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音乐教育范例

多元化音乐教育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教学师资;农村教育

十多年来的新课改,素质教育是其不变的教育目标,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但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早已根深蒂固,改变非一日之功。而在新课改的造势之下,农村小学的教学模式也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音乐教育。对于农村小学而言,音乐教育就像是一张白纸,是他们从未接触到的一个新领域。纵然新课改呼吁音乐教育改革,而在农村,却也只是口号大于实际。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的缺乏

音乐不仅是小学生通往艺术殿堂的阶梯,也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因此,发展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代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但现在很多的教师忽略了音乐对学生的作用,把课表上安排的音乐课当成摆设,音乐课大多情况都会被数学课和语文课取代,或者成为学生放松的听歌课。农村家长也对音乐课有着十分片面的看法,认为诸如音乐这类的课程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让学生容易不思进取。如此一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已无路可走,同时也阻碍了真正音乐的音乐传递。

(二)音乐教育资源的缺乏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市里的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有钢琴,但是在有的农村小学,甚至都没有一本音乐书[1]。同时,师资力量也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但这往往也是农村小学最薄弱的地方,农村学校的条件相对落后,很多老师并不愿意到农村教学,而且,受到传统固有观念的限制,音乐教师的地位并不算高,因此,发展音乐教育困难重重。

(三)健全的评价模式有待建立

音乐不是应试科目,它不像语文数学在期末的时候会以考试的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一个评估,并且在农村,只有六一儿童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课的存在。即使老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无非就是让学生唱一首歌,看学生唱得好听与否。老师对音乐的这种不重视就导致了学生对音乐的忽视,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四)音乐教学与实际生活不匹配

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的音乐课上仍然传唱《在北京的金山上》《卖报歌》等老歌。经典作品的艺术内涵固然丰富,但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现在有些远,学生难以理解当时的情怀和歌词的含义,因此,对音乐也谈不上有多大兴趣。

二、如何改变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改变教育观念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通过开设音乐课程和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领略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总目标,同时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扩展文化视野。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改变对音乐片面的看法,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艺术性活动,只有足够的重视音乐等艺术课程,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学习音乐。老师还可以在音乐课堂上以做游戏的方式传授音乐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音乐的氛围更浓郁,让音乐课不仅仅是一门关于听觉的课程,而是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才能让他们领会音乐的奥妙,这样的音乐教学才会有显著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老师对音乐教学更有信心,也是对老师创造性教学的一种鼓励,让教学更灵活,不拘泥于言传的形式。

(二)提高现有音乐教师音乐素养,壮大教师队伍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相关资料表明,就算是每个学校只配备一名音乐教师,仍然会有很多学校没有音乐老师。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在如今的基础上,只有让教师真正的重视音乐,才能发展好音乐教育,同时,也要提高专业音乐教师或代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的素质。除此之外,音乐者们也要抓住学习和提高自我的机会,承担起传承音乐的责任。上级也应该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创造他们学习的机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从不同方面来展示音乐之美,让音乐者对音乐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理解。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学音乐有动力

虽然音乐没有期末考试,但我们可以建立其他的评价考核方式,这不仅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考核,也同样是对同学所掌握的知识的一种考核,最重要的是,评价机制应该多样化。艺术没有数学的严谨和唯一性,也没有语文的套路,艺术更多的是自由,更多的是自己的理解,所以音乐的评价机制多元化是与它的特点是相符合的。多元化的机制,能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领略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全面发展自我,学会多重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也能记录下他们的音乐成绩,能更直观的看到他们的进步。

(四)生活化教学

在音乐的选材上,教师更应该注重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选材避免老旧,挑选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曲目。考虑到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歌词应该通俗易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让他们对社会有个正确的认知。《童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语调轻快,歌词清新,涉及到的游戏都是小学生经常接触的,这样的歌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能否有明显改观取决于教育者是否支持和努力,各级各部门若能高举音乐教育改革的大旗,把艺术教育当作民族大任一样来对待,紧抓实干,那么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就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样才真真正正的实现了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秦忠强.浅谈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出路[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12:67.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2

首先,在课程建设中,应体现多元音乐文化的课程设置。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央音乐学院走在了音乐院校的前面,在1982年的时候,他们就开设了《外国民族音乐》这门课程,然后,又不断的开设了《美洲民间音乐》《亚洲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拉丁美洲音乐》《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印度音乐文化》等课程。中央音乐学院所开设的这些课程,从各个方面全面的阐述了洒落在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不仅让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同时在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方面,也得到了补充,从而使他们能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无独有偶,此时上海音乐学院也不断开设了《日本音乐》《东方音乐概论》《朝鲜音乐》《东方音乐文化》《印度音乐文化》《比较音乐学》《东南亚音乐》等课程,同时,《东方音乐概论》的教材编写也得以完成。这就使上海音乐学院以其特有的优势走在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列。在其它的音乐院校中,也有音乐界的同仁在为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事业默默努力着,例如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陈铭道教授,他从1992年时,就一直为中国音乐学院的作曲系音乐学等系讲授《世界音乐》等课程。中国音乐学院的朱卓建教授在1995年时就为在学院的外国留学生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这门课。以此同时,在福建师范大学的王耀华教授也为学生开设了《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这门课程。从以上罗列可以看出,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地方和学校都是处在沿海和较大发展的城市和地区,而西部和相对偏远的城市和地区的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却显得滞后,甚至停滞不前。这是我们目前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

其次,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本地域的音乐文化就应该占学校教育的很大部分内容。因此,西南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就处在了一个机遇与挑战的处境中。由此,我们应该革新自身体系,努力尝试去改变原有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问题来进行。

1.转变原有音乐教育观念

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的、开放性的观念,在类似情形的驱使下,人们对世界上不同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研究已经成为了人们音乐生活的一项内容和获取自身发展的意图,这种以开放性的姿态面对世界音乐文化,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发展思路和理论依据。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中国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结构、语言特点,构成了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因打破一切陈旧观念的束缚,在文化与音乐教育相关联的条件下,努力寻求该地区自身的潜质,来组建符合该地域的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学科体系和理论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本族语言或和汉语语言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高校音乐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对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对汉族音乐和文化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的文化渐渐的失去了她赖于生存的土壤,许多宝贵的音乐文化资源逐渐消失,此刻,高校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思想为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2.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与储备

在当前的教学队伍中,高校的音乐教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院校毕业出来的以西方音乐体系训练为主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对音乐的操作能力都已深深打上了西方音乐学体系的烙印,因此,他们缺少了必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视野。要培养和建构我国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和体系,就需要教师们有实地的研究学习经验,深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调整和更新思想观念,将其哲学思潮、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争取做到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对其音乐进行教学和研究。以上可看出,教师的培养和师资结构的建构对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领导者应该注重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中的合理布局,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供教师去研究和学习所需专业的时间和机会,以此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多元音乐教学新局面。

再此,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不能脱离本身的生态环境。任何事物的发展若离开了自身的生态环境,它将会面临消失的危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也一样。高校音乐文化的多元教育模式和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特点,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校园,而应有目的、计划性的安排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到广阔的民间去感受和学习体验各民族民间的音乐事项。同时,学校要不间断的聘请专家和学者以及民间艺人来校举行讲座或教学,同时,不断举办与本土音乐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采用民间实地课堂与学校学习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时再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音乐实践要比音乐理论更为重要。到民间学习和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音乐创造的非程序化和非正统性,这种带有互动的交流、偶然中的必然的音乐创作行为,会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充满激情,从而也使音乐回归到其本身。这种学习模式,使我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不只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知识的过程。这就会使我们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唯一答案”和“最好、最佳答案”的模式。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多元化教学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类学校,把教学和培养的主要任务放在专业技能上,但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具备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尤其是在专业技能都很优秀的时候,能够让你脱颖而出的就是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其他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科目是每个专业都需要接受的,学生的情操培养一方面通过具体的音乐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另一方面就是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对学生的间接影响。一堂音乐课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真善美的体验,这种体验和感悟是欣赏美和体验美的能力。而在社会融合方面,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加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会进一步增强,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和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音乐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培养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培养中主要进行实际的、专业性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性质的技能人才,这种专业的选择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对口输送。与社会需要进行衔接是高职院校在市场存活的一种明智之选,在专业设置上和课程培养模式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而作为素质培养的音乐教育往往会被忽略,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补充,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够像专业课程培养模式那样科学。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只是简单地采用课堂教学形式,而音乐体验也止于音乐欣赏,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2.教学与实践脱离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是专业教育之外的教育科目,也是基础必修课程,但在教学重要性上,音乐教育是被边缘化的。在社会层面上,音乐市场主要是通俗和流行唱法占据主导地位,而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主要集中在古典和乐器的欣赏中,对于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很少。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音乐教育和审美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应用机会,即使是音乐培养专业也没有社会需要的填词、作曲和乐评等方面的专业培养。这就是音乐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脱节的表现,没有对市场进行正确了解和调查,课程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直接挂钩,这将是高职院校中的音乐教育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3.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音乐欣赏。而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体验式科目,特别是在非音乐专业学生中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科目时。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在于体验,体验不同的音乐作品,尝试制作不同的音乐作品,这些方式都是音乐教育可以采用的新教学手段。高职院校中音乐体验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满足,而高职院校的音乐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学校社团组织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所以,仅仅由学生编排的音乐节目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作用,而且这种质量不过关的音乐节目和活动也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形成不了一定的活动规模。可见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没有被教师充分利用起来。

4.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受到规模和经济支撑的限制,在音乐教育模块基本上都是依靠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来实现。而高职院校的主要师资是集中在专业技能领域内,音乐教育在师资方面的不足给音乐教育带来不良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师资如果得不到重视,就不能满足音乐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果音乐教师本身的审美能力就欠缺,那又如何对学生进行好的审美能力培养。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路径探索

1.课程培养模式多元化

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单一化误区,而解决这个误区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尝试。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要从多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在课程设置上,音乐教育的选修课和公共课的形式决定了其课程时长远不如其他必修科目,并且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是以考查为主。音乐教育更像是一门赏析课,课程内容和进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强的自主决定性,这跟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有很大关系。应通过课程设置的规范性来规定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将音乐课程的理论知识作为音乐课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音乐赏析和评价。这种规范性的课程设置将会对音乐教学有一个硬性规范,从理论做起,实践护航,保证音乐审美的培养。另外,在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将自由让位给学生,培养学生具有赏析和领略不同风格音乐类型及题材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欣赏素养,更能给予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自信。要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并将参与音乐类活动的多少和积极性作为音乐教育评价的一部分,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机会。这种培养模式必然会增强学生社交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最为关键的适应能力。

2.丰富音乐教育的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极大丰富了音乐教育教学,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广网络音乐教育的在线音乐教学模式。通过组织丰富的音乐活动进行体验式音乐教学,坚持音乐课程的课外和课内相结合,音乐常识的普及和音乐乐感的审美等相互融合,将学生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行自由组合。要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音乐相关活动,在学生主办社团类型的音乐活动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专业指导,将原本单一的活动转变为音乐教育最多元的实践课堂,这种教学会把音乐教育提高到体验式和实践性教学的高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也是丰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一个方向,如在线网络课程。名校的有关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的公开课,网络上的优质音乐欣赏类节目和大量具有社会关注度的音乐类节目都可以借鉴和运用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将这些最新音乐成果和潮流引入音乐教育,将会极大丰富音乐教育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能够拉近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市场之间的距离,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创造更为广阔的教育资源和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高职院校的师资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师资的来源主要是招聘环节,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招聘上应该适当提高门槛,吸引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不仅要考虑教师的音乐专业修养,也要衡量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个音乐素养极高的人,具有满肚子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美感却无法全面地传达给学生,这不免也是一大遗憾。优秀师资的招聘是师资力量的来源,而能否将这些优秀师资进行长期培养和保留对高职院校而言也是考验。在师资管理方面,可以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委员会管理,不只是在教师的专业评价和教学评价方面给予不断鼓励和培养,在生活和音乐教育上也要保证其基本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是音乐教师在职业追求上,要给予其一定的自由空间,好的教学和学术氛围是留住优秀师资的最好条件。让师资保持一致优秀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科研成果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此来激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兴趣,对教学能力也可以通过挂职定岗、在岗培训和跟班研讨等方式进行在岗学习和培训。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比赛、相关活动等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先,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也督促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禄民:《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吴思明:《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4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多元化;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特殊性越来越关注,高校音乐教学成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这就促使以多元化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音乐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多元化教育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是目前教育理论中先进的理性教育体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新形势下音乐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如何将多元音乐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并结合现今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程内容及组织形式,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多元化设计,建立和完善高校音乐课程体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多元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化音乐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多元化音乐的理解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开放的时代,由众多国家和民族组成的人类社会,决定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性更加深刻地体现在艺术领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常态,我们已经不能在用保守陈旧的眼光看待音乐的发展,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进步,人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多元化的思维认识和理解音乐。全世界近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这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基于多元化教育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起来的,这种音乐教育也是基于全面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的。

(二)多元化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多元化音乐教学是在尊重传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更加融合地吸收其他音乐,实现音乐跨区域、跨时间的融合。高校音乐教学也应该多元化发展,在多元了解各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音乐类型和理念。多元化音乐主要培养学生在音乐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也能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其教育教育中的作用为:

1.培养音乐兴趣,促进素质教育

多元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的音乐知识。然而,纵观我国当前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不难发现,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程一直是以副课的形式存在,课程安排的少而且经常让位于主课,这样一是导致学生很难接受到全面的音乐知识,即便上课也是内容较简单、形式单一,没有多元化音乐的培养;二是导致学生越来越不重视音乐教育,认为音乐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和欣赏音乐是没有必要的,从而形成狭隘的音乐观,缺乏鉴赏音乐的能力。高等教育除了音乐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音乐课程虽受到一定的重视,但也大多是以鉴赏课程为主,课程单调单一,且多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学生修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并非真正的认真学习和了解音乐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音乐教学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类型和音乐知识打破音乐教学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提高音乐素养,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高校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育,在加强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要弥补初级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缺失的内容。因此,需要开展多元音乐教育,形成学生开放的文化视野和理解能力。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是对情绪的抒发和释放,多元音乐教学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特有音乐的教学,精神能够得到不同层次的升华,提升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多元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元,这也就意味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音乐感受和审美体验,拓宽学生欣赏音乐的类型,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音乐类型。多元音乐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学生在对不同地区和民族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自然地吸收不同的音乐精华,借鉴优秀的音乐资源,进而发扬和宣传民族音乐。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课程多元化设计策略

高校音乐多元化教学在充分结合音乐教学和其他艺术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音乐作为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包括专业的声乐训练,还涉及相应的音乐鉴赏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文化背景的理解,这就要求多元化音乐教学不能遵循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将音乐知识与文化融合起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教师应该转变其教育角色,从教学的教授者转变为启发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此外,多元化音乐教学还离不开对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以其作为教学的辅助,增加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性。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化的课程需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从而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一)音乐课程多元化体制的建构

课程是组织教学的最重要的依据,在课程的建构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设计是学校实施多元化音乐的重中之重。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音乐课程如何采取多元化设计是教学的难点,高校必须在明确了多元化音乐教学的基础和定位后,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实施,全面彻底地在课程中贯彻多元化音乐的理念,才能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制。高校音乐教育中,增加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的训练,除了基础的乐理课程之外,加上音乐鉴赏、中外音乐赏析、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鉴赏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课程,合理安排这些课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音乐的不同魅力。高校除音乐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对于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目前设置得仍旧不甚合理,课程安排时间短,课程内容也相对单一,如果能将不同的音乐类型系统的讲解,将极大拓宽和延伸大学生对不同的音乐基本理论的认识。多元的结合将极大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例如有中国传统的乐理知识,由世界音乐公用的音阶,有各民族的民族小调,也有当前流行音乐等,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乐感。当然,理论讲述离不开实践运用,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乐的美妙,体会不同音乐的独特之处。当前,教学现代化设备的成熟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在音乐课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对于多元化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应给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类型,达到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目的。

(二)课程教材设置的多元化

高校音乐课程教材是教学的基础,通过对教材循序渐进的设置能让学生逐渐地接受多元化的知识。因此,音乐教材一方面应该充分考量音乐发展的历程包括国内外、传统和现代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基础的课程中加入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如在讲授中国音乐史的过程中加入对中国民间音乐和各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等。外国音乐也不仅仅局限于世界音乐等教材,可以按照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分类,按照不同音乐类型或者不同地区进行讲解。只有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音乐进行理解和鉴赏,在尊重音乐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加尊重民族音乐,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普遍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资料,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尤其是音乐教学主要以音乐的赏析,以视觉和听觉为主,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视听享受。

(三)推进多元化课程改革

高校音乐教育中课程多元化突出的重点是“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摒弃单一的课程设置,实现多元化。目前,高校音乐教学要实现多元化就必须施行改革,结合音乐的不同类型和风格设置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课程多元性改革的另一方面是观念的更新,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世界,应该树立多元音乐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理念和对于音乐教育的轻视思想,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多元化的思想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建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高校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而多元化教学给高校的教学提供了更进一步的选择。音乐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很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元化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学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方面地向学生传输音乐理念和知识,实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当然,现阶段的多元化课程设置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教学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还应该不断实行教育改革,从不同的方面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完善,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J].人民音乐,2006(4).

[2]唐艺.用文化多元化的视角研究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87-89.

[3]马骅.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建构研究[J].理论学术,2013(1).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5

从以上罗列可以看出,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地方和学校都是处在沿海和较大发展的城市和地区,而西部和相对偏远的城市和地区的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却显得滞后,甚至停滞不前。这是我们目前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其次,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本地域的音乐文化就应该占学校教育的很大部分内容。因此,西南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就处在了一个机遇与挑战的处境中。由此,我们应该革新自身体系,努力尝试去改变原有难于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问题来进行。

1.转变原有音乐教育观念

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的、开放性的观念,在类似情形的驱使下,人们对世界上不同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研究已经成为了人们音乐生活的一项内容和获取自身发展的意图,这种以开放性的姿态面对世界音乐文化,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发展思路和理论依据。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中国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其自身的文化结构、语言特点,构成了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因打破一切陈旧观念的束缚,在文化与音乐教育相关联的条件下,努力寻求该地区自身的潜质,来组建符合该地域的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学科体系和理论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本族语言或和汉语语言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高校音乐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对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对汉族音乐和文化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的文化渐渐的失去了她赖于生存的土壤,许多宝贵的音乐文化资源逐渐消失,此刻,高校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思想为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2.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与储备

在当前的教学队伍中,高校的音乐教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院校毕业出来的以西方音乐体系训练为主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对音乐的操作能力都已深深打上了西方音乐学体系的烙印,因此,他们缺少了必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视野。要培养和建构我国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和体系,就需要教师们有实地的研究学习经验,深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调整和更新思想观念,将其哲学思潮、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争取做到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对其音乐进行教学和研究。以上可看出,教师的培养和师资结构的建构对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领导者应该注重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中的合理布局,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供教师去研究和学习所需专业的时间和机会,以此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多元音乐教学新局面。再此,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不能脱离本身的生态环境。任何事物的发展若离开了自身的生态环境,它将会面临消失的危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也一样。高校音乐文化的多元教育模式和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特点,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校园,而应有目的、计划性的安排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到广阔的民间去感受和学习体验各民族民间的音乐事项。同时,学校要不间断的聘请专家和学者以及民间艺人来校举行讲座或教学,同时,不断举办与本土音乐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采用民间实地课堂与学校学习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时再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音乐实践要比音乐理论更为重要。到民间学习和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音乐创造的非程序化和非正统性,这种带有互动的交流、偶然中的必然的音乐创作行为,会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充满激情,从而也使音乐回归到其本身。这种学习模式,使我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不只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索知识的过程。这就会使我们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唯一答案”和“最好、最佳答案”的模式。最后,高校多元音乐文化中德育的渗透。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6

一、桂林彩调剧目的来源

作为一种地方剧种,桂林彩调与其他地方剧种一样,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并有着辉煌的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桂柳彩调代表作之一的《刘三姐》,先后多次登上过中南海的演出舞台,向人们展示桂林彩调剧种的表演风格,随后又在全国34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巡演,演出次数达到500多场,这个数字在中国戏剧演出历史中是不常见的。桂林彩调的取材大多数源于农村,在人物和事件的选择上也往往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主。桂林彩调的演出者,也大都生长在农村,因此,对农村的生活以及问题都十分了解,在桂林彩调的演出过程中,演出者的艺术风格以及表演都会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彩调的表演形式多为载歌载舞,通过这种方式,更能使观众感受到彩调生动活泼以及地方戏剧特有的亲切感,在语言方面,多采用幽默诙谐的地方语言来行唱腔。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和地方语言,是桂林彩调的血肉,一旦脱离这些,彩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彩调的历史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其极具魅力的内涵和意义。在取材以及提炼主题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主要人物的行为入手,从说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等方面去进行探索和思考。正是因为彩调取材于现实,切合现实中人们的想法,所以才会被观众广为认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媒体的不断冲击,观众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在发生着变化。网络世界的不断进步也在刺激着剧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存在戏曲与戏曲之间,电视、电影的日益崛起,也使戏曲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在各大剧种的竞争中,地方剧种则更处于劣势。如果地方剧种被动消极地面对竞争,就会导致自身衰败的结局。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中,交通以及通信不便利,而戏曲通过自身的艺术再现,将社会中的人、事、物重新演绎,再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并借由表演来寓意褒贬、区别善恶、得知兴衰。戏曲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中满足了人们想要知道时势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能够通过教育、书籍、报纸、网络等渠道去了解现实社会,去提高自身的素养,古语中所言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变成了现实,加之人们拥有了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对于社会中的人、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以及判断,对于戏曲所给予的世界观也不会完全认可了。即便戏曲中深入阐释了人生哲理、时代变迁,在观众的角度,也不见得会感兴趣。久而久之,人们逐渐被新鲜的艺术形式吸引,戏曲艺术对他们的吸引力就相对减少许多。音乐艺术发展必须与时展保持相同的步伐,以适应观众的需求。从过去发展到现在的戏曲艺术,面对发生急剧变化的观众,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该通过不断的改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更快、更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这样,戏曲的发展才能够持续。

二、彩调唱腔的分类

早些年,在广西各地流传着采茶歌以及彩灯一类的歌曲,但未能形成戏剧系统。在清代中期,由于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湖南地区人民向桂北地区迁移的过程中,将湖南的花鼓戏(又称调子)也带入广西地区。在这一迁移的过程中,又逐步融入其他地区的音乐民间曲调,这其中包括桂北地区的民歌小调、湖南的鲜花调、阳朔的渔鼓调等,从而使得桂林彩调的内容愈加丰富。桂林彩调的唱腔分为腔类、板类、调类三种。桂林彩调的剧情多由神话传说、章回小说以及市井轶闻中取材,风格优美、诙谐,在市井中有着“快乐剧种”的美誉,同时,它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戏剧艺术文化特征的地方剧种。从表演形式上看,色彩基调也经历了庭院、集镇、、剧场等几个阶段。随着彩调剧本的发展和表演场所的变化,行当、服装和表演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彩调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大多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两个行当上,如眼、手、身、法、步等。其次是摇旦(即丑旦)。彩调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出场、扇花和手花都是极富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尤其是步法。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是彩调“三件宝”(扇子、手帕、彩带)中的一件。扇子在表演中也可用作工具和武器,因此被称为“万能”道具。它深深植根于农村,与当地民间俚语小调紧密结合,形成了内容和谐、形式生动的表演风格。

三、培养适宜桂林彩调生存发展的环境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壮族山歌、侗族大歌等许多民族文化,但这些在中小学的音乐课本中出现得并不多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传承方式使其保留下去,国家将彩调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保护它、传承它。而作为个人,也要认识到保护桂林彩调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尽管很多音乐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加强对民间戏剧的保护和传承,将传统戏剧编入教材当中,但其中还存在着编选内容不全面、占有比例不够等问题。以广西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音乐课本来看,教材共分为7个版块,外国音乐歌曲和儿童歌曲各占一个单元,但有关中国传统戏剧却没有任何介绍,能与之相关的也只是一些中国民族的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等。在初二的音乐教材中还设有音乐剧的版块,但音乐教师普遍用外国音乐剧《猫》来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概念以及创作,这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戏剧,更不知道属于桂林的本土戏剧是什么,对传统戏剧以及相关文化一无所知。如果我们对现有的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不进行调整,不作出相应的改变,就无法改变广西音乐教育的现状。因此,为了使中国传统戏剧在学生中普及,保护和传承桂林彩调的生存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在音乐学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上,要加强民族音乐学课程的学习,重点强调与中国传统戏剧音乐有关的课程。要引导和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国音乐内容和创作背景下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知识做出分析,使学生掌握历史调查方法,这对参与音乐历史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二)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各高校艺术管理部门要积极传播地域文化艺术,这有利于地方特色的展现。另一方面,相关的负责人员要具有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内容的责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组织和调动群众参与到具有文化艺术创作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这样才能有效将彩调进行更好的传承。

四、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彩调艺术是广西民族的传统文化,它贴近生活的表现手法以及富有喜剧性、声调的民歌性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民族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好民族文化宝贵财富的传承工作,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常俏.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彩调剧传承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9(07):103-104.

[2]兰珂,陈晔.广西彩调发展传承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9(06):59.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7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发展

中国的基础教育实施改革,高等教育进入到重要的阶段。从目前的高等教育情况来看,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从原有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模式、现代教育正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建立来了关联性。这对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专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音乐专业教育改革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就无法适应专业教育环境,也不会寻求更好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就需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采用多元的教育模式,提高钢琴教学质量,促进钢琴教育更好地发展。

一、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钢琴教学现状

(一)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高等艺术院校的招生,新生入学的学生多,使得音乐专业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短缺。比如,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音乐教育,有就已经将艺术教学与技术课程合并,已经不是一对一的教学了,而是一名钢琴教师指导超过两名的学生,甚至钢琴教学已经变成了技术教学,学生几乎没有接受实践练习的机会。正是因为钢琴教学资源有限,音乐专业的教育中就难以很快发展起来,也难以培养出高品质的钢琴人才。

(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在钢琴练习中,主要是技术培训,通常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家里练习。学钢琴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学生扩招,学习钢琴的人数也增加了,艺术院校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钢琴的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中,更多地传授理论知识,钢琴教室的不总是开放的,而是要分实践的,学生课后的练习机会很少,学习后不能巩固,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要注重培养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让音乐教育服务于学生。所以,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确定目标,对学生有方向地培养,推动中国的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培养的对象一中小学生为主,重要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比如,弹钢琴、唱歌等等,都是以培养技能为主。但是,在音乐专业教育中,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就会存在自我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做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音乐。一些学生是在父母的支持下选择音乐专业的,自己对于这个专业并没有产生兴趣。一些学生则是自己对音乐有兴趣,也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中会缺乏自信。要想学好钢琴,但是对于弹奏的技术没有掌握,使就会使得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缺乏信心。

二、钢琴教学中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

世界文化逐渐繁荣,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学者们提出了更多的教育目标。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源于多元的社会背景,也影响了文化教育模式,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要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因此,树立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充分了解,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中,要围绕着学生展开,就需要学习不同的地域文化,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以这种方式学习了解每个地区的音乐文化,从中提取优质的音乐元素与,提升到音乐的审美层次,强化音乐文化建设。在对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理解上,提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注重提升到国际水平,从世界的视野看音乐,通过不同地域的美和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对音乐进行创新。多元音乐教育就是倡导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音乐的发展渠道也会不断扩展。

三、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改革需要对教育理念实施改革

高等艺术院校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业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模式,就要首先转变教育理念。青年的钢琴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训练。钢琴教师要更多地接受新事物,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钢琴教学能力。学校还要应该在增加学生数量的同时,增加音乐教育的教师的数量,增加钢琴教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钢琴实践训练。作为钢琴教师,还要认识到鼓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钢琴实践课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钢琴演奏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钢琴教学比赛,让学生为大家弹奏钢琴曲,看看谁谈得更好一些,也可以请学生授课,采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钢琴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钢琴教学意识,对钢琴教学的流程。学生参与到钢琴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钢琴学习中说存在的弊端,也可以发现优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更好地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

(二)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改革需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钢琴教学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中,要注重音乐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能够在课上与教师积极配合。在钢琴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音乐教育中不局限于钢琴本身,而是要与其他的学科建立关联性,将音乐知识渗透其中,发现艺术中的共性。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对钢琴知识更为清晰地理解,对钢琴的知识全面掌握。如果学生要掌握和弦、音调、音调等的变化,就无法纯粹地通过技术练习掌握,还需要学生在音乐本体论的分析中找到答案。可以看出,在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中,理论课程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音乐弹奏技术。

(三)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改革需要具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钢琴教学中,对于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到钢琴教学质量。目前的钢琴教学中,内容主要来自教材。然而,为了适应多元化音乐教学,高等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应该从教材中获取的同时,还要高于教材的内容。还应注意钢琴教学的实用性、规范性以及艺术性。然而,目前音乐专业教育的钢琴教材的选择上由于目的性不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以及对钢琴弹奏技巧的理解有更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在钢琴教材的选择上要科学化,针对性强。学生可以在入学时,教师通过考试对每个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予以,这样就可以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目标逐渐明确,学习钢琴就更有信心了,从而逐渐深度学习。

(四)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改革需要对钢琴教学内容进行延伸

在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钢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钢琴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向课外延伸。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以教材为基础,但是教学中要考虑到全面性和应用性,就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发挥自身对学生的音乐了指导作用。在钢琴的考试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素质综合性地评价,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钢琴的弹奏技术进行考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五)音乐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改革需要分级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数的增加就会给教学带来挑战。每个学生对于钢琴基础的掌握和音乐天赋都有很大的不同,就会导致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的不平衡。所以,音乐专业的教育中就要注重钢琴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钢琴认知以及掌握的程度为基础展开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有差别地教学。如果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就要从基础教,让学生读谱、识谱,弹奏上也是以基础弹奏技术为主。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对于音乐知识缺乏接受能力,教师要注意鼓励,指导的时候要有耐心,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曾经学习过钢琴的学生,就必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具有更强的接受能力。教师就可以指导这部分学生联系弹奏著名的音乐,诸如肖邦的音乐、贝多芬的音乐等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音乐知识,领会钢琴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如果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没有对自己的钢琴学习没有自我定位,就会在钢琴学习中产生各种问题。树立多元音乐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对目前的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予以改进,实现钢琴教学的多样化。要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改变教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选择钢琴教材要具有针对性,使得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创新,以培养创新型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静.钢琴演奏技巧与钢琴音色的关系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2):44-45.

[2]李洁.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2.

[3]宋婷婷.钢琴演奏技巧与钢琴音色的相关性探析[J].通俗歌曲,2016(7):24-25.

[4]曹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简单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10):74-75.

[5]管建华.21世纪的抉择-从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三个“缺失”问题谈起[J]..人民音乐,2015(1):27-28.

[6]赤区光.浅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2):54-55.

[7]田许生.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研究团成功(教育),2016(18):89-90.

多元化音乐教育范文8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教学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而且有56个民族,所以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多与民族相关的和谐共存问题。根据这个情况,我国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多元化政策,以达到各个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但是在音乐教育这一块,由于音乐文化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多,虽然也在提倡音乐文化多元化,但在很多高校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一、多元化教育概念简述

多远文化的形成对各种文化的和谐共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各个领域的多种文化的和谐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教育这一块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多元化、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多元化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政治多元文化的一个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带动教育领域的全面、客观发展的新要求。而对于在多元化教育,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美国学者认为多元化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和有着不同信仰的人在接受教育时能够做到相互尊重、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这样的定义主要侧重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多元化教育能让不同的个体融入到教育中去而不产生冲突。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简述

其实现在很多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都融入了多元文化,通过音乐教学等方式将主流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或者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效果,在课堂中,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教学特色主要就是能够让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以及相应的音乐文化概念等相互融合,产生不一样的“化学作用”。多元化音乐教育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解、分析之后,再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具体的音乐教学,让不同的民族甚至更小的分类群体学习、体验到不一样的音乐文化,不仅能够让各种非主流的音乐文化得以发展、传承,也让学生们见识、学习到更多的音乐文化,感受到它们不一样的魅力。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一)树立正确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

要让多元化音乐教育真真切切地落实到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去,首先就是一定要树立多元化音乐的教育理念,这是基础,虽然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实际教学效果还是有待提高的。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在逐渐地向西方学习,所以在音乐教学这一块就忽略了我们自身民族的特色和优势,如果没有了本民族的支撑,也就无法对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进行延续、创新。所以当前我国在多元化音乐教育这一块,必须得树立好正确的理念,重视并利用好音乐本身的产生环境和优势,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要以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为主要导线,再对其他的文化进行延伸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完善

要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就要将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带进课堂,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们了解到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并吸收其中的精华、开拓学生的视野。所以要对音乐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安排,将多元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学习,然后将它们进行融合。适当增加具有时代性和多元化的课程。类似于《世界音乐》《非洲音乐》《通俗歌曲翻唱与录音》、《数字音频处理》等新兴音乐课程在一些高校被纳入公共选修课的范畴。此类课程的增设,无疑为音乐公选课的建设烙上了时代性多元文化音乐模式是当今时代已经不容忽视的特点。

(三)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教育这一领域,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实现多元化音乐教育,教师必定是最主要的力量。所以老师多多元化音乐教学一定要有正确的理念,自身一定要有足够的修为,在教学环境中也对思想进行不断地拓展,丰富自身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们进行多元化的音乐学习。

四、结语

总之,多元化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最基础的教育理念,它不仅对学生自身的音乐文化学习的视野拓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更多的音乐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所以,在高校中实行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具有很深远的意义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不断拓展,才能持续深入。

[参考文献]

[1]申展,刘咏莲.浅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4,17.

[2]张锐.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评《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

[3]管建华.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4]娄雪玢.培养方向多元化课程结构模块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