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浅析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浅析

【提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为了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大力推动课程建设和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但就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在教师数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以采取引导师生重视、提高教师数量和素质、注重教学方法等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增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大力推动课程建设和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基础性、人文性以及实用性的特征,具备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等作用,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但就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在教师数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各高校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一)不重视大学语文课

大学语文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但是在大多高校中却一直受不到重视。首先,许多高校虽然按照教学要求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却尽可能缩短它的课时数量,可能仅仅只安排一个学期的课时。教师们还没能讲授完所有知识,就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其次,因为大学语文是以理论为主的课程,所以其教学不会像其他专业技能课那样立竿见影。基于此,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觉得只要上完所有的课,读完教材里的内容,教学任务就算成功完成。他们如此不重视语文教学的做法向学生传递出大学语文不重要的观念。最后,在部分大学生的认知中,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其他专业性、实践性课程重要。当其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冲突时,它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对于期末考核的任务,他们也可以通过背诵重点考题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伴随着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渐增长,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校园。面对逐年增多的学生,院校中语文教师队伍的数量严重不足。为了保障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们不得不投入到高负荷的教学工作中,以致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科研或者教研项目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长此以往,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就会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展开。除此以外,有些院校采用短期外聘专职教师的方式来解决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外聘的老师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培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技能和经验,机械化地进行语文教学,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度不高,不利于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方式单一

最初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大多高校中,语文教师为了方便,直接采取满堂灌输的传统教课方式,不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而是一味地对他们进行灌输,这与最初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在这种“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大学生们会渐渐丧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课堂上的问题,他们不会主动去思考,始终保持等待现成答案的状态;对于那些深奥的知识,他们不去主动理解背后隐藏的含义,而是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它们。若长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会让那些知识和理论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反而可能会激起他们对课堂反感和厌恶的情绪。

(四)教育内容滞后

教学内容的滞后也是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部分高校和教师为了省时省力,不去创新和编写更加贴近时代的教材,而选择沿用过时的老教材。那些老教材中相关案例大多是已过时的,甚至有些内容不能很好地起到教育作用,这也就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此外,部分语文老师不能及时且准确地将时事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致使传授给学生们的知识和理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大学语文课堂也就成了与实际生活不相干的存在。大学生不能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不能使其真正指导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大学语文课程也就形同虚设。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有效整改。

(一)引导师生重视大学语文课程

高校必须要引导广大师生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进而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文化课,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设备,将属于语文教学的经费切实用于其授课的过程,让学生和老师能感受到大学语文课和其他专业课是同样重要的。其次,对于教师不重视大学语文的现状,高校应调整大学语文教师的待遇,让其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进而改变他们认知中大学语文不重要的思想观念。

(二)提高教师的数量和素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若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语文老师,则很难起到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第一,高校应该安排足够数量的大学语文教师,让他们不至于一直奔波于各个课堂之间,在教学之余有时间和精力去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能够将生活中典型素材灵活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度。第二,大学语文教师要有精良的个人素质。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虽然会有利于学生记住相关理论知识点,但也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不能执着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采取实践、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实践课,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文化底蕴深厚的场所,如名人纪念馆、文物展览馆等等,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体会和认识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对大学语文中的理论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展开相关主题研讨活动,研讨中,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去探寻语文教学中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更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当下,大学语文课堂中的教育内容大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此,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宜度更高的语文教材,或者编写更具时代性的语文教材,使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及时将社会中典型的素材融入其中。如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时,教师应结合疫情防控的时代背景,将疫情中逆行者的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文化意蕴。如此,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基本知识体系的需要,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观念。

三、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应及时进行改革,不仅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还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切实起到增强大学生文化知识和人文修养的作用。

作者:姜波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