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题论文范例

德育主题论文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1

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接地的施工问题是最常见的内容,主要因为在搭接避雷带、接地装置、引下线等情况时,容易出现搭接时长度不够,不能有效完成防雷接地工作。有时,会因为在搭接处的相关焊接缝隙出现问题,焊接的缝隙不能饱满,施工人员不够专业,在相关材料的运用上存在错误,用圆钢搭接却用成了螺纹钢,有的施工人员会把对头焊接主钢筋用作防雷引导,在相关的技术性操作时达不到标准,如接闪器的相关制作壁厚、连接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技术漏洞,在相关的接地装置过程中,对其端头的带出操作不标准,一些施工人员甚至会忘记带出端头。建筑电气的电缆敷设出现问题,如垂直电缆的不合格,较为软小。电缆在一些地方的设置没有做好防火设备的隔堵工作,特别是在过墙处和进机柜的位置。电缆在敷设之后忘记在首要时间段进行整理、挂牌。一些电气的配线特别混乱,如电气配线颜色的颜色中零线和接地保护线的颜色标不同。开关和插座的设置较为凌乱,如在配电箱和机柜等地方的开关。还有一些电缆进行屏蔽时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造成信号干扰和屏蔽。建筑电气中在电气管线及桥架中的常见问题如,对钢管的暗敷穿线时,焊接口容易引起烧穿现象或者容易出现结瘤,线管中的线缆对绝缘层破坏,线管容易出现变形等情况,线管在敷设时达不到相应的深度标准,在箱体内的线管口没有顺直,且线管口不整齐等问题。在电气工程中还有配电箱的安装也会遇到常见的一些情况,如配电箱不按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选择,配电箱的外箱壳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防止变形,导致安装后的箱体和壳体都变形,电箱的设备型号通常没有达到标准,对相关接地零件使用偏小。接地线在电箱内的保护地线没有接地,没有和工作零线一块牵引,在电箱内的油漆被破坏,油漆的保护层是为了配电箱与焊切割开孔。配电箱还容易与墙体有隔离,形成孔隙,安全隐患较大。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布线问题,在工程布线的施工环节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如布线的管线铺设问题和管道的穿线问题、连接导线时出现的常见问题。以导线的连接问题主要是,在连接导线时,焊接头断裂是首要原因,焊接的过程中不认真,导致焊接不结实,客观原因一般是铜铝线的氧化较为迅速。对于导线的连接问题,在排列时凌乱,没有用铜做连接头,多股导线在连接时的连接头在外面裸露着。施工工作人员在穿线布线时,对导线的颜色分不清,不能熟练区分各种导线的颜色。在穿线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把很多导线穿在一个线管里等各种问题。在铺设管线时,处理步骤较为粗心,对管内容易出现的堵塞现象、漏水现象较多。

2、建筑电气工程中应对对策

在防雷接地的相关作业的应对策略,在防雷接地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上,在施工之前必须对相关的施工人员和专业负责焊接的工人讲明施工质量和施工要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认真施工,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和要求上,及时和老技术员工进行询问,避免在作业中出现失误,影响工程的质量。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深入了解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对扁钢和圆钢的各自搭接长度问题,一定要了解清楚,必须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在施焊的过程中是三面施焊还是两面施焊等问题,一定要询问清楚,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麻烦。在电缆的敷设上和电缆的接线工作上的应对策略,主要是电气相关施工人员要按照规程操作相关的电缆敷设,对水平和垂直敷设的固定工作中一定要按照要求选择相关的配件,在电缆桥架的技术标准如转弯和电缆的弯曲要一致,对于多个相位的电源安装时,要根据规定颜色选择绝缘层的颜色和接地色,或者两者的颜色应设置成相同颜色。要必须保证相关的单股铜芯线的横截面和多股铜芯线的横截面的配置要求。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的前后,必须认真的学习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对自身的技术有明确的认识、对工艺的要求和质量上的要求有清晰的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艺水平和技术业务。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线管问题方面和桥架的施工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施工之前,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地对建筑电气材料进行检验,使线管的质量得到保证,达到相关的预埋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和施工要求,对相关的工艺规范有熟练的掌握,如对焊接的要求,禁止金属导管的接口焊接,在焊缝的特殊要求,在焊缝的后壁钢管与相应的套管进行焊接时,需焊接的焊缝保证密集和全面。要特别注意避免渗漏水分,用严密的措施连接连接薄壁钢管螺纹。对于非镀锌类的电缆桥架的连接板两端不要接地线的跨接,在进行手工开槽时,若不能手工开槽,施工人员应维持较好的机械开槽状态。在配电箱安装方面的施工应对策略时,要检查配电箱的施工情况,对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施工作业方案、图纸进行追责检查,方便对相关配电箱在安装时出现的安装线路问题进行检修和解决。在安装铁制的配电箱时,要确保铁制的钢板厚度完好无损固定,在配线时的回路要比配电箱上所开的孔数少。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布线施工对策主要是在导线的连接和管线在铺设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分析,特别需要保证其精密度在对衔接出的导线接头处焊接情况。在确保接地线的氧化时要抹上大黄油,以保证其氧化的速度下降。不同的导线是不能混杂在同一管线里面,还要防止划伤绝缘体,区分相、零和接地线的颜色。

3、结语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2

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优秀成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5],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这一精神实质从一定意义上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等优秀传统相结合,并加以继承和发展的产物。《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句子,意思是说,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却在于革新。《礼记•大学》则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言行加以称赞。法家主张“因时变法”。庄子的《庄子•外篇•天运》有“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的记载。另外,被誉为“群经之首”、“百家之源”的《周易》中有很多创新变革的思想。比如,《周易•彖传》中的“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系辞》中有“变通者,趋时者也”。除了传统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书写了变法革新的篇章:管仲改革、商鞅变法、永贞革新、庆历新政、范仲淹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从十六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思想。邓小平同志着重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符合,就是实事求是。”[6]他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也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志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正是在重新确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著名命题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统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与时俱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明了与时俱进的内涵:“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7]同志也正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也可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永恒发展原理同中国传统“与时偕行”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求真务实”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道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治国常富与发展经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无疑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富民强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不断追求。春秋时期齐相管仲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的著名命题。他在《管子•治国》中还提出了“治国常富”的理论,认为人民生活富裕就便于统治者管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孔子称赞子产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之一“养民也惠”“,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记载了孔子关于百姓要“先富后教”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墨子认为,“万民和,国家富,财富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墨子•天志中》)。孟子认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在于要有“制民之产”,唐太宗强调“国以民为本”,朱元璋也提出“保国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明朝的“洪武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等无不与君主重视经济的发展使百姓富足有关。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实现国强民富,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主张“: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8]他认为解决台湾问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在于发展,建设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发展经济,实现共产主义也必须依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9],又认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0],指出社会主义的两个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同志多次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党的十六大上,他强调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1]同志也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1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相互承接。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因此,“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人几千年国强民富理想的真正发展和实现。

三、为政以德与以德治国

德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持久。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这无疑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优秀德治文化相结合并加以继承和弘扬的结果。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以德治国的传统。早在《周易•坤卦》中就有“厚德载物”的理念,在《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中也有“明德”“、好是鼓德”等“德”字的使用。西周初期,周公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等思想。《管子•君臣下》中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记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相对于用政治手段和刑罚来治理人民,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他们,人民就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归顺人心。孔子还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使中国成为历史上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同志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13]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还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他在反思改革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说:“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14]同志提出了“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倡导集体主义,倡导“五爱”。在党的十六大上,同志还首先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强调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对延续了几千年的“礼法王霸”之争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把它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用“三个倡导”、24个字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还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15],继承和弘扬了崇尚道德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四、大同社会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释家的重要典籍中都有关于和谐思想及和谐社会理想的大量论述。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资源中,追求社会和谐是重要内容,尤其以大同社会理想为典型。《论语•学而》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冠义》中有“和长幼”。《易•乾》中说“保和太和”。《左传•成》中有“民生敦庞,和同以听”。《史记•贾谊传》有“天下和洽”。墨子在人与人交往中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群臣相爱,则惠患。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下》)。《周礼》中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从儒家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代表了古圣先哲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另外,这些思想家还认为实现和谐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强调人和、心和、家和、国和等。“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等都是其表述。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为和谐社会而努力。邓小平同志继承并超越传统“小康”思想,通俗地概括其为“所谓小康社会,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6]。1979年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7]2002年10月对此阐释道:“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18]1995年,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处理好十二个重大关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还提出了和谐社会的五个要求,这些思想都有利于后来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使和谐社会理论逐步完善和成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特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并把“社会和谐”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1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以大同为典范的优秀和谐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社会思想。

五、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观”上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要“勿夺农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天人观的坚持和运用,也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观”上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礼记•中庸》中提出典型的儒家“天人合一”观:“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古代思想中强调统治者要“勿夺农时”、“使民以时”。《易传•文言》中则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论语•学而》也记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荀子•天论》认为要“勿夺农时”。荀子还认为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大自然规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古人还认为要厉行节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在《荀子•王制》中则提出了保护自然的具体措施。董仲舒强调要爱护人民,也要爱护鸟兽昆虫。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他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仁者,爱人之名也。”宋代张载《西铭》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和王阳明都认为“性者万物之一源”(《张载集•正蒙•诚明》)。朱熹也指出,“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持续、有后劲”[20],他十分重视人口问题,强调要抓好计划生育这项战略任务,并一再强调“要合理利用我们丰富的资源”[21]。他还认为仅靠呼吁道德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提出要将植树造林纳入国家法律体系。要求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计划生育,要坚持五个统筹,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他还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22]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天人观,也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观。

六、大一统思想与和平统一思想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3

(一)无感恩意识

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资助,更体现在感情上的关爱。然而,很多贫困生并没有在享受资助的过程中产生感恩意识,体现在:不知感恩父母,认为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不知感恩学校,认为学校的资助理所当然,还嫌资助金额少,甚至伪造证明材料“争当”贫困生;不知感恩社会,高职院校在校贫困生不仅能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能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然而部分贫困生将这样的资助视为理所应当,不能将这样的帮助当作恩惠。

(二)无感恩行动

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中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资助的意义,但仅仅有感恩意识,未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动,不能在受资助的同时在生活方式和解困方式上有所改变。具体表现为:第一,生活不节俭。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的驱使,热衷于与其他同学攀比,不能合理安排资助金的使用,铺张浪费。第二,不自强自立。为了更有效地减轻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各高校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不能吃苦耐劳,对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第三,不诚信还款。国家有贫困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各高职院校也有绿色通道,但部分贫困生当有偿还能力的时候,不能履行合约,一味拖欠。

(三)无施恩主动

感恩不仅是要能感知恩惠,回报施恩者,更要传递和散播爱心,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感恩风尚。然而仍有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不能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能主动奉献,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周欣、吴小林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伦理审视》一文中提出感恩文化断层、道德教育讲话、家庭观念错位、缺乏自身修养四个影响因素。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感恩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影响并弱化了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化了感恩主动。

(二)家庭教育的缺位

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父母的溺爱使得本应双向互动的情感成为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这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凡事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感恩的情怀自然无法产生,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孩子只是一味地接受关爱,没能从家庭教育中得到感恩意识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感恩教育应当是青少年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然而,在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取向的现在,我国中小学感恩教育普遍未能实质性地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范围。基础教育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的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补偿教育”。而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只注重课堂的教育,未将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形成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的格局。

(四)资助模式的权利义务相分离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理念是现代公民最为本质的价值意识,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现实行的是“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模式,这种无条件的资助,导致部分贫困生对于权利过度索取,弱化了义务感和感恩意识,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思想的滋生。

(五)个人素质和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在道德素质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高职贫困生在资助体系中的感知能力和回报意识有欠缺。同时,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贫富差距在校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物质生活的不充裕,导致了贫困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使得一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虚荣、嫉妒等不良心态,从而冲击和消磨了内心感恩的想法。

三、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由于贫困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其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是一个亟需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性指导的群体。因此要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可通过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来引导贫困生消除经济拮据带来的自卑心理,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和树立责任观念。

(二)课堂教育与氛围营造相结合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我国高职院校背负了更多的责任来做好“补偿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学会感恩”列入大学生守则规范,并列入德育课程中,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除了课堂教育,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因学生生活其间,也浸润于其中,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教育浸润其间,借此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形成感恩习惯。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

1.不仅要引导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浓厚的感恩意识,还要在实践中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感恩方式。

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邀请家长参与到感恩教育的体系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影响作用。

2.重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育人功能。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生活,并引导学生用行动回馈社会,关爱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动,并主动施恩。譬如,高职院校学生可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践行感恩行动。

(四)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4

1.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应尽量考虑到实际用途,不要因为追求美观而选取过于花哨的背景,也不要追求内容的丰富而增添无用的图片。因此,内容上应能突出重难点,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呈现信息要适当,无需过多无用的装饰。例如,绪论部分用一级标题加粗呈现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创立、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其中,教育学创立的几个阶段可以用鲜明的彩色表面,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培根、赫尔巴特、卢梭、杜威等名字显著,后面附上简单的思想内涵。

2.易操作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可保存和回放。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认知发展的三阶段:同化→顺应→平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困惑需要回顾知识,最后环节也需要归纳→总结→回顾→再总结等程序。因此,课件使用应简单、易调试。课件上前翻、后越或跳跃图标设置要清晰、明确,节约时间。

二、呈现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存在智能差异,所以,传统单一的讲授言语智能方式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该注意将文字处理、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观察操作、师生互动等融为一体,加强教育技术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1.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主要是通过眼睛观察而获得信息,传统教学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内容。随着多媒体的兴起,可以呈现不同的图像吸引学生,增强其好奇心。例如,在教育学第一节课的课件设计中,为了使学生对教育学有整体的认知和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概念图。呈现概念图,能清晰地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整合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使学生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形成顺应。同时,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衔接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讲到某一章时,可以搜集不同课程阶段各科教材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2.听觉效果。

我们常常会被有旋律、节奏的声音所吸引,音乐作为人类现实生活情感中的一种艺术,常常起到愉悦、缓和心情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学》课堂中也可以利用音乐调解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讲到第七章教师时,可以通过有关“教师”的音乐导入,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师礼赞》等音乐导入,欣赏音乐时思考有关教师的问题:你记忆最深刻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你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如果你是教师,你希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3.视频教学。

视频能将视觉与听觉集为一体,通过视频能更加真实直观地将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给人一定的启发和思考,更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目前,高师教育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一些教育理论家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通过概念和理解来规定基础教育,忽略了国内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局面。因此,教育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增强面向中小学教师学生、教学改革等实践性的事件,利用一些一线教师的录像视频、优质课讲解、名师讲坛等教学案例,充分体现教育学知识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讲“教学方法”这一话题中,可以收集各种具有典型代表的一线教师录像,通过多媒体播放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关键性的片段快退或重播,探讨录像中教师上课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如何正确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今后在实践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该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教学方法。

三、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增强灵活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学。在教学中,还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新课改呼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虽能在一个界面呈现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信息,但是机械的演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因此,课堂中需要适当地交流,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传统教学的口头语言、教材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探讨“教育”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先提问:“什么是教育?”以问题式引入主题,学生经过思考及相关教材资料的查阅,不断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与探讨。同时,教师结合黑板记录不同学生的定义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最后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从而最终清晰地形成自我的概念界定。

2.生成课程。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包含着形形色色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教育学作为人类教育实践中经过长期经验总结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其深度和广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为遇到某个概念或定义而争论不已,这时教师不应该继续按照多媒体课件的流程,机械地演示下去,而应抓住学生产生的新想法,用粉笔清晰罗列出来并且展开探讨。例如,在“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这一节中,讲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有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几个方面。学生可能会对“适度发展学前教育”提出异议,虽说发达国家都是在普及中小学教育后再发展学前教育的,但是学前教育作为高端教育中的起始阶段,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对于第二条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为什么学前教育不可以纳入义务教育等系列争论。这时,教师不必回避或直接按照课件设计点击,可以针对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及时讨论和交流,形成思维碰撞,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四、演练教学,形成评价

教育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普及的时代,教师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为一门必需的教学技能。因此,在教育学教学中,也应引导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教学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它是一种过程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教学计划。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专题,让学生围绕专题搜索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进行适当地演练,增强多媒体运用的操作经验。

2.终结性评价。

终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计划实施之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它是一种事后评价,目的是要获得对所教学内容的教学质量优异“整体”的看法。演练教学,既能锻炼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的技术,也能通过自身教学,发现其对教育学掌握和应用的真实水平,成为教育学评价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探讨“教学模式”这个专题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传递讲授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等,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以一节课为例,利用多媒体演练教学,既能为将来步入教师提供经验,也可以真正掌握教育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五、结语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5

关键词:贸易调整援助 制度缺陷  经济冲击 贸易摩擦   资金风险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含义及实施的必要性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贸易调整援助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政府对因贸易或产业转移而遭受利益损失的本国产业、企业及其工人实施相关援助措施的一项公共政策工具。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对因市场开放而遭受进口竞争损害的产业、企业和工人提供资金、技术、咨询服务和政策援助,帮助其帮助恢复竞争力,重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帮助受损产业的工人重新就业,以确保整个国家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1]。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的目的是恢复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从理论上来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一套满足帕雷托最优理论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

    (二)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我国国内经济带来了一定冲击。我国加入全球和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需要相应削减贸易保护措施,开放国内市场。快速开放市场带来进口量的快速扩张,2002年至2008年,我国的年进口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1.2%、39.8%、36.0%、17.6%、19.9%、20.8%和18.5%,年均增长超过24%(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13.9%)。在如此快速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国尚处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初期阶段,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发展并不成熟,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众多行业缺乏比较优势,存在高能耗、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绝对竞争力等问题,此时市场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对外开放,为很多企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不少与国外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有成本比较劣势的行业和企业带来了困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将来,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贸形势。各国经济衰退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实际经济和工业领域的回归趋势,将对进口需求减少,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更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对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我国出口状况的影响是雪上加霜。我国出口额持续萎缩,危机期间和危机后给我国实体经济将造成较大冲击,一方面使原先出口导向的产业和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众多产品无法外销滞留国内,造成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处在命悬一线的境地,众多产业处于低谷,面临调整。

    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能够在一定期间内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但这些措施仅仅提供了更多的国内市场机会,并没有对已经造成损害的国内行业给予补偿和扶助。而且由于越来越显性和隐形的贸易救济措施地滥用日益遭受国际舆论的负面报道。过多运用贸易救济制度会遭遇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反对,其与WTO和区域贸易组织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有众多相悖之处,而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不存在这些问题,而且属于一国政府正常的社会政策范畴,其目的是为了使本国产业和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自由贸易[3]。并且贸易调整援助制度针对已经造成损害的国内行业给予补偿和扶助,弥补了贸易救济的不足,是我国参与国际贸易亟需建立的制度。

    综上,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的设计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其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也是这样。

    二、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实施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一)制度缺陷风险

    1、时限局限性

    就贸易调整制度来说,其制定是在我国正处于利用廉价劳动力制造业大力发展提升时期,其外贸形势与发展中工业化国家形势相匹配,就是大力发展出口,提升国内产业,提高民族企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一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完成产业升级,那么外贸形势也会发生变化,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也会面临实施程度、范围,对象随之变化的问题。

    2、职责明晰的缺陷

    由于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执行不仅涉及到各个相关政府部门的相互协助,而且更涉及到企业真实情况的反馈程度、企业的执行力度以及企业对工人实施的援助程度。企业很有可能出现为了获得贸易调整援助而虚报经营状况,以及采取某种手段迫使工人失业,给国家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还有就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考察起来也比较困难。

    3、对象不明确问题

    对于工人的援助是通过企业方式进行的,那么工人获得的援助水平是很难监控的,而且也会出现企业挪用国家给予的工人援助的资金,造成这些工人不能真正进行再培训,或者不能全额或部分获得生活补助,给工人的生活带来更多困难,甚至引起工人仇视等等负面影响,激发社会矛盾。

    4、行业、企业的风险度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中,没有考虑到行业、企业本身的风险控制水平问题。对于属于何种状况,何种企业类型,何种行业成熟度进行贸易调整援助,在制度设计中没有详细划分,这些会为将来制度的实际实施带来困难,也很容易让本不该进行贸易调整援助的企业进入到援助名单当中,而该进行贸易调整援助的企业却没有进入到援助名单当中,出现逆向选择现象。

    5、援助技术、信息等问题

    由于没有对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中的技术水平、信息服务的范围和水平等进行界定,很容易在对企业进行所需技术或信息服务进行援助时,出现援助技术水平不符合现实生产力要求或技改要求、信息服务质量很难适应企业战略决策要求等等现象,引发援助冲突,造成资源浪费。#p#分页标题#e#

    6、援助的时效性问题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与其他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差别之一就是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对产业和企业的作用是再构建性的,提高性的,而不是事后补偿,这就要求贸易调整援助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真正的在企业运作的艰难时期起到雪中送碳的扶持作用。如果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设置程序繁琐,工作拖沓,该制度就很难发挥其真正的调整援助作用,而变成了简单的补偿,背离了制度设置的初衷。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实施,曾被经济学家批评为“事后的一次性补偿保险资金”,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程序上的拖沓使其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事后补偿和救济金性质的援助,这种滞后性和消极性,也是我国在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经济冲击风险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虽然在全球经济萧条的2009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冲击和警示仍不可小视。我们必须考虑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世界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对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所带来的冲击。

    1、经济衰退致使需要援助的群体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调整正处在关键时刻,国际经济动荡带来的风险需要关注。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出现大面积亏损甚至破产。可见中小企业对经济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差,一旦面临冲击,原本利润空间较小的中小企业就更难维系自身的发展,必然造成贸易调整援助制度需求度的激增。在此种情况下,对贸易调整援助的实施成熟度和资金规模会提出极大挑战。

    2、经济衰退情况下庞大的援助资金使政府不堪重负

    根据国外的经验,一般可从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各类贸易调整援助。而其中只有金用于企业和工人的贸易援助(大部分用于企业贸易援助),资金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用于申请和审核的行政维持费用(美国的经验是61%的资金)。我国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我国贸易调整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那么援助就表现出单笔援助资金要求不高,但是援助数量众多。此外,中小企业抵抗冲击的能力弱小,就表明其风险系数较高,波动性较大,在经济运行较为平稳、进出口贸易较为稳定的时期援助对象不是很多,但遇到整个宏观经济的不景气,进口贸易的整体冲击情况下,中小企业就表现为群体性的弱势,需要贸易援助的数量骤增,金额也相应地大幅提高,原先设定的援助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3、经济衰退情况下已受援行业和企业面临援助失败的风险

    由于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主要扶持的是一些受进口产品冲击较大,竞争力不足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遭遇经济冲击时,原本脆弱的竞争力更容易受到重挫。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贸易援助措施帮助行业和企业缓解燃眉之急,但是随着经济形势恶化,很有可能出现重新下滑,原来的援助效果没有达到,援助失败的可能性加大,按照制度继续援助可能还会继续失败,不继续援助原来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政府贸易援助计划将会陷入两难境地。

    (三)贸易摩擦风险

    1、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可能会遭遇其他国家反补贴诉讼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由政府实施的,针对面临进口产品的竞争而遭受损害的国内相关产业中的企业和工人提供救助的一种制度,虽然此种制度的目的是恢复企业竞争力,符合WTO规则,但其与补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2、贸易调整援助与SCM协议存在一定冲突

    根据SCM协议,补贴可以划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性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1)禁止性补贴包括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2)可诉性补贴主要包括补贴行为、专向性、构成利益和不利影响等要件

    (3)不可诉补贴包括研发补贴、为落后地区开发提供的补贴、环保补贴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资金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则这种援助可能被视为补贴定义中的财政支持,在某些情况下,基于贸易调整对企业提供的财政支持则可能被认定为补贴,遭到反补贴调查。

    3、贸易调整援助与《农业协定》存在一定冲突

    WTO《农业协定》优先于SCM适用,将农业补贴分为国内支持措施和出口补贴。如果农业贸易调整措施违反了《农业协定》的禁止性规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时,农业贸易调整援助措施也有可能遭受反补贴调查。

    (四)资金风险

    1、援助资金筹措的风险

    实施贸易调整援助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的资金来源于中央,地方财政的财政拨款和企业配套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不难发现,援助资金在一开始筹措过程中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首先地方政府拨款方面存在利益、职责难以准确界定划分,地方政府意愿拨付和能够拨付款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于政府信用贷款,又加大的资金偿还的风险。同样企业配套资金的筹措要么来源于企业自身,要么来源于银行贷款或债券、股权融资,企业本身如果经营状况不佳,能否筹措到资金本身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或风险,如果这期间需要政府加以担保,又将政府拉入了信用风险的承担者之中。

    2、资金运用低效的风险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国内对应产业的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援助资金应达到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技术升级能力,提高工人就业能力,最终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效用,否则该项资金的运作就是低效的。

    3、援助资金可能面临被发放机构分流挪用的风险

    从申请,审查,到批准发放贸易调整援助资金需要经过多个机关部门,程序的复杂一方面会造成援助资金到位延迟,更容易造成资金被盘剥、挪用,分流的风险。

    4、援助资金面临着低效率运作,不能物尽其用#p#分页标题#e#

    首先,贸易调整援助审批通过后,对企业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援助如何进行后续监督,企业能否按照计划利用援助资金执行改革方案,是否将资金运用到技术更新,产能升级等方面做到专款专用,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其次,通过企业实行对工人的援助,在确认工人是否具有获得援助的资格,确定援助资金可以真正发放到那些需要再就业或回到原岗位的工人手中,这些资金是否可以很好的利用于帮助工人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工人产业适应性等方面,都需要完整的监督监控措施予以保障。如果这个过程中的监控机制不完善,那么调整援助资金很可能丧失其基本的作用。

    5、援助资金无法返还的风险

    由于受援助企业和行业都是在贸易冲击下面临生产、经营、转型、升级问题的部门,与平稳运行的经济体相比当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即使在长期内援助成功,在短期内要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比较困难。而对于援助性贷款,企业又面临章程规定按时返还的压力,资金能否返还与援助是否到位、成功,援助企业经营运作状况,宏观经济形势都密切挂钩,存在市场性和非市场性风险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资金返还就存在较大程度的风险。

    通过对国外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实施的效果评估来看,依照美国众议院的会计办公室(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GAO)的数据统计,在1972年至1983年的十年中,对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发放的112笔贷款只有5笔被完全偿还,大量的贷款成为了产业失败的牺牲品。而1985年美国商务部下属的Inspector General所做的报告则显示,在1982年到1983年中,有96.4%的TAA-FI计划没有得到完整的实施,一部分援助没有起到调整的效果,而另一部分企业援助计划则根本没有得到执行。

    这些数据表明,贸易调整援助的资金在运行中存在着低效运作的可能性,如果被援助的产业,企业升级改造效果不佳,援助资金便可能无法返还。

    三、对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针对性建议

    (一)在制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时,要与时俱进,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灵活应对,在制度设计上为以后改进留有空间,要先试行运用,再总结改进,让制度符合调整援助宗旨,切实有效达到目标,保证制度实施顺利畅通,不存在部门职能真空。

    (二)针对经济危机时期和后危机时期的特殊性,需要在资金、风险防范、处理贸易摩擦方面有特殊处理。

    首先在资金上,在遵循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一般规则的基础上,经相关机构和专家论证在危机及恢复期需要扩大资金规模,或建立预备援助资金,或在资金筹集方式上调整。

    其次在针对援助效果存在较平常更高风险的情况,需在资金援助的同时加强对资金运用的监督,更大地投入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技术、管理、信息方面的咨询,在援助中后期加强对被援助企业的督导,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积累相关类型企业的调整援助经验。

    最后针对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实施可能遭到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抵制和病诟,我国需在特殊时期加强对被援助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企业)的配套支持,如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方面协助,同时不放弃实施贸易救济措施。

    (三)针对由于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实施而遭致贸易摩擦问题,我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设计要明确其调整宗旨是帮助国内产业和企业成长的产业发展政策而非贸易竞争性政策,明确调整制度的范围,针对受进口冲击的行业、企业进行援助支持而非针对出口企业和行业创造优惠条件,在实施中明确与补贴政策加以区别,破解政策和部门职责盲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因贸易调整援助遭遇国外反补贴调查,我国商务部相关机构和贸易调整援助机构要积极配合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应诉,出具相关证明,实施配套行动。

    (四)针对资金的风险,我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设计,一是需要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行业、企业间职责加以明确的划分,在保证实施效果的前提下简化制度实施中的摩擦,化解职责真空地带和冗余地带。二是援助手段中资金援助是最为重要也是风险较大的手段措施,如果有可能可以引入相关金融机构参与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配套措施,应用市场化的办法分散风险,做到风险收益相匹配,一方面能使资金状况得以保证,另一方面利用金融机构在应对风险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三是需建立资金援助方面的配套措施,对怎样的企业以资金援助为主,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不是一概而论的援助,存在行业和企业,援助手段等的选择问题。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实施机构在审批企业和行业援助申请时考虑到行业和企业对产业安全的价值时,也应时刻结合市场状况和企业状况,判断该行业企业是否具有援助价值和发展潜力,是否存在资金返还的风险,风险有多大。必要时听取风险咨询机构的建议,或建立组织内的资金风险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陈雨松.美国贸易法上的“贸易调整援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6)

(2)李宏伟.美国的贸易调整援助计划.[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4,(1)

(3)聂婷研.论中国贸易救济法的不足与完善——从比较视觉的探讨.[D],中南大学

(4)张松涛.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若干问题.[J],国际贸易,2008,(1)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教育;策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意味着道德和法治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内容。同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在第一项“社会责任”里明确提出诚信友善和法治信仰的要求,再一次强调道德和法治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小学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以“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为关键词,通过篇名检索的方式,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命中文献919篇,其中硕士论文14篇,期刊报纸905篇。笔者重点分析了2003年至2017年25篇文献,其中硕士论文5篇,期刊论文20篇。

一、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渗透道德教育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诸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演示法等的方式和方法。房文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归为“语言传递法”,她提出在运用讲授法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字、词、句的意思,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然后再把道德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解中;在运用谈话法时,她认为“教师展开话题,学生对问题依据经验进行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回应给予分析帮助学生树立道德观念。”在运用讨论法时,她指出“教师应注意本班的学习特点和班级氛围,一般在比较开放、活跃的高年级班级中运用。”在运用读书指导法时,她表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理解文本的含义和情感,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王玉香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一文中也提出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析,促进学生的理解。曾孝群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中提出了“讲析理解法”,即“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3他以学习《爬天都峰》《赵州桥》为例,认为教学的第一步是使学生对语言文字和文字内容深入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有关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研究,少数学者着眼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策略。但也有众多学者比较笼统和概括地针对单一的教学讲授提出策略,忽视了当前教学方法多元的现状。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手段中渗透道德教育

李嘉骏在《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出:“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教学手段可分为无形手段和有形手段。无形教学手段是以教师为载体,凭借教师自身的身体器官乃至教师整体人格结构发生作用的手段。众多学者以榜样作用为研究方向。程艳芳在《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中明确提出“通过榜样的设立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她认为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的榜样模范。杨聪丽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文中也认为教师应注重师德修养,使学生耳濡目染。而高晓梅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将教材中的内容树立榜样作用,让学生进行榜样的学习”,认为树立榜样的对象是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等内容。这表明在运用小学语文课程的无形教学手段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和情境,灵活地选取“榜样对象”。有形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的,存在与教师自身外的,依靠其自身独特的工作机理得以操作的媒体、工具或设备。冯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一文中认为利用PPT、录音机、投影仪等工具,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戴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文中提出“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即通过运用图画、影像、幻灯片、音乐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对主题情感的认同感。潘焕琪在《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一文中提出“在图片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利用图片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更利于学生对主题情感的理解。使用不同类型的有形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顺利进行,使学生以更具体、形象的方式,吸收和领会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思想。有关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手段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研究,众多学者都提出了通过采用无形和有形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在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上没有做过多的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势必以更多元、更直观、更便捷的优点改变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缺陷,因此对教学手段的运用,开展更加具体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渗透道德教育

宋贵在《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应在批改作业中渗透德育,例如学生在作业中用帮助造句,老师就及时传授助人为乐的道理,培养了学生文明礼貌的社会品质。宋瑞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认为应在作文评价中渗透德育,她认为“作文评价是对学生行为表现、认识能力的评价,学生能在评价中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并且“教师应让学生感悟做人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刘凤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文中也认为教师通过作业批改留下评语,能够使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三观,增强道德情操。教学评价的强化功能,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接受和理解德育情感得以加强,让学生的良好的德育品质的发展更稳定。2011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项中明确提出:“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课程标准中写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都应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评价过程中。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渗透道德教育,更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但笔者在整理文献中发现,以教学评价为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其中在对教学评价的类型提出策略这一方面的研究留出空白。

四、在小学语文课程的课外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

课外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相较于课堂教育,课外教育更加灵活自主,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课外教育,能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拥有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杨聪丽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文中明确提出“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她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外活动的类型例如主题手抄报比赛、朗诵会、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参观摄影展、书画展等。孙福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认为课外体验活动的积聚,会使德育的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程艳芳在《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一文中从阅读的角度提出,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的途径之一。尽管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地点是在课堂,但具有辅助性教学特点的课外教育现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方向。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知识到能力、情感到品质的质变,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课外教育渗透道德教育的研究值得深入的方向。综上所述,国家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将道德和法治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语文课程和道德法制课程的学科融合,既能够促进学科的完善和发展,又使学生受益,为培养拥有九大核心素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方法的多元运用、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教学评价的类型运用、课外教学的综合运用四个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空白,因此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32).

[2]曾孝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教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

[3]李嘉骏.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0(4).

[4]程艳芳张海元.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5]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5).

[6]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7]潘焕琪.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2).

[8]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7

思想政治课具有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教材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名言警句可以供学生借鉴和思考。也有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在这些人物中,有很多出身贫寒却能刻苦学习,最终学业有成,实现理想和抱负。在让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时时自勉。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波动、心理体验,发现问题及的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敢闯敢拼积极进取的精神。

1.磨砺意志,战胜挫折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暴风雨的坚强意志,教会他们“人生难免有挫折,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的挫折是磨砺意志的秘密武器,使他们明白“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做好迎接挫折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抗击打、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利用诸多名人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最终成就伟业的典型故事。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教材。那些聋哑人克服种种困难,给我们留下堪称千古绝唱的舞蹈场面,震撼过后就是深思。经常用古今中外的典型故事,从中汲取一种精神力量,树立榜样,使学生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快乐生活。

2.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是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生命就要怒放,就要精彩。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在于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珍惜生命。珍惜世间一切生命,因为每个生命背后都有靓丽的生命轨迹。热爱生活,是因为生活需要一种积极心态,乐观面对一切如意的,不如意的,快乐的,不快乐的,因为这一切都是生活的馈赠,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三、利用小论文写作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

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有独到的见解,有心理承受力,利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查找学生身上的不足,查找心理健康隐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本着积极、客观的态度评价自我。例如面对初中生的早恋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表达“我对早恋的态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判断和平时表现,及早洞察学生的早恋倾向,将学生的这种情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明晰学生们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话题,例如你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观点的理解。通过小论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社会等大爱情怀。

四、主题探究实践活动是德育的契机

思想政治课程中设置了主题探究活动,方便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教师教学中可以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团结合作,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思辨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喜闻乐见的小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也使思想品德教学落到实处,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理,增长知识。

五、结语

德育主题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德育;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应遵循潜移默化和长期渗透的原则,通过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四位一体培养,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培育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要求

党在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中职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思想品行、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能力素质等四大方面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培育核心素养的主要德育做法

(一)提出“知行合一•出彩人生”的德育主线。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观点“知行合一”,是指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之间的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三大理念。我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校据此提出“知行合一•出彩人生”的德育管理主线,突出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构建三维德育管理体系。中职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德育体系统筹规划为德育教育、德育管理和学科德育的三条阵线,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手段,将文化育人、以德育人落实到各科教学和德育管理之中,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开展德育管理和实践。德育体系由德育教学队伍、学科德育渗透和德育管理队伍等分别推进三阵线教育。德育课程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德育教学队伍培育学生的世界观、科学精神、终身学习理念;德育管理是德育教育的主阵线,通过团委学生会、心理咨询和文体活动等开展德育管理,引导学生的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理性思维意识;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教育,如环保、爱国、工匠精神等。

(三)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德育管理。根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创新德育管理新手段,与企业合作开发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平台细化了爱党爱国、世界观、公民意识、职业理想、心理品质和安全意识等思想品行、身心健康、艺术素养、技能培养与竞赛、科技发明、创新创业以及参加校内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德育评价内容,使用大数据评价学生成长过程,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地考核学生的成长过程。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设立正向评价和负向评价制度。正向评价制度设立正向行为加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志愿活动、班级管理和服务等正向的积极性。负向评价主要是对违纪行为进行减分,明确告示学生哪些不良行为应减分。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设置学生行为预警功能,学校管理人员有不同权限,德育管理队伍分别介入不同层次的跟踪教育。学生从平台看到自己的成长记录,知悉得失和做好反思;家长从平台查看孩子的成绩,与孩子探讨发展方向。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评价平台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班级、不同年段可能存在的评价差异,德育科主导年段平衡、年段引导不同班级平衡,保证学生、班级、年段之间的评价公平性,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具象。

(四)严格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中职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不足,在信息化浪潮中容易沉迷网络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学习与训练,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有关管理规定,学校分别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开展智能手机管理调查(见表1)讨论及风清气正的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管理行动,学校学风达到前所未有的良好水平。

(五)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德育管理创新德育活动载体。笔者所在学校举办吸引学生的德育活动方式,开展评选“最美中职生暨美德少年”活动,从思想作风、乐于助人、学习情况、校内实践、文明情况、参与各级各类比赛等多方位对参评学生综合评价,经过同学推选、班级推荐、年段评价、全校测评和网上投票等宣传手段,每年评选出20位“最美中职生暨美德少年”称号的学生。中职学习生活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分水岭,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校围绕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家国认同和社会责任等角度,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专业、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首届成人礼活动,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了解《宪法》,参加18岁成人宣誓仪式,在成人墙上签字合影,一起走过成人门。举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家国认同。结合预防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题材,做好人性识别教育,培养批判质疑精神,渗透理性思维,提高安全素养。强化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技术应用水平,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举行“逐梦新时代”系列的宿舍文化节,展示中职学生的青春和活力。

(六)在职业教育新改革中志存高远。从2019年高职扩招开始和福建省中职院校实施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改革开始,中职学校学生有更多接受高职院校教育的机会。学校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学生和家长志存高远、胸怀梦想,追求更高的发展平台,学生升学率大幅升高。

(七)开展教师德育能力竞赛活动。根据学校“争先创优•打造一流”的发展目标,开展教师德育能力竞赛,从班级工作计划、关爱特异体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生管理方面评价班主任基本功;从教师开展主题班会课的教育内容设计、课堂设计、活动形式等7个方面考核主题班会能力;从学生周末与节假日的安全提醒、安全教育平台完成情况,班级安全教育情况考查安全教育情况;从及班级管理总结、教育学生典型案例和德育论文等6个方面,制定教师德育能力考核评分标准(见图1),全方位评价教师德育能力。

三、反思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