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亮点总结范例

班级亮点总结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1

要想做到良好管理,首先我们必须详细了解我们的管理对象——学生;其次管理不是一刀切,要能根据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把握,这样才能设置契合学生认知的管理方案,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实际管理中,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将他们的生活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活动积极性,健康状况等制作管理档案,这样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置管理方案。要想实现动态管理,我们就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谈心和交流,这样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他们都认为班主任是可谈心的“自己人”。只有获此信任殊荣,我们才能听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信息,也才能让学生积极配合管理。藏区的条件相对艰苦,学生的生活背景也各有特色,所以管理中我们更应该先了解学生,找机会和每位同学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难处,掌握他们的相关期望。然后我们再寻找契机发现他们的亮点并给与鼓励,让他们感觉到在受到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励他们自我监督,努力学习,获取高效的管理成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共建班级文化

新课改认为学生的班级的主体,这样的话如果不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互动中来,那就无法形成民主式和谐管理方案,不能激活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管理不外乎人心,我们应该以建立健全班级文化为契机,牵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新接手班级时,不要板着脸讲纪律,要走到讲台下,鼓励同学们放胆说一说自己认为的班级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具体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样让同学们一言一语互动参与的班级管理建议,我们再进行整合就形成了班级自制“班规班纪”。这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纪,针对性更强,同时同学们自己制定的,自己犯错后教师再加以批评和指导他们也会心服口服,诚心改过。当然,共建班规只是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具体管理中我们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学生参与共同维护和建设。比如通过轮流互动完成板报和文化墙来宣传德育精神和学习理念,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获取积极的管理信息,生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良好习惯。

三、健全班级架构,开好沟通会议

新课改理念指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管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应该让班级竞选的方式选出有管理和领导能力的班干部,完善管理建构,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们从干部沟通、主题班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班干部会。

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进行一线管理的学生,他们本身也需要我们传授管理知识,所以开好班干部会很重要。班级管理离不开班干部核心的组织和协助,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指导班干部参与管理工作:(1)组织学习,通过集中学习,让他们掌握了解学生对症下药进行责任内管理的方式和方法;(2)工作计划。班干部都有相应的任务分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对责任内学生情况的了解制定对应的工作计划,教师审定和指导后再具体实行,这样才能保障科学管理,取得学生的信任;(3)工作总结。一周的时间让班干部总结工作,反思管理中的亮点和弱点,经过班主任指导逐步完善管理经验。

2.主题班会。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2

该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小组内部讨论。在教师选定英语作文题目与要求后,学习小组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首先熟悉作文要求,对作文内容进行初步把握,然后在小组中以个人理解为根据进行讨论交流,在沟通中丰富写作思维,并且对陌生词汇与词组等进行查漏补缺。

第二,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内容与状况。小组讨论结束后,挑选有代表性的小组在班级中广泛地进行讨论,通过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指出作文在写作中的主要方向和要点。

第三,学生独立写作。在小组和班级讨论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讨论结果及其对自身的启发,按照写作要求,并结合自身思路进行作文创作。如果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或者与同学讨论解决。

第四,完成作文后相互批阅。在相互批阅的环节中,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交换作文来批阅,也可以是在小组中成员之间相互批阅。在批阅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将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对批阅的作文中有瑕疵的语句提出修改意见,对在内容上的缺乏进行补充,将作文中的亮点词组与句子标注并记录下来。

第五,修改作文。在相互批阅之后,学生应当根据他人对自己作文提出的修改意见再次对作文进行完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是盲目地依照他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学生需要在修改时辩证地看待他人的修改意见,应当再次审视作文全文,对于有疑问的修改意见进行讨论或者咨询教师。

第六,教师点评。在以上环节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对本次作文的要点与重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分析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进行指导,并且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小组中每个组员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教师未能及时地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小组组员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人际交流能力,学会相互信任,积极沟通。

三、总结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3

1.亮点反思,让学生找回自信

亮点反思就是学生在反思存在问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新找到支点,找回自信。职业学校有不少学生没有自信,缺少成功体验,他们对未来不抱太多的希望。因此,教师应把亮点反思放在突出位置,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大力宣扬,让学生看到希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主题反思,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主题反思就是把反思内容划分成若干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研讨,从而达到自主教育完善自我的目的。主题反思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孝敬父母、热爱祖国、诚实守信、文明礼仪等。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反思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青年节、教师节、母亲节等有特色的节日活动结合起来,与知识竞赛、体育运动会、书画征文、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切忌空穴来风,漫无边际,否则就难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反思课的原则

1.要以人为本,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学生的禀赋、个性、爱好以及文化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老师在对学生的反思进行评价时要多元化,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用一种标准、一把尺子来衡量反思的好与坏。

2.要多鼓励,少批评

职校的学生能够走上讲台说反思已鼓起很大的勇气,因此,他们的反思不管好与坏,教师都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否则就很容易扑灭他们刚刚复燃的自信的火苗。

3.要面对全体学生,统筹兼顾

反思活动要全员参与,对性格内向或不爱发言的同学,教师要重点关注,要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反思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不能让个别学生主宰反思活动,不能顾此失彼。

4.要讲求实效,避免形式化

学生反思要讲求实效,要和他们的实际表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学生言行不一时,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避免反思活动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反思课的作用

1.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接人待物等情况进行反思,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在不断地用校规校纪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照自己的言行,不停地用正面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在和错误的做法和不良习惯作斗争,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最终,必然会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坚持反思三年,那么,他们在学校会成为好学生;在社会会成为好公民;在工厂会成为好员工。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不善于表达,很少有主动展示自我的欲望,有的学生甚至到毕业都从没上过讲台,而反思课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表达自己心声的舞台。他们所反思的内容丰富多彩,对什么感兴趣就谈什么,所反思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对自己,可以对他人、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等。在反思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辩论,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

3.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和管理水平

虽然反思活动是由学生组织,学生上台发言,但老师也要参与其中,有时还要作必要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最后还要作总结,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以及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老师平时不读书,没有知识的积累和信息的收集,在学生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运用自如地推进反思活动的顺利进行。

4.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经过上反思课,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解决了思想问题,消除了诸多顾虑,他们就会带着成就感和轻松的好心情步入课堂,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师生配合默契,情感相互感染,教学活动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5.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4

1.采用“组间同质”,即每个小组总体综合能力和学习水平是平衡一致的,便于合理评价,公平竞争。

2.四个大组长起着中心领导地位,他们既要品学兼优,又要能够担负起管理全组的重担。

所以,在划分组时我先把四个大组长的名字排除在外。然后按照成绩把其他学生进行分组,像分平行班一样对学生进行排序,标上序号1、2、3、4、4、3、2、1为一循环,筛选1就为一组,2为二组,3为三组,4为四组。这样分出来的组成绩比较均匀,但分完组后班主任应对组内的男女比例,待优生的数量,以及住校人员数量进行合理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不能使组内成绩失去平衡。待分完组后,大组长进行抓阄确立自己的组员,班主任可在抓完阄后悄悄告诉大组长本组内的待优生人员。大组长可在周末针对本组人员进行细致分析,找出能够扶持自己工作的,品学兼优的,能够管理组员的确立为本组的四个小组长,然后进行排座位;在排位过程中应注意组内的待优生,确立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其中包括他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并根据自己组情况确立本组的责任组长,其中包括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学。待一切准备就绪,周一送到班主任手中,汇报本组的一切安排,班主任要针对四个大组的具体情况了解组与组之间是否有待优生排在了一块。如果出现了问题,班主任进行合理协调,但班主任没有权利改变学生座位的前后。周一班会课上,可以让大组长公布本组内的一切决定。并在黑板上列出表格,写上大组长的姓名,进行公开评比每组每周得分情况。

二、四级分层管理制度

一级管理,小组长负责管理三个组员并记录组员个人成长考核表,其中包括纪律、卫生、学习等各个方面,其中组员的成绩会连带组长的成绩,以便激起小组长能够积极主动的管理组里的每个组员。二级管理,责任组长负责管理大组内每个组员并记录一周大组内的大事记,为大组长周一的总结提供真实情况,当组员出现某方面的问题时,相应负责人应受连带责任。三级管理,大组长负责总管整个大组的情况并记录四个小组长的个人考核表,出现问题应找相应人员进行处理。这样,每个人手里的成长记录表都不会有自己的,能够真实记录每天情况。大组长还应制定出符合自己组的规章制度,规定好每组的例会时间,并能如期召开,对于组内待优生情况应及时掌握,对不负责任的小组长、帮扶者应及时批评指正,对于屡教不改者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组内成绩。四级管理,班主任管理整个班级情况,协助每个大组长做出各种决策,在班级中树立大组长的威信,永远做大组长的坚强后盾。对于出现问题的组,只需大组长、小组长、责任组长解决就可以,大组长认为需要班主任参与时再参与。班主任应确定每周大组长会议时间,定期召开,对一周的班级情况做及时了解,对不好的苗头及时处理在萌芽之中,对本周的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划,并能协助大组长解决组内比较复杂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大组长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出面解决。

三、大组评价制度

教室的墙报分成四个板块,依次由四个大组长组织办出各组特色的文化墙报,墙报内容有本组的口号,本组的特色,本组组长、组员的介绍,并留出相应位置贴每周的评比标签。黑板上列表彰显每个大组的得分情况,组名为大组长的姓名,以激起大组长的竞争意识,每天上课、课间、卫生、宿舍的得分情况由任课教师、班主任直接合上,每天班级的卫生检查、纪律检查有班级的班干部总体负责,在每天下午第四节放学后会在黑板上列出。第二天早晨,大组长根据黑板上名单加分、扣分填入本组考核表内。每周一第四节班会课进行评比,对第一名的大组颁发一枚笑脸贴到墙报的评比栏内,第二、三名的大组颁发一枚平脸贴到墙报的评比栏内,第四名的大组颁发一枚哭脸贴到墙报的评比栏内。组长可根据自己组内情况在笑脸、平脸、哭脸上涂上喜欢颜色。班会课上,我会让大组长下来总结上周本组的亮点在哪,哪些同学的进步最大,并对下周组员提出希望。也可以总结上周本组的失败点在哪,主要问题出在哪些同学身上,小组长、责任组长的工作是否做的到位,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大组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最主要要说出本周应如何带领整个组,把各项工作做到前面,确定本周内待优生的名单,并找出相应的帮扶对象,提出相应的要求。

四、学期总体评价制度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英文戏剧表演;大学英语口语

一、前言

18世纪的法国萌芽出教育戏剧,到20世纪30年代,教育戏剧发展较完善、成熟,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起来,并在国外教育领域逐渐普及,但其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探讨英文戏剧表演法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定义本课题中的戏剧表演教学法

英文戏剧表演法是一种在英语课堂上运用、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活动,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英文戏剧表演的步骤

本课题中,作者将16涉外护理系1—3班(学制3年的专科学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为以下阶段:1.准备阶段。英文戏剧表演教学法需要充分的课余准备,包括任务布置、剧本选用、角色分配、反复排练等,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排练。2.表演阶段。当表演开始前,由一名学生介绍剧目;结束时,由一名学生进行总结且回答问题。每组演出的时间为10—20分钟。3.总结反馈阶段。结束后,就本组学生的发音、剧本选择、演技、道具和背景音乐、相互配合度等项目打分,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表演亮点。对于错误,教师有必要及时指出并解释。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

二、英文戏剧表演的实施策略

教师要想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一)多提供内容丰富、贴合学生特点的素材

除了教科书中所给出的教学题材或是经典外文影视剧以外,教师可以多提供素材,使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或是流行影视资料,如现在很流行的短视频或是节奏明快、内容搞笑的表演方式,为英语课的表演积累素材。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在用英语表达时有内容可讲。

(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作者观察到,当代大学生整体上有很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英文戏剧表演这种形式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之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在选材上不做过多要求,也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性,或表演经典剧目,新编或模仿时下流行剧集的经典场景。这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吸引了课堂上观众的目光,让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对说英语的积极性。

(三)选出有领导力的组长引导学生参与

首先,让学生自由分组并选择组长。以宿舍为单位方便讨论交流、编排协调,保证每个组的总体水平差异不大。注意各层次水平的搭配,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略差的学生,开朗大方、有表演天赋的学生鼓励害羞、有心理包袱的学生,全组一起融入表演准备阶段,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选取的组长要能够带头,有领导力,督促及领导组内同学一起完成表演。

(四)班级成果展示,形成竞争意识

总有一些组能够表演出亮点十足的剧,最大程度上达到本教学法的目的。但也一定会有应付考试、凡事敷衍的小组,如果只是通过批评指导,取得的进步具有强制性和负面情绪,教师可以尝试将在别班拍摄到的优秀表演视频放给学生观看,点评其优秀之处。通常大学生都会被唤起竞争意识,尤其是同班级整体表现良好时,本班其他组别在排演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更多。

(五)给予学生积极评价

教师应多捕捉学生表演的闪光点,针对学生表现适当地给予积极评价。学生进行大量编排表演后,非常需要教师的鼓励性评语。评价对象可以是语速、纯正的发音、原创性的表演,或是优秀的小组合作能力。教师的鼓励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会泛化到更多的事物上,尤其是对英语的喜好,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对英语就没什么兴趣,但在大学英语课上却能认真对待戏剧表演,积极参与其中。

(六)参与学生的表演

教师参与课堂表演,而不是只做课堂上的观众。学生知道教师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以缩减彼此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学生表演过后,有处理不当的地方,教师除了口头指出也可以作为表演者再现自己对学生表演不足之处的演绎理解,更有教学效果。

(七)不用急于纠正错误

受母语影响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错误时,不必有错必纠,会影响学生表达的连贯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等到学生表演完,先评价其表演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后再指出错误,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

三、探讨戏剧表演教学法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毕竟不是专业演员,即使领会了戏剧表演的原则,在表演过程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另外,关于戏剧表演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理解误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对策。1.表演者只机械性地说出自己台词,不留意其他角色对白,导致表演经常因为临时停顿不知该由谁继续。这种情况在开始表演时经常出现,表演者之间不是对话,而是各自独白,就失去了应用戏剧表演创造真实语言环境的目的。应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倾听,提醒学生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是为了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对学生在表演中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直接指责,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2.有些学生在高中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消极敷衍的学习态度,故而对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戏剧表演任务毫无头绪章法,整体表演犹如面无表情地背诵课文,甚至全组人员无一能脱稿,需要对着台本念,才能表演下去。针对这种情况,解决办法是在本组内选出一位有执行力的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对本组提出明确的表演要求,再给本组一次机会。通常,第二次表演都会有长足进步。不会,还是会有极个别学生因性格等原因不参与集体表演,可以多跟其他组组长沟通,鼓励学生邀请其加入,如果还是不能加入集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一人表演短剧,通常是剧本人数只有1—2人,分角色讲小故事,最后评分一般不高。3.表演水平差异明显,该如何提高?在学生语音、对白、记忆等基本无问题的情况下,还是会有小组的表演全程平淡无奇、毫无亮点的情况。针对这一点,要给全部表演者全程录像,事后方便反思谈论指出问题。同时,为了增强竞争意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将表演精彩的班级录像放送出来,指出其优点,让表演水平有差异的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以及可以改善的地方,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大学生,通常有很好的效果。4.有人认为,戏剧表演要利用大量时间进行准备、排练,占用学生太多时间、精力,影响专业课学习。对于这种误区,我们必须意识到,戏剧表演的排练过程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语言的反复练习过程,即使没有最后的表演,经历排练过程也可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其次,很多学生的排演时间一般是课前2—3天,一次1—2小时。对于1个多月表演一次的频率来说,并不占用太多时间。尤其是与表演后的成果相比,更显得微不足道。

四、结语

本教学法在国内尚属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并未形成体系化的理论。谨以此文提出一些可能的教学步骤、教学策略和教学中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讨论。作者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爱玲.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以江西某高中英语教学为例课程与教学论[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陈娟.中职英语艺术表演教学的设计与实践[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3]黎明霞.戏剧教学法在艺术中专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与实践[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4]蔡敏.在“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这一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多元化教学是教师在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任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是对初中生学科学习中的具体要求。教师要从新课改的视角出发,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发挥自身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在引领、指导中让各层次学生走进多元化的语文课堂,在互动、思考、实践等过程中提高学习语文学科的效率以及能力,实现语文多元化教学的目标。

一.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多元化是素质教育强调的关键点,体现在学科教学的情境、内容、方法、实践等方面,初中语文学科的多元化教学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中,学科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实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而这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同时,学生是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也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主体,兴趣激发、主动参与、学生实践等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这些都是都是单一化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手段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弥补其缺陷,将其应用到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语文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参与过程中深化感受学习语文学科的乐趣,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语文知识以及技能学习方法,学会高效学习的同时真正意义上乐于学习语文学科,还能进行创造性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语文思维可以得以有效发散、锻炼,语文预习、复习以及口语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能力都能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融入全新的元素,在亮点增加过程中吸引各个层次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语文课文教学在各个层次学生参与中能够从不同层面以及不同角度高效展开,随时深入了解班级各个层面的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包括兴趣度、参与度、知识掌握、学习效率等,实时反馈课堂教学情况,针对性改进语文课堂教与学,在教学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中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让每位学生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课堂都能有所收获,不论是学习的境界还是语文知识层次、各层面思维、各方面能力以及学科、人文、文学等层面素养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高效实现语文教与学两大层面的目标。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路径

1.借多媒体创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元化的语文课堂必定离不开教学设备以及情境,也离不开各个层次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多层面的功能作用,创设良好的语文课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走进情境过程中感知课文知识、主题等同时激起学习的欲望,在课文知识获取中顺利点燃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以《春》为例,这是朱自清笔下的一篇散文,写景、抒情二者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在分析《春》这篇课文段落内容、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基础上根据班级各个层次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应用多媒体的同时对课文文字内容进行合理化处理,以图片、声像、动画等结合的形式,在图文并茂、动静有机结合中呈现课文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迎春图,在协调统一中创设良好的多元化课堂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可以在操作多媒体设备中借助动静结合的演示,在构建的教学情境直观、生动呈现《春》课文知识,讲解春草、春风、迎春等层面知识的同时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走进多媒体作用下的课文情境中朗读段落、思考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品味课文的语言、情境、情感等之美,在解决多样化问题中积累语文知识以及写作素材的同时点燃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多元化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乐于学习中高效展开。

2.引入生活化教学,掌握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而多元化的语文课堂也离不开生活化元素。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巧妙引入多元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中和日常生活亲密接触,轻松、高效掌握语文新课文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乐于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做到学会以及会学。以《我的母亲》为例,教师可以在《我的母亲》课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让课堂中的多元化以及生活化元素有机融合,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便于各个层次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实践。教师在讲解《我的母亲》课文知识中可以让班级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以及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在有效互动过程中活跃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氛围,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语文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写作小练笔,指引学生精读、泛读课文内容的同时共同赏析课文段落,让学生在联系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仿写、改写、扩写段落中相关句子,也可以指导其同样以《我的母亲》为题目,进行作文创作的同时互相批改、纠错等,将知识讲解、阅读、赏析、写作等环节协调统一,让各个层次学生在多元化课堂的教学模式作用下高效掌握语文新课文知识以及语文学习方法,体现在阅读、写作等层面,促进语文学科的知识层次以及学习能力同步提高

3.课中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各个层次学生语文思维的锻炼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中的重要层面,而合作学习又是新课改强调的。教师要在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渗透到语文课中教学全过程,让各层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深化锻炼语文思维的同时都能有所进步。以《故乡》为例,在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合理划分课文学习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在朗读、理解、把握《故乡》课文基础上共同提出对应的问题,然后,让各小组学生依次向其他小组提问,在提问、回答不断作用下轻松、高效掌握课文内容。教师要在客观点评的基础上有效归纳、总结,调整课堂内容的同时强调分层教学,从课文中闰土、水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课文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以及层次化的问题,指引各小组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在层次化问题解决中不仅仅是掌握课文知识,也能在多元化的课堂中有效锻炼语文思维。

4.强调语文体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体验教学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中的一大关键点。教师要在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强调语文体验教学,确保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参与课中语文实践,在理解、内化、应用语文知识过程中促进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提升新课改下多元化语文教学效率。以《孔乙己》为例,在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强调语文体验教学,将其渗透到《孔乙己》课文教学中,可以让班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段落,在角色互换过程中通过反复、有效朗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课文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孔乙己》课文内容中强调理论、实践二者衔接,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把握、整合课文内容、思想、人物等基础上合理编排情境对话,合理分配角色的同时进行演练,再到讲台上进行表演,确保每位学生在诠释课文不同角色中都能深化把握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和课文作者产生共鸣中获取课文知识以及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比如,知识整合、团队合作、语言表达。

5.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品质与发展素养

多元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在理论实践、课堂内外两大层面深度衔接基础上,教师要在反思、总结多元化课内教学中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各层次学生在多样化语文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学以致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以及促进素养发展。以《三顾茅庐》为例,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教师可以针对《三顾茅庐》课文课内教学情况,将多元化的课堂内外有效衔接,以名著《三国演义》为基点,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师要设置多样化的语文实践任务,涉及语文阅读、语言表达、写作等方面,比如,阅读且赏析名著章节不同人物形象,自选名著章节且进行角色表演,写名著中任意章节读后感,进行微小说创作,让各层次学生在多样化语文课外实践中和名著《三国演义》近距离接触,在和其对话中学习名著人物身上高贵的品质,在发展多方面能力过程中学习以及思想境界都能提升,培养良好品质的同时语文学科以及人文、文学等素养深化发展,确保多元化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内外不断作用下顺利实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化把握新课改作用下的多元化教学,灵活、有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打造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改进教学全过程,将教、学两大环节深层次衔接,让各个层次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中不断呈现自身主体地位,快乐学习语文的同时不断拓宽语文知识面,在发展语文思维、品质、基础能力等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落实新课改理念中客观呈现多元化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霞.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9(14):30-30.

[2]徐瑞华.试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J].甘肃教育,2019(07):57-57.

[3]颜廷英.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课堂教学创新实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63-63.

[4]刘跃良.初中语文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39-139.

[5]苟芳.关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8(31):129-130.

[6]吴胜全.开展有效教学发展创新思维———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8+50.

[7]顾韬.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34-135.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7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要想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积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并根据观察与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围绕自己的假设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进而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促进自身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以前初中生物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验的形式多为验证性实验以及演示性实验。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为学生演示相应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依照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最终得出实验结论[1]。实验课上,学生只是依照教师设置好的流程进行操作,没有真正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探究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生物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讲,其不仅仅是一系列理论以及事实的堆砌,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将探究性学习融入课程教学当中,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在课堂学习中做到主动探究、勤于动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达到对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进行培育的目的。在生物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验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随着学生实验能力的逐渐增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生物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及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实验开始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首先,要做好针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工作。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制订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际进行生物实验的时候,探究能力对于实验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对探究能力所具有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讲解生物实验中探究能力的具体作用,让学生明白很多的生物题目以及生物知识都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被完成的,逐渐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生物探究。其次,要做好探究性生物实验的设计工作。生物实验不仅要有明确的要求,还要具有严谨的步骤,教师需要高质量地开展教学设计的相关工作,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计划的制订,带领学生做好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工作[2]。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要明确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哪些内容或是通过实验要进行哪些结论的验证。第二,在实际开展实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哪些实验仪器以及实验物品。第三,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哪些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第四,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及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第五,引导学生针对整体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以及总结。在前期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并在上述基础之上实现提升,深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将上述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目标和步骤整理制作成清晰直观、图文结合、条理清楚的微课件,并在实验探究活动开始之前为学生播放,使学生能够根据微课流程的指引,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项生物实验任务,锻炼学生的计划执行能力和自主实验能力,这些都有助于驱动学生生物探究意识以及科学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情境。通过为学生创设探究性的实验情境,能够使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借助实验情境的创设,带领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主题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实验器材的合理选择。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资源库中,为学生搜集和生物实验研究主题有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重现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视频或图片资料,感知生物实验课程的探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探究结论展开合理的预测和猜想,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以及自主设计生物实验方案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联系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探究,进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矛盾或带有悬念的问题,使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促进学生探究兴趣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以本节课教学的主题为基础,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生物现象的相关视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系列他们既熟悉又感到新奇的大自然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也可以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设置一系列富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总结。如,教师可以基于生活中的生物场景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现象的产生原理是什么吗?如果某项条件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还会产生吗?”这样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悬念性和启发性,非常契合初中生的猎奇心理,借此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好奇心,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对某一部分的生物知识产生疑问之后,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进行探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创新,从而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实际进行探究的时候,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教师也需要加大对于学生探究过程中思路变化的重视以及关注度,认真发现并收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更加全面[3]。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提出关键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对相关的探究问题进行验证。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样也需要积极对学生的一些新颖的想法进行收集,带领学生不断地优化实验流程。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他们思维能力的展示过程,教师要能够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以便学生对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进而达到对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以及强化的教学目的。比如在揭示生物实验探究中关键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各个实验学习小组展开互动讨论。互相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意图和灵感的过程,能够使各小组互相采纳有价值的实验方法和建议,然后对本组的生物实验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和改进,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探究思维亮点实现互通和互补。再或者,在学生开展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如果遭遇实验现象不清晰或者学生对实验条件、变化规律把握不到位等情况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指导学生尝试设置实验对比组,将基础性实验探究方案中的某个条件、操作方法或是实验器材进行变换,鼓励学生观察、对比两个实验项目结果的异同之处,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参透生命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比实验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探究学习的质量。再次,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的经验交流。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到自身知识储备以及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社会经验普遍较少,他们的知识面也普遍不够广泛,因此在实际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对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正式进行实验探究之前,首先要针对问题提出一个假设,这是对实验现象进行的预测,以此为基础寻找研究的思路和方向。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果与生物结论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讨论交流,并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反思,明确自身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有针对性地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及改进。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学生都会在不自觉中走入误区,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探究中不断纠偏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过程,其对于学生生物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验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享受实验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实验后的总结阶段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能够建立完善的实验评价机制,在结束探究性实验活动之后,对学生整体的实验流程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衡量。在实验评价的环节,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对于班级中其他学生的不同观点要能够给予足够的尊重,要能够对于事物给出客观以及公正的评价。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及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所建立的实验评价机制要确保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实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先安排小组长在班级内针对本组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负责评价,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实验情况以及评价情况进行整体总结,对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监测。从初中生物的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很多教师都加大了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多数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实验前的准备以及实验的过程方面,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验之后的评价工作,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提升困难,学生的探究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大对于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整体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评价模式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组间互评。不同小组开展生物实验探究活动所依托的实验方案内容存在一些差别,所以每个小组的探究收获也不尽相同。教师在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结束后,应该组织各小组学生互动展示实验探索成果和收获,进行组间交流反馈和评价,使各小组学生能够了解其他小组生物实验方案设计的亮点和优势,明确本组实验方案中的薄弱部分,从而促进学生生物素养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高效发展和完善。第二,个人自评。除了以组为单位创新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评价模式以外,开展学生自评也是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绝佳措施。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有优异表现的伙伴进行广泛沟通,将对方的探究思维优势以及合理建议纳为己用,同时审视和反思自身在实验探究思维、动手操作等方面的不到位之处,对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活动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分析、明确在下一次生物实验探究学习活动中,应该从哪里入手改进、以怎样的方式完善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以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评价环节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班级亮点总结范文8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实践经验

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也明确提出,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目前从全国来看,老年教育的发展很不均衡,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城市好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市内,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作为老年人口更密集的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人群素质高低、基本条件限制等原因,目前基本仍属老年教育的盲区。但随着经济发达地区村改居工程的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村民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一、目前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

(一)党和政府对老年教育高度重视

一是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指按国际标准,一般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在2.2亿的老年人里,60―65岁的人群有8400万人,占了所有老年人的35%,60―69岁的人群占比达56%,老年人对养老有了更新的需求,对老年教育的新需求也非常迫切。二是老年教育不能适应老年人需求,全国目前为止有7万多所老龄大学,在校的学员将近1000万,供求矛盾成为最大瓶颈,“一座难求”成为焦点,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但是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迫切任务。

(二)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现状

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大,但目前的老年教育基本上处于村民自娱自乐的阶段,以村民自发组织为主,在茶余饭后看看电影,打打牌等等,要正规地开展老年教育碰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是缺乏一个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具体表现为缺少活动场地、缺少组织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师资等,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老年村民的教育工作对于良好的村风、民风的形成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参加老年教育的村民家里大都比较和谐,邻里关系相处融洽,对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实施老年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求我们要尽快地建立一套成熟的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

二、农村老年教育缺乏保障原因分析

办好农村老年教育,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激发村民受教育热情,但从现状来看,我们的保障体系还欠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办学场地设施不全

目前各村级办公场所基本健全,但用于老年教育的专门教室非常缺乏,更不用谈配备电脑房、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这些场地设施的限制严重制约了老年教育课程的拓展,也使得老年教育的授课得“靠天吃饭”。

(二)办学日常经费不足

目前各村级得老年教育经费基本为零,主要靠一些志愿者和组织者的义务奉献,再加上一些热心人士的赞助。这也使得村级老年教育的开展出现了不可持续、极不平衡的现象。

(三)组织管理队伍不强

队伍组织的好不好,组织管理队伍是关键。一个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专职、热心、敬业的管理人员。但目前各村级老年教育的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一个人身兼妇女主任、计生干部、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出纳等等工作,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年教育管理工作中。(四)师资力量缺乏农村老年教育因为地处偏远,受教育对象年龄较大、文化层度较低,要开展好老年教育工作,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不仅需要老师有较强的专业水平,还需要老师有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才能把课上好。但目前我们村级的老年教育师资普遍缺乏,很多是一些志愿者客串老师,这就造成老年教育质量不高。

三、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农村老年教育,必须要切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找寻到教育规律、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育管理与老年村民实际需求的结合点。要调研需求,找到他们喜欢的专业,找到他们能够参加教学的时间,找到适合项目开展教学的场地,这一切的工作开展,其实都离不开一些保障工作,我们总结了些,要想农村老年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做到“六个一”,即“一支精炼的队伍”、“一个满足需求的场地”、“一支好的师资队伍”、“一批受欢迎的课程”、“一点特色亮点”、“一些活动展示”。这六个一能否做成功将决定着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顺应新时代农村成人教育的新需求,以“圆老年人心中的大学梦”为目标,办“老年人家门口的大学”为理念,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积极探索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慈城当地农村的老年教育之路。为了适应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农村老年教育的大发展,就必须在人员配备、基地建设、师资聘请、课程设置、特色亮点、活动展示等六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以实现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慈城成人学校正是牢牢把握工作方向,做出了具体的实践:

(一)探索形成了农村老年教育的服务网络

我们在区老年教育校务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镇老年教育校务委员会,由镇党群副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担任常务副主任。镇各部门、村(社区)都是委员会成员,校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慈城成校,主持日常工作。该办公室负责全镇老年教育工作的计划安排、总结表彰、制度建设、宣传发动等。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还离不开一直扎根于农村的基层组织管理人员,我们将每个村的妇女主任动员起来,整合成一支村老年教育联络员队伍,定期开会布置探讨村老年教育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督促,期末有检查。一学年结束,学校对各联络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奖优惩劣。现已建立一支覆盖全镇的农村老年教育组织队伍,并在群众基础好的11个行政村设立老年教育教学点,开设了符合老年村民需求的课程,建立起了一支接地气、能教学、懂管理的师资队伍,打造出一支讲奉献、善助人的志愿者队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加强了老年教育的基地建设

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我们积极与各村联系,在各村文化礼堂的基础上加挂老年大学教学点的牌子,出台村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标准,指导村建设好活动场地,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支持各村的硬件建设。目前我们的前洋村教学点、虹星村教学点、五星村教学点、公有村教学点、半浦村教学点、五联村教学点、金沙村教学点、三勤村教学点、黄山村教学点、杨陈村教学点、勤丰村教学点都分别有符合老年人教育需求的室内室外场地,有舞蹈房、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等,完全能满足村老年教育的需求。

(三)建立了一支适合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

老年教育的学员比较特殊,来自不同年龄,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老年教育的教师应对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一定的认识,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适合老年人的教学方法,还要对老年人有感情,有耐心,更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具有专业特长,能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同学员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所以说教师队伍是老年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力量,我们结合各村村民实际需求开设不同班级,并建设好全镇老年教育师资库,出台教师管理办法,送教进村。结合农村实际组建一批在村民中有影响、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的志愿者队伍。目前这些老师都深受村老年学员的喜爱。

(四)探索了符合当地农村老年教育的课程项目

老年教育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其目标是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养老方式。老年大学的课程要坚持教育的本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遵照教育的规律和老年教学的特点不断创新进行开发与建设。我们在设置村老年教育课程时坚持适应性的原则,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健康、快乐、求知学习的需求;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获取健康、知识和通向现代化生活的道路;坚持系统性的原则,以引导广大老年人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我们对每个村老年村民进行调研,及时掌握老年村民需求,开设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班级,并严格按照老年教育的要求进行管理。我们根据摸底调研,目前开设的民族舞蹈、太极、排舞、合唱、越剧等课程深受村老年村民喜爱。

(五)探索了“一村一品”的特色营造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和亮点,是学校办学的个性化特征。它是老年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业界公认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独特内涵。在特色发展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特色,办好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这是提高老年教育整体办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各村又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我校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进行培育,结合各村村民的需求使得每个村都能拉出一支能代表自己村形象的队伍。目前我镇勤丰村教学点的“村晚”这一品牌已经在全大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虹星村教学点的舞蹈队也在全大市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由我校老年学员为主参演的《慈爱母亲》这个节目更是成为了“网红”,极大地体现了我校老年教育的教学成果。

(六)积极组织活动,用活动展示风采

认真组织好各类老年教育集体活动,开展“教学演出活动”、节日庆典、“展览”及“征文”活动等,定期举行老年教育成果展示演出活动,2016年承办区终身教育活动周,2017年举办老年大学毕业汇报演出暨慈城镇老年教育成果展,159名优秀学员得到表彰,不仅为学员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而且综合展现了我镇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生动形象地宣传了老年教育,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老年教育队伍。分校舞蹈研修班、越剧表演班、声乐研修班已成为镇文化队伍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年糕民俗文化集市”“慈孝文化节”“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各教学点老年学员与养老院的交流合作,通过在步韬益寿院举办老年演出、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不同年龄层、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都有机会加入老年教育中来。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老年教育尤其是农村老年教育任重道远。积极探索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浙江社区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郭莲纯.老年教育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