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原则及思路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原则及思路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双一流”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各学科专业领域进行口笔语国际学术交流,具备学科专业领域内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该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组织原则、教材和测评体系等方面探索开展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并探讨医学院校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双一流;学术英语;教学改革;医学院校;改革原则

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主要以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为主导,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的主要分支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EAP)在高校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研究认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服务,应该培养学生现实或潜在的学术交流能力,成为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的工具之一,而决不是培养学生所谓的日常外语交际能力[1]。研究指出,21世纪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定位、性质或发展方向都应是ESP[2-7],有研究对EAP课程的需求进行了有证有据的分析[8],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增设EAP课程的主要依据、必要性、构建的基本原则及推广意义[9],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创建一流大学等方面分析了EAP存在的理据[10],通过对比EAP和EGP在定位、应用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认为EAP必须独立开设,成为大学英语的主流课程[11]。教育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首次将ESP课程视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试行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及2016年年底修订的版本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都强化了EAP课程的核心定位。虽然全国范围内对于EAP或ESP课程在本科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未达成一致,但是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以EAP或ESP为主导具有较成熟的条件和更强烈的紧迫感。研究指出:“新的教育背景下,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研究生阶段形成以国际化为核心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已成为改革及发展的必由之路。[12]”“学术英语、学科英语应成为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13]”

一国内外代表性学术英语教学成果

Jordan[14]将ESP分为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其中EAP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EGAP开设英语学习所需技巧课程,如英语听力技巧、速记技巧和学术写作等;ESAP课程涉及使用英语教学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商务英语、工程英语等。EAP是帮助学习者学习学术语言知识和提高专业学习及研究能力的英语课程,是国际上流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之一[12,15]。研究认为,EAP的教学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4类区域,第一类为英语母语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有大量母语不是英语的留学生;第二类主要指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不包括美国),在这些国家,英语是第二语言;第三类是那些与英语无历史联系,但需阅读英语研究文献的国家,如西欧一些国家、日本和中国等;第四类指苏联国家[16]。这些国家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EAP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成果。国内学术英语的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为介绍上海部分高校EAP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及经验,发现EAP能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17-18];介绍云南大学的EAP教学实验,发现学生在EAP环境下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19];以中英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EAP教学为例,探讨EAP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阐述考试评估和教学效果,并从EGAP、ESAP和教师培训3方面对我国大学EAP教学提出建议[20];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提出打通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师资通道,创立以EAP为核心的课程平台,实施分级与合作教学[21];认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应从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转向语言的专业性,提出以E-GAP为主干、ESAP为分支的课程组合模式[22];提出以EAP为导向,加强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与学校学科特色紧密结合的ESP教学[23];基于对海军军医大学医学研究生的需求分析,确立医学学术阅读和写作、医院情境交际口语等4大模块课程,通过问卷调查证明医学研究生ESP课程总体达到预期效果[24]。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高校要想使其培养的人才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各学科专业领域进行口笔语国际学术交流,具备学科专业领域内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任重而道远。与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运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口笔语国际学术交流的需求更大,机会更多。本文探讨的教学改革思路针对的学生人群既包括本科生,又包括硕博研究生,涉及的学校主要是“双一流”大学。需要指出的是,针对这3类人群的具体改革思路,比如:以涵盖EGAP和ESAP的EAP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时涉及的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和课时等,涵盖EGAP和ESAP的EAP系列教材在内容和难度等方面可能有所差异。在“双一流”国家战略需求下,结合教育部高教司“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精神,本文提出的以EA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体思路包括以下方面。

(一)确立明确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EAP是ESP重要分支,ESP课程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结合,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可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趋势。高校应确立明确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打造以学术英语教学与科研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EAP教学对英语教师来说是挑战,因为教师的水平会影响EAP教学的实施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迎接挑战,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学科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EAP教学。大学管理层也应转变观念,认识到EAP在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支持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参加EAP相关培训等方式实现转型,因为这种作用EGP永远无法替代。打造一支以EAP教学与科研为主体的师资队伍是EAP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必须提至首要位置。

(三)构建以学术英语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在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一般为2~3年,非“双一流”大学在大一阶段仍可开设EGP,大二阶段开设EGAP,大三阶段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ESAP,而“双一流”大学在大一第一学期仍可开设EGP,第二学期开设基础的EAP,实现从EGP逐步过渡到EAP[20],这样大一可以不分专业,照顾大学生基础英语薄弱和大学英语教学仍需加强的事实[25],为大二全面实施EAP教学打下坚实基础。EAP水平高的大学可从大二开始实行ESAP教学,不必细分专业方向。建立以EAP为核心的英语课程体系应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举措。

(四)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组织学术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具有自身的语言学习特点,EAP教学将语言学习与特定专业内容有机结合,这要求EAP教学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或课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EAP教学效果。同时,还应将EAP教学延伸至课外,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教学的作用。EAP学习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学生参与课外EAP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性势必高涨。EAP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五)采用学术英语系列教材

开展EAP教学必须依靠内容上有别于EGP的教材。EAP教材应以专业内容为主线和依托,涵盖旨在培养学生口笔语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早在2012年,市场上就已出现以大学科概念为划分基础,包含综合、理工和医学等分册的EAP系列教材,且每一分册均包含EAP听说读写译练习。2015年,市场上出现了引进自国外经典EAP教材或精选国外大学EAP讲座的包含EAP听力、口语、阅读和论文写作等内容的EAP系列教材。此外,市场上仍可见许多针对ESAP的涵盖EAP听说读写译训练的校编教材。

(六)建立和完善学术英语测评体系

英语能力的培养涉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对教和学效果的测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测三方面,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解决大学英语问题,不能只改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要关注测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改某个方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国内EAP教学起步较晚,而测评作为测试学研究的内容近年刚受到关注,测评理论与EAP教学实践尚未有效结合。因此,开展以EAP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时,应同步探索建立EAP测评体系,评测内容包含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EAP教学效果。

三医学院校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本原则

我国地区和高校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改革应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师资等情况稳步推进。本文谈及的医学院校主要指“双一流”医学院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和前提

Hutchinson等[26]指出,ESP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某种需求分析上的,由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部分组成。简言之,需求分析是对学习者使用英语的需求进行分析,核心在于对需求进行分类和排序。包含EAP的ESP课程凸显的是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各高校应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要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ESP课程,供学生选择。

(二)正确处理好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之间的关系

开展以EA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非完全否定EGP课程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作用,需要正确处理EAP与EGP的关系。EGP课程是否需要开设、开设时间和课程性质等问题,需根据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师资等情况确定。

(三)遵循循序渐进、持续改进的原则

开展以EAP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对学生进行EAP需求分析,然后对教师进行培训。EGAP和ESAP不同于过去的科技英语或目前高校开设的法律英语、生物英语等专业英语。只有遵循循序渐进、持续改进的原则,以EA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开展并稳步推进。

四结束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趋势日益凸显。“双一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给其他未入选的高校和学科提供积极融入的机遇。此背景下,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组织原则、教材和测评体系等方面探索开展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探讨医学院校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对刚入学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其入学成绩和英语水平测试,考虑是否开设EGP课程和实施分级教学,为后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同时,基于其在口笔语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英语需求分析方面存在的差异,考虑在EGAP和ESAP课程教学上如何解决EAP教学的衔接问题。

作者:张志全 单位:新乡医学院 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