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总结范例

大学毕业总结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面试服装;设计方法;研究

面试服装是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时直接又潜在的文化、气质符号,成功的面试服装设计能帮助大学毕业生展现自信风度和个人气质。设计师在进行面试服装设计时要考虑毕业生所要面试的职业类型、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服装流行趋势等因素,在款式造型、色彩搭配、面料选择等方面尽量实现凸显面试者充满活力、利落整洁、严谨大方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1面试服装设计概述

1.1面试服装的概念

面试服装是应聘者参加各种工作应聘过程中穿着的服装,应聘的职位不同面试服装的设计也会不同,得体的设计能使应聘者给招聘者留下好的印象,帮助应聘者通过面试,获得工作岗位。

1.2面试服装设计特点

面试服装的设计特点包括审美性、实用性、功能性、科学性、时尚性等。面试服装的实用性、功能性特点表现在辅助面试者通过面试获得工作岗位,款式、面料、色彩的设计都要符合应聘职位功能需求;面试服装是建立在审美上的设计,直接体现面试者着装后的气质与修养,每个面试者身型体态都不一样,设计要体现不同面试者的体态美,掩盖面试者体态的缺陷与不足;面试服装的科学性特点主要表现在面料选择与服装版型的合理性,每年都有新的面料流行趋势,可选择环保面料、新型面料再结合新的版型,让面试服装设计更合理;面试服装的时尚性特点表现在面试服装建立在常规款与流行款结合的折中设计上,其色彩设计在追随流行色彩基础上进行套色设计,让面试服装体现时尚感,提升面试者的形象。

1.3面试服装与职业装的区别

面试服装主要适用于面试的场合,服务于应聘者,可提高应聘者的录取机率。职业装是某企业或者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服或者制服,这类服装既有标明职业特征的作用又有用于工作的功能。职业装的设计具有实用性、标识性、审美性、防护性、科学性等特点,面试服的设计虽然和职业装设计一样具有实用性、审美性、科学性等特点,但是应聘者还没有进入该企业或单位,它的设计不需和工种、企业文化、企业标识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设计的自由度比职业装要大,以满足应聘职位的需求为主。

1.4当代大学毕业生面试服装设计需求分析

本文在大量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了其对面试服装的设计需求:由于工作岗位竞争激烈,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意识到面试服装的重要性,非常重视面试服装的搭配设计;大学毕业生年龄大都在22岁左右,对面试服装款式、色彩、面料的设计要求是能适应面试场合且符合潮流趋势;面试服装的设计需考虑大学毕业生的购买力;面试服装设计风格主要包括职业装风格、商务休闲风格、个性风格等,大部分学生选择职业风格[1],设计类学生主要选择个性风格;对面试服装设计应以实用性、功能性、时尚性为主[2]。

2面试服装设计方法

面试服装设计师需考虑面试场合和应聘者的个体特征,并根据流行性、功能性、个体需求、职位需求等多种因素,对面试服装进行设计。

2.1流行性与常规性结合的面试服装设计

款式设计方面把流行款式元素与常规款式结合;色彩方面根据当季流行色结合应聘的职位针对性地设计面试服装的颜色;面料选择流行面料。图1是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设计的面试服装,艺术设计类学生一般应聘的职位是设计职位,因此面试服装要求突出个性,凸显学生的审美水平,这套面试服装包括白衬衫、阔腿裤、个性小西装三件。白衬衫在翻领面、坐领、袖口处设计了细褶,左右前片有斜分割线加褶设计;西装的西装领是常规型设计,左右袖子的大袖上有斜线分割加褶设计,正身右片肩缝有分割线到腰节往下的口袋处,左片从口袋到侧缝有分割线构成对称的个性设计,整个后片是刀背西装的常规设计;裤子根据流行趋势选择的是中腰八分裤;配色选择的是黑白对比色,也可根据需求和流行趋势调整为其他配色设计。这套服装凸显了着装者朝气蓬勃、讲究个性、创造力强的形象。

2.2功能性与审美性结合的面试服装设计

面试服装首先要满足应聘者面试的需求,凸显其自信、大方及胜任职位的能力,帮助应聘者通过面试。除了功能性外,也要结合审美性,例如融入当下流行趋势,根据应聘职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把两者完美结合。图2是为英语专业设计的面试服,衬衫长袖的袖肘部分打顺褶的设计既满足应聘者手臂的活动量又展现了其青春美感,领子处悬垂的带子设计既可以打结成蝴蝶结做领带用,又可以装饰用,这两处的细节设计体现了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2.3个性与共性结合的面试服装设计

面试服装穿着者大多是22岁左右的青年,有个性需求,但面试服装是在特殊场合下的着装,除了个别职位的特殊要求外,不可能全部突出个性,这就要求设计师根据面试对象需求把握个性设计与共性设计的关系。图3是艺术设计专业面试服的设计稿,设计专业学生应聘的职位对人才要求是具有创新性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这类职位面试服装的设计要求在共性设计的基础上突出个性设计,面试官首先从衣着就可以判断出应聘者的审美,设计稿中男装的白衬衣配领带、双排扣平角西装,这些都属于男装里的共性设计,而个性设计体现在西装外套的口袋上,在西装的左侧有一个贴袋而右侧没有,采取了不对称设计,下装是一条常规的蓝色格子西裤设计,与上西装的格子贴袋相呼应;女装选择左右对称的平角小西装和直筒裤结合的共性设计,个性设计体现在门襟和贴袋的处理上,门襟处用打结的方式代替纽扣设计,贴袋面料使用撞色的细节设计,此套设计可反映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自信、严谨、真诚、创新的特点。

2.4各职位针对性面试服装的设计

大学毕业生应聘的职位包括教师类、技术类、艺术类、文职类、医学类等。每个职位对人才要求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教师类职位要求应聘者展现亲和力、耐心、团结、有修养、自信等;技术类职位要求应聘者严谨、冷静、沉稳、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艺术设计类职位要求应聘者展现创新力强、有修养、自信、真诚、团结等特点[4];文职类职位要求应聘者细心、干练、端庄、团结合作、有修养。设计师要根据大学毕业生应聘职位对其需求,针对性地设计面试服装,扬长避短,凸显面试者的最佳气质。

3结语

服装流行趋势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数量众多,面试服装的设计也需不断更新,其设计、生产、销售市场存在巨大潜力。在进行面试服装设计时,设计师一定要把握好流行性与常规性、功能性与审美性、个性与共性、职位针对性等问题,让面试服装满足各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消费需求,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游离晶.基于面试环境下着装风格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09,24(5):16—18.

[2]王雪梅.大学毕业生面试着装倾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周伟.商务职业装的时尚化设计研究[J].美术观察,2014,(7):98—101.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在待就业人数激增,竞争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本文将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的该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总结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改革的诉求。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引入OBE教育理念(以下简称OBE理念),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执行方式、课程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路径,做到真正让毕业生能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严峻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增长迅速,有限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人多岗少”“人职不匹配”导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毕业生就业心理偏差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高定位,一味追求丰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地域条件。二是求稳定,仍无法摆脱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三是盲目跟风,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业,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四是怕吃苦,不愿从事辛苦的工作,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

(三)毕业生职业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知识面狭窄,一部分毕业生在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极度欠缺。二是综合能力偏低,一些毕业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奉献精神等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职业能力欠佳导致毕业生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最终影响就业结果。

二、将OBE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OBE理念的核心观点是重视教学过程的“产出”而非投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并重;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教练、推动者和辅导者;主张用个性化教学设计代替“大锅”式教学,用研究型教学模式代替机械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等。“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1]。

三、基于OBE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调查情况

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主要遵循OBE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中心”“反向设计”和“能力导向”原则。根据以上原则,笔者团队选定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效果满意度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满意度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根据满意度指标内容,笔者团队对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2019级~2021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数量287份。下面我们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一)课程目标满意度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目标满意度调查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过程和社会需求的相符程度、课程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对应程度及提供就业指导的相关性三个维度。课程目标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77.54%、86.63%、78.8%。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课程目标设置的满意度有待提升,说明课程目标在设置时缺乏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存在笼统化问题,在课程目标设置时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忽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实施满意度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满意度调查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内容分配比例及适用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及对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的满意度三个维度。课程实施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72.5%、74.6%、80.2%。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课程实施的满意度有待提升,说明该课程在实施时存在教学内容对理论和实践的分配不够合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三)课程效果满意度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集中在是否掌握就业创业理论、是否具有职业规划能力和获得就业技能、是否能够具有角色转变和职场适应能力三个维度。课程实施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85.5%、70.7%、69.2%。以上结果显示个体实际能力获取的感受与课程目标期望值匹配度较低,进一步说明课程教学时存在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缺乏价值观引导和心理教育的缺点。

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指的是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培养目标应该与全校公共课程等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课程及课堂的培养目标是一个整体。“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性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化和程式化,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二是教学目标模糊。课程目标中惯用“了解”“掌握”等泛义动词,这样的培养目标很难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二)课程的教材设计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和与时俱进性

一是教材设计缺乏针对性。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没有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区分。理工类学生和人文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就业方向不同,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素养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应该要有专门的教材。二是教材设计缺乏适应性。目前高校所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内容多偏重就业形势和政策分析、求职的途径与方法的讲授,缺乏对学生的从业技能指导和储备从业素养指导。三是教材设计缺乏与时俱进性。学校所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往往编写年份较早,许多内容已经过时,没有关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最新解读,也缺少新形势下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目前,该课程的部分授课教师仍然坚持传统注入式、灌输式教学理念,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此外,课程教授方法也较为单一,讨论式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被引入课堂教学的不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此类课程中的推广度也不高[2]。

(四)在课程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较好地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观和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对挫折的认识水平和挫折承受能力较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欠缺、职业道德缺失等。目前各个大学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侧重于就业常识的普及和就业知识的讲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作用不够重视,导致该课程对于学生就业指导的效能降低。

(五)教学环境缺乏实践性

就业指导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采用大班形式授课,学生普遍存在浑水摸鱼的敷衍心态。学生数量多且密集,在课堂中常有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交头接耳的现象出现,课堂纪律不好控制。另外,就业指导课程教授的教学内容基本都局限在教材固有知识,理论和实践不能充分结合。学校的就业指导实践基地建立仍不完善。如在讲授面试技巧时,学生往往由于缺少面试的真实环境,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

(六)课程效果追踪力度不够

就业指导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因此,在课堂上学习的技能有多少能应用到学生的择业过程中是授课教师应该格外关注的问题,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指导、回访、监督,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目前该课程的现状是学生只要上完课,参加期末考试就万事大吉,课程效果的追踪力度不够,缺少可持续学习的平台,不利于提升学生实际的就业创业能力。

(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师资队伍的匮乏,专业教研室和课题组建立不够完善,因此参与该课程教学的多为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工作繁杂有时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安排,学校只能通过增加班容量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教师的专业背景欠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往往缺乏就业教育的专业背景,对于就业指导创新的基本理论和理念了解不够深入,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也有待提升。三是教师权责不对等问题较为严重,就业指导是通识类课程,学校缺乏重视,就业指导作为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其成果不易量化,导致就业指导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教学积极性减退[3]。

五、“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改革路径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细化教学目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参酌理论基础、学生需求、国家社会与教育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产业发展和职业需求等标准。其次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设置,以确保课程目标容易理解、可以测量、具有可操作性。

(二)完善教材设计

首先要增强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针对性,在教材编撰时可以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基本理论部分应该具有普适性,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传授、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应该区分学习层次和专业类别。其次要增加从业技能指导和储备从业素养指导内容在教材里的占比。最后要在教材中融入时政热点,将最新的国家形势与政策、社会热点和焦点引入教材当中,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4]。

(三)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授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其对就业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观念,改善其对待就业问题的情感、情绪,促进其就业动机的合理化。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等,让其能够自觉抵制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颓废思想的侵蚀,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还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业指导课程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前的自我探索,教会学生如何对择业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如教授自我激励法、自我安慰法、注意转移法、松弛练习法、合理宣泄法、理性情绪法等心理调适方法或告知学生要积极寻求必要的社会辅助等。

(四)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环境的实践性

在课程安排时,要把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安排到一起,并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进行授课为宜。在课程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采用“过程模式”进行教学,也可以更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引入真实场景,给学生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如在讲授面试技巧时可以设置真实的面试场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同时要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全面打造“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最后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积极开辟教学实践基地。在课程管理时要优化课堂教学秩序,上课前让学生将手机放入收纳袋、采用点名制、轮流回答问题制、班干部监督制等保证课堂纪律。

(五)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加大课程效果追踪力度

在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方面,要采用更为全面的考核方式,如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期末和平时相结合、闭卷和开卷相结合,多维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理论考核时,要保证试题构成的合理性和命题形式的多样性。主客观的题的比例需恰当,涉及的考核内容需全面且重点突出。在实践考核时,除了考核学生的课堂日常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外,还需将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比赛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里。在加大课程效果追踪力度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持续性的追踪和连续的指导,直至学生就业。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开展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以便及时调整教学[5]。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授课教师质量

首先,要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的全员化。要建立一支集理论功底雄厚的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学工队伍教师、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心理帮扶的心理教师、专业课授课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知名校友、成功企业家等社会人士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教学队伍,打造就业指导教学的全员化格局可以有效化解就业指导课程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要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的专业化。加强现有教学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考评机制、课题申报机制和进修机制等。就业指导教师也要主动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的创新基本理论和理念以及就业指导的创新战略等。

作者:井源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篇2

新媒体是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出现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与传统的报刊、户外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传播途径相比,新媒体也被称之为“第五媒体”。同时,新媒体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以及共享性等诸多特点,它可以让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间断地进行信息接收和。所以,新媒体的这些相关特点,可以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的支持,让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克服传统媒体很难实现的点对点、点对面以及面对点等即时信息传播的不足。同时,随着我国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热点。

1新媒体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之间的关系

1.1新媒体为高校就业创业信息传播工作提供了有利渠道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是其重要的发展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网络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学习和工作,并利用从其中获得的时事新闻、就业信息等,对自身未来发展进行规划[1]。除此之外,传统媒体存在传播途径单一、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并且很多信息数据的存储时间非常短。而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成了学生交流沟通以及学习的主要载体,它能够将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整合并传递,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需求,跨越时间和地域来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并且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大学生可以从中挑选出最新、最全面的就业创业信息,为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1.2新媒体交互性特点增强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加强信息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通常从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中获取信息,获取渠道有限,而且信息数据在传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从而导致大量的信息数据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高校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搜寻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将就业创业信息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分享彼此的就业创业看法和就业创业经验,主动去挖掘需要的信息,从而促进就业创业信息的更新。

1.3新媒体快速发展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便捷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新媒体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在此共享平台中,人们可以将彼此的信息进行分享,实现高效的互动与交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可以思考、观看以及说明[2]。信息传输的共享性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想法的交流,还可以在高校和社会企业之间建立交流渠道。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获得就业创业信息,并进行共享与实践,大学生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来掌握相关就业创业信息,在分享中使这些就业创业信息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单一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毕业大学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3]。而部分高校大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目标,不能够合理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对日后的工作选择和能力发展都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创新期间也面临诸多困难,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不能够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符合,有待改善和调整。因为每名学生的个性与成长环境不同,所以高校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

2.2缺乏针对个体的个性化指导

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都是单一地划分出学院和专业,结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完成创业就业指导工作[4]。

2.3就业创业指导渠道单一

以往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都以校内招聘或企业宣讲会的形式进行,学生接触的就业创业渠道较少,而且掌握的信息有限,选择项目也不多。同时,校内开设的就业创业规划选修课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学生对就业创业信息的获取,同时也使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创业问题。

2.4就业创业工作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在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导致学生在入校之后无法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对就业创业缺少认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进入毕业季后没有明确的方向,从而影响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2.5高校基础配套设施不够成熟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大力建设创业学院和众创空间,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问题。首先,部分众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无法帮助大学生实施创业项目。其次,高校提供的奖励政策不够成熟,虽然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给予了肯定,但是很多高校对就业创业活动的鼓励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对就业创业活动缺少相应的奖励策略。最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项目挖掘过程中过于重视比赛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现今,大学生能够参加的创业竞赛种类非常多,大部分创业项目都是在比赛中提出,在比赛结束之后,部分团队会解散,很难继续完成项目。

2.6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当前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主要都是由辅导员与经管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就业创业方面的认识并不充分。此外,就业创业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到实际中,体现在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上。如果教师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缺乏实践引导,会使指导工作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创新策略

3.1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库

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比如可以对当地就业创业信息库进行优化,应用大数据技术录入就业创业信息,如历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方向与专业对口比例等,以此来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让大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来更好地进行创业和择业[5]。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数据信息库资源十分丰富,既包含了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信息和就业形势,也包含大学生近些年的成功创业案例。这些信息可以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参考依据,使他们能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除此之外,信息库还具有交流共享的功能,信息更加全面,使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能够有序稳定进行。

3.2利用多样化的信息平台,创建官方就业创业微信交流平台

现今,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具有爆炸性增长趋势,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并且信息数量庞大,传输速度快,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就业创业信息,为就业创业提供保障。所以,高校要创建新媒体就业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如校园官方微信交流平台,让大学生能够在平台中进行沟通和分享[6]。微信平台就业创业服务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服务成本,大学生可以将精准的创业信息进行分享传播,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渠道来最新的就业创业信息。

3.3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开发官方APP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开发出符合学生需求的APP,让大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掌握各方面的就业创业信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效果。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应用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APP,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就可以登录,然后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业创业方向,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高校要重点关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将APP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可靠的就业创业参考。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其他APP展开合作,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进行完善,建立超链接,让高校大学生可以进行信息共享,了解优秀企业的招聘信息,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3.4快速实现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新媒体交流平台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高校需要重点推广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建立多方交流平台,以此来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满足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校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交流平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丰富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如就业创业经验讲座等,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加强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拓宽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将其应用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指导,从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白婧静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篇3

1学科研究不深

一些高等学校没有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大多高等学校也没有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仅仅针对大学毕业生展开突击性质的培训,忽视了对低年级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展开,无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成有效的宏观指导。

一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便无形中给大学毕业生发出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不如专业教育重要”的信号。而且我们知道,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水平,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高就业率。而大多数高等学校存在忽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全程化要求、单纯盲目追求高就业率问题的直观体现,就业创业指导观念功利化现象严重。

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开设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等学校像国外那样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不少高等学校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清,也因此对其难以给予太多的重视。这自然不利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发挥出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明灯般的指导作用。

部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观念落后,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单单重视管理功能,却忽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根本指导意义,即教育和服务功能。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做得不够细致到满足个性化要求。

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要想对大学毕业生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系统、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作基础。高等学校在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都没有相对规范的材,所采用的教材普遍是自编、参编以及翻译教材,在内容上过分强调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上课教师常常拿一些从网上下载的文章、统计数据等材料便去授课,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2课程时间较短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的确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授课时只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启发,大多数内容大学毕业生可以课后自学,但现有授课时间很难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对大学毕业生的引导和启发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的引导和启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受到开设时间和课时的限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被压缩、删减,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也被取消,教师在授课时也只能给大学毕业生讲授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常以“考研辅导”、“专家讲座”、“职业生涯大赛”等形式来作为补充。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大四学生,这样会忽视进行全程化就业教育指导的要求,更没有建立起全程化、规范性、系统性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临近毕业时才开课,开课的时间太晚,应该在大一时就开始,一直贯穿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就业创业指导的全程化不仅仅是教育管理者对课程的反思,也是大学毕业生乃至全体大学生的诉求。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

3教学内容单薄

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创业指导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观、职业价值观、成功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关于择业技巧指导、理论性指导的理论较少。有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俨然成为了应试性的指导和对付面试的针对性指导。这样过度强调就业的技巧,忽视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过度重视面试和包装的针对性,直接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采取欺骗性的手段攫取机会实现就业。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授的重点,停留在针对毕业班大学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层工作,这些仅能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无法达到持久有效的教育效果。讲课的过程采取传统“填鸭式”的老师讲、大学毕业生听的形式,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如个别咨询、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课等。

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教学目的不明确,这些现实存在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轻视,失去了对职业教育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学习重点仍然是放在专业课、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始终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形式教育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课堂也变成了“自习课”,成为大学毕业生逃课的首选目标。

4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创业指导涉及教育学、人才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多门学科,需要一只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基础支撑。就业创业指导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再加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教育体制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流动性很大,积累一定经验和有理论思考的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轮岗调离原先的工作岗位,这便造成了资深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流失,便直接影响到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效果。就业创业指导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初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时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长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老师的教学效果好。

虽然大多数高等学校成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并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范畴,但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进行大多是由各学院的部书记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大多缺乏必须的专业化知识理论背景,以及正规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经验,虽然相对的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仍然无法实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化、职业化。在指导工作开展时的内容和方式上也相对比较单一,同时随意性较大,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个性需求。因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实际指导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程度。

5信息化水平不高

高等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等学校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当作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法规的实时传递和以及相对应的网上招聘和手续办理的阶段。这种认知就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在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时,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介绍社会职业的发展现状,还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求的职业测评、网上咨询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

而部分高等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化服务依然相对缺乏,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得到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层次和水平都相对较低。许多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的,在建设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信息化物理建设的硬件投入相联系,忽视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投入,在这种错误认知指导下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自然不明显。

部分高等学校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看成简单的形式化过程,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单纯地建设表面工程,并没有依据高等学校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高等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极大的浪费。有些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一味追求硬件设备上的高配置,但与这些硬件设备在购入时的高投入相对的却是再投入实践后极低的使用率。高等学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时并没有发挥出这些高配置硬件设备的功效,从而造成了投入与产出间的失衡,即资源上的浪费。高等学校在信息化物理建设上的高投入还会造成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更新的资金匮乏,更加阻碍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宇.坚持以“四拓展”为核心,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探索高校就业工作新模式[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3.

[2]周云霞.企业“招聘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思考.[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2014.

[3]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

[4]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5]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

[6]潘|.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国青年报》就业报道的十年嬗变[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7]李长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期刊论文]求知导刊,2013.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3

现如今,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其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已经发展成为了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方向。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发展了十多年之后,尽管有了一些成果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其没有落实好,对于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是特别的明确等。所以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较普及的情况之下,却没有得到学生们的极高评价;因此,为了解决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填补、改正以及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改革;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现在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项可以激发青年创业积极性、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以及满足了现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甚至可以扩大广大青年的就业渠道的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程。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创新以及创业的主要人员,直接影响着其取得的成就以及教育水平的高低。近十年来,国家对于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并对其大加鼓励,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文件来落实以及推进其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业的能力,以及沟通、管理、社交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大学生积极地投身于创业之中,从而实现其人生的价值。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创业,还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本文将从创新创业教育三个阶段的背景以及特征方面入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影响因素以及改革的措施。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三步走

1.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步走简述

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在其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国家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持高度支持的态度,所以下发了一些文件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三步才最终形成,分别是“创业”“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1.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步走的特征及其背景

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发展,其发展过程中的三步分别具有其具体的特征以及发展的背景。从创新创业教育三步走中的发展背景、发展内涵、发展行为以及发展层面对其特征进行了简单说明,下面将做具体分析。

1.2.1三步走之创业

在1999年的时候,高校开始进行扩招,当时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难题,所以国家就开始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从而减轻就业所带来的压力。2003年是第一批扩招毕业生的毕业季,那年除了就业本身的困难程度之外,还爆发了“非典”,所以国家就提出了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措施。之后面对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国家越来越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出台文件和保障措施做后盾支持。当时国家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只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而进行的单纯意义上的创业,希望用创业来实现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引导其自主创业的意识。

1.2.2三步走之创业教育

在创业教育中,毕业生的创业工作已经有了基本的效果,对于创业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逐渐地认识到: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就业的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想要创业取得一定的成效,不仅需要给予引导和鼓励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其自身的创业能力上面的培养,从而将创业和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开始创业教育的实施。之后,国家出台了关于在教育层面上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政策,创业教育工作已经变成了自主的行为,达到了创业的层面,从之前的大学毕业生发展到了在校的大学生。所以在创业教育时,创业和教育已经结合了起来,用创业来促进学生的就业,最重要的是明白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

1.2.3三步走之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创业创新型人才,为现在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的支撑。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创业或者就业简单的问题解决,上升到了国家策略的层面,成为了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创业以及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性,明确了创新、创业以及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得以全面发挥。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

2.1高度重视就业却忽略创业分量

创新创业教育21世纪在高校正式启动,从之初的几所试点高校到现如今大多数高校的开展,可见其发展的迅速。尽管如此,各个高校开设的这门课程都是以就业指导课为主,且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开展,其在高校的普及率就不会太高。并且许多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是不够清晰的,非常随意地将其设定为高校非主流式的教育层面。现在大部分的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可是对于高校学生的创业指导中心的设立却少之又少;因此高校就缺少了对于创业指导专门的课程开设,同时也没有专业的人士对学生的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更加缺少资金的支持,忽略了创业在高校大学生毕业中的重要性。

2.2目前创业的价值不占优势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同样在经历着变化,其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也成为了高校改革的重点。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每千人口所拥有的企业数量还不及别的人口数量少的发展中国家。从此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资源占有率比较高,中国的人才也是不计其数,但是中国所缺少的就是创业的人,缺少的就是企业,中国在创业方面将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可能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需要创业来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为中国带来物质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岗位。但是创业并不单纯的是增加就业率,而是通过创业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只是中国现在创业率还不高,反而有些积极创业的人面对着创业的失败,引起了许多非议。所以,大学生极低的创业率和极高的创业失败率都对社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效果。

2.3逃避创业,缺少创新创业意识

每年可以提供给大学毕业生工作的岗位是有限的,因此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趋势下,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甚至出国留学,原因之一就业形式的不明朗,选择的一种逃避对策。也有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学识和学历,在毕业之后能胜任更加好的职位。尽管有种种想法以及种种原因,最终目的都是逃避创业,缺少创新创业的意识[1]。那是因为中国人受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一向循规蹈矩,缺少创新创业的意识,并且胆子不够大,怕遭遇风险性,怕创业失败,觉得创业的门槛比较高,机会却很少,很难跨越;因此大学毕业生就算面临着失业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去选择创业[2]。

3高校应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3.1推陈出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中国是一个保守的国家,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上也比较得传统。所以应该借鉴吸收欧美的小班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开发,对创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从中提出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能够畅所欲言,撞击出思想以及智慧的火花,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3]。让大学生不仅拥有创业的意识,更能够将意识转化为能量应用于创业实践之中。尽管有了思想上的指导,也有了实际行动的能力,但是在创业的路上仍然困难重重,需要专业的人士从中给予帮助,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3.2积极培养高校学生创业意识

对于现在比较火热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的学生是其主力军。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其最终的目标也是服务于社会,现在的高等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应该主动对其进行帮助。从大一新生开始就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那些想要创业的同学,提供一定量的支持,对于那些还没有计划创业想法的同学,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使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起创业的想法。

3.3向有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高校“取经”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中国兴起了十多年,在一些知名的高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在那些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没有在高校开展就是开展不顺利,面对着现在少量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实施,其他的高校应该积极地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共同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来,调动起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为祖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4]。

4总结

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工程,需要全国所有有抱负、有创业意向的高校大学生都积极地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在学校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创新创业。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地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采用更多的措施和对策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

作者:康丽勇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5-46.

[2]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28-32.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评价体系

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国际贸易人才具有特定的要求标准,必须建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评价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人才支撑。

一、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一)为满足用人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使之养成外贸企业需要的良好品质

在目前国际贸易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重视。目前,有些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心态浮躁,不安心本职工作,频繁跳槽,在待遇上互相攀比,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因素造成的,缺乏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实践锻炼,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成长的障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力度,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加强企业职业道德修养。既要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加强艰苦奋斗和抗压抗挫能力的训练,养成能够吃苦、甘于奉献的好品质,在学习中注重专业能力训练,增强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工作的信心,又要教育大学生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效结合,力求工作脚踏实地。

(二)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能力素质需求,必须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训练,提高英语和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

今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以电子商务为载体,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国际贸易的方式必然出现根本性的改变,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大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授课力度,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际应用。

(三)为满足用人企业对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把大学生专业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工作适应能力

专业能力素质要从实践教学环节加以获取。在国际贸易中,必须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一些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业务素质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对自己对工作失去信心,频繁跳槽换岗。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两手抓。一要抓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训练,保证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岗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二要抓能力素质的培养与爱岗敬业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国际贸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树立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四)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素质需求,要增强大学生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欠佳,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亟待重视的薄弱环节。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造性潜力发挥。从更高层次提升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既要求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探索有效的培养方法和经验,拓宽创新能力的培养渠道,使大学生学会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把经贸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求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从机制上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激励机制、实践环节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经贸运作能力、国际贸易的业务拓展能力以及方法措施。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综合评价体系

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属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主要招收本科生。根据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以培养适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为主,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国际贸易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企业用人标准要求是检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试金石,是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局限于课堂上教育和实践教学中的“入学教育与军训”来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课程的安排普遍缺乏长效机制,缺乏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乏味,大学生被动灌输,缺乏主动性。

(一)高校必须加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监控和动态管理,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及主要观测点的测评内容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部内容,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目标依据。运用各类测评结果,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各类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也可按各类评价指标,进行专项素质测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可作为评价本届(年级)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2)对于测评结果中反映出的主要观测点中的不足和问题,如外语熟练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操作等,尤其是带有共性的问题必须仔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对于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还是教育、教学环节上有问题,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逐一进行解决。(3)对于测评结果中得分普遍较高的各级指标也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对有助于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在高校教学中必须加以应用和推广。

(二)高校必须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为了方便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让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自评,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知其所长和能力所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优势和潜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向用人单位推荐自我,以做到学以致用,取长补短。高校要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心中有数。高校可运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测评结果,努力为推荐和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把各类指标测评结果和总体测评结果予以分类排序,突出毕业生优势和特长,由高校向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的用人单位推荐;对综合素质暂时难以达到用人行业企业要求的大学生,高校应组织再教育培训,实现用人单位的满意。

(三)用人单位必须对外贸人才从业进行任职资格的考察和鉴定,为科学合理选用国际贸易人才提供支持

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学校可与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协作,运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科学测评信度和效度,划定合格分数,颁发合格证书,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认定选用依据。(2)用人行业、企业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招聘录用,认定大学生任职资格,进行人才提拔晋升考核,职务调配,人才储备,培训需求分析等,保证大学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和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提高大学毕业生的选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俊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3).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风建设

1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社会以及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总量变大、幅度升高,就业难日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突出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中,不仅经常发生以往经常发生的问题,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怎样培养是影响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已成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风建设与就业工作是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进程当中,注重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对毕业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2“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2.1二者目标具有目标一致性

高校就业工作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就业形势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咨询问题进行解答、指导,最终目的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2]。高校应重视并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其作为但学生德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学风建设指的是高校依据学风特点、目标及规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及综合的管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创新和探索科学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规范学习纪律、完成实习考核,是融管理和德育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学风会对教育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关系到毕业生的个人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2.2“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

毕业生就就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力的竞争。综合素质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良好的学风可以使学生不断积极进取、努力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风建设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要加强各种软件、硬件的建设,健全学校的的规章制度、优化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将就业指导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把就业指导作为学风建设的载体,从而使学风建设为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素质的坚实基础,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目的。

3加强学风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相关工作

3.1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对大学生来说,远大的职业理想及目标对其毕业后的努力与奋斗有很重要的影响,而良好的学风可以使其明确学习目的及职业规划之后,形成刻苦学习、主动学习、勤奋求知的意志力。鉴于此,应该在学生入学时就帮其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早形成就业规划意识,为就业指导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将就业作为导向,使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就业指导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高校学风建设中必须将就业作为导向,实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及服务育人。使学生把就业和课程学习进行结合,巩固基础知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使学生提前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指导”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帮学生找工作,而更要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3]。

3.3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职业能力

优良的学风主要包括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强不息等能力。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通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培养,做终会职业分流,进入各种岗位,不同的领域成为中坚力量。所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职业能力及其他优秀品质培养不仅与他们自身命运和前途相关,更关系到民族乃至国家的兴衰。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及品德都是在良好的学风中渐渐形成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时,通过这些渠道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形成文明上进、自立自强的优良学风。

3.4从细微处入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学风建设中必须确立“言必行、行必果”的行为准则。由于市场经济不健全,导致学生内心一直有了缺失,进而导致不诚信。一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混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间信任感缺乏。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诚信教育为长效德育的规范。

3.5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弱点及优势都很明显。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第二课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及集体荣誉感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进而全民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学风建设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同时也是重要的建设,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的机制。针对毕业生就业实际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高校要从就业指导入手,不断强化、完善学风建设,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努力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主动意识到优良学风会对日后就业甚至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进而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明江,李德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8):80-82.

[2]莫海兵.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定位的深层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39-41.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6

四年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紧张,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四年里,我始终坚持"天道酬勤"的原则,一日三省,自信品格的日趋完善;勇于行事,务实求新,自信工作有所成绩;三更灯火,寒窗苦读,相信学有所成。

在校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上期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在党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实践方面: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的思想,在2007年暑假,我在河南省辉县市百泉国际大酒店实习,通过做服务生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一定要投入到社会这所大学校自己才会真正地长大:对世事的人情冷暖不再一味愤愤,而是多了一份接受与面对,用感恩的心来面对周围的世界,其实生活很美好!回顾过去,自己仍然有不少缺点,如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有时候不懂得坚持,但我会尽可能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着重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争取做到各方面都具有新素质的人才。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处理人际关系时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我的最大特点是:勇于拚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相信在贵司的培养和自我的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为人之道——以诚待人,待事、坚持信念行动创造价值、自我创新。

如今回首,是对过去的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深知性命相托的重要,从踏入学校门槛的那天起,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奋力拼搏,自强不息,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自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我的生活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三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学习方面,自我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第12期入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工作方面,在寒暑假期实习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而今我年轻有知识还有这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我就能够去创造我的价值并去认真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我的生活充满生机,充满永恒的爱!

第三篇: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四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做班委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7

一、“订单”模式的招生是成人教育的趋势

根据2006年和2007年初的招生统计,天津市招生成人学员2.6万人。其来源为往届高中、中专生占32.7%;在职人员占65.3%;其他占2%。可见,在职进修仍是学员的主体,其进修的目的经调查大体为几类(1)调换岗位;(2)升职;(3)调单位;(4)单位人事部门要求。这四种情况反映了目前用人单位的知识水平意识,而且此举大有流行的趋势。

(一)“订单”模式招生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作用

总理在十一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强调了国家在职教育上加大了投入力度,2007年比2006年多投入近百亿的资金。这表明,我国目前缺乏专业技能的高级人员,这一点,从我们日常生活的接触中能得到证明。近年来的招生工作分析和总结看,“订单”模式的招生,人员集中,便于管理,知识传授针对性强,学员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兴趣浓,返岗后学习的知识立即在现岗中得到应用。比如:2006年为和平区工商局干部办一期大专班,32人次。2007年为和平区中小幼教师开办两个班《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专业》,共计194人。2008年初我们又接收民政局“社会工作者”培训生500人,教委专接本学员200人。以上的学员,无论返岗的还是在学的均表现出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从返岗生的追踪调查中表明,85%的学员投入到适合用上所学知识的岗位,并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从整体看,我国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为总人数的5%左右,而美国的比例为35%左右,我国目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仅为350万左右,而成人职业教育每年的毕业生达到2000万人。从另一个角度讲,普通大学毕业生从业存在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的缺陷,而成人职业教育,尤其是“订单”模式的教育从根本上克服了这一缺陷。这就是说,无论从待招生的人数上还是从需求程度上,成人职业教育在今后的多年里将会有很宽阔的前景,尤其是“订单”模式的教育,更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为社会提供适用人才。

(二)毕业生推荐工作势在必行

普通大学的学生毕业前都领到一张推荐信,此信是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和活页户口,一经录用,多数为终身员工。成人职业教育没有此等条件,所以招生的范围一般受地域的限制,学成后的去向多为本地单位。受习惯认识的影响,多数人事部门录用新人还受“正式大学生”这一传统概念的影响,这使得成人教育增加了难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成人职业教育能否发展、完善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上面讲过“订单”模式的招生或解决或回避了这一问题,但“订单”生源不是在学人数的全部。现天津市成人职业教育各院校招生总人数为3.5万,其中在职的占83%左右,其余为往届高中中专生、外来人员及下岗待业人员。而后者的人群规模是相当可观的,每年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升学率不足7%,就是说每年大约2万人流入社会,这部分人员是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由于上面讲到“毕业等于失业”现象,目前还不能调动这一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而开发这一群体的关键在于就业的可能与否。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根据我从事成人职业教育20年的经验得出的体会认为:

1.加强宣传力度。这不是简单的喊一喊就能达到的目的的,需要走出校门到那些新建企业、发展势力强的企业做积极的宣传。多数单位想不到成人职业教育这一用人途径,我们的工作是让他们认识、尝试录用、满意、再录用。

2.了解企业需求。对用人单位的预测决定了学生毕业后能否被录用的推荐率。而这一预测是需要了解市场、了解国家政策的。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市场,成人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主要是企业。所以前瞻性的分析是招生工作必不可少的。以前程序:一般宣传———等学生报名———设置专业———授课———毕业走人。如果将推荐就业考虑到招生工作中,那么就可以做到:分析市场———针对性宣传———定专业招生———授课———毕业推荐。如果推荐成功率高,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毕业总结范文8

关键词:应用型;学校支持;职业期望;就业能力

一、引言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高达860万人次。加上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工作单位也在呈上升阶段的增长,但毕业生的质量问题,企业仍然面临着招不到合适的工作人员到岗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挥中日益突出的热点问题,而管理类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的专业之一,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因于其就业能力不足,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有研究非常丰富,主要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与结构、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提升路径等研究。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普遍认同,是大学毕业生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识别工作机会、获得工作、在工作中自我发展的一种能力,包含了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和不断学习的能力。Knight(2001)最先提出就业能力模型,是个人品质、各种技能和学科理解的有机结合,而后与Yorke结合认知与社会心理学角度构建就业能力USEM模型(Knight,Yorke,2003),从学科理解力、就业技能、个人特质、元认知四方面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调研提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就业能力模型(史秋衡,文静,2012)。虽然现有研究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少有文献从学校支持、职业期望的角度来揭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众所周知,学校对大学生理论、实践环境的支持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技巧。而大学生的职业期望能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高,而这些因素均会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以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武汉工商物流学院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学校支持、职业期望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一)学校支持对就业能力、职业期望的影响

学校支持包含众多内容,比如学校的环境支持、教师支持、同伴支持等(李冰冰,李德奎,2016),学校支持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设置的培养方案、企业实践促进了就业能力的提升。学校支持越多,越能促进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越能增加职业的期望。在校期间,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知实习能够提前让学生认知就业(彭树宏,2014),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资源(宋一婷,2016)。资源越多,学生所获得的信息越多,越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信息收集、学绩水平以及就业目标的设定,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王书宁,2009)。大学生对专业的感知来源于学校的支持,大学生的自信心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学校支持越多,大学生的情感承诺越高,就业能力亦越高(屈志凤,童晓丹,2016)。因此,提出假设:H1:学校支持对大学生职业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H2:学校支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二)职业期望对学校支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对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抱有积极的态度,拥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将会促进大学生对学校支持的实际落地。学校支持越多,越能促进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容易充满较高的职业期望。大学生会积极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心中设定的期望值。因此,提出假设:H3:职业期望对学校支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中介作用。

三、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

2017年、2018年中国民办大学专业排行榜出炉,武汉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获评中国民办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第一名。其中该校物流管理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专业,是全国同类高校少有获此殊荣物流类专业。基于武汉工商学院物流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发展比较突出,很多院校没有设立单独的物流学院来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大部分归属于子学院管理学院或者工商学院,因此将武汉工商学院物流学院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属于该研究范围内的典型案例。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制订了职业期望量表、学校支持量表、就业能力量表各一份,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全部作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信效度分析

首先,将回收的120份有效问卷导入SPSS19.0软件中,所得结果显示,得到α信度系数为0.969,α值大于0.7,说明该量表信度较好,符合问卷调查。而KMO检验值为0.942,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BartlNtt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由此可知各变量间显著相关。

(四)探索因子分析

1.职业期望量表

因子载荷量是变量与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当某变量在某公共因子中的载荷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变量与该公共因子更密切,即该公共因子更能代表该变量,即第一因子包含福利、五险一金、稳定性、收入水平、教育机会、工作环境、交通便利、出国机会,即福利因素Q1,第二因子包含自主性、公正公平、晋升机会、兴趣爱好、挑战性、发挥才能、学以致用、信息通畅,即发展因素Q2,第三因子包含社会地位、成为名家、单位级别、规模大小、单位地点、单位知名度,即声望因素Q3。

2.学校支持量表

第一因子包含竞赛活动、职业咨询、资格认证、会议讲座等,即信息支持Z1。第二因子包含设备支持、现金支持、图书支持、设施支持,即物质支持Z2。第三因子包含老乡关怀、教师关心、室友爱护、同学帮助,即精神支持Z3。

3.就业能力量表

第一因子包含值得信赖、基层做起、乐于奉献、服从安排、人际关系、开放心态,即沟通能力N1。第二因子包含冒险精神、积极学习、富于想象、自我调节情绪、自主学习,即自我管理能力N2。第三因子包含基本技能、学以致用、善于分析、解决问题、善于归纳、独立工作,即解决问题能力N3。

四、模型建立

对本研究的变量进行命名,包括三个变量:自变量(学校支持Z),中介变量(就业期望Q),因变量(就业能力N)。将结果纳入smartPLS进行模型构建,对比变量职业期望引入前后的变化。图1可发现,学校支持对职业期望的影响可达0.536,大于0.40。子指标均超过0.8,超过0.7可证明结果显著,假设1得到了验证。由图2可发现,学校支持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可达到0.620,大于0.40,子指标均超过0.8,可证明此结果显著,假设2得到了验证。由图2和图3的对比可发现,引入变量职业期望之后,学校支持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由0.384上升到0.449,正向影响显著性增强,假设3得到了验证。可以发现,随着学校的信息、物质、精神等支持增强了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之后,能促进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对未来工作的福利、稳定性、教育机会、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充满了信息,这将刺激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操作技能等的学习,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就业能力的提高。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