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摘要:近年,高中语文教学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板块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特别强调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具有公正、理性、包容、开放的特征,作为一种高阶思维,它不仅是高中生必备的语文学科素养,还理应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阅读;写作

学语文不只是为了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而是通过学习语文达到思维的训练。支持阅读写作能力的,主要就是思维能力。因此,加强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缺少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状况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在课文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当今学术界,恩尼斯曾提出较为简洁且被广泛引用的概念: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基于此,教材中最能体现批判性思维,且最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文当属鲁迅的作品。以《祝福》为例,这篇小说展现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观察和反思,极具批判性,可以把它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谁剥夺了祥林嫂的生命”为中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思考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和生成效果如下:

(一)确定目标谁剥夺了祥林嫂的生命———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

(二)排查“犯罪嫌疑人”对“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卫老婆子、婆婆、‘我’、大伯、祥林搜”等人进行排查,确定“犯罪嫌疑人”。

(三)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生命,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1.是鲁镇众人:无论是有地位的鲁四老爷、四婶,还是卫老婆子以及鲁镇上的人们,他们无处不在影响着祥林嫂,他们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对封建迷信的传播,一步步将祥林嫂逼向死亡。2.是自杀:祥林嫂是有抗争的。但她的抗争没有脱离封建礼教的束缚,她对三从四德礼教观念的认同和对封建迷信思想的信任,使她在各种束缚中走向死亡。

(四)结案1.四条绳索: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害死了祥林嫂;是“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害死了祥林嫂;是“一女不事二夫”的“清白、圣洁”的封建伦理害死了祥林嫂;是“阴司鬼神、灵魂赎罪”的封建迷信害死了祥林嫂。是整个落后愚昧的社会害死了祥林嫂。2.看客心理:鲁镇人愚昧麻木、残忍缺乏同情心、恶趣无聊;且他们对自己的恶劣品行缺乏反思,嘲笑不幸者以获得生活的乐趣。可以说,鲁镇上的看客是使祥林嫂在雪夜的凄冷中死去的一片片雪花。

(五)探讨:鲁迅的小说《祝福》有没有现实意义生1:我注意到在农村老家,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有的家族只允许男孩子去扫墓,而不让女孩子去。在男女平等已成为法律的今天,家乡的女孩子都不能去扫墓,这样的现实让人反思。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还很长,我觉得鲁迅的小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2:我关注到江苏徐州丰县的八孩妈妈“铁链女事件”,如今,农村还有拐卖和虐待女性的行为,让人难过和愤怒。生1看到了乡下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认识到身边有封建思想的残余,对农村社会有了自己的观察和认识。生2的目光更远,他关注到对女性的拐卖和迫害,在他痛心的表达中,有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在细致探究了《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之后,学生对鲁迅笔下的旧社会有了清晰的认识,萌生了批判封建思想的观念,也获得了批判地认识社会的方法。进而将书本上得来的批判意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且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社会,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有了反思意识。由此可见,学习鲁迅的小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在课外阅读中提升批判性思维

教材中像《祝福》这样具有批判思想的课文数量有限,要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强韧而不脆弱,还要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有思想深度的书籍。鲁迅的创作就曾受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积极影响,多读这样的作品,能培养人的批判主义精神。因此,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常给学生列一些有深刻思想的书单,先让学生仔细阅读,然后在班级进行交流,借此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现摘录几位同学的发言,具体如下。生1:我读了《理想国》之后,不由得对“正义”产生了兴趣。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所描绘的正义并非是纯粹的优良品质,而是介于好与不好之间的。是正义之人与天下所签订的关乎底线的条约。不正义的人不会去签订条约,更不会追求正义和智慧,他们就像书中所讲的一样,是盲目的。有智识的、正义的人是想着超越应该超越的人,而无知的、非正义的人则想超越所有人,只能是盲目的自信。生2:看《乌合之众》这本书,我对群体心理的分析感受颇多。作者在书中有一些令人深思的观点与分析,像他所说:“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理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群体确实是存在盲从与偏执的,现在的群体是热衷于某种相似的事物而聚集在一起,作者的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但有些观点我还是不认可的。像作者在《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中提到:“史学著作只能是纯粹想象的产物……可以说写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虚度光阴。”我对这一点是不认可的,史学家虽然也有一些自己的加工,但不一定全都是想象。所以,作者在这里的理论太过绝对。生1在读了《理想国》之后,对柏拉图所阐释的正义产生了兴趣。由这本书,他认识到正义的不同内涵,对正义的理解有了提升,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价值观趋向多元。生2在读了《乌合之众》后,已然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他能辩证地看待勒庞对群体心理的分析,既能认识到其理性的一面,又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且质疑语言得体而温和,思辨性极强。这样全面深刻的阅读效果,不正是新课标要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吗?“学贵有疑”,由此看来,高质量的课外阅读,确实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开放、包容的高阶思维,它的价值,正在于运用。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倾向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就社会文化、人生的某个具体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可见,在国家层面,对高中生的批判性表达有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在作文布置方面,就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在写作教学中就批判性表达,曾引导学生多次练习,并取得了一些效果。现摘取一些写作片段,具体如下。生1:自古以来,仁人志士“兼济天下”的智慧绵延千年。从哀叹民生艰难的屈原,到忧国忧民的杜甫;从舍生取义的文天祥,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利他精神无不在他们身上闪耀,也让他们赢得了尊重和敬仰。但是利他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又何尝不是利己先于利他呢?利己并非是自私自利,而是以自我完善为他人造福。中山大学李淼说:“最善于利己的人,往往也善于利他。”若不利己,怎能体察到民生之多艰?若不利己,怎能在山河破碎之际由个人亡国之痛想到天下百姓亡国之痛?怎能由个人之小愿上升到国家大愿?利己是花,利他是果,只有开好利己之花,才能收获利他之硕果。(《以利已之花,结利他之果》)生2:有人说“沉默是金”,但要我说,沉默有时也是可以杀人的利刃。犹记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丧夫失子,却在周围人的冷漠中走向死亡,让人无比痛惜。但从古到今,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总有少数发声者敢于人先。古有孔子在朝政腐败时,带众弟子游列各国,传播礼仪教化;近有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试图唤醒民众的思想。他们打破了沉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无法阻止别人的沉默,但我们可以不成为那沉默的大多数,而做那少数的发声者。(《沉默面前,学会发声》)生1所写作文主题是“人的本质是利己还是利他?”,针对这一问题,他没有遵从常见的“利他”观点,而是反弹琵琶,从“利己”角度生发出新意,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论述观点时,又能将“利己”与“利他”联系起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语言充满思辨性。这种不受大众观念影响的表达,展现出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生2所写作文主题是“发声与沉默”。他在发声与沉默的两端,毅然选择了发声,并以孔子、鲁迅等人为例论述,贯通古今。钱理群先生曾提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的公民人格,新时代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现代公民。当公民对公共事务发言时,最忌煽情、武断、偏颇,最需要理性、包容、多元,这种温和、公正、健全的思维是美好的品质,在高中阶段,这种美好品质的形成,往往有赖于语文课堂。因此,在学生由少年走向成年,价值观逐渐形成,成长为一位公民的过程中,培养其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与人的精神养育和文化构建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就应担起这一重任。

作者:张丽 单位: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