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范例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容量大视野

大情怀说起大学语文(在有些高职院校,又被称为“高职语文”之类,本文不作区分)这门课程,在高校工作的人,不管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大概都不陌生。同时,它又常常是一门“尴尬”的课程:似乎人人都知道我们的大学生母语(汉语)水平亟待提升,高校语文教师从来不乏持久的类似“救救孩子”的呐喊,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不被重视而慷慨陈词痛心疾首者不在少数。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其“尴尬”地位却似乎依然如故。笔者一向认为,个中原因不能仅归因于(甚至主要不能归因于)课程设置者和修课学生的“急功近利”———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冷落,更重要的原因当在于它似乎并没有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起到多么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学生素养的提升似乎并不是加开一门两门课程就能奏效———诸如语言等人文方面的素养的提升尤其如此。更何况,我们为数不少的“大学”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技巧与方法上比一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实话实说,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甚至无法和普通中小学语文老师较高低。而从整体上看,中小学语文教学尚且“少慢差费”,那么,目下的“大学语文”又有何善可陈呢?实际上,一味空谈大学语文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之类的根本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要认真思考“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差异(包括内容、教法和教师素养等等方面)到底应该在哪里。本文就是从“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大学语文之“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我们不作区分,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应该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

一.大容量

所谓“大容量”是指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范围上要广,在数量上要多。首先是范围上要广。包括文选的内容要广泛,如孔庆东指出的那样:“语文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同时,特别强调口语训练应该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几句话似乎尽语文教师皆知。然而,在实践中,包括中、高考在内的重要的考试是不涉及学生口头表达的,所以,口头的“表达与交流”即使早就被编入了教材,在重在“应试”的当下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往往成了摆设或至少是不被重视。而到了大学阶段,这种状况就非得改变不可了,因而,在书面语(主要是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的同时,口语训练也同样应该成为此课程的重中之重。其次是数量上要多。相较于中小学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大大增加学习和训练的数量。例如,一般地,中学生每个学期读好一本教科书,外加老师为了增强其“应试”能力而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书籍就差不多了(至于学生和家长自己增加的,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再如写作,非毕业班的中学生一个学期写8篇“大作文”外加一些课外练笔之类,就算是很多的了。而到了大学阶段,如果依然保持这种状态(实际上是绝大多数学生连这种状态都无法保持),那就不能称之为“大”学了!大学阶段的语文的教学应该“大大”增加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数量,对一般学生而言,最好能够每天坚持阅读文学书籍和自由写作———几乎很难想象,一个在大学阶段读过几百部经典文学作品,写过几百篇甚至上千篇文章(哪怕是三五百字的“短文”)的学生,其语言运用能力较之于进大学之前却没有类似“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提升。特别地,要每天坚持口语训练,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等等。大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不是单靠学习什么高明的理论就能实现,更不是时常做一做美丽的白日梦就能成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文学习特别是大学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是如此,学生自己坚持,读多了,写多了,说多了,练多了,素养和能力自然也就逐渐地形成和提升了。

二.大视野

有了课程内容的“大容量”,还须有教学实施中的“大视野”。所谓“大视野”,是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当下,不少的大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是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大体相同的教学方法———让人沮丧的是,如果说有不同,大多也只不过是方法的运用不如中小学教师纯熟、教学效果不如中小学教师明显罢了———所以,在我们不少自视甚高的教师眼里“意义重大”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不少学生那里却被讥嘲为“高四语文”而可有可无。要改变这一让人倍觉“尴尬”的局面,教师教学的“大视野”不可或缺。然而,实际上,我们的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小家子气”却非常明显。例如,有的教师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也缺乏起码的教材处理能力,只能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地“讲”下去,好像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没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也不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作任何要求。例如,有的教师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或研究领域,“三句不离本行”,此外的内容似乎全都不屑一顾。例如,有的教师抱住传统考核方式不放,一张考卷,选择、填空、阅读、写作四平八稳,如果说与着眼“应试”的中学试题的区别,也仅体现于试题数量的减少与难度的降低而已。……诸如此类的教师及其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很明显是“无的放矢”,当然将大学语文之“大”(不仅仅是此处所说的“大视野”,还有前面所说的“大容量”和接下来要说的“大情怀”)消弭得无影无踪。我们所说的“大视野”,却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自觉地(而不仅仅是自发地)着眼学生人生的长远发展,通过一项项具体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全方位训练,在全面提升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成长为‘准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的‘有教养的青年男女’”的同时,培养能使之受益一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而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考试的分数。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际上,“大容量”的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也绝不是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就能够完成的)与教材,而是要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听说读写多管齐下,脚踏实地的同时不忘记了仰望星空———当下具体的学习活动与长远的能力、习惯的培养同时兼顾。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着“大视野”和大家气度的教学,才是大学语文课程得体的“打开方式”。

三.大情怀

自觉地着眼于长远而从当下量的积累入手,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的学习与训练,在这整个的过程之中,逐渐地孕育出学生超越“小我”而心系天下兴亡的气概与担当,也就是作为真正的人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所应该怀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这就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大情怀”。从洪荒一直到今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延续着炎黄之血脉,创造和传承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使之成就为迄今唯一未曾中断的世界文明与文化史上的奇迹,个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固然不计其数,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葆有的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无疑应该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著名中国思想史学者张岂之先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概括为12个方面: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这12个核心理念就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了我们所说的作为纯粹的中国人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应该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特别是其中诸如“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与“天下大同”体现得尤其明显。古人讲“修齐治平”,则是对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精练而独特的概括。当然,青年学生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培养当然不是单靠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即可奏效的,它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门课程各个方面各种人群的协同努力,然而,由于课程的内容特点(语言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极其重要的载体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完全可以也完全应当在这当中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青年学生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义务,在内容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及成绩的考核评价等诸方面均应该体现这一目标———不是说中小学语文课程没有承担这样的义务,而是说挣脱了沉重的“应试”桎梏而具有更“大”更高远的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自觉更加突出地强调这一点。

四.大学语文之“大”

大学语文范文2

首先,要从语文的概念谈起。语文是什么?《辞海》的定义是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文文字学家王力先生也认为语言文字可以等同于语文。那么,语文课主要就是学习语言,并且是以学习书面语言为重。语文课的课程标准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另一侧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语文的含义以语言文章来解释较为贴切。语文的口头表达即是语文之语,书面表达则是语文之文。所以语指的是语言,文指的是文章。因此,语文课的教学任务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要将文章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核心特征,就是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随着时代需求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个举措明确了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语文课程最初的设置目的与涵盖内容,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范畴,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所以,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是极其必要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并养成了一定基础的理性思维习惯。但这些学生将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少有集中的机会学习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也就是大学语文课。而恰恰是大学语文课能带给我们对汉语、汉语文学及其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魅力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偏向于人文科学的通识课,是这些学生得以了解我们民族何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直接的窗口,也是他们进入社会、自我学习的一座桥梁。

二、语言的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民族通用语言的学习。具体一点说,就是对汉语及其构成的诸多语言表现形式,诸如文章、诗词、歌赋、小说等典型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同时,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在较为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形成相对成熟与完善的思维辨析能力。比如,对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学习,今天的大部分读者往往都停留在对诗歌文本文字的解读,去体味诗歌中或言志或抒情的文学魅力。但古人的学习却并未简单地停留在文字的解读上,而是透过字面去感知诗歌的原创背景和表达主旨。因此,历来的儒生将他们的解读与认知集中体现在对诗小序和诗大序的写定与观念的传承上,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吟咏所忽略的。

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就熟读的《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无论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还是我们从诗歌的文本阅读中感知的,最重要的关注点无疑都落在了爱情主题的表达上。但同样是这首诗,同样是这样的文字,千百年来科举考试或是童蒙幼读,理解的重点却不是这样。汉儒毛亨、毛苌就在《关雎》的小序中传递了超越爱情主题的价值判断。他们认为《关雎》作为国风的第一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重在确立一个道德准则,即“后妃之德”,用这个准则来为天下人建立一个道德范式,“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具体到《关雎》的文本,则进一步细化到“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的诗歌主旨。汉儒郑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道德范式构建的依据:“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将诗歌主旨由个体爱情的简单表达上升到家国秩序的王化之道,这就延续了对诗歌产生的原初状态的强调。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经学与文学的不同特征所造成的关注视角差异。唐人孔颖达吸收了毛传、郑笺的观点,作出了详细的注疏。孔疏更加侧重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进一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揣摩生发,从而弱化了文本的文学审美特征。这种作法与汉儒的解读无疑是一致的。毛传、郑笺、孔疏的经典诠释也成就了诗三百这部充满了文学色彩的作品总集在经学中的位置确立,《诗经》的称谓也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掩盖了原本的文学意义,学人因此都将注意力落实在诗歌的社会功用的意义上,即在经学的总体框架内阐述诗歌文字的道德价值而限制其文学价值的生发。宋代是儒学又一次深入发展的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虽然朱熹《诗集传》并不全盘采用汉儒诗序的解读,但在具体的篇章文本中,仍秉承并有意识地加强了汉儒的观点。例如,《关雎》中将诗歌吟咏的对象加以落实:“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又进一步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目的:“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其实,这也是对《关雎》创作原初状态的再次肯定。有了理解与认知的一致性,我们再读《关雎》,就会理解孔子为何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而不会奇怪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点在诗歌文本的艺术表达,古人却执着于文字背后的内在蕴涵。当然,这种读解理念的差异性,其实在于价值评判的标准设立。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只读某一首独立的诗篇,而是将整个305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能发现古人认知的合理性。《诗经》六义,各自有对应的主旨表达。《关雎》作为六义之一的国风中的一篇,如果只将爱情表达作为其全部主旨来解读,忽略了诗歌的整体生发背景,无疑是偏颇的。因此,解读《诗经》,既不能只落实到经学的关注点,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忽视诗歌的创作主旨,只将其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再读子夏的诗大序,就会发现上述的解读方法,其实已经蕴涵其中。诗大序明确论述了诗歌的创作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到国风,诗歌的社会功用在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我们看《关雎》,虽然简单的文字解读可以作为一首爱情诗歌,但诗歌表达的真正主旨,确乎是“后妃之德”,而这正是“风”这种文学体裁应表现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序中所指出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只能说你阅读了一部文学作品,而不能说你真正读懂了作者想通过这些文字表达的情感、思想,也不能说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进行了有效而深入的思考,作品是否真正引起了你的共鸣或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语言的浅层理解如字、词、语句等等,这是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而准确理解作品语言所透露出的深层意义,并通过对这些感悟引起的系统思考,是我们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之处,应该在于对语言、文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而非着重对个别知识点的重点讲授;应该使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建立起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全面且深入的语文知识体系,而非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伸。例如,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文章,虽然也在老师的讲解下,对这些作品去分析、理解,但我们最基本的功课是通过阅读、书写、背诵、记忆,加强我们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后期学习能力的建立。仍然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是通过基本阅读的训练,甚至是相同的作品篇章,在大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重点就有显著差异。一篇古代文学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已经获知的作家作品信息,而是在梳理该时期文学生发的大环境、该种文体发展的阶段特性、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作品创作影响这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内外因素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学生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得到的孤立的、片段的语文知识串联起来,使之建立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各种文学类型的体系结构,了解文学现象背后的原因,避免延续语文学习初期阶段的模式化介绍与鉴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一个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三、从语言的理解到思辨

我们从呱呱学语起,经过小学、中学语文课的学习,掌握了字词等语言基本构成单位的运用。通过对语句、段落和篇章的渐次分析,建立起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系统理解。同时,听、说、读、写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们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从而对阅读、感知外界事物,逐渐形成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与正确的认识观。大学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在上述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语言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而是在于通过这样的作品,使学生养成独立的阅读思维习惯,并使在中小学形成的判断标准与认识观有更加稳定的提高,能够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或现象表面,去深入思考并辨析内在的逻辑与可能引发相关效应的预判,从而使个人具备既有开拓性又有内省性的思辨能力。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没有间断。一方面,传统文化凝聚了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命脉,自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它的历史价值无法全部抹杀;另一方面,从近代以来,传统文化又事实上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明显无法指导民族与国家的进步,导致整个国家百年来陷入列强的凌辱与战乱的侵袭。那么,究竟对传统文化是取是舍,或者如何取、如何舍,就成为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阅读反映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时,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是仅靠文字的读解和简单的鉴赏就能获知的,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梳理。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知。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士子包括每一个普通人在内的最高道德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热潮涌动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再如以往单纯明净,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民族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的迷茫,无论对社会群体亦或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儒家尊奉的道德准则,无疑是这场巨变中的中流砥柱。儒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最初仅仅是诸多学术门类中的一种,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指导者与代名词。但是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几代儒家学者的改造与发展,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与完善的学术体系,在诸多学术门类中成为显学。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秦帝国后,采纳李斯的意见,焚书坑儒,几乎将儒家所有的文献资料付之一炬,给予发展中的儒学致命性的一击,以至汉室立国之后,虽力图恢复儒学,却发现仅能依靠口耳相传的记忆来延续知识体系。当然汉儒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无论是古文家还是今文家,或是集大成的郑玄,终于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尽管历经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割据战争,儒学从汉代确立的五经发展到唐代的九经,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产生了至远的影响。宋儒对儒学体系的构建远远超越了汉儒,不仅仅是程朱理学自为一体,南宋时期奠定的十三经成为儒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知识架构,也是每一个士子必须学习的著作典范。

当然,宋代的理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人性的自由生长,因此把理学作品放在某个特定时期内阅读就面目可憎起来。明儒和清儒其实是沿着宋儒的路子继续前行,尤其是清儒,将儒学的解析发展到了极致,形成可以和宋学、汉学相鼎足的清学体系。这种极致到了近现代,就成为儒学的原罪。民族的衰败,国家的破亡,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生优势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列强用枪炮狠狠地敲碎了儒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长城。当人们发现天朝上国的自信不复存在时,就必然会质疑乃至否定这千百年来已经是真理的思想模式。所以,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一下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也不是治国的利器,尤其是对利益的极端追逐,对欲望的无休止的宣泄,使得长期生活在东方文化氛围中的人们面对人性的沦丧、道德的滑坡、价值观的混乱,不禁又怀念起儒家充满温馨、彬彬有礼的社会秩序,而儒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修复趋势下的新儒学也应运而生,作为新国学的主要代表再次站到了世界舞台之上。儒学兴衰反复的发展历程,使得我们阅读儒学的经典作品时,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桎梏,作出匆忙的评判。我们应该怀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态度,跳出作品本身,跳出特殊时代的特殊评判,用历史的眼光去阅读、去思考、去衡量,既不一味地尊高,也不极端地抹杀,而是将其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习惯总结来认知,尽量以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作出独立思考与辨析。通过这种不带偏见、还原本质的阅读形成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辨的意识,增强正确判断外界事物的能力,加深思想深度,提高道德素养。

大学语文范文3

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养具有重要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这对德育功能的实施具有更好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般追求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将反应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思路,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其重要的方向,它一方面致力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德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与德育内容重要相关的学科,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是简单地对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是致力于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发挥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远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的培养更加的深远。将个人和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利益等紧密相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却表现出了很多的精神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的一天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缺少信仰的状况与其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符。当前大学校园频发的案件更是让人在痛心之余,好好反思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脱节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思想行为。它的衡量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依据,同时它的教育方式是全息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紧密相关。高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思想政治课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全息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它不能依靠单纯的某一学科就能完成,需要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教学中都将其渗透进去。大学语文课程能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化水平,从而能够将其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学能很好地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背负着道德教化的重任,能够孕育出灿烂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能很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承,同时结合了文章和道德的精神,有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蕴含其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道德引导。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德育的优势探讨

1.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制性的学习会将学生的求知欲扼杀掉。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如果因为学分制的束缚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进行强行植入,学生会对这种强加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不能将其直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指导。对于道德人格来讲,其形成需要将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进行积极的统一,它不仅需要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更需要作用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将学生的道德价值原则的建构和生成通过唤起学生的心里共鸣来实现。

2.学生的自主阅读能有效内化道德并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学性和德育因素使得作品的德育能力更加强大。作家在作品中尝试的对人类精神和人性的理解,能够将道德的理性启蒙提供给我们。作家通过作品将学生的道德之门进行开启。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从而引发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就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建立起来,从而确定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自己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指导。

3.将大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方向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引导。大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很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选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很多篇目,都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具有很好的德育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的色彩被逐渐淡化,将德育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的条件也更加成熟。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学习到正义与非正义的界线,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提高自己追求真善美的能力等,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水平。对于道德文化教育而言,它没有具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它所探讨的是如何才能获得更有意义和更好价值的人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将传授一定的道德内容和必须遵遵循某种道德准则作为学生学习的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进行道德判断的方法和进行选择与判断的价值认识,这才是高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之所在。

4.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并不是要将其强加上进行德育文化教育的任务,而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能力培养的内容。我们所强调的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并不是要让其变成进行思想政治课或是思想观念课,而是在教学中将大学语文的德育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发现其深刻的道德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使得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所以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将道德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也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优势。

三、小结

大学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积极将德育功能渗透进行课堂教学中。尽力避免进行生硬的思想道德培养,将传统的文道合一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与传统文化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进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罗婵 单位: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一分院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范文4

在当下大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教师选择使用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基于此,文章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指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提出了运用影像资料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影像资料;大学语文;影像手段;影像元素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重要必修公共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辽宁师范大学所选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自主出版,由张庆利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读本》。该读本中所包含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到大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方便教师传达文本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余年来,教师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逐步提高。因此,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被重视。

一、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影像手段,即在课堂上运用影视艺术作品,发挥其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以期实现促进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影像手段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延伸,有着众多区别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势。

(一)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学实验得出结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听觉。此外,该研究还证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感知和接受的感官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越好。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视艺术作品是作用于多种感官的多类型信息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运用影像资料所带来的多维度、图文并茂、视听并举的课堂表现形式极具感染力,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晦涩的文章进行理解。

(二)运用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对知识的感知指的是对知识表面或者外在特征的理解与记忆,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课文文字中所阐述的内容,所具有的逻辑性的认识。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播放影像资料,可以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感性材料。例如,在讲解贾平凹的《秦腔》这一课时,播放一段秦腔表演,让学生对教材所讲述的内容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便于教师课堂内容的进一步讲解。

(三)播放并讲解影像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性记忆的持续

心理学中有关知识保持的实验有这样的结论:从听觉获取的知识人们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信息传递工具,人们能够记忆65%的知识。这一实验表明,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记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影像资料的误区

虽然影像手段的运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种种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倚重影视作品,限制学生思考

影像手段作为声音、图像的有机结合,具有区别于传统文本的传播优势。在课堂上的使用,会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但是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产生模式化认识,限制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例如,在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引入一段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应片段,在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戏剧文本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形象由文字描写一跃成为视觉上可见的直观人物形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文学形象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影视艺术作品中统一出现的人物形象由独一的演员来饰演,这样的演绎方法抹杀了不同人心中的具体人物形象,势必会影响观众的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其次,除了人物具体形象差异外,部分影像资料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原有情节,影像资料内容有别于教材,易对学生造成误导;最后,假如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课堂文本有一定的阅读思考与分析,直接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会定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探寻止步于初级阶段。换言之,一些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缩小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的文学接受与独立思考。

(二)淡化文本阅读,喧宾夺主

教师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作为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材料时,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影视作品的音乐、图画、色彩等视听效果上。此时,过多地使用影视艺术作品,会减少学生对文本的精读和理解。影像资料的使用,虽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也容易使课堂关注点从课文的内涵偏移到外在表现,冲淡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浅尝辄止,对文章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思想内涵止步于画面感对视觉的冲击,乃至从影像资料回到教材文本时,思路仍然留在播放过的视频中不能自拔,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占用课堂时间,容易本末倒置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虽然极为重要,但是课时安排受种种条件限制,教学时间较为紧张,一个学期里仅有的32个学时对内容丰富且有深度的大学语文来说完全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量的影像资料势必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被迫压缩或侵占其他课堂项目的时间。同时,引入课堂的影视艺术作品往往涵盖大量内容,除了教材所要传达的主旨思想之外,往往还包含了众多题外因素。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播放影像资料在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可能会加重大学语文教学负担,甚至使课堂的教学中心由教材转向影视艺术作品,从而忽略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目的,造成本末倒置。例如,在讲到辽师版《大学语文读本》中《侠客行》一文时,有的教师会选取一段有关“侠”文化的影视片段来引入课堂主题。这样的方法虽然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但同时将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次要内容误推到教学重点,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传递人文关怀与文学素养的大学语文课变味成了历史课、哲学课。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的事项

影响元素作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挥出影像手段有别于其他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根据文章内容量权衡相应的影像资料使用幅度

为了确保选取的影像资料发挥最大的效用,就要保证所选影像资料长度能够在教学计划安排内完成。在逻辑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需要对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逻辑性分析论证。在此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缜密思考、严谨表达的能力,此时如果选取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作为课堂的组成部分,难免会打断学生文本分析的连贯性思路,使学生思维陷入肤浅化的瓶颈。因此,在讲解此类文章时,教师应减少甚至避免影视艺术作品的课堂使用。在一些文言文、诗词、说明文和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影视艺术作品便能够发挥其优势,将文章讲解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展开,加深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感情的理解。由此,教师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影视资料。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受教能力,简短有力的影像资料能够最大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像资料和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上,就能自觉进行思维活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尽量避免选用拖沓冗长的影像资料,确保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合理,避免造成影像资料喧宾夺主的情况。

(二)选取恰当的影像资料,使影像教学手段与大学语文课堂相适应

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对大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选取影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影像资料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在使用的时不要喧宾夺主;其次,所选取的资料要长度适中,不能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的大部分应该用来交给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再次,选取的影视艺术作品应具有代表性,可采用剪辑的手段,截取影像素材中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片段,切忌通篇播放。对于一些较为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可布置为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欣赏分析。总体而言,在选用影像资料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语文课程的特色,有效发挥影像资料的优势。譬如,在讲解《长恨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样不仅能够让作品内容形象化,还能比较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借此让学生分析两种不同表达效果的特别之处,实现大学语文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内容相适应。

(三)注重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

在运用影像手段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学生的思路往往会被影视艺术作品所牵引。当影像放映结束后,学生仍沉浸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很难短时间内重新回归到课堂中。为此,在运用影像手段时,要注意影像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动。所谓“联动”,就是有目的性地安排影像资料播放,以提高课堂语文学习效率为根本目标开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放映影视艺术作品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问题预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欣赏与分析。在放映结束后,教师对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点评学生回答,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联动,引导学生将思路重新转回课堂。在选取较长的影视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按层次将作品分为若干部分,对各部分依次进行播放与讲解,通过这种模块分析的播放方式,把控课堂节奏,加强对学生思路的引导。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使用分别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对未来影像资料在未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原则进行一定探究,以期引发众多一线教师对影像资料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作者:李帛芊 迟琳玉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国恩.文学类公选课教学原则之管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3(5):58-61.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70-282.

[3]樊星.文学教育应该注重趣味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1(3):4-7.

[4]郑君.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5(5):256-257.

[5]林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9):38-40.

大学语文范文5

关键词:就业能力;大学语文;翻转课堂

引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形式,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大学生课前对网络教育平台的学习,在课下以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形式为主,发展大学生思维,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而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依托互联网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课程,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学模式陈旧。由于语文课程内容多,学时有限,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大都以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为主,忽视大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缺乏师生、生生之间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大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对语言的品味与探索,而这些语文学习模式,不利于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在语文授课中,将知识讲解立足于教材,很少根据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导致语文教学形式与内容单一。

二、就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思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创新教师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语文学习动力,进而增强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开展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课前预习无论在传统教育中,还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翻转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大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进而促进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翻转。(1)制作教学视频就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语文知识内容制作教学视频。教师在教学视频制作中,应提前整合语文知识,将语文知识分成模块化,将模块化的知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视频规格应以微课为模板,根据人脑最佳记忆时间,将视频时间制作为5-15分钟,视频形式应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视频制作不仅针对于课前教学,还应该有效的运用大量网络教育资源,提取有价值的资源,进而提升视频制作质量。例如:在讲解爱国情怀的课文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关的历史事件,拓展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最后,教师将制作的教学视频,借助QQ发送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下载视频,自主学习课件,为翻转课堂开展做好准备工作。(2)构建语文学习互动平台互联网平台为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翻转课堂课前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微信、QQ、微博、网络论坛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微信群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使大学生明晰学习任务与目标。同时,互联网平台能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支撑,实现因材施教模式。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由于受到某些因素,会对知识形成困惑,这时大学生通过微信与教师交流,教师能为大学生解答知识,提升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给予大学生针对性的教育,进而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活与学习困境。此外,借助微信、QQ社交软件,拓展大学生学习空间,教师针对某一问题,到微信群中,引领大学生一同讨论问题,鼓励大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使大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更好的明晰语文知识内涵,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进而为课堂教学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2、课内教学设置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设置好课内教学活动。为了促进大学生对课前预习知识全面掌握,教师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大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由于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大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适度调整,使其满足大学生学习需要。等大学生对语文知识全面掌握之后,教师以小组讨论活动为导向,为大学生开展实践式、体验式、案例式教学活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引领大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例如:教师以案例教学为导向,将语文知识立足于生活,引领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探究、实践、体验知识,进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教学评价设置

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提升大学生思维能力、探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而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社会企业也需要这种应用型人才,进而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而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等大学生对知识有所感悟之后,教师为学习小组提供展示平台,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发挥引领作用,认真听取大学生讨论结果,根据大学生预习情况、教学表现、讨论结果等,给予大学生针对性的建议,引领大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增强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更的就业。可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进而促进大学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三、就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支配行动,以教育能力为导向开展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大学生为主体教学观念,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大学生设置教学活动,促进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有效的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与翻转课堂,尊重大学生主体性,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大学生教学参与度。例如:在语文知识讲解中,教师应转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应根据大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为大学生授课,融入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环节,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增强大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大学语文教学革新。

2、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大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自主学习微课、教学课件,促进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大学生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导入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发展大学生思维,让大学生深入思考语文知识,增强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为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奠定基础。

3、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程体系中,不仅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与内容,还能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而为大学生科研活动开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似处,实现两者的相融合,有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领域的推广,使大学生对文化具有认同感,进而促进大学生弘扬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中,为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契机。借助信息技术将我国传统文化制作成微课,供大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理解,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弘扬的“勤劳节俭”、“集体主义观”、“善良”、“勇敢”、“宽厚”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引领教育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与工匠精神,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兴起,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契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翻转课堂的运用,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大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增强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吕丹,尤丽洵,董红梅.“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

[2]程志霞,陈子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Z2).

大学语文范文6

大学语文是提高大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但在现实中,大学生的语言素质越来越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同时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基于现状,本文探究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具有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语言素质;大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以汉语为载体的汉文化不断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大学语文着眼于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作用不言而喻。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学素养进而培养其人文素养。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高校改革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与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其现状令人担忧[2]。《光明日报》曾刊登《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一文写道:“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这句话准确概括了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纵观,“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上”是目前大学语文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3]。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由于热门专业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的设置,大学语文这种侧重培养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课程,由于不受重视而被随意减缩课时甚至取消。从课程教授方面来看,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科研方向缺失导致教学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教学手段局限于单一的口述方式。从课程学习方面来看,学生主观上对母语学习重视不够、客观上教材内容与实际缺乏联系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2大学生语言素质现状分析

2.1专项调查

2.1.1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曾有学者对某高校中文系二年级两个班的94位学生进行了调查[4],结果不容乐观:(1)语言规范意识缺失,如要求从40个词语中选出规范写法,结果每人每词错误率达19.6%;(2)基础知识环节薄弱,如在20个常用成语中每词有一个错字,没有一人完全改正确;(3)表达能力差,如在500字的自我介绍中有58%的学生出现语句不通或错别字的问题。

2.1.2非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笔者选定所教授某非中文专业一年级8个班的340名同学,对其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与经典阅读》的课堂情况(口头表达)和作文情况(书面表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诸多问题:(1)口头表达:课堂发言或朗读课文不自信、声音小,磕磕绊绊;不认识常用字;分词断句能力较差;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不准确、精彩语句关注度不够等。(2)书面表达:语言口语化、网络化;随意使用英文单词;字迹潦草,且错别字较多(如:把“心仪”写成“心怡”,“烦琐”写成“烦锁”);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无题目、通篇不分段、乱用标点符号等。

2.2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普遍偏低,中文和非中文专业学生都存在诸多语言缺憾,其语言能力均亟待提高。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文化广泛流行的背景下,多数大学生的日常交际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语言交际缺少语法和语义规范的约束,词汇匮乏,词不达意,内容隐晦,表达能力逐渐下降。

3着眼于大学生语言素质提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大学生语言素质提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古今中外经典篇目的学习、理解和鉴赏,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语言素质;语言素质乃至人文素养的提升,反过来又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体会语言与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明确课程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课应贯彻文本本位和语文本位两条基本思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接受、表达能力;连带而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审美能力[5]。

3.2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以口述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变迁和当今大学生的知识心理情感状况,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传统经典文本为基础,开展知识讲解、情感启发和思想升华,并合理应用现代优秀的文化成果,用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和感悟。

3.3开设其他语言类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语言使用的教育和引导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提升语言素质乃至人文素质的作用。与此相辅相成,学校可以借助开展其他必要的语言教育来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语言。如:设置《基础写作》、《职业汉语》、《普通话训练与演讲》、《书法鉴赏》、《诗词鉴赏》、《口语表达》等语言类公共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4结语

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基于当前课程教学和大学生语言素质现状,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始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大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付出不断的努力。

作者:刘旭鹏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晓园.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53-56.

[2]蔡建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6(6):42-45.

大学语文范文7

在我国,从古至今语文写作一直受到重视。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杂曲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语文写作,这些唐诗宋词及元杂曲水平的高低侧面反应的是语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三国时期曹丕曾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撰写提到一个至高的地位。在新时期,写作依然贯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包括人们的信件往来、办公写作、教学等。在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了语文写作的培养和训练。

【关键词】

大学语文;写作错误

前言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我国从小学一二年级就进行了语文写作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进行逐步分层次训练,为学生在写作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语文写作的发展及其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多数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一般,极少数大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应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对写作的兴趣。在写作的难易程度方面,大多数大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少数大学生认为简单。说明造成大学生写作错误的因素之一就是课题难,而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命题限制过多,大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无从下笔和积累知识较少。此外,在现阶段老师的写作指导和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本身都应该需要去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大学语文写作常见的错误

2.1审题不准。

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够仔细,偏离了主题。在写作时立意不够明确,文章结构错乱。使得题目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实际内容之间不相符合,忽略了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得文章没有深意。平淡乏味。如某文章要求学生谈谈对现如今环境污染状况的看法,但学生只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各地区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却未对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及其应该被采用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描述,使得文章成为了一份很官方很乏味的环境调查报告,缺乏学生自己对改事件的看法,没有深意。这样的文章只有形而没有神。

2.2概念模糊。

概念模糊指的是学生对话题的中心思想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在写作过程中中心不够明确,使得文章好像是在表达中心思想但其实并不然,最终会导致在写作过程中避重就轻,脱离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3缺少素材。

学生的社交场所大多是学校,与人接触最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很难了解到社会中发生的许多真实事件,而且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学习和考试中,很少有时间去看书,因此积累的写作素材十分有限且没有创新性。在词句方面,大多都是初高中时积累的词句。这样的文章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素材的缺乏会使得学生不断去胡编乱造一些素材去描述,缺乏真实性,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够生动和形象。

3.造成大学生写作错误的因素

3.1不遵守写作规则。

写作是语言学习四个环节中的一个输出性环节,体现了语言学习到语言运用的过程。写作要求的是学生能够将主题思想通过词汇的搭配、衔接、组合表达出来。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受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会对学生的词汇的应用和表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是由于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扎实和全面,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用词不当等现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会忽略了用词环境,胡乱用词,没有恰当的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词汇的运用离不开其特定的语境,语境的忽略可能会导致语句意思的曲解。此外,不严格遵守写作规则,断章取义,汉语词汇在运用的过程中有着系统的语言规则,不遵守语言规则也会造成写作错误。

3.2教学方式不当。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此外,在现实教学工作中一些老师将重点放在了对语文课文和题目的解读与分析,对写作方面的指导涉及的部分却很少,受长期旧有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课程中对于写作并没有单独的课程安排,学生的多数时间都用来应对考试。写作课题的空洞与枯燥使得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老师也对写作不够重视,最终加剧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写作水平一直保留在低级水平停滞上前。教学方式的死板让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写作缺乏创造力,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去网上寻找模板。老师在对写作进行修改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评分标准无法对写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不断才取措施以期取得好的作品。

3.3学生自身写作素材缺乏。

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课程,再加上写作的枯燥与乏味。使得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交际圈的有限性也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新颖的素材,大多数素材都是围绕周围的人或事物,显得平淡无奇也就不能写出好的文章。

4.有效措施

4.1理解相关的写作规则。

让学生对写作的原则进行了解并掌握,把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和规则。对相关词汇的运用一定要正确,分清语境,理解词汇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多读书增加词汇量,注重词汇间的合理搭配与衔接。

4.2改进教学方式。

修改和选用新型的写作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生搬硬套。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不断注入新的元素进行创新,让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加大对写作的培养和训练,设立专门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老师也要遵守评价规则,合理批阅。在教学中注意新方式新教材的巧妙结合,寓教于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运用流行歌词以及词汇增加写作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去写作。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个分析。

结语

大学语文范文8

一、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开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其特色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概括和内容讲解都应体现其言语特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言语特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艺术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感染力、动听程度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接受程度。教师如果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生动、特色鲜明,就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愿意听课。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周围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教材的意境中,让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种“说风闻声,言雨见形,谈花花现,指人人在”的真实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认真体会,将该诗当作一幅田园风光图来鉴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充分领悟诗中“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等哲理性诗句,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不同文章特点各异,教师须采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形式,在讲课时尽量声情并茂,积极转变语言风格,以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情节中,讲授时可用或高昂或低沉的语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论述类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可借用名言警句进行综合表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至于意义深远、辞藻优美的散文,为了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表述时可加入绘声绘色的描述。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师可用朴实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亲情。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激昂深沉的语言令人振奋,动听优美的语言使人愉悦。大学语文教学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讲述课文还是范读,教师都应注重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以及语音的抑扬顿挫。在讲授一些情感细腻的诗歌和散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师可配合乐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学生范读,使学生在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音中对文字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于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戏剧及曲折生动的小说,教师为实现情景再现,可事先进行语言设计。如在讲授杂剧《窦娥冤》时,教师可用激昂悲怆的语调表现窦娥的无奈愤怒之情,用急切的语调凸显窦娥的不甘,使学生对作品做到感同身受。

三、提升语言艺术的措施

1.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大学生思维开阔、兴趣广泛,但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极具吸引力的语言,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知识向生动有趣的内容转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配合语言练习,可播放一些优秀影片,为学生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中外名著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审美活动,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使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化陈旧为新颖,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通常包括几大版块,即修辞、语法、文字和语音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全面系统地介绍每一版块的内容,或详细讲解本学期课本中安排的二三十篇文章,反复研讨、细致拆解课文。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就是“炒冷饭”。教学方法陈旧,且大量重复中学语文知识;教师语言枯燥,既没有趣味性,又毫无启发性。这样即使遵循量化的标准、科学的教学程序、合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化陈旧为新颖,创新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增大信息量,补充新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不应平均用力,而应立足重点。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新的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3.引入语言艺术新形式,确保课堂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