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工艺范例

安全施工工艺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1

关键词:道路整修施工;安全管理;工艺控制;人行道

引言

道路工程作为交通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交通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旦出现道路的损坏,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还会给人们出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对损坏的道路进行合理的整修翻新,可以提升道路工程的美观性能和安全性能。在道路整修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我们对其安全管理进行合理的重视,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还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合理把控,保证施工工艺安全及应用质量[1]。

1现阶段道路整治施工方法

我国现阶段的道路整治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施工体系,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施工方法选择,下面我们对主要的几种施工方法进行介绍。(1)天然砂砾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将天然砂砾作为主要的原材料,根据实际的道路整治需求,进行天然砂砾的铺设,然后进行铺筑、碾压等等一系列的操作以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工作,才能完成道路的整治工作。(2)水泥稳定砂砾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在混凝土搅拌结束以后,使用专用的设备进行摊铺工作。在使用这种施工方法时,需要我们对后期的养护工作加大重视力度,通过合理的维护保养,才能保证整治施工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还需要我们对施工环境等进行合理关注,根据周边气温进行配料的合理调整。(3)人行道施工方法。在进行人行道的施工时,需要进行放线测量操作,对方向和高程进行合理的控制。然后进行压实、铺设等操作,最后进行养护处理,就可以完成人行道的整治工作。本文以某工程为实例进行研究时,该工程对以上三种施工方法都进行了合理应用。

2工程概况

某市需要进行道路的整修工作,需要整修的道路长度约为390m,宽度为20m,道路为城市支路。该道路出现部分损坏的现象,对于没有损坏的道路维持原状,将损坏的区域进行挖除新建。整个道路的人行横道需要进行翻新,将原有的横道进行挖除,再进行新横道的建设工作。除了对道路的整修以外,对于道路上的基础设施,例如排水系统、交通标志、绿化等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整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对施工安全进行合理的重视,制定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对整修过程应用的施工工艺安全进行合理的把控[2]。

3加强道路整治施工安全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

首先要对道路整治施工的安全体系进行合理的完善,才能为道路整治工程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安全管理体系的合理的建立,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操作。很多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存在不健全的情况,这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规范性,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此,需要我们对施工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才能为安全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保障。安全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需要管理者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所有施工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才能为道路整治施工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2加强道路整修安全施工技术的实施

为了保证道路整治施工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安全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安全施工技术的实施:第一,道路整治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施工坑洞,需要我们对这些坑洞进行合理的防护,通过警示装置的放置,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二,在夜晚进行施工时,需要将施工设备进行警示装置的粘贴,提醒路人此处正在施工,还要将所有施工车辆进行保养,保证施工车辆可以正常运行。第三,所有的施工材料需要整齐堆放在指定位置,在夜晚施工需要控制施工噪音。第四,道路整治施工会影响施工附近的交通情况,在施工之前,可以进行交通疏解对策的制定,得到批准以后可以按照制定的对策缓解交通问题。第五,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指定的施工区域进行施工,严禁擅自超出施工区域,将施工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第六,因为道路整治工程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安全警示装置的合理设置,安排专门的指挥人员,避免车辆对于施工现场的影响。在道路整治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控制的重视[3],才能保证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完善风险评估及安全咨询制度

最后还需要对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可以提升道路整治施工的安全性,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我们在进行风险评估制度的完善时,可以按照以下两点要求进行操作:第一,将潜在风险的风险源找出,可以从施工环境、设备、工艺等等方向入手,确定主要的风险来源,并对找出的风险来源进行分类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第二,施工风险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在道路整治工程出现变化时,施工风险也在随着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变化情况,重新进行施工风险的评估,这样才能保证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在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以后,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安全咨询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合理的安全咨询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首先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讲解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接下来可以在每周例会都进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规范的重视度。最后还可以设立咨询系统,可以解答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4道路整修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只有严格的道路整修施工工艺控制,才能更好的把控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安全,本文从对施工要点的把控方面阐述道路生产安全及工艺安全。

4.1沥青混凝土层碾压温度及速度的控制

碾压温度对龄期混凝土的压实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产生其他影响。在碾压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隆起、出现摊铺裂缝、碾轮占有沥青料、堆料等等问题的出现,无法保证压实的质量。在碾压温度过低的时候,则会出现压实无效等问题的出现。为此,需要在碾压的过程中,对碾压温度进行合理把控,将碾压温度保持在110℃到120℃之间,如果出现温度无法控制的情况,最高不能超出160℃,否则无法保证压实的质量,影响道路整修施工的整体质量及未来的道路安全。接下来还需要将压实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提速,但是要保证碾压的质量[4]。

4.2人行道板施工控制要点

在进行人行道板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基层的清理工作进行合理的重视,对砂浆的饱和度进行合理的检测,如果出现饱和度不足的情况,需要进行砂浆的铺设,避免空臌现象的出现。还要在清理的过程中,对平整度进行关注,保证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可以使用铝合金作为平整度的检查工具。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砖缝不正的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进行人行道的铺设过程中,要和紧邻的建筑物需要顺接。还要对人行道板铺设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铺设质量的检验,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3人行道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上文已经对人行道的施工规划进行介绍,需要将整个人行道进行拆除和翻新处理。混凝土施工是人行道的施工重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对原材料的进场进行合理的把控,严格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根据对实际施工情况的分析了解,该工程决定使用木质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浇捣和浇筑为施工的关键,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在进行浇捣的过程中,需要对坍落度进行合理控制,并选择适合的振动棒,浇捣出需要的混凝土密度。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的时间和速度,保证混凝土材料可以一次性浇筑完成。

4.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控制要点

在进行基层的施工时,主要有两个控制要点,一个是基层的摊铺工作,另一个则是基层的碾压工作。只有保证摊铺和碾压的质量,才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道路修整工程的施工道路较长,有些部位受到地形限制,无法通过机器进行摊铺,为此选择机器摊铺和人工摊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在摊铺设备可以运行的道路上,通过使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工作,在部分路段进行人工摊铺。在进行基层的压实处理时,需要进行多次压实工作,直到压实程度达到设定的压实度[5]。

4.5砾石砂底基层施工控制要点

砾石砂底基层施工是整个道路整修施工的第一个施工环节,该施工环节的控制要点为施工流程的控制。在进行砾石砂底基层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为后续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的施工流程如下:先进行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在准备结束以后可以进行施工放样操作,然后进行材料的运输和摊铺,最后进行碾压和接缝工作。在整个基层施工结束以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处理,保证基层的使用寿命。

5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工程概况进行总结,主要介绍某道路整修的大体情况。然后进行安全控制措施的提出,主要从安全体系的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完善、安全施工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为道路整修工程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接下来我们对道路整修过程中的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分析,每个施工环节具有相应的控制要点,主要对这些关键点做好把控工作,才能保证道路整修工程的质量符合建设要求,同时保证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益志.公路养护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6):129-130.

[2]王宇.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J].交通世界,2018,463(13):139-140.

[3]冉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及质量控制[J].大陆桥视野,2017(18):161-161.

[4]方怀霞.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0):156-157.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2

关键词:复杂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我国轨道的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铁建设受到广泛关注,获得更多先进技术的支持。进行地铁施工时,需要穿越城市中敏感的基础建筑与城建设施,大部分地铁工程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因此,在进行城市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施工安全,不断完善地铁施工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

1地铁工程施工特点

地铁项目的建设工期相对较长,工作量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依靠各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由于使用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相对难度较大,因此,在地铁进行施工前,须及时了解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应对施工要点与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使施工各环节均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地铁地基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施工内容,主要由于地铁处于地下,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在进行地基开挖时,易遇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制定更加健全的方案,需要有效预防不利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1]。

2复杂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流程

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应有所保障,应严格根据安全控制流程,执行相关的施工要求。在工程开始前,首先需要确定对地铁施工的专项方案,这些方案在制定时,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的相关评估,了解地铁结构的稳定情况。制定地铁结构产生变形的控制标准,使其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可对正在进行施工的项目及时监控,并设置全方位的远程自动化监测体系,以便获得施工中地铁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地铁结构可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可靠的状态内。应根据监控所得的动态信息反馈,了解并调整施工方案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异常状况需要做到提前准备,并提供解决方案,全程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施工完毕后,需要对地铁工程中的项目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及安全分析,再根据评估的结果,了解目前地铁项目的成功率及是否需要进行修复与恢复工作[2]。

3复杂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洞桩法

3.1施工方案控制技术。首先在地铁工程施工前,需要能够确定地铁的施工方案,采用模拟数值的方法进行计算,对地铁中大断面的具体隧道施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得出主动法,需要在所有施工办法中,选择绝对沉降控制的结论,深入分析结论所显示的施工优势、施工办法及工作步骤,工作步骤应从中洞开始进行,再进行测洞施工。在完成相关施工的过程中,应确定导洞相互间是独立的,导洞须拥有长久的衬砌结构,可确保中洞衬砌的支撑,完成整个隧道的衬砌[3]。

3.2施工降水。为了保障暗挖工程的安全质量,解决沉降问题,须对地下水予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实施一定的控制,使实际施工过程存在限制,如地理位置、地面条件等,使施工降水方案能够结合地面、导洞两种不同环境的特点。对于地层残留的水分,尤其是针对潜水水流,首先应结合地质的实际情况,一旦隧道拱部的上层存在滞水或管线渗漏水的现象,可以通过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水处理,可以进行地层方面的加固。潜水存在的范围主要是车站断面层,需要使用截水沟及集水沟完成明排任务。一旦潜水处于隧道的拱部,需要结合堵、排两种方法进行水平钢管的搭建,确保洞内的水分能够有效排到洞外。如果仍存在部分残余水分,只需采用注浆的方式在掌子面进行水分阻止。以上方法均难以满足施工过程产生的降水情况时,需要在洞内增加一些轻型井点,通过真空降水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4]。

3.3超前大管幕。通过使用管幕超前支护,可有效避免可能产生的塌方现象,可尽量做到控制沉降问题,在下穿地表及穿过地下建筑物的过程中,可起到超前预支护的作用。此措施在较发达的城市中已获得广泛的使用,管幕设置在已有的环线隧道以及新建地铁车站的隧道拱顶处,沿着车站隧道单层断面的拱部,布置已环钢管相互间的双扣式槽钢、单扣式工字钢及环向相邻钢管的中心线,各部件间需要保持一定间距[5]。超前管幕施工一般使用水平液压钻孔的顶管机[6]。其施工的方式是一种较为先进、较典型的工艺方式,钻头与钢管间存在一定距离。超前管幕施工能够有效控制地层沉降的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减少产生的震动,可以避免噪声的出现,缓解噪声的污染问题。

3.4水平跟踪补偿注浆。在实际进行管幕施工的过程中,实际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地层损失,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时,需要及时进行地层加固,并有效控制结构的变形情况,促使水平跟踪补偿注浆可发挥更多的价值[7]。补偿注浆管使用的是袖阀管,在施工中的连接方式属于一种典型的分段连接,为了保障与管幕施工间相互一致,需要将其有效固定在管幕的钢管上,使袖阀管可进行单向止浆。若出现了注浆,其实际需求须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应保障在注浆过程中,注浆管不会产生堵塞现象。针对特殊要求可通过多次实施不同注浆完成,常用的注浆材料包括普通水泥及膨润土等[8]。

3.5全断面预注浆。在中洞管幕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对天梁开挖及对地梁捣动的情况,这些步骤均会产生渗水或坍塌的现象[9]。因此,在结束中洞管幕施工的程序后,应对掌子面进行全断面注浆,不断对管幕施工过程产生的地层损失进行补偿,可置换降水盲区的残余水分,做到有效加固地层,提升土体的整体密实度,降低土体变形与沉降,增加地层对管幕的支撑作用。具体注浆是分段进行的,应始终坚持多孔少注的原则,一次性注浆。在注浆的过程中应避免结构隆起、变形及缝位出现破坏冒浆的情况[10]。粉细砂、粉砂质黏土或黏土地层应进行全面注浆,需要选择超细的水泥液浆作为材料。针对粗砂或软湿地注浆,浆料可采用无收缩普通水泥。

3.6背后回填注浆。施工工艺与所使用的材料较为特殊,不同结构间可能会存在孔隙,如不及时回填孔隙可能会导致控制地层捣动变形或结构出现沉降[11-12]。背后回填注浆主要是沿栅钢架的周边回填孔隙,使不同的断面间能够形成闭环,再进行回填注浆,使掌子面始终处于封闭状态。

3.7自动监测系统。完善监测系统可监督整个施工过程,传统的监测技术难以监督密度较高的行车状况,因此,需要使用高精度远程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实现对地铁结构变形的全面监控。应了解监测隧道结构的沉降问题,轨道结构的沉降需采用静力水准系统,使用变位机监测量轨的水平间距,使用倾斜仪测量轨道高差,使用测风仪监测变形膨胀[13]。

3.8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控制。随着科学技术更加先进,在进行地铁工程施工时,可将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融入项目安全监督管理中[14]。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可满足安全监控及管理的具体需求,比如在地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组织地铁施工建设时,应明确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复杂的地铁工程项目,及时通过信息数据的方式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促使数据查询更健全。施工单位对工程量的状况进行核算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析,了解生产项目的进度报表,对基础信息及开挖掘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均进行统一管理,促使施工可以进行动态化监督[15]。

4结语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3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

1电力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现状分析

电力工程很多施工工序都是交叉进行的,途经环境恶劣,已经成为引发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根据现有的施工经验可知,为了能够全面推动工程项目安全建设,需要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推动现有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变革[1]。从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电力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安全监理的认知存在不足。监理工作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单位已经认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相比之下,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更多地处于被动状态,受传统工程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施工单位习惯于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而施工安全管理不直接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容易被忽视,导致安全监理工作举步维艰。(2)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认知存在不足。目前我国的监理人员均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但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本身具有复杂性,并且因为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在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风险,导致监理人员难以第一时间预见风险,增加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隐患。

2电力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意识培养策略

为了能够培养监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未来工作中必须要明确相关管理规范,通过科学的监理工作模式,使监理人员能够对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形成全面认知。

2.1实施标准化安全监理流程。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中,监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需要以电力工程项目现状为出发点,这样才能避免监理与工程实际脱节。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认真执行安全监理的工作流程,以安全监理规章制度为切入点,在形成完整的监理工作模式后,优化安全监理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施工安全监理期间,可制定标准化的安全监理流程,遵照“零失误、重实效、严执法”的原则,将安全监理工作落到实处,使监理人员能够全面投入到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中,避免监理流于形式,建立完整的工作路径,这样才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2.2构建安全监理风险制度。在施工安全监理管理中,应该构建完整的安全监理组织机构,并明确监理管理的相关细节,使施工安全分配、工程安全质量评价等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在监理管理中,监理人员应该遵照现行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地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规范等开展工作,强化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动态监督,充分了解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并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做总结、评价,并针对各种可能产生安全风险的项目进行监控,包括施工速度、关键施工工艺等,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等。

2.3重视安全监理培训。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本身具有复杂性,因此为了能够不断深化监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相关人员还需要通过开展安全监理培训、学习,提高安全监理水平,掌握风险分析的方法,熟悉隐患的排查、处理,同时保证单位时间内的培训次数;定期召开安全监理会议,针对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常见安全问题及事故案例进行学习、分析。电力工程监理安全培训中,应该保证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安全监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监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条例、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国标、行标、安全教育知识等。除此之外,在培训中还需要针对各种潜在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讨论,如结合本次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现状,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进行讨论,如有限空间作业、一级动火作业、高空及交叉作业等高风险作业所引发的安全事件等,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寻找安全隐患的处理方法,将风险意识深入到每个监理人员的脑海中[2]。针对电力工程项目中各种可能引发风险的作业项目,监理人员需要强化对人为因素管理,如在特殊岗位或者进行危险作业的人员管理中,应该制定完整的培训与考核制度,在做到持证上岗之后,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水平,将各种潜在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针对电力工程项目中的特殊状态,安全监理人员在进行高风险作业安全监理前,可考虑召开风险评估交底会议,通过头脑风暴法总结安全事件的诱因、预防手段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2.4强化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预控。电力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安全风险是多样的,为了能够充分培养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完善监理标准,针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跟踪分析,提出安措要求。所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监理人员能够深入到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第一线,提高预防各种安全风险的产生。如在重大项目的施工管理,需要监理人员随时监督施工过程,并积极预见各种潜在安全风险的发生,例如作业人员没有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工器具不符合现场要求等,这些都会增加施工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针对电力工程项目中难以控制的风险隐患,可考虑通过作业前应急演练、安全技术交底等方法,让每一位作业人员提高安全主动性,针对性评估安全风险的产生,完成安全风险调控,实现安全施工。

2.5优化施工安全检查机制。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该全面落实安全监理管理体系,并持续优化安全监理管理模式。所以为了能够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彻底杜绝安全事件发生,需要监理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理体系,其中的重点包括:(1)施工前,监理人员应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资质以及建筑材料、设备等进行认真检查,遵照相关条例能够逐条落实安全管理规范,针对任何不达标的现象需要及时做出整改,避免安全危险因素进入现场。(2)电力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应该强化对现场巡视,针对各个施工步骤做安全、专项检查,尤其是高发安全事件的项目做监督管理,将安全风险工作落实到实处。(3)监理人员在安全因素排查期间,应该形成详细、全面的记录,确保在发现安全风险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确定安全风险的管控要求,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理体系,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2.6搭建监理安全风险数据库。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监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在风险管理阶段,监理人员需要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数据库,通过该技术库采集整个项目施工中的各种风险信息,使监理人员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过程更加完善,最终为指导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支持。在风险管理中,其数据库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统计,并第一时间传递安全监理信息,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更有针对性,该安全监理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图1介绍的数据库结构,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监理人员需要将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风险信息、项目风险管理标准以及风险识别等作为安全管控的重点内容,在形成完整的风险报告之后,根据报告确定各种可能引发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形成安全风险的控制手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并降低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在系统运行中,监理人员可不断上传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信息,使系统能够详细记录电力项目的安全风险,并生成记录。

3结语

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本身具有复杂性,因此对于监理人员而言,在当前工作中必须要了解电力工程的诸多安全事件,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各类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安全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因此监理人员必须结合现行的工作要求培养风险意识,并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工程管理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1]杨海峰.电力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意识以及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126-127.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安全风险;改进措施

0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相较于普通的建筑工程,其施工技术更加复杂,且受地质、地形、水文气象条件等多种地理因素的限制,不仅施工难度高,且需投入的资金较大,还牵涉与多个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这些均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尚存在管理机制风险、人员风险、监督与现场风险、应急风险等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应加强对水利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对影响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多方面的风险系数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符合质量要求,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1管理机制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及规模在不断扩大,以往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时展及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由于受资金投入等现实问题的影响,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机械化程度及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均受到制约,存在基础薄弱、管理手段落后、方法单一等不足,直接对施工管理的效果构成不利影响,无法发挥其预期作用,以致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当前仍处于管理较为粗放的状态中,施工企业中的部分管理部门未能清晰地明确自身的职责划分,施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加之管理缺乏力度,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及进度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未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的效应,为水利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1.2监督与现场风险。部分施工企业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够,对安全管理未给予足够重视[1]。加之施工企业为追求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率,往往存在重施工轻管理的错误理念,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现场监督管理制度来逐一落实和执行,以致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为后续的施工带来风险,导致安全风险发生率上升。

1.3人员风险。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及其技术水平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但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工艺繁琐、流程复杂,且劳动强度大、薪资待遇又不理想,对具有专业化施工技术水平的人才缺乏吸引力,只能降低门槛招聘,以致施工队伍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不仅一定程度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还给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此外,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与多个部门协调,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没有夯实的专业知识、足够的施工管理经验及协调沟通能力,必然影响工程进度。因此人员因素也是构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安全风险之一。

1.4应急风险。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由于受人员、施工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一些应急突发事件,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第一时间及时处理,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而恶化,以免给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但多数施工企业侧重于对工程建设进度及建设成本的管理,对于安全问题、应急风险重视度不够,甚至未能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去处置,应急处置能力有限,不利于事故的及时控制与止损。

2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2.1健全管理机制,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效应。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要想避免安全风险,施工企业首先应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转变以往重施工轻管理的理念,树立施工安全第一的理念,积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认识到施工管理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对现有的管理机制加以健全和完善,制定一套完善而具体的管理体系,凭借健全而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开展各项施工管理工作,让上至领导下至一线施工人员均明确各自的职责划分,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真正发挥施工管理的作用[2]。最后,施工企业应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及高新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提高机械化程度,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及建设质量的提升,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2.2加大监督与现场管理的力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防止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及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现场管理力度,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具备评判及预估能力,从而准确而及时的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处置措施,降低安全风险等级。此外,日常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和检查,善于发现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做到明察秋毫,不漏过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隐患严重的应停工整改,直至安全隐患被消除再开工,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2.3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及技术水平,强化安全意识,提升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3]。另一方面,为管理人员创造有关施工管理领域再教育的机会,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施工管理水平,以便其运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施工管理经验、良好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服务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为施工人员的规范管理、施工的有序进行、安全风险的规避而贡献力量。

2.4完善应急措施,提升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施工管理者应具备足够的应急处理能力,第一时间进行妥善有效的处置,尽量避免事态扩大和恶化,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应具备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让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均能明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自己的职责所在,主动配合施工管理人员按应急预案迅速、镇定、有条不紊地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4]。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还要沉着冷静地做好应急总指挥,确保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的切实执行,能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展态势,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向施工人员进行案例宣讲,做到安全警钟长鸣,施工安全无小事。

3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惠及民生、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及时发现、有效控制,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莉.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改进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2713.

[2]刘玲.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安全风险及改进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2656.

[3]窦智.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与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523.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5

关键词:施工安全;安全责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

1前言

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点,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建筑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和基础,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要统一思想,始终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把施工安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指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所要达到的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是确定奋斗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与奖惩,以激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值。采用科学的目标预测法,确定合适的目标值,并研究达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手段。(2)根据安全目标的要求,制定实施办法,有具体保证措施,力求量化,以便实施和考核。(3)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标准》。(4)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层层分解,逐级负责,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作为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经营管理者任期目标责任制,应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实现与其经济收入和荣誉挂钩,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3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不安全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3.1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靠人,人也是管理的对象。人的行为是安全的关键。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安全事故,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3个方面。身体缺陷指疾病、职业病、精神失常、智商过低、紧张、烦躁、疲劳、易冲动、易兴奋、动作迟钝、对环境过敏、应变能力差等。错误行为指嗜酒、吸毒、吸烟、、玩耍、嬉闹、追逐、误视、误听、误嗅、误触、误动作、误判断、意外碰撞或受阻、误入险区等。据统计,有88%的安全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上述一些人的生理、心理缺陷和错误行为都可能产生不安全行为。因此在安全管理控制中,一定要抓住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关键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增强安全意识。

3.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为3方面,即设备和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设备和装置的缺陷指机械设备和装置的技术性能降低,强度不够,结构不良、磨损、老化、失灵、腐蚀、物理和化学性能达不到要求等。作业场所的缺陷指施工场地狭窄、立体交叉作业组织不当、多工种交叉作业不协调、道路狭窄、机械拥挤、多单位同时施工等。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有化学方面的、机械方面的、电气方面的、环境方面的。物质和环境均有危险源存在,是产生安全事故的另一类主要因素。在安全管理控制中,必须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断绝危险源。

4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1)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依赖的,因为有危险,所以才进行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以防止或减少危险。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义,就生产目标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人民和社会的最大负责。有了安全保障,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若生产活动中事故不断发生,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员工生命或资产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经营形势会变得更好。(3)安全与质量同步。质量和安全工作,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经营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哪一头都不能丢掉,否则将陷于失控状态。(4)安全与速度同步。生产中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进度,缺乏真实与可靠的安全支撑,往往容易酿成不幸,不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影响生产。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们应追求安全加速度,避免安全减速度。安全与速度成正比关系,一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选择。(5)安全与效益同在。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带来经济效益,从这一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是完全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在实施安全措施中,要本着既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力所能及。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追求盲目的投入,都是不可取的。

5安全管理要做到“六个坚持”

(1)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应该负责管理安全工作”。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2)坚持目标管理。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往往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3)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预防为主,首先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和布置生产任务时,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及时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4)坚持全员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安全管理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全过程。因此,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5)坚持过程控制。通过识别和控制特殊关键过程,达到预防和消除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因此,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必须列入过程安全控制管理的节点。(6)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意味着不断改进、发展和变化,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断地摸索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6结语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6

关键词:施工建设;安全意识;措施;建议

1工民建生产存在的问题

1.1相关负责人忽视监管工作

安全的监督管理是生产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督内容,那这个企业的生产也是没有质量和水平的,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必定也层出不穷。很多的企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都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意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明显不足,工作态度敷衍了事,没有将企业的生产发展放在第一位,也没有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危。由于相关负责人对监管工作的忽视,导致企业在生产安全保障问题上太过单薄,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有些企业面对施工建设项目,甚至直接取消相应的监管工作,这简直使原本势单力薄的安全保障工作更是雪上加霜。希望政府和企业积极主动的正视施工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严格监督和管理生产施工过程,给施工人员合理安全的保障,也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而铺设道路。

1.2施工场地环境恶劣

工民建设工程的施工地点一般都暴露在室外,附近杂乱不堪,施工场地危险物品陈设横七竖八,有很多高空作业需要各种工具相互交叉,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险象环生。这些场地的恶劣因素和束缚限制了工人们的活动,也对工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很多工人在一大片空旷的场地中却只有拥挤狭小的活动范围,如遇夏天,要顶烈阳曝晒;如遇大雨,还可能发生钢管等支架物摊到,严重时甚至造成伤亡事件的发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管理人员监管不力,对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放任自流,不加治理,没有给工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保障制度,造成诸多工伤事件。希望施工场地能得到快速地改善,给予工人们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安全施工。

1.3缺乏安全意识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施工保障制度,其次才能让工人们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工人们对安全意识的缺乏,很大原因是因为安全保障制度的缺乏。如果保障制度完善合理且不失人性化,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会随之而立竿见影。如果企业在具备完整的施工监管和合理的安全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工人们还无法自觉树立安全生产施工意识,就会对企业实施安全防范措施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例如电线乱接情况的发生、高空作业时不戴安全帽、生产报告资料填写不明或数据不符等都是工人们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的表现。对于企业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完备科学的重大风险防范措施,以防发生重大危险或施工变故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都是一种合理的保障。

1.4企业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很多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施工建设发挥不了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建设工程管理也很不到位,监管工作的懒散导致建设工人的安全意识下降,对于很多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隐患置之不理,一旦工程开工建设,安全事故很可能随之发生,后果不堪设想。相关负责人应该加强对监督工作的责任心,不能只追求工程建设的短期质量,而忽略了企业工程长远发展的目标。工程的监管工作和安全保障措施对企业的工程进展至关重要,相关负责人应该严加管理并科学合理的制定安全保障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发生,让工人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放心大胆有效地去完成任务。这不仅可以给予企业的施工生产人员合理的安全保障,也是为企业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设的“道路”。

2工民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

工民建施工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应该积极检查和监督,寻找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需要加强的弱点,并整合出科学的应对方案,立即制定补救措施。对于安全隐患十分巨大的工程项目,更应该多加检查和管理监督,积极探索改进方案与管理措施,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大力督促,唤醒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在制定监管制度时,要结合工程生产项目的特点,对症下药,将严格的监管制度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规定一切都必须按照管理制度来执行。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应该不惜奖励,对于擅离职守、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惩不贷。如此一来,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的脚步一直向前。

2.2改善施工场地环境

施工场地的环境好坏对施工安全的影响非常关键。施工人员往往栉风沐雨,在极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危险的高空作用,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却并没有引起企业负责人的注意。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施工人员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企业人性化的体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声望。在很多安全事故高发的天气里,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和应急措施,以免意外发生而后悔莫及。相关负责人应该给予施工生产人员充分的安全保障,减少噪音、灰尘等不利于施工者作业的影响,让施工生产人员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政府可以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及环境管理制度,为工人们提供硬性的法律保障。

2.3注重安全意识的提高

工民建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对于整个施工的建设完成都有着相当大的关键作用。为了让这种意识在施工人员心中根深蒂固,企业就应该自上而下的进行安全意识的觉醒和提高。施工团队的高层领导和管理者应该首先树立施工安全意识,完善相应制度和措施,使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企业施工的每个角落,使施工人员从眼到心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企业带给他们的保障福利。只有领导和管理层能做到充分的认识,施工生产的工作人员才能心中有所依靠和保障,这是企业给予施工人员的安全感,施工人员才能逐渐树立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正所谓上行下效,便是如此。企业应该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监管工作的培训,强化施工安全生产意识,树立企业文明发展理念,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信心,将一切应得利益和工作绩效相结合,让安全意识从上到下的贯彻到企业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中。

2.4健全工民建安全保障制度

施工建设的安全保障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企业以人为本,重视劳动力的生产和创造,有着人性化的管理和制度,紧跟文明时代的步伐,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和发展。一个人最珍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一个企业不能只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视那么多辛劳的生命个体,虽然支付了应有的报酬,也不能忽视施工人员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危险劳动。企业应该注重对施工生产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这是最基本的保障力度,如果连生命的保障都视而不见,那么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有人性化和凝聚力的。要合理科学地建立健全工民建安全保障制度,这不仅是对施工生产人员的一个合理保障和交代,也是为企业文明长远的发展而作善积德。

3结束语

健全工民建安全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施工建设需要的一大力度。在工民建设施工过程中总是会有很多隐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这不仅需要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加紧提高,更需要相关负责人的重视和监督管理才能给予支撑和保障,否则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再高,那也只能是一副空壳。政府和企业一定要给予施工人员最大的安全保障,这样老百姓才能放心的给政府和企业工作,工民建设安全问题才能逐渐减少,社会才能和谐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子凤.浅谈工民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管理[J].科学时代,2015,23(1):55-56.

[2]囤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政工程,2013,20(1):36-37.

[3]吴鑫.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19):42-43.

[4]陈永振.浅谈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研究[J].工程技术,2016,8(5):36.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7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吊装作业

1工程概况

合肥市蜀山区人才公寓B地块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湖光路与枫林路交口西北侧,占地面积3.284hm2(49.26亩),拟建2栋30层、1栋24层、4栋17层共7栋高层住宅,地下车库一层,总建筑面积88583m2,主体结构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为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50%。预制构件设于标准层,主要预制构件分为竖向预制构件和水平预制构件,其中竖向预制构件为外墙板、预制内墙板、PCF板,水平预制构件为预制叠合板、预制阳台、预制设备平台板、预制楼梯。工程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与传统建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预制构件运输、预制构件安装、高处作业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是在施工现场,贯穿深化设计阶段、运输阶段到施工阶段整个流程,应做好前期策划、方案编制和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

2深化设计阶段和安全管理前期策划

2.1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设计单位依据原设计院传统施工图,根据设计依据、规范以及现场塔吊吊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拆分设计,设计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机电、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深化设计单位要有相应的设计资质,深化设计图纸必须经过原设计单位的认可。

2.2承载力验算

深化设计单位应针对构件脱模、堆放、运输、吊装等各种工况,进行吊具、预埋吊件的承载力验算、起吊设备与装置的承载力验算,从构件尺寸、重量的拆分到预留吊钉的选取,都应提高吊装安全管理系数,本工程采取安全管理系数≥2;应进行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各种施工临时荷载作用构件支架系统和临时固定支撑的承载力验算。

2.3安全管理前期策划

安全管理前期策划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在深化设计阶段,深化设计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联合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期策划,为后期施工打下基础。2.3.1塔吊的选型、布置及在结构上的附着。①预制构件重量大,塔吊选型应根据最大预制构件的重量、最大吊运距离、塔吊起重能力等参数进行选择。本工程最重预制构件为阳台预制构件5.8T,1#、2#、5#、6#、7#楼塔吊型号选用徐工XGT7020,3#、4#楼塔吊型号选用徐工QTZ280,均未超过塔吊起重能力的80%。②塔吊使用频率非常高,工作时间长,应采取一栋楼设置一台塔吊,本工程7栋楼共布置了7台塔吊。③塔吊附着较传统结构难,应做好专项附着设计。本工程外墙为预制构件,经原设计单位复核验算,附着在预制构件上时,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附墙件的要求,采取了在合适的后浇约束构件、梁位置固定附墙件的方式。塔吊原有附墙架不能满足施工现场要求,作了另行设计,经过原厂家确认,能够满足附墙构件刚度、强度、稳定性等要求。④塔吊布置必须满足群塔作业安全要求,相邻塔吊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2.3.2施工电梯在结构上的附着。施工电梯和塔吊一样,同样存在着附墙困难的问题,应做好专项附着设计。本工程经原设计单位复核验算,层间梁为叠合梁,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附墙件的要求,采用在水平叠合板上固定附墙件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施工电梯原有附墙架不能满足施工现场要求,作了另行设计,采用加长附墙件,并经过原厂家确认,满足附墙构件刚度、强度、稳定性等要求。2.3.3外防护架的选型、布置及在结构上的附着。墙体为PC构件,连墙件、悬挑工字钢难以设置,不宜采用传统的落地架、悬挑架等外架方式,因此本工程采用三角防护挂架,以安全防护为主,兼做简易操作平台。但空调板及阳台等部位比较特殊,做了专门处理,附着在结构上也较为复杂,附着荷载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复核验算认可。三角防护挂架安装精度要求高,须提前确定厂家并在深化设计阶段预留洞口。2.3.4支撑系统、新型模板系统。①竖向预制构件采用斜支撑系统,每块构件不少于2组支撑,水平预制构件采用独立支撑体系。②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新型模板种类,选用了铝膜,深化设计前须提供铝膜深化图。③模板支撑与叠合板支撑以及斜支撑应采取分离方式。④定型化模板体系与预制构件之间尺寸应进行协调。⑤支撑系统、新型模板系统均须提前在预制构件上预留埋件或洞口。2.3.5现场道路布置、构件堆放场地布置。①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包括构件堆放场地、场内驳运道路、吊装及垂直运输设备位置等,应合理统筹布置,能满足各类构件运输、装卸、堆放、吊装的安全要求,并严格划定吊装区域。应将人员通行的安全通道、钢筋机械操作棚、砂浆搅拌机操作棚等操作棚应设置在吊装区域范围及坠落半径6m之外,对设置在吊运范围内及坠落半径6m范围的,应单独设计抗冲击能力的操作棚,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②场内运输宜设置循环路线,道路应平整、满足承载力要求,应能满足运输车运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会车区宽度不小于8m,转弯半径不小于15m;道路在地下车库顶板时应有回顶设施并经过专家论证。本工程运输车满载为58吨,原有地库顶板承载力不能满足运输车荷载要求,采用了满堂钢管支撑脚手架回顶,架体方案为立杆间距纵横向0.6m,水平杆步距1.5m,顶部步距1.2m,立杆顶部采用U托承载,悬臂长度0.5m,并经过专家论证。③构件堆放场地应为混凝土硬化地面,地库顶板堆放时应做好回顶加固,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应分开堆放。构件堆放荷载较大,原有地库顶板承载力不能满足构件堆放荷载要求,采用了满堂钢管支撑脚手架回顶,架体方案为立杆间距纵横向0.8m,水平杆步距1.5m,顶部步距1.2m,立杆顶部采用U托承载,悬臂长度0.5m,并经过专家论证。2.3.6堆放架、吊具选型①堆放架选型:不同构件类型堆放架选型不同,本工程外墙采用靠架,内墙采用插架,PCF板采用插架并有固定措施,严禁将竖向构件水平放置地面。②吊具选型:水平构件、异型构件采用平衡架,竖向构件采用吊梁。

3生产运输阶段

①预制构件进场前应制订运输计划及方案,包括运输车辆、运输路线、堆放场地、固定要求、堆放支架、成品保护措施、装卸、载重要求、运输速度限制等,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②预制构件的运输应按方案执行,必须采取防止预制构件移动或倾覆的可靠固定措施。③总包和监理应进行驻场监造,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构件出厂前对吊装预埋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④构件在装车过程中应按照方案,做好构件固定和防碰撞措施,经驻场总包和监理检查完成后才能发车。

4施工准备阶段

①做好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前期策划,完成各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编制报审工作,包括预制构件安装、预制构件吊装、塔吊作业、群塔作业防碰撞、人货电梯及塔吊附墙、竖向构件临时支撑、叠合板独立支撑、地下车库顶板(位于运输道路)回顶、新型模板(铝膜)、外防护架等方案,并对预制构件安装方案、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方案、地下车库顶板回顶方案、新型模板(铝膜)方案、外防护架方案等应组织专家论证。②按照合肥市住建部门要求,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实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颁发了关键岗位上岗证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告知关键岗位人员在预制构件进场、卸车、存放、吊装等各环节的作业风险及应急处理措施。③建立预制构件进场验收制度,对构件进场质量和吊点预埋件严格检查。④护设施、吊装及垂直运输设备等安全设施设备经验收合格,操作工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5现场施工阶段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安全管理巡查工作,规范操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5.1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严格按方案执行,满足各类构件运输、装卸、堆放、吊装安全要求。

5.2垂直运输设备

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垂直运输设备按规定进行备案登记、安拆告知、检验检测、联合验收和使用登记,强化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塔吊加大维保频率,半个月维保一次。

5.3护设施

施工和监理在外挂架安装、提升、拆卸等重要环节,进行旁站。外挂架提升应在预制外墙灌浆完成24小时后,提升时不得碰撞结构或其他外挂架;各架体间缝隙不允许超过10cm,否则用钢管架设临时防护;在建筑物及时按规范张设平网;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才能使用。

5.4高处作业

①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防坠器等安全设施,可利用预制构件预埋工作作为安全绳和防坠器的临时固定点。②使用的工具和零配件等,应采取防坠落措施,严禁上下抛掷。

5.5预制构件吊装安装

①塔吊司机、司索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一台塔吊应配置一名塔吊司机、二名司索信号工,并接受安全技术交底。②吊装前应对预制构件吊钉、吊环等部件进行检查,有破损、偏位、脱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吊装。③吊装前应仔细检查吊梁、平衡架、钢丝绳、吊装带、卸扣、吊钩等吊具是否正常,并定期检修。④预制构件安装前,支撑架体等应经过验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⑤吊装作业时,建筑物周围设置警戒区,非吊装作业人员严禁入内,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⑥吊装时应严格执行吊装方案,安全员、监理旁站监督,监督人的不安全行为,按规范操作,严格落实塔吊“十不吊”制度: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准吊;信号不清不准吊;吊物下方有人不准吊;吊物上站人不准吊;埋在地下物不准吊;斜拉斜牵物不准吊;散物捆绑不牢不准吊;立式构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环不准吊;零碎物无容器不准吊;吊装物重量不明不准吊。⑦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取有效的临时固定措施,混凝土构件与吊具的分离应在校准定位及临时固定措施安装完成后进行,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能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6结语

安全施工工艺范文8

本文基于社会转型期的安全教育特征,对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及其对安全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此为视角,探讨了安全教育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模式创新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中粗放的管理模式使安全事故多发,影响了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使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安全事故多发容易给职工造成不良影响,使其不安全感增强,并进而影响到行动。同时,受不良意识影响的行为又反过来对安全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安全管理,不仅要完善制度、健全设施,还要大力提高员工的安全认知、安全能力、安全意识等,改善员工意识中不利于安全的因素,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安全教育模式。

一、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变化

1.积极的变化。在传统的生产环境下,管理较为粗放,思想认识落后,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导致生产操作较为随意,不注重操作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很少意识到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来源于意识与行为的不安全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也达到空前的高度。加之政府和企业普遍重视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教育,使广大员工在安全意识上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认识到了安全管理、规范操作对于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参与和配合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2.消极的变化。在经济转型期,人的意识和意识经受着多重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社会意识呈现杂乱、拜金、浮躁、无序等不良的意识倾向,使人以价值取向上表现得无所适从,茫然无措。企业员工是重要的社会主体,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创造者、生产者,面对这样的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地位、物质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使他们面临着较重的压力。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和浮躁的意识,使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中表现得麻痹大意,不服从管理,思想倦怠,心存侥幸,投机取巧等。

二、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变化对安全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安全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主客体互动的过程,需要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易被员工接受和认可。但是,因为员工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使其对安全教育表现出不重视、不认可,甚至抵触的意识。而企业教育管理人员有时采取的方式也不合理,有时过于僵化,如重罚轻教或以罚代教,有时安全教育采取的方式内容过于随意,有时只是简单地看看警示片,或照本宣科等。有的企业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只是为了应付,在参与过程中心不在焉,使教育流于形式。2.对教育载体的影响。在当前安全教育中,所使用的载体主要有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媒介载体等。受员工安全意识变化的影响,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载体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有的企业载体单一,仍然沿用传统的集中教育、开会、报告、考试等,员工对此感到枯燥乏味;有的通过宣传画、报刊、网络等载体进行宣传教育,但由于员工受不安全意识的影响,对此不感兴趣,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也导致一些宣传载体成为摆设。3.对教育结果的影响。员工对安全教育的不良意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而不良安全意识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违规行为处置不当;二是对安全问题简单地以罚代教;三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理随意性大,不能一杯水端平;四是安全教育和管理人员高高在上;五是安全教育和管理氛围欠缺。以上因素导致员工对安全教育产生逆反意识,使安全教育活动主客体失调,教育效果不理想。当然,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积极变化也促进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安全意识的变化是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是安全教育开展的依据,又有利于为安全教育创新提供思路。在企业安全管理教育部门与员工意识互动过程中,教育的思路、理念、方法、载体、内容等不断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员工的意识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使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三、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视角下安全教育模式的创新

1.教育过程模式。参照ISO09000体系构建安全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本质上是过程管理,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协调,开展以实现目标为宗旨的过程控制。为加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应按照专业、岗位和层次,实施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其中,公共课的内容为安全管理、法规、任务和形势教育等;专业课按照开采、挖掘、机械、运输等专业岗位,开展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教育。在安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员工意识因素,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常态化开展意识咨询,加强挫折教育,引导其价值观、人生观,及时化解员工的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建立意识反馈机制,加强思想意识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员工的安全意识变化,由管理部门进行研究决策,并制定教育方案,保证每一名员工的思想和意识变化不被疏忽,着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载体开发模式。首先,构建文化载体。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也是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安全教育要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文化的力量引导员工遵守规章制度,防范安全事故。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安全设备、安全技术、安全口号和警示标志等;精神文化包括安全理念、意识、环境、氛围等。其次,构建信息化安全教育载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工具,对安全教育信息、事故信息等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安全教育的信息化载体,并不是把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照搬到信息平台上去,而是将安全管理、教育、学习等内容与程序,按照安全教育目标和信息化技术的特点进行有机融合,构建起全新的安全教育理念、内容、组织、模式、技术和评价体系,使其内容更丰富、更易为人接受、更具可操作性。再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安全教育的软载体,具有传统优势。针对员工存在的安全意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营造安全文化,营造安全化、民主化、人性化的环境,使员工提高思想、道德和责任意识,从而增强责任心、归属感,达到安全意识的稳定与加强。3.目标模式。新模式下的安全教育目标,就是达到人员、物质、制度和系统等安全生产各个要素的可靠和统一,使各要素自始至终处于被有效控制的状态,达到思想重视,管理覆盖,设备安全,系统通畅等,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这一目标又分为人的安全目标和物的安全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安全,就也是说,安全教育的目标主体是人,要使员工达到想、要、会、能四个目标。也就是说,要使企业生产的主体具备安全自主理念,要有足够的安全能力,营造安全的环境。要把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以及安全操作规范等统一到安全教育总体目标中来,使员工增强责任感,把个人的安全、企业发展、社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团队精神,凝聚强大力量,推进员工安全、企业安全。

四、结语

在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突显,社会意识复杂,这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了较大冲击,使员工安全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的变化是积极的,即对生命价值的理念增强,更加重视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是积极的,即麻痹大意、不服从管理、思想倦怠、心存侥幸等。员工安全意识变化对安全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从员工的安全意识出发,积极探索构建安全教育的新模式,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贺璐璐.如何做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经验谈[J].教育界,2014,(16):14-14.