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年总结范例

高中学年总结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1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设一支严谨入微、工作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实行自我疏导,使学生达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使科任老师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立项的教学研究中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确定人选,有意识地使一些优秀学生在班中树立模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班委管理工作。其次是竞职演讲,使其有步骤地充分准备竞选演讲,到自如地发表就职演说,取得大家的认同。再次,拓展聚合两种方法相结合,使其权威与认可度日渐形成。最后,逐步松绑学生压力,使其有效管理,完成角色的完美替换。

二、确定班级宏观与微观建设目标

“倡导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树立严格的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理性的德育方法。”这是师生默许的理念与追求。而努力培育的班级成员则应是:具有宏大的理想与坚毅的信念,更具有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等难得的道德情操。这应是高中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在高一学年,完成学生的修养培育与素质提高;在高二学年则完成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德育提高;在高三学年结合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与不健康思想情绪。这是高中三年教育的德育工作交替展开,科学规划的微观目标。

三、实现班级宏观及微观建设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1.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通过三年的过程管理,即:领着学生走第一年,指导学生走第二年,伴着学生走第三年,毕业时让学生达到自律自理的较高境界,使目标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使得德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生活能力能够得以实现。班级各项活动的初衷必须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才是缓解当前班级建设与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体制机制障碍的必要措施。

2.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最大限度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发展其个性特点,使得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多方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实现有效减压。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自主遵守德育规范的前提与基础,各级学校教师应该密切与学生日常活动开展的紧密性。教育学生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不劳而获的腐朽思想,在新时期应该锻造踏实肯干的学习态度与精神风貌。

3.以有益身心的户外拓展带动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总是那么快,转眼我们大一即将结束了,首先,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使我成为我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让我有机会为班级服务,尽管贡献不大,但我乐在其中,也很感谢那些给我帮助以及对我提出批评的老师和同学,使我懂的了很多。

回顾这大一的日子,军训生活、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各项体育活动以及给我们带来团结精神。专业知识竞赛使我懂得了团结和学习两者的重要性。缺一不可。与同学们一起相处受益匪浅。

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口音的不同也带来不少欢乐。但还是没有改变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还是一家兄弟姐妹。

作为班里的一员我拥有同学们而感到欢乐,在班里同学们教会我如何去学习各类班级活动,在这各不相同的项目里体验其欢乐之余还曾进我们的友谊。在参加班内的和学院的活动中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让班上添加很多色彩。

经历过这一学年的学习锻炼,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经过了一年的学,我现在与从前的自己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的我乐于做一个组织者奉献者,积极的参到各种组织活动中。

在这一学年,班里的气氛是和谐融洽的。在学习上大家都是争先恐后,使我感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我们还是学的不够,然而我却无法系住时间老人欲行的脚步。

却又听到这一年秋天到来的脚步,能感觉又一届新生的朝气.岁月荏苒,白驹过隙,我站在时光的边缘,回头看看:从身前流逝的这一学期,不禁想好好的回顾:什么自己抓住了,什么自己错过了……

我喜欢帮助他人,因为在他人充满谢意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我的价值;我热爱接受挑战,在这菁菁校园里,我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想想一年来的经历,让人回味咀嚼的真的很多,我忙碌着,也快乐着,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努力,我自认为我做到了"创造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

我班拥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同学,一批乐于帮助、甘于奉献的同学。每次在个不同的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不求回报、无私奉献。我深深地被这些同学所感动。他们也成为我班的砥柱中流,这也值得大家向他们学习。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够进步。最后,我工作不足,希望同学们向我提议,给予我改正进步的机会。

大学的第一个学年,留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这其中有成长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痛楚.再多的辉煌与黯然都是昨天,我十分清楚要我面对的是又一个新的学年.

回顾昨天,我百感交集;面对今天,我信心百倍;展望明天,我任重道远!

第二篇:大学学期个人学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短短的时间里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大学生活改变了我很多东西,包括我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当然相比以前是进步了很多。当然,作为新世纪大学生也已经根深在自己的脑子里。对于过去的一个学期里,自己总的表现还算不错,下面就是本人的学结:

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时有相当大的差异,在高中时,每天基本上是离不开记词背诵,还有繁多的作业。而在大学,有很多东西就不再像高中时那般强迫式的完成。大学的学习要靠的是自觉和方法,以前那种跟着老师走的套路早不管用了,所以学习上就更充满挑战性了。上个学期在学习上虽然并不是很乐观,但在其它方面的知识,我到学了不少,比如,计算机方面的c++语言,网页制作,fireworks与photoshop的图片处理,还有一些关于电脑方法的常识,我觉得,学习太过于局限于大学课本,那么大学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了,并且学校的图书馆也就失去意义。所以,对于上个学期总的学习情况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这并不是最终的满意。

在大学,除了学习,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就是生活,从小学到高中,我与同学的交流基本都很少,可能是性格的原故吧!我这人不爱主动与别人交流,更不喜欢聊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那很没意义,所以,能与我谈得来的同学一般与我相处都非常好。不过到了大学,一切也就不一样了,你要是离来了群体也就等于鱼儿离开了水。所以我愿意平常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总缺一点自信和勇气,可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因此在许多方面我可以比别人做的更好的,但就因为自己缺少自信和勇气,所以自己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使我感到做人很失败,明明有些东西属于自己的,可是就因为勇气而最终只能把后悔留给自己。这令我很不干愿。

在大学,第一次选临时班委时就是缺少信心和勇气,所于错过了一次让大家深刻认识我的机会。过后我有些失望,更多的是后悔。不过一个月后,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虽然最终并我没有当上班委,不过,我并没有把后悔留给自己,相反的,在这件事上,我明白了在大学的第一个月里我并没有与同学好好的勾通,所以,最终我以少有的票数落选了。

在过后的日子里,我尽量主动与周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虽然主动并不是我的天性,不过,我还是迈出了第一步。而今的我今非昔比了。不过,唯一欠佳的是,还没有主动与女生交流。这可能更取决我的性格,我想这个会是我接下来的一个挑战。

第三篇:大学学期个人学结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学年就过去了。昨日那埋怨时间过的太慢的情素似乎还游移在脑际,而今大二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大学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大一学年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摆脱现在大学生最流行的"郁闷"日子。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我知道一个受社会肯定的优秀大学生,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这个学期开的课不多,正因为这样,只有珍惜每一节文化课,坚决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才对得住自己的大学生涯!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石,也是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2018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高中语文课程在新高考政策出台后的一次改革。文件中凝练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新概念。它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1]。既涵盖了高中语文学习的具体内容,又囊括了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语言实践活动,旨在转变高中语文学习的应试性,并朝着实践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这一举措同时对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语文新课标改革后的新转变

通过梳理新课标的内容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逐步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发展。因此,大学与高中语文课程衔接需要面对三个转变:第一,从书本学习走向实践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传统的文本知识教授向语言实践活动转变的改革信号。这一教学方式指向了“社会生活、个人体验、学科认知为载体”[2](76-81)的知识习得过程。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注重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意义是转变的新方向。例如课标中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一学习任务群就是通过基础语言训练增强语言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知识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第二,从个体学习走向团队学习。学习任务群让专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从前学生学习知识是应试考试模式下的个人奋战,现在是组成学习共同体的团队作战。例如“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就包括参加社会调查、文学社团、文化研究、讨论当今文化热点等学习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会协作分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设置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第三,从单科学习走向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开发让语文知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而是在多个学科之间架起了桥梁。例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就涉及了如何识别有效的网络媒介,以及如何加入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方式。所以,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文单一学科的知识内容,而是要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教学之中。

二、新课标改革下的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困境

在高中语文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势必面临与高中课程合理衔接的问题。这使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遭遇了几大困境:第一,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在教材、教法、课时量和班级人数设置上均存在局限。教材方面,该类课程教材内容多以赏析文学作品为主,种类和版本都不统一,造成教学目标难以准确定位,实践性内容全靠教师自己组织设计。教法方面,该类课程课堂教学多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缺少对语文基础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知识的训练[3](46-50)。“一言堂”,学生“失语”等现象十分普遍。学生课后缺乏必要的练习和巩固,难以真正提升技能。再加上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的课时量较少,多数院校仅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大学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最后,该类课程大班化教学让学习任务群方法难以开展。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超过任务群承载力,想要实现分组任务,并在课堂上展示任务成果的难度较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学习任务群方法对于师生双方的能力素质均提出高要求。在教师方面,教师需要准确了解学生学情,驾驭新的教学方式,掌握信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除繁重的授课任务外,还为科研压力所累,缺少教学方面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迅速转型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在学生方面,在课堂上开展多项学习任务群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这是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及部分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匮乏的。在学生对课堂知识本来就缺乏基础和热情的情况下,高质量学习就成为难题。导致课堂环节不能顺利展开,教学效果不佳。第三,激励机制的匮乏让学习任务群的作用难以发挥。高中阶段有高考作为学习的强大驱动力,学生不仅课堂配合度高,还会在课后巩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大学课堂评价方式遭遇激励机制的缺位。如何激发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意义建构,一直是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课堂的一大难题。因此,学习任务群的核心驱动力缺少了发动机,导致学生上课多为学分,课后作业多应付了事,语文技能无法得到有效锻炼。第四,高校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学情差距成为教学难点。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一百万,其中不仅包括普高生源,还包括中职、退伍军人、下岗工人等生源。使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课堂既要面对适应高中教学改革的普高生,又要面对学习基础较差,甚至没有经历过高中教育的学生。学情的差距带来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同一套教材、教法势必水土不服:基础好的学生学习过多的基础知识,语文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上课的内容,课后作业一头雾水,最后只有敷衍了事。如何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这是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师亟须面对的教学困境。

三、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改革之路举步维艰,更需要学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学习任务群作为高中语文改革的新产物,与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衔接必然存在阻力。怎样去芜存菁,有效应对是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亟待探寻的。本文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2019学年—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应用写作课为例,为语文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抛砖引玉。

1.学情分析。我院2019学年—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覆盖3个专业共9个班级,具体班级如表格所示:由于班级生源构成较为复杂,课程开始之初任课教师就对9个班级的学生发放了学情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327份。问卷结果显示,327份问卷中,普高生源占57.19%,中职生源占42.81%。在普高与中职生源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问卷中设置了调查参加高考的比例及高考语文得分。结果显示参加高考的学生占比86.85%,得分在90分—119分最多,达到71.56%。在生源研究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水平。在问卷中,设置了“高职之前的语文水平的程度怎样”“在课上能积极思考,并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等调查学习基础的问题。结果显示,了解基本操作流程的选项占70.64%,能跟上老师,能听懂,但说不出的占比50.46%。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

2.设置小组学习模式。为了衔接高中学习任务群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孤立的个体学习转变为团体任务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课程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组建,加强交流与协作,关注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团队一般由4人—6人构成,设置小组长管理团队,设置汇报员负责团队作业汇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予小组互相赋分的权利。例如,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设置分组进行调查,互相配合实现目标。目的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性,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设置以团队合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是将课堂的主导权全权交由学生发挥,教师的适当引导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丰厚的储备。只有做到适合学情,先进的教学模式才得到推广。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让高中的语文知识“温故而知新”,然后设置学生容易切入思考的课堂问题与任务,带领学生进入具体的文本情境。绝不是重复学习,而是让知识点由浅入深,逐渐连贯。在设置小组学习任务时必须让学生知道课程的学习价值所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强调语文类课程关乎未来生活和工作,必须采取主动探究式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从习得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所以提倡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

3.创设真实情境,“任务化”学习内容。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不仅是课本里的阳春白雪,更要走进生活,为学生所熟悉和使用,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融合[4](9-12)。换言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需要得到关照[5](10-12)。创设具体情境学习课堂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学习的意愿。通过多样性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锻炼语文技能。在我院开设的应用写作课中,任务化学习的第一步是具象化写作读者。设计情境任务时,设计具体的读者受众,引导学生站住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学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有熟悉感、亲切感及有应用的价值。例如将应用写作课中的请假单与邮件写作结合在一起。邮件的撰写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但是,由于职场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一开始练习职场内容的邮件写作训练,学生往往缺乏经验和阅历。课堂设计将请假单内容纳入邮件练习后,学生能够产生熟悉感,对于读者对象和写作内容都有一定的经验和把握。在课堂上,教师抓住几个要点,如请假缘由的合理性,请假时间和地点的详细程度,是否写有紧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措词是否得体礼貌,有无祝颂与敬称。有了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清晰的读者对象,学生在情境中就容易产生代入感和共情感,达到学习目的。

4.根据作业反馈及时调整策略。在应用写作课程进行的第1课时—6课时教学中,任课教师首先统一按照团队学习模式在过程性评价中设置小组互评分,以及按照小组合作完成给定任务的模式进行授课。在第6课时结束后,进行第一、二次大作业汇报测评环节。该环节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获得教学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反馈的结果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普高班级例如工程造价3班与4班,作业完成度高,能够按照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小组互评分数合理;安全防范4班与工程造价1班呈现较差的作业质量,作业内容偏离给定题干,文字段落雷同和缺作业情况较为明显,小组无条件赋高分情况严重。针对这一情况,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停止使用统一评价模式,并针对各班级学情调整评分规则。作业反馈较好的班级继续使用原来的模式,并积极表扬与鼓励学生在学习任务群模式中的良好表现。作业反馈较差的班级将原来给予的互评分值调低,教师赋分分值提升,并在班级授课中批评乱赋分现象,要求作业质量不合格的团队进行整改和再次汇报。对于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学生团队,采取重新组队方法,将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合理组队。采取新策略后的第7课时—14课时,课堂整体学习气氛得到提升,第二次作业测评时结果有了明显改善:普高班级的学生进一步掌握团队协作技巧,中职班级的学生较少出现敷衍作业和乱赋分情况。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并总结大家进步的原因,指明下一步前进的方向。学生学习自信心得到较大提升,学习动机不足的情况较学期初有明显改善。

四、结语

随着“学习任务群”概念开始在高中教学中开展,以实践、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为方向的教学方法将渐渐成为教学改革重点。学习任务群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最终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心智与情操,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习得知识,完成自我价值观的塑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虽然它的出现对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提出了挑战,但是通过调查学情,设置小组学习模式,以及应用设定真实情境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根据实际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教学经验,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水平将在不断磨炼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吴欣歆.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8(11).

[3]刘思诚,王世铎.大学生“失语”现象与当代“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2019,35(02).

[4]郑桂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7(03).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4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5

(一)明确目标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早期研究发现,明确的目标要比只要求人们尽力去做有更高的业绩,而且高水平的业绩是和高的目标相联系的。有效的教学管理必须是目标达成度高的教学管理,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首要的是目标明确。每学年学校制定工作计划时,都要确立年级目标和学科目标,围绕两个目标,总体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学科发展目标、年级发展目标、班级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层层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到位。

(二)参与决策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不是像传统的目标设定那样,单向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而是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选择设定各对应层次的目标。我们高中学校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民主通过学校各项决策。从这个角度来说,目标管理法是适用于高中学校管理的。

(三)规定时限

目标管理强调时间性,制定的每一个目标都有明确的时间期限要求,如一个季度、一年、三年等,或在己知环境下的任何适当期限。某些目标应该安排在很短的时期内完成,而另一些则要安排在更长的时期内。同样,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大到长远发展规划,小到一个学期、一个星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评价绩效

目标管理中,下属人员具有为自己设置具体个人绩效目标的责任、并具有同上级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管理人员要努力吸引下属人员对照预先设立的目标来评价业绩,积极参加评价过程,鞭策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创造一种激励的环境。学校也可以借鉴类似模式,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年级目标、班级目标与学科组目标、个人目标详细分解,分阶段总结奖惩。

二、目标管理在高中学校管理中的组织实施

在高中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应用目标管理,可分为四个阶段来开展:即目标的制定阶段、目标的实施阶段、目标的评价阶段、目标的提升阶段。

(一)制定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一切意志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来源。目标的制定需要学校领导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在充分考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目标的制定首先要掌握信息情报,全面了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资料,然后拟出目标方案,经评估后选出最优方案。在各个领域的总体目标制定出来以后,要进行目标细分,要让各个教师与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在细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

(二)组织实施

制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目标的实施阶段所进行的管理。一要分清主次。对于高中学校管理者来说,教学成绩、教师发展、学生管理、德育教育等目标摆在面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哪个最紧迫,然后集中力量来实现它。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低于同学科其他教师的教学成绩,我们就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使其迎头赶上。二要创造好的环境。目标的实现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良好的环境需要目标管理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创造。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指导。有了良好的环境支持,目标才可能实现。三要适当调整目标。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目标并不是一旦制定出来就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当一个年级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能够提前实现时,我们就要提高教学目标,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结果评价

对目标的实现情况学校要认真组织检查,这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步骤。对于实现目标较好的教师和学生,要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没能完成目标的教师和学生,要分析原因,给予鞭策。学校要切实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评估,充分利用评估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激发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校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

(四)总结提升

经验总结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它既分析了上一个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中取得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也为下一个目标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例如,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取得的好经验,我们要适时召开班级管理论坛,在班主任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使好的管理方法广泛传播。对于与目标相差较远的班主任,我们要帮助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最后这些经验与不足汇聚到管理层,学校领导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新的目标方案,目标管理进入下一个循环。

三、目标管理在高中学校管理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高中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容易出现追求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利益的倾向,例如,盲目追求升学率、高分率,而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注重教学成绩的提高,而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针对目标管理中容易出现的这些倾向,学校在规划设计中,要把长远目标与中、短期目标统一起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二)兼顾刚性管理与人性管理

目标管理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过分重视刚性管理,忽视人性管理。高中学校管理者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思维,发掘出一种新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把目标管理与人性管理进一步融合。

四、总结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6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教学方式、内容、结构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调整,传统课堂管理势必做出相应改变,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关系到能否顺利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学生能否顺利成才。如何改善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很多教师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人发展,营造学风优良、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然而,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期和关键期,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时代的发展变迁交融,使教师工作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关键词:

教师管理;教师主导;问题现状

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问题教育是关键。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学生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强调个性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从知识化数量化到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发展的背景,也就是说,教育的发展要受制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必须体现时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否则课堂管理目标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制定出的课堂管理目标一定会得到社会的支持,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1]。教师的功能地位不再是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形象不应该再是板着面孔的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和促进有效学习的环境创造者。

一、当前普通高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历史和制度因素,中学阶段分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国情决定了不同层次学校同一阶段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其他能力素质存在差异甚至相差甚远。重点高中按中考分数优先录取高分学生,分数较低学生则流入普通中学。尤其到高中阶段许多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已经落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习惯更是相差悬殊。部分城市普通高中及乡镇高中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机学习风气涣散似乎已成常态。

(二)长期以来,由于现实和历史因素,广大高中一线教师教育理论基础较薄弱,课堂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方法与手段以经验性总结为指导。各大院校专家教授只管研究,研究结果主要用来发表而很少考虑研究结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2]。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当前的高中教育仍有严重的应试倾向。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教师同样面临类似压力。课堂管理的原则在不知不觉中以分数为导向,以“尖子生”为优先服务对象。考试、分数、升学率的一元价值观,带来一元化的课堂管理导向,主题班会、文体娱乐活动、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统统让位于如何提高学生分数、如何提高升学率,给学生的个性成长、身心发展带来了极大消极影响。

二、教师主导的课堂管理

(一)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

课堂规则和常规本质上都是有关行为的期望和规范,前者指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用以规定学生的言谈举止,后者是完成常规工作和其他在课堂里频繁重复发生的具体活动的方法,其作用在于使学生能知先后顺序,循序渐进。有效的管理者会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主抓班级规则和常规的建立。新学期的开始是建立有效常规和有益学习环境的关键期。首先让学生参与常规的制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责任,提升学生对规则的拥有感。其次保证规则的贯彻与执行,如果规则在制定后未能彻底执行,就难以维护规则在以后教学活动中的权威和信度。建立了课堂规则和常规能够使课堂的复杂程度降低,更加可以预测,因而可以节省教师的指导时间。规则和常规的建设要以教师为主导,尤其在普通中学新入学伊始,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学习主动性都比较差,基本不具备自我管理动机和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那么可能只是个风气涣散的群体。需以教师为主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规则和常规,在班会上公开宣读,并由学生讨论适当增订使规则常规更符合班级发展的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者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并在以后的两三个月内,用更多的时间抓全班的规则和常规管理。新学年开始的那段时间是营造有益学习环境的关键期,教师要监控和执行规则。在新学年开始的一段时间,教学可能因为要顾及学生的行为问题而经常被打断,但短时间的常抓不懈换来以后的长治久安,要比一开始就急着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行为问题,但是更长时间都会被行为干扰要好。

(二)优化课程设计,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加强课堂管理与监控课堂管理不是把学生的行为控制起来,而是教师用来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做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3]。传统教学中,教学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学生是承装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强调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的接受和记忆,忽略了学习兴趣才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事实。课堂规则的监管属于外部控制,有效的管理者更注重课堂的团体注意力的维持。维持团体注意力是指吸引和保持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的过程[4]。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师的心理表征,根据高中生的阶段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群体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

1.设计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参与的教案,保持课程进行的动能和流畅性。能动提供课程强度和方向,在一个能动性掌控得很好的课堂里,学生总是有事可做,不可能太捣乱,流畅性主要指教学进程的连贯性。

2.维持团体注意力,使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库宁曾提出维持团体注意这个概念,包括两个基本部分:责任心和团体警觉,责任心就是解决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的问题。团体警觉是指讲授和讨论期间,教师用来维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提问策略[5]。

3.课堂气氛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表现在课程实施与驾驭课堂的能力上。利用课堂上的机会,教师争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情感的共鸣是课堂气氛的重要变量。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教师在情感方面的动态交往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力争通过自己的目光和眼神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教师的“注意圈”内,都有自己是“注意中心”的感觉。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三)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由于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已养成,缺乏学习动机,基础差。教师通常用失败综合征描述对作业抱有低期望,一碰到困难就倾向放弃的学生。教师需要向这类学生保证他们能通过适当的努力,也就是不是加倍的努力就能取得一定进步。帮助他们设计计划,预定目标,鼓励引导他们向目标努力。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在同学们中可以有所表现,培养自信心和自我意识,融入学习活动的主流群体。关心关注但谨防“全场紧逼”处处设防,大事小事全管,学生从根本上不需要自我控制,这样的学生一旦离开师长就会暴露致命的弱点———缺乏自控能力。

(四)培养良好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内学生思想的认识、情感、意志、舆论等方面的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对班级成员心理上产生巨大的激励,能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每个人精神振奋,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高度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班集体和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培养良好班风除了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外,还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马卡连柯曾指出:“集体舆论的监督,能够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能就学生的个人行为的培养起有利于整体的习惯,能培养学生因为学校因为自己是个光荣集体的成员而自豪的精神。”[6]正确的舆论具有评价功能。既然舆论反映的是班内多数人的意愿,态度和倾向,那么必然形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对班内的矛盾冲突,班内成员的行为进行评论,使错误的言论行为得到抑制,并促其转化,使正确的言论得到肯定、支持、鼓舞和鼓励。教师还要注意对一些非正式小群体的引导。在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同时会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群体,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巨大。当它的原则与班级一致时,它能极大促进班级的发展,维护班级的利益。当它与班级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时,它就会严重阻碍班级的建设。

(五)注意所学知识的考察,优化评价方式。

严格考试纪律,才能充分发挥考试检查效果的作用:评定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程度和水平。部分学生受错误观念的支配为考试及格,为能出人头地满足虚荣心和表现“江湖义气”,以增进友谊。教师应平时重视思想教育,杜绝作弊根源,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抑制作弊的恶风,将外在的惩戒转化为内在的觉悟,使每名同学都能获得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在学生能力和局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人所做出的努力对其进步或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与他人比较,将学生的进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而关键的三年,在此期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奇妙而巨大的变化,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学业压力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协调各种关系间的相互影响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考验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和耐心。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不是理性知识的堆积,而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的启迪,教师的职责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作者:闫青晓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劲松.有效的课堂管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

[2]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8.

[3]崔允郭.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P215.

[4][美]Cruickshank,D.R,等著.时琪,等译.教学行为指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63.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7

(一)山西工商学院和法学相关的课程开设情况

1公共课

公共课也称为公共基础课或必修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高等学校的公共课,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等。我校在这些课程中和经济法有关联关系的课程有公共基础课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社会法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般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三个学分,以考查课形式考查。而社会法制一般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设,两个学分,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2专业课

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课程。我校开设的专业课中和法学相关的专业基础课有经济法基础(经济、管理类专业)、税法(会计类专业)、广告法(广告类专业)、建筑工程法规(建工类专业)、旅游法规(旅游类专业),专业必修课有广播电视法规(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类专业)。这些课程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时间、课时要求与考查形式不尽相同。

3实践课

实践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一般法学专业的实践课为到法院实习,或组织模拟法庭等。由于我校暂时未开设法学专业,其他专业和法学相关性不是很强,所以暂时没有法学类的实践课。

(二)山西工商学院经济法课程开设情况

1商学院

我校商学院开设经济法课程的共有三个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及人力资源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开设经济法,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市场营销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济法,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试课形式考查。人力资源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济法,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也以考试课形式考查。

2会计学院

我校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的三个方向:会计实务方向、会计应用理论方向、注册会计方向均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也均为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3金融学院

我校金融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是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4建筑工程学院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是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经济法,二课时,共计32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5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没有开设经济法,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层次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试课形式考查。

6通才教学部

通才教育也称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广博、目光远大、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我院牛三平院长在研究美国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走访了许多企业,了解其用人要求,掌握了市场迫切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的信息并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于1996年在我院开办了首届通才班,实施通才教育。我院通才教育是在四年一贯制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配合准军事化的学生管理,完成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发意义的知识结构,并得以内化,造就良好的人文、科学和道德素养,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终身受益。我校通才教育部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前有工商管理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济法,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试课形式考查;财务管理专业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三课时,共计48课时,以考查课形式考查。

二、山西工商学院经济法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我校担任经济法专职教师将近三年,为各专业本专科承担了六学期经济法教学任务,在教学经验中总结经济法课程开设存在的如下问题。

(一)学生法学基础薄弱

我校学生法学基础较差,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我校属于二本C类学校,所招学生学习基础和其他本科院校相比略有差距,尤其是初、高中应掌握的政治等学科里涉及法学的知识学生掌握情况差强人意。第二,按照我国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非法学专业不再开设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而将法学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统一开设。这样一来学生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接触法学的机会又大大减少,再加之我校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课程往往由思政方向老师统一教授,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法学基础知识学不透,甚至一带而过。这就导致在以后开设经济法课程时,学生该掌握的法学知识没有掌握,难以和经济法课程形成有效的衔接。

(二)课程安排不甚合理

经济法按照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属于专业基础课一类。专业基础课,顾名思义,为专业课的开设奠定基础之课,但是我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时间和课时以及考查课程的方式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商学院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甚至是第六学期才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此时已经到了学生系统学习专业课的时候,不再开设经济法为时已晚。大部分学院经济法课程为周三课时,共计48课时,而经济法涵盖内容又较多,课时量难以满足课程设置的需求。大部分学院经济法课程为考查课,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多法学课程本就不是十分重视,再加上为考查课,学习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不重视课程的心理。从这三方面而言,经济法课程的开设难以实现其教学目的。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针对二本C类学校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经济法教材甚至为非法学专业教师编写,针对不同专业,经济法教材内容也没有大的区别。比如,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偏重于公司法,市场营销专业应侧重合同法,金融专业应侧重于金融法、银行法等方向,而目前经济法教材还没有如此细的分类,而要求经济法教材也难以涵盖所有法学知识,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材质量欠佳,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和各专业的需求贴合度不高。

(四)实践教学较难开展

我校是一所新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我校目前并没有法学院,开设经济法课程的均为非法学的专业,由于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类的实践教学比较困难。目前针对经济法的实践教学只能停留在案例讨论的初级阶段,但由于合班授课人数往往在100人左右,案例讨论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山西工商学院经济法课程改革建议

(一)加强基础法学学习力度,为经济法开设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只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一门涉及到法学的公共基础课,额外增加法学基础课课时量不是很现实,但是建议我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候选择有法学专业,特别是有经济法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基础的部分,为经济法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统一经济法课程的安排,为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目前,我校本科层次的专业经济法课时基本为周三课时,针对经济法内容较多的实际情况,周三课时(总课时48)难以满足经济法课程教学需求,建议学校本科层次的经济法课程增至周四课时(总课时64),且将考查形式统一为考试形式。并且建议全校统一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时间,专科层次的经济法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本科层次经济法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这段时期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于专业基础课而言也能较好实现其开设目的,为专业课的开设做好铺垫,并且有利于协调教师课时量的问题,不会出现一学期课多一学期没课带的情况。

(三)严格把好专业教材质量关,为课程的学习保驾护航

目前,针对二本C类院校的专业教材质量差强人意,教学在选择教材方面比较头疼。经济法教材的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体系严谨内容充实,但选择法学专业类经济法教材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而一些非法学类专业的经济法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体系不严谨,有的内容混乱,有的法条滞后,并且不同专业重点不突出,这就需要在选取教材的时候严把质量关,或者鼓励本校教师针对各专业的特点自己编写教材。

(四)适度开展相关实践教学,为知识的巩固助力

高中学年总结范文8

[关键词]大学数学;知识要素;课程考核

近年来,我国为了保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曾出台过多部关于教学规范、教学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最近一个是2015年1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1]。但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层次差距很大,用一种尺度衡量所有的高校是不现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把过多的时间用于晦涩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影响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4],改革涉及到教材、考试、学分、课时、成绩、选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大学数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方面希望减少对一些较为困难、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入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际例子,体现数学的应用性。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还没有形成一般性共识。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型本科二表A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大学数学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特点及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生源特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农林二表本科院校,学校47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3800-4000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培养直接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每届学生中对3800余人开设相应的数学课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源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60%—70%的黑龙江省考生和其他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考生。黑龙江农垦大学在黑龙江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50分以上,在其他各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30分以上,二表A类考生占据了录取学生的绝大多数,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二表A类学生的一般特点。整体来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生的生源处于二表A类中间层次。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学生中学时期的老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于是在2017年6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与大庆市高中教师进行对接,聘请几位多数学生考入二表A类本科的班主任老师,通过他们的介绍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班级管理的情况、大学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等情况,为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前期基础。根据对接交流结果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层次的学生比较普遍的特点为:多数主观上有“想学习”的心理动机,有积极向上的进步心态,但意志品质整体不强,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中学时代在家长的陪伴、管理下度过,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中学阶段没有树立起合适的发展目标,在大学阶段对为什么学习仍然不很清楚,导致大学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投入时间不足。这些学生考前突击学习的比较多,不全面理解掌握知识而靠死记硬背过关的占有较大的比例。与上述特点相对应,在数学学习方面,虽然许多知识点例如极限、导数、积分等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了,但是学生基本上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如果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应用时当然也是生搬硬套。从数学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大学数学课程的信息量远远高出中学数学课程同样时间内所学习的课程,高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时间反复演练,而大学数学教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每堂课涵盖的内容都比较丰富,跨越性也较大,由于前后逻辑关系和系统性强,非常需要学生在课后自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历进行必要的复习及强化练习。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一直进行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在学校教学计划的历次修订过程中,都一直致力于使数学教学内容适合于全校各级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从2003年起,学校搬迁至大庆以后,学校开始逐年进行面向专业的“分类教学”和面向学生的“分层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改革成果。这些方面的探索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对守住高等教育质量阵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历来都是高等教育教学中难度很大的课程,相对知识较为抽象,理解也较为困难,考试后试卷分数普遍偏低,不及格率较高。近年来,学生在考试前照作业本、复习题背题等不良现象有所增加,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严重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学校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拿出新举措。

二、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学课程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限度。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原理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二表A类学生比较普遍的学生特点以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多年来,为适应学校扩招的需要,学校数学基础课程一直进行分层次教学,每门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三个层次,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别进行教学。分层次教学对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维持教育质量、坚持办学方向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但是这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选择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设想在整体分层次的基础上,借助挂牌授课模式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两种教学模式统合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2017年上半年在全校实施了“分层次+挂牌”的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将学生根据学科类别分为三类,在每类内部分成三个教学层次、6-8个教学班,三类间的授课教师水平和情况基本类似,差别不大。然后,学生在自己的大类别之内,根据以往对老师的了解和下发的教师简介,参考自己的前期数学成绩,上网选择学习的授课班级。开课后前两周,学生可以按所选择的班级上课,也可以到不同的班级听课,进一步选择适合自己这个层次和授课教师的班级。两周过后,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再变化,教师再统计学生的准确信息,按进度上课。实践表明,在分层次的同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两种教学模式统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依照工程类、管理类、农科类三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最新教学大纲,结合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由各课程负责人组织,详细归纳出学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然后,针对各门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细化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方法,形成更加细致的知识要素,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素的问题类型、考核方式。比如分部积分法这一知识点,有依据的原理、分部积分公式、多种分部积分类型等知识要素。这些知识点下的多个知识要素既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出题的基本要素。之后,在学校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指导下,设计出三至四套教学内容体系,每套教学内容体系涵盖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但是对于平行的知识要素应各有侧重,对应的考试试题也应同等侧重。每学期,由各课程组选择一套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集体备课,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所侧重的知识要素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每学期第一次课就明确告诉学生,在期末考试时,要重点围绕所侧重的知识要素出题,但是绝不出做过的练习题、作业题、复习题,促使学生必须学懂学会侧重的知识要素以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由于设计了三至四套知识要素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不同的学年度,知识要素侧重不同,考试试题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借鉴上届学生的经验取巧过关。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线性代数课程为例,课程组老师在教学大纲知识点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炼出一部分主干内容供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开学后第一次课即提醒学生,期末考试试卷没有任何作业题、复习题。教学中按所制定的方案严格执行,最后全校整体的不及格率只有14%,裸卷不及格率也明显低于前一教学年度,说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

(三)过程考核的改革

基于学生特点,增加平时成绩考核比例,强化过程考核,并将相关内容制成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在教学中执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分为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和期中测试四部分,每一部分成绩的评定均有明确的要求,并根据课程学时多少有所区别。教学进行中建立与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联系的机制,如果学生有多次旷课、违纪等现象出现,及时向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反馈,从多方面督促学生安心学习。

(四)考试后的总结分析

以往在考试结束后,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个简单的试卷分析,但只对自己的教学班级分析完即可,许多信息提炼不出来。从2017年开始,我们对每门课程都抽取20%的试卷,由各授课教师将试卷上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录入计算机,再由课程负责人统一汇总各班级、各学院的得分情况,然后对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教学中的知识要素,分析试卷的出题情况、知识点的覆盖率、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而对比分析同一专业各班级、同一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院间的分数差异情况,从整体上做出教学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出教学改进的意见。实践表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中,针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平时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等环节进行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

[2]杨鑫波.提高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152-154.

[3]陈绍东.通识教育背景下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