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戏剧的传播转变思考

线上戏剧的传播转变思考

【摘要】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戏剧逐步发展,其是否能成为未来戏剧的发展方向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线上戏剧不仅在戏剧的传播媒介、创作方式中有所转变,在空间、演员、观众甚至内容、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改变。其有可能改变戏剧演出过程中的观演交流模式。然而,剧场能够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观众可以直接参与戏剧的审美创造。如何推动线上戏剧进一步发展,值得引起深思。

【关键词】线上戏剧;空间;演员;媒介;效果

线上戏剧像一只冲出重围的猎豹,飞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线上戏剧出现的时候,它已经在戏剧道路上迅速奔跑了。后疫情时代的戏剧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各个领域的青年学者、专家们通过线上学习、沟通,促使线上戏剧不断成长。从演出模式到戏剧整体效果等方面,编剧、导演、演员都在不断进行调整,各大线上戏剧团队也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和成功中磨合、碰撞,经过最初的懵懂期,线上戏剧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有人说,线上戏剧是疫情带来的产物。是的,疫情的确加速了线上戏剧的迅速发展,但线上戏剧一直以来默默地产生、默默地发展,这是网络兴起后的必然产物。受疫情的影响,线上戏剧发展节奏加快,提前让大家感受到线上戏剧的冲击力。线上戏剧在表演、编剧、戏剧创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传播方面也有着不同于线下戏剧的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梳理。

一、空间的转化

社会的空间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学家所讨论的问题,社会空间包含城市空间、网络空间等,而这种空间又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线下的真实生活空间;二是线上的虚拟空间。社会空间包含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风俗、群众心理、生活习惯等,而线上的网络空间也同样包含这些因素。齐美尔在《城市社会学》中对真实的社会空间进行了研究。从齐美尔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把我们多样的生活放入特定的空间中,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关系中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形成最准确的社会认识,因为将生活的关系、感受、情节等复杂的社会问题投入空间关系中,才能从社会文化、社会风俗、群众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发现其中的关系与区别。在《城市社会学》中,帕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空间理论,提出了“文化复合体”的新说法。帕克不仅从“文化复合体”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空间学,还从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中对城市空间进行具体的研究。他发现,一个城市的社会变化不仅局限于社会组织和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化,还体现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中。社会文化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习俗的不同等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卡斯特是20世纪90年代后网络空间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卡斯特从网络空间扩展的角度出发,研究缺场空间的空间扩展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网络空间不同于城市空间,因为网络空间不是实体的空间,超越了地理的边界限制,不是一个在场的时空,重在信息的交流、交换和信息的传递。网络空间的研究重在信息传播的研究。网络空间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空间,线下空间即有限的、局部的、有边界的、身体可在场的实体空间,而线上空间则是崭新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型空间,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以丰富的信息为基础承载模式的无边界的信息流动缺场的社会空间。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信息可在缺场空间实现自我传播。虚拟空间也包含社会信息、社会文化、社会组织关系,只是空间发生了一定的位移,但其中的因素却有增无减。线上戏剧就是一种虚拟的缺场空间中的身体传播的形式,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线下的真实空间转移到线上的虚拟空间,时间和身体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时间不再受空间的限制,身体也不再受空间的束缚,空间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使传播学研究的方向和角度发生了转变。虚拟线上戏剧的传播值得传播学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地理空间的转化是由现实空间造成的,心理空间的特殊在场也同样使线上戏剧传播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现场性”更多地诉诸该“戏”与舞台上不同介质之间的整体调度所创造的“情境”,核心在于保证观演间“活生生”的交流关系从而构建共同体。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整体陷入迷惘,人类在外无法逃离病毒、向内无处容身——肉体被拒绝贴近他者所在的空间,情感也因此陷入离散。[1]

二、演员位移转变

演员表演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表演的方式、表演的空间、表演的对象感、表演心理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的转变。空间的转变、场景的转变、镜头的转变、受众的转变、表演模式的转变都会对演员的表演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方面来说,线下的剧场是大空间的,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演员在台上尽情地演,随时跟观众互动,能收到观众的即时反馈。而线上的戏剧表演,很难感受到来自观众的即时互动和情景反馈,对演员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从镜头的转换来说,剧场的戏剧表演是镜头找演员,演员随自己的表演方式而表演。但线上的戏剧表演方式不同于剧场表演,演员不得不兼顾镜头的转换,演员需要随时注意镜头的移动,这增加了演员的表演难度。以线上戏剧为启示,重新调整戏剧的演出形式,可以为当代剧场拓宽新的演出市场和创作空间。对于演员来说,传统的戏剧演绎处于舞台之上,舞台演绎的特点在于观众的对话。演员在舞台上演绎之时有观众在台下对演员回馈。回馈主要在于目光、肢体、表情、掌声、喝彩以及态度等方面。对于演员来说,表演有对象感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观众的即时回馈对于演员的表演至关重要,这影响着演员表演过程中的状态和表演感受。例如,演员表演过程中遇到观众台下的喝彩和鼓励时,演员即时发生积极响应,俗称“越演越有劲儿”,与观众的互动也随之加强,整个表演效果会加倍提升。对演员来说,线上戏剧表演最大的挑战在于少了观众的即时互动。演员应做到心中有观众,心中假想观众的存在,想象观众眼神,观众互动,观众配合,这些即兴的观众回馈是线上戏剧中无法即时进行的。这对演员来说是存在挑战难度的。这与电影、电视剧存在差异,线上直播戏剧与现场版戏剧一样,没有NG,没有重来。

三、观众观影感受转变

观众也随着线上戏剧的兴起而发生了转变,线上戏剧和线下戏剧的意见领袖发生了些许变化,线下戏剧表演时,很多业余观众是被专业观众带进影院的,很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爱上了戏剧,从此开始关注戏剧。但是,线上戏剧的产生使意见领袖发生了变化,个人直接选择点击观看的能力增强,带他人观影的频率降低。由于线上戏剧不受空间的限制,而且在时间上也更自由,所以会产生一种现象,爱看戏剧的观众会越来越爱看。而原来对戏剧无感或不爱看戏剧的人越来越远离戏剧,他们很难主动选择点击观看戏剧,这就造成了受众的两极分化。观众现场氛围的互动性对观众的观影状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的互动、现场氛围的烘托对观影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线下沉浸式体验的观影更能增加观众的投入感和融入感,其对戏剧的感知力也会有所不同。观众选择线上戏剧的可移动性过强,与传统线下空间戏剧相比,线上戏剧有较强的流动性和较弱的稳定性。

四、媒介转变

线下戏剧的媒介是人,是剧场,是面对面的身体传播,而线上戏剧则以手机、电脑等移动媒体为媒介,演员和观众隔着屏幕沟通互动,这也是身体传播的一种形式,是虚拟的身体在场的传播方式。后疫情时代,多屏互动和线上为主的戏剧传播新业态逐渐兴起,观众从台下走到线上,传播媒介从空间转移到智能媒体,媒介的变化是线下戏剧转型的标志。

五、传播内容

在传播内容方面,线下的剧场戏剧与线上的直播剧的内容大致相同,但是也会存在着不同之处。演员的表演形式不同,剧本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由于线上戏剧的直播剧时间较短,所以相对线下戏剧的剧本内容而言,线上剧本内容有所变化,并且互动的内容设置有时也需要进一步调整。线上戏剧和线下戏剧不同,由于演员和观众空间、位移、关系发生转变,造成剧本传播内容的变化。演员和观众的关系不再是面对面形式的互动和交流,而是通过屏幕互动,某些互动的剧本需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特殊调整。

六、传播效果

由于上述四个变量产生变化,因此传播效果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拉斯韦尔的传播学有五个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简单来讲就是谁、向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效果。线上戏剧不同于线下戏剧,也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演员即传播者,受众即观众,传播途径发生了转变,由线下的剧场转移到线上的多媒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即表演的剧本内容,传播效果即最后收到的演出反馈。其中,变量和非变量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七、线上戏剧传播的局限性

首先,受表演空间和技术设备的局限,内容的不对称性和限制性是戏剧碎片形成的主要原因。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不利于构建完整的戏剧传播体系,而戏剧的碎片化呈现使得戏剧内容的传播在海量信息中出现某单一局部,观众在收看过程中逻辑产生差异性。戏剧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一定程度上对事物之间内在逻辑产生偏差性,局部信息的传播造成信息传播的片面性。其次,线上戏剧技术赋能具有局限性,网络技术会对戏剧的观看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信号的延迟、网络的不稳定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观看效果的偏差。其一,播出方的网络信号对线上戏剧的传播有高质量的要求,作为信息和信号的发出者,在直播的时候需要对网络信号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核。其二,对于观众来说,在观影过程中同样对网络信号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再次,线上戏剧对戏剧本身的版权保护相对薄弱,书本的版权、音乐的版权、影视剧的版权等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完善的状态,但直播线上戏剧还是一个新命题,此类版权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侵权问题也成为线上戏剧面临的最大风险,这类问题亟待解决。最后,线上戏剧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纸质票务,但也是商业化运行模式,目前线上戏剧的商业化运行机制尚不完善,还有待提高。线上戏剧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发展模式,以上两类有完善的商业机制和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但线上戏剧作为后疫情时代的产物,新晋迸发的网络成为戏剧传播的主要阵地,戏剧直播、综艺、短视频等多样的戏剧传播形式层出不穷,但看似多元的网络传播机制背后仍旧处于投石问路的阶段,成熟的线上传播模式还未形成,商业化路径仍旧需要探索。戏剧的跨领域合作也成为线上戏剧传播的商业化尝试,戏剧+电商直播,戏剧+文旅都是可行的方向,但是未来的发展仍需观望。线上戏剧是时代洪流推出来的新型的戏剧形式,我们应顺应它的发展趋势,让线上戏剧在本应发展的道路上加快进程。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升级的未来,戏剧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必然。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希望喜欢戏剧的我们可以随时用掌上戏剧开启精神世界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陈沺伃.论媒介化的现场性与线上戏剧〈等待戈多〉[J].戏剧之家,2021,(17):3-5.

作者:刘萌雪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