家参谋,2017(12):105-106.

[2]韩远彬.关于通信工程项目中网络优化的分析与探索[J].通讯世界,2016(06):39-40.

[3]刘楷文.通信工程项目中的网络优化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17(21):103.

作者:王朝辉 魏玥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