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摘要:文中主要研究建筑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1建筑工程中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过大会由于温度应力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降低温差效应是重点。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从混凝土的原料采购、配合比设计、选择添加剂、混凝土搅拌及浇筑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控制,并准确计算混凝土的温度及应力,在此基础上制定温控策略。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合理组织整个施工过程,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相比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更加复杂,要求也更高,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工艺流程,首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预埋安装测温装置;其次,统筹安排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工作,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最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浇筑与振捣环节也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完成浇筑与振捣后要及时进行温度测试、保温处理,并做好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工作[1]。

2建筑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2.1.1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材料包括抗渗剂、减水剂、矿渣、粉煤灰、砂、石子、水泥、水等。通常建筑工程主要应用商品混凝土,水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合理添加掺合料,根据实际情况掺合料可选择矿渣或粉煤灰,制成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这类水泥水化热更低,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混凝土的可泵性、粘聚性也会得到大幅改善;选择石子时要注意合理选择石子粒径,级配良好,通常粒径选择5~31.5mm左右,含泥量不超过1%;砂料以中粗砂为首选,细度模数2.8,含泥量不超过3%;此外,还需加入抗渗剂来提高底板混凝土的抗渗要求,并加入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2.1.2合理设计混凝土结合配合比。先综合分析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试配比例,强度评定、配合比设计等尽量选择60d强度的混凝土作为验收依据。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水灰比,如果水化热释放速度延迟热峰也会延迟,温度应力就会随之下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裂缝的机率也更小。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性,施工前就要统筹安排运输混凝土车辆的数量及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根据施工现场道路分布、建筑结构的特征等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及施工段,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间歇时间过长而导致结构出现冷缝现象。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方法如下式:T=Q/(n×N)式中:n——输送泵台数;N——每小时浇筑量;Q——混凝土总方量;T——浇筑时间浇筑底板混凝土的分层厚度0.5m,混凝土自然流淌角度20°,斜面长度为2/sin20°,计算结果为5.85m;假设底板宽度安装后浇带一分为三后宽度为40m,则每层需要混凝土浇筑方量为40m×5.85m×0.5m,计算结果为117m3,如果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为30m3,则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则为117/(3×30),计算结果为1.31h;考虑到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防止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冷缝,因此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至少在2h以上。2.1.3合理控制入模温度在机器处理过程中就要及时调节混凝土温度,夏季做好混凝土的防晒工作,避免阳光直射;用水雾喷入、水冲洗等方法降低原材料的温度,搅拌混凝土时也可以往里面添加冰块。明确具体的施工步骤及所用设备,做好浇筑的时间控制,如果在炎热的夏季则尽量选择夜间浇筑,以减少白天过高的温度对混凝土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储罐中的水泥也要做好防晒,以降低水泥、粉煤灰的温度等。

2.2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浇筑施工。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浇筑振捣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即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具体根据混凝土厚度要求选择浇筑振捣方案。一般情况下尺寸较小的平面浇筑多采用全面分层法,如果浇筑部位的结构总长度大于厚度3倍以上,则采用斜面分层法。振捣过程中要迅速插入振捣棒,再缓慢拔出,振捣棒插入混凝土深度在5~10cm,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浇筑后外表面水分全面蒸发,促进混凝土与土层直接、密切的结合。其次,浇筑过程中要遵循“一个坡度、分层浇筑”的原则,在坡尖、坡中、坡顶合理布置振捣棒后再进行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避免出现漏振问题;为避免出现冷缝问题,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可以在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混凝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保持上下抽动、均匀振捣,均匀排列布置插点,移动时可以采用行列式、边格式等,但要避免混用。依次进行振捣处理,避免出现漏振;振捣过程中如果混凝土表现出现汽泡、表面灰浆且水分不断下沉则可停止振捣。再次,合理配置振捣棒。根据振捣浇筑厚度布置振捣棒,通常可以布置三道,第一道布置在泵管出料口,需要2台,以使得混凝土形成流畅的坡度;中间布置3台为第二道,以保证下部位置振捣的密实性;斜面布中部位置布设第三道,合理控制各个点的振捣时间;坡脚处要布置2台振捣棒,其中1台要下到上层钢筋网,用于振捣底板的底层钢筋网片,以保证新泵出的混凝土与上个斜面的混凝土充分结合。最后,二次振捣。如果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沉缩裂缝,可以通过二次振捣来解决该问题。二次振捣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适当延长间隙时间;注意做好过振控制,避免振动器接触模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表面可能会出现大量泥浆,要合理处理这些泥浆,根据标高对其进行压实、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后再对表现进行磨光处理;至少要进行三遍收光才能减少表面的干缩裂缝,然后再对构件表面进行拉毛处理,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及棉毡,进行浇水养护。

2.3大体积混凝土排水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排水处理技术要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底板降排水。底板降排水是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内容,底板降排水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防水性能,降水后底板水面通常不超过300mm,集水井设置于深度大的电梯井和柱墩内,位置在1m以上,挡土墙距离2m。另外一方面要做好底板降排水施工。施工现场土方挖到距离标高300mm时把降水位置安放到土方位置。根据工程设计挖集水井,沿着集水井的挖掘方向向前挖掘盲沟,集水井与盲沟都挖好后在集品井内部设置滤网钢筋笼,并用挖井时的碎石填满盲沟,碎石表面用铁丝网覆盖,最后垫上两层高标准的沥青纸。

3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基础承载力,分散了建筑结构的压力,满足了建筑项目的建设需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混凝土的振捣与浇筑,并做好排水处理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伟,行宏,罗少强,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5,44(10):20-22.

作者:丁浩然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