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思考

大学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思考

【摘要】在当前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综合师范类大学将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列入到工作重点中。综合师范类大学内部科学合理地开展声乐表演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在该方面的素养,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同时细致阐述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以及强化策略内容,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需要充足的人才来保障自身的良好发展。综合师范类大学作为对专业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场所,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综合师范类大学内部声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重点课程之一,需要领导对其有足够的认知并给予重视,继而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积累。同时,学生要对专业的扎实程度进行自我检验,时时反省,以提高个人能力水平。

一、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课程时间有限

通过对各大综合师范类大学的音乐教学课程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数量较少。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要求学生必须选择自身专业的理论课程,使得实践课程的数量大幅减少。令人担忧的是,在这少量的实践课中,音乐教师授课时还会出现“重心偏移”的情况,使教学实际情况更加恶劣。实践课程的数量存在限制,以至于教师不能良好地指导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学质量不断降低。不仅如此,每周的课程表中,数量最多的是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学生自身的基础较薄,长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专业实践和锻炼,导致学生整体的能力水平下降,不能达到预期定下的目标[1]。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综合师范类大学内部进行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时,通常都是根据“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模式来开展课堂实践教学。该方式的运用侧重于技能的训练,由于时间因素的制约,部分理论知识以及表演能力的培养会被忽略。经过对相应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该方式会加大教学的局限性,且不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任务较为单一,无法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与此同时,在教学时,如果过度重视课堂,忽视舞台表演的经验积累,学生会极难达到规定的基础标准。不仅如此,部分综合师范类大学的教师更注重外国的美声演唱,忽视国内的作品,导致学生的能力不平衡。

(三)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部分综合师范类大学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出现了与师资力量不匹配的情况,导致教学效率跟不上学生增加的速度。随着社会各界对声乐表演专业愈发重视,声乐表演专业课程在学校课程的占比大幅提升,此时需要大量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人才。经过统计某省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人才数量,了解到教授声乐表演实践课程的教师中有62%都是非专业人士,这部分人员多是音乐专业出身。这使得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延误了学生的学习与其表演能力的提升。

二、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若要将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的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可以在课程设置的方面上进行创新。通过将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作为独立的内容,来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随着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的加深,教师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也产生了清晰准确的认知。为提升教学工作的效果,需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且在该基础上进行多种样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创作;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实力。例如: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之后,可以结合课上所学内容,拟定适合学生创作、表演的舞台剧内容;教师可以在筹备舞台剧的初期阶段,将任务交由学生全权负责,让学生亲自完成道具的设计与制作、服装选择、剧情设定等工作。该过程中学校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其在前期准备阶段和担任剧组职责时,充分掌握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校方要增加声乐表演专业的相关课程,例如:声乐方面的即兴表演、不同乐器的学习、舞台剧内容设计等。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实力水平。

(二)组织丰富的表演形式

国内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时长较短,一学期仅有十几个课时,学生在短时间内实践、消化专业课知识非常困难。因此需要专业的教师人才,拓宽思路,突破以往教学中的陈旧理念内容,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学校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在院校内开展声乐表演类的比赛和活动,例如:歌咏比赛、戏曲表演、男女高音演唱、合唱比赛等一系列形式。校方可以为这些比赛和活动设置各类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锻炼其专业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比赛的模式,自行确定比赛组队的人员,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单人模式或团队模式来进行比赛,团队人员可以选择班级同学。这些多元化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与自信心,还可让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吸收、使用日常所学的知识内容,并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此外,综合师范类大学需要充分使用社会资源,例如: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的学者开展声乐表演相关的讲座活动,并让其展示专业的声乐表演技艺,让学生感受声乐表演艺术的魅力,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如此,还可以让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决学生在表演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突破、学习,来实现自身实力的强化[2]。

(三)加强校内师资力量

强化教师的思想意识,提高其教学能力,是提升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此,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提高自身的意识,加强在专业方面的能力水平,这样才能够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才能不间断地培养出综合素养较为优秀的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在教育工作中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加深对其的认知,还需要摒弃以往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加实践教学的开展次数,并优化整体教学质量。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促使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充分融合,提高内部教学工作质量。综合师范类大学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严格把关声乐表演专业的教育人员质量,还要对在校的教师进行能力考核,创建出完善的考核标准,提升学校内部教育人员的质量与职业素养,从源头改善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情况,创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仅如此,综合师范类大学还要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的作用,充分使用院校内部资源,利用内部优势;还需拟定声乐表演教学团队完善的制度内容,并设立测评、奖励机制,对教师主动优化教学方法的行为进行鼓励。在不断探索、实践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最终制定出与真实情况相符合的教学模式。由此为提升教育质量做出一定贡献,促进行业良好发展。

三、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强化策略

随着教育结构、模式的改革,以往所使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综合师范类大学需要深入研究能改善、强化自身当前情况的策略,从而实现全新的教学目标。

(一)创新课堂的设计

以往的声乐表演课程是由导入、练声、传授新课、解读重难点、作业布置这几部分重要内容组成,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行之有效。在遵守这一课程设计思路的同时,建议注入“理论先行、指导精准;正确观念、科学方法;动用心脑,多次实践”的理念。“理论先行”不只是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浅显的了解,而是要增加知识的深度,以此来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探究。“指导精准”是指能够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关键客观因素,这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知晓、掌握声乐表演专业前沿的动态内容以及科学的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并以思想引领行动。“科学方法”主要是指学生在歌唱方面优秀潜能的最佳开发方法。“动用心脑”是教师想要取得教育成功的主观因素。“多次实践”是指教师要对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授课方式进行多次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处理,继而提升教师在分析、观察方面的能力。在课程中融入此类教学方针之后,可以让教师变得更加自强、奋进。而学生则是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促使教学工作的质量大幅提高[3]。

(二)改善教学结构

为顺应当前的教学改革内容和人才发展需求,要对目前的培养方案内容进行优化。第一,确定毕业生进入工作场所的考核标准,尤其是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要将实践作为考核的重点,其他方面作为辅助。教师团队最好由实践、理论两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以此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第二,在培养声乐表演方面的人才时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其能胜任社会中的艺术类工作、职业艺术家,或者是二者兼具[4]。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下,综合师范类大学声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深入分析声乐表演专业教学的现状、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教学实践环节的强化策略等内容,能够了解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实践活动、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实践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张真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