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体验辨析中成长思考

活动中体验辨析中成长思考

摘要:新课标提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需要采取辨析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此来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积极、自主、开放的辨析式学习,使学生在问题辨析中寻找答案,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对辨析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路径作一探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学习;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由此可以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以理论居多,在教学过程中易于出现老师一味讲,但学生理解、领会不佳的现象,而且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机械地记忆思想政治知识内容,其思维与意识主动参与的少,知识与观点不能完全内化为自身思想,进而不能完全对行为产生有益指引,导致思想政治教学效用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状,新课标提出“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的教学理念,为辨析式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提供了政策支持,本文即对辨析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路径作一简要探析。

一、辨析式学习方式的优势

所谓辨析式学习,是指紧紧围绕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与内容,确定辨析点,创设辨析情境,通过学生针对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找寻问题的答案,并在辨析中认知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一教学方式具有交互性、开放性、情境性和思辨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说教成分较多,长此以往,学生产生不想学的思想,但辨析式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切入点,学生结合自身社会阅历、相关知识储备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与维度梳理、整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不断深入的辨析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辨析式学习突破了原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刻板、固化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与意识的主动参与也可让思想政治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理不辩不明”,通过辨析,学生更易获得和接受正确的思维导向和观点,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有自己辩证的理解,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不易偏激或受到不实言论或不良行为的影响,同时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为高中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及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1]。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学习活动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目标,让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坚持真理,尊重规律,求真务实,是达成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法治思想则是其他素养的必然要求,公共参与则是学生责任感的外化,是其他素养的行为体现。

(一)研读教材,提炼问题

辨析问题是辨析学习的根本所在,好的辨析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可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维和观点的碰撞,正确答案的寻求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因此,恰当的辨析问题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给予精准的提炼,同时要体现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导向性是指教师所提炼的辨析问题要植根于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辨析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错误,先要给予学生完整表达的机会,在辨析结束前给予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辨析成果,最后由教师对辨析学习的易错点和难点进行讲解,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辨析而获得新知。比如,“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目标系教会学生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还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需要增强学生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但是提起哲学,大家不约而同地会感到哲学知识很抽象,尤其是高中生社会阅历较少,思想尚未成熟,对哲学的理解体会更增加了难度。围绕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教师就可以提供辨析问题。

(二)创设情境,融入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理论性、政治性和时事性的特点,按照传统方式教学,易于陷入老师枯燥讲解、学生一知半解的不良状态中,导致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不佳。辨析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以情境为依托,让知识、问题、情境与学生的辨析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价值取向的改变。其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恰当地引入辨析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辨析式学习活动的热情与参与度,而且决定着辨析式学习的最终效果及对学生能够产生何种影响。仍以“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让学生辨析福、祸之间的转化,体会老子的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进而体会到哲学的观点,即福和祸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或者可以以哲学小故事来创设情境。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学生通过辨析知道“事出必有因”的道理,明白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提炼问题也好,创设情境也罢,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情境中辨析“哲学是智慧吗”“哲学如何产生的”和“哲学有何作用”,最终解答哲学“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的核心问题[2]。

(三)有序组织,思辨探析

思辨的过程是辨析式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新旧知识与经验重新建构的过程。高中生知识储备不完备,社会经验不足,在思想认识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对辨析问题的精准把握、合理分析或全面解决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辨析式学习的特点及优势可以让学生立足教材本身,融入情境,实现角色代入,围绕正确与否、似是而非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分析,有助于学生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辨是非,理性思考,寻求最恰当、合理的答案,从而提升辨析能力。但思辨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要由教师宏观把控,学生自行组织,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以实现思想的碰撞,形成头脑风暴,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如“价值与价值观”的学习,教师可以以“炫富”这一事件,让学生辨析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认为合理的理由是什么,认为错误的理由是什么。针对这一辨析式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以单方的辨析过程,即由老师导入课程主题,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全体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四)落实新知,提升素养

辨析式学习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其实施的最终目的,应体现在助力学生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并能够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分析与解决自身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社会上各类事件具备最基本的判断力,从而形成并提升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在意识与外在行为。因此,每次辨析式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辨析学习的过程,尤其是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引发新知,构建知识体系,将辨析学习逐步推向深入,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正引领作用[3]。比如,自由与秩序也归属于价值体系,学生可以以辨析学习方式来思辨两者的关系,通过辨析学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总结归纳出自由与秩序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不应当完全割裂开来,而应当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谋求协调发展,即价值冲突时如何进行取舍。另外,从这节课的辨析问题也可以引出钟南山院士的事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应如何正确地规划人生,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即是下一个辨析学习的内容。总而言之,辨析式学习活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实践中,教师仍需要加强对辨析式学习活动提炼问题、创设情境、组织思辨、总结反思、引发新知等环节的精心设置,以最大限度发挥辨析式学习的效用,实现在“活动中体验,辨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月.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开展辨析式学习的基本路径探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24):2.

[2]马睿.谈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7(11):110.

[3]李维维.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好日子,2019(10):1.

作者:瞿洁玲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