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计划范例

业务学习计划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中职生;无机化学教学;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自我修养———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

中职生由于年龄小,性格不成熟、认知差等原因,对教师的喜欢程度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学对老师带有个人情感因素,喜欢老师便会喜欢这门课,讨厌老师则会讨厌这门课从而拒绝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喜欢跟老师作对[1]。所以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去“讨好”学生,做一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

1.专业的科学素养

一名化学老师不应仅仅具有化学知识,还应该能具有简单的医学、药学素养。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旁征博引,将简单的理论知识带入到生活,工作等场景。比如说在讲到溶液的渗透浓度时,我们要介绍医学上用到的等渗溶液,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输液的时候需要选择生理盐水或者是50g/L的葡萄糖溶液,而不能选择清水。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点学习得更加扎实。

2.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体会到了时代带给学生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会选择在课堂上玩手游,刷淘宝等等!学生在变,如果教师还是一成不变以过去的标准来要求现在的学生那么势必会造成师生间的代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掌握最新的热点,知道“爱豆”、了解“王者荣耀”“吃鸡”。这些时代里鲜明的词汇能够让学生感觉亲切,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了解自己的,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颗年轻的心,要跟得上潮流。

3.幽默风趣的性格

每个人都喜欢跟积极向上的、幽默的人交朋友,学生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教师很幽默,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他的课。据笔者观察自己学校同事的情况,讲课幽默的教师往往在期末学生评教时会得到很高的分数。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的让自己幽默起来。在上课的过程中适当的讲点笑话,将知识点用幽默的例子讲出来则会有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达到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高效利用课堂90分钟

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精心的设计每节课,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1.精彩的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需要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胃口,这就需要精彩的课程导入。比如在讲到渗透压这章时,我会先放出一张泡菜的图片。强烈的食欲刺激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硬邦邦的白菜叶子在盐的作用下会变软?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听的格外认真。又比如讲到分子间作用力的时候,我会放出冰、水、水蒸气的图片让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的不同状态?从而引入分子间作用力。

2.了解学生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有清楚的认识,更需要对学情有良好的把握,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在课堂练习中,我发现他们不仅初中化学学得差,连小学数学学得都不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调整策略,以前认为简单省略的步骤都要再细细的讲给学生。不仅如此还要照顾到学习较好的同学,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也必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所以要做到难易结合,满足不同水平同学的学习要求。

3.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中职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很多问题如果单靠讲解是没有效果的。所以我们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而适当的例子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笔者在讲到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因素时,就会用幽默的语言将生活中随份子钱的例子讲给学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又比如在讲到氢键的时候,我单纯的讲电子,轨道的内容时学生都一脸疑惑的表示不理解。但是当我将轨道比作房子,将电子比作人气,一家有人没有房,一家有房没有人,这样的例子则会让学生很快的明白氢键的形成。所以说,抽象的知识点如果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较生活化的例子讲解出来则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4.给学生预习及复习的时间

如果中职生由于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贪玩等原因,基本上没有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的90分钟基本上就成了他们学习的全部时间。所以除了上课的讲授之外,我会尽量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做到预习和复习。在上课导入之后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一遍本次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课程讲解完成后,给学生部分时间来复习本次课的内容,并留出时间做简单的提问。这样以来,达到了相对不错的效果。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让我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后续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无机与分析化学;矿物加工工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院校化学类专业及近化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是各学科方向专业类课程的先修课程之一[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逐步转型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研究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大力需求。为适应改革趋势和实现“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本科教学改革任务目标,高等学校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也在稳中推进,我校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也将进行重新修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针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矿加专业)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深有体会,在本科教学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精简课堂教学学时的大背景下,对无机与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教学现状与定位

我校矿加专业的核心方向主要有煤炭洗选加工、水煤浆制备技术、洁净能源技术以及固废资源化技术与利用等,这些专业方向的教学以及后期的学术研究,无不涉及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与相关知识,因此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基础主干课程[2],但由于学科特点以及学时的限制,在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与化学核心类课程的要求又有所区别。现阶段我校执行2016版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其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分别开设无机化学(48学时)和分析化学(40学时)课程,其次是近化学类专业如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分别开设无机化学(40学时)和分析化学(24学时),以上两类均分为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教学;然后是非化学类专业即矿加专业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并教学,设置为无机与分析化学(56学时),虽然合二为一的课程教学与前两者教学相比,理论课堂学时被严重压缩,但教学内容范围与知识面宽度并未明显减少,其教学内容设置仍然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篇和物质结构基础篇两大部分,同时本课程具有基础性强、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等特点[3],对刚刚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们有一定的难度与困惑性,尤其对于非化学类专业,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提出“此课程与矿加专业方向及应用有什么关系”等这样的疑问,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对矿加专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设计准确合理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无机与分析化学首先是作为大学一年级即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既承载着高中基础性零散性化学知识点与大学化学系统知识面的过渡与衔接,又承接着专业方向其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渗透与协调的角色,因此,其定位为过渡性、衔接性的基础课,在教学内容设置、安排与课堂讲解方面,既要考虑高中化学进行的深度与范畴,还要考虑各地域间所学化学的区别与参差不齐的水平[4],依据专业方向特点适度进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学进度。其次,作为为专业课程服务和奠定基础的必修课,在即将进行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之际,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时还要考虑专业需求性和知识的结构性,与化学类及近化学类专业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不变,在其他章节的内容设置方面进行改革,针对不同专业,选择性地重点讲解其中与专业方向密切相关或加强将来专业知识所需要的基础章节部分,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本课程与专业的相关性,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自我校2016版课程教学大纲执行以来,经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虽总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够合理之处,因此,面向专业发展新动向对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在新一轮的教学大纲修订时对无机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势在必行。

2.1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处理

在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中,矿加专业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基本框架包括化学平衡、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反应平衡和配位滴定法、原子结构、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等章节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经与学生接触、调研和探讨,逐渐发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些部分与高中化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复,如化学平衡基本理论以及酸碱平衡理论等部分,这些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此部分内容的教学改革,需要在充分调研高中所学化学基本理论、并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的逻辑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对重复内容进行选择性删减,只强调必要的概念与基本理论,简明扼要地重温平衡理论的基本要点,以保证教学内容结构的前后衔接和完整性。

2.2多功能教学手段运用

多功能教学手段的运用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益处,实际教学中发现,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模块中基本属于空白,但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这种情况,仅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一点基础也没有,如物质结构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有些省份因为迎合高考的需要并未将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内容作为选修模块进行教学,如此造成了不同地域间学生所学此部分教学内容深浅程度的巨大差距[5]。为此,针对此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重点强调基础性和理论性,在内容设置上不宜深入,但要将内在本质讲述清楚,如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历史这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实际教学时只是简单地一带而过,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带,一边老师会说“这部分内容较为深入、等将来大学时会详细讲授”,另一边老师又会说“这部分内容高中已经学过和了解过,在此只是简单回顾”,两边相互推脱,使得此部分的教学成为一个“真空地带”,然而其实这才是理解原子结构理论的根源所在,这些发展历史进程的本质内容是构成原子结构基本理论的内在基础,只有理解了诸如Dalton原子论、电子的发现、Rutherford核式原子结构模型等这些发展历史产生的原因与基本内容,才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原子结构模型,因为这些发展史构成了原子结构部分的“化学哲学体系”。因此,巧妙合理地安排好基础性教学内容,对学生理解电子运动规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规律大有帮助。另外,还采用一些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如模型和动画演示让知识点简单化、通俗化,将抽象、空泛的微观结构转化成学生容易听懂、容易理解、易于接受的概念,如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教学中,合理运用动画视频和动态图可以直观、清晰地向学生展示电子配对过程,更加形象地理解共价键的两种类型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如此启发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大有裨益。

2.3区别式教学方法

还有些内容属于与高中化学有所重复但侧重点和理解方式又不尽相同的,这一部分教学则采用区别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如酸碱的概念和理论,高中化学由于知识层次和学习的阶段性原因,针对同一知识点的多种理论并未全部或完整涉及,因此高中化学对于酸碱概念的教学内容仅涉及了电离理论和质子理论,但到了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又在此基础上增加讲授了Lewis酸碱理论(也叫酸碱电子理论)等,才终于能够解释诸如“氨水(NH3•H2O)为什么是碱”、“AlCl3水溶液和FeCl3水溶液又为什么是酸”这类科学问题。因此,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借助于这种区别式教学法,学生就会明白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有些酸碱的性质需用质子理论解释,而有些物质的酸碱表现需用其他酸碱理论才能解释得通。因此,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物质的发现,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逐步进行改善和改革研究,以便更好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3结语

无机与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多类学科和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其涵盖的内容广泛,是四大基础化学的先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矿加专业也对科研与教学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调整,因此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亟待改革。为了适应我校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本论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新版教学大纲本课程的定位进行了重新思考,并提出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助于充分发挥其衔接高中化学、基础化学和专业教学、以及开拓大学化学新视野的纽带作用。通过改革也使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从而使矿加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体系更趋完善,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斌.近化学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88-92.

[2]王立艳,蔡卫滨,袁宁.矿物加工专业无机化学教学研究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7,45(9):186-188.

[3]曹利慧.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实践[J].安徽化工,2018,44(2):128-130.

[4]张三兵,周文峰,鲁润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思考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8,33(11):75-81.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环境类专业是一门由多学科交叉而成的,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专业,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环境类专业在普通高等院校中被广泛设立,而化学类课程,尤其是无机与分析化学是环境类专业大一新生就会学习的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也是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的课程,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2-3]。但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变。本文针对环境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先分析存在的典型问题,再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环境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

1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简单、陈旧,创新性体现不够

在河南工程学院的环境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中,设置的实验项目都比较简单陈旧,多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操作实验和验证性的实验,如一些基本操作如称量、重结晶、制备简单化合物、容量分析如滴定等。各种滴定操作占的比重较大,与专业内容结合不紧密,不能体现出专业特点,而且实验过程简单枯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较少,创新性不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够好。

1.2教学方法老旧,不能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都是采取老师讲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4]。而且由于时间限制,教师不可能演示所有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时经常只是照着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即使这样也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后,学生不会自行解决,过分依赖老师解决,更有甚者连实验失败都没有注意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挫伤。

1.3考核方法简单,难以体现学生的能力

本校此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30%)和实验报告成绩(70%)。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出勤率,缺乏过程管理。实验报告成绩占比过大,而且对其评价主要是看文字书写是否整洁,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否准确,以及思考题的解答是否正确,但难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估,尤其是有一些分组实验,同一小组的学生的实验报告会互相参考,更加大了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评价的难度。

2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主要改革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增加创新性

对原有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压缩、合并,整合成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可以让学生觉得做实验的过程不是对指导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删去课堂上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基本操作和电子天平称量练习等实验内容,在实验课之前的课下时间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基本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而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学时。将“高锰酸钾法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和“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钙盐中钙的测定”三个实验进行综合,让学生对标准溶液的概念和标定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滴定的概念和应用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5];将“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和“吸光光度法测定铁”进行综合,让学生对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仪器分析的相关知识和操作都进行了学习。同时,结合环境专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例如“水的总硬度测定”实验选择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学校人工湖中的水样、学校附近自来水厂的水样进行测定,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际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并明显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是大势所趋。由于多媒体是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综合在一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对于一些基本操作的演示,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直接操作而距离较远的同学难以观察的缺点[6]。因此,制作了一些基本操作的微课,包括电子天平称量,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检漏、涂油、洗涤操作,酸碱滴定的过程和终点判断等,通过这些微课将这些基本操作的过程浅显易懂地表示出来,并在实验课开始之前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由于这些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这些微课,并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讨论,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每次课程开始之前,改变了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法,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项目,并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提问,答案好坏直接关系到平时成绩,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照抄教材而没有自己的思考。

2.3完善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能力

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我们改革了考核体系和方法,建立了平时成绩(20%)、实验报告(30%)、卷面考试(30%)和实验操作考试(20%)相结合的考核方法[7]。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性,实验报告主要评估对数据处理的好坏,卷面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更加的公正合理,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结语

对环境类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多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可以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创新能力上取得很大的进步,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利华,郭豫梅,夏冬辉,等.环境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化工,2016,45(2):112-113.

[2]高明慧.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9(5):137-140.

[3]贺志丽,郭思奇,佟艳斌,等.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08-309.

[4]景红霞,李巧玲,李延斌,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3):127-128.

[5]刘志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76-277.

[6]孙丽萍,赵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148-149.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4

一、学习对象

监管办全体干部职工

二、学习类型

(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在每周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周一夜学的基础上,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中心组主要由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适当吸收有关人员参加。党组书记是中心组学习第一责任人,担任中心组组长,主持每次学习,综合科指定专人负责记录。根据学习内容和工作需要,视具体情况扩大学习范围。党组书记不在时,可委托党组成员负责组织学习。

中心组每月学习不少于1次,如需及时传达有关会议精神、重要文件、上级领导指示或部署重要工作任务,可随时组织中心组成员学习。

(二)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

依托周一夜学活动,综合科负责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每周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由办主要领导主持每次学习,及时传达有关会议精神、重要文件、上级领导指示或部署重要工作任务,综合科指定专人做好学习记录。理论学习完毕后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三)全体党员学习

在每周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周一夜学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支部书记主持每次学习,其他党员发表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上级党工委安排专题学习活动或需及时传达有关会议精神、重要文件或部署党支部重要工作任务,可随时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学习。

(四)个人分散自学

全体干部职工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日常学习。

三、学习内容

(一)政治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党的重要文献;时事政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二)意识形态:学习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廉政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关文件精神、规定,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

(四)业务知识:学习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交易流程和操作规程等。

(五)其他专题: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四、学习计划

1.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由综合科根据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等部门下发的中心组理论学习重点提示拟订月度计划,经党组研究或主要领导审定后,开展相关学习。

2.全体党员学习由党支部年初负责拟订年度计划,经党组研究或主要领导审定后,开展相关学习;学习计划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3.全体干部职工业务学习由各科室负责人根据各自岗位职责拟订月度计划,向综合科报备;学习计划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五、学习形式

(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可采用集体学习会、集体研讨、理论务虚会、专题读书会、论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中心组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其中集体研讨每季度不少于1次。中心组集体研讨要精心设计一个学习讨论主题,事先确定好发言人,发言人要准备好发言提纲或书面材料,其他成员要互动讨论,要做好总结,综合科要做好学习记录和发言材料归档。中心组组长年度发言不少于2次,中心组成员年度发言不少于1次。

(二)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

1.理论学习:主要是传达有关会议精神、重要文件、上级领导指示或部署重要工作任务。

2.业务学习:学习安排以“一周一集中,一课一评议,一季一测试,一年一总评”形式来开展,根据业务学习考核结果,推选出学习之星和业务能手,并与个人年终考核奖金、评优评先挂钩。

①集中自学:每位干部根据拟订的每月业务学习计划,每周集中自学不少于1小时;

②轮流授课:原则上每月安排1名干部授课,课题和内容由讲课人根据岗位职责自主选择,并力争在现场授课时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授课后,全体干部职工对干部的授课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包括民主互评和领导点评。

③知识测试:分为季度测试和年度测试两大类,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季度测试原则上安排在下一季度初,年度测试安排在第二年初。季度测试内容根据各季度学习内容而定,年度测试内容涵盖整年度的学习内容。测试试题根据计划的学习内容分别进行出卷,通过测试及时掌握每位干部职工的学习情况。

④年终总评:班子成员根据每位干部的学习情况、测试情况和实践情况,进行年终总评,总评得分计入学习考核结果。

(三)全体党员学习

党支部的集体学习采用座谈、边学边议、交流心得、上党课等形式。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聘专家讲课,或观看相关专题电教片等。

六、业务学习考核

1.建立业务学习考核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负责机关学习的考核督查。

2.建立干部职工学习考核档案。准确、真实记载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实践等基本情况,学习、讨论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及考试结果。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5

1、不断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医疗护理质量,防范医疗事故,针对我院某些制度不够完善情况,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修订了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医疗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和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制度,重点落实了十二项医疗核心制度,并做到人手一册,让每位医务人员都深刻领会并落实到工作中来。医院与科室、科室与个人签订了医疗安全和质量责任状,实行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追究制,制定了具体的奖惩措施。

2、抓病历处方的质量提高

严格执行  省《乡村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多次组织医生病历处方书写规范的讲座,开展了一次病历书写竞赛,每月对病历处方质量实行科控和院控并进行质量点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对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由于严抓,病历处方书写质量明显提高,合格率达90%以上。

3、加强业务学习重视“三基”训练

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和“三基”培训计划,采用不同形式不定期地进行医护人员业务知识讲座和“三基”知识技能培训,每月进行两次以上的业务学习,每季度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半年进行一次技能考核,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每季度针对医疗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教育,使全体职工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和考试,增强职工依法执业意识。

4、狠抓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业务收入

作为业务副院长,每周一至周四分别深入各科进行查房,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把可能出现的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曾多次指导抢救危重病人,杜绝了医疗事故发生,为医院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年轻医生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5、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要求医生对每一位患者,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开大处方,滥检查,一旦发现予以处罚。重点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对特殊药品采用专人管理。2010年2月份以来,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我院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利润销售制度,让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实惠,没有违规购进307种外的药物和虚高定价的现象。

6、重视人才培训和中医的建设

2009年7月份派外科一名骨干医生去  市中医院进修骨伤科1年,现已学成回院上班,为医院骨科业务开展填补了空白,还有少数技术骨干去上级医院短期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为了发展医院业务,满足老百姓对中医治病的要求,医院开设了中医科诊室,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设立了一名专职总护士长负责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并落实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8、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工作

本人分管新型医疗和医保工作,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和老百姓的利益,为了加强管理,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管理机构,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建立了管理制度,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参合农民和医保患者的负担。

9、其他工作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6

一、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中心组理论学习扎实开展

2019年初我们制定了《2019年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制定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组织人,扎扎实实开展好理论学习,目前正按照规定的学习内容,已组织局领导开展中心组学习9次。通过理论政治学习,增强了班子成员学习的自觉性,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同时,认真落实党委议事规则,认真执行党委会议记录制度,使党委工作更加规范。

(二)人事基础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人事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涉及每个同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对每一项工作,不论大小,都进行了周密安排,严格执行政策,确保工作不出纰漏。

一是人员考核。按照市局通知,我局今年二月按要求完成了2018年度全体在职干部的考核及上报工作,做好年度考核上报,工资年报等各项人事年报工作。

二是工资晋级晋档及清算等工作。工资晋级晋档工作始终坚持严肃认真,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严格按照文件执行。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按时进行级别滚动升级、晋升档次和薪级;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做好了转正定级工资;职务变动人员工资也及时做好了变动工资的审批工资。分别在今年3月和5月进行了原国税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清算和原地税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调整。计算了原地税具有乡镇工作经验干部的乡镇补贴并发放到位。

三是做好人员调动的各项工作。2019年我局调走2名干部,调入1名干部,根据市局要求,人事教育股为调出干部办理调动手续,为调入干部审批调入工资,安排工作部门并做好调入调出干部的档案交接维护工作。

四是抓好人事年报、退休人员呈报、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职工慰问、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离退休干部年统等日常工作,均高质量完成。本年度我局到龄正常退休5人,人事教育股对到龄退休人员做到了提前一个月通知本人,当月将退休人工资等报省社保局审批完成。

(三)教育培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019年在教育培训方面,一是按照市局安排积极参加省、市局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确保了各项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我局在8月组织了1次32人的业务培训,地点在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校通过具体的政策内容讲解,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确保了培训的效果,为税收工作奠定了基础;重点加强了省、市局安排的“大比武大练兵”培训班的培训,做到了以点带面,带动我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积极鼓励干部参加2019年注册税务师考试,并斥资2万多元为报名考试的干部购买学习资料。

二、2020年工作规划:

2020年,人事教育股将继续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局工作中心,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税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具体包括:

(一)开展全局干部培训,确保培训质量。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法,严格培训管理,改进培训考核:一是坚持学用结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搞好各类培训。针对干部队伍现状、征管形势发展要求和不同岗位特点,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目标,做到有的放失、按需施教,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培训结果和干部使用挂钩。二是突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基层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和各种专业职称考试,制定奖励办法。三是组织分岗位达标考试,制定实施方案,对在职人员按岗位类别进行考试,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二)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和政治业务学习考勤制度。结合数字人事系统,对税务干部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历史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干部综合表现,通过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和政治业务学习考勤制度,促进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干部的基本工作技能和操作水平。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7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APP;设计

在线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借助各种学习软件,学生和教师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灵活开展学习[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临专硕)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方案规定,临专硕3年在校期间要完成33个月临床轮转,以及一定程度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2],这就决定临专硕培养“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空间随机化、管理形式松散化”的特点。同时,导师对于临专硕的直接管理减少,轮转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临专硕的管理急需一种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来辅助现行的管理模式,确保临专硕的培养质量。本研究根据临专硕培养的特殊要求,借助在线教育的特殊优势,从现状分析、用户分析、需求分析、功能介绍和界面设计5个方面探讨设计一款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用于临专硕教学培养的教育APP,从课程学习、临床训练和科研训练环节对现行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优化,为进一步提升临专硕培养质量提供有益补充。

1教育APP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APP是为学习需要而开发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3]。研究显示,教育APP具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即时性。APP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即时推送各类学习资源,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学习。二是互动性。APP为不同学习终端提供交流平台,实时支持各类终端使用人群(如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行为,充分体现教育的交流共享本质[4]。基于以上特点,教育APP人机互动模式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应用模式,很多学校采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创新实践活动[5]。与此同时,国内也有大量教育APP研发产生,根据“教评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全网应用市场中教育类APP数量高达29265款[6],但绝大多数聚焦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APP市场还尚未成熟,目前仅见少量文献报道[7-8]。

2用户分析

临专硕教育APP的终端使用人群包括3类:学生、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当前临专硕在校生90%以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伴随我国信息化技术同步成长的一代人,也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特征的一代人,其学习能力更独立、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更强,主观上更愿意接受信息化的教育方式。而临专硕的导师或临床带教老师,大部分是临床医生,也已熟悉甚至习惯使用信息化诊疗技术开展临床工作,教学观念上更容易接受甚至会主动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本研究的用户人群整体属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人群,使用教育APP开展临专硕教学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需求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形式对在校临专硕、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用户群体的主要需求目标。

3.1主要需求一:课程学习,用户人群:临专硕和导师临专硕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类课程需求较大,而导师更侧重临床科研类课程学习。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主要和临专硕的“双重身份”[9]有关。作为刚入校就开始临床轮转的临专硕来说,医生的工作压力和医疗的环境压力让其倍感挑战,因此急切需要学习如何从一名“学生”迅速转换成“住院医师”角色;而导师更加关注临专硕的“研究生”角色,希望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课程学习,让临专硕尽快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师生对于课程学习的不同需求提醒本研究在设计相关模块时要充分考虑临专硕“双重身份”的特殊性,既要设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类课程,也要兼顾临床科研类教学内容。

3.2主要需求二:临床培训,用户人群:临专硕和临床带教老师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教学督导措施,临专硕目前的临床轮转质量不尽如人意,编造或串改轮转记录、不按计划轮转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临专硕和带教老师均提出“完善临床培训过程管理”的需求。针对以上需求,本研究在设计APP“临床培训”模块时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互动功能,通过“提醒”功能和“时间”设置,要求学生及时查看培训计划、培训要求和时间节点,并按时完成轮转记录上传和考核任务,与此同时,带教老师也要及时批改临专硕提交的轮转记录并组织临床考核,充分体现在线教育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10]。

3.3主要需求三:科研训练,用户人群:临专硕和导师由于临专硕大部分时间在本专业以外的临床科室轮转,导师对其面对面科研指导的机会较少。因此,临专硕和导师均认可在线课题指导方式,希望通过APP实现师生在线沟通,让学生及时得到导师的指导,也让导师随时了解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以上需求提醒本研究在设计APP“科研训练”模块时要兼顾临专硕“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特点,即由学校设定科研训练总体目标和基本流程,而具体课题的研究目标、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间则由导师和临专硕共同制定。师生通过在线互动,学生定期提交学习报告和课题进展汇报,导师则及时予以批改、审阅和反馈。

4APP功能介绍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发一款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用于临专硕教学培养管理的APP应用软件。该软件涵盖临专硕课程学习、临床培训和科研训练的培养过程,同时包含导师课题指导、临床老师带教、管理部门实时监管及考核评定的综合流程。临专硕教育APP包括计算机管理端和移动应用端2个部分。其中管理端包括大学和培养单位(带教医院)端,应用端包括学生、导师和带教老师端(图1)。大学端负责制定全校所有临专硕的总体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学习、临床培训和科研训练各个环节的总体要求以及各阶段考核计划大纲。权限范围包括:①浏览、收集、分析下属所有培养单位、导师、带教老师和临专硕数据信息;②监督下属所有培养单位对于临专硕的培养过程;③收集临专硕对于导师、带教老师以及培养单位的教学评价并反馈给相关单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培养单位端负责制定本单位临专硕的临床培训计划。权限范围包括:①上传本单位临床培训计划到存储服务器;②从存储服务器中收集、读取、分析下属所有科室的带教老师和临专硕的上传记录;③监督和管理本单位所有临专硕的培养过程;④将临专硕对于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给相关人员,并采取对应措施。学生端负责按时完成各项培养任务。主要功能包括:①完成在线课程学习;②按计划完成临床轮转并上传各项临床培训记录;③接收业务学习提醒并参加轮转科室的业务学习;④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并上传各项研究记录;⑤接收各阶段考核提醒并参加各阶段临床考核;⑥对带教老师和培养单位进行教学评价。导师端负责制定临专硕个人培养计划。主要功能包括:①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②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并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③浏览学生临床轮转进度、各项临床培训记录和各阶段临床考核情况。带教老师负责本科室临专硕的临床带教工作。主要功能包括:①制定本科室的轮转计划;②接收并批改临专硕提交的各项临床培训记录;③组织出科考核。

5界面设计

大学端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所使用,包括规培管理、学生管理、导师管理、业务学习管理、用户管理、反馈管理、系统管理、个人中心等8个功能模块。培养单位端、学生端、导师端和带教老师端的登录账号均由大学端创建和分配。培养单位端重点在本单位临床培训管理方面,包括规培管理、业务学习管理、学生档案、带教老师管理、个人中心5个功能模块。学生端应用界面功能最多,包括课程学习、临床训练、课题研究、业务学习、阶段考核、上传提醒5个功能模块;导师端侧重科研指导,应用界面包括科研培养和临床轮转2个模块(图2);带教老师端主要应用临床轮转功能模块。

6小结

业务学习计划范文8

1.1学历教育形式化,短期培训不完善

学历教育存在形式化,承办学历教育的大专院校不能按时面授、辅导,以考代培,最终均能拿到相应文凭,但达不到这些学历应具备的专业学识,存在“真文凭、假水平”的现象。短期培训中存在教学设备不完善的问题,比如在短期计算机培训中,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了同期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过多,导致计算机教室不足;在培训过程中只讲理论、不上机操作。对于这样一门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而言,只讲理论、不上机实作的课程形式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且部分培训教材和模块过于老旧,不适于新型软件的应用,有时甚至为了降低培训成本,培训教材无法做到人手一册,只能完成学习计划,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培训的目的。

1.2日常培训不到位,培训制度未落实

目前,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实行路局、站段、车间、班组培训教育网制度。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的班组日常培训是落实培训制度的关键一环,但因生产任务的变化,当任务与学习间存在矛盾时,常以任务为重,无法保证职工教育培训的学习时间,导致培训质量较低,日常职工业务培训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如何确保职工业务学习的时间和提高培训质量,当前还没有解决这一矛盾的具体方法,因此,职工日常培训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1.3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工学习主动性较低

铁路工作劳动强度大、业务学习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奖惩力度较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认为,学再多工资也不会增长,不学习也不会降低工资,因此,职工缺乏学习动力,不具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有缺陷

目前,铁路企业职工的人员构成大致分为:部队复转退伍军人、其他单位调入的非本专业的职工、大专院校的学生。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培训过程中不分学历、年龄,从相同的起点开始学习,进而导致“听懂的烦,听不懂的玩”的现象存在,无法起到培训效果;没有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性培训,应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职工采取实作技能操作的培训,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职工采取实作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培训,而现实中并没有采用多样化、灵活、适用的培训方式,只教条地按照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在每月初由办公室确定培训内容,没有分析现场存在的问题,导致培训内容与现场脱节,没有明晰职工所需,解决实际难题,将培训内容作为一种形式和任务来完成,应付上级检查,针对性和适用性较低。因此,这种培训内容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培训目的。

2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要想做好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引起管理者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避免在文件、讲话中出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职工素质为中心上”的提法。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谈着“中心”、干着“偏心”、繁忙时“离心”的尴尬局面。随着铁路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入,这就要求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重视职工教育的资金支持,完善企业基础教学系统,投入现代化教学设施,增加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局域网络教学、模拟教学等的设备。在投入这些设备后,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此外,上述策略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要真抓实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铁路高速发展的需要,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2.1落实学历教育管理制度和适应性培训

企业要加强与承办大专院校的联系,使其合理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按规定对学员进行培训、授课辅导,严把学期、学年、毕业考试关。对于不负责任的承办院校,要及时向路局有关部门反映,与其终止办学合同,并加强学历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学历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学历教育的质量,提高学历教育的真实水平,从而为生产一线提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而为铁路企业服务。为了使职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短期的适应性培训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增强适应性培训的效果,避免无效培训。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实作技能,提倡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定期评比,培养“讲台上能讲课,实际操作是能手”的教师;做到奖优罚劣,建立尾数淘汰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职工教育的教师大致分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面对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要求,要派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积极参加路局举办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培训班,努力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授课技能。专职教师要深入现场开展调研,现场指导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操作能力,并与兼职教师定期开展专题适应性课研,了解生产一线职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他们是现场的第一教学者,抓好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是落实适应性培训的关键;对外聘教师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前进行适应性培训,及时了解职工的学习情况,对于不负责的外聘教师,要与生产厂家联系及时调换,确保职工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

2.2加强骨干培养,提升整体实力

铁路总公司、路局、站段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营造学习新技术的氛围。尤其是对工班长的培训,应定期组织其参加路局工班长培训班的学习,提升骨干力量,这是因为他们是冲在第一线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只有将他们培养成思想先进、业务精通的骨干,才能在生产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才能带领整个班组良好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广大职工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深刻感受到不学习、不提高操作技能,就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创造经济效益,职工的切身利益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将这种连锁反应深入贯彻到每个职工心中,在职工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使骨干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实现边干工作边学习的培训形式;解决工学矛盾,带领职工改变以往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树立“我要学”的正确思想。只有抓好每一名职工的业务学习,才能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因此,应不断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3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学习主动性

应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学习成绩突出的人员,做到奖优罚劣,从而增强职工“学业务、比技术”的意识;认真落实月抽考制度,加大对抽考成绩优秀的人员奖励力度,加大对抽考不合格人员的考核力度,并与管理者的效益挂钩,通过鼓励机制,使管理者和职工重视学习、爱学习、爱钻研业务理论,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营造“不学可耻,爱学光荣”的学习氛围。此外,还要提高教学水平,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理论学习与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多讲事故案例,以身边的人和事为例,做到“学得快、记得牢”,培养职工学习业务的兴趣,以提高职工教育培训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经常组织职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职工的学习主动性。

2.4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要想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就要对企业现有人员结构素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培训对象。对于文化程度不高、实作能力较强的职工,要加强实作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根据这些职工对实作技能掌握较快的特点,应在掌握实作技能后再进行理论教学;对于大专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强,但因实际工作时间较短、现场经验不足,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重点培训实作技能操作,并对其进行持续的现场实作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本职工作。通过人员结构分析,对全体职工进行分层次、分对象、分工种的定向培训,做到因材施教、多点开花。只有这样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培训实效。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培训方法,才能向教育要素质、要能力、要效益。

3注重人才培养,适应时展潮流

铁路企业要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牢固树立培养人才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铁路优质服务。因此,必须将企业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技术人才占比高的企业才是有希望的企业,才是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科技生产力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铁路、重载铁路不断投入运营,随之而来是新型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在工作中必然产生了适应设备变化的高新技术工种。只有注重人才培养,才能成为适应时展的弄潮儿,使铁路企业与时俱进。

3.1培养新时期技工,适应时展潮流

目前,铁路工人已经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铁路工人,因此,要注重培养讲奉献、懂技术、有知识、有文化、能适应铁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铁路工人。大部分检修设备使用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系统设备使用计算机模块控制和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指挥系统使用无线传输和区域网络技术,列车采用CTCS控制系统,调车作业采用STP监控系统。这些新型技术的投入对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设备卡控作用,但要熟练掌握这些先进技术、岗位操作技能,必须及时转变观念,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新时期的技术工人,落实职工“两年十天”脱产培训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大力培养优秀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使其尽快适应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新工种的需要。

3.2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