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学范例

多元智能教学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1

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罗杰斯(CarlRogers)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说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迅速崛起,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习是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在幼儿教学领域,幼儿教学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的影响。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明确地提出了“集中关注学生”(focusonthelearner)后,教育家们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根本弊端进行了深入探讨。随着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在幼儿教学领域,七、八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区别于传统的创新教学方式。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徳•加徳纳(HowardGardner)教授,在贝拉尔•范•李尔基金会的资助下,提出了“人类潜能研究项目”(ProjectonHumanPotential)的计划,力图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人类的认知能力,从而找到更好的教学理论。在研究中,加徳纳把智能(intelligence)看作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文化背景中生产出或创造出该文化所重视的产品能力。”因此,他认为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笔纸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由此,加徳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Framesof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及1991年出版的《未被学校教育开发的大脑》中明确地提出了人的智能有九种因素构成: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存在智能(ExistentialIntelligence)。加徳纳认为:人的智能由这九种智能所构成,这些智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运用,以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上发展。不同的人在这九种智能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力领域,在这个类型的智能活动中会表现更好。因此幼儿教师应依据不同学习者之间智能组合上的差别,寻找他们优势智能加以利用、劣势智能加以弥补,为学习者提供最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幼儿教学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多元智能理论自身的优点体现了其指导幼儿教育的优越性。首先,多元智能理论是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不是某种零敲碎打的理论假设,更不是没有坚实理论依据的猜想。目前,美国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著作(包括加徳纳本人的作品)迄今为止已有40多本,它们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构筑起多元智能的理论大厦。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可以保证教学研究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使其更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非常吻合。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它们的内涵几近相同。同时,多元智能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提供的理论基础。换言之,多元智能理论虽是舶来品,但却很容易本土化,这一点就保证了该理论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市场。再次,多元智能理论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了其在幼儿教育中实践的可能性。再好的教学理论若是不能充分利用或是实际操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早已进入到了课堂的实践层面,并总结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各种方法。这些具体的、应用的该理论的方法就为幼儿教师提供了借鉴、参考和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学的目的和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的聪明,而在于教师如何是学生变得聪明,在哪方面变得聪明。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为幼儿教学挑战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形成具有当今时代特点的创新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指导。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心;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建立多元多维的立体评价观。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2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引导教学,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化功能也培养学生的语言,忽视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通过全新的智能观作为理论基础,并利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这个平台,通过相互融合,就能有效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学生智能的个性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基础和结构特点,重新组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

(一)多角度激活引导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表现看不懂和读不出,这是阅读的核心,因此老师要通过多角度的激活引导个性化阅读教学。这就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开展:第一,排除学生心理以及思维上的障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即使有新的见解,往往也不愿意回答,因为害怕说错被同学嘲笑,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个体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环境的差异,对于作品理解深度也会存在差异,要明确这种差异的正常属性,就算是专家教科书的答案也并非唯一,通过这种激励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敢于发表意见。第二,倡导教学民主化。民主化教学是新时代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课堂阅读教学时,师生之间相互平等,老师能理解的内容学生并非不能理解,学生不明白老师不一定就明白。老师在教学中获得优势在于有着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知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教学中通过平等的对话更容易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第三,构建交流平台。由于应试教育更多需要以分数为保障,所以老师常常担心阅读教学不能到位,总想面面俱到,但是枯燥的学习方式往往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探讨以及和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这是现代创新教育的核心观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开展:

1.采用三点相连教学法。

所谓三点就是重点、难点和疑点。在这三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信息,能够让学生自由想象,激发学生阅读潜能。在连接重点方面,要对阅读文本的重点采用群策群力的方法进行重点教学。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语言技巧就是学习重点,要明确“巧”的内涵,然后让学生研读文本,就会逐步发现比喻、通感以及叠词等技巧。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但是却又能够产生大体一致的审美趣味。在突破难点教学方面,因为相对较难,所以在阅读中更容易体现出这种多元智能。所以在文本难点的解析方面要采用见仁见智的方法,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抒发胸臆、思接千载。比如在《荷塘月色》中“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在这里为什么朱自清会使用并不美好的词“鬼”作为喻体?这时候学生就会凭借自身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分析和感悟,从而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连接疑点教学方面,由于文本中会存在很多疑点,而这些疑点相对晦涩难懂,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直面疑点,让学生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提出这个题目给人的是惆怅还是欣喜?很多人会回答是欣喜,可是杜鹃本身就是一种惆怅的词,因此这种回答似乎又有点不简单,所以通过学生的辨析就能获得更多的见解。

2.三方互动教学法。

阅读说到底就是对文本信息的感悟和发现,所以在阅读时通过互动交流就能有效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就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三位一体的互动进行教学。其中三位一体的互动教学则主要指的是文本和文本作者以及阅读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这种深入文本以及和文本作者的潜意识的交流互动,往往会获得意味无穷的乐趣。

3.三法互容的教学方法。

个性化思维和阅读经验的积累是风帆,而阅读方法则是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导,比如通过联系生活和逆向思维以及审视批判等三种方法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教学,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三)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过程的独特体验

在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体验。在当前纷繁杂乱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禀赋和素养以及文化的差异,在阅读体验上会产生明显的区别。作为老师最终的评价中,在反馈阅读结果方面要以真诚、负责以及激励向上的评价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而摒弃传统的以标准答案为准的单一评价模式,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要想充实重视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那就要做好“三重三轻”工作。也就是重视阅读过程轻视结论、重视肯定阅读轻视否定阅读、重视阅读发展轻视静止阅读。

三、结语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3

1.1专业考核与培养目标相分离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培养学生的专项技术和理论水平;(2)培养学生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能力;(3)培养学生健美操活动策划及比赛裁判能力;(4)培养学生健美操专业科研能力。现如今我国健美操考核的目标仅限于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两方面。很明显,考核的目的已与当初的培养目标严重脱轨,简单来讲,健美操成了简单而又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训练课,健美操比赛或选拔成了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当然,作为健美操教师也只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专项训练技术,并未涉及教学训练及健美操活动的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内容,这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水平的提高。

1.2考核标准脱离社会需求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健美操专业的主要考核目标是对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及理论能力的考核,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过专业“考核”的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校。其主要职务的体育教师或健身教练。众所周知,中小学学生是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种通过以单纯考核专项技术为主的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或教练的专业水平并不能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培养我国未来全面型体育人才发展的需要。

1.3考核过程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健美操课程考核一直以来都在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学生每学完一套专项技术,就要进行考核,这种传统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一些具体的学习状况,缺乏考核过程的客观性及全面性。

2多元智能理论对健美操教学评价改革的启示

2.1教学评价的含义

严格来讲,教学评价应属教育评价的范畴。施良方等人曾对教学评价下过定义,他们认为“:所谓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2健美操课程性质的界定

相对于其他文化理论课而言,健美操课程的主要性质是技术能力的学习,这种技术能力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人们身体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从事身体活动的练习,它不同于人们日常的逻辑认知能力。因此,健美操课程作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实现体育价值的主要载体,其对技艺性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此外,健美操课程另一特征就是自然性,即尊重人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当然,因为健美操在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健美操也有第三个特征,即情愿性。健美操的最后一个特征是人文性,即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课程的同时,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会有所提升。综上所述,健美操课程是一门以技艺性为主,以自然性、情愿性、人文性为辅的体育健身课程。

2.3健美操新旧评价比较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健美操最新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学生学习个体差异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强调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呼吁我们建立起一个客观的完整的以有助于个体价值实现为前提的个体化评价指标。近几年,人们对于传统的健美操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建议。人们认为传统的评价方法重结果而轻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只能看出学生对于专项技术能力的掌握,忽略了对学习技能的有效利用。新的教学评价则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质量的正确评估,即要求通过客观全面的评价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和“量”的双重变化,强调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这种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

3健美操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3.1健美操教学内容评价的多元化

健美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的教学;(2)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3)专项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健美操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理论考试(健美操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考试(健美操技术动作考试)两类。因此,在对健美操教学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全面、多样及客观,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健美操教学评价中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处。基于以上种种现状,有必要在健美操教学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3.2健美操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健美操评价方法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及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来体现。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强调非正式的评价,即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质量的评价。因为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认识要比传统测验准确得多。当然,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评价时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健美操教学评价的准确进行。

3.3健美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主体仅以老师为主,新评价中应广泛调动同学、家长、辅导员等不同相关群体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多元智能评价理论中,强调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或是多角度的,强调参与者和观赏者之间的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即通过评价者的评价来转移被评价者的视线,让其主动参与到总体评价体系中来,促使健美操评价体系不断进步和完善。

3.4评价过程由静态向动态的转移

在以往的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常以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的考评,这种考核办法既片面又缺少合理性。原因在于期中和期末只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检验,而并非是学习过程和质量的掌握,我们将这种评价称为静态评价。为了详细了解学生在某一时期具体的学习情况,我们提倡采用动态评价法——档案袋法。即将每名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状况统一记录在档案袋中,然后将其与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进而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3.5健美操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化

通过资料我们得知: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评价多数以选拨和甄别为主要目的,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要知道健美操教学评价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是为健美操教学评价服务,因此,新评价中我们要修正以往的传统观念,以检查学生在不同时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前提,不断地调整评价的依据和办法,进而适应每位学生个体评价的需要。

4建议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4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教学的巨大创新。在涉及专业广泛的通信工程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是通信工程专业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还可以促进学生在通信工程学习中有效发挥个人智能和特长。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通信工程;教学

1通信工程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有约300所学校设置了通信工程学科。由于办学要求和办学实力的差异,导致通信工程专业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发展状态。通信工程属于传统性学科,专业内容较为丰富,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于教师对行业发展的关注较低和学校教学体质的限制,导致通信工程的课堂教学发展受到限制。所以,通信工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通信工程的专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1.2专业教学没有特色

由于很多学校不重视通信工程的特色发展,因此通信工程的专业区别度较低,难以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通信工程缺乏专业特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效率较低,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已经难以适应通信工程的专业发展,而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的忽视更是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通信工程人才所提出的实际要求;二是教学内容比较片面,由于没有对通信工程的专业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无法对通信工程的教学必备点进行覆盖。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不相关的数理逻辑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空间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认知能力、音乐能力七种能力共同组成了智能,而人与人的差别,主要是人和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即每个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会在某种智能方面占有优势和表现出良好能力。

3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

3.1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人才理念

多元智能认为,一个人很难拥有所有智能,每个人都只拥有七种能力中的一些部分,而在一个人所拥有的多种智能中,可能有一种或者两种能力在智能结构中占主导结构,而其他能力则属于从属结构。多元智能理论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研究中,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理念,即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其优势智能和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3.2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多元智能认为,人的智能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在学生教育中教师不应该只重视知识传授,而要重点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由于智能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组合,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智能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每个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作为教学基础,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性,以有效调整教学思路和采取多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智能的全方位发展。

3.3合理的多维评价理念

加德纳对评价的定义是获得潜力和个体技能等信息的过程。评价并不是指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要对学生的弱项和强项领域进行识别,从而给学生应该继续学习的领域给予相关指导和建议。评价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提供学生展现所知所能的表现机会,而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方式都会指引学生树立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改变纯粹根据学科成绩和智商测试为标准的评价观,建立多维的评价理念和体系。

4多元智能理论在通信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4.1确立学生为主的人才观

通信工程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学生为主的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聪明才智、个人特色的学习风格、个人擅长的智能领域。和传统的教学观念相比较,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是一种积极的人才培育理念。因此,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可以让教学者充分感受到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在通信工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研究主题作为教学线索,通过把通信领域的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按照个人学习的状况挑选学习专题,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邀请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专题教育,通过搭建通信工程的实践平台来促进学生融入到通信工程学习的良好氛围中。

4.2树立多元化的评价理念

在评价人才时,要树立多元化和多角度的人才评价理念。由于每个学生存在自己的特长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因此学生的智能特性存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态。在通信工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使用简单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更应该采取多元化、多角度、多主体的人才评价理念。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时,教师可以使用考试方法进行评价,而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观点对学生的技能优势进行突出。

4.3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在通信工程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智能表现的不同特点对通信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设计。由于每个学生智能表现的形式不同,因此在通信工程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就要完成如下工作:①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观点来看,人的智能主要表现在空间、语言、音乐、人际、内省、身体运动、自然探索、数理逻辑、可存在九大方面。这些智能的发展会受每个人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态。因此,在通信工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把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不断完善通信工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②丰富教学手段。由于每种智能有其自己的发展轨迹,因此不同个体的智能组合各不相同,而不同个体在通信工程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和兴趣方向也是各不相同的。通信工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在教学光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重点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演示有效结合,同时辅助动画教学方式或者专题视频短片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有效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而教学移动通信内容时,教师可以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加强学生的人际智能培养。

5结语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教学领域的重要创新。通信工程专业与其他领域学科交叉很多,因此将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引入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学校要按照不同学生的智能表现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可以有效发挥个人智能和特长。

作者:黄立伟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有恩.多元智能理论在通信工程教学中应用的策略[J].消费电子,2012(15):117.

[2]杨旸.多元智能理论在通信工程教学中应用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5(3):83-84.

[3]刘楠,杨国建.多元智能理论在通信工程教学中应用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1(2):83-84.

[4]杜文礼.通信工程中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策略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1):29.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职;文化基础课

中职文化基础课程对中职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面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方式有所欠缺、个体差异较大的中职学生,中职文化基础课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面临挑战。因此,如何让中职文化基础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师面对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还要培养学生逻辑、空间、人际关系等各方面智能,教育应朝智能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特征符合国家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目标,在其指导下,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师能更好地开发学生身上明显的除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外的其他没被发现或隐藏的智力因素,改变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使中职文化基础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1多元智能理论综述:内涵与特征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人皆拥有九大智能,即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和表现的能力——言语—语言智能;数学思维、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逻辑—数理智能;在脑中形成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感受、辨别、记忆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处理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能够善解人意,与人交往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认识、了解和反省自我与自我知觉的能力——内省智能;观察自然界和环境中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及分类,理解与环境相关的种种现象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寻找生命的重要性、死亡的意义、身体和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以及沉浸在艺术领域的种种深奥经验中给自己定位的能力——存在智能。在这九大智能中,人各有异,人皆不同,各具特色,且智能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这些内涵表明人类的智能具有如下特征:(1)智能的差异性:受遗传因素、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影响,个体的智能有偏重、有高低。个体解决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有所不同,智能存在差异性。(2)智能的组合性:个体的多元智能并非以绝对孤立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不同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作为个体能力的表征。(3)智能的情景性:九大智能以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存在于学生个体,但不同的情景会调动学生不同智能,特殊的情景下,学生的智能会出现情景化的变化与发展。(4)智能的发展性:智能并非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学习和有意调控,可以使智能得到强化。(5)智能的实践性:智能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解决情况能客观反映智能高低。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有两个重要的出发点:(1)为了学生的智能多元而教;(2)用学生的多元智能来教。如果在教学中贯彻这两个出发点,那么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就可应对当前的一些挑战,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目标。

2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是以教材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同时,以符合学生智能特点的教学内容为主线,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在教学中适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为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状态,教学以学生学习及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导向作用,充当学生学习的教练,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和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2.1设置多元化、差异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并为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成长背景不同,导致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智能发展状况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能力以及课程内容的难易度来创设,并根据这一个性化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教师应了解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弄清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基础级教学目标,学有余力的学生须达到的中级教学目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达到的拓展级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另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一样的知识点,不一样的表达,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智能表达方式解释教学难点和重点,兼顾具有不同智力特征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教学资料,不同班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会出现差异,为此教师要多角度了解学生各种智能发展情况,对症下药,因“班”施教,促进学生智能全面发展。创设多元化、个性化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2.2设计多元化、差异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重点和师生互动的桥梁,其关系到教师教学成效。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并考虑学生智能结构特点和教材之间的关系,以既定教学目标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教材结构顺序和课程标准,且重难点要区分开,重点内容需细化,难点内容应简化,以便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来设计,使其符合学生学习及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也需进行分层,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级知识、进阶级知识和拓展级知识3类,合理划分不同智能特征学生学习范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须完成基础级知识学习任务,学习能力还行的学生须完成进阶级知识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须完成拓展级知识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次的多元化教学资源,满足不同智能特征学生学习需求。学生选择相应知识进行学习,使学习更加高效。如此一来,让不同智能特征学生获得成就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2.3采用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各项智能。首先,学生课前要“备学”,即让学生在教师教之前先学,形式为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有所了解。通过课前“备学”,提高学生课中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能。学生将课前“备学”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对学情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情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导权,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互动式、可视化、案例分析、讨论式、讲授等方法,借助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帮助,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序地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把握课堂脉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聚焦一个或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最后,教师创设教学情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主动思考,激发智能潜力,发挥优势智能,发展弱势智能。

2.4完善多元化、差异化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对学生多种智能进行公平、公正、全面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能差异,尊重个体差异,采用科学、全面、客观、有效的多元考评体系,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质”方面的发展。在评价方式方面,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针对学生多元智能特点,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自评,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生生互评,让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通过教师点评,肯定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以“重过程体验、重平时表现、重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建立结果呈现与过程考核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课程知识,具备相关能力,形成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智能特征学生实际水平,提出不同难易度的学习要求及相应评价标准,尊重每位学生存在的智能差异及其智能特点。让有不同智能特点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有出彩的机会,表现自身优势智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差异化,增强评价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开发不同层次学生潜在智能,增强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根据不同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抢答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获取课堂教学信息,以此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增强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把团队协作情况、课堂纪律遵守情况和口头表达情况等素质教育中的软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培优补劣,扬长避短,强化情景化教学,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价,多方面、多途径收集学生课堂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以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反馈,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改进方向,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结语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6

新课程改革下,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深入人心,这些新理念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了教学改进的新的灵感与方法,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华德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广大教育者进行教学方法改进提出了新思路,这是一种先进的理论,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使音乐素质教育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多元智能;学科特点;教学策略

一、多元智能理论内涵

我们想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就必须明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与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有专家研究成果是这样阐述这一理论的:当个人遇到真正的难题或者是想创造出一些新产品、新事物时,所需要拥有的能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人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回答一些肤浅表面的问题,重视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与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新产品也分为不同的种类,需要的智能类型也不同,这样就会有多种智能类型也就是多元智能,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着的,多元智能也是发展着的,这就是一种发展的多元化智能理论,与实际生活学习紧密联系,是一种全面的检测智力的方法。既然是多元智能,那么就会表现出多种类型的智能,这些智能也能被分门别类,大致分为:音乐、语言、逻辑推理、空间和人际关系智能等等。音乐方面智能主要是对于音乐的认知把握程度的能力,并通过一些演唱、演奏的形式来表现出音乐,对音乐声音有一种新感受与新感悟,对各种音乐要素较为敏感的程度,音乐家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音乐智能;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字运用与表达能力,擅长与人交流、对语言较为敏感,对文字语言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能够很快领悟与理解;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于空间性的信息具有较好的知觉能力,对空间关系与三维立体的形式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空间想象力良好;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指运算与推理的能力,主要是对运算以及抽象关系的使用、理解能力十分强,擅长对抽象事物进行分析处理;人际关系智能主要是指和人交往的能力,感知他人情绪、信念与意志的能力,喜欢并擅长与他人的交往,人际交往能力强。由此看来,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个性化学习,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使自己健康全面发展。

二、高中音乐学科特点

音乐从古至今对人的影响总是与陶冶人的情操相联系的,从古代开始就有了音乐艺术并在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人类心理辅导与健康思想情感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下高中音乐学科的特点,然后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1.情感性

音乐其实是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方式,音乐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用文字音符创作成一首首的歌曲,准确、细腻地表达内心情感世界与主观体验,也是一种审美体验。音乐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媒介,它将美好的情感通过音乐传达出去,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好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音乐深层次分析,可以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与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趣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感染性

音乐的魅力在于感染人,激起人的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并让他们进行展示,使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用音乐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3.创造性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创造性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让他们通过一些音乐实践活动提升音乐素养,进行深层次的熏陶,以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性。有些学生会不自然地哼唱一些小调,有时他们也会自己写歌词等等,这是他们创造性自然流露的表现,教师应对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音乐创造性。

三、多元智能理论引导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将这种先进教学理论引入高中音乐教学,需要从各个教学环节着手进行准备、工作,下面我们将从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方案的实施。

1.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观点看法: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智力特点的发展方向,以此来确定职业与爱好,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得出教学目标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师应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与音乐文化修养,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音乐课程为基本参照物,并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音乐能力,设计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各种因素,如学习者的年龄、心理性格特点与教育背景;教学目标的平衡性、层次性与全面性等等。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制定出总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或是专题目标。

2.设计课堂教学计划

在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时,要首先确定一个大的目标主题,然后创建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大的总目标提出可能出现的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成功解决好一个核心问题,同时要考虑到所有出现的可能性,列出来这些可能性,制定选择合适的活动和方法,围绕计划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并要分配好时间,最后完成教学目标计划。

3.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情境

课堂课程要想上得好,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努力,创设出一个多元化、轻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愿意在这个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还要将课程内容与设置情境进行巧妙融合,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带着兴趣去学习,这样学生的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4.开展和组织多元化的音乐专题学习

传统音乐课堂讲授下,主要是单纯地讲授音乐知识、训练一些音乐技能。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将音乐教育固定在了一种十分狭隘的范畴区域内,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音乐审美积极性有了下降,音乐体验也被削弱了,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知识与活动相结合的,因此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专题活动,让学生在这种音乐专题学习中学到音乐知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曲艺专题音乐活动、浪漫音乐活动、街舞表演等的多元化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展现,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目标下,每位教育者都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各环节的开展,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必须明确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与内涵,分析出它的特点与具体类型,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然后结合高中音乐的学科特点,明确高中音乐课程讲授应努力的方向,最后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从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计划、教学情境和专题学习等方面制定多元化策略方案,积极努力地开展音乐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

作者:邵冬梅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甜甜.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音乐时空,2015(03):167.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策略

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开始融入了英语绘本。但是对于英语绘本的教学我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无论是教学的方法还是理论都并不成熟。因此为了真正地发挥出英语绘本的作用,则需要不断的优化英语绘本教学的思想和策略。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解决当下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绘本阅读的兴趣以及质量。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1983年的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到人类是通过智力去解决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对于个体而言与生俱来就包含数学逻辑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八种智力。同时还提出了多元智力不属于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元化的一种能力。其具有多元化的形态,且能够提高人类的各种能力。在教育领域中所发展的多元智能理论,则包含多种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小学英语绘本本身就具备生活、故事等特征,从教学的应用逐步延伸到教材的本身,继而逐步达到对个体的一种多元且个性化的发展[1]。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英语绘本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对英语绘本进行选择时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学生本身的认知规律以及逻辑思维,合理的选择教学绘本。通常如果绘本的内容选择过难,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过于简单又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来看,在挑选英文绘本时,应注重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高阶水平,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绘本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跳一跳”的方式下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加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推理能力。例如《Ouranimalfriends》,内文讲述了各个动物以及身体的特征,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些基础的单词语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中的动物,发现动物的身体特征。随后为学生推荐阅读绘本《动物派对》,这是《丽声妙想英文绘本》中的一册绘本,该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想要举办聚会。只有小伙伴能够发出所需要装扮的动物的叫声便可以邀请他们来参加聚会。在整个故事里包含着很多的小动物,便于学生对动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和教学内容“Ouranimalfriends”相互结合进行学习。

(二)构建英语绘本阅读情境,增强英语绘本阅读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具备完善的英语口语的环境,日常也未经受过较为系统的英语培训,整体的口语交流能力较差。在实际对英文文本进行阅读时,往往也很难提起兴趣,尤其是阅读文本中的一些关键性以及较难的内容。因此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枯燥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构建英语绘本阅读的情境,营造一个较为生动且有趣的画面,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绘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例如,在学习《Christmas》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圣诞老人送礼物的画面,也可以在课堂上放置一些圣诞固有的物品,激发学生对圣诞节的了解。并引发学生思考圣诞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呢,在这一天会吃什么?有什么习俗吗?Christmasisafestivalinwhichcountry,whatdoyoueatonthisday?Isthereanycustom?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根据《Christmas》这一节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奇普的圣诞夜》Kipper'sChristmasEve,这个绘本讲述的是Kipper踏着雪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圣诞树,边踏雪边思考,圣诞节和平安夜究竟哪个好玩,好玩是因为收到礼物,还是期待礼物的过程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一系列过程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对Christmas的想象、理解以及思考,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2]。

(三)融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在进行英语绘本教学时,教师应将全班的学生划分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适宜的绘本教学,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例如《Anewstudent》这一节课程,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如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学会拼读基本的生字词,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应掌握生字词以及语法的使用,能力较好的学生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流利的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在学生掌握了课本内容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MyBestFriend》绘本,深入巩固绘本中的新的单词,可以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文对话。通常像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选择对照绘本阅读。水平中等以及较好的学生,可以看着图画或者脱离课本进行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个体的能力发展。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应用需要从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出发,合理选择绘本,创设多元化的绘本阅读策略,如阅读情境、小组合作等,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语交流能力,实现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多元智能理论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探究[J].海外英语,2019(06):184.

多元智能教学范文8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职;语文教学

要想在高职院校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应针对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语文课程改革工作逐渐推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需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技巧。将多元化的智能理论应用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创设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1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1.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由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不应该仅仅由单一的层面定义,需要从更多的方面正确反映出人的真实实力,主张从多个角度开发人的智力,肯定人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含了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1.2教学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和实际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能表现出较多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多元智能理论能充分实现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良好推进,对教师的总体教学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知识、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高职语文教学活动涉及内容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语文知识。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为现阶段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引导师生能在活泼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教学目的。其次,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全面关注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从学生的各项智能情况出发,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智力,更多的是在学生成长道路和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这一理论在夯实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能有效推进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最后,在多元智能理论之中,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区别只在于所属领域的不同。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多元智能理论,将使教师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保证教师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并产生良好的教学反馈,从而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应用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智力观念,便于教师开展科学正确的评价工作,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状态。积极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同时,对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转变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应采用更为先进合理的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

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要始终秉持着平等的观念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多元智能理论之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智能优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智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能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实际的学习环节中来。教师要不断改变并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应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定位教学观念。教师要全面细致的观察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注重学生的具体性格特征、心理特点及智能发展方向等情况,为学生确定最为适合的成长道路。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将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弱势相结合,因材施教,关注并善待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2.2灵活采用课堂教学方式

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相应的学习环节中,这对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原理,教师可组织一些教学活动,通过多种类型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较为轻松活泼的环境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定的辩题,例如“努力更重要还是天赋更重要”,让学生针对这一辩题展开全面充分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能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欲望,促使学生广泛应用课本知识和搜集课外资料表达己方论点。学生通过辩论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辩证思维,为语文学习活动的后续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讲解一些具体文章时可将多个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鸿门宴》节选中有一个关于座位的小知识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座位排布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2]。

2.3发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教学优势

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出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它利用音频、视频、图片及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出更为形象的东西,使知识点具有更为直观的表现效果。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体现,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媒介为学生的音乐智能和语言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教师要发现并关注学生的弱势智能因素,合理调动学生这方面的智能练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进而全方位发挥学生的综合智能优势。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项智能,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行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学生在制作主题课件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身的各项智能,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3]。

2.4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定期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要根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细致化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开展全面有效的教学活动,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推进教学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早日达成教学目标[4]。

3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智能,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多元智能理论注重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为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晓庆,孙晓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才智,2016,(30):125-126.

[2]丁玲.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微[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2):146-147.

[3]陈慧姝.浅谈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J].时代教育,2016,(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