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次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是保障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于专业型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对我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推动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其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高校通过改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低,基础宽泛,方向分散。我国的采矿工程专业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时,公共课、基础课课时较多,这样的课程设计压缩了专业课的课时,专业课程的设置深度相对较浅,专业内涵培养不够明晰,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在专业课时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理论教学课时多而实践教学课时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1]。第二,井下实习效果不明显。学生井下实习的机会多是由教师联系企业得来的,但是企业考虑到学生下井的安全问题及矿井安全生产,很少安排学生下井参观学习,即便是下井参观学习,由于井下的空间有限,学生实际参观学习的内容不多,学生对实际生产的环节了解不足。

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采矿工程专业要利用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决定着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采矿工程专业要按照工程教学专业认证的标准来突出专业知识功底,突出专业基础,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系统性,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首先,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框架要进行优化整合,教师应根据专业教学的内容将专业知识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专业科目的特点将课程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以达到精简优化的目的;其次,在实际教学时,教师根据最新的采矿技术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

(二)加强实践教学

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3]。第一,要提高实践课的课时比例,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实验课程的工程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第二,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企业平台保证学生的实践学习质量,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的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沟通合作,邀请工程师在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以知促行,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第四,要强化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采矿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保证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环节。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完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可以将教学能力突出、科研成果丰富、采矿工程技术背景强的中年教师作为专业领军人物来培养,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上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加强一流教师队伍的建设,抓住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建设的根本,提升教育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总之,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本文从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师团队建设三个方面来加强专业教学改革,从而使专业教学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采矿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孙伟博,邵小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86-87.

[2]张颖捷,张洪文,姜彦.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6(19):206.

[3]易永忠,曹建涛.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5(19):214-215.

作者:殷志强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