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管理范例

工程经济管理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1

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必须有制度上的保障,现阶段,我国的各个领域上的上的管理制度都是约束与激励相结合。企业在对管理规范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涉及到物资的管理、周转的管理、财务的管理、成本的管理等等方面,同时还应该对各个部门需要承担的权责进行明确化,以此来对企业的工作进行规范,并达到管理的效果,从根本上促进企业项目经营的作用。

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与核算

首先应该做好对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工作。为了加强对建筑项目的管理,对企业的内部承包机制进行完善,就应该做好成本的核算工作,以此来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工程规范来看,对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完善其自身的可操作性,做到求真务实,科学合理。其次就是做好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这就要求制定成本管理的计划,以此来对工程的发展进行约束,通过对成本状况的分析,可以对工程中出现的变更与成本浪费进行预测,并作好提前的管理,以此来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具体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组织上的管理措施

对施工的成本进行管理属于组织的范畴,例如在对施工成本管理机构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与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权责明确的过程中等等,应该明确管理过程中组织措施的重要性,其实其他规范与措施实施的基础与保障。

2.技术措施在工程的全过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投标阶段的技术方案设计,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方案等等,这都要求不同部门共同进行制定,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从经济上、可行性上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在桥梁的上部结构连续梁进行施工的过程,通常是对支架现浇法与挂篮悬浇施工法进行选择,如果是从技术的层面来进行分析,那么这两种方式均可用,但现阶段对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应该从工程造价、技术以及可行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所以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要求对其进行完善,以此来达到建筑的要求。

3.经济方面的措施

这是现阶段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并对工程造价中存在的经济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解决。也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做好对成本的预算工作,从主动控制的角度出发,对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就是工程项目的考核工作,这就要求建立相关的约束与鼓励机制,以此来对工作人员的热情进行调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使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与效果。此外,还应该保障考核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大奖罚的力度,以此来强化考核工作的执行效率,完善责任制,避免出现事故无人负责的现象,有效的开展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正确处理成本、质量及安全之间的关系

很多管理人员在对成本、进度、安全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存在的,其实不然。现阶段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想要做好安全与质量的工作,并不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只需要较少的安全防范措施费用,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相对较大,由此可见项目的安全管理相对来讲也是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如果工程的质量或者安全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并不利于企业的社会形象建立。此外,很多业主在工程施工的阶段不断的要求加快进程,这种方式并不能降低成本,反而会加大成本的浪费,这就要求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按照工程的特点,来对工期进行控制与管理。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水平,这也就对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该对技术、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完全掌握。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加强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通过社会资源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强化。只有工程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得到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五、结语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2

关键词: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型资源,在促进国防建设、推动工业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就给石油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机遇。经济管理在石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石油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并要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

1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1)石油产业受政府干预大,发展弹性小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型资源战略性资源,石油的特殊地位决定着石油产业受政府干预大,发展弹性小。石油产业是我国的支柱性能源产业,使得石油产业发展一直以来依托于国企发展的方式,很难通过市场方式来调节石油产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市场完全脱离。

(2)管理模式落后

石油工程的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究其原因在于其受到了国企管理形式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石油工程的经济管理应当以市场为依托,而不应独立于市场外。基于此,石油产业发展过程中,石油工程的经济管理模式,应积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适当调节,而不是改变市场[1]。经济学理论认为,借助资源垄断来影响市场的自主平衡,将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而这一成本需要整个社会承担。

(3)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

对于石油工程来说,由于受到我国石油产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导致石油企业内部权责不清晰、不明确,这种现象的出现,给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人才的大量浪费,给石油工程的经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4)融资方案单一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石油企业,大多数有着独立的融资机构,但设置了科学、合理、全面融资方案的石油企业却很少,由于受国情影响,我国石油企业的融资方案比较单一,导致了融资难度较大。再加上石油工程的融资成本相对来说较高,若是缺乏有力的监督与管理,则会进一步加剧融资困难问题,进而给石油工程经济管理造成严重的阻碍。

2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对策

(1)加强创新意识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构建符合国家特色、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创新系统,最终实现我国知识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各种管理工作,均要积极进行创新,探索新规律、追求新发现、创立新知识、创造新方法[2]。石油工程发展过程中,在做好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加强经济管理创新,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2)实现组织形式创新

在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石油产业一直以来便是政府高度支持的重点产业类型,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致力于推动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但现阶段,对于石油产业的发展,政府存在着权责不明的问题,导致石油产业组织模式十分落后,需要诉诸于多个不同部门,这就给石油工程经济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这样的问题,石油企业应根据政府的任务,来开展组织创新,使不同部可以有效统筹,实现石油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才能进一步确保石油工程经济管理的创新。

(3)经济管理制度创新

对于石油工程经济管理来说,应切实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利润规律,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提高经济管理效果。通过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石油工程经济管理水平,这对于促进我国石油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石油产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应具有条理性、规范性等特征,也要区别对待石油产业、国有企业的发展。经济管理制度创新,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合理使用人才,是经济管理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4)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石油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任务,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石油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经济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将经济管理作为推动石油工程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使用也有了新的理念与新的选择。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强对石油产业的研究,从更高的层面探索石油产业的发展规律,认识石油工程的发展方向,从而为石油工程经济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工程是一项投入高、风险大、十分复杂的重要项目,不仅对工艺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经济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基于此,必须加强对石油工程经济管理的研究,积极探索经济管理的科学创新道路,从而促进石油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坤.基于新国情下石油工程新型管理的新探索[J].化工管理,2017(09):46.

[2]周建杰,杨帆.探讨新时期石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41.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3

1、建立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1)完善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就是对合同策划、谈判、评审、订立、交底、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性、安全性(风险性)、时效性进行评价,并因之而采取权宜之策,施以控制措施,以实现合同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完善、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防范、规避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而风险和效益是共存的,根据追求项目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原则,在项目一接到手,应该召集计经、财务、技术、物资、机电等部门相关人员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进而拟定风险回避、转移、转嫁等预案,以尽可能地降低潜在损失。因此,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应不光是合同签定和执行过程,也不光是项目上的合约部门的工作,而是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合同策划开始,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

2)完善劳务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工待遇,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力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已经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首要任务。构建和谐企业从很大程度上讲是要做好外部和谐,而劳务管理将是外部和谐的重中之重。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将关系到决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就要明晰职责、明确准则,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由谁去做、怎样去做、以何等的尺度去把好关,有了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也就形成不约而同、政通人和的局面,大家都按照同样的准则去执行,各守其土,才能作好精细化管理,才能把好关,才有效益可谈。结合目前铁路市场的劳务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局(处)等集约型管理机构要对外部协力队伍持欢迎、扶持态度,积极引进,对外部劳务队伍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例如提供年审、颁发合格证书等,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力开展,劳动力紧缺已成为遏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只有相对有利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劳务队伍。二是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使用要经过集体研究审批,杜绝拖人情、走关系,只有选用了合格的、优秀的外部劳务队伍,才能实现风险规避、降低成本,实现效益,因此,施工一线的项目部在劳务管理体系中要贯彻执行劳务队伍的选用关。三是严格按照合同支付相关费用,防止超付、多付、支付不到位的现象,企业经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经营活动,最终才获得效益,如果在劳务队伍结算或者支付问题上出了差错,导致企业效益流失,那等于是白忙一场。另外,在对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的监督上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协力队伍负责人拖欠劳务人员工资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这样的纠纷一旦发生,企业方将承担连带责任,并且处于被动位置。四是重视对劳务队伍的培养,增加感情,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营造廉洁勤政的内部环境。

2、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做好投标人员与现场经济管理人员的交底脱节问题。

企业从事一系列的经营活动,首先是开发市场,也就是投标,只有拿到了标,才有可能经过精心的经营管理从中取得赢利。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中标可能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先亏后赢法、突然降价法等非常手段,因此,此举将为项目的后期经营埋下了伏笔,也就是中标后要重点经营的环节,而目前对项目的投标和管理没有达到有机结合,投标人员在投标后将项目交付与其他人员进行管理经营,这将有可能对我们投标时的有利因素和重点经营环节造成信息丢失,没有达到或者没有理想达到投标的期望值。

2)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从工程项目一上手,就应牢固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集约经营、精细耕作和挖潜增效的经营理念,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整体重视、全员参与、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应该首先从制度入手,制定在管理中便于实施、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部分自购材料采购中,严把质量价格关。通过货比三家、利用时间差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材料的入库验收,一律采用严格检尺的办法进行,绝不能让进库材料出现亏空;领用材料一律按施工设计要求提前算好用量,用多少领多少,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如果一个项目已经开工,甚至接近尾声,但依然没有对责任成本进行核定,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大量资源流失,责任成本没有起到指导性、约束性的作用。

3)工程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目前经济工作在整个系统仍然没有受到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出现不平衡发展势态。只有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相互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搞经济的只管经济,搞技术的只管技术,尤其是目前工期紧张、规模大的项目,往往对施工方案的实施都是技术人员拍板定论,缺乏必要的经济比较,大、小型临时设施设计没有经过相应经济管理人员的复核,没发挥很好的团队精神,造成不知不觉的资源浪费,效益流失。

作者:薛晓宇 单位:陕西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

1、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组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经营管理费用和施工成本,其中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包括直接费、现场经费以及其他直接费等。在实际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导致技术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而且项目管理机构是临时组成的,涉及人员广泛,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导致其成本控制系统的建立不可能按照其他制造业的标准进行。

2、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成本的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将成本控制主要局限于施工成本的事中控制方面。而且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成本的控制范围仅局限于管理费用支出以及原材料的节约方面,很少主动去挖掘其他各方面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2行业竞争激烈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施工企业若想中标除了依靠长期树立的良好的企业形象,还需要展开价格攻击战略。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得到中标的机会,不惜将部分报价低于预算价格。而且主要建筑材料价格上下波动较为频繁,采购过程中涉及到大量信息,投标方很难完全掌握各类材料的最新动态。如此便会影响项目成本,进而影响项目成本管理的准确性。

2.3项目施工过程中变更的不确定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同于其他工程建设,其工作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量大、投资规模大且工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随时可能影响项目的实施方案以及工程工期,可能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给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

2.4缺乏完备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

由于绝大多数施工企业缺乏专门的部门或设立专人负责成本管理,导致其无法在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内对成本的最新动态及状况随时了解到,只能等到项目完成后才能将其实际成本状况核算出来。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成本控制出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所以,企业应从思想方面和实际行动方面重视成本管理,建立规范的、可行性强的、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减少项目建设中不必要的麻烦。

2.5缺乏对成本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成本历史数据的积累对新项目的建设有指导作用,可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或教训,避免在新项目建设中重复原有的错误。但是目前对于成本历史数据的保存方法仍比较传统,多是将大量信息数据制成word文档和excel表格,此类方法对于历史数据的进一步提炼、加工以及深层次的分析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得日后新项目的建设缺少足够的宝贵经验。

3、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标准

上文中有提到为了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案,施工企业应将工程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到战略目标上。那么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应有怎样的一个标准,下文我们将一一阐述。一项工程从投标、招标中的项目造价控制开始,直至整个施工的过程中的本钱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都属于经济管理的范畴,因此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标准也从这三方面考虑。

3.1工程项目中的预算控制

施工单位中的预算控制包管了整个施工项目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因此一旦将工程的预算内容确定下之后,该预算就具备了较高的约束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预算方案实施,不可随意对其进行改动,从而确保预算控制的实际落实和时效性。此外,由于施工企业中的责任预算是实行业绩考核中的主要依据,所以在进行预算控制的整个过程中需对相关的责任进行确定,以此来保证在预算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极具科学性、可行性的管理控制。

3.2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要求工程开始施工时就进行执行。它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在施工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实际进度。实际进度与进度控制之间要努力实现基本吻合,如果出现较大偏差,需要针对这种偏差对原先的施工筹划进行变更,保证它们之间能够重新重合。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实现流水施工,实现不一样工种和任务之间的平衡。合理安顿各种工种,防止某个工种由于延期而影响到其他工期。其次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确定每个单位的分包施工目标,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再者对施工的整个阶段进行分解,确定施工细则,从而确保控制筹划的实现。

3.3工程施工阶段的本钱控制

材料消耗和机械设备费用在项目工程本钱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材料消耗费用约占65%~75%,而已购买的机械设备需要维护和保养,它们在本钱中的比重还会增加。所以采购员在采购材料时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对于已有机械设备提升其完好率和应用率,严格控制好本钱,不让其超过预算的范围,从而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3.4工程施工阶段的的质量控制

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是成本控制的前提,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加大质量控制力度,避免由于质量难题造成返工,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树立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相关对策

4.1建立完善组织机构

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部门、员工较多,具有全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有参建人员都应根据自己的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每一道工序,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施工阶段,应建立并完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现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

4.2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

加强职工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责任意识,树立每一位干部职工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使职工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工作指标严格要求自己。勿滥用机械设备或是大材小用,合理、规范的进行操作。制定严密的、可行性强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提升职工的责任感,有助于降低成本,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

4.3推广项目成本核算

根据工程的设计施工条件,制定一份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成本核算定额。并通过多种分配方法的实施及利用对水利工程的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以及管理费进行分析、核算,从而得出科学的控制方法,确保各项费用核算准确,与实际费用偏差不大。

4.4改革项目分配制度改革项目

分配制度也是实施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手段。将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两者的利益是分不开的,以此来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不可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否则便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5、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施工企业应对当下的竞争形势有深刻的了解,重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设计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管理措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寻得一条新出路,使企业在市场上塑造良好的信誉形象,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作者:李梦洁 高斌 单位:江西九江学院

第三篇

1、设备经济管理在建设

1.1设备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离不开播出设备,播出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投资。作为播出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经济管理应从设备设计、制造、采购、维修及更新、报废等全过程每个环节的费用进行管理、控制、预测。设备经济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对设备的折旧,按照各类设备的经济寿命提出合理的折旧年限;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根据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按照经济原则,确定各类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和大修费用的界限;做好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等各项工作。

1.2设备经济管理的目的

设备经济管理是设备有关各项费用的管理,在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设备管理中,设备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都是同等重要的。技术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物质运动规律,其成果是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设备经济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价值运动规律,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

工程项目设备经济管理的途径播出设备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供应是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优质零秒的保障,也是充分发挥技术经济效率、保证播出正常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资条件。为此,卫星地球站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设备投资管理,为确保安全播出提供优质服务。

2.1做好设备投资方案决策

设备是播出单位把某种资金固态化(购置各类节目传输设备),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资金时间价值角度来看,设备的投资选择和评价应利用盈利额、盈利率、终值、互斥方案等进行衡量。大体上设备投资方案有单一方案即独立投资方案,多方案包括互斥型投资方案、混合型投资方案等,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的设备投资一般为长期投资,评价设备投资方案的优劣虽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经济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把各方案所发生的费用和收益组成资金流量表,或从净流量开始分析,因为投资的经济性分析是用货币价值这个共同的尺度来测定投资效果及整个时期资本的增量为主要内容的,为此,做好设备投资方案决策很重要。

2.2播出设备的选型、配套要合理

随着播出单位扩容系统的兼容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播出设备层出不穷,由于播出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都要对其所要使用的播出设备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即优化配置。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性原则

配置播出设备时,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要确定需要哪些播出设备,每种播出设备需要的数量、送货时间,同时还要考虑本单位现有播出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费用的高低,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新购设备的价格等,通过比较选择最经济的设备配置,既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同时产生的维护成本又低。

(2)实际操作可行、合理性原则

选择播出设备,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情况,选择利于在现有施工场地安放的设备类型。例如高功放这类设备可分为固态高功放、行波管高功放、速调管高功放等,但每类高功放设备占用的空间却大相径庭,配置播出设备的数量时,要根据扩容工程的需要来安排,既不能因配置过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也不能因配置过少而致使停播事故发生。

(3)播出设备技术状况的确认、维护

播出设备的技术状况对卫星地球站安全播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使用一台故障较多的设备,不仅会影响播出效果,还会增加播出设备的成本费用。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完工后,要对播出运行设备进行技术状况确认,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维护与调试,以保证播出设备正常使用。

2.3抓好设备更新决策时机设备更新决策是广播电视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对广电行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过早或过晚更新,都会造成播出成本的迅速上升,失去竞争的优势,因此,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选用何种设备更新,既要考虑技术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经济方面的效益。这就要不失时机地做好设备更新决策工作。播出设备投资费用占播出系统工程项目费用比重大,工程建设投资能否做到“一本万利”、能否节约工程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设备经济管理的水平。

3、设备经济管理对提高工程

项目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从经济效益上看,工程项目投资的设备保证了播出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着经济效益,创造了经济价值,但是购置设备及其备件要占用卫星地球站大量的运维资金,如果工程设备的备件只备不用,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则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工程设备管理的经济意义是在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资费,提高播出系统的经济效益。

3.1提高固定资金的利用效率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解决设备投资的决策问题,即用同样的投资额,通过多方案的经济分析,选用经济性好的最佳方案使设备投资后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对现有的播出设备如何经济合理的使用,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率,使播出单位在不增加固定资金的条件下做好安全播出并提高经济效益。

3.2提高维修费用效率

设备维修必须要讲修理的经济性,若维修费用无限制,且实报实销,会造成很多设备过剩修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维护成本过高。设备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设备维修费用效率。按照经济原则,决定设备的维修决策,使现有设备修得其所,改得合理,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

3.3按照经济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大多取决于设备的物质寿命,即用到不能用,或修到不能修为止。这个办法貌似节约,实则浪费。机器设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人,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役龄越长,维修费用越大。人有“黄金时代”,机器设备有经济寿命。机器设备“年轻化”能提高经济效益,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为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总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费用,主要是指设备的原始购置费和大修理费;二是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修费用,我们称之为维护费用。设备使用年限越长,其一次性投资费用摊销到每一年的费用就越低,但是,设备的维护费用是逐年增加的,如果设备的使用年限过长,其维护费用将会很高,与其继续维护使用,还不如购置新的设备,也就是设备存在一个合理的使用年限,这就产生了经济寿命的概念。设备的经济寿命计算通常包括静态(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动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两种方法,通过研究设备周期费用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成本分析,降低维修费用,制定设备管理与维修额标准,加强全面经济核算,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4、结束语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经济管理;作用;应用

引言

全过程工程造价是结合相关的工程理论,对工程开展过程中的整体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管理,通过对成本的合理把控和设计创建完善的造价方案的过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因此,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成本把控和价值分析。随着现阶段我国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对工程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程管理者从全局视角出发,将全过程工程造价全面应用在工程经济管理中,实现工程项目全覆盖性和有效性管理,推动我国现代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保证各类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工。

1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全过程工程造价是在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模式下的工程造价只是对工程项目开展中的某一阶段或者环节开展工程经济管理,而全过程工程造价则将重点放在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对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

1.1有利于降低资金管理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全过程工程造价能够对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把控,实现工程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优化工程内部资源在工程项目开展中的优化配置,也能够加强项目投资方对资金使用的把控及工程项目造价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交流,形成工程项目系统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在经济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结合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管理,排除必要的影响因素形成准确的预算管理,这样一来,既能够使项目资金的投入更加科学合理,也有利于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提高工程经济的管理效果至关重要。

1.2有利于提高预算评估准确性,使资金投入更加合理。随着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功能技术都应用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中来,不仅提高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的质量和效率,使预算管理和评估工作有了较高的准确性,也使得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管理效率不断提高。近些年来,BIM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工程技术模型逐渐应用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依托全方位多元化的模型构建对影响工程项目开展的各方面潜在因素进行模拟,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保证全过程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预算评估水平,使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更加合理化。

1.3有利于控制成本支出,实现动态化经济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开展工程造价的目的不仅是对投资的估算也是施工企业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控制,全过程造价能够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进行控制,对于控制每个实施环节的成本支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这种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对工程项目实现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建筑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经济问题,保障工程项目成本支出更加科学和合理。

2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原则分析

2.1权责利相结合原则。权责利相结合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和中心要求,这三者一旦出现不对称的管理就会引发不公平,进而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也无法对项目开展中的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在项目施工中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秩序,既可以通过责任分配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确保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通过相关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来提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确保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合理应用。

2.2最低化原则。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是想通过最小化的成本支出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成本最低化的管理原则,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工程造价来确保项目施工成本支出的最小化,从而达到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从而挖掘出各种能够降低成本支出的环节进行工程造价的设计;另一方面也要从项目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方案,既不能以追求过高的经济效益作为目标,也不能忽视工程项目的质量。

2.3动态控制原则。项目施工是一次性的,但在工程造价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反复的应用和实践,即通过动态化的工程控制来提高项目的经济管理效果,因此,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动态控制的基础原则。一般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导致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造价方案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而动态化的控制过程能够及时协调各种突发状况,并且实现造价方案的及时调整和应用,在保证成本计划有效实现的前提下及时纠正项目工程造价的经济偏差,从而确保工程造价动态经济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参差不平,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高低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并进一步开展工程造价工作,因此,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在造价管理中的良好展现,需要充分分析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才能够从环节优化出发确保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

3.1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应用分析。工程项目决策环节直接影响着项目能够实现项目投资,工程造价则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投资资金的多少,因此,将全过程工程造价应用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一方面,需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各方面的管理资料,结合本地区本时段物料,市场劳动力成本以及项目设计是否合理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造价评估工作,注重对项目的风险评估和受益分析,从而形成具有较强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为工程项目决策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从而丰富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范围,确保项目决策投资环节的正常开展。

3.2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分析。将全过程工程造价应用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至关重要,一方面,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展方向和环节设计,在工程项目管理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直接影响了项目开展中的成本支出预算,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开展工程造价需要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结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预算要求开展工程造价的设计和应用工作,将项目审批资金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结合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不同环节进行分阶段的优化设计,确保在保障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水平。例如,设计人员对施工阶段需要用到的防水材料、油毡的质量品种以及门窗等材料的选择都要进行合理的调查走访,确定预算,进而在设计过程中融合设计理念开展全过程的造价分析。

3.3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应用分析。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结算应用工程造价,需要首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招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能够清楚表明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信息,促使项目管理各方能够对招投标的要求进行清晰明确的展示,从而确保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形成的招投标文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开展调研工作,将招投标文件中涉及的劳动力要素成本以及项目施工中的物料成本等进行合理的涉及,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工程标底和投标限价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也能够有效确保工程造价在项目经济管理中的良好应用,对于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分析。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应用较为复杂和烦琐,对于施工过程有着较强的指导价值,需要通过动态管理模式的形成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支出和科学合理。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首先,从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造价管理来看,要结合项目的规模大小对材料和设备的需求数量及价格进行详细的核对,工程造价人员也需要以施工需求申请作为主要的造价依据来完善经济管理工作。例如,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管道用料、房屋挑檐和卷材的选择上,都要结合前期的项目设计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控,既要保障施工的质量,也要确保工程款项的合理把控。其次,在工程项目环节变更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经济管理工作也要结合变更的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成本支出中严格按照规范的审批操作流程来执行,确保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推动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也要对工程项目采取动态化的监管,充分分析编制的工程造价项目书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形成风险预案进行处理,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3.5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应用分析。项目竣工阶段中工程造价的应用主要是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和经济情况进行审核,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各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材料进行充分的整合,确保每一项材料都能够落实到个人,有负责人的签字盖章,确保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和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和研讨,及时吸取经济管理经验,为以后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方案提供更加优化的设计方案和经验支撑,推动我国工程经济管理效果的不断优化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较为深刻,既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开展中的成本支出,也能够有效推动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开展,是实现工程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工程资金耗用率的重要实践路径,对于防范工程项目开展中的经济风险,推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黄群艺.项目工程造价的预测,计算,控制及管理——评《工程经济管理》[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114.

[2]董超.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2):359.

[3]张礼军,陈国红.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20,000(006):15.

[4]杨丽.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运用与重要性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018(006):332.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5

施工企业项目经营过程中,签订的各项合同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主要面临的风险包括项目承包合同风险和项目分包风险。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中,承包方和项目业主使用的计量、统计工具和方法存在差异,施工后期验收阶段施工量与业主要求存在差别,严重时会引起工程纠纷。另外,虽然合同中有承包风险费用的存在,但合同签订期内未深入研究和探讨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施工企业在合同中盲目地承担了各种责任。

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按照合同承包企业需要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者赔偿;项目分包合同是施工企业与下属施工团队或施工人员签订的合约。由于各施工团队或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工伤事故。如果在合同中没有对各种突发意外情况做出详细地描述,一旦问题发生将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施工企业实施工程经济管理时,需要在依据法律的前提下,严格制定各种合同的签订规则。在合同签订前,认真分析施工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把这些风险、问题在合同中做好描述并且明确好责任和义务。对于业主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可以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签订分包合同时,将施工人员的行为落实为责任,规范他们的施工操作,提高施工质量。

二、施工质量风险与防范

施工质量风险是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在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采用的图纸不标准、尺寸不合理等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程度;施工单位为节省开支,购买和使用不符合规格或者比较劣质的材料,最终完成的是一项“豆腐渣”工程,这将极易产生法律纠纷;施工人员素质偏低、能力不足以及操作不规范等,也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另外,施工期内出现恶劣的天气环境对施工项目造成破坏,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也会降低施工质量。

例如修筑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沟渠时,施工刚刚完成就突然遭遇了雨雪天气,气温急剧下降导致水泥在没用干的情况下出现霜冻,在后期该结构松散脆弱、容易脱落,严重地影响施工质量。为了降低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施工质量风险,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内施工企业标准,规范自己的施工手段。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监控施工过程,减少不利于施工质量的行为出现。与此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增强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意识;施工企业还要增强突发意外情况的防范意识,这样出现问题后可按照预先确定的补救措施加以解决。综合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防范施工质量风险。

三、施工用料、设备采购风险及防范

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还有一部分是由外来因素造成的,市场价格的变动就是其中之一。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概预算是基于施工前的市场价格,而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所需的设备、原材料的价格同预算存在差别。在市场经济快速变化的条件下,原材料以及工程设备的价格极有可能快速上涨。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成本会不断增加,导致被迫停止施工、施工期延长甚至施工质量大打折扣。例如钢铁行业受市场变化的影响,钢材价格迅速升高。由于施工项目使用的钢材都是根据使用临时采购的,钢材价格的突然上涨对施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施工企业在市场价格快速上升的情况下进退两难,所以这种风险带来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动,防止原料、租赁设备等价格上涨为工程项目带来的隐患,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做好施工用料市场的评估和预测,掌握市场的动态信息。预测好市场的变化趋势,及时做好准备和调整。例如与商家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提前同供应商签订订货协议等,这些都可降低市场变化给工程项目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经济政策变化风险与防范

经济政策的改变也为施工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国家为了稳定经济形势实行对房价的调控。在社会各界响应新政策的形势下,房地产业终于放慢了脚步。然而部分房地产商为了适应政策变化作出极端行为:拖欠施工项目的工程款,这种情况为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实施工程经济管理时,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多关注经济政策的变化,适应发展形势。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五、结束语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6

(一)人员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大型工程建设,对于企业的成本预算耗资巨大,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与分析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资金,对于大型企业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员太多,企业人员的人员用工消耗过大,但是真正落实到做事的人员身上并不是很明显,对于这一点,企业应该划分人员到具体实事上,对于每个人都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工作,这样对于出现纰漏的情况也可以找到具体负责人,不会出现到时企业人员互相推诿,找不到具体解决办法,延误工期,相应的企业的利益就会有所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合理的人员配备可以具体到人,出了问题可以找到负责人,这样企业精简人员也可以节约成本,员工的办事效率也会提高,企业的运转也会加快脚步。

(二)预算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要从最开始就做好资本预算机制,对于企业动工可能消耗的资本进行预算,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开支,做好资金预算,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参照预算表进行审查,看哪些是按照预算表正常进行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这样合理有效的成本预算,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资金。消减成本并不是一味的把看似不重要的都消除掉,而是综合考量,具体分析每个环节所要用到的资金费用,对于工程设备的使用要及时做好记录工作,防止工程材料出现不足或者浪费的情况发生,做好预防机制,企业一味的进行资金削减,从长远利益来看是会影响到企业的根本利益的,要合理的进行资金预算与整理。企业成本预算前期做好,后期也要做好维修费用的估算,企业每年都要对工程进行检修,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做好企业的后期维修费用预算,整体预算做好监控力度,使企业预算到达理想程度。

企业一般对于成本控制不是很重视,认为这是财务的工作,只要财务报表上资金减少,就感觉企业的成本减少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企业应该对成本控制有更加合理的分析,一般企业的成本预算很少涉及到基层,对于企业的基层成本也要做好管理控制,企业管理层应该及时与基层做好沟通工作,对于基层工作,管理层可以从基层了解到很多关于公司的不足之处,这样对于企业的改进工作也会更加有利,对于管理层体恤基层人员,基层人员会更加卖力为公司吧效劳,很多企业管理部门很少与基层联系,认为基层不会消耗太大的成本,殊不知小细节都出现于基层,做好合理的基层管理工作,控制好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做好服务意识,为企业效益谋福利。

二、风险控制

(一)合同风险

对于工程合同的签订,企业一定要在签署文件以前做好各项条款的阅读,避免最终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对于甲乙双方要切实做好预防管理机制,一般对于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否有良好的预警机制,对于企业的资金运转一定要周转开,这样企业在合同的定制上才不会吃亏,对于施工企业也要做好监管,看其是否能为企业工程的施工进展顺利,对于出现的工期延误一定要做好延误预算,对于工期的延误到底应该由谁承担责任,企业在一开始签订合同的时候就要明确工期延误到底应该由谁承担责任,免得最后出现合同纠纷,工期延误,企业利益受损。企业一定不要拖欠承包人的条款,对于这一点,合同也应该明确表示出来,工期延误问题,设备材料供应问题,技术施工问题等,所有这些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合同制定者事先就应该做好各种问题的预定与解决办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降低风险,合同制定也能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投标报价风险

投标报价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一般在竞标的时候,企业以很低的价格竞争下工程,但是当工程开展的时候,对于报价上的施工设备往往不能满足现实的设备需求,这就会出现工程量清单与现实不符合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企业从一开始竞标的时候就要切实做好预防,对于现实中超出的部分要做好风险控制,对于施工方来说也要加大设备使用情况,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对于超出的部分,双方不可发生纠纷,可以慢慢商量对策,切不可互相推诿,这牵涉到各自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做好投入机制,投入的情况应该大于一开始的投资,避免施工方资金周转不开,造成工期延误。对于国家这方面的法律措施对于施工方是很不利的,企业切不可以此为突破口,为企业寻找利益,得罪施工方,施工方很可能就会在工程建设方面动手脚,所以为了各自的利益问题,企业应该公平公正的去处理问题。

(三)施工风险

水利工程出现的施工风险就是水资源垮塌,造成农作物被淹,桥梁被冲毁,更严重的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收到威胁,对于施工一定要做好监管力度,防止施工单位使用不合理的材料,做好材料监管,对于企业工程的建设一定要稳实为主,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就使得工程建设出现漏洞,合理的施工也会使施工单位有一个安全的施工机制,人员安全也会为企业进度与成效带来很大益处。对于工期尽可能不要延误,也要做好工期延误预防,对于施工人员做做好安全监管,对于不熟练业务操作的人员切不可让其上岗工作,对于施工事故的发生,企业与施工单位要有一个合理的措施来预防,真正出现事故各付一半的责任。

三、技术控制

工程消耗资金巨大,怎样做好工程质量保证,就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对于企业的工程管理,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做好监督,对于工程管理,合理有效的工程施工可以为企业带来长久地效益,企业一旦对于施工没有严格把关,施工出现的漏洞就要由企业自行承担,施工一定要切实为人民谋福利,赚黑心钱不是企业的作风,企业也不应该在这上面动手脚节省成本,对于施工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安全防范,每一步都要做好监控力度,使得工程能够扎实的建设下去,这样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投入使用,对于使用寿命是有年限的,企业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对于维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企业一开始就抓牢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对于后期维护与检修也不会浪费太多的开支,一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做技术监控,对于后期维修都会带来益处。

四、创新管理模式,做好人员培训机制

人员储备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很多国外企业都注重人才管理工作,做好人员储备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管理层人员储备要从基层抓起,能够胜任企业各种工作,对于人员培训企业要有一套固定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熏陶,合理的管理机制等都会是人才留在该企业的原因,对于储备人才要像正常员工一样对待,参与企业决策,在企业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与对策解决,企业各项事务都要参加,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企业以后出现问题也可以找到相应的人员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日后企业出现人员短缺的情况可以及时替补上去,一开始也许成本投入较大,但从长远看来,综合比较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减少成本消耗,获得更加优秀的人才,对于企业的文化管理,要建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切不可拿人情做买卖,这样公私分明的赏罚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人员储备要培训他各种预防能力,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文化上升,管理机制上升,企业最终效益也会上升。

五、结束语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7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对策

引言

工程项目在运行期间,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突发情况的出现会影响项目的进度,也会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要想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就要做好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企事业单位要想改变现有被动地位,就要提升内部的风险意识,准确识别出可能出现的风险,估算出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风险对项目造成的危害。要想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首先要做好工程经济管理工作,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能将风险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不至于损害到单位的经济利益。在进行工程经济管理时,相关人员要将风险纳入实际规划当中,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还能提升项目的运行效率,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工程经济管理期间,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相关人员要考虑及时、有效的应对方案,避免对本单位建设项目造成损害,保障企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1为什么要进行工程经济管理

企事业单位在项目投资期间和项目建成后,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相关人员要在项目投资之前,预判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可以保证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工程经济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在风险预测方面,开始呈多样化发展,由于项目的种类不同,在工程经济管理期间,可能会遇到较为复杂的项目,在对这类项目进行经济管理时,要注重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这类过于复杂的项目,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时,要着重注意,要加强经济管理力度,以免出现资金流失的情况。做好工程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对风险进行预测,有效防范风险,还能控制好投入的资金,减少经济损失,保障本单位高效、稳定的发展。

2风险防范的价值

工程经济管理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期间,建筑企业从中收获了巨大的利益,随着经济利益的增加,建筑企业的贪念也随之增加,实际建设期间,经常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有些甚至为了缩短建设时间,会减少施工步骤。在项目开始之前,各大建筑企业要通过竞标的方式,获得项目的开发权,招标单位一些人员,为了从中获利,利用职务之便,勾结建筑企业恶意低价竞标,而往往企事业单位招标经常采取最低价的方式,上述这种做法破坏了市场秩序。做好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就能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项目竞标期间,企事业单位工程经济管理人员通过对招标项目进行审核,估算出此次项目的招标控制价,能预估出可能的风险,根据相关预判,进行合理竞标,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现象,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规避恶意低价竞标、围标串标等情况。

3工程经济管理期间出现的风险

3.1招投标方面

目前,我国招投标工作的进展速度较快,许多企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特别像一些“面子工程”项目,还未做好前期准备,项目招投标工作就开始进行了,由于前期调研、摸底不足,再加上经济管理人员对项目还不太了解,无法根据项目针对性内容进行招标。竞标一旦结束,就要进行合同签订,由于一般项目设计初期,设计人员设计深度是不够的,无法对项目有针对性地作出最为合理的设计,在定价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价,在签订合同时,无法将上述问题在合同中标注出来,这会增加项目投资的风险。现在,建筑市场过度开发,导致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市场逐渐沦为买方市场,在招投标时,一些建筑企业看似为了给招标人降低投资,会在原有报价基础上再压低报价、频繁压价,而在实际建设时,中标的承包企业就会采用缩短工期、偷工减料的方式,来获取利益,上述情况的出现,大大增加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

3.2合同方面

在招投标结束,公示结果之后双方马上会签订施工合同,合同签订时,也会存在风险,合同是保障双方利益的一个凭据,具有法律效应,有了合同,双方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在签订合同之前,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认真审查合同内容,双方也没有对合同的细节进行详细说明,一旦出现问题,合作双方都会将责任推到对方的身上,最后甚至对簿公堂,这样长期下去,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在制定合同时,合同中有些内容比较模糊,双方又没有详细检查合同,也会增加经济风险,有少数建筑企业在制定合同时,为了获取利益,会在合同中加入一些隐藏条款,将责任全部推给发包单位,这会增加项目建设时期的风险,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发包单位会因此损失,隐藏条款的增加,会增加企事业单位的经济风险。

3.3成本方面

一些建筑企业承包项目之后为了获取更多的不正当利益,在前期投入时,会严格控制投入成本。现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在实际建设期间,会出现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由于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实际建设时,会需要先期准备好大量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是无法一次购买完成的,在此期间,如果遭遇材料价格上涨,超过建筑企业原定的资金数额,无法满足材料购买的需求,需要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增加投入资金,如果承包的建筑企业没有做好预防性工作,在材料价格上涨时,拿不出多余的资金进行材料采购,势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还有一些承包方会在建设之前,购买大量的材料,由于材料数量较多,储存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也会增加一定的资金,上述这些情况如果合同中没有明显的约定,都会增加建设单位的经济风险。

3.4分包管理方面

通常总承包方会将项目分包给各个小的承包单位,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建设,虽然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但也增加了经济风险,目前,规模较大的项目,普通的承包公司无法一人独揽如此大的项目,建设单位通常会同意总承包方进行分包处理,将项目分别承包给其他公司,由于项目规模较大,分包公司的数量也会增多,随着分包公司数量的增多,在人员管理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多数分包公司所雇佣的人员往往没有较高的学历,缺乏专业素质,施工技术与专业人员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实际建设时,这类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不注重自身的操作技术,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会增加管理风险。

4应对策略

4.1加强管理人员经济管理意识

企事业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在工程开始之前,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建设期间出现的风险,针对这类风险,制定应对方案,以免影响企事业单位利益。企事业单位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建设发展做贡献。

4.2报价方面

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时,招标方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招投标项目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控制价,在招投标期间,要结合项目的内容,根据建设需求,细致审核招标制定和计算出的合理的控制价,招标方要进行反复核算,以免出现什么遗漏,投标人也要在制定报价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估算出此次项目的报价,不要使用一些非法手段,压低或抬高报价,当地政府也要引起重视,制定政策,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4.3签证管理方面

在签证管理期间,相关企事业单位要以经济手段控制工程的建设进度,尽可能避免出现工程发生重大变更的情况,如果出现工程变更,承包的施工方要出示相关文件和图片,建设方依据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流程,会同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审查工作,查看签证的内容与签证的工程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在签证管理期间,会有很多的签证资料,建设方要安排专人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新的预算方案上报给审计部门,由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期间,承包方还要上交新的工程结算方案,审计部门要对工程结算方案进行跟踪审核,避免多个签证总和超过投资概算。

4.4合同管理方面

在选择好承包单位之后,要签订承包合同,合同签订之前,相关人员仔细审核合同中的内容,在审核期间,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在制定合同时,要将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办法,在合同中标注出来。企事业单位在审查合同时,要保护自身的权益,如果发现合同中存在隐藏条款,要与另一方进行协商,协商完成后,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在建设期间,如果发生意外情况造成经济损失,要求对方按合同约定承担责任。在合同拟定完成,可以交由法律顾问进行审核,待审核结束之后签字确认方可进行合同签订,这样可以保障双方的经济利益。

4.5成本控制方面

在项目立项时期,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经济管理人员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关注市场经济的变化,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项目的目标定位,选择主要设备的品牌档次,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建设期间,会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材料的价格涨跌,相关人员要将这一情况纳入合同中。承包的建筑企业也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免因为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经济收益,损害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事业单位和承包的建筑企业相关人员要在此基础上共同应对风险,共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5结束语

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与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就要做好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经济管理期间,会出现一些风险,如果相关人员没有较强的经济管理能力,无法面对这些风险,企事业单位就会因此产生经济损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出现,企事业单位要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经济管理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保障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工程经济管理期间,会涉及各个环节,必要时需要其他部门进行协助,为此,要做好动员工作,让其他部门员工积极配合经济管理工作,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单位利益。企事业单位要重视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经济管理人员也要明确工程经济管理的价值,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旦出现风险,也能及时给出应对策略,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为企事业单位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宪凯.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20(26):195.

[2]李岳辉.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2797.

[3]王林华.建筑工程监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200.2018(4):126.

[4]茆思齐,王雯.探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和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4252.

工程经济管理范文8

关键词:新形势背景;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由于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增长,为了使我国的公路事业能够在新形势下抓住时展的机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在公路养护工程中也逐渐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因素,因此,行业工作人员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一、加强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风险类型也逐渐多样化,复杂多变的风险类型使得防范工作的难度呈直线上升,而且在公路养护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经济管理风险,如果管理人员没有严重失误发生之前对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就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降低公路养护工程的成本和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出现问题的公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投入正常使用,工作人员必须对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给予高度地重视,并且结合我国公路养护工程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落实防范经济管理风险的有效措施。对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提前进行管理和防范,具有前瞻性的对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施工问题或尚未发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预测,能够实现公路养护工程负责单位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新形势下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

(一)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风险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青海省乐都公路段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环节是指让第三方承包商负责整个公路养护工程的工作,将经费预算作为第三方承包商的酬劳,并且要求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标准完成工程的施工。如果双方并没有对公路养护工程的细节进行仔细的商讨和规范,就很有可能在招投标环节埋下风险隐患,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首先可能存在实际的施工成果与工程的设计图纸并没有完全符合的情况,因为第三方承包商可能并不具备高质量完成公路养护工程的专业能力,因此部分工程的细节可能会被施工人员忽略,严重降低工程细节的精细程度。而且将工程设计图纸应用于施工现场的指导时,也可能存在计量规则和专业技术规范与实际施工现场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的问题。然后也可能存在第三方承包商遗漏忽视子项目施工的风险,承包商很有可能在进行项目竞标前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而且为了提高竞标成功的概率,承包商往往会仅仅针对工程的重点项目进行详细地阐述,而忽略了也会对工程总体施工质量产生非常大影响的子工程。因此公路养护工程会出现实际成本远远高于预算的情况。

(二)公路养护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风险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青海省乐都公路段在公路养护工程投招标环节顺利完成之后,项目方和施工方就需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签订相关合同。但是因为双方在合同方面专业知识的欠缺,很有可能使合同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和隐患。公路养护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双方责权不清楚和项目的款项缴费规定不完善等风险。双方责权不清晰的后果是合同中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期和成本等问题均未详细说明,导致合作双方发生许多争执和不愉快,甚至可能导致公路养护工程无法在规定工期内按时完成,使合作双方均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项目的款项缴付的时间,就可能出现项目完成后长时间没有验收或者拖欠基层施工人员工资的情况。

(三)公路养护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青海省乐都公路段如果公路养护工程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那么就会增加该工程的经济管理风险。导致工程成本无法控制的原因是部分工程准备期间并未对市场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或者对物流的管理不够严谨和严格,导致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等等。项目方和承包方也需要考虑到恶劣自然天气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并且在合同中对该方面进行规定。

三、有效防范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措施

针对在上述公路养护的过程当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风险,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应当是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来防止相关风险的产生,使得公路使用的经济效益能够达到最大化,下面将对相关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健全完善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制度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青海省乐都公路段想要使得公路养护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需要对现阶段的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改进。在使用相关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现阶段的工程审核制度进行健全与完善。为此,相关部门领导可以邀请具有专业水准的审核团队,来对相关工程进行现场的审核与评定,并且根据评定结果来进行招标方案的科学制定。这样一来,招标方案当中的工程预算就会有一个更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预算范围。这对于整体工程的展开以及承包商的选择都是能够起到积极影响的。当然,在进行审核制度的完善与改进之后,公路养护工程就进入到了实际的预算测量阶段。此时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对需要进行维护的目标公路进行详细的审核以及科学的判定。需要注意的是,对相关目标公路的判定需要从经济以及技术两个方面来进行。因此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检查审核制度,在进行公路养护工程的审核流程展开。因此现阶段的公路养护工程在审核阶段的工序流程,需要按照相对应的检查审核制度来进行。任何个人以及单位都不得在违背检查审核制度的情况下,对目标公路进行非常规的养护审核。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目标公路的审核,并且针对审核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资金计算后,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财务审核监管制度,来对实地考察后的资金核算进行具有可行性的财务分析。财务审核监管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杜绝管理人员与施工方联合进行资金腐败问题的产生。为了力求公平公正,相关的公路管理部门还可以尝试邀请具有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来进行有关项目的资金需求审核。这样一来,整个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方面工序,就能够在完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这对于提升公路养护的修整质量,提升工作效率都是能够产生有利影响的。在相关流程的最后,有关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风险管控制度的制定。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倘若相关管理人员不事先对有关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并且针对预测评估的结果率先制定好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与解决措施,那么管理人员就无法对相关风险进行完全地把控。这是不利于公路养护过程的顺利进行的。从以上4个方面来看,进行公路养护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帮助使得公路养护的整个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相结合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青海省乐都公路段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下展开公路养护工程的建设,都应当将有关工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市场经济的驱动能够使得公路养护工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的公路养护工程虽然属于政府指导进行的工程范围,但并不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直接建设与运行。具体养护工程的操作实施,还是需要外包给相关专业企业来进行,政府部门只负责日常的监管与控制。在市场经济法则的驱动下,有竞争能力的外包企业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便能够在招标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相关养护工程的有力竞争者。这种公路养护模式的展开,有利于进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工程展开的实施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得公路养护工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当中,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仍然是评定工程优劣的最主要因素。倘若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公路养护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私人利益的获取,而致施工建设质量于不顾,那么相关施工单位就不能再承接有关的工程活动。为此,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履行好筛选把控职责,由于自身条件不符合招标要求,或是其工程质量无法达到政府部门理想施工状态的施工单位,不应当予以考虑。整体的招标流程应当在透明,公平公开的状态下进行。

(三)将资金筹集方式的多样化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青海省乐都公路段由于公路养护属于政府直接督导进行的公益性工程,故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相关费用需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但政府的财政拨款需要具备严格完善的手续以及标准,具有审核慢、流程繁复等诸多缺点。因此在进行公路养护相关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尝试性的使用诸如债券投资,金融杠杆等新型的资金筹集方式,来填补政府财政拨款的短处与不足。使得公路养护的工程建设不至于由于资金短缺而出现工期延误的现象。诸如债券投资以及金融杠杆等新型的资金筹集方式,其本身是需要企业的专业财务部门进行精细核算来进行的。相比较政府的财政拨款而言,接新类别的资金筹集方式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资金浪费,实现资源配置的最高优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