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论文范例

设计思想论文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1

无论是哪一种招贴,其本身都有很强的目的性,招贴设计是为了传达个性化信息而进行设计,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传达这种个性化信息?这就要通过两个方面要完成:一要吸引受众来完成更广泛的传达,这就需要招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只有通过创意才能打破俗套吸引受众;二要通过创意来表达个性化信息,比如让招贴更有情趣性或者更有艺术性等。而要完成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创意来完成,创意是招贴设计的核心。“通过构思,创造出新的意念,并使广告受众接受,进而达到促销的终极目的。”是招贴设计中典型的创意内涵。招贴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联想、比喻、象征、拟人、图形同构、重复、变异、矛盾、置换、形的破坏、幽默和讽刺、倒置、夸张和变形等,这里主要探讨通过联想思维达到招贴主题的创意以及联想思维在招贴设计中应用。

2联想思维的概念与作用

联想是审美过程心理活动中的一种,是心理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同时联想思维作为一种扩展性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之一。联想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指有联系的想象,从一个事物联系到另一个事物,或者将某一种事物的某一点与另一种事物的相似点或者相反点自然地联系起来。其精彩之处在于研究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性。联想思维简言之就是从一种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例如红色联想到激情和青春以及战争等,而由战争联想到枪支鲜血等等。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巴甫洛夫说“联想就是神经中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是联想产生的关键因素。事物和事物之间差距越是关联性不强,越是风牛马不相及,联想的效果就越好。在招贴设计中运用联想,能加深主题的意境,丰富画面的艺术性,突破时空间隔,创造有趣的意味。通过联想,人们在接受招贴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实了内心世界,体会到更强烈的美感,从而与招贴设计者连成一体,共同通过联想过程产生美感共鸣,从而加深对招贴的认识和记忆。但联想又有一定的客观性,它是以直接感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前提的。联想的广义、深度和设计者实践经验以及感知程度、积累的知识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在展开联想的翅膀,同时又要放开心中的层层框架枷锁和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之本性,才能在思维的广阔空间里自由翱翔,从而创作出优秀的、创意性非常强的作品。

3联想思维的分类及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联想思维有很多形式,可归纳性地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简单联想是指单纯从表面的形式上去追究联系,把具有相似形态或者相反形态的事物进行联系,利用事物的形态进行时空形态间的联系,如用古代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联想到现代的手机等通讯工具。所以简单联想中就包括相关联想和相反联想,细分下去就是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特别指形态相似的联想,比如图1中通过女人的腿和丝绸的柔滑这一形态上的共性来诉求丝绸高品质的效果,女人腿和丝绸都具备相似的笔直挺拔的形态,同时具备柔滑纤细的机理特征。另外如通过盘子联想到月亮、饼、乌龟壳、皮球等,这些事物之间有着类似的形态特点,都是圆形的。类似联想中包括象征和比喻中的几个方面,象征和比喻可以是从形态上进行修饰也可以从内在意义上进行修饰,这里仅指从形态上进行修饰的象征和比喻,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和文学作品中的借喻就属于这一类。比如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在这里作者将月光的白色与霜的白色、山势的曲线与蛇行的曲线,进行类比联想,于是用霜白比月光、银蛇比喻雪山。接近联想重在强调一种时空关系的联想,从同类事物在不同时空阶段出现的不同形态进行联系,表现的是一种时空关系的接近。如图2通过综合不同历史时段和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元素得到创作灵感,招贴通过四个亚洲国家独特的艺术形象构成了一个人的面部,四类艺术形象与人的面部特征和五官非常相似,通过面部五官这一平台把四个不同的元素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亚洲艺术节的典型特征。同时在招贴设计过程中接近联想思维也表现在用传统的手法表现现代的事物,或者用现代的手法描述传统的概念,这种创作手法在后现代主义招贴设计中应用广泛。对比联想也称相反联想或者矛盾联想,对比联想思维是从一种事物引导与它相反特征事物的联想或者从一种事物的正常轨迹推导其逆向轨迹的联想思维方式,是一种反常态的设计方法。比如简单地从水想到火,从荒漠想起绿洲,到著名的子弹反向行走,福田繁雄通过一颗子弹回到枪管的图案很直接地反映出制止战争的主题,招贴让人一目了然又回味无穷。对比联想是一种反向思维,是向事物相反或者相对的方向发展延伸。复杂联想在思维的深度上要比简单联想更讲究内在联系,是从事物内部意义上进行联系的探索思考。复杂联想是“由见到某种事物而联想到它的意义及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由此又称为关系联想或意义联想。”其中包括因果联想、夸张联想、种属联想(如通过猫想到老鼠)、生态联想(如通过虫子想起叶子)、象征联想(如通过玫瑰想到爱情)、依存联想(如通过脚想起鞋子)、配套联想(如通过筷子想起碗)等。

4联想思维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规律

上述的几种联想方式并非是独力的、分割的,而是相互联想的,一张招贴设计作品中可能包含多种联想方式,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联想不是特定的,而是产生不同的联想,但是他们却共同遵守着联想的四条规律。在招贴设计创作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思维的枯竭之中,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要通过联想思维来做出相关作品但却处在想象力的真空之中,那么从联想的规律性出发就可以开启思维宝库的钥匙,顿时会思如泉涌,这在招贴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了联想的规律。

1)对应规律。

是通过一种物质所对应的人文属性来进行联想。如前面所讲的玫瑰对应的就是爱情,这是由传统承接下来的文化。过节就要送礼品,这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商业招贴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原理,在逢年过节之际就会做出“节日送大礼”之类的大型商业海报。比如福田繁雄在做制止战争的海报时候就通过战争来对应联想枪支弹药,这是一种从属的关系,然后再用一种反向联想很好地表达了招贴的主题。

2)接近规律。

是将形似或者义近的事物加以类比而产生的联想。当人们对一个事物进行感知时可以引起和它在形态或者意义上相近事物的想象,通过这种直观的想象来进行联想,比如通过形状的接近或者色彩的接近等方式进行联想思维,让两个不同的形体结合在一张招贴设计中,形成独特的趣味。当然在招贴设计中,想得越怪异越好,但是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因为联想的属性中存在客观性。

3)对比规律。

是对该事物性质或者特点完全相反的事物产生联想,旨在通过某些事物在某一种共同特性中具有较大的差异让人产生引起联想,如:黑与白,冰与火等。这种鲜明的对比是引人注目,因而在招贴中应用较多。例如:某些牙膏、化妆品等商品招贴为了强调本商品的作用功能,常以用了此商品的前后状态作对比。如反对皮草公益招贴中为了揭示人杀动物的残忍这一主题,可以通过联想到动物杀人这一一反常态的凶残性来更生动的表达主题。还有如某饮料招贴中也有如人在沙漠中的干渴状态与喝了消暑饮料的状态对比,使人倍感饮料的诱惑,等等。

4)因果规律。

是通过在逻辑思维上产生因果达到联系,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再如回家看到家里一片狼籍会想到家中被盗。在招贴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如某自行车针对其青少年消费群做的招贴,即是先调查出当代青年具有一种长大成人,想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强烈愿望,然后通过这一特点,做了口号为“独立,从掌握一辆自行车开始”的招贴,取得了较好的商业效果。

5结语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2

一、设计艺术文化符号的传播与社会权力的实现

设计艺术被认为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符号或索引,设计作为规划与造物的创造性活动,在改变物质特性的同时,也创造了符号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赋予其“文化的权利”;当符号的“所指”涉及社会伦理思想,或者携带某种政治信息时,就成为一种符号。设计符号不仅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媒介,而且还是表达政治情感、思想和信仰的工具,是社会制度、社会人物、社会观念、行为或态度等抽象存在的具象展现。

设计艺术中的社会语意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将符号与文化经验或其他符号相联系而获得的。在历史的变迁中,对于文化符号的解释,以各种各样深奥或浅显的姿态构成社会信息的重要元素,以图像或其他视觉模式,传递着社会价值和政治观念。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设计艺术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意识形态产物,必然要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迁。潘尼•斯芭克在其著作《20世纪设计与文化》中企图在设计运动的背后找出设计演进的推动力,力图把设计运动与社会演进、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既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设计能够体现出时代、民族、地域的文化烙印,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步,并凸显出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与之相适应,社会文化是反映全部社会现象的文化总和,即社会意识形态中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部分的总和。

社会文化是作为社会大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社会文化的延续性可以通过政治社会化使不同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同样,设计艺术中的社会文化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介和途径来实现传习和传播,作为政治符号广泛应用于达成政治识别、沟通、明示权威和决策合法化等政治策略,透过符号行为的意义和情感有目的地灌输社会意识、政治价值,激发个体对政治群体的热情与忠诚。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设计理念的关键点,进而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之相一致的新型社会文化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设计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随着国际政治舞台由国内向国外自由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政治权力产生了直接的制约与影响,直接受制于管理经济的权力,以经济作为主导,全球化使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就是美国动用经济文化手段干预政治的结果,正如好莱坞电影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的优越与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美国精神或美国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样,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交锋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状态。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向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设计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符号产品所含意义的被接受程度,在当代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传播媒介的丰富多样,跨文化、跨语言、跨种族的设计语言符号,使沟通更为顺畅更加便利。设计和建筑不仅实现了高质量生活状态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增强民族认同和树立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设计是生产力”不仅是指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更重要的是设计对于人文精神的塑造。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设计艺术应关注于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塑造国家形象,打造政治平台,营造国际政治交流空间。在国际上发挥政治文化的影响力,需要国家政策和强大经济后盾对设计艺术的支持,确立设计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关系。

根据设计符号与设计对象的关联,设计艺术中的政治符号具有维护政治权力的功能,政治领袖凭借政治符号的传播与权力特征,使被统治者信任、尊敬,并受其支配。如先秦青铜器的重要代表鼎,本来是一种食器,在奴隶社会却演变成权力的象征符号,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体现等级差别的礼器。“藏礼于器”,其象征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实用功能,具有统治阶级意志的教育和启示功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自于符号产品所含意义的被接受程度,随着当代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设计艺术不再作为一种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以符号化的载体渗透在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符号的传播也将发挥更强大的语言功能,成为伦理思想、政治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计伦理思想的提出与设计社会语境的关注

现代设计史中,西方学者对设计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形式与功能的角逐,现代设计先驱们的思想始终关注于道德伦理、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潮等社会问题,并将自己的设计思考融入设计的实践。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了《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率先提出了“设计伦理”的概念,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3个问题以强调设计的目的性:第一,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特别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第二,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第三,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1]。维克多•帕巴纳克将设计问题纳入伦理的角度,提出了为全人类而设计的最终目标。这本书的问世,对于当代设计的发展和设计伦理的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相对于“真实世界”,资本主义商业所追求的利润,则代表着虚伪和虚假。正如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心理层面的欲求,而非生理上的需求”。帕巴纳克的设计伦理旨在研究“为人的需求而非欲求设计”,在他看来,消费社会以享乐为主题的生活方式,造成对欲望的不断要求,不惜代价要得到满足。权力与金钱在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中,最近几十年建立的时尚与时髦的庸俗统治——对文化界来说是“多样性”,对中产阶级来说是享乐,对大众来说是色欲追求。而时尚之本性,正是将文化浅薄化[2]。汽车、住宅、服装以及奢侈品,以时尚的姿态影响和诱惑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对生活方式的态度,炫耀消费、物欲横流,这种“无限的需求”正是能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的根源。欲求的结果是消费,而在装饰、样式与风格等外在表象引导下的设计,正在充当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使美感在利润的追逐下朝着虚假的方向发展,漠视了真实世界的真实需要。#p#分页标题#e#

人类近5000年的设计发展史是一部为权贵服务的设计史。早在150年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就曾提出,设计的中心是人而不是机器。莫里斯发起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社会性设计最大的贡献是认识到了设计的社会属性,强调了设计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用设计艺术表现人道主义的社会责任感。现代主义在思想上强调设计的民主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工业文明的洗礼,平民化的概念逐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数千年的历史,让设计为普通的大众服务。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重构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状态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既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民族生存和奋发向上的灵魂,其中,社会文化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凝聚,社会文化传播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美国国际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广泛分析了当代文化现象,并指出未来文化冲突将取代经济冲突,成为全球矛盾的集中体现,并带来全球政治的不稳定,因为当代文化显示出的力量,比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更为强大。同时,这种文化的力量可能对世界产生支配性的结果。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强权组织、传播与符号构成工业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竭力阻止与资本主义政治观念相悖的意识形态在全球传播的机会和可能,同时通过对本国社会文化观念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为取得经济利益寻找机会,并凭借自己文化霸权的地位,通过设计、文化等手段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而美国文化艺术霸权主义的形成,则是美国动用政治、经济、文化手段干预政治的成果。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应该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对话,达到某种程度的融合,进而在充分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宽容的、和谐的、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全球文明大有机体系。全球化不应以强势文明吞并或取代弱势文明,全球化的生活和全球化的视野应该以全人类的利益为重,以保护和发展多元化的世界文明为重。“超越狭隘的国家意识、地域观念、民族情结、宗教隔阂;放弃一切自我中心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偏执;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一体的,各种文明既是独立的又是联合的。”[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众传媒的国际化进程,设计成为文化符号的制造者和载体,传播着包括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表现方式更加直接、更大胆,在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符号化形成文化,文化形成权力,权力决定发展,发展促使文化进一步占据主导,设计艺术对于全球文明大有机体系的建造重任,责无旁贷。

四、波普设计与后现代主义符号

波普设计最早在英国得到充分发展。英国的设计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失误,使得设计失去了“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先驱地位,远远落后于德国、美国、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设计,赶超现代主义设计对英国来讲,变得十分困难。但是,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已经不被战后新一代的消费者所认可,显得陈旧过时,而且缺乏个性。英国设计界敏锐捕捉到青年一代的心理需求和文化立场,决定发展波普设计以形成本民族的设计文化与设计风格,反抗被西方视为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和在美国发展壮大到世界范围的国际主义风格,因此可以说,波普设计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的反抗性与背叛性。

伴随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主义文化大众化的代表艺术——波普艺术,迅速成为消费社会和信息时代具有大众基础的商业化艺术形式。波普艺术之父汉密尔顿的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别致,如此有魅力?》(见图1)和电影《爵士歌手》的海报,把美国消费文化的内涵以光怪陆离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成为波普艺术的一种标志。波普设计受到波普艺术的极大影响,针对富裕的青少年市场,打破传统束缚,直接借用了波普艺术中的各种通俗的、短暂的或是具有刺激性的元素,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波普设计具有时代感和潮流感,具有明确迎合大众的商业和娱乐目的,好莱坞明星、汽车、商业广告、摇滚乐队、霓虹灯甚至工业产品,都成为设计与被设计的对象;艳俗迷幻的色彩和花哨、大胆、怪异的装饰手法,为设计而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刺激,却是商业社会消费刺激下的浮躁心理写照;作品造型的怪诞离奇充满了玩世不恭的游戏色彩,表现出对既往主流文化的的叛逆和嘲讽,也被看作是丰裕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急于与父辈时代划清界限,宣泄个性的一种方式。波普设计本身具有矛盾性,它源于大众,被看作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具备了迎合大众的亲和力,同时也促进了设计艺术的普及,使大众生活与设计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波普设计不仅仅与商业、经济和文化紧密联系,当波普的形式与政治主题相契合,以具有政治含义的视觉符号相结合,则成为这一时期最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设计,被称为“政治波普”,与之有关的设计评论和设计展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纽约“教父”的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曾在他的工厂里,通过机械复制,将政治人物的形象以一种戏谑的形式变成流行文化的符号,成功模糊了其政治背景和艺术特征,并将它推向大众与消费。

在精神内核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并没有抛弃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反思,并且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强烈不满。美国商业设计的全球影响和现代主义的冷漠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文化问题,让全世界感到失望,人们开始思考怎样使设计除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的代言之外,还能让设计与社会、文化重组;设计师肩负的重任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还要去设计人性化的产品,用创造力去改变人类生活。除去粗俗、荒诞、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设计,从设计的批评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修正和超越,体现了设计史的进步,体现了在复杂政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设计本身勇于自我反思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与追求。在设计艺术形式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并非一种特有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那被现代主义摒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4]20世纪的现代主义设计抽象化和几何化的表现,是为了适应机器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民主化进程。强调功能,为大众设计的理想并没有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向极端、千篇一律、高度理性化、单调而缺乏感情色彩的设计风格受到更多的批评。不同的市场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大众设计需要满足基本的心理和审美需求,需要赋予设计更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人文主义思想再次觉醒,因此,后现代主义也被人们称之为“第二次文艺复兴”。多种元素进行融合,“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p#分页标题#e#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3

1、逆向思维的含义

逆向思维就是用非常规的方式来思考疑问,对事物本身的作用进行积极思考的特点。让思维以相反的方向,深入探索疑问,建立新思想,创建一个新的形象。当大家都向着一个相同方向的思索,你自己却向与之相对的思索,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逆向思维。大家通常喜欢按照习惯来考虑疑问和寻求解决方案。事实上,对于一些疑问,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疑问,从结论向后推,从解决方法返回已知的条件,返过去认为可能使事情变得更易于解答。

2、逆向思维的特点

普遍性的特点:逆向思维有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适宜性,包括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规律是普遍适宜的,因此有一种逆向思维角度;批判性的特点:逆向是与正向对立的,正向是指普遍的、一般的、大众的或习性的想法与用法。逆向思维,是有悖于普遍规律的,是一个挑战普遍规律的。它可以摆脱一般的心态,去除由常识和自定义所引起的模式识别;新颖性的特点:规行矩步的思维方式和按传统的解决方式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维死板,摆脱不掉惯性的枷锁。逆向思维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个难题,通常会出奇制胜。

3、逆向思维的优势

逆向思维优势一:在平常生存活动中,普通思想的疑问没有解决的方法,使用逆向思维可以很容易的获得结果。逆向思维优势二:逆向思维会使其独出心裁,在别人察觉不到的地方寻找突破口,从而一击制胜。逆向思维优势三:逆向思维是各种各样的方法中解决疑问的最好的方法。逆向思维优势四:一些困难在生活中从逆向思维使其简单化,这样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逆向思维优势五:逆向思维擅于运用在各个收益型领域。如:房地产、股票等等。逆向思维优势六: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是一个挑战人类的知识,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加深了解和起到加强力度的作用。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有意识地使用逆向思维,这样才会有更多出乎意料的结果。

二、逆向思维的分类

1、真实诉求的逆向思维

真实诉求就是不添加任何修饰符、真真切切的传递产品信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如:我们逛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服装店门前会写到:“店内服装超低价出售,降价原因:1、因存放时间过长,款式些许过时;2、年末大清仓,周转资金。”其实这些是使用反向思维方式的广告。虽然这是事实,但却有很多人买。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就如实的说出,不欺骗隐瞒购买者,这样说出来的话更让大家相信,能感受到卖者的诚意真实,购买者才更放心的购买。

2、幽默风趣的逆向思维

这一类广告比较有艺术感,比较幽默风趣,这样不但能使大众轻松的了解商品的全部外观,而且还能被人们记住商品特别之处。例如“:百威”广告中两罐啤酒是人格化,戴着墨镜和耳机在海中冲浪的一对夫妻,享受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图片非常引人注目,清澈湛蓝的水,感受海风击中幻想脸的微风,喝百威啤酒的味道和感觉的创造性表现在感情上能引起购买者的共鸣。让购买者更容易接纳,特别是受到青年购买者的青睐。

3、缺点逆向思维

缺点逆向思维,进而指出的缺陷被认为是大众的,用创意来解决。例如:日本的优衣库服装品牌,优衣库是众所周知的产品表面上没有任何图形标志,在它的里面衣服标签标明衣服的面料成分和写它的褪色现象。反而不让购买者感觉到反感,却可以让人感到很真诚。

4、正话反说逆向思维

正话反说就是使用讽刺的说法。实则是作为真正的赞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侃自己,来展示产品。这是一种自信的,一种幽默和智慧的。例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就是用带有这种的方式来招揽客人,客人将看到后会认为这样一个包子怎么个难吃法呢?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购买,它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逆向思维的培养方法与发展趋势

1、如何培养逆向思维

思维自身是包含两面性的,从这到那或从那到这就是思维的两面性。把其中一个方面称做顺向思维,其相反就称为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并不是违背常理的,仅仅只是打破常规,帮助更好的解决问题。因为大家熟悉的疑问,通常会成为固定思维。逆向思维冲破了固定思维的禁锢,带有创新,往往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思考设计中,设计师使用心理逆反来改变思维方式,强调把观众的实质性的缺点与优势对比,通过这种手法来触碰到购买者心理,比较传统的设计手法可以更好的达到预计的结果。独特鲜明的当代广告很容易脱颖而出。观众不会轻易的接受任何无创意的广告,我们必须有创意,才可以使购买者接受并有购买欲。没有个性的广告只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个性的创意广告是吸引购买者,能够征服购买者。根据一般的想法,有时设计的广告作品往往缺乏创造力。如果没有任何想法去搞广告创作,您可以尝试使用逆向思维方法打破僵局。使用逆向思维来对非主观事物进行加工制造从而取得相应的形变,设计出不同的体现方法。广告和传承绘画体现方法不同,必须通过开拓创新,在大家普遍的思想的基础上体现出来。

2、逆向思维是广告设计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广告设计里,广告是发挥作用来改变购买者的想法和行为,这需要通过结合别的策略来实现销售。许多企业希望广告成效可以立刻达到想要的效果,但通常很难达到。所以,在广告极大削弱商业信心之时,创新的广告是至关重要的。广告随处可见,可是都大同小异,大家的视觉已经疲劳,需要有新的东西来刺激大家的感官,这就说明广告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盲目从众是不会长久发展下去,当今科学在不断的进步,大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疑问,大家想丰富自我的生活,就衍生出了逆向思维,它取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样就更易被认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广告产品更新的过程中,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将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宣传。只有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改变,从而赢在惊喜。销售品之间的差距变小,很难找到突破点,对于设计者要做到作品的独特,能让购买者注意到就必须有突破。这就要做到思维不能被禁锢,使用反向思考使用意想不到的想法,使作品表达的出神入化,让人难以忘记。现如今广告发展迅速,利用逆向思维设计更可以超越传统的创意并更能起到超乎凡响的结果。

四、结语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4

1.1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寄托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课,每周的晚点名或者通过一些板报宣传安全知识,安全讲座等这些“灌溉式”的教育手段上,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接受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能够深入地去学习,达到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学生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使得安全教育能够有一个很实实在在的、长久的载体。

1.2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被教育者,他们在课堂上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传授知识,而在课后,学校和学生的互动空间就变得狭小。通过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了解学生在学生公寓的动态和表现,为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提供一些数据。

1.3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窗口

安全教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公寓安全教育基地的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平台,也是展现校园文化的另一窗口。

2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步骤和措施

2.1分析该校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背景

在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分析该校开展这个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别是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②该校学生公寓是否拥有建设基地所需要的空间,例如,基地的办公地点,所需的硬件环境等。基地建设的经费来源途径。

2.2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利用基地所特有的咨询、交流、宣传作用,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3设置基地组织机构

基地的建设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和学院共建,并且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

2.4基地主要职能及建设内容

围绕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基地的职能主要职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作为学院及相关教育人员的基层驻地,便于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以及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咨询、交流、宣传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安全知识的咨询和宣传,并且组织各种关于学生安全相关的活动,方便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作为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主要阵地。基地将收集全校学生的相关档案,记录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表现,违纪情况等等,为学生入党和评奖评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让学生时刻能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针对以上职能,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内容有以下几点:①硬件方面:配备相应的场地和设施。一是利用公寓的剩余空间,例如公寓楼的架空层,空宿舍等,作为基地开展活动的场地或者办公地点。二是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桌椅、电脑、文具、书籍等。三是安全宣传阵地,如安全宣传栏、阅览室、舞台等。四是媒体宣传设备,如电视、LED显示器等。五是相应的标识物,基地牌匾,各种阵地的标识物等。六是举行相关活动所需的器材,比如灭火器、热的快等等。②软件方面:一是成立基地管理组织。二是制定相关的制度,三是制定学生安全管理系统。四是制定定期的工作计划。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六是整理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录入系统。

2.5基地的管理方式

2.5.1职能管理

在基地建设中,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有:(1)负责公寓基地建设计划,制定和修改管理办法。(2)组织基地的申报,评审和评估以及提供专项建设经费资助。(3)组织宣传学校安全相关的文件精神和基地取得的成果。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有:(1)按照基地建设的计划做好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配备。(2)制定公寓安全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工作。(3)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并且支持学院组织的重大活动。(4)向学生工作部或者后勤管理部门汇报基地工作。学院的主要职能有:(1)选拔推荐学院负责人到基地开展工作。(2)配合基地开展的各项工作。

2.5.2人员管理

因为公寓安全教育基地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为保持基地信息流通的顺畅,信息点的覆盖面广,基地人员的组成除了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的相关人员外,学生应该也纳入基地工作者行列当中,为获取信息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提供有效的帮助。对在基地工作的学生同样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更多的让他们成为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帮助他们成长。

2.5.3经费管理

经费由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分批次资助。首批是基地启动资金,用于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基地组长带领基地成员负责购置,布置。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领导监督。基地启动后,审核基地工作计划,通过后根据预算分批资助,主要用于软件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果的申报。学生工作部或者后勤部门每年对基地进行评估考核,检查基地一年取得的成果,根据成果决定继续资助经费的金额。

2.5.4成果管理

基地研究的成果主要以论文、专著、研究课题等方式表现。成果著作权由作者、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部门、院系共同享有。

3结语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5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对课堂涉及的一些概念和知识框架有一个比较全完整的认识,对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同时带着不能理解的问题参与讨论。

2.课中互动

课堂上学生带着不能理解的问题和疑点讨论,教师提前准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学生也可以将教师没有涉及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评论较为正确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回归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3.课后实践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得高分,提高升学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将课本上的知识能够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程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中主要提出讲读法、辩论法、陶冶法和体验法四种方法。

1.讲读法教学

顾名思义,讲读法就是讲和读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过去的老师全堂灌的教学方法。包括学生单读、生生互读和师生互读三种讲读方式,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向老师发问。通过讲和读穿插进行,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教材,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读法教学要求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个15分钟的讲解,可能要求老师花费150分钟去阅读相关材料,提取精华,才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2.辩论法教学

辩论法是一种具有生活型、时代性和趣味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辩论前,老师从实际出发,选择具有一定思辨度的辩题,如“实现民族文化创新应主要依靠外来文化”和“实现民族文化创新应主要依靠继承传统文化”具有正反两面的辩题,引发学生共鸣;辩论过程中,分组辩论,加强团队合作,采用质疑问难法,引导学生自由辩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不能放任自流,发现学生辩论方向错误时,及时引导,对于观点比较独特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辩论结束后,进行辩论问题的总结,对于表现较好、积极的小组进行表扬,同时对辩论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回顾和总结,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辩论式教学方法成功的关键是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教师应结合教材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慎重、恰当的应用此教学方法。

3.陶冶法教学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十分重要,但道德情感更难培养,良好的情景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积极政治相关的视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播放一些革命前辈的事迹,、邓小平等革命前辈的风范、情操和品德,引导学生收集高尚情操的名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4.体验法教学

体验包括体会和验证两个方面。体会涉及生活中的实例,将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还原成现实的生活中去,设计容易操作、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思想交融,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感。验证是通过实际生活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如组织学生参加旁听法庭审判、社会调查等活动,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分析观察能力、社交能力、动脑动手能力。体验法教学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三、总结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6

环境设计是针对室内外人居环境进行美化与装饰的空间艺术,设计除满足场地的功能属性外,还要求对社会文化和审美需求进行创造性表达。因此,其设计思维的形成既有理性的分析研究,同时也包括了感性的发散与抽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借鉴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综合专业特征,可将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信息整合层面。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设计思维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必然建构于对形式、方法和文化等主体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现代设计观念中许多重要的思路均是与材料、工艺以及科技等发展紧密联系的。创造性成果必然有着一定的思维原型,没有对学科以及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是无法超越的。综合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而有效的操作方法以及表达形式,均是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形成的先决条件。第二,思维导向层面。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设计理念与取向,而这些理念与取向的形成都深刻渗透着设计者所处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标准、价值信念,以及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在环境设计领域表现为对专业的本质理解和对设计问题的相对固定认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思维在一种文化环境或多种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模式和创造原型,内在地决定了设计的走向。第三,思维输出层面。设计构思并非一次性构想而完成,其既需要形象思维对现有形式进行联想、抽象、重构以及再创造,也需要逻辑思维对场地环境、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综合以及总结。排除分析阶段中各种不合理因素,将形象进一步通过某种形式完善与发展。这两种思维交替反复,实现了从经验概括到理论形成的思维深化过程,同时在思考中触发设计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将设计思维向设计语言转换,以形象化、直观化的图纸来对构思进行表达与阐述,同时其内涵反映着设计的逻辑与本质。

二、以创造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一)阶段融合,主轴明确的课程结构

环境设计有着多层次、多类型、交互影响的知识结构,全局化地认识知识间的逻辑关联性是筛选有效信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择取观念与综合化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在知识层面上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目前,环境设计多数课程设置是以“点”的形式出现,仅在固定的1至2个学期集中完成,如设计表现、造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而这些看似技能训练的基础课,其实质是关于如何观察、理解和设计的素质训练,其在高年级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课程中都需要综合应用。因此,可以在保持总学时不变的条件下,将基础课程拆分延伸到多个学期中,保持连续性,减少每个学期的学时。同时将高年级的设计课程,以方案分析、设计认知或情境设计等形式部分延伸到低年级。这类课程可以采用专题或教师工作室课题等形式,如开设方案分析课程,教师通过对某一主题项目的分析,由具体工程实例到抽象设计方法,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评判以及成果汇报,从而实现“认知——筛选与提炼——观点输出”的思维建构模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知识类型,归纳为“技术线”“理论线”“设计线”来明确教学目标与线索。其中,“技术线”侧重于美术技法,造型原理以及工程技术,是设计实践的基本支撑;“理论线”强调史论合一,通过对设计史、美术史、城市史论的构架,从历史与理论中获得智慧和创新的基础;“设计线”则是课程系统中的主轴,具体而言,通过各阶段设计课程对“技术线”“理论线”中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联系相关学科,有所侧重的同时突出各线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如技能线中的表现技法课程,不局限于单纯的临摹或写生,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作业,有主题性地完成。

(二)主动化、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

环境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除应具有专业知识、设计理念以及经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真正把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说,实践的过程就是专业思维不断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而教学中的实践并不仅是单纯地将项目纳入到课程中来,社会化的工程反而容易让学生可能听命于项目业主,其设计思维并未较传统课堂听命于教师有所不同。实践过程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课程中知识、原理以及技术的补充,更多的则是加深学生对实践中各种约束条件的转化,帮助学生扭转被动思维方式下“画设计”的现象,探求专业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同时,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也能有效推进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双向交流以及互相激发,提供学生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广泛接触的机会,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以及兴趣点的深度建构。例如,可在中高年级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与展览,针对不同年级采取“真题真做”“真题假做”或“概念方案”等形式。这类实践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从教学任务布置、课堂指导到设计考核的固有教学方式,有效地实现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centre)、以课题来组织(project-organized)的新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这些挑战性的竞赛课题也要求各教学团队结合更广的专业背景和更深的理解层面以研究的态度来进行专业教学。从学生角度而言,参赛学生主动对竞赛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即就某一目标进行海量信息筛选、评判以及应用。学生除需要快速吸收与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外,还会涉及市场调研、课题汇报,技术支持甚至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自发与规划、园林、市场乃至环境工程等各专业自由协作。

(三)多维度、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从设计角度而言,思维形成与输出过程中,设计师会不断评估方案的优劣。评估标准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评估的结果反映了不同阶段设计师与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并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导向,而评估主体的不同也会让设计成果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点。从教学评价体系而言,传统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授课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均是针对“教”与“学”的内部评价模式,其屏蔽了部分源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等外部评判的有益信息。专业前沿信息以及发展趋势仅依靠教研室或教师个人的判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架构内外结合、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评委会制度,评委可以由教师、职业设计师甚至学生代表组成,在多方面评价意见的碰撞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多个层面的反思,完成设计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同时也可以在高年级课程中,采用更多团队合作的设计工作方式,增加集体讨论的频率和深度,避免设计教学过程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交流,提倡设计理念的共享和争论,尝试推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体系,以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审视自身的同时重视团队的力量。并且,在评估标准上,应重视教学的过程性,避免片面评价,采用综合评分制,减少学生过于强调最终“图面”效果等问题。例如,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评分,可以采用场地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汇报,草图以及最终成果等部分组成。各个阶段有分项的评定标准,并以“议图”来取代“改图”,将指导教师的角色集中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完善和培养方面。

三、结语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7

在我国早古代便有了人本思想的基本雏形,孔孟思想的“仁者爱人,民为贵”便是中国人本思想的起源,而西方又把人本主义提高到了更高的地位,这说明人本思想在古今中外都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且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我国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且已经传播到整个亚洲。我国的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建筑空间的利用、建筑物周边配套设施设计及规划等都体现了人文关怀,具有地方特别的建筑设计理念,更满足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也更加深刻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外将城市发展历史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对城市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的运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应增加建筑设计中的人文思想比重,不断加大人本思想的使用范围,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其实建筑设计注入人心很简单,就是需要建筑设计师接入自己的内心即可。曾经有一片高端别墅区依水而建,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片别墅群竟已烂尾多年。究其原因是这么大面积的别墅项目,居然没有设计车库,仅仅一条,就难以让此别墅进入购买者的眼球。可见,该别墅设计师别没有从人们的需求角度着眼,才会造成资源如此浪费的现象出现。不难看出,只有拥有同理心的设计师才能真正将人本思想有效融入现代建筑中。

二、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融入人本思想

1、小区公共空间需要更舒适

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公众的内心和情感需求。一方面,要满足国家绿化率的要求,提供给公众更为怡人的呼吸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给公众更便捷的现代游乐区域,如果有条件,区域可以划分为儿童区和老年区,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娱乐生活也能够带给老年人更有意义的老年生活,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和颜料。所以,设计师需要秉承人性化的设计初衷,在确保建筑用地使用率的前提下,为居民打造更宜居的小区生态环境。

2、室内建筑设计需要按需所设

当前,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比较重视卧室的舒适度,不喜欢老式的在卧室中放入太多的摆设以及放入电视等设计理念;也有些人比较重视客厅的功能性,期待客厅既可以满足招待客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就餐以及看书的需要;有些人认为浴室最重要,所以要求浴室一定要在光线和设计上别具一格,能够满足多种需求......,这样不同的需求种类可以看出我国居民不断丰富的思维需求。所以,这就需要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调研,既能设计出大众化的房屋,又能满足小众的要求,既实用又现代,又充满艺术气息又能富有多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设计是为人而设计,而不是为房屋而设计。

3、设计更为便利的公共设施

拥有非常丰富而又便利的公共设施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最符合以人为本原则的。当前,在很多小区中,居民居住空间已经完备,但是一些小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的发展需要。没有公共厕所,没有便利的交通,也没有可供大家休息放松的公园,更没有规范标准的公立医院。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位,体现出来的是建筑群体的急功近利,而非以人为本。所以,在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入住标准,将人性化加入其中,必须确保人们群众生活相关的设施齐全、到位、规范而且合理,以满足人们出行、就医、玩耍、以及娱乐消遣。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需求,也能够为现代化发展注入人文色彩,点亮现代化的生命色彩。

4、扩大人们的交际空间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棚户区大量改造,人们生活日渐转好,楼上生活逐渐增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却忽视了人们的交流性和互助性。在很多大城市,楼林高耸,人与人之间逐渐变得冷漠,加之信息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宅在家里,与乡亲邻里之间更加缺少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团结。近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多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主要原因就是压力大而又没有宣泄的途径。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提供给公众一个可供交流的场所,让公众在现代化的密闭环境中寻找到一个宣泄的途径,人类交流是基础的需求,切不要为了发展而忽视了交流的重要性,为了利益而忽视了公众的情感需求。所以设计师一定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居住需求之余为居民规划更合理的交流空间,打破密闭环境给人类情感带来的破坏。

三、结语

设计思想论文范文8

在图形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惯性思维模式,也就是每个人惯用的思维模式。要运用逆向思维,就要先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图形创意设计者要反弹琵琶,善于找到全新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挖掘自己的思维创意,使思考更加深化。从受众的角度考虑,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形象很容易与自己生活中的习惯印象和常规印象联系起来,这样的图形创意设计不能激发起受众的新奇感,也不能带给受众深刻的印象。然而如果使用逆向思维,当受众接触到的视觉信号完全违背了其本身的经验定势时,受众本身的定势习惯就会与眼前的悖异形象产生巨大的反差,造成巨大的心理冲突。从而给受众带来心理刺激和视觉感知,引起受众的心理警觉和视觉注意。逆向思维这是利用了视觉悖异形象,通过人们视觉心理中的猎奇习惯,或悖异的空间位置、色彩肌理和外形比例,来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设计效果,使受众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逆向思维打破了传统惯性思维中的叙述模式,能够达到超越常规、标新立异的设计效果。

二、在图形创意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

在图形创意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常规普遍逻辑和客观自然规律的突破来表现事物,将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融入图形创意设计,从而有机地统一了主观和客观、虚幻和真实、现实和幻想。设计出的图形创意作品画面和视觉取向具有矛盾、变异和反常的特点,从而对信息进行更深刻和准确的传达。在图形创意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图形悖论、图形转换、荒诞怪异图形和图形结构重组等。

1.图形结构重组

世界上的所有物体都是可以进行分割和分解的,这也给图形的解构创造了可能。图形解构就是对图形进行分解,将其分割成为无数个细小的单位,切割和分解的主体要保留着其固有的属性。所谓的重组指的是对形象素材进行分析和整合。图形创意设计者在面对设计主题时,可以采取解构的方式,分解与设计有关的各种素材,从中找到适合视觉表达的形式,再从中选择最富有形象性、代表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设计素材,并在这些素材进行重组和整合。

2.荒诞怪异图形

所谓的怪异就是与事物固有的原理相悖、新奇奇特,荒诞指的是不近情理、不真实。图形设计者可以打破原有的理性形象,挑战人们的视觉习惯。例如毕加索将通心粉和花组合起来,杜尚在人们熟悉的蒙娜丽莎的图像上画上胡子等等。这些设计都是在人们的视觉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从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格林德勒的广告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竖起的鸡蛋的形象,在竖起的鸡蛋顶部露出了一个红色的钢笔笔尖。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鸡蛋打开无非会出现蛋黄、蛋清或者小鸡,而这个图形设计则完全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常规,给受众一种惊奇的体验,从而展示了“新上市”这个设计内涵。这种设计方式通过打破原有的理性形象的途径来挑战人们旧有的视觉习惯。通过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反常规现象,来释放人们的深层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虚幻与真实之间的心理障碍和物理障碍,使人们的思维定势被打破,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图形互换

所谓的同行互换指的是通过图与地的视觉转换,使同一个画面能够表现双重物象,也就是负形和正形之间的互换。图与底之间的反转和共生能够使人们的视觉惯性被打破,从而做一个全新的图形创意设计,对底图的空间进行巧妙的设计和利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巧妙的运用正负形来传达复杂的信息,使受众的视线被全新的视觉形象所吸引,从而更好地向受众传达设计意图。例如鲁宾之杯这个设计作品,在白色的杯子中蕴含着两个人的脸形,通过图底转换来丰富图形设计的内涵,使作品形态能够表现出两种信息,使受众能够更深入的思考和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4.图形悖论

所谓的图形悖论又称为图形反论和图形逆论,使一种特殊的现代视觉设计图形,通过反常规图形来达到创意设计的目的。图形悖论具有两方面的特殊性,第一,对设计作品中形与图的特殊视觉面貌进行体现;第二,设计者使用特殊的表现手法来对图形进行组织和营造。也就是在逆向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制造冲突和矛盾,从而将几何、逻辑等方面的视觉矛盾呈现给受众。设计师要通过反常规和反自然规律的方式来对事物进行表现,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将不可能与可能、主观与客观、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为受众带来矛盾、反常的画面和视觉形象。与此同时,在图形创意设计中还会用到逆向思维的一些其他表现形式,例如聚合或打散的被一、仿物或拟人、置换和色彩等等。设计师要通过综合联想,交错和穿插使用各种手法,充分发挥逆向思维。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