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访总结范例

初中家访总结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1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数学知识

1.要强化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营造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应用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趣与主动.

2.在生活实例的应用中明确数学的价值

数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信息时,能为我们提供审视信息的科学思维方法,并得出科学经济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人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高速发展.可见,初中数学只有紧紧和生活联系起来,将数学课堂生活化,才能将枯燥生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而又活力四射,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用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1.巧设问题,让数学课堂问题生活化

初中数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导入部分就要体现出来.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置与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现实感受和教学课堂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题目,平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思考的深度不够,在课堂上教师设置该问题时用生活化的角度提出,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乐意参与到其中.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这种数学生活的意识,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设置问题的角度,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设置的生活化的问题要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常反思和解读数学知识的情景,巧设问题,关键看教师的课前备课和课堂上的随机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去续写数学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不断活用和让数学走进生活,在数学课堂上,做数学题就像与生活对话,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和价值.在初中数学课堂结尾部分,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以达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点和预习下节课的目的,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数学作业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

2.课外问题,注重数学问题生活化

初中数学的课外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法,教师让学生进行竞争性的作业,让善用思考和分析的学生去完成生活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意生活中一些和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重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重视数学生活化的发展.

三、总结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要注重初中数学生活化的细节,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化的注意事项,进行初中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说,初中数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能够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发展.

作者:任会晓 单位:河南平顶山市第二十九中学

第二篇

一、改变教学模式,引导主体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相对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一现象,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更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改观传统模式,分组探究学习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多是教师单纯进行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实状况,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我在教学中经常推行分组学习模式。即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他们在课前进行预习,提前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共同帮助提前解决部分问题,剩余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则可在课上重点关注,提升听课效果。为了将这种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还十分注重为学习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让组员选出一名学生讲授新知识。待学生讲完之后,我再对其中的不足和错误之处进行补充和更正。如此一来,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强化学习效果,精心布置作业

学习效果如果想要得到长期的保证,强化作业环节必不可少。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及时地将作业布置下去,充分发挥作业的潜在价值。当然,作业的布置并不是盲目的,必须严格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作业的设置不能仅追求一定的数量,尤其是对于需要理性思考的数学科目来说,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精。因此,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题最好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该题目的练习,复习与之相关的旧知识,这样的作业设置才是有效的。其次,作业并不是做完就好,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及时将学生不懂的地方和较易出错的地方指出来,在新课时开始之前,及时解决上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二、改变教学方法,引导主动探究

(一)灵活地将知识与实际结合

初中的数学知识并不是脱离生活的,其仍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会更加直观,有利于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最终使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将多媒体运用于数学教学中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习惯使用多媒体,甚至完全不用多媒体。然而,众多的教育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比如,在对初中数学教材中“图形旋转以及投影三视图”这部分知识进行教学时,传统教学中繁多的板书和生硬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知识,因为学生三维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其特有的动画效果更加清晰地展现三维空间构造,如此一来,就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总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好奇的,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以上几方面,仅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所总结的一些观点。当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停滞不前,而应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这个过程中,寻找出更多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途径,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助力。

作者:曹秀兰 单位:河北省青龙县草碾中学

第三篇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首先,学生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大多数同学数学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其主要表现为平时上课心不在焉,课后作业马虎甚至不做。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不自觉,课前从不预习,课后基本不复习。练习、作业中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反复更正评讲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有甚者抄袭了事。再者,在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和学生的接受水平、认识能力所存在的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用自己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从自身的角度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这一点要引起各科老师们的注意,我们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去展开课程的教授。

2.家长不能及时了解社会动态,不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不能给予学校足够的支持和对自己孩子足够的关爱。初中学习阶段是广大青少年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这期间他们渴望被关爱,需要有人时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我们的学生恰好缺乏这种环境。因为我们的在校生大都住校或租房居住,身边没有可靠的监护人给予正确的教导,个别学生有爷爷奶奶陪伴,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安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经调查,大部分父母来县城探望子女时,几乎很少问到子女的学习成绩,在生活上也给予很少的关心,留下钱让子女置办生活用品,但这个钱到底花到了哪里?他们很少过问,这样就导致留下了许多的隐患,最终导致我们的教育难度增大。

3.周边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现在租房居住的学生较多,由于身边没有有力的监护人,且大都数房东都不与租客同住,同时租房周围环境较为混乱,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有的同学放学后回出租屋,没人监管,对学习毫不在乎;有的学生放学去网吧上网,有甚者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同学还容易和社会闲散青年走到一起,更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策略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提起重视。我认为通过以下方法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根本,但可以对所存在的现状加以改善:

1.开学初从最基本的养成教育开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这要求学校方面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体制,作为任课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只有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要求家长担负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通过开学报名时或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各位家长明确他们的责任,让他们明白学校不是托儿所,他们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是负有主要责任,有理由有义务必须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对其放任自流。

3.对于社会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隐患,就要求校方的相关负责人抽空多做家访,无论是住校生还是走读生,通过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及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的安全。

4.教师方面也需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三、总结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育中,如果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初中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初中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根据具体实践进行指导,例如学生犯错了,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教育,学生在意识上没有完全更正,下次可能也会犯同样的错,学生只是在表面上承认了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比较叛逆,如果老师每次都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就会比较厌烦,只会适得其反。初中德育工作有三方面,即道德意志、行为以及情感,所以只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说教,学生在心理并没有产生认同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2.班主任道德水平有限。部分初中老师德育理论知识储备有限,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了解学生,无法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不能对症下药,缺乏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一般情况下初中德育教育都是利用周会的时间,对本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概的总结与概括,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犯错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教育,基本上都是利用一节课对本周的德育教育进行概括,并没有深入到德育工作的研究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没有体现出来。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差异性

要实现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作为班主任就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情况,因为每个学生成长与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位学生的性格也都不一样。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都是课堂中的主体,老师都是高高在上,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有畏惧心理。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去和学生沟通,了解其实际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正确地引导,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或者从其他同学那了解有问题的学生,主动帮助解决困难,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信任感与依赖感,并能主动地去找老师帮助。传统教学中老师都是进行统一的德育课程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

新课改要求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去学,并从心理上要求自己去改变。例如班主任可以设置一天为帮助日,要求学生在一天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帮助身边的一些人,一方面通过帮助其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敬老院做义工,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学生性格养成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成员自行安排时间开展“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活动,对活动的流程进行记录,上课的时候每组推荐一位成员上台演讲,向师生介绍活动目的、经过、评价以及总结,把遇到的困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组织此类活动,不仅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在活动彼此分享、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还要让学生在家中孝敬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可以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时候准备一个小礼物,如一段感恩的话或者优秀的成绩等,并在班会上和学生们分享,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更新德育教育思想

目前部分老师德育思想落后,对此初中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自身德育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并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德育教学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利用多媒体搜索一些德育教学的典范,让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的同时培养优秀的品格。此外,学校可以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德育方面的培训,提高老师的德育教学能力,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开展德育工作讲座,或者学校举办讨论会,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与经验分享,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共同分析讨论,以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束语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更新德育教育思想,在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同时以学生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并且,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有耐心与爱心,对待犯错的学生要积极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以此促进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慧君.高中数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2]豆平祖.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J].时代教育,2015(18).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3

一、关爱学生是初中班主任持久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

在应试升学的压力下,许多班主任更关心学生的成绩,甚至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并且施以不同的态度,这不但与教师职业道德想背离,更是伤害学生自尊与心灵。班主任作为一个大家庭的“一家之长”,要关心爱护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真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材。

老师有爱心,关爱学生,学生才能更加热爱老师,师生感情才能不断加深,构建和谐班队集体,才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比如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经常家访,给家长带去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现,这样不仅能溶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冰墙”,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更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老师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形成全员、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

二、开拓创新是初中班主任持久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

开拓创新,是一个时代的主题,是时代中人们寻求发展的根本,而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开拓创新是其持久开展德育工作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首先,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以学生个人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德育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并能够自觉、自律地进取,让学生不仅能在获得知识当中获得快乐,还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坚持德育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地突显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但是世界观、价值观都需要塑造的活生生的人,一个个缤纷多彩的不同的世界,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思路去实施德育工作,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欣赏他们的长处,班主任还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其树立起优秀的品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提高个人素质,并取得新的突破。其次,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能够真正适应社会,才能够在社会中坚定立场,保持自我,不卑不亢,不屈不饶。

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采取组建学习小组、互助小组,这样能够让学生相互比较,并且能够让学生发展成为“一对一”互助小组,让学生在发展自我学习素质的同时,能够帮助他人,从而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互助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同时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同学之间都可以展开竞争。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

三、结论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坚持德育管理理念,坚持德育工作持久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初中班主任还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全面发展,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

作者:李德龙 单位: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中学三中

第二篇

一、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展开德育工作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古国,也是世界上的文化大国,我国具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传统节日、纪念日,在这些传统节日、纪念日通过举行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会演、各种兴趣小组、故事演讲等都是行之有效、喜闻乐见的德育工作方式,能够为德育内容注入时代特色,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师益友的正能量环境。

二、创新并开展文化德育活动和生活德育活动

一次活动的德育效果胜过无数次说教。逼迫灌输式的德育模式早已不适应今天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要创新德育载体,寻找德育途径,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初中生在活动中去感悟、体验,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

三、总结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根据初中校园的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德育管理能力,才能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水平,为他们高中乃至大学进一步接受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严金洪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第三篇

一、“无中生有”,“错中求对”

赏识教育里“无有生有,有中生好”是个好办法,学生违反纪律了,是坏事,应该批评吗?应该。如何批评,这就要讲究策略、讲究智慧,就要带着求“好”的思维,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好的方向。正如周弘老师所说的,第一、先赏识,后教育;第二、对事不对人;第三、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第四、要表达对孩子的疼爱之情。一次,我班里一个小组长怒气冲冲地来找我,说周北洲故意把她们拖的地弄脏了,要我处理,说还要罚他扫一个星期。周北洲是个活泼好动、学习较懒惰的同学。他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来到我面前,非常不服气,爱理不理。我一看,可能里面还有文章,我先支走其他同学,让他坐下冷静下来,和颜悦色地问他,他很快就说出来了,但语气较冲。原来是拖地的同学不让他进又不帮他拿东西,他就硬闯了。

我也明白了,这不仅是他的错,只批评、惩罚可能不管用了。我想:看来我得反其道而行之了!于是,我抓住其进教室去是为了别人拿东西这一点,表扬他为人仗义、够朋友,能够舍己为人;更可贵的是还想到:只他一个人进去弄脏的地方不多,如果一伙人进去的话就搞太脏了!这一番表扬下来,连他都不好意思了,连忙点头,说:“老师,我错了,我去把它拖干净,你不要罚我了,好吗?”我又有什么理由罚他呢?

二、高目标、低要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对子女的学生成绩就非常在意。分数低了,一顿臭骂;就算成绩有七、八十分了,名次后了,还是一顿指责。我们老师也经常犯这个毛病,给学生定的目标太高了,变成苛求了。就好象树上的苹果,如果那高度是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学生就会努力;如果跳一跳还够不着,他们就会失去努力的信心。因为老是跳,老是够不着,就会找不到成功的感觉,而失败的感觉却在加深。结果,学生灰心,老师失望。

三、常怀关爱,身心感染

对于后进生,很多老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多时候会说出一些嘲讽与贬低的话,其目的也许是为了激起他们的上进心,但却深深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是老师看不起自己。于是顶嘴、不听话,甚至仇视老师的情绪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后进生如果长期被老师看不起,就会形成两个极端,一种是对老师充满敌视,一种是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从此活得萎萎缩缩。“士可杀,不可辱”,我们要注意批评的语言,学会不用反语,而用赏识的语言,期待的语言;是指出他的错误,说出自己的感受;因为爱他,所以赏识他。

四、总结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4

一、缺乏生活实践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理解难度

有学生总结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为:教师念书———学生在教师念书部分做记号———背书,思想品德课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非常多,有部分学生“不想背”,但是不记忆这些知识,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成熟、规范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设计基本依据学生的需求,以及与学生切身利益、行为习惯相关的内容。由于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缺乏生活实践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以苏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法律护我成长”部分教学为例,这一单元倡导学生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某教师通过对《未成年保护法》的调查发现,未成年的很多权益都被忽视了,且这部分权益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于是教师将这部分权益提取出来,并列举出了相关生活案例,以此促使学生将这些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权益重视起来。该教师截取了几幅图片利用投影仪播放给学生看,第一幅图片的配字为“小子,你可要学好”,图片呈现出来的是是家长满身纹身、抽烟、喝酒的场景;第二幅图片的配字是“找爸妈”,图片呈现出来的是几个大人围着麻将桌正在打麻将,每个人脸上都贴满了纸条,孩子在一群脸上贴着纸条的大人中找自己的爸妈。这两幅图生动形象,甚至可能是某一个或一部分学生家长的真实写照,由图片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分析两幅图中父母是否侵犯了自身的权益。由于学生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他们并没有认为这种现象是损害自身权益的。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学课堂可能就止于此,在学生明确基本权益之后,还是任由情况继续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并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学完就丢”的学习模式无法促使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性。

二、缺乏实践性教学手段,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缺乏实践性,其一是指教学内容没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促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其二,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不够,因而常常出现其他教师“借课”的情况,而思想品德课教师也会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对于教学内容没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是以苏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法律护我成长”部分教学为例,在对两幅图片进行分析之后,明显可以看出两幅图片中的家长都破坏了学生健康的成长环境,显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某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作业内容为“家长写出自己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十件事”,并要求家长以“悔过书”的形式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大致解决时间,然后让学生监督家长的执行情况,对于在规定时间内依然没有悔过的家长,某教师采取了上门家访的方式。其次,对于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某教师充分利用了学校统一配备的投影仪,提前准备好课件。例如,课堂上讨论的两幅图片都是教师根据学生权益相关知识找到的图片,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再结合教师对重点部分的讲解,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知识。再对比传统初中思品课的教学效果,某教师发现使教学手段具备实践性,可使教学效果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过来,也充分说明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三、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初中生“江湖气”比较重,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初中经常有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甚至有勒索钱财的现象存在,也有初中生长期混迹于网吧。某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全班43人就有25人有上网的习惯,有16人还会逃课上网玩游戏,这些沉迷网络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学生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结语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5

一、提升素质、与时俱进

在教育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我们都说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在这个信息纷繁的社会,教师更要承担起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为其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做到这一点,广大教师必须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做好中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例如,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班主任是主要责任人。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情况,班主任更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业余时间多对道德教育知识和心理疏导进行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增强教育创新。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增添时代的内容,各个班主任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让每个班主任针对本班的道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分享好的案例让其他班主任进行学习,提出存在的问题让众人帮助解决,从而促进各个班主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多种方式、加强沟通

转变师生交流模式,从传统的训诫转变为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成熟得越来越早,个性也更加鲜明,对此班主任更要注重交流,不能采取以往硬碰硬的方式,这样不仅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会导致激烈的语言冲突和过激的行为。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交流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是一种严厉的存在,学生对于班主任都存在一定的惧怕心理,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例如,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面对学生不予配合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在新的时期可以采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沟通更加紧密,在对初中生做道德教育的工作时,班主任不妨采用互联网沟通的方式,可以使用微信、QQ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更易使学生打开心结。同时,查看学生在这些软件上发表的状态也是对其深入了解的一个途径。

三、深入生活、家校联合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除此之外家庭也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除了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关注外,家长对其价值理念的灌输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学生在学校循规蹈矩,而一回到家中则是另外一副样子,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其进行全面的关注。例如,可以做以下措施。首先,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给家校联合教育提供了契机,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交流群,每天在群里发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文章和视频,让家长配合孩子的德育教育,家校双方共同把关;另一方面,添加每一个家长的微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通过家长的动态了解学生的状况,而且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可以与家长做实时沟通。其次,互联网上的联系的确是方便快捷,但对于问题大的学生,班主任还应进行家访,切实了解学生生活状况,深入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学生早恋这一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对异性的好奇促使早恋发生。现实存在一些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很多都是家长向班主任反映时班主任才知晓。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老师应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深刻检讨,对于早恋这一问题的发现,班主任应通过多方面进行了解,例如,在班级中建立自己的小联络员,对班级的情况进行整体的把控。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早恋问题上,班主任老师应采用多方沟通的办法,对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引导。

四、德育课堂、奖惩并进

教师要对班会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创新,使其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避免“形式主义”活动的出现,使德育工作可以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其开展的价值。例如,班主任可以拟定主题然后由学生主导进行组织,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展开,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尽力做到让每个同学上讲台对道德方面的经典故事和自己日常生活中应做到的或已经做到的进行分享,进而加深其对道德教育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积极向上的同学要予以表扬,发挥其榜样作用,进而激励其他同学,对于消极抵抗的同学要做出相应的批评,并对其进行相关的鼓励。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结合实际进行灵活的变动,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其道德素养。班主任在其中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受客观条件限制仍有不足之处,敬请教学领域的同仁斧正。

参考文献:

[1]康小芳.试谈如何在教育中渗透德育工作[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2]刘强东.初中班级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出路分析[J].学园,2015(10).

[3]王青青.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研究[J].吉林教育,2016(20).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6

关键词:微信;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德育工作可以称得上是学校工作的灵魂,育学先育人,德育所趋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初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德育基础和素养格局,但心性未定,好奇感重,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或牵引,需要初中班主任有充足的细心和耐心去观察并帮助学生。而微信的高利用率正好可以辅助班主任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良好的德育工作,往大了说可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支撑国家未来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往小了说可以抵制消极思想,促进身心健康,形成良好三观。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一直在摸索和前进当中,但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各方加以重视并改进。首先,在德育定位上,很多初中学校未能平衡好学习成绩和德育工作的关系,将德育当作可有可无的教育摆设,无法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应有的教化功能。但德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以及民族的未来,是促进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德育内容上,有些学校可能会简单地用思想政治教育来代替德育,从而使学生缺乏道德教育。有些学校对于德育教学规划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不足,造成德育教学不规范,师资力量不协调,理论教育不充分等问题,对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道德情感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无法发挥足够的推动作用。另外,在德育方式上,很多初中班主任经常采用管教式、灌输式教育,重形式、走过场、老套路,导致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体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以被迫交作业的形式参与德育课堂或活动,导致无法保证德育工作的教育成果。

二、微信给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微信作为一款成功的社交及资讯工具,渗透到了学校教育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中。微信在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形式和新途径的同时,也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利用微信做德育工作的好处在于,微信的易用性和方便性可以在德育教育中满足学生多种媒体形式观摩学习、获取网络信息数据、接受新闻热点和新鲜事物、实时交流互动、有效分享评价等需求,方便学生构建德育学习交往圈,并充分发挥个性化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但与此同时,微信的信息开放度和混杂度太高,初中学生毕竟缺乏信息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被无关信息分散时间和精力,被负能量信息误导甚至带偏。因此,如何避免微信的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微信成为对学生德育发展有利的平台,成为初中班主任手中的德育利器,是学校和班主任需要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三、利用微信帮助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线人员,不仅要保障班集体的稳定和进步,也要关心学生个人的成长和修养。在德育教育时,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德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要增加或创新德育教学的方式。德育工作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做好德育实践引导,而微信可以提供点到点、点到面、面到点、面到面的传播方式,可以让德育教育更有效更迅速更有保障。微信可以有效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立足学生个性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德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班主任可利用微信拉近师生距离

在以往的初中生德育教育和管理中,班主任相对来说处于领导位置,用单向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和行为指导,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信息反馈,学生仅将班主任灌输的内容当作任务,而未能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与自身真实感受融合起来,未能体会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微信既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知识,可以帮助班主任改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积极与学生交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关系入手,主动与学生进行知识互动、深度沟通和情感交流,与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从而拉近师生距离,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动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指导和包容,有利于开展德育工作。

(二)班主任可利用微信端正学生参与德育的态度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成熟,容易被外界干扰,容易走极端。如果学生拥有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德育,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将会事半功倍,那就需要班主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德育的意义和价值。班主任可以借助微信改变德育教学的方式,通过组建班级微信群和班级微信平台,充分利用起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德育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平等互动关系,搭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导班级德育良好氛围和良好舆论的建立。借助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德育教育相关信息,分享优秀的德育过程与德育成果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对崇高美德的追求,是一种感召人、震撼人、感化人的伟大力量,是学生未来个人发展和学习及事业前行的动力和保障,是个人综合素质和综合修养的集中体现之一,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力武器。

(三)班主任可利用微信实施多样化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采取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不利于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会阻碍德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且长期单调的教育方式会弱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多样性。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可以微信工具发起德育交流话题,解答学生困惑,分享优秀德育资源,开展演讲、竞赛、班会、情景模拟、劳动体验等实践活动,传播正能量信息,提醒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判断能力,组织德育过程或成果的调研,收集德育评论或心得等。德育教育活动进行中和结束时,班主任都需要主动反思德育工作中自己遇到的和学生反馈的问题,加以总结、调整并改善不足,发现学生所喜欢的话题及活动,并把这些话题及活动科学合理地渗透到德育教育的实际中来,及时对学生进行现实性地指导和教育,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和现实生活。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教育的主题做出大致规划,比如将德育内容分为心灵鸡汤、安全教育、尊老爱幼、勤劳勇敢、遵纪守法、爱国历史、传承创新等多个部分,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可以增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班级舆论走向,从而增强德育针对性和个性化教育。

(四)班主任可利用微信强化学生德育的体验感悟

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需讲究知行合一,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知识和理念的宣传和解读,还需要重视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实际体验和感悟成果,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场景中去。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定期组织开展德育主题体验活动,比如讨论某一社会热点话题,或就某一观点展开辩论,或谈一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理解,或分享德育视频或文章的观后感,或对某言论、行为展开讨论等。班主任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并支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分享,并就讨论结果做出总结和深刻的剖析,并将德育教育工作自然地融入其中。

(五)班主任可利用微信培养学生分辨及自控能力

网络中充斥着大量内容,而初中生的时间、精力和经验皆有限,在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时也显得力不从心。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来帮助学生过滤渣滓,推荐优良,并组织开展德育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及自我调控教育活动,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咨询和疑问,在班级微信群和班级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推送分辨及自控的优秀案例及模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息安全问题,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意识。

(六)班主任可利用微信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永远是学生德育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主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家校合作的趋势不可阻挡也不能阻挡。当前的家校合作的层次较浅,部分家庭对于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合作缺乏实质内容,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简简单单的家长交流会也难以坚持;合作的阻碍也较多,学校和家庭都有各自的考虑角度和问题立场,互相之间的挑剔也在所难免,就会造成沟通不畅。初中班主任就可以利用微信来消减上述问题,加强家校合作的运行效率,比如建立家校微信群和公众号,建立线上家长俱乐部,定期组织线上德育理论和案例学习,及时家委会或家庭讲座的信息和报道,定期向家长分享学生的德育动态和德育成果,与家长就德育相关话题或观点进行讨论,开展远程家访,组织家长分享家庭对于学校德育的感悟和建议等。

四、结语

微信作为信息化社会中的一款社交及资讯工具,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备受关注,对广大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处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微信对教育的影响,充分利用微信这一便捷高效的沟通平台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德育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注意力回归课堂与现实,及时了解学生德育的心得和动态,增强德育的个性化教育和针对性调整,从而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传播正能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文沛.浅议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8(10).

[2]罗利丹.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7(34).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高中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群众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都是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因素,其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学习的黄金时期,较初中而言能克服情感上的波动,外形上已基本褪去了稚嫩的气息,但心理上却没有成年人的成熟[1]。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高考、升学、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由此导致心理发展极其易发生改变[2]。但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大多数管理者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渗透,而在平时班集体的各个环节和教育活动中却很少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3]。因此,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渗透到班级日常的环节、教育中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不可言论的作用。

1高中生心理问题分析

1.1心理焦虑问题

何为心理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主要有紧张、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错组织而成的复杂的心理情绪反应。社会、家庭、学校这三方是高中生心理焦虑问题的主要来源,高中生的自信心是由其压力下的学业成败的舆论导向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学生在学习中遇见了失败与挫折,且考试前后有着极大负担以及高期望时,学生的焦虑现象就会大大提升。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迫切想要用成绩得到同学、家长、老师的认可,所以焦虑的程度更易表现出来,如急躁、爱发脾气,更甚者还会有逃学、斗殴等现象出现。

1.2自卑抑郁问题

在高中阶段,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是常见的心理疾病。自卑是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是无能软弱的情感。而抑郁则是情绪上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对自我认知上没有完全正确的自我评价,且易与出现评价偏差的情况出现,这会导致同学间的沟通不善,悲观、消极地应对事物,心理的承受能力也会越来越低。高中生若出现抑郁症状,会导致学习困难,精神涣散,记忆力下降,厌学,逃学等情况。高中生自卑抑郁心理普遍出现,自我调节好就会慢慢走向正轨,反之,则会深陷其中,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且在某些条件下会造成离家出走、自杀等后果,甚至还有走向犯罪的道路。

2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要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正确方向发展,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必不可少。心理健康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4]。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辅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身上,从而帮助他们做到自我塑造。

2.1全方位了解学生

班主任若要做好班级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因此,班主任必须了解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沟通,去了解他们内心以及思想十分重要。

2.2不同心理问题用不同方式解决

教师在集体心理辅导的同时也要实施个别同学的单独心理辅导,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会有身心发展。当有学生有焦虑问题时,教师需要求学生做到按时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平日利用运动、听音乐等方式减轻自身压力;且同学生多多交流。而对于自卑抑郁的学生,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勇气,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3多家访,了解学生

家访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的方式[5-6]。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在学校的表现,还需要清楚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教师经常同家长沟通,交流情况,共同去商讨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从而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去解决其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2.4作学生的倾听者

班级管理者在对于学生的咨询过程中,要专注、接纳、倾听学生的诉求,在其咨询结束后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建议,让学生感觉到被需要,被接纳,从而慢慢地帮助其战胜心理问题。

3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事务中都有体现。因此,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必须全面的、深入地去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遵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处于一个优美、整洁以及平等、信任的环境中,使得班集体乃至所处校园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完美场所,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安小燕,刘大德.浅谈心理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以团体动力发展为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10):67-69.

[2]李海文.基于理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3,7(20):268-269.

[3]邵贵元.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79(9):42.

[4]朱旭.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心理月刊,2018,13(8):18.

[5]隋英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54-56.

初中家访总结范文8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市拆迁户孩子开始走进人们的教育视野。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市拆迁户孩子的品德教育愈发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施效益,班主任必须从初一开始就注重养成教育,严格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综合家庭教育力量;开展集体活动,凝聚班级力量。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挑战务工子女城市拆迁户

一、引言

我校有三分之一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其余学生为城市化扩大拆迁户的孩子,在组织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与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在各方面之间存在着差异。在德育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同样的方法可能适用于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面对这一教学现状,如何抓好德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众位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持续探索与创新。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培育班级学生品德、实施德育教学工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究竟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更好地转变当前德育教学困境,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务工子女学生习惯不太好,教师实施品德教育遇阻碍

在对外来务工子女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观察与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了纪律松散、我行我素、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每到下课,很多男孩子喜欢在走廊里东窜西跳,大呼小叫,精力尤其充沛。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实施德育教学遇到诸多障碍,很多学生并不是很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外来务工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长不重视学生品德教育

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通过走访与调查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工作,他们忙于工作,顾不上或者说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来关心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很多务工父母由于忙于生计,忽视了对子女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监督,在他们看来,只要考试成绩好,文化课学得不错就可以了,其他的并不重要,这种教育观念导致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自由松散、纪律意识和约束意识较差。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来自农村和乡镇,后转学来的学生由于使用教材不同、知识体系不一样,在学习活动中频频受挫,容易一蹶不振,丧失学习信心,从而自暴自弃。很多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为初中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只能任由学生自由发展,学到多少算多少。

(三)整个班集体缺少了凝聚力,学生互相之间交流有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学生长期跟随父母在外求学,由于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居住环境也随之变化,这种情况也导致外来务工子女不懂得如何与人交际,融不入班集体。大部分外来务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有的甚至比较穷苦,生长于这种家庭环境之下的学生在班级其他同学面前会流露出一些自卑感,他们不愿意或者说不好意思参与集体活动。这些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心理较脆弱,情绪也不稳定,自信心不足,行为习惯不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没有少年身上该有的朝气与活力。对于城市扩大拆迁户孩子来说,这些孩子由“农村人”变为“城市人”,随着“富二代”身份的转变,学生思想上也表现出现一些问题。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群体之间涌动着一股攀比之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继承与发扬。读书风气被淡化,学习无用论思想慢慢抬头。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与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进一步造就了班级群体的两极分化,两个群体学生之间彼此不能良好交流,班级凝聚力和集体意识较差。

三、班主任如何转变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窘境

(一)注重养成教育,严格纪律要求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养成教育对提升整个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外来务工子女学生还是城市拆迁户学生,班主任都必须一视同仁,高度重视对这些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初一开始就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在开学之初,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时间,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校园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生活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是监督学生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支持,班主任应该根据学习、卫生、纪律、生活具体要求,实行积分累积制度,每周班会课上,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和班干部要向班主任反馈本周班级日常管理情况,对于表现不好,卫生、学习和纪律等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要予以提醒批评,并进行减分;对于表现较好,各方面工作有进步的学生,教师适时给予口头鼓励和表扬,并进行积分奖励。学期末,针对班级学生积分排行情况,班主任对排名靠前的十位同学进行奖励,如书籍、食物、文具等,并颁发“班级先进标兵”称号,使得学生切实感受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配合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家庭教育中从小的散养和以往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不足造就了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城市拆迁户学生自由松散的行为习惯,为进一步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可向学校建议,在初一入学之初的军训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规教育。在严厉的军人面前,学生自然会服服帖帖、规规矩矩。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强烈、正处在成长叛逆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和讲道理是无法使他们信服的,学生几乎已经不害怕老师了,严厉的教官可以使学生们明白“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的道理,促使养成教育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关注家庭教育,综合教育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当谈到德育教育工作,我们很多人只会想到学校,只会想到这是班主任和学校老师理所应当去做的事情,事实上,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子德育工作实施效益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力量,转变学生家长错误教育理念,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初中生德育工作新的飞跃。班主任要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生活情况和家长对于孩子德育教育工作的态度与看法。在家长会上,家长可以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未来的品德培养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班主任要认真聆听家长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家长提出的培养方案与建议,可以借鉴和实施的,班主任自然要予以采纳;对于家长德育工作理念中存在的误区,班主任更要及时纠正,以防对学生的家庭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处了家长会之外,班主任还应当进行家访,到学生生活的地方看一看,了解学生成长环境,进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时间和精力有限,班级学生居住地点较为分散,有时很难一一进行家访。针对个别难以开展家访工作的学生,班主任也要通过电话沟通、信件、短信等方式有效沟通。

(三)开展集体活动,凝聚班级力量

良好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技巧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班主任需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凝聚班级力量,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倾向扼杀在摇篮之中。班级执勤是凝聚班级力量、培养集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可以利用校园打扫这一契机,使得学生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为老师和同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班级执勤工作中,学生需要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才可以将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城市拆迁户学生通过班级执勤这一活动,个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相互之间也能逐渐熟悉起来,随着沟通互动的逐渐增多,隔阂自然就会不知不觉消除。为了进一步鼓舞班级学生斗志、体现出团结的力量,班主任应积极动员班级学生参加校级运动会,使学生体会到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光的荣誉感。文艺委员可带领班级女同学成立拉拉队,为参赛同学鼓劲加油。无论学生在运动会当中取得何等名次,班主任都要适时对学生展开教育:失败了,大家要想一想这一次为什么会失败,究竟是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下次如何齐心协力取得更好的名次;成功了,这是全体同学的功劳,只有团结勇敢,我们才能去得好的成绩。学生在运动中可以无限地挥洒自己的汗水与泪水,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增强,同时集体意识被唤醒,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素质教育观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工作越来越注重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人才的追求,普通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班主任实施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和城市扩大拆迁户学生德育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特点和德育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开展德育工作。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在不断的德育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一步一个脚印,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转型与发展。

作者:钟飞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海平,王瑞峰.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之成因及解决措施[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5).

[2]许忠华,许忠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教师,2011,(06).

[3]袁艳容.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6).

[4]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文汇,2009,(08).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思考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英语课时多、任务重,如何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思考

笔者所从教的学校是一所外国语实验学校,其教学方式方法有许多与一般学校的不同之处,如果将自己的教学混同于一般学校的教学,将毫无外国语实验学校和具体实验班级的特色,有负所冠之名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创建外国语学校特色教学。现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更新自身理念

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英语教育的国家,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并且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从幼儿园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纯熟,但却对相关英文文化知之甚少,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课程教学机制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联系。如果教师具备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那学生就能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接收到比较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感染,受到德育教育,形成比较完美的人格品质。譬如,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去思考怎样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想、品德、情感等有效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如在教学中我们总会涉猎与朋友“Friend”相关的单词或者与“Friend”内容有联系的文章。那么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介绍自己的朋友,去交流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相关情况。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与同学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会逐渐明白,人际交往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还需要有比较适当的策略。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能完美地得到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以正确的理念去对待。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端正自身行为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所提倡的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德育教育。假如我们没有比较科学的策略和手段,那么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则可能误入歧途。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牵强附会,搞形式主义;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主次颠倒,过于注重德育宣传,就会把英语课变成思想品德课,那样就失去了英语课的教学本质,英语也就不再是英语了。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端正自身的教育行为。为了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从深入钻研教材入手,应始终坚持教材永远是渗透德育的载体,坚信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育德的根本。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抓住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中,哪怕只是一个单词或者一个比较简单的行为,只要能进行德育渗透,我们都不应当放过。如教学Clean这个表示“清洁”意义的单词,我们就引导学生重视Clean,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以保持自身所处环境的Clean。在此基础上,可上升到爱护环境的层面,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德育教育。总之,强化英语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教师在保持自身行为正确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人施教。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自觉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在进行任务式的教学,总以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大功告成了。殊不知,教师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英语教师虽不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力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并无术业专攻之说。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的自觉,而且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行为自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所崇尚的教育理念,这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极强的启迪意义。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切忌浮躁,自觉地肩负起渗透德育的责任,灵活地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当规范地使用德育用语,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了文明与道德用语的要求,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应该规范自身的道德用语,以身作则。例如可以用商量和请求的方式来规范和指导学生行为,如“MayI…?(我可以…?)”“Willyou…?(你将…?)”;用禁止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如“Don’tdothat(不要那样做)”“Youshould…(你应该…)”等来表达对他们的期待。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用委婉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当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作为教师,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去寻觅更为理想的德育渗透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绽放光芒。

作者:毛敏燕 单位: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摘要:

美术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而,初中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问题也成就了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从作品欣赏、实践活动及绘画技能训练三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美术教学;德育教育;绘画技能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十分有必要。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相互探讨和亲自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对初中美术课本中的艺术作品失去兴趣,进而无法在美术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品德和情感,美术课程的德育作用并未有效发挥。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进行了探索。

一、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求他们要有高尚的品德。美术教学通过介绍我国灿烂的文化,从而熏陶学生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初中美术课欣赏部分涉及很多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等。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的作品及作者的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韵,明清的繁荣等,使其受到这些灿烂文化的熏陶,让其心中升起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崇拜和自豪之情,自然而然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作品中,还有很多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评述)著名画家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时,学生的情绪异常的激动,因为这是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讲述他们从小学课本里知道的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及对这幅油画的感受。笔者因势利导提出问题:画家是如何将五壮士安排在画面中的?采用三角形构图的原因是什么?若换成其他构图形式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于是,观察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很快发现其构图形式类似于犬牙交错险峻的群山,根据学生的观察,笔者结合历史资料及构图知识为学生讲解三角形构图的意义,坚如磐石的稳固三角形构图方式是为了揭示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信念。

二、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艺术源于生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例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评述)《蒙娜丽莎》这幅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生活中拍摄一些能打动人心的笑容,并制作成幻灯片或者相册等,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互相分享。如幼儿看到妈妈时开心的笑,老人互相扶持时幸福的笑,拾荒者发现空矿泉水瓶时满足的笑,好友相见时默契的笑等等。这些笑容真实而感人,能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美好,懂得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贵,进而在思想、行为上逐步提升自己,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以“笑容”为切入点,引入“蒙娜丽莎的微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达•芬奇能够创作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引发学生的讨论。然后,由教师对《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段、作品思想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讲授,向学生介绍达•芬奇的成才经历,进而引发学生对刻苦勤奋的思索,达到德育教育目的。最后,为学生布置创作任务,观察身边的人,将心中最美好的人物形象画下来。

三、在绘画技能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国的绘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其德育功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及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等早期人物作品中,都传递出了画家希望借助人物形象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因此,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绘画技能时,可以穿插画作中的故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在绘画技能训练时,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古代及现代著名画家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严谨科学、精益求精的绘画精神,同时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使学生在感悟中提升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体悟美术真正的意义。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利于美术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在绘画技能的训练中渗透德育,充分发挥美术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亢海涛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成寅.先秦汉魏南北朝卷: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

第四篇: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特殊方法

摘要:

农村属于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的特殊地区,农村初中生由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生活环境较差、以及学校教育观念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生的心理不能得到成长,使得一些学生在本该开心成长的花季年华,成为了心理不健康品德有问题的不良少年。因此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重视起来,老师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美好的品德。本文就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特殊方法

引言:

品德是衡量人性的一把公平的尺子,优良的品德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只有每个人都具备高尚的品德,这个世界才会真的变得美好。我国的教育箴言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校把教会学生做人为首要目标。农村教育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农村在整个中国属于经济、文化、教育、思想比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的地区,农村初中生们的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环境也比较差,所以农村教育发展速度相对较低。农村初中生处于还不够成熟的年纪,面对外部的花花世界和网络的诱惑使得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走偏,因此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应该重视起来,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那又何谈育才呢。

1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现状

1.1学生自身:

农村的生活环境比不上城市,没有城市的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由于信息比较闭塞经济比较落后,学生们的生活以前比较单调,但随着近几年网络的普及和父母的疏于管教,很多初中生在面对网络的诱惑时不能控制自己,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再加上学生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之间形成了许多不良的风气,学生之间互相攀比,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行为。

1.2父母家庭:

农村初中生的父母大多数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他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撒手不管的状态。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去学校,就不需要为孩子操心太多,只要每次把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交给学校他们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在平时他们只顾着挣钱打工、种地,与孩子的交流是少之又少,只要孩子不犯错他们从来不会教育孩子,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方面从不注意,直到孩子出现严重的思想问题才发现,然后就是一顿暴打,这样既不能使孩子改错,还使孩子身心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1.3学校教育:

农村初中的文化教育水平有时并不比城市的差,有很多优秀的社会人才正是从农村出来的,这就验证了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高度,但是农村的德育管理工作却落后城市一大截。农村的初中大部分的公作重心都放在学生们的学习上,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忽略,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思想问题,最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再加上农村初中老师教育水平比较低,对于学生缺乏耐心,很容易激起学生老师之间的矛盾,例如在近几年中就发生了数起由于农村师生关系恶劣引发的命案,最终造成众多家庭的破裂,这是人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2促进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2.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制:

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要想更好地实施,首先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思想高度统一、认识不断提高,保证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学校里应该建立详细的管理脉络,明确责任,并从各级选出优秀人才成立学校德育管理处,密切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学校的老师也应该学习德育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当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以保证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例如宁波霞浦中学的德育管理工作就非常成功,学校的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习热情高涨,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一些班集获得了宁波市“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因此我们应该向具有丰富德育管理工作经验的优秀学校学习,为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2建立良好校园环境:

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平时生活的单调,在网络出现之后更容易沉迷网络,形成一种内向、亚健康的心理。作为学校的老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进行思想疏导和品德教育。同时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净化学校环境,整顿校风、校纪,比如开设“文明班级”“先进个人”“优秀宿舍”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不采用强制措施压迫学生的好奇心和个性发展,同时学校可以在重大的节日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

2.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与家长在学生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护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和品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近几年农村打工潮的热流,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关心的重要话题,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多与父母沟通,使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教育指导取得的效果才更好。并提醒家长在休息的时候多和孩子打电话交流,在过节的时候多与孩子团圆,使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减少心理的阴霾。

3结语

社会还在不断地发展,农村也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的心理和思想方面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更应该关心学生的动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在初期纠正学生们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难题,为学生们能够茁壮成长、快乐学习保驾护航。

作者:饶伟兵 单位:梅州市五华县新新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克维.农村初中德育管理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