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法制教育范例

高中法制教育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1

【关键词】法制教育;高职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自党的十八大开始,法制教育正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法制教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全面的价值观、世界观,法制素养的提升对于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涉世未深并且对社会生活充满好奇。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违法行为、犯罪分子往往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先进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为高职学生拓展眼界提供了便利,也使得这些消极影响在生活中无孔不入。近些年来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发生的恶性事件充分说明,法制教育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势在必行。

一、高职法制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在高职法制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要以法律意识和思维的培养为基础,关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一)法制教育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纲法律是社会公民必须遵守的底线之一,与社会道德要求互为补充。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在学生德育教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法制教育要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培养学生的法治核心价值观念。要在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入法制教育要求,提高法制教育效果。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个人遵纪守法意识的要求。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纲领,可以确保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职学生能够对法律背后隐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深入了解,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谐统一关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法制教育只有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才能够实现法与道德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二)法制教育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视德育。以德育人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正确评判社会事物的对与错、善与恶,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法制教育要在培养高职学生法制意识的同时,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法制教育能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宣传法律制度、实现法制建设目标的教育功能。法制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了解权利义务、增强法律认知、明确是非观念,使学生成为明德守法的合格人才。学生对不同法律部门的了解,例如对宪法的学习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对婚姻法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家庭责任观念。

二、法制教育在高职思政教学中融合策略

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法制教育在高职思政教学中融合的方式。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广大思政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法制教育在思政教学活动中的比重。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法制教育强化德育教化。法制教育的融合要坚持德育的主要地位,扭转单纯为了教学计划完成、课程考核合格而开展思政教学的错误观念,将法制教育真正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法制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制教育与高职思政教学的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缺少了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思政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告知法制教育要结合学生专业开展,充分利用学生关心自身权利和未来发展的心理,例如师范和服务类高职院校,要充分关注女性学生群体特征,开展相应的专门法制意识教育。因此在法律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法制教育实际效果。法制教育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法律权利主体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导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

三、结语

毋庸置疑,法制教育同思政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建设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法制教育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有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在道德素养、个人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虽然法制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融合还处于尝试阶段,但是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学界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在广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法制教育同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会得到进一步创新,法制教育在广度和深度等方面会得到进一步拓展,最终实现高职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发展和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曲秀丽.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原则探析[J].文教资料,2017(20):205-206.

[2]钟幸运.法制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经贸实践,2017(4):265-266.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2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力争实现学生知识发展过程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嫦娥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以及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等重要科研项目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条件,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价值,通过实例与理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拼搏,发展自己,改造世界,服务人民。

二、坚持开放性,提高实效性

教学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而且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实施开放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尽可能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学生学习、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自己的课堂模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和学习精力的分配空间都非常有限,这是发展性教育必须面对和立足的一个实际。

教师教学要根据学情,尽可能地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但又必须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进行去粗取精的鉴别与选择,才能实现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三、坚持复合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所谓复合性是指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贯彻实施多重教学目标,综合发展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过程。所谓协同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项具体目标的实施不是单一孤立实现,而是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性教育理念就是要通过复合的具体过程实现不同教学目标,做到各项目标彼此互动,协调发展。这既是复合性和协同性二者本身的关系所决定,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发展性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使然。只有真正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合理的教学,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

四、总结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素养;法制教育;必要性;途径

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任务繁重,压力比较大,对社会的认知存在很大不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一些社会事件的出现,进一步说明高中生自身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的现象,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制教育,从而导致法制素养不高。基于当前的社会状况,提高高中生的法律素养以及加强法制教育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自身法律知识的空缺[1]。

一、法律素养的概述

法律素养是指具备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以及法律行为等方面的整体体现,是高中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在这个法治社会里,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法律知识,从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了解我国的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及与高中生阶段相关的法律政策。其次,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意识是指学生对于法律规范学习的内在表现,体现思想观念的方面,并形成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境界。最后,是法律行为的体现。法律的目的在于调节和解决不同的矛盾。在高中生活中,由于学习的压力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矛盾,这时需要用一定的法律意识来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履行相关的义务,以及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法律基础上,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义务和责任,规范自身的行为,做一位知法守法的公民[2]。

二、当代高中生的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法律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组成元素,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中生,我们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与国家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法律素养是在一定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基础上,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素养有助于完善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在法律面前,一个人会更加镇定、稳重。提高法律素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不仅影响着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而且影响到高中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对于每个人的法律素养并不是先天形成的,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法律素养始终贯穿在高中生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领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涵养。同时法律素养是一种知行统一的表现,需要思想上养成,实际行动中严格落实。法制素养的培养过程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是合格公民逐步养成的过程,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3]。

三、提高高中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提高自律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界限和规定,并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养成自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提高自律意识。在高中阶段,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同时包括一些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养等方面的养成。由于自身对社会的认知比较短浅,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当面对外界的一些诱惑时,然而并没有家长和老师的陪伴,这时最需要的就是自律意识。只有从自身的主观角度出发,发自内心去抵制不同诱惑时,才会真正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实现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而发展。

(二)加强法制教育

法治教育是提高法律素养的有效方式,符合高中生的角色定位。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首先,认真学习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是新时代的人,有些思想观念比较前卫和潮流,容易有一些太马行空的想法。这时教师需要认识学生的现状以及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做好法律课程的开展,丰富法制教育的课堂内容。与此同时,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努力去学习。其次,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的相关影片以及办黑板报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的法律素养。最后,在家庭生活中落实法制教育。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影响着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作为高中生,自身的意识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时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法制教育的宣传者的同时,并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四、结语

加强法制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并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制教育课程,以及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并营造了一种知法、懂法以及守法的校园氛围。因此,作为高中生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认真学习学校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知识,并为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玉.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J].亚太教育,2015,(06):55-55.

[2]李昊.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实践思考[J].法制博览,2016,(04):119.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4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公平;互动教学;理论与实践;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技巧在辩证发展过程中要求教育教学方式应该在不断创新的条件下进行。素质教育的发展,主要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灵活机动的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其教师的高贵架子,运用灵活激动的教育技巧,活化高中教育教学,促进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借助于应试教育来实现的,完全脱离应试教育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是绝对不能进行的,这就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教学错误。因此,化学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本着教学的根本原则,合理地运用应试教育来不断转化成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应试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断渗入素质教育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软着陆。

1教育新常态下探讨当下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1.1化学专业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从我国高中化学教师队伍方面实际来看,当下高中化学专业师资力量相当薄弱。高中知识是介于初中基础知识和大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而设的,是实现人才技能知识的基础性培养。由此看来,高中化学知识的系统化培养要求建立一支高能素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我们谈论高中化学教学,首先要看的是化学教师建设,另一方面才看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例如现阶段不少高中特别是普通高中,教师大多是一些变更文凭的原来的师范生在任教,甚至有的根本不懂化学而在教化学,很多情况下教学自己都不知道在教什么,学生更难知道如何去学习高中化学。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进行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以应试为主要升学途径的现行教育状况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工作难度。不积极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必将导致教学现状很难改变。

1.2师资建设步伐缓慢,赶不上新时代教育发展步伐

虽然大家都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相关政策,努力为实现素质化教育而奋斗,但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资源建设方面速度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赶不上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方面资源来实现,只有教育方面人才得到不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例如不少高级中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化学学科教师队伍,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更好地培养,更为难以实现的是,化学高能素质专业性教学人才的引进方式和引进周期也得不到重视。这就导致师资建设滞后,赶不上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步伐。

1.3教材理论与实践得不到相互推动

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是现实实际自然规律的抽象化表现形式,枯燥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脱离实践的根基,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与相互发展。例如不少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上理论课很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化学课本里面的定理、定律和公式。从而导致学生在抽象学习,很难渗透相关化学知识,把化学知识抽象化来教学,导致教材理论与实践相互背离,不利于高质量教学的有效发展。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很难从实验知识中找到与课本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连接点和根本链接知识,这样,学生从表象中学习化学知识,而高中化学知识在总体教学要求中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象之中。教材和实验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并且相互依存,一旦实验知识与教材相互脱离,必将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加强化学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人才得基层培养

2.1构建城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衡化发展新模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根本出发。师资力量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在不断加大,昭示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迫在眉睫,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城乡教师队伍建设,运用国家教育发展新机制,实现对城乡高中地域性教育资源特别是化学学科教师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比如对每个中学化学教师方面的公平化协调配备,人才建设条件方面和人才体系方面的构建实现均衡化发展。无论是小县城的高中,还是大城市的高中,国家给的教育师资配备条件都应该同等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都能共享更好的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建设均衡化发展。

2.2强化原有教师教学素质能力,实现原有师资的强化发展

纵观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原有教师大多是中专的真实文凭,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补助性学习拿到大专或者本科文凭,这样,教育教学根本性技能和专业性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大打折扣,从而出现真文凭,假能力的教育表象。教育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素质人才问题,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育培训上下足功夫,不论教师原有学历怎样,在新时代教育要求下必须通过强化培训实现教育专业化真实能力人才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是真实的自然性基础学科,在治学和传道授课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真才实学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本领,和学生长期进行教学和实践方面的灵活互动。

2.3加强专业化高能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引进新型专业化教育人才

古语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师资人才方面的建设,离不开新专业人才这一新鲜血液。我国人才特别是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现在已经进入开始成熟的阶段,专业人才进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是件难事,关键看教育相关部门怎样协调,学校高层领导是否给予重视。我们要加强专业高能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就必须不断引进新型专业化人才,不断巩固我们的教师教学力量,实现教师队伍的绿色化建设。例如,学校应该每隔一段时间招聘有能力的名校大学生来任教,实现薪酬奖励制度,不断刺激专业性人才向专业化和高能素质化发展,从而带动学校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高效快速发展。

3素质教育条件下如何实现教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师资建设,实现教育公平化发展

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师资源实现均衡化发展是实现高中教学全面铺开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就当下高级中学教育资源而言,每个高中的教学资源相差较大,地域之间教学资源相差也较大。我们要实现教育公平化发展,就必须实现教师资源公平化发展。例如,每个高级中学化学教师资源实现平衡发展,实现各个高级中学从教师资源、设备等方面合理配备,为绿色教育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同步发展

理论教学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根本依据,课本中的原理、定理和公式等相关知识是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的产物。例如,教师多运用试验来实现教材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试验总结经验,结合教材对教材内容的初步、再次,多次渗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3.3运用创新思维的培养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

从学生学习阶段来考量,化学学科是从初中开始接入正规化教学,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且从化学这门学科来综合考虑,实验性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极强的要求,不断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合理地想象,在不断创新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新要求下实现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要求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方面的改变。教育模式的改变能够从根本途径上改变我国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从教育人才队伍方面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全面提高。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要求从实际出发,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离不开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的支撑。只有从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入手,强化教学模式和转变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中化学高能素质人才的不断培养,才能为我国新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颜东鸿,何正堂,沈茂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评价的策略探索[J].化学教学.2011(10).

[2]王春.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1(09).

[3]新形势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李春燕.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1).

[4]对高中化学教育新理念的思考[J].陈秀.新课程(下).2013(08).

[5]高中化学教育问题的探究[J].陈妍艳.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3(08).

[6]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育的新要求[J].赵晓白.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11).

[7]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郝庆花.化学教与学.2011(11).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教学;渗透方案

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既需要完成该科目的教学要求,也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进行品德思想的渗透。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明确指出优秀品德是学好政治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加强课堂交流,来掌握学生的品德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除此之外,政治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选择合适的案例,融入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最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围绕时政热点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面对严峻的高考竞争压力,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过于追求卷面成绩而忽视了思想方面的教学。为了在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政治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端正学生对政治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态度。在学期开始的第一周,政治教师可以先进行课程铺垫,告诫学生本门学科不仅以卷面成绩作为考量,课堂上的思想交流与发言质量也是衡量这门学科最终成绩的标准。学生只有了解到思想道德与政治思想的重要性,才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正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回应教师的组织。总而言之,政治教师务必要在开学前期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知道思想道德的学习也是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警惕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加强课堂交流,掌握学生思想水平

课堂内容不仅仅是由政治教师的讲解构成,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政治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发言机会,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双方都参与到讨论之中。但是交流的主题要由政治教师进行引导,通过巧妙的交流内容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础,及时发现学生道德问题并且进行纠正。交流的内容不一定要求完全是书本教材的内容,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扩展或者是进行联想。例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政治教师不需要总是围绕理论内容进行机械的举例说明,可以围绕第一要义发展进行联想扩展,这里以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讨论内容,和学生探究网络诈骗的现象,逐渐渗透人性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道德素质的紧密联系。

三、选择合适的案例,提高课堂趣味性

案例分析是政治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后,教师往往会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在这一期间,政治教师可以合理地筛选一些例题,在分析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的内容。例如当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学习世界地图时,政治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找到共鸣点,引入有关政治中实践思想的题目,例如给出题目: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而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个题目涉及到实践内容的全部理论,让学生对案例产生熟悉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

四、组织课堂讨论,深化思想教育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6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努力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教育培养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有序协调发展,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及改革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在校生人数超过了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加大的过程中,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薄弱

在培养目标上,中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较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安排教学计划,过分看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却减少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于学生的拓展性发展很是不利。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大大限制了其思考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且进一步限制了其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课程设置衔接不够

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不够,教学内容重复率偏高。主要体现在(1)二者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方面有重复,不能区别体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的;(2)在教学科目设置方面,课程重复率太高;(3)内容重复,中、高职的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知识点及技能点等内容重复度偏大。

(三)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脱节

由于中职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忽略了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视。而中职院校招生的对象是经过中考筛选出的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自学能力弱,如果在中职阶段对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进入高职阶段,首先对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有困难;其次,不能很好地学习掌握专业理论课程,使得学生对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入;最后,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他们的职业创新能力及终身发展受到影响。

(四)中、高职阶段实践教学规划问题

基于中、高职教育的特点,中、高职教育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值非常高。同时,一般中职学校都在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践,但是真正能顶岗实习的学生只有少数,这就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所以,将中、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好,会促进中、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中高职衔接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根据行业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依据企业、行业的最新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教育都是对在校学生的的从业之前的阶段性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应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中、高职教育阶段各自的优势,而不仅是简单地将中、高职教育衔接看成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时间衔接,应该系统地完成学生的职业教育生涯。重视课程规格及培养目标的衔接,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强调实践应用技能,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职业概念;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实验室模拟操作及工厂实践活动,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系统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方面位于核心地位。中、高职衔接实际上就是二者课程不重复、相互分工、承接的一种有机结合。为了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由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系统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标准的衔接上,要将中职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和高职的技术性与创新性整合优化。为了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课程标准的构建,要充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根据行业标准所需要的知识及能力制定教学内容,构建出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要融合最新的技术规范和职业标准,力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知识够用、图文并茂、突出技能”,编写适应岗位要求的特色教材,真正体现出“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培养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1)制定完善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方法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得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及知识、能力结构均得以提高;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高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技术工作,学习生产一线的新方法和新技术;3)为了充实师资队伍,应引进高学历的人才,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以提升。

(四)构建共用共享的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高职分段教育培养的衔接,应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高职领导良性流动,中、高职院校的设备、师资、教材、校企合作、网络资料等教学资源应实现共享,即强化了领导的管理能力又强化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使得办学层次得以提高,方便学生继续接受更高阶段的学习和教育,从而使共同的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结束语

中高职衔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整体设计,统筹兼顾。因此中、高职合作院校之间及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应提前明确、反复探究、不断磨合和完善,将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实现中高职衔接,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出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韩素贤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荣.搞好中高职衔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J].财经界,2014,1.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扶贫

一、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在该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的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有一点是说要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自2019年开始,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10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中,就有一点是说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被认为是促进国家和组织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因素,也是劳动者不断丰富知识、更新和提高职业能力、提高人力资本、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培训还有助于缩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差距,增加社会资本,增进社会福利与公平,降低犯罪率,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那么,如何利用企业和学院各自的优势,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本文就围绕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

本论文以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课题(经费自筹)“提高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质量探索研究”的研究为基点针对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问题,探索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1.“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实践性应用研究项目:

为发展建筑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落实学院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康乐县人民政府签定的康乐县教育扶贫三方协议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康乐县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协调和参与中建集团助力康乐县教育扶贫项目“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的各项工作,商定教学模式、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1)招生模式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用人需要,康乐县劳务办提供生源,以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占人数的3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8—40周岁之间,兼顾贫困人口当中有培训需求、身体健康的康乐籍有专业基础和相关从业经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大中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2)培训模式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为期三个月技能人才培训班,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负责全体学员在校期间食宿和人身安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根据教学计划,学员的实际操作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按照“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与中建集团共同组织实施。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使培训班学员们安心学习、乐于实践,降低就学成本,提升培训效果。加强学员在培训期间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进行严格的出勤和纪律考核,学员必须完成培训阶段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实习模式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学员提供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学员通过顶岗实习将自己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业技能进行巩固和提升,以技能促进就业,争取部分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到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岗位工作,帮扶康乐县实现稳定脱贫。

2.“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项目:

积极组织并参与我院精准扶贫培训工作,近年来,在我院扶贫联系点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开展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近年来,在我院扶贫联系点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开展了精准扶贫的劳动力培训工作,有168人参加了焊工、电工、砌筑工、测量放线工等工种的培训。在教学上,派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并派出班主任进行全程管理,培训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了镇原县扶贫部门及孟坝镇受培训贫困户的高度评价。

(1)培训目标

旨在通过培训,使精准扶贫劳动力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脱贫致富本领。参加培训且通过测试的人员,取得建设行业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招生范围

以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兼顾贫困人口当中有培训需求、身体健康的庆阳市孟坝镇塔李村、王山村、东庄村的有专业基础和相关从业经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大中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

(3)教学方式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资源,载着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采用送教上门的教学模式,分别到庆阳市孟坝镇塔李村、王山村、东庄村开展培训工作,让学员以最便捷、最直观的方式进行理论及实操的学习,及时掌握消化培训内容,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技能促进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3.实践性应用项目创新论点

(1)改善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法职业学校教师类型的多样性、层次的差异性、要求的异质性和目标的可能性,明确了实践方案的问题性导向和对象性要求;针对在实践教学中的盲目性及形式化,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制方案。(2)企业和学校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制定实践方案,研制出符合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能帮助劳动者在该企业长期发展的实质性教学实践方案,让企业及劳动者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感和成就感。(3)将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企业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培训与使用结合的制度,实行“带薪培训”和经费保障制度,增强劳动者守望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员工终身学习的需求。(4)建立学员及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档案。

三、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还是存在多多少少的强迫性,那么,如何提高建筑业劳动者自身的培训积极性,让劳动者深切的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是提高我们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工作的难题。建筑业劳动者主要是从建筑业劳动市场中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也决定着个人能够获得企业提供培训的机会的多少和个人对继续教育的投资能力。只有将这种概念灌输到建筑业企业领导及每位建筑业技术工人思想上,才能从本质上调动企业及建筑业技术工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1.在培训中,开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劳动者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爱岗精神,树立个人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大力倡导员工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进行职业责任的反省、对照、检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责任感,进行职业责任修养和教育,培养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企业和学校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制定实践方案,研制出符让企合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能帮助劳动者在该企业长期发展的实质性教学实践方案。

3.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

(1)企业重视程度,依赖于企业内部宣传,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转化为福利性质,而非应付政策的无奈之举,通过企业自身的重视,渲染到劳动者自身,提高劳动者自身重视程度,形成有序的循环机制。有效调动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提高教师参与度和岗位对接能力,确保实践成效。(2)完善培训体制,强化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强化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纳入到单位的发展规划。(3)企业建立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档案企业建立工人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档案,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作为奖励机制、晋升机制、福利机制,劳动者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4.提高劳动者自身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于劳动者自身而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学习是主动的,从培训到学习,不只是一个名词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更新,是提高工作能力,获得更高劳动报酬的有效途径;于企业而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获得利益的敲门砖,从培训到学习的转换,不只是一个名词的转换,是企业对人才的投资,是企业获取更大利润的投资,只有利润大于投资,培训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变革总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在国外70%的组织变革以失败告终,组织变革三个阶段,一是高水平的做“错误”的事情;而是低水平的做正确的事情;三是高水平的做正确的事情,引导培训变革创新可以试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蕊.影响成人参与继续教育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J].教育研究,2013-4.

[2]吴慧娟.《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R].中国建筑业协会,2017-8-22.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职业导向性、实践性和务实性,强调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塑造贴近实际的工作环境,促进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发展。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之中,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1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价值作用

1.1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之中,能够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氛围,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真正使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明确其目标和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对教学景象进行探索,消除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负面情绪,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对实践活动的探究欲和求知欲,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提升,使学生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深化知识技能和竞技战术。

1.2巩固体育教育效果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体育学科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技能的正向迁移,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动作组合编排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推动规则意识、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发展,从而有效引导学生使用积极途径宣泄情绪,释放欲望,培养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知识经验的外化,促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有机结合,以有效巩固体育教育效果[1]。

2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2.1完善情境建构

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汇总的情景建构,是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表现之一,优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增强高职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融入感和代入感,最大限度的消除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抵触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完善情境建构的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强化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因素的定向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体育教学的知识动作和技能战术。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近期最受瞩目的世界杯球赛,将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观察球员动作和比较竞赛战术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绪代入感和实践兴趣,随后再由教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技巧练习和体能训练,最后开展具有竞争性的足球竞赛,以强化学生的实际对抗经验,深化组合动作联系[2]。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安排部分学生担任足球裁判,使其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的评价赛场上学生的表现,从而强化对规则意识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竞技类体育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通过对角色的带入,提高动作技能的精确性,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看待战术安排,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

2.2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学流程的规划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先导,进而保障学习内容与三维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时,会将其设计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教学目标制定阶段、教学规划设计阶段、教学方案实施阶段和教学结果反馈阶段。在教学目标制定阶段,教师要充分理解体验式教学法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观”的主张,在落实学情分析和教学体系解析的基础上,从专业技能、情感目标以及知识目标等三方面着手,设定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目标,强化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例如,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体验人类走、跑、跳、投的生存法则;在篮球运动中体验永不言败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在野外生存训练中体验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以及挑战自我的勇气。在教学规划的设计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体育学习的主观性,合理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进度,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教学体验的优化。在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教师要依据教学规划推进教学工作的实施,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工作,把握教学进度和节奏,巧妙灵活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偶发问题,从而有效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结果的反馈阶段,要注重过程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立体的评估,确保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发挥其杠杆作用,为后续体验式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3突出职业导向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以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因此,体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中的必修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知识复合型、思想开放性和能力综合型应用人才方面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其职业导向,促进特殊体能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着眼点,依据其不同的职业方向和岗位技术体能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财政办理、管账、审计会计类专业的学生,要强化对其的小肌肉群训练,提高其动作灵活性和敏捷点,促进其注意力和专注力的长时间集中,可以选择乒乓球、羽毛球、桥牌等强化反应性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比赛计时、查分等规则的理解,以培养其审慎、周密的处世态度。对于汽车、机械、数控、环保等生产技术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则注重强化其大肌肉群的力量,增强其上下肢的协调性,促进其忍耐力、目测力和专注力的提升,可以选择的体育活动有:铅球、射击、台球、双杠等[3]。对于营销与策划、旅游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音乐表演等服务与艺术类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则要注重其心理素质、体型体态、腰、腿及下肢静力性耐力的提升,优先选择户外郊游、心理素质拓展、健美操、太极拳等体育项目,以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增强。

3结论

综上所述,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职体育教育之中,需要其课程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掌握多种情境建构的方式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安排,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切实增强学生的人力资本,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凤兰,孙克军.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0):131-133.

[2]杨筱竹.试析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8):12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